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一理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实验班)创新

衡阳八中2016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综合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36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满分6分,共48分。每题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

个是正确的。全部答对得6分,部分答对得3分,选错,不选不得分。) 1.使物体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从星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 2与第一宇宙速度v 1的关系是

v 2

=v 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 ,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 的1/6。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 .

B .

C .

D .

2.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

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

P 点,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要将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需要在椭圆轨道2的近地点Q 和远地点P 分别点火加速一次

B .由于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被点火加速两次,则卫星在圆轨道3上正常运行速度要大于在圆轨道1上正常运行的速度

C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的近地点Q 的速度一定大于7.9km/s ,而在远地点P 的速度一定小于7.9km/s

D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圆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

3.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保持静止,一木块从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加速下滑到底端.如果让传送带沿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匀速运动,同样的木块从顶端以同样的初速度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与传送带保持静止时相比

A .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变大

B .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不变

C .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功变大

D .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数值将变大

4.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f <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 增大而减小 B .当f >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 减小而减小 C .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0 D .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 f

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竖直放置、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顶点P ,另一端连接一套在圆环上且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位于A 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之后小球由静止沿圆环下滑,小球运动的最低点B 时的速率为v ,此时小球与圆环之间的压力恰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轻质弹簧的原长为R

B .小球过B 点时,所受的合力为

C .小球从

A 到

B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D .小球运动到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R-mv 2

6.如图所示,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 运动,现将质量都是m 的小物体甲、乙(视为质点)先后轻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甲到达A 处时恰好达到速率v ,乙到

达B 处时恰好达到速率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具有的加速度相同

B .甲、乙两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间相等

C .传送带对甲、乙两物体做功相等

D .乙在传送带上滑行产生的热量与甲在传送带上滑行产生的热量相等

7.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 倾斜放置,板上的P 点距A 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 到B 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 由静止开始滑到B .然后,将A 着地,抬高B ,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 由静止开始滑到A .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A .物块经过P 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

B .物块从顶端滑到P 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

C .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

D .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

8.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 (m <M )的小球从槽高h 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守恒

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 .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 处

二.解答题(共4题,共52分)

9.(本题满分12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 与钩码的质量m 的对应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

器)的质量为200g ,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 (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乙可知,a ﹣m 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 ; (3)若利用本实验来验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 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

10.(本题满分12分)2013年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空气质量下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是使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如

图所示在雾霾的天气中有一艘质量为m=500t 的轮船从某码头由静止启航做直线运动,并保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额定功率不变,经t 0=10min 后达到最大行驶速度v m =20m/s ,雾也恰好散开,此时船长突然发现航线正前方s 0=480m 处有一只拖网渔船正以v=5m/s 的速度沿垂直航线方向匀速运动,此时渔船船头恰在此时位于轮船的航线上.船长立即下令采取制动措施,附加了F=1.0×105

N 的制动力,结果轮船到达渔船的穿越点时,渔船的拖网也刚好穿过航线,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已知渔船连同拖网共长L=200m ,轮船航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试求:

(1)轮船减速时的加速度 (2)轮船的额定功率

(3)发现渔船时轮船已离开码头的距离.

11.(本题满分14分)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圆形(半径为R )光滑管道ABC ,C 为最高点,B 为最低点.管道在竖直面内.管道内放一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且可在管道内自由移动,现用一装置将小球锁定在P 点,过P 点的半径0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现对管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同时解除对小球的锁定,管道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小球相对管道仍保持静止.经过一段时间后管道遇一障碍物突然停止运动,小球能到达管道的A 点,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恒力作用下圆形管道运动的加速度; (2)圆形管道圆心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可能值.

12.(本题满分14分)如图所示,半圆形竖直光滑轨道bc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轨道半径R=0.6m ,与水平粗糙地面ab 相切,质量m 2=0.2kg 的物块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 点,另一质量m 1=0.6kg 物块A 在a 点以v 0=10m/s 的初速度沿地面滑向物块B ,与物块B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物块粘在一起,之后冲上半圆轨道,到最高点c 时,两物块对轨道的压力恰好等于两物块的重力.已知ab 两点间距L=3.6m ,A 与B 均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g 取10m/s 2

.求: (1)物块A 与B 刚碰后一起运动的速度v ; (2)物块A 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B.

是同素异形体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16.有两气态脂肪烃的混合气体,它们都能使溴水褪色,且分子中碳原子数均小于5.1体积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可得3.6体积的CO 2和3体积的水蒸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这两种烃的分子式及体积比为

A .C 2H 4与C 4H 8,体比为17:53

B .

C 2H 2与C 4H 8,体积比为17:58

C .C 3H 6与C 4H 6,体积比为2:3

D .C 2H 4与C 4H 8,体积比为17:23

17.“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

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

B .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 .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D .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 18.已知:2H 2(g )+O 2(g )═2H 2O (l ) △H=﹣571.6kJ ?mol ﹣1

2CH 3OH (l )+3O 2(g )═2CO 2(g )+4H 2O (l ) △H=﹣1 452kJ ?mol ﹣1

H +

(aq )+OH ﹣

(aq )═H 2O (l ) △H=﹣57.3kJ ?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g )的燃烧热为571.6 kJ ?mol ﹣1

B .H 2SO 4(aq )+

Ba (OH )2(aq )═BaSO 4(s )+H 2O (l )△H=﹣57.3 kJ

?mol ﹣1

C .同质量的H 2(g )和CH 3OH (l )完全燃烧,H 2(g )放出的热量多

D .3H 2(g )+CO 2(g )═CH 3OH (l )+H 2O (l )△H=+131.4 kJ ?mol ﹣1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乙醛与银氨溶液水浴共热,发生还原反应得到光亮如镜的银

B .苯乙烯与氢气在合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基环己烷

C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迅速升温至14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20.已知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W 与Z 、X 和Y 分别同主族,Y 、Z 同周期.Z 能与X 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离子个数比均为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Y 、Z 、X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

B .W 与X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C .由W 、X 、Y 、Z 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一定显酸性

(g)CH

(g)CH

(g)CO(g)+H

2NO(g)+2CO(g)N

OH(g)CH

n、P总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和总压强)

(2)在t1℃下,向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NO和CO , 测得了不同

实验测得含氰废水中的总氰浓度(以

图1 图2

(4)NH

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c(NO 2)/c(NO)、不同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已知氨气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请回答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 ,给出合理的解释: 。 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在每题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24.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如图中所示结果下列分析

不正确的是( )

A .甲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 数目为2N

B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

C .乙组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

D .假设蛙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 分子被15

N 标记(原料被14

N 标记),经减数分裂,甲中含有被15

N 标记的生殖细胞为

2个

25.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 (A 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果南瓜和一株白果南瓜杂交,F1中既有黄果南瓜也有白果南瓜,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 中黄果的基因型是

aa B .F1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 和Aa C .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 D .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26.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 1、A 2和A 3控制,且A 1、A 2和A 3之间共显性(即A

1、A 2和A 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

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系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B .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

C .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D .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 2A 3

27.下列有关DNA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含n 个碱基的DNA 分子,转录出的mRNA 分子的碱基数量是n/2

B .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中需要tRNA 从细胞质转运脱氧核苷酸

C .双链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氢键连接

D .DNA 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中碱基种类和序列不一定相同

28. 下图是人体三种细胞内的部分基因及它们的活动状态(图中糖酵解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黑色表示该基因表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种人体细胞有各自不同的形态,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B .这三种细胞不可能是红细胞,细胞

C 是神经细胞,细胞A 肯定是胰岛B 细胞 C .三种细胞都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D .三种细胞的细胞核具有该生物的全套遗传物质,所以此三种细胞均具有全能性

29.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上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代表20种氨基酸

B .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将发生改变

C .①上的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 转运

D .起始密码子在①的右端

30.下面是4种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合成过程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B.乙可表示含逆转录酶的RNA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C.丙可表示DNA 病毒(如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D.丁可表示RNA 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31.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C .人体衰老引起白发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

D .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活动来进行

32.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 的玉米高10 cm ,基因型为AABBCCDD 的玉米高

26 cm 。如果已知亲代玉米高10 cm 和26 cm ,则F1的株高及F2的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A .12 cm 、6种

B .18 cm 、6种

C .12 cm 、9种

D .18 cm 、9种 33.有一种蜘蛛能产生多种毒素,作用于动物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用以麻痹和杀死猎物。其中一种毒是一个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204个碱基

B .控制该毒素的基因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该毒素主要是在蜘蛛细胞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D .ATP 可以为该毒素的合成提供能量

二.解答题(共3题,共40分)

34.(本题满分12分)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 复制的酶与DNA 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4)若(3)中非甜昧是显性,现将B 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 1)进行随机交配,则所得种子的甜味与非甜味比例是_______。

衡阳八中2016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物理部分

1.B

2.B

3.BD

4.D

5.D

6.CD

7.AD

8.D

9.(1)非线性;

(2)存在摩擦力;

(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10.(1)渔船通过的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

得:=﹣0.4m/s2

(2)轮船做减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 f)

=ma

解得:F f=1.0×105N

最大速度行驶时,牵引力为:F=F f=1.0×105N,

功率为:P=Fv m=F f v m=1.0×105×20W=2.0×

106W

(3)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S1=1.1×104m

答:(1)轮船减速时的加速度a为﹣0.4m/s2;

(2)轮船的额定功率P为2.0×106W;

(3)发现渔船时,轮船离开码头的距离为1.1×104m.

11.(1)小球受力如图,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及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θ=ma;

解得a=gtanθ;

即为恒力作用下的圆形管道运动的加速度;

(2)设圆形管道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停止前进的速度为v,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

式得:v2=2as;

圆形管道停止时,小球沿管道半径方向的速度变为零,沿切线方向的速度保持

不变,对速度v沿切向和径向进行分解,则小球速度变为v′=vcosθ;

小球能运动到管道右侧圆心上方至最高点C之间的区域则可返程到达A点,或

从C点飞出做平抛运动到达A点;

若小球能运动到管道右侧圆心上方至最高点C之间的区域,则由机械能守恒得:

m(vcosθ)2=mg(Rcosθ+h),其中0≤h<R

L=S+R;

联立以上相关各式得:+R≤s<+R

若小球从C点飞出做平抛运动到达A点,则由机械能守恒及平抛运动的规律得:R=gt2,R=v C t

m(vcosθ)2=mgR(1+cosθ)+mv c2

联立以上相关各式得:s=

L=s+R

s=+R

答:圆形管道从开始运动到突然停止过程中运动距离的可能值为:+R≤s

<+R及s=

12.(1)在轨道的最高点,根据牛顿定律得:

…①

由题意可知:F N

=(m1+m2)g…②

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③

由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v=6m/s…④

(2)两物块碰撞的过程中系统动力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1v A=(m1+m2)v…⑤

物块A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⑥

由④⑤⑥式并代入数据得:μ=0.5…⑦

答:(1)物块A与B刚碰后一起运动的速度v为6m/s;

(2)物块A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

化学部分

13.A 14.D 15.D 16.C 17.C 18.C 19.B

20.D

21.(1)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10;20;

(2)0.0175;

(3)初始pH增大,催化剂Cu2+会形成Cu(OH)2沉淀,影响了Cu2+的催化作用

(或初始pH增大,[Fe(CN)6]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难以氧化);CN﹣

+H2O2+H2O═NH3↑+HCO3﹣;

(4)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含氰废水于甲、乙

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双氧水溶液,只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无水

硫酸铜粉末,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

间内两支试管中的CN﹣浓度

相同时间内,若甲试管中的CN﹣浓度小

试管中的CN﹣浓度,则Cu2+对双氧水破氰

起催化作用;若两试管中的CN﹣浓度相

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不起催化作用

22.(1)A.-90.73 kJ/mol;B.>(2)AD;

(3)①减小;升高温度时,反应Ⅰ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

CO的量增大;反应Ⅲ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CO产生的量也增大;总结果,

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

② P3>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

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Ⅲ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

强影响;故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升高。

(4)装置简单,减小了电池的体积。

CH3OH-6e-+H2O=CO2+6H+

23.(1)①-538 ②ABC

(2)500 加压

(3)N2O4+2HNO3-2e-=2N2O5+2H+

(4)300℃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300℃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

减小

300℃之前,反应未平衡,反应向右进行,脱氮率增大;300℃时反应达平衡,

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脱氮率减小。

35.

(1)红眼细眼;X E X e

(2)不遵循;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长翅粗眼:残翅细

眼=1:1

(3)①Rr;②I、灰身:黑身=7:9;II、灰身:黑身=7:8

(4)40%;48%

36.

(1)6 1/6

(2)①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1:1 ②母本tt基因突变成Tt,产生T 配子;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tt未移向两极,产生tt配子(或母本tt发生基因突变成Tt,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父本正常产生t配子)

③0

(3)①甜味甜味和非甜味②甜味和非甜味非甜味

(4)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