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习题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重要前提。

A.时代主题

B.领导人意识

C.社会舆论

D.天命、神的启示

A

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和革命

B.战争与和平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自由

C

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C.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

4.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争取全球领导权

C.自给自足

D.广泛结盟

A

5.()联通了“中国梦”与“亚洲梦”、“欧洲梦”、“非洲梦”。

A.中俄联盟

B.新型外交观

C.“亲诚惠容”外交新理念

D.一带一路

D

6.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

A.产品质量的竞争

B.经济资源的竞争

C.产品价格的竞争

D.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D

7.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领土争端

B.民族矛盾

C.宗教纷争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8.我国的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

A、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B、世界多样性

C、经济全球化

D、政治多极化

A

9.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主张建立的新安全观是( )

A、互利、互信、综合、合作的新安全观

B、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新安全观

C、合作、综合、共同、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C

10.下列有关世界多极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世界多极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C、世界多极化就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

D、世界多极化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C

11.新世纪以来,我国总体外交布局不断丰富完善,形成国别、区和各领域外交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双多边结合、政经文互动的外交架构,全方位推进了我国的外交工作。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是()

A.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B.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C.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高度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

A

12.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国际事务

C、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A

13.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在这一重要外交思想指引下,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坚定捍卫者和国际地区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B

14. 2015年4月20至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赴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年纪念活动。6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首次提出“互相尊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反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至今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维护世界多样性

C.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D.国家主权平等

D

15.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新型国际关系,新在()

A.相互尊重

B.合作共赢

C.不冲突

D.不对抗

B

16.当今世界,()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新材料技术

D.新能源技术

A

17.习近平在国际舞台阐述“一带一路”是在()

A.2012年

B.2013年

C.2014年

D.2015年

A

18.习近平在国际舞台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

A.2012年

B.2013年

C.2014年

D.2015年

D

19.2017年5月,首届()成功举行,论坛形成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成为新时期推动全球发展合作的机制化平台

A. 博鳌亚洲论坛

B.中非合作论坛

C.G20杭州峰会论坛

D.“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D

20.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要坚持的原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D.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C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终结。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欧盟成立

E、中国的和平崛起

AB

2、21世纪初,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化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属于当今世界发展特点的有()

A.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C.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

D.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

E.科学技术孕育新突破

ABCDE

3、当今世界面临的哪些历史性机遇?()

A、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

B、新型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改变全球政治经济版图

C、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大势难逆

D、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出现变革迹象

E、世界面临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ABCD

4、关于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叙述正确的有()

A.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D.由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格局演变具有复杂性

E.多极化进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ABCDE

5、()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A、壮大国防

B、科技革命的推动

C、战争的刺激

D、生产力的发展

BD

6、当前经济全球化呈现曲折中发展,主要影响的因素有()

A、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复苏动力不足

B、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

C、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取向继续分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突出

D、广大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受损从而掀起反全球化浪潮

E、随着英国脱欧和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自由贸易原则受到一定挑战

ABCE

7、新技术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这是因为()

A.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财富的增长速度,使各国在世界寻找资源和市场

B.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机会

C.通信技术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

D.运输业的发展降低了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成本

ABCD

8、关于经济全球化积极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B.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

C.增多了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

D.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一定冲击

E.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与弊铸成的双刃剑

AB

9、关于文化多样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世界存在多种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多样化的文明

B.世界多样文明中存在高低优劣之分

C.多样化的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D.多样化文化也是造成文明冲突的重要根源

E.在世界思想文化领域内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

ACE

10、关于信息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B.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衡量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C.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观广泛应用

D.社会信息化对世界有百利而无一害

E.社会信息化会对国家安全构成一定的挑战

ABCE

11、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

B.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了以绿色、智能、和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

C.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制造技术互相融合步伐加快

D.科技革命不仅改变着国家的经济结构、综合国力,而且还影响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人类的社会生活

E.科学创新活动逐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ABCDE

12、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ABCD

13、中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要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

A.利益共同体

B.经济共同体

C.命运共同体

D.责任共同体

ACD

14、“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国同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一批有影响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截止2016年7月,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累计已达5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与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25万份,累计合同额2790亿美元。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旨在( )。

A.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C.促进沿线各国共同繁荣

D.探索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

ABCD

15、中国主张把“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与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

A.和平之路

B.繁荣之路

C.开放之路

D.创新之路

E文明之路

ABCDE

16、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是要以()为主要内容

A.政策沟通

B.设施联通

C.贸易畅通

D.资金融通

E. 民心相通

ABCDE

17、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要做到()

A.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

B.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C.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D.把“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与落实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ABCD

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之所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

A.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B.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C.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D.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ABCD

19、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A.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B.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C.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D.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E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ABCDE

20、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就是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和生态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具体说来()

A.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B.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C.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一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D.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E.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ABCDE

三、判断题

1、当今时代主题中,和平问题是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

2、当今世界,不应该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性。×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与弊铸成的“双刃剑”

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5、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是结盟战略,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是不结盟战略。

×

6、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7、中美南海之争的实质是国际秩序主导权之争。

×

8、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由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决定的。

9、中国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力图避免中美掉入“修昔底德陷阱”。

10、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并强化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核心内容是中共要在国际上更好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并体现出中国特色。

四、材料分析题

1、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再次向国际社会强调,中国人民想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

面对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国际上,特别是在西方,始终有一部分人忧心忡忡,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这样的误解之所以出现,有着不同的思想根源。

有人以意识形态划线看中国。一个以不同于西方模式崛起的东方大国,在这些人看来,好似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注定要摄取世界的灵魂。也有人将零和博弈的理论框架套在中国之上,认为体量巨大的中国持续高速发展,势必伴随着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因此必然导致这个新兴大国在全球资源的大盘子里巧取豪夺,走上霸权之路。

然而,只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稍有了解,对中国过去几十年处理国际事务的做法有一个基本观察,就能发现仅仅因为中国的不同,就将中国视为“墨菲

斯托”不仅失实,而且荒谬。——摘自人民网

材料2

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以至于“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提出,中国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观察现实,阴阳平衡、尊重智慧、众生平等的理念被视为理所当然。曾有一位西方学者指出,中华文明追崇多元共存,为解决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温润化人的“中医疗法”。再看新中国外交历程,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由此可见,无论是思想传统,还是实际举动,都表明中国对外宣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一句虚言,更不是什么障眼法,而是坚定的战略决策。

诚然,中国作为国际体系中的一个大块头,且依旧处于迅速发展之中,稍有动作给世界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尽管西方记者提出了中国是否谋求替代某些国家来当“世界警察”的设问,但答案注定是“不”。

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各国依靠合作实现共赢,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从长远看,是唯一走得通的发展之路。基于这一判断,中国致力于将自身不断增长的影响力集中发挥在创造可供各方获益的合作平台之上,而不会追求一家独大、赢者通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就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

“中国的发展不会牺牲别国利益,只会增进共同利益。中国将同各国一道,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世界上的路,只有走的人多了,才会越来越宽广。”泰晤士河见证,习近平主席的郑重宣示表明了中国同各国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坚定决心。

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根本利益,也符合各国人民共同期待。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将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共同发展的促进者、国际合作的推动者。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9日03版)

材料3

中国的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正面的和积极的观点有"中国贡献论"、"中国机遇论"、"中国救世主论",等等。世界银行于1997年9月发表的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1978年以来人均收入增长了四倍。中国在20年内取得了其他国家一个世纪才取得的成就。对于一个其人口超过撒哈拉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总和的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是当今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反面的和消极的观点有"中国威胁论"、"中国输出通缩通胀论"、"中国统计水分论"、"中国崩溃论",等等。其中,"中国威胁论"的危害最大。

如何应对国际社会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事实面前引起的不安,如何根据国内国际的形势变化,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国际战略,2003年1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就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问题开展研究"。同年11月,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作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于是,"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概念,开始公之于世。12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访问美国的讲演中提出:"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自己。"这是中国领导人面向国际社会第一次公开阐述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12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

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明确表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翌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全面地阐述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摘自2015年2月26日光明日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

(2)如何理解“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

(3)阐述今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2.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反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也是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社会运动,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现象,各种反全球化力量将继续存在并呈扩大之势,在更广的范围内继续对全球化进行批评和抗议,其声音和力度还将会逐步走高。为扩大影响和施加压力,各种形式的反全球化活动还会频繁发生,但反全球化将加强行动协调,逐步走向国际化、理性化和机制化。

材料2

2016年是“黑天鹅”频飞的一年,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这些事件背后也映射出全球政治和经济体系很有可能告别过去几十年的大格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整个全球政治经济版图的重构也开始蓄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即将过去的2016年,国际金融市场未能摆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黑天鹅”事件频发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2016年12月30日01:01《每日经济新闻》

材料3

2016年9月4日,G20峰会在杭州开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处在一个迷茫期。中国借助G20峰会,立足世界格局,提出“中国方案”,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在中国的精心组织和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许多重要会议,胜利判断,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制定并通过了《二十

国集团制造增长量图》、《二十国集团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等28份成果文件,明确了世界经洗涤剂的前进方向和具体行动计划,以期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疆界;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在二十国集团历史上具有重要开创性意义;强调二十国集团成员虽然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经济增长的愿望相同,应对危机挑战的利益相同,各方应该“彼此包容,守望相助”,“坚定前行、共抵彼岸”,习近平主席特地用“桥”来比喻二十国集团,称其为“友谊之医桥”、“合作之桥”和“未来之桥”。

中国在本次峰会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与会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高度认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赞赏杭州峰会,称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推动峰会在“说易行难”的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制定行动计划,更是历史性的贡献,为全世界出卓越领导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9月5日、9月6日)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反全球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全面看待“反全球化运动”?

(2)简述中国政府在全球化问题上的立场?这些年来,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开展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活动?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

对此,许多人感到困惑,世界到底怎么了?

要解决这个困惑,首先要找准问题的根源。有一种观点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国际社会围绕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摘自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材料2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这段历史表明,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

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3年秋天,我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摘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人民日报》(2017年5月15日)

请回答:

(1)如何看待将"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的观点?(6分)

(2)"一带一路"建设由"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说明了什么?(4)

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9月3日)

材料2

当习近平主席带着对世界前途命运的思考走上联合国讲台的时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场,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对全人类福祉的担当,赢得世界赞誉与支持。

开创未来,离不开对历史的敬畏。70年前,联合国诞生。奠定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联合国宪章,寄寓着先贤对和平的企盼,描绘出了战后世界的基本轮廓。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今天,当世界格局加快演变,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成为世界的基本特征时,人类社会又该以怎样的思考和行动跟上历史的步伐?面对这个根本性问题,

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在21世纪的今天,继承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需要,实现了对传统国际关系的超越与创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9月30日)

材料3

在中国的精心组织和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许多重要会议,胜利判断,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制定并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制造增长量图》、《二十国集团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等28份成果文件,明确了世界经洗涤剂的前进方向和具体行动计划,以期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疆界;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在二十国集团历史上具有重要开创性意义;强调二十国集团成员虽然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经济增长的愿望相同,应对危机挑战的利益相同,各方应该“彼此包容,守望相助”,“坚定前行、共抵彼岸”,习近平主席特地用“桥”来比喻二十国集团,称其为“友谊之医桥”、“合作之桥”和“未来之桥”。

中国在本次峰会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与会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高度认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赞赏杭州峰会,称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推动峰会在“说易行难”的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制定行动计划,更是历史性的贡献,为全世界出卓越领导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9月5日、9月6日)

(1)分析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重要性所在。(3分)

(2)如何理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继承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需要”?(3分)

(3)习近平主席用“桥”比喻二十国集团,体现出中国怎样的外交理念与世界情怀?(4分)

(10分)“一带一路”:开放与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性突出,一些人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以致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涌动。曾经的经济全球化"推手"美国。不仅反对多边贸易体系,而且主张以"美国主义"替代"全球主义";曾经的区域一体化"标杆"欧盟,不仅遭遇英国"脱欧",而且其他几个老牌发达国家也接连上演"投票箱大戏"……曾被人们当成"阿里巴巴的山洞"的经济全球化,历时久远,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

技术大发展,现在何以又被不少人视为"潘多拉的盒子"?处于质疑声中的经济全球化将何去何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如何引导经济全球化释放出更多正面效应,则是对大国智慧与责任担当的考验。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7年5月12日)

材料2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治。"一带一路"倡议即是最好佐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一带一路’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这不仅使"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而且取得超出预期的成果。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倡议先后被载入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的重要决议。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2017年5月14日,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国际机构负责人以及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演讲中表示: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将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更多的资金援助……中国正以十足的诚意和坚定的行动,落实着"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劲动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发展带来了中国方案,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包容、和谐发展,对于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具有重大意义。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人民日报》(2017年4月11日)

(1)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

(2)为何要引导经济全球化释放出更多"正面效应"?(5分)

(3)如何理解"‘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5分)

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研究国外对我国经济的评价,我们认识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存在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等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材料二:我国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4 年境外投资1400 亿美元。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新一轮

开放,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的市场和资源,也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1)材料一中我国正确分析经济形势的方法,告诉我们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有哪些?(2 分)

(2)“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由习总书记提出,这蕴含了什么道理?(2 分)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6 分)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有哪些?如何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请列举几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