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3个生字,会写5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懂得“做事情谦虚诚实,还要关心别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语文园地6”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

【教材结构分析】:

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3、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和愿望,把自己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连起来并写出来。

【课时安排】:

画家和牧童2课时

我为你骄傲2课时

三个儿子2课时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六2课时

【教学策略与手段】::

1、以采用多种形式认识生字的教学,如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利用生字卡片,

学生相互交流认字经验以共同提高。

2、成语要在朗读中感悟,朗读成语时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

3 、让学生形成搜集成语的习惯,并把自己搜集到的成语和同学互相交流以共同提高。

21课《画家和牧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自主评价人物形象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既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也要谨慎地做人。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画家和牧童的好品质。

难点:学习课文中如何准确地运用词、句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著名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这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2.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些,“牧童”写的小些)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 朗读感悟

1. 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已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 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1)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5)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用对话的速度,天真质朴的语气读牧童说的话。

(6)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7)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3. 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

(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

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1)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快来告诉老师和同学吧!

【板书设计】

21课《画家和牧童》。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同学们不但课文读的好,表演的好,而且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能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老师听听吗?

(2)同学们,从大家流利的读课文中老师知道你们把文中的生字都认不下

了,还有不认识的吗?这节课咱们就想办法解决。

二、生字教学

(1)各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划住,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学会它们(生字全部学会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在组里帮助其他同学认字;也可以查字典;问老师;等等)

(2)小组内同学们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可以认卡片;也可以自编谜语,自编游戏。)

(3)出示要求会认得生字词

戴上价钱购买浓墨涂抹和蔼批评翘起来驱赶苍蝇惭愧拱手

(自由读读,不认识的看看书或问问同学;一起读一读。)(4)小黑板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兄呆商抹挤拱决价钱购批评

学生在书上描红,并练习书写。

同学们,你们能帮这些生字找些朋友吗?(指名说)

三、拓展延伸

用你最喜欢的字组个词,再说一句话。(小组内进行)

说说你有更好的办法很快的学会这些生字吗?(指名说)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

课外收集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等。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浓墨涂抹和蔼喊

轻笔细描惭愧

虚心勇敢

课后反思:一、抓关键词理解,感悟文本

二、创造情境,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三、采用表演的形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朗读兴趣。

22我为你骄傲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知道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过程与方法

读议结合,从人物情感变化中感悟文章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

1、出示课题,质疑问难。理解“骄傲”的意思。

2、书写“骄傲”。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骄傲",师巡视。

3、你们字写得真好,老师也为你们骄傲。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如:课题中“我”是谁?“你”又是谁?“我”为什么会为“你”骄傲?

二、识记生字。

1、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带拼音)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你愿意读哪个

就读哪个。

3、(出示生字不带拼音)如果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再介绍给大家。

4、生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记的字。

识字游戏:

(1)、说偏旁猜字。

(2)、开火车扩词。

三、初读课文。

1、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小组推荐组员读。

2、学生自主评价朗读情况,正音。

3、你读懂了些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你砸破了别人的窗户,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5、下堂课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书写指导:重点指导“璃、滑、碎”

【板书设计】:

22我为你骄傲

璃滑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板书:我为你骄傲

二、感情朗读,想象感悟。

1、感悟“我”的心里变化。

(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描写“我”心情的变化。

(2)感悟有关句子:

2、课文中的老奶奶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

(2)汇报讨论的结果。在慈爱又善良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质——诚信、孩子的诚信。

(3)说说读到这里最让你感动是什么?

(4)你想对老奶奶,“我”说些什么话?

三、扩展延伸

1、你觉得"我"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弥补这次过失?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做错了事,应当怎么办?

四、实践活动: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跟老奶奶写信?写一写。

【板书设计】:

22我为你骄傲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做错了事,应当怎么办?

课后反思:《我为你骄傲》是一个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讲述“我”怎样由“打破玻璃”到“赚钱赔偿”以及最终得到老奶奶的宽容与鼓励的经过。故事情节生动,亲切真实,心理描写细致感人。所以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尽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这样具有可信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23《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内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学习小伙伴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是怎么表扬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二、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用字典识字。给生字组词。

三、探究新知

(一)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讲谁?

2、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是哪个儿子?

(二)朗读交流,体味阅读乐趣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们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3)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夸夸自己的儿子,生齐读、个人读。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8)、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来扮演最后一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10)、理解句子“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小结:读读、议议。

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通过讨论让大家懂得只有关心妈妈、懂事明理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并要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四、拓展思维、深化总结

1、谈谈自己平时在家为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也要尽我们的能力给他们最大的快乐。倡议:每天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2、颂读《游子吟》、《三字经》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

妈妈比儿子

儿子对妈妈

只看见一个儿子(孝敬父母)

课后反思:一、从课前导入入手,以情激情,为读文明理做前期铺垫。

二、以感情朗读为突破口,体会三个妈妈不同的心态,帮助理解文本主旨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过程与方法价值观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

1.预习出题。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

(1)读准字音方面,可以出给生字选择读音、判断对错或把音节补充完整的题目。

(2)认字方面,可以出词语连线搭配的题。

阿姨看玩具汽车闪着妈妈的手

妈妈售货抢着说

小兵买药拉着光芒

(3)根据字形,可以出猜字谜的题目。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2.交换做题。

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

3.互评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评价。

【板书设计】: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阿姨看玩具汽车闪着妈妈的手

妈妈售货抢着说

小兵买药拉着光芒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当你们面对自已想要的玩具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读中感悟

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1.初读感悟。分小组自由默读或朗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互说感受,体会情感。

2.听读感悟。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3.质疑讨论。小组互相质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再通过读解决问题。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

(2)售货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药品礼物柜台玩具

富裕专心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写出他们的名称吗?

四、实践活动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板书设计】: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药品礼物柜台玩具

富裕专心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

课后反思:教育不能没有感到,教师不能没有感到。教师要用自己的感到去感染学生,否则怎能教会孩子学会感动呢?教师接触文本后难以平静的心绪,在教学中为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适时深情的小结、与学生如遇知己般的共鸣。这些大大增强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说出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3、照样子说词语。大大小小(大小)多多少少()高高低低()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粗粗细细()

4、拓展。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5、选择三个词语补充在书上。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1)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2)小组汇报。(3)游戏巩固生字。(4)扩词游戏。

2、我会填。

审题。说说题意。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③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④拓展练习

3、我会读。

(1)自读诗歌。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

(4)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再现情境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

(3)集体交流。教师小结学生的做法:★记下小龙的名字。★不记。

二、提出建议

(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座。分别给两队取名为正方、反方。(2)选出一名陈述自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各方展开辩论,充分说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对方错误的理由。同桌互说,全班交流。三、小小辩论会

(1)陈述观点。

(2)自由辩论。

(3)教师仲裁、小结。

第三课时

一、展示台

1、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3、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

二、展示“六一小报”展示“六一小报”

1、小组交流。如:小报的名称、内容、小组是如何分工、怎样收集的资料等等。

2、“推销小报”比赛。假如自己是推销员,如何把自己的小报推向市场或读者。

(1)先自由准备

(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最佳推销员。

(3)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粘贴学生的小报作品。

课后反思:教学是为了指导学生自己会学。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感悟、想象、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么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热爱土地保护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热爱土地保护环境的意识。 2.本单元重点: (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三首》。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中《古诗三首》的每一首诗都是描写美丽景色的,让学生感悟祖国河山的美丽,为此而自豪。旨在教育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害处,保护环境,为环保做出贡献。 (2)分析作者是怎样抓住关键句子来表达自己观点的。每篇课文中作者都有意地写出了一些关键性的句子,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明确表达出了作者的观点。《青山不老》中“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三黑和土地》中“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一句贯穿全文,使读者从心底里体会到翻身农民爱土地胜过爱生命的真实感受。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学会利用关键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17.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诗词。

2.学习通过自读诗文,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验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3.在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语激情 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 (预设: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看看黄河,去游览江南,去呼吸一下乡村田园的新鲜空气好吗?)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祖国山水图和激情的语言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1.自由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读得是否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课文生字。 3.齐读三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4.交流读后收获。 (预设:刘禹锡和杜牧两位诗人都是唐代的,王安石是宋代的。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浪淘沙》和《江南春》分别是写黄河和江南的,《书湖阴先生壁》写的是乡村的美景。)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关注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即将三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 三、对比品读,体察诗韵 (一)学习《浪淘沙》和《江南春》 1.过渡语引入。(请大家认真读读这两首古诗,想想这古诗分别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好了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

第六单元教案 (4)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平均分”的情况后研究“分后还有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单元时,应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大知识点进行教学。关于竖式,只要学生能较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以及它与除数间的关系,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学生已经能够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为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比正好平均分完的情况要常见,为本单元知识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储备。所以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学生不会有太大问题,关键就是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可能会出现问题。 1.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3.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会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识,设计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让学生在多次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中,体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竖式来表示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 2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 3 练习十四1课时 4 解决问题1课时 5 练习十五1课时 小小设计师1课时

新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Meet My Family 表格教案

备课时间:20XX年月日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题:Unit 6 A Let’s learn课时Period 1 教学目标 1.掌握单词:family , parents , aunt , uncle , baby brother. 会唱歌曲:father and mother . 教学重点单词family , parents , aunt , uncle , baby brother的掌握 教学难点理解parent parents 意思上的差别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一.Warming up 1.Sing a song :PEP book2 Unit 2 《father and mother》 2.在黑板上画tree , 告诉学生It’s not an apple tree / banana tree . It’s a family tree. 3.在家庭树上画五个方框,请学生猜Who’s this man/woman ? 教师用简笔画展示Who’s this man ? He’s my father. Who’s this woman? He’s my mother. …Look. This is my family. (导入family) 4.请学生用This is my family . This is my …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人。 (用family tree导入新课,并让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人,在复习 旧知的同时,又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Presentation 1.教师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Hi! Friends!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指着 自己的爸爸、妈妈问: Who’s thi s man/woman ? 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教师把father 和mother用一颗爱心圈起来)教师边画边 说:Look! They are my parents. I love my parents. Do you love your parents?(渗透情感教育) 2.用上面的图片导入baby brother的教学。 请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表演baby brother 3.Guessing games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教学内容: 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响。“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个模块。围绕两个模块可以开展“读诗、吟诗、写诗”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如同一个诗人,或者同一季节等主题,搜集古诗,或打印或手写,自己小组装订成册,封面、插图自己设计,先在小组内吟诵,再与其他小组交换诵读,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开始写诗,从仿写到自己创作,素材全是自己最熟悉的来源于生活中的,如多彩的童年,纯洁的友情,斑斓的秋天,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阳,风雨雷电等等,都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让学生学会写诗,整理好了自己的诗集,留下了学生成长的脚印。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这样的以叙述口气所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意思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诗歌学习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的阅读欣赏水平。唯有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阅读诗歌或者记录当地的民歌民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古诗等,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积累中华诗文。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等活动,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

语文园地六

(板书:和夏天有关的词语) 4. 用熟字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 如:棍:木棍、火棍、棍子等。 5. 你还认识哪些与夏天有关的词语? (风扇、空调、冰箱等 )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课件出示3) (1)先观察例句。 这道题的例句一共三句话,读这三句话我们发现,一句比一句具体。 第二句和第一句比,多了“在山坡上”,写出了割草的地点在哪里。 第三句和第二句相比,多了“弯着腰”,写出了小白兔的动作。 (1)仿照例句的结构,扩写“小鸭子游泳。”(课件出示4) 参考答案:小鸭子在小河里游泳。 小鸭子自由自在地在小河里游泳。(板书:扩写句子) 2.读一读,加上标点,再抄写最后一句。(课件出示5) (1)先 读一读句子,看一看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疑问,是感叹还是陈述,然后再根据句意加标点。 (2)通过朗读,你觉得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能仿照例句把句子说具体。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 感叹号。学习抄写句子,做到格式正确,书写端正。】

(首先可以根据句子有无感叹词来判断。句号用在陈述句的句末,句中不出现叹词。感叹句带有浓厚的感情,一般有感叹词,如,“啊、呀、哇、唉”等。也有些感叹句不出现叹词,我们可以根据 句子的具体内容去判断。表示快乐、惊讶、悲伤、厌恶、 恐惧等强烈感情的句子可以用感叹号。除此之外,表示反问、祈使等语气的句子也可使 用感叹号。)(板书: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正确抄写句子。 教师可先进行范写,引导学生发现抄写句子的正确格式: 句子开头空两格,每个标点占一格,上下左右要对齐,大小相似字匀称。 学生抄写句子练习。师巡视指正。 参考答案: 小燕子飞的真低呀! 你写作业了吗? 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 爸爸看到我来了,高兴地笑了。 板块三:展示台。(课件出示6) 1.仔细观察食品上的文字,认识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知道这些食品的名称,保质期等。对于我们正确食用,有好处。 2.出示其他一些食品包装实物。 这些包装上的字你认识吗?(板书:在生活中识字) 板块四:积累和运用。 1.出示关于天气的谚语:(课件出示7)(板书:天气的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带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激发自 主识字的兴趣。】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朗读谚语、背诵气象谚语,感受雨后清晨的美丽春

四年级下册英语第六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购物展开教学,主要学习询问衣物价格并作简略评价,同时简单描述衣物的大小、颜色款式。这些内容都和平时的购物息息相关,学生非常熟悉,所以教师教起来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对所学英文进行运用。关于服装的名称、颜色、大小等学生已经学过。这一单元主要谈论服装的价格和评价。可以和第三单元描述天气及第五单元谈论衣服两个话题很好的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入手,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入本单元的新知识,使学生能把学过的语言结合起来进行运用。在教学Can I help you? 等购物交际句型时,教师可创设交际情境,在交际活动中融入新的句型,使交际更贴近生活,更真实。教师应当设计多种交际活动,让孩子在交际的过程中,真正掌握语言。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A 、B 部分Read and write 的单词和句子。 2 .听、说、认读A、B部分Let' s learn和Let' s 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 理解Let' s do、Let' s chant 等部分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等方式,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 充分运用英文歌、儿歌、绕口令、顺口溜、谜语等,给予小学生语言感染的机会。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交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强调语言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兴趣的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 三、单元教学重点单元教学重点:学习有关衣服和鞋子的大小、评论价 格、颜色和 款式。 四、单元教学难点 A、B部分的Let' s talk和B部分的Let' s learn。可以采用情境教学和实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突破难点,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单元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单元的单词卡。 (二)准备一些衣服的照片或图片。 (三)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四、教学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全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全册第六单元教案 2.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4.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5.连加、连减运算式题.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它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写字”“发饮料”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有具体目标,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根据一般规律,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5~6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以外,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组织好学生的练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讲究练习形式. 练习要以课内为主.注意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开火车”“接力”“送信”“对口令”“找朋友”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这些练习形式具有游戏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也可以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还要根据本班的教学实际和其他客观条件,积极创设运用新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21.太阳 三维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 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预习学案 1、标自然段,给生字加拼音 2、在课文中找出课后的生字,加拼音 3、荧光笔画出四字词语,比喻句,拟人句 4、读课文2次,请家长签名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 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①、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摄氏度差不多生存繁殖估计 杀菌治疗蔬菜比较凝成 ②、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4)、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 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 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学习课文(l-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l-3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 (2)、学生汇报交流。 ①、交流“远”的特点: a、师: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 家听。 “太阳离我们有 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___月____日中心发言人:李老师 课题:17 古诗三首第1课时总计 3节 教学目标: 1.会写“涯、莺”2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浪淘沙》(其一) 一、导入解题 1.同学们,你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板书课题) 《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 3.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呈现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 4.了解作者刘禹锡。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qū)。 2.读好诗句的停顿。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指名读,齐读。 (2)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九曲——黄河弯;万里沙——黄河长、沙很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指导书写“涯”这个字。 (5)小结: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 (6)找学生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并说说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①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边。 ②“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用词精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2.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齐读诗句。 (2)这两句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①直上——浪大、浪高。 ②牵牛织女家——在天上,让人感觉静谧美好、温馨甜蜜。 ③指名概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读出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及牛郎织女家的宁静温馨。)

第六单元教案(1)

第六单元主题:神奇的科技世界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安排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 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42个字;强调默读课文,背诵相关部分。 2、了解有关宇宙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3、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 兴趣。 4、了解本单元的各类说明方法。 5、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发明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得到有关的宇宙知识 难点是: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可用12-14课时完成. 单元导读课型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单元课文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神奇的科技世界; 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读课文,感知单元主题在四篇课文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引读“单元导读”,为单元学习找准主题。 1、自读单元导读语,思考:你能找出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方法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全套教案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加大了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探索和思考的空间。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教材把这部分口算内容安排在笔算之前教学。 2.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在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 3.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4.为了解决试商这个关键问题,教材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两段编排:①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②商两位数。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至此。 5.对于试商的方法,本单元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种试商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试一两次就能确定出一位商。在一般的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教材还注意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地运用试商方法。 6.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之后,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知识。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本组是一次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轻叩诗歌的大门”,包含两大版块:“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诗海拾贝”包含活动建议和六篇阅读材料,这六篇阅读材料分别是《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和《白桦》。“与诗同行”包含活动建议和五篇阅 读材料,这五篇阅读材料分别是《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给诗加“腰”》、《诗中的“秋”》。每个版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 【单元总体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单元教学建议】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制定活动计划要引导学生读99 页和106 页的“活动建议”,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3、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4、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单元教学时间】 用三课时来学习“诗海拾贝“中的阅读材料,通过学习,感受诗歌的美,了解古诗的特点,初步了解诗、词、曲,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用四课时来学习“与诗同行”中的阅读材料以及开展活动。课时安排可以灵活一些,“与诗同行”中的活动也可以有选择的地进行教学。

人教版第六单元教案

第21课《望天门山》《饮湖上初睛后雨》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体会古诗的意境及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前置作业: 1.朗读诗歌,了解大意。 2.背诵古诗。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到祖国的各地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愿意吗?现在,我们先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去欣赏第一个景点——天门山。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古诗, 2.汇报生字自学的情况。 3.读古诗情况。 4.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自读自悟诗句的意思。 重点指导: 开:断开。至此回:汹涌的长江水流到这里激起回旋出:出来 5.指名讲一讲首诗大意。 6.请你们闭上眼睛,一边读一边想象:你就是诗人,正随着汹涌的长江水乘舟而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多媒体配乐范读。 2.小组背诵背。 3.出示课文的插图,再来背背。 四、书写生字 1.生字指导。 2.书写的生字。 板书设计:碧水开、回 望天门山青山中断 孤帆日边来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欣赏了天门山的景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2.教师重点指导: 潋滟liànyàn 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相宜xiāngyí 3.读通课文: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4.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5.你有发现作者的感受吗?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6.请你们再来读一读,想一想。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7.对比两首古诗的异同: 第一首古诗描写的是长江的雄壮; 第二首古诗描绘的是西湖的柔美; 两种景色美得真是各有特色。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由背诵。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淡妆 水光、山色比西子总相宜 雨浓抹 课后评价:

(完整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 四、单元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六、单元课时安排:17课时 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能熟练计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精讲多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口算卡)3+2= 7+5= 9-4= 8-2= 5+5= 3+5= 2、口答:30里面有()个十; 90里面有9个(); 7个十是(); ()里面有6个十; 40里面有()个十; 2个十是()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教学例1: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课件演示)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三、反馈练习 1、第62页“做一做” (1)第1题。独立完成。 (2)第2题。比较每组算式: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减。 2、遂一完成练习十四各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小学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可能性的大小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能按指定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相关的方案 3.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获得设计方案成功的愉悦。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 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在三年级时,他们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大小的出现是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 的关系,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游戏公平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等可能性。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前几个年级学习基础上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认识学习的必要性与提高学习的乐趣,在编写中教材呈现如下的特点。 1.认识可能性大小用分数表示的必要性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课时安排建议〗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3课时。 可能性大小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的主要内容与编写特点

这一单元学习的内容有两个:①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②按指定可能性大小设计相关方案。本节课主要研究第一个内容,它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教材创设了摸球的情境,请学生借助5个装有不同数量的黄白两色乒乓球的盒子,讨论以下问题: ①分别从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说说从不同盒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②如果用数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可以怎样表示?第一个问题是复习,第二个问题是讨论摸球可能性的数据表示方式。 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个重要转折。由于概率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教材安排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必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2、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和价值。 3、我的思考 教材编排的优点:借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直接分析得到理论概率,避免在实验概率与理论概率的差别中纠缠。但不足的是:①缺乏丰富的现实背景,不能充分感受可能性的大小与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对学习可能性大小的价值体现不够充分;②对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丰富内涵揭示不够,容易导致学生用确定的思维去思考不确定现象,不利于学生随机观念的建立。 这节课研究的是简单的概率知识,而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科学,小学阶段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观察大千世界,而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因为概率并不提供确定无误的结论,这是由不确定现象的本质造成的。因此,可能性的学习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 为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有以下两点补充: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体会学习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和价值。 2、结合生活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用分数表示其它事物的大 小有什么不同。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①分数的初步认识 ②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等可能性的认识。 2.学生已有经验、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在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很多不确定现象,如收听天气预报、参加抽奖活动、玩扑克牌, 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掷硬币,掷骰子,看电视上的有奖竞猜活动等,已经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我们在前测中了解到,学生一般对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没有太多的困难,但对不确定 现象的理解仍然是个难点。比如,7个黄球,1个白球,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白球,因为白球少;前面摸到黄球,后面该摸到白球了。 3、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学生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有趣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全套教案

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习,对学过的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线,把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达到持久记忆,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以及初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为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奠定了基础。教师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去整理知识,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1.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以及方程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对整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正确估算;能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会解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 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 掌握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够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掌握图形平移、旋转的方法;能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4. 掌握所学的统计的初步知识,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分析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5. 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更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回顾、整理、比较和对照。使互不联系或联系较少的知识有机会得以沟通,形成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结构化是本单元的首要任务。 2. 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所学内容。复习时,利用教材,调动学生参与整理知识的主动性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科技”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四篇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还能开阔视野,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了解科学文化知识。 《古诗二首》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描写西湖六月晴好天气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欣赏与赞美;《绝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雷雨》一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告诉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就能找到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太空生活趣事多》通过浅显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生活中的种种趣事,激发了我们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兴趣。 “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几个板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写字的能力、联系句意猜词语意思的能力、简单写话的能力和阅读的能力,并学会积累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二首》和《雷雨》。 3.能边读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能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自然常识,养成留心观察天气的习惯,能写观察日记。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古诗大意。 2.反复诵读,理解课文,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一些自然常识,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诗文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2.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

第六单元教案课程

旅游方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5---106 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旅游方案,计算费用并讨论方案的过程。 2、能够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旅游中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旅游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准备: 三种旅游方案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交流自己的旅游经历。(设计意图:激发兴趣。) 二、教师说明亮亮全家三口人计划旅游的事情,让学生读书,了解三种方案及有关信息。 三、估算每个方案的费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经历了解旅游方案,计算费用的过程。能够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旅游中的实际问题。) 方案一:参加旅游团费用 800X 2+400=2000(元) 方案二:乘火车 143X 2X 3+150X 5+50X 5X 3+30X 5 =858+750+750+150 =2508(元) 方案三:由爸爸开车去旅游 X 10X(680- 100)=(元) X 2=(元) X 680X 2=408 (元)

150X 5+50X 5X 3=1500 (元) +408+1500=(元) 四、讨论方案: ①哪个方案最省钱?哪个方案最费钱? 生:跟旅游团走省钱,自己开车去费钱。 ②对以上三个方案的优势、劣势作出评价。 生:旅行社最省钱,但不能自主行动;乘火车去,到景区活动不方便;自己开车去花费大。 (设计意图: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议一议 你能解释一下为什麽旅行社的费用最少吗?生:旅行社是一个专业旅游组织,在门票、住宿、吃饭等方面都会得到商家的一些优惠。 板书设计:旅游方案 旅行社最省钱,但不能自主行动;乘火车去,到景区活动不方便;自己开车去花费 大。 合理预算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07—109 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计算、预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合理预算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节约、预算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计算、预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合理预算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你的作业本和圆珠笔多长时间买一次? 3、你常买零食吗?你的零花钱都买什么了? 4、你的奶奶多长时间买一次衣服? 二、预习提纲。 (一)13 亿知多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4~106 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 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 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文章和开展活动,感受师生情、同学情。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不久以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让我们一起感受师生情、同学情,回忆往事,永久珍藏。 二、活动建议 1. 填写时间轴:借助时间轴来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点点滴滴。可以把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还可以把照片贴在旁边。 2. 分享难忘回忆: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如令人难忘的集体活动,舍不得的人,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或者一两个关于成长的关键词…… 3. 制作成长纪念册:一起回忆了小学生活之后,用心制作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成长纪念册,珍藏这段难忘的成长记忆。

三、阅读材料 (一)《老师领进门》 1. 请同学们自由练读文章,把不懂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圈出来。 2. 老师范读,学生们注意查漏补缺。老师解决疑难问题。 3. 学生们分段朗读,再次感悟。 4. 老师介绍背景。 (这篇文章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是一篇回忆录。) 5. 默读课文,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6. 文章是通过什么事例来叙述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的? (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7. 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8. 总结: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二)《作文上的红双圈》 1. 通读文章,解决字词问题。 2. 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语文老师对作者的肯定,《补考》作文的成功,让作者打开了文学创作的大门。) 3. 文章想表达什么? (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