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练习卷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练习卷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练习卷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练习卷

1、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A、阿根廷

B、澳大利亚

C、法国

D、美国

2、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本土地处热带、亚热带,水热充足②平原面积广阔③土壤肥沃,灌溉便利④北方冷空气可直达墨西哥湾沿岸⑤工业发达,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为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是:

从自然条件看:。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4、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或地形区名称。

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2)气候类型①为_______________。③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该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地区的地形对本区农业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来自极地的冷气流为何能长驱直入影响③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D

3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4落基山脉中央平原阿巴拉契亚山地

地中海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水热条件好,易于发展种植业

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中部平原开阔平坦,贯通南北。

中图版2020版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规范练34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4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2018吉林榆树一中三模)目前,广东大力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进程,打造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成效初步显现,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据此完成第1~2题。 1.推进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的主要意义是() A.扩大城市规模 B.缓解交通压力 C.促进人口流动 D.优化资源配置 2.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大经济圈应() A.齐步并进,推进主导产业同化 B.统一规划,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C.控制人口,建立人口准入制度 D.立足能源,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读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经济地带()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 ①国际金融②机械制造③服装制造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⑥进出口贸易 A.①⑤⑥ B.①②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下图为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三大产业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5~6题。 5.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对应图中的()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6.图示时期内() A.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 B.第一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 C.三大产业表现出衰退下降 D.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变化图,完成第7~8题。 7.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A.广州 B.江苏 C.台湾 D.辽宁 8.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是() ①科技发展缓慢②生产成本上升,工业向外转移③服务业快速发展④矿产资源枯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5年12月15日,广东(国际)机器人论坛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广东省应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下表为20139~10题。 9.广东省机器人产业投资建设最适宜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广东省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②市场优势不断丧失③能源供应日趋紧张④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招工难度加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8广东揭阳二模)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广东的地理重心位于 (23°30'N,113°10'E),经济重心则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迁移变化。下图为1979—2014年广东省经济重心空间动态演变轨迹。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关于广东省1979—1992年经济重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心变化与改革开放政策有关 B.省内经济区域差异增大趋势明显 C.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地理重心的东南部 D.西北部地区经济总量呈下降趋势 12.2000年后广东经济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停滞 B.省内产业转移 C.省内人口流动发生变化 D.粤东地区快速发展 2015年3月24日天津、福建和广东三个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新自贸区将复制2013年成立的上海自贸区的模式,成为在货币兑换和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放松规制的试验田。据此完成第13~14题。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区域农业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区域农业发展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种子在2~4℃就能发芽,幼苗能耐短时间低温。喜日照,忌高温,绝对最高温度25℃以上时光合作用受阻。种子发芽时约需相当于自身重量65%的水分,消耗水分也比较多;生长期间如水分不足,常使籽粒不充实而产量降低。因此燕麦的根茎往往长达一米左右,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pH5.5~6.5的酸性土壤。北纬41°~43°是世界公认的春播燕麦黄金纬度生长带,这里被称为北半球燕麦带。燕麦属于低产作物,但却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绿色营养保健作物。我国燕麦产区发展燕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但是,我国燕麦产品深加工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1)分析北纬41°~43°成为春播燕麦黄金生长纬度带的原因。 (2)简述我国燕麦产区的分布状况。 (3)说明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 (4)请为我国燕麦产区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该范围内陆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北温带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春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2)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高原山地;西北地区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地。 (3)我国燕麦产区多属于半干旱高寒山区和农牧过度地带,人烟稀少,基本不

存在污染;当地经济发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纯净。 (4)因地制宜,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产、增收、增效。 【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北纬41°~43°内陆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北温带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春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符合燕麦的生产习性。 (2)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燕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高原山地;西北地区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地。 (3)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要从环境清洁无污染方面分析。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燕麦产区多属于半干旱高寒山区和农牧过度地带,人烟稀少,基本不存在污染;当地经济发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纯净。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有理即可。如:因地制宜,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产、增收、增效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洛川县是我国苹果外销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洛川县大力推进“果一沼一畜”模式,促进了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2016年建成了洛川县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该项目融入了展示、销售、培训、物流、旅游、研发、认证、体验、健康、文化、电子商务等多项功能,成为陕西传统产业升级跨界整合的

2018届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测试:第37讲 区域农业发展

课时作业(三十七)区域农业发展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区、市)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 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2.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答案:1.A 2.B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该农业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是因地制宜的措施,淋洗盐水,减轻了盐碱。塘泥筑台田,对该地的整体海拔没有影响。该生产模式没有节省人力的机械设施,不能减轻农民负担。生产过程中没有农药的使用,不会加重农药污染。第2题,根据图中的农作物类型分析,该地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是北方作物。三江平原不适宜棉花生长。华北地区有土地盐渍化问题,需要淋盐改造土壤。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读图,回答3~4题。 1998~2010年中国各省份耕地品种指数增长率3.我国的耕地复种指数() A.所有省份全部上升 B.沿海和内地差异减小 C.新疆复种指数最高 D.内蒙古播种面积减小 4.影响江苏省复种指数增长率较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生产技术水平低B.热量条件下降 C.城市化速度快D.土地肥力下降 答案:3.B 4.C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的复种指数呈负增长,因此并不是所有省份均上升;西部的省份复种指数都呈正增长,而东部沿海省份的复种指数呈缩小趋势,内陆省份呈增长趋势,因此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减小;新疆复种

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试题(理科)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 2.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大力发展耕作业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D.退耕还林还草 2014年5月初以来,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普降暴雨,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据此完成 3.下列治理珠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修建蓄洪工程 B.防止凌汛泛滥 C.上游植树造林 D.加固河流大堤 4.若对洪水水面面积进行模拟数据变化的分析,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手工绘图 D.地理信息系统(GIS) 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 5.图中①地(三江平原)分布着大片沼泽,并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新“北大荒”的发展历程。形成新“北大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A.保护滩涂 B.保护草地 C.保护林地 D.保护湿地 6.图中②③两地共同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体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固体废弃物污染 图为美国本土略图。读图完成 7.图中①地为田纳西河流域,其综合治理 的成功经验对治理黄河流域的启示是 A.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B.减缓流域开发程度 C.过量开发煤炭资源 D.降低流域防洪标准 8.图中②地为美国乳畜带,影响其形成的 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市场

左图图为德国鲁尔区图,右图为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变化图。读图完成 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开始衰落,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宇航工业 B.电子工业 C.煤炭工业 D.石油工业 世纪90年代以来,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调整了产业结构 B.发展了高耗能工业 C.破坏了森林资源 D.放弃了污染物的回收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 度,图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图。据此完成 11.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A .偷猎 B .栖息地的丧失 C .外来物种入侵 D .其他原因 12.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 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的价值是 A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B .调蓄洪水 C .维护生物多样性 D .航运 2012年2月25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我国 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此完成 13.北斗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图为美国略图。读图完成 14.有关图中暖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增温增湿 B . ①附近陆地形成大面积沙漠 C .降温减湿 D .从①到②航行的船舶速度减慢 6 鸟类0%10%20%30%40%50% 60%70%栖息地的丧失 其他原因 外来物种入侵 偷猎 图例注记 山地 A 阿巴拉契亚山 B 田纳西河

区域农业的发展练习题

区域农业的发展练习题1 1.拥有全国两大商品粮基地的黑龙江省,在保障粮食丰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家 禽饲养业,实现“粮变肉、草变乳”的过腹增值,倾力建 设“绿色大厨房”。为提升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黑龙江省 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绿色品牌的“森林猪”“森林鸡”, 尽管价格较高,却广受消费者欢迎。下图示意黑龙江省位 置及范围。 (1)分析黑龙江省建设“绿色大厨房”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 (2)简述黑龙江省“绿色大厨房”对区域发展的意义。(6分) 2.读中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某区域图。材料二:该区域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地地形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该地 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材料二中农业用地比重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请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3分)

(4)简述该地形区综合治理后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4分) 区域农业的发展练习题2 盐度是指每一百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中甲村庄土地利用类型。 (1)某同学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季节为夏季,请你为他的推测提供依据。(4分) (2)图中甲村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有什么问题?对当地的下游河湖有什么影响?(4分)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作物收割后,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实验前后, 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物质大气水分 基本情况土地类型 面积人口 梯田(种水 稻) 薪炭林、果 林、毛竹 甘蔗田湿地其他 400公顷 1 900人200公顷40公顷105公顷35公顷20公顷

_区域经济发展练习题B卷

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大纲 第一课时 一、区域农业发展概况 1.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 2.区域农业发展的目标: 二、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北部为我国纬度最高地区,东部为我国经度最东地区(135°E多)。 ②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最偏东的地区,南面为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 ③政治地缘位置:东、北、西三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具有明显的边贸优势。 2.气候条件 图示东北地区位置与气候的内在联系 3.地形和土壤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对东北地区地形和土壤的高度概括。具体而言: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系呈马蹄形环绕在广阔的东北大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在平原上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4.社会、经济条件 图示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农业

三、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五、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四大条件表解: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第一阶段(1979~1990年):产业转移初期,珠三角地区工业附加值低。 (2)第一阶段(1990年以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

区域经济发展B题 一、选择题 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①黄土高原②云贵高原③江南丘陵④华北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正确的是 () 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②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③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生产链④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B 2.C 沂蒙山区某乡镇10年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据表中内容回答3~4题。 苹果、大棚樱桃等水果种植,搞多种经营 3. ()

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分类汇编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1年高考全国卷)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答案】D 【解析】结合题干中信息“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则可知芝加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是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 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答案】A 【解析】20世纪之前,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还没有形成钢铁工业基地。所以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芝加哥周边 农村地区。 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答案】B 【解析】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可以通过河运运输煤炭和利用五大湖运输铁矿石,芝加哥本身没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 型工业。 (2011年高考江苏卷)28.图17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8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 图18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专项练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 [2018·江苏省苏北四市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某葡萄生态产业园是在宁夏贺兰山麓戈壁滩一片荒地上投资开发兴建的,地势西高东低。图K23-1为该葡萄生态产业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K23-1 1.该葡萄生态产业园所处的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 A.山间盆地 B.冲积扇平原 C.黄河冲积平原 D.古河口三角洲平原 2.该葡萄生态产业园发展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距银川近②夏季气温较低③土壤肥沃④葡萄品质优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8·广州调研]近50年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北部的沼泽分别逐渐被耕地、林地取代。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气温也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与地面反射率有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地面反射率:林地<沼泽<水域<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同类土地的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据此完成3~5题。 3.该省东部、北部气温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4.造成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的直接因素是( ) A.地温 B.积雪 C.植被覆盖率 D.日照时数 5.实际观测,该省南部气温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开垦湿地 B.毁林开荒 C.填湖种草 D.城市化 [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安徽怀远县是中国石榴之乡,“怀远石榴”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几年来,地处乌蒙山深处的贵州省黔西县中坪镇通过引种,使石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此回答6~8题。 6.与安徽怀远相比,贵州黔西县种植石榴的优势是 ( ) A.交通便利 B.热量条件充足 C.发展历史悠久 D.经验丰富 7.与黔西县石榴产业快速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物流业发展 B.资金雄厚 C.加工业发达 D.劳动力成本低 8.进一步促进黔西县石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推广各种植户个体发展 B.开发高端产品,延长产业链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引进其他农产品,实现多种经营 [2018·山东枣庄二模]甘蔗是主要糖料作物之一,喜温、喜光、喜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超过台湾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级行政区。1993年之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广西蔗区的甘蔗生产以个体种植为主,收割靠手砍、肩扛,与世界第一产糖大国巴西相比,广西甘蔗的生产成本要高出许多。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据此回答9~11题。 9.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糖业中心由广东转移到广西的原因是广西比广东( ) ①水热条件更好②土地租金更低 ③平原面积更广④劳动力更廉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①种植成本上升②收购价格提高 ③种植业结构调整④蔗糖进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有关广西甘蔗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 A.推进土地流转 B.扩大种植面积 C.培育高产品种 D.提高机械化水平 二、非选择题 12.[2018·江苏苏北四市上学期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八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综合检测8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挪威(下图)渔业资源丰富,该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大,而且出口率非常高,是世界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国,其中三文鱼出口占到全世界的53%,中国95%的进口三文鱼来自挪威。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颇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目前大多数三文鱼从打捞到运抵中国市场只需三天。据此回答1~3题。 1.挪威水产品出口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人口少B.产品质量好 C.水产品产量丰富D.产品种类多 答案 A 解析出口量大的原因是挪威水产品产品质量好、水产品产量丰富、产品种类多,而出口率高的原因主要考虑本国市场大小。挪威国内人口少,消费量小使得水产品出口率高。 2.目前大多数挪威三文鱼运往中国的主要交通方式是( ) A.铁路运输B.海洋运输 C.航空运输D.公路运输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大多数三文鱼从打捞到运抵中国市场只需三天”可知,运输时间短,而

我国和挪威相距较远,且三文鱼易变质,本身的价格高,故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是航空运输,C项正确。 3.与世界大渔场相比,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品质优越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B.海水冷而纯净 C.海岸曲折,峡湾众多D.鱼类饵料丰富 答案 B 解析与其他大渔场(如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相比,挪威纬度较高,海水温度低,三文鱼生长时间长,肉质鲜美;挪威相比其他渔场人口密度小,工业少,污染小,其三文鱼的品质优良。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4~5题。 4.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 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 答案 C 解析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主要分布在山区,土层浅薄,且容易受到雨水冲刷而造成土壤淋失,一般不适宜开辟耕地,但是通过用石块垒成梯田,改造地表状况,可以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可以发展种植业,C项正确。 5.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②山区冰雪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

2019届 二轮: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卷 (全国通用)+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重要考点练习卷:区域可持续发展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5.风影沙丘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6.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漏、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8.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练习题 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冲关三十四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东北地区轮廓图,完成1~2题。 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包括黑、吉、辽三省全部,被称为“东北三省” B.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较高,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 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均可一年两熟 2.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被冲刷变薄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D.秸秆还田 解析:1.B 2.A [第1题,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小麦、水稻、玉米为本区三大粮食作物;东北地区北部、中部、南部分别属于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作物一年一熟。第2题,由于不合理的垦殖和耕作,导致水土流失,黑土肥力下降,土层变薄。]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题。

3.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B.冻害 C.滑坡D.洪水 解析:B [从其海拔、经纬度来判断,乙地位于东北平原,春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低温冻害时有发生,影响农作物生长。]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下面两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修订稿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本土介于北纬30-49度之间。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总计为亿,其中白人约占84 %,黑人约占13 %,亚裔 % ,华人约160多万,多已入美国籍。通用英语。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 %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 %,1910年为32 %,2001年已经下降到了%。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 .62万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2000年美国农业用地为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

的19 %,为亿公顷,人均为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亿公顷,森林和林地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平方公里。 美国农业有以下特点: 1.“以农立国”的传统美国虽然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有着“以农立国”的传统,历来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又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这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大的竞争力。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小型家庭农场(销售额小于25万美元)分5类:(1)资源有限型农场,(2)退休休闲型农场,(3)居住生活型农场,(4)低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5)高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大型农场分3类:(1)大型家庭农场,(2)超大型家庭农场,(3)非家庭农场。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 %左右。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多个,虽然数量不大,但其面积和销售额在美国农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大。但是,公司农场的基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题练习(第五题为个人原创)

综合题练习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河南省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南阳盆地南 侧丘陵山地,是我国柑橘种植北缘地区之一。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淅川低山区是淅川柑橘安全越冬的最有利区域,分 析其形成的原因。 淅川是我国新发展起来的柑橘种植北缘地区之一,柑橘汁多个大、酸甜适度、无籽、耐储藏,是淅川县重要经济作物。 (2)说出淅川县种植柑橘的优势自然条件。 自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工程运行平稳,南水北调五年入京52亿立方米占北京七成用水。2019年12月7日,为纪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周年,北京社会各界30名普通市民受邀参加“丹水两地情”南阳行,亲自到中线工程水源地淅川参观渠首大坝,并登船跟随水质监测工作人员在淅川丹江口水库抽取丹江水,现场直接饮用。 (3)列举在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2.阅读图文 资料,完 成下列要 求。 长江源区 沱沱河位 于青藏高 原腹地, 受地形、 降水、冰 雪融水等 影响,形 成了大量 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每年4-10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每年的冬春季午后,“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策源地,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如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 (1)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原因。 (2)分析每年4-10月份,沱沱河“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条件。 (3)分析“辫状河道”在冬春季午后成为风沙策源地的原因。 (4)为抑制冬春季沱沱河“辫状河道”的风沙对青藏铁路的危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中,M地岩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大多是狩猎与游牧生活的写照,至今保存完好。N地及向西铁路沿线有大量如图片所示草方格沙障。中卫市及附近地区(虚线框所示地区)种植的枸杞果实红色,粒大,籽小,含糖量高,营养丰富,畅销全国。 (1)草方格沙障是当地人们在铁路沿线建设的工程,说明该工程的作用。 (2)简述发展枸杞加工业对该地区的现实意义。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题:区域农业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区域农业发展 一、选择题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城市化地区差异 C.人口分布变化 D.土地生产力差异 2.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多 B.高速铁路的建设 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3.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铁路运输 C.生产水平 D.市场需求 下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①②③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 A.草地、林地、耕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林地、耕地、草地 D.草地、耕地、林地 5.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冬季风 B.地势 C.天气 D.纬度 6.图中④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 ) ①气温低,蒸发弱②有凌汛现象③地势低平④河网稠密⑤夏秋雨多⑥地下有冻土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 ③④⑤⑥ 下图为我国某省春季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影响图中甲区域(阴影区域)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B.地形、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地形 D.纬度、地形

8.春季气温变化会影响该省农作物的( ) ①产量②熟制③品质④种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春季平均温度升高可能导致该省( ) A.洪涝灾害增多 B.林火灾害增多 C.凌汛时间增长 D.病虫害减少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小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的左下角有一实线为我国春小麦与冬小麦在地域上的分界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降水 D.热量 11.东北小麦比南方小麦营养价值高的主要原因是 A品种优良,精耕细作 B.生育期长,光照充足 C.生长期长,日温差大 D.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黑龙江是中国第一产粮大省。该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是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省,正实现从“中华大粮仓”向“健康大厨房”的转变,其绿色产品远销境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美国农业概况

美国农业概况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本土介于北纬30490之间。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1994年全国总人口亿,占世界人口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1910年为32%,1994年已经下降到了2%。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4740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亿公顷,森林和林地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平方公里。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以农立国” 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农业部在比62年成立的时候,就在其部徽上写着,“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美国方面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另方面注重农业科技的作用,农业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1994年,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5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个,所占农地的面积和销售额都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美国农业是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其粮食生产能力超过了亿吨,但由于生产过剩,政府实行限产措施(根据政府与农场主签订的合同,1995年休耕农田的总面积为1474万公顷),加上天气的影响,有的年景不足3亿吨。 3.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美国形成了些着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步促进了区域分工专

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防治 知识点一荒漠化成因.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知识点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2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中国的农业练习题(附答案)

中国的农业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图7-1-1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 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 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2.图7-1-2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条件下分布 的某种农作物。其序号与下列农作物排序一致的是() A.春小麦、玉米、水稻、冬小麦 B.水稻、春小麦、玉米、冬小麦 C.甘蔗、甜菜、咖啡、亚麻D.咖啡、 橡胶、甘蔗、甜菜 3.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②长江中下游 区③南部沿海区④黄河中下游区与图7 -1-3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 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4.下列省份中,垦殖指数和复种指数都比较高的是()A.黑龙江B.河北省 C.江苏省D.浙江省 读图7-1-9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 完成5-7题: 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6.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A.开垦草原B.围湖造田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 .陡坡开荒 7.不是造成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A.建筑、公交占用耕地B.退耕还林 C.水土流失D.荒漠化 读图7-1-10,完成8-10题: 8.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9.判断该地可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天然橡胶B.棉花C.茶叶D.甜菜 10.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A.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读图7-1-11。回答11-13题: 11.下列农业在ab线以西以北没有分布的是( ) A.高原农牧业B.绿洲农业 C.桑基农业D.灌溉农业 12.7-1-11中字母Q分布区表示的最主要经济作物(非纺织原料) 名称,该区域和下图中C区域相同的粮食作物 分别是() A.甜菜、冬小麦 B .甜菜、春小麦 C.棉花、春小麦 D .玉米、冬小麦 1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 带来挑战,以下对我国农业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 B.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