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模型程序

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模型程序
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模型程序

(6)

YXDEF.DBF 遥信测点的定义库

用于存放遥信测点信息定义记录,其结构如下:

JSDEF.DBF 计算数据库

用于存放计算信息定义记录

,其结构如下:

DLFDSJ.DBF 电量峰谷时间分段信息

用于存放电量时段信息定义记录,其结构如下:

注: 0:高峰时段 1:低谷时段 2:腰荷时段

YCBBX.DBF 遥测报表定义库

用于存放遥测报表格式定义记录,其结构如下:

DLBBX.DBF 遥测报表定义库

用于存放电量报表格式定义记录,其结构如下:

·图形库

ZJXT.GR 主接线图文件

YCSJB.GR遥测列表文件

YXSJB.GR遥信列表文件

DLSJB.GR电量列表文件

用于存放图形文件定义记录,其数据结构如下:struct {int Parts; } Attribute;

union { struct { int x1,y1,x2,y2; int Width;

TColor Color; } Line;

struct { int x,y;

TColor Color;

int Size;

char Name[20];

char Code[STRLENTH+1]; } String;

struct { int x,y;

int Point,State;

TColor Color; } S00;

struct { int x,y;

int Point,State;

TColor Color; } S01;

struct { int x,y;

int Point,State;

TColor Color; } S02;

struct { int x,y;

int Point,State;

TColor Color; } Data; } Attr; }

Element[RECORDLEN];

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模型(9)

六、系统设计

本项设计中,本人负责主控模块、画面显示模块、异常显示模块、信息定义模块、作图模块、计算模块、电量积分等模块的编制。

1、主控模块

完成系统主画面的生成、时间单元初始化、用户数据库读入、实时数据库的打开、图形类的申请、串行通信口启动等工作。其代码如下:

__fastcall TFrmMain::TFrmMain(TComponent* Owner)

: TForm(Owner)

{

time_t t;

struct tm *mt;

FILE *Stream;

MonDays[0]=31,MonDays[1]=28,MonDays[2]=31;

MonDays[3]=30,MonDays[4]=31,MonDays[5]=30;

MonDays[6]=31,MonDays[7]=31,MonDays[8]=30;

MonDays[9]=31,MonDays[10]=30,MonDays[11]=31;

t=time(NULL);

mt=localtime(&t);

Year=mt->tm_year+1900;

Month=mt->tm_mon+1;

Day=mt->tm_mday;

Hour=mt->tm_hour;

Minute=mt->tm_min;

Second=mt->tm_sec;

delete mt;

TableYCDef->IndexName="IdxDH";

TableYXDef->IndexName="IdxDH";

TableDLDef->IndexName="IdxDH";

CommSwitch=-1;

XTYXGr=new TMyGr;

XTYXCls=new TClsDraw;

XTYXGr->Image=Image1;

XTYXCls->Image=Image1;

Stream=fopen("c:\\bysj\\lib\\bch.dat","rb");

fread(BchTbl,sizeof(BchTbl),1,Stream);

fclose(Stream);

SynFlag=false;

Comm1->StartComm();

}

2、画面显示模块

完成画面图形读入、显示、任务设定。其代码片段如下:

void __fastcall TFrmMain::menu_ZJXTClick(TObject *Sender)

{

CommSwitch=dtZJXT;

XTYXGr->Image->Canvas->Pen->Color=clWhite;

XTYXGr->Pointer=XTYXGr->Read_GrFile("c:\\bysj\\lib\\jxt.gr"); if (XTYXGr->Pointer!=0)

{ XTYXCls->ClearDraw();

XTYXGr->DisplayGr(); }

}

3、异常记录显示模块

将异常记录数据库与一显示表格对应起来,显示变位记录内容。开关变位模块代码如下:void __fastcall TFrmMain::menu_KGBWClick(TObject *Sender)

{

CommSwitch=dtKGBWJL;

FrmXSBWJL->Show();

}

4、信息定义模块

定义遥测测点、遥信测点、电量测点的有关参数。其中遥测定义子程序代码如下:

void __fastcall TFrmjk::JYCDYKClick(TObject *Sender)

{

Table1->Close();

Table1->DatabaseName ="c:\\bysj\\lib";

//定义数据库路径

Table1->TableName ="ycdef";

//定义数据库路文件名

Table1->TableType =ttDBase;

//定义数据库类型

Table1->FieldDefs->Clear();

//清除原数据字段

Table1->FieldDefs->Add("DH",ftWord,0,true);

Table1->FieldDefs->Add("Name",ftString,20,false);

Table1->FieldDefs->Add("XS",ftFloat,0,false);

Table1->FieldDefs->Add("BD",ftFloat,0,false);

Table1->FieldDefs->Add("Uplimt",ftFloat,0,false);

Table1->FieldDefs->Add("Downlimt",ftFloat,0,false);

Table1->FieldDefs->Add("JFD",ftInteger,0,false);

Table1->FieldDefs->Add("Data",ftFloat,0,false);

//定义各字段

Table1->IndexDefs->Clear();

//清除索引

TIndexOptions MyIndexOptions;

MyIndexOptions<

//设置索引选项为唯一索引

Table1->IndexDefs->Add("IdxDH","DH",MyIndexOptions); //创建索引,索引名为IdxDH

//MyIndexOptions>>ixUnique;

//取消唯一索引选项

//Table1->IndexDefs->Add("IdxLB","LB",MyIndexOptions);

Table1->CreateTable();

//创建数据库

//Table1->Active=true;

Table1->Open();

//提示字段改为中文

Table1->FieldByName("DH")->DisplayLabel="点号";

Table1->FieldByName("Name")->DisplayLabel="名称";

Table1->FieldByName("XS")->DisplayLabel="系数";

Table1->FieldByName("BD")->DisplayLabel="满度值";

Table1->FieldByName("UpLimt")->DisplayLabel="上限";

Table1->FieldByName("DownLimt")->DisplayLabel="下限";

Table1->FieldByName("JFD")->DisplayLabel="积分点";

Table1->FieldByName("Data")->DisplayLabel="数据";

}

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模型(10)

5、作图模块

其基本思想是定义一个标绘图形库,记录图形的基本特征,以便于显示、编辑和检索。图形类定义代码如下:class TMyGr

{

public:

WORD Read_GrFile(char *Name);

void Write_GrFile(char *Name);

void DisplayGr();

void dispS00(int x,int y);

void dispS01(int x,int y,int flag);

void dispS02(int x,int y,int flag);

TImage *Image;

WORD Pointer;

struct ELEMENT {

struct { int Parts; } Attribute;

union { struct { int x1,y1,x2,y2;

int Width;

Tcolor Color; } Line;

struct { int x,y;

Tcolor Color;

Int Size;

Char Name[20];

Char Code[STRLENTH+1]; } String;

struct { int x,y;

int Point,State;

Tcolor Color; } S00;

struct { int x,y;

int Point,State;

Tcolor Color; } S01;

struct { int x,y;

int Point,State;

Tcolor Color; } S02;

struct { int x,y;

int Point,State;

Tcolor Color; } Data; } Attr; } Element[RECORDLEN];

}

WORD TMyGr::Read_GrFile(char *Name)

{

FILE *Stream; //定义一个流

WORD len;

Stream=fopen(Name,"rb"); //打开一个文件

if (Stream==NULL) len=0;

else { len=(WORD)fread(Element,sizeof(Element)/RECORDLEN,RECORDLEN,Stream); fclose(Stream); }

return(len);

}

void TMyGr:: Write_GrFile(char *Name)

{

FILE *Stream;

WORD i;

Stream=fopen(Name,"w+b");

if (Stream==NULL) return;

for (i=0;i

{ if (Element[i].Attribute.Parts==NULLREC) continue;

else fwrite(&Element[i],sizeof(Element)/RECORDLEN,1,Stream); }

fclose(Stream);

}

void TMyGr::DisplayGr()

{

WORD i;

Image->Canvas->Pen->Mode=pmCopy;

for (i=0;i

{ switch (Element[i].Attribute.Parts)

{ case NULLREC:

break;

case dtLINE:

Image->Canvas->Pen->Color=Element[i].Attr.Line.Color;

Image->Canvas->Pen->Width=Element[i].Attr.Line.Width;

Image->Canvas->MoveTo(Element[i].Attr.Line.x1,

Element[i].Attr.Line.y1);

Image->Canvas->LineTo(Element[i].Attr.Line.x2,

Element[i].Attr.Line.y2);

break;

case dtCHAR:

Image->Canvas->Font->Size=Element[i].Attr.String.Size;

Image->Canvas->Font->Color=Element[i].Attr.String.Color;

Image->Canvas->Font->Name=Element[i]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894076.html,;

Image->Canvas->TextOut(Element[i].Attr.String.x,

Element[i].Attr.String.y,

Element[i].Attr.String.Code);

break;

case dtS00:

Image->Canvas->Pen->Color=Element[i].Attr.S00.Color; Image->Canvas->Pen->Width=1;

dispS00(Element[i].Attr.S00.x,Element[i].Attr.S00.y); break;

case dtS01:

Image->Canvas->Pen->Color=Element[i].Attr.S01.Color; Image->Canvas->Pen->Width=1;

dispS01(Element[i].Attr.S01.x,Element[i].Attr.S01.y,0); break;

case dtS02:

Image->Canvas->Pen->Color=Element[i].Attr.S02.Color; Image->Canvas->Pen->Width=1;

dispS02(Element[i].Attr.S02.x,Element[i].Attr.S02.y,0); break;

case dtDATA:

break;

default:

break; } }

}

void TMyGr::dispS00(int x,int y)

{

Image->Canvas->Ellipse(x-15,y-10,x+15,y+20);

Image->Canvas->Pen->Color=clGreen;

Image->Canvas->Ellipse(x-15,y+10,x+15,y+20+20);

}

void TMyGr:: dispS01(int x,int y,int flag)

{

if (flag==0)

{ Image->Canvas->Pen->Color=clGreen;

Image->Canvas->Brush->Color=clRed;

Image->Canvas->Rectangle(x-8,y-7,x+9,y+9); }

else { Image->Canvas->Pen->Color=clRed;

Image->Canvas->Brush->Color=clGreen;

Image->Canvas->Rectangle(x-8,y-7,x+9,y+10); }

Image->Canvas->Brush->Style=bsClear;

}

void TMyGr::dispS02(int x,int y,int flag)

{

if (flag==0)

{ Image->Canvas->MoveTo(x,y-9);

Image->Canvas->LineTo(x,y-2);

Image->Canvas->MoveTo(x-8,y-2);

Image->Canvas->LineTo(x+4,y-2);

Image->Canvas->MoveTo(x+8,y-2);

Image->Canvas->LineTo(x,y+6);

Image->Canvas->LineTo(x,y+13); }

else { Image->Canvas->MoveTo(x,y-9);

Image->Canvas->LineTo(x,y+13);

Image->Canvas->Brush->Color=clGreen;

Image->Canvas->Pen->Color=clRed;

Image->Canvas->Ellipse(x-4,y-4,x+5,y+5);

Image->Canvas->Brush->Style=bsClear; }

}

监控软件的领域体系结构

所谓领域体系结构,SanfFrancisco(itectSFo或Do)ain-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显然是面向某个特定领域的体系结构。与通用体系结构不同,领域体系结构与领域密切相关,建立在对领域业务逻辑规则的抽象和归纳的基础上。鉴于领域

Share Foundation Objects, SFOSF究和发展具有比较大的难度。事实上,软件技术发展的历程也是寻求领域体系结构的历程。尽管软件模型、设计模式和框架技术的发展为领域体系结构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然而这只是领域体系结构建立的外因。作为领域体系结构建立的内因——领域本身的业务逻辑的抽象及领域应用模型的建立,则是永恒变化和发展的。因此,领域体系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体系结构,必须伴随着通用体系结构(技术维度)的发展和领域应用(应用维度)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需要提供扩展和二次开发的方法,以便适应应用发展的需要。

由于领域体系结构的特殊性,目前几乎没有具体的规范、标准或成熟产品。相对成熟或可以称得上是领域体系结构的只有IBM的San Franci sco(简称SF 。事实上,其本质是share Foundation Obj ects,sFO)o sF建立在对大量企业管理应用系统开发和应用实践的经验总结基础上,归纳和抽象了构成所有企业管理系统核心处理功能的公共特性的结构和应该支持的基本服务,建立了面向企业管理系统构造的一致性框架及一些通用服务功能组件接口。例如,SF的总账组件(General Ledger)提供了一个BankAccount类,用以表达企业应用的银行账户业务实体,并封装了将银行账户的交易事务转换为各类记账凭证的业务处理逻辑。

SF采用层次化结构并建立在设计模式基础上。

(1)基础层(Foundation Layer)直接建立在Java虚拟机基础上,主要提供对分布式环境下组件对象创建和运行管理的各种基础服务支持,以便为上层的公共业务对象层、核心业务对象层以及领域专用的业务组件的构建建立基础。基础层主要包括:内核服务集[KernelServices,基于OMG的对象服务规范和Java的一些机制,主要提供分布式对象创建和运行管理的一些基础技术支持,包括对象请求代理( Object Request Broker)、事务服务(Transaction Services)、持久性服务(Persistence Services)、生命周期服务

(Life Cycle Services)、并发服务(Concurrencxy Serxrices)、命名服务(Naming Services)、安全服务

(2)公共业务对象层(Common Business Objects Layer)主要提供大部分业务环境中和业务过程中都会涉及的一些通用的业务对象和业务规则,以及与核心业务对象层业务对象交互的接口,还有一些通用的业务模式( Business Patterns)o公共业务对象层建立在SF的业务对象框架( Business Object Framework)基础上。目前,CBO层主要包括公司(Company)、地址(Address)、业务伙伴

(Business Partner)、日历(Natural Calendar)、货币及交换率( Currency,Exchange Rate)、计量单位(Units of Measure)和号码序列(Number Series)等几个公共业务对象包,每个包封装了相关数据集及其业务处理规则。抽象的通用业务模式有Class出cation Type(用于定义新的应用数据类型及其取值范围)、Keyables(用于为搜索或平衡计算需要而建立新的业务对象属性联合,即通过键机制实现属性与属性使用者的分离)和Extensible Item(用于按需动态地为一个对象添加或删除行为)等。

(3)核心业务处理层(Core Business Processes Layer)主要提供企业业务对象及封装默认的业务逻辑规则。核心业务处理层建立在业务对象框架(Business Object Framework)基础上,并使用公共业务对象层的一些公共业务对象。核心业务处理层已经预先抽象和建立了企业运转必须有的几个关键业务对象并封装其业务逻辑,包括财务管理( Financials Management)、应收/应付账户管理、仓库管理(Warehouse Management)和订单管理(Order Management)。应用开发者如果有特殊需求,也可以通过SF的扩展机制进行调整和扩展。

变电站综合数据模型研究

变电站综合数据模型研究 摘要:传统变电站存在信息分散,信息孤岛等问题,通过研究数字化变电站之 综合数据模型,构建变电站综合数据平台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数字化变 电站智能化应用也需要基于变电站综合数据模型实现。基于综合数据模型的数据 信息描述可整合统一变电站数据,形成对同一断面唯一的、一致的数据描述。IEC 61970标准及IEC 61850标准对变电站数据模型均有定义描述,参考以上两项标准构建变电站之综合数据模型,即模型构建的实质是对IEC 61970所定义的CIM模 型及IEC61850所定义的SCL模型进行协调,实现这两个模型的互操作性。协调CIM模型与SCL模型,构建针对变电站的综合数据模型是本文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IEC 61850、IEC61970、CIM、SCL、数据模型、协调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变电站微机化革命后,较为成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AS)已经建立,但其存 在一个尤为突出缺点:SAS系统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综合数据平台及数据模型。 这造成了变电站内部数据描述无章可循,标准不一,SAS系统与EMS(能量管理 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容易造成信息丢失。 随着IEC 61850标准及IEC 61970标准的颁布,上述现象有所改善,这两种标 准对变电站信息模型均有较为完整的定义。但是,由于IEC61850主要应用于变电 站内部通信,所建立的信息模型为SCL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Language )模型;IEC61970主要针对EMS,为各级调度中心与变电站系统之间模型和规约,所建立的信息模型为CIM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模型。二者各自定义了通信模型和接口,建模方 式和通信方法。本文致力于建设一种通用模型对应标准,使SCL与CIM之间数据 实现一一对应[1],为建设SAS综合数据平台奠定基础。 SCL模型与CIM模型分析 IEC61850 标准主要针对SAS,因此SCL模型只包含变电站内的设备和功能, 而IEC 61970标准针对EMS系统,CIM模型定义了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功能 模型。这决定了两种模型的详尽程度和建模粒度不同,从而造成了模型在各方面 存在差异。[2]具体如下: 类层面不兼容。有些类仅在其中一个标准中有定义;有些类两标准中均有定义,但是名称不同,两模型间数据交换时会丢失信息。 关系层面不兼容。CIM模型中类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SCL模型中大部分类 的关系是单向的。 属性层面不兼容。IEC 61850定义的属性具有“强制”和“可选”两种特征,IEC 61970定义CIM模型属性是强制性的,不可修改。 数据模型不兼容。SCL模型采用XML文档和XML Schema 作为数据交换标准,CIM模型采用RDF文档和RDF Schema。 SCL与CIM模型整合 经模型发现两模型的结构层次具有对应关系,它们的变电站模型具有一一对 应关系,自子端到终端以此可划分为间隔和装置、电压等级和变电站。[3]基于这 一对应关系,可对两模型进行整合,其整合模型的UIM图如4所示:

变电站事故处置措施

变电站事故处置措施 一、事故处理原则 1.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根源, 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保证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尽快恢复对已停电的用户供电;3.如果对人身和设备构成威胁时,应立即设法解除,必要时立即停止设备运行, 如果未对人身和设备构成威胁时, 应尽力保持或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应该特别注意对未直接受到损坏的设备的隔离, 保证其正常运行。 二、事故处理的一般步骤1.详细记录事故时间、光字、掉牌及 有关负荷情况;2.向主管领导和部门汇报;3.判断事故性质及按照预案进行事故处理;4.根据检查、试验情况, 按调度指令恢复送电;5.详细记录事故处理经过。 三、编制各类事故处理预案的提纲1.人身伤亡事故处理预案1.1 人身触电事故根据运行方式, 尽量使停电范围为最小的情况下运行人员与带电设备的隔离(包括一、二次设备), 同时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法、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1.2 人身中毒事故 通风排气,保证空气畅通,施救人员正确进行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 将中毒人员与毒源隔离。若是食物中毒, 注意留取可疑食物进行化验。 1.3 人身遭物体打击事故 严格按急求原则进行正确的现场处理, 并立即呼救。 1.4 高空坠落事故注:以上事故预案都必须首先保证救助人员

自身的安全, 且在施救的过程中,及时向120求救并向上级汇报。 2.电网事故处理预案 3.1 误操作事故误操作事故有可能引发人员伤亡及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 应分情况进行处理,误操作引起故障时若人员没有伤亡需立即通知主控室告知明确的人为故障点, 使值班人员快速进行恢复操作;若发生人员伤亡, 主控室应根据保护动作号及当时的工作安排, 速派人查看现场, 启动人员触电事故的处理预案进行施救。导致电网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将情况汇报调度, 根据指令进行事故处理。 2.2 全站主要进线电源失电(要考虑此时通讯也中断后的事故处理预案 按照调度规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3 各级电压等级的母线全停事故 2.4 双回并列运行的电源进线其中一回跳闸 2.5 谐振引起变电站带母线电压突然大幅升高或降低事故 3.6 母线故障 母线故障首先应根据保护动作情况判定, 是母差动作还是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掉闸, 随后认真检查母线所属设备(含支持绝缘子、母线PT 等)是否有闪络等痕迹或搭落异物。根据母线是否能短期内投运决定方式调整, 考虑与运行系统隔离后的恢复过程。 2.7 线路接地故障如中低压输电线路(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异相接地、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发生接地等, 主要是接地时间的控制和接地点的查找。 3.8 失灵保护动作 正确判断启动失灵的回路并将一、二次异常告知相应调度, 等候调度令恢复。 2.9 线路故障引起的越级掉闸造成的母线失压 2.10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动作正确汇报甩负荷情况及动作轮

变电站事故分析资料报告及处理

1 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 1)及时发现事故,尽快限制事故的发展和扩大,消除事故的根源,迅速解除事故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 2)尽一切可能确保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3)密切与调度员联系,尽快恢复对已停用户供电,特别是要尽可能确保重要用户的供电。 4)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2 处理事故的一般原则 1)电网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运行值班员必须冷静、沉着、正确判断事故情况,不可慌乱匆忙或未经慎重考虑即行处理,以免造成事故的发展和扩大。 2)迅速、准确地向当值调度员汇报如下情况: ①异常现象、异常设备及其它有关情况; ②事故跳闸的开关名称、编号和跳闸时间; ③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④频率、电压及潮流的变化情况; ⑤人身安全及设备损坏情况; ⑥若未能及时全面了解情况,可先做简单汇报,待详细检查清楚后,再做具体汇报。 3)处理事故,凡涉及到设备操作,必须得到所辖调度的命令或同意。 4)处理事故时,值长、主值、副值均应坚守岗位,不可擅自离开,

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5)处理事故时,地调向运行人员发命令时,运行人员应立即执行,并将执行结果同时汇报地调。 6)处理事故时,除领导和有关人员外,其它无关工作人员均应退出事故现场。 7)处理事故时,值班员应迅速执行当值调度员一切指令。若值班员认为当值调度员有错误时,应予指出,当值班员仍确定自己的指令是正确的,值班员应立即执行。但直接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指令,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执行,并将拒绝理由汇报当值调度员和上级领导。 8)处理事故时,当值班员对当值调度员的指令不了解或有疑问时,应询问明白后再执行。 9)事故处理中出现下列情况,值班员可立即自行处理,但事后应迅速汇报当值调度员: ①运行中设备受损伤威胁,应加以隔离; ②直接对人身有严重威胁的设备停电; ③确认无来电的可能,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10)交接班时发生事故,且交接班后的签字手续尚未完成,仍由交班者负责处理,接班者协助处理。事故处理告一段落或已结束,才允许交接班。 11)处理事故中,值班员必须集中精力。事故处理结束后,应详细记录事故发生原因、现象以及处理经过,并将上述情况汇报调度。

三维设计在电网和变电站建设的运用

摘要三维设计凭借在变电站工程数字化、可视化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以及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的深刻理解,正在逐渐成为电力设计单位的智能辅助工具。 结合某220新建模块化智能变电站工程,讲述三维设计过程的优缺点,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电网建设;变电站;三维设计;模型;协同设计三维设计凭借多视角、全方位的图形展示界面,以及其图纸联动调整及自动净距校验等功能,正在越来越多被电力行业设计单位采用。 同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基建585号及安徽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设工作157号文要求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新建110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全面应用三维设计,同步启动公司三维建模工作。 到2020年底前,公司所有新建、改建、扩建35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具备数字移交条件,总体上实现三维设计、三维评审、三维移交。 1三维设计的特点1数字化时代,智能电网建设对变电站工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网公司已经建立了工程数据中心和数字化移交系统,并在新建工程中要求进行设计成果的数字化移交。 传统工作模式下,采用图纸复制修改为特征的作业模式,其质量与效率已无法进一步提高,设计成果不具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移交的能力。 三维设计技术条件下,变电站建筑物和设备等能够在计算机提供的三维空间中建造出来,它将变电站涉及到的各个专业结合到一起。

在协同设计工作平台下,各专业能看到其他设计人员的成果,通过专业间沟通,共同完善工程设计方案。 2变电站三维设计是集电气、建筑、结构、水暖功能于一身,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通过数据驱动三维模型,最终实现自动出图、联动更新、净距校核及数字化三维协同,从而大幅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与设计质量。 2三维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措施21采用标准数据库为核心的数字化设计。 1变电站三维设计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相关联的图纸能自动生成。 数据库设备模型采用国网公司通用模型库2018年版,模型文件统一采用格式,这就从源头上对设备型式进行了统一。 2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在协同平台同步开展,本专业图纸的调整修改相关专业设计人员均能看到。 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工程一处设计修改,多张相关图纸自动更新,并及时对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提醒,避免了专业间多次提资带来的信息传递错误,有效降低了专业间接口出错的概率。 22标准化设计体系。 三维设计平台作为设计单位专业知识和设计基础数据的载体和应用工具,通过提供标准化工程库和设备数据库等资源,帮助设计人员实现海量检索、精确定位和全盘复用的作业模式。 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阶段,可根据工程具体需求选用不同的设备

变电站的各类事故处理

变电站的各类事故处理 2011年07月22日星期五16:55 变电站的各类事故处理 一、线路故障跳闸的现象及处理 1、永久性故障跳闸,重合闸动作未成功 (1)现象 1) 警铃响、喇叭叫,跳闸开关指示灯出现红灯灭、绿灯闪光,电流表、有、无功功率表指示为0 2) 控制屏光字牌“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收发讯机动作”等;中央信号屏“掉牌未复归”、“故障录波器动作”等亮 3) 保护屏故障线路保护及重合闸动作信号灯亮或继电器动作掉牌,微机保护显示出故障报告,指示保护动作情况及故障相别的动作情况 4) 现场检查该开关三相均在分闸位置 (2)处理 1) 记录故障时间,复归音响,检查光字信号,表计指示,检查并记录保护动作情况,确认后复归信号 2) 根据上述现象初步判断故障性质、范围、并将跳闸线路名称、时间、保护动作情况等向调度简要汇报 3) 现场检查开关的实际位置和动作开关电流互感器靠线路侧的一次设备有无短路、接地等故障,跳闸开关油色是否变黑,有无喷油现象等;若开关机构为液压操动机构,检查液压机构各部分及压力是否正常;若开关机构为弹簧操动机构,检查压力、有无漏气;对保护动作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确定开关进行过一次重合 4) 如线路保护动作两次并且重合闸动作,可判断线路上发生了永久性短路故障 5) 将检查分析情况汇报调度,根据调令将故障线路停电,转冷备用 6) 上述各项内容记录在运行记录、开关事故跳闸记录中 二、母线故障跳闸的现象及处理 1、母线故障跳闸的现象 (1)警铃、喇叭响,故障母线上所接开关跳闸,对应红灯灭,绿灯闪光,相应回路电流、有、无功功率表指示为0 (2)中央信号屏“母差动作”、“掉牌未复归”、“电压回路断线”等光字亮,故障母线电压表指示为0 (3)母线保护屏保护动作信号灯亮 (4)检查现场母线及所连设备、接头、绝缘支撑等有放电、拉弧及短路等异常情况出现 (5)如果是低压母线或未专设母线保护的母线发生故障,则由主变后备保护断开主变(电源侧)相应开关 2、母线故障跳闸原因 (1)母线绝缘子和断路器靠母线侧套管绝缘损坏或发生闪络故障(2)母线上所接电压互感器故障 (3)各出线电流互感器之间的断路器绝缘子发生闪络故障 (4)连接在母线上的隔离开关绝缘损坏或发生闪络故障

箱式变电站的常见事故处理规范

变电站的各类事故处理 一、线路故障跳闸的现象及处理 1、永久性故障跳闸,重合闸动作未成功 (1)现象 1) 警铃响、喇叭叫,跳闸开关指示灯出现红灯灭、绿灯闪光,电流表、有、无功功率表指示为0 2) 控制屏光字牌“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收发讯机动作”等;中央信号屏“掉牌未复归”、“故障录波器动作”等亮 3) 保护屏故障线路保护及重合闸动作信号灯亮或继电器动作掉牌,微机保护显示出故障报告,指示保护动作情况及故障相别的动作情况 4) 现场检查该开关三相均在分闸位置 (2)处理 1) 记录故障时间,复归音响,检查光字信号,表计指示,检查并记录保护动作情况,确认后复归信号 2) 根据上述现象初步判断故障性质、范围、并将跳闸线路名称、时间、保护动作情况等向调度简要汇报 3) 现场检查开关的实际位置和动作开关电流互感器靠线路侧的一次设备有无短路、接地等故障,跳闸开关油色是否变黑,有无喷油现象等;若开关机构为液压操动机构,检查液压机构各部分及压力是否正常;若开关机构为弹簧操动机构,检查压力、有无漏气;对保护动作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确定开关进行过一次重合 4) 如线路保护动作两次并且重合闸动作,可判断线路上发生了永久性短路故障 5) 将检查分析情况汇报调度,根据调令将故障线路停电,转冷备用 6) 上述各项内容记录在运行记录、开关事故跳闸记录中 二、母线故障跳闸的现象及处理 1、母线故障跳闸的现象 (1)警铃、喇叭响,故障母线上所接开关跳闸,对应红灯灭,绿灯闪光,相应回路电流、有、无功功率表指示为0 (2)中央信号屏“母差动作”、“掉牌未复归”、“电压回路断线”等光字亮,故障母线电压表指示为0 (3)母线保护屏保护动作信号灯亮 (4)检查现场母线及所连设备、接头、绝缘支撑等有放电、拉弧及短路等异常情况出现 (5)如果是低压母线或未专设母线保护的母线发生故障,则由主变后备保护断开主变(电源侧)相应开关 2、母线故障跳闸原因 (1)母线绝缘子和断路器靠母线侧套管绝缘损坏或发生闪络故障

10kv变电所各类事故处理汇总及演练

XXXXX有限公司供电事故 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XX-YA2015-XX 负责人:XXX 编制负责人:XXX 编制成员:机电科全体成员及变电所管理人员

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事故的定义 10kV 地面变电所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0kV 地面变电所全所失电事故应急预案 10kV 地面变电所全所直流消失事故处理预案 10kV 地面变电所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应急预案 10kV 地面变电所防雷预案 10kV 地面变电所组织机构各成员通讯录 总则 1.1 为不断提高10kV 地面变电所现场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各类突发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和其他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国家电网《变电站管理规范》《煤矿安全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线路部分)》 地面变电所设备操作规程》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技术规范汇编(2005 年3 月)其它有关规程,制度,措施厂家说明书及站内相关资料。 1.3本预案包括10kV 地面变电所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事故、异常处理自然灾害等。本预案适用于友恒煤炭有限公司10kV 地面变电所的事故及异常处理。

1.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电力安全管理,落实事故预防和隐患控制措施,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开展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事故应变能力。 1.5在事故处理和控制中,将保证电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各种必要手 段,防止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防止发生系统性崩溃和瓦解。在电网恢复中,优先保证10kV 主干网架,提高整个系统恢复速度。 1.6尽快消除事故根源,限制事故的发展,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尽力保证设备 连续安全运行,缩短停电时间。 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10kV 地面变电所应急组织体系以图一为准。 2.2发生事故后将事故情况汇报当值调度员,等候命令作进一步处理。 2.3值班人员应按照调度规程相关规定及调度管理权限,向值班调度员汇报开关跳闸情况。 2.4处理事故时,值班员必须监守岗位,集中精力,迅速正确的执行当值调 度员的命令,只有在接到当值调度员命令或发现事故对人身与设备的安全有直接 威胁时,方可停止设备的运行。但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图一10kV地面变电所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 2.5处理事故时,除当值值班人员和有关领导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事故地点和控制 室,事故前进入的人员应主动退出,不得防碍事故处理。

影响变电站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因素参考文本

影响变电站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因素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影响变电站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因 素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日常操作和 事故处理,前者很大程度取决于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而 后者则取决于变电站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高低。这里 着重讨论一下影响事故处理能力的几个因素。 1 值班长的组织指挥能力 由于事故往往是突发性的,在事故发生时值班员很容易出 现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能否很快地正确判断,与各人的 业务水平、反应能力、实际经验有很大关系,而值班长作 为一个班的领头人,是整个班的灵魂,在这种情况下,一 声正确的号令能将全班人员唤醒,并冷静指挥众人各司其 职,就能迅速控制事故范围,很快恢复受影响设备送电,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相反,如果值班长经验不足,组织指挥能力差或管理水平不高,就会自乱阵脚,整个局面将会陷于群龙无首,而造成事故处理不及时,甚至扩大事故。因此值班长在日常工作中就必须注重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和加强。 2 班组的整体业务水平 班组的整体业务水平对一个班组事故处理能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为重大事故的处理需要集体协作,需要每一个班员都行动起来,光靠一两个人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平时多提醒人员动脑筋,多想办法,并养成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鼓励技术水平好的人员(如班、站长、专工)大力帮助技术水平低的,在日常工作中多交流,多沟通,使班组技术水平较全面地提高,才能组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班组,应付各种突发的事故。 3 值班质量

变电站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变电站事故处理的一般 原则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变电站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汇报程序及注意事项 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汇报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1.?正确判断事故的性质和范围,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协; 2.?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无故障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3.?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供电,并优先恢复站用电和重要用户的供电; 4.?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运行; 5.?将损坏设备隔离,为检修工作做好安全措施,以便缩短抢修时间。 二、值班人员在事故情况下可进行紧急处理的项目: 为防止事故扩大、损坏设备,值班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先行处理,然后报告值班调度员的操作项目: 1.?将危及人身安全和可能扩大事故的设备立即停止运行; 2.?将已损坏的设备以及运行中有受损坏可能的设备进行隔离; 3.?母线电压消失后,将连接在该所有母线上的断路器拉开; 4.?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或二次开关跳闸时,将可能引起误动的保护退出运行; 5.?站用电和直流系统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恢复其电源。 三、事故情况下的记录、汇报程序及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后,值班长立即复归音响,指派合格的值班员对以下内容进行准确记录: 1)?事故发生的时间; 2)?断路器位置变化情况指示; 3)?主设备运行参数指示(电压、电流); 4)?操作员站全部光字牌;主要事故报文; 记录人将记录情况核对无误后,复归所有报文、光字,向值班长汇报。 2、值班长根据以上事故象征对事故性质进行综合判断,将事故简要情况汇报调度,汇报内容如下: 1)?事故发生的时间; 2)?掉闸线路、开关编号; 3)?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动作情况; 4)?主设备电压、负荷变化情况; 3、主、副值值班员各一名共同对事故范围的站内一、二次设备进行全面、详细检查: 1)?记录事故现场主设备有无损坏; 2)?开关位置; 3)?保护及自动装置所有动作信号灯指示、液晶屏动作显示; 4)?故障录波装置测距显示; 检查人将检查情况核对无误后,复归所有保护、自动装置信号灯指示;液晶屏显示,向值班长汇报。

变电站三维建模及精细化管理

变电站三维建模及精细化管理 计划性和灵活性。 1.3 施工作业效率低下实际操作传动开关、主变有载开关及重合闸、备自投功能软压板等进行实控验证。遥控软压板后,检查监控画面上软压板位置信号是否正确变位,重合闸充电、备自投充电等遥信信号是否对应变位,均需要人工到现场进行勘察。 1.4 缺少安全分析工具没有直观的现场施工作业指导系统,对施工车进场需要人员提前到场进行实际勘测。进行限高限宽监测。同时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对设备带电情况还需做其他工作,工作时间长,大修等停电维护时间久。 1.5 设备监测形式陈旧设备的具体位置和带电情况从图表的展现方式查看,并不直观,容易忽视现场设备的运行隐患。遇到设备事故、异常、越限等问题时不能及时定位以及分析关联设备影响,容易对事故风险和影响范围分析有误。 2 三维变电站精细化管理设计 三维变电站精细化管理主要设计三维数字化信息管理与三维虚拟仿真验证平台两大功能模组。其中,在三维数字化信息管理模组中以实现三维模型管理、三维模型浏览、分类信息管理、数据关联浏览、数据关联管理、数据批量导入管理、权限管理、系统配置,以及还原模型和智能报表等功能模块。并在三维虚拟仿真验证平台上实现仿真漫游、多人联机培训、实时监控数据整合、仿真可视化、机器人巡检、视频监控功能、测距功能等功能模块。整体通过依托于高精度建模得来的变电站内模型,构建功能完备、性能卓越的变电三维信息管理平台,将现有变电站运维数据同虚拟化变电站相融合,实现对电网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

决策、协同互动的新一代运维管理手段。提升运维工作整体业务效率与质量。 变电站三维建模精细化管理采用主流基于HTML5技术的B/S架构开发,符合信息管理平台技术发展方向,可以为日后系统功能维护升级,进一步拓展完善需求,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打好基础。全部平台功能通过web页面实现,以便于实际降低运维人员使用难度,降低人工培训学习成本,改善培训方式1。 系统整体功能结构如图1。 2.1 变电站图档信息管理通过收集图纸文档资料并形成电子文档。以设计院图纸为依据,对施工方提供的施工图纸以及设备厂家提供的设备接线图纸进行校验,对图纸以及文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核对校验,检查厂房,电气沟渠,杆塔及一次设备安装位置,以及设备电压等级是否匹配,设计容量是否达标,设备尺寸是否合适等。根据交叉校验结果,输出问题处理报告。在图纸阶段对三维虚拟变电站模型有整体了解,并协助进行修改和完善。 2.2 变电站三维建模管理基于高精度场站的扫描结果建模,实现已有变电站三维模型的导入,充分考虑同地区多场站模型切换,实现三维模型管理。对于摄像头、风速计等辅助监控设备,支持变动调整,可以在场景内添加、删除、移动,灵活应对实际环境下的变化,提高模型对实际场站还原的准确度。 系统应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快速对现场实际环境进行点云数据采集,并同时利用全景相机对现场进行高清全景拍照。后期通过计算机辅助建模,利用采集的高精度点云数据,生成同现场完全一致的三维模型,精確重现变电站内各设备、仪表、线缆、铭牌等细节,而后根据全景照片,制作实景贴图进行模型外观美化,达到精密化建模要求。三维模型进行系统建模审查,并结合电网拓扑关系,根据场站实际的一次接线图情况对精细化模型进行进一步细致定义。将现实场景进行严谨数字化转换,为其它功能提供数据基础。 2.3 场景漫游管理通过1:1数字化变电站三维场景,显示精细化模型,并实现在场景内

变电站仿真软件

35kV变电站仿真软件使用说明 4.1 教员机“仿真教室控制台”的使用 只有教练员机才有“仿真教室控制台”,学员机没有此功能(除此之外学员机与教练员机使用完全一样),教练员机使用如下: 1、运行桌面“仿真机教练员站”,界面如图4-1所示。 图4-1仿真教室控制台 2、首先操作“本地机仿真系统操作初始化”,然后操作“学员机仿真系统初始化”。其他功能可根据界面文字选择操作。 3、操作“隐藏本窗口”,界面显示“35kV变电站仿真机操作员站”,最大化此界面,界面如图4-2所示。 4、主界面功能如下:设备区、综自系统、模拟操作、事件记录、调度命令、与教练员联系和教练员台七个部分。仿真操作主要在此界面切换。 【注意】学员机与教练员的根本区别在于学员机没有“仿真教室控制台”功

能,其他功能两者完全一样。注意一个系统只能安装一台教练员机,否则仿真系统网络无法正常工作! 图4-2仿真系统主界面 图4-3教练员台的程序控制界面4.2 仿真软件各仿真模块使用 4.2.1教练员台的操作说明 1.教练员台的程序控制操作 启动程序后第一步是要进入“教练员台”界面调入工况(教练 员机 和学员机都有“教练员台”),程序控制界面如图4-3,操作步骤 如下: 1.按启动模型; 2.按运行模型; 3.调入工况,正常情况下一般选择“工况1~50”某种工况; 注:所谓“工况”即变电站运行方式,其中1~50为 软件编制者设定工况,51~100可自行设定。

4.若由一种运行工况变换成另一种工况,操作如下: 例如:由工况4→3,操作顺序,按模型退出\启动模型\运行模型 \调入工况3。 2. 变电所倒闸操作训练项目和变电所事故处理训练项目 变电站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训练设置。主要操作如下: 主界面→教练员台界面如图4-4所示,学员可以选择不同变电站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训练项目进行操作。选中某项目显示“√”,取消某项目显示“×”。 图4-4 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训练设置 4.2.2设备区的介绍 本软件主界面即为设备区如图4-9所示,显示变电站结构和设备的俯视图,点击具体设备可跳出界面显示电气设备的仿真模型和实物照片,对有关设备一、二部分进行可进行相应操作和监视。 1.户外设备 进入设备区,点击进入“进入”可进入变电所某一间隔,可对相应设备进行操作。例下图4-5为城关二线设备间隔,可对此间隔断路器、隔离刀闸等进行操作和巡视。

变电站事故预想

最新变电站事故预想汇总 1、变压器轻瓦斯动作的处理 (1)应立即检查、记录保护动作信号,报告调度及站负责人。 (2)严密监视变压器的电压、电流、温度、油位、油色、音响及冷却器的运行情况,并派人对变压器进行外部检查。 (3)如果检查变压器有明显严重异常,应汇报调度停运故障变压器, 若无明显故障迹象应汇报上级,由专业人员取气分析及检查二次回路。 2、变压器重瓦斯动作的处理 (1)检查继电保护动作情况,记录和复归各种信号,立即报告调度及站负责人。 (2)如果是单台变压器运行,应要求调度立即下令投入备用变压器,若并列运行,应监视运行变压器不能过负荷。 (3)派人检查变压器本体是否变形、喷油、油位、油色等情况。 将检查结果报告调度及主管部门,派人做气体分析及二次回路检查。 3、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处理 (1)检查变压器本体有无异常,检查差动保护范围内的瓷瓶是否有闪络、损坏、引线是否有短路。(2)如果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内的设备无明显故障,应检查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是否有故障,直流回路是否有两点接地。经以上检查无异常,应在切除负荷后立即试送一次,试送不成功不得再送。 (3)如果是因为继电器或二次回路故障、直流两点接地造成的误动,应将差动保护退出运行,将变压器送电后再处理故障。 (4)差动保护及重瓦斯保护同时动作时,不经内部检查和试验,不得将变压器投入运行。 4、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的处理 (1)根据保护动作情况、信号、仪表指示等,判断故障范围和停电范围,检查各分路有无保护动作信号掉牌。 (2)断开失压的母线上各分路开关,并检查确已断开。 (3)断开分路上有保护动作、信号掉牌的线路开关。 (4)检查失压母线及变压器跳闸开关有无异常。 (5)检查失压母线连接的设备有无异常。 (6)如检查出故障点,则应对其它正常设备恢复运行,同时应将故障点隔离,恢复主变运行。 (7)将检查结果报告调度及分局,并做好记录。

变电站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变电站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一、事故处理原则 1.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保证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尽快恢复对已停电的用户供电; 3.如果对人身和设备构成威胁时,应立即设法解除,必要时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如果未对人身和设备构成威胁时,应尽力保持或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应该特别注意对未直接受到损坏的设备的隔离,保证其正常运行。 二、事故处理的一般步骤 1.详细记录事故时间、光字、掉牌及有关负荷情况; 2.向主管领导和部门汇报; 3.判断事故性质及按照预案进行事故处理; 4.根据检查、试验情况,按调度指令恢复送电; 5.详细记录事故处理经过。 三、编制各类事故处理预案的提纲 1.人身伤亡事故处理预案 1.1人身触电事故 根据运行方式,尽量使停电范围为最小的情况下运行人员与带电设备的隔离(包括一、二次设备),同时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法、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1.2人身中毒事故 通风排气,保证空气畅通,施救人员正确进行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将中毒人员与毒源隔离。若是食物中毒,注意留取可疑食物进行化验。 1.3人身遭物体打击事故 严格按急求原则进行正确的现场处理,并立即呼救。

1.4高空坠落事故 注:以上事故预案都必须首先保证救助人员自身的安全,且在施救的过程中,及时向120求救并向上级汇报。 2.电网事故处理预案 3.1误操作事故 误操作事故有可能引发人员伤亡及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应分情况进行处理,误操作引起故障时若人员没有伤亡需立即通知主控室告知明确的人为故障点,使值班人员快速进行恢复操作;若发生人员伤亡,主控室应根据保护动作号及当时的工作安排,速派人查看现场,启动人员触电事故的处理预案进行施救。导致电网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将情况汇报调度,根据指令进行事故处理。 2.2全站主要进线电源失电(要考虑此时通讯也中断后的事故处理预案 按照调度规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3各级电压等级的母线全停事故 2.4双回并列运行的电源进线其中一回跳闸 2.5谐振引起变电站带母线电压突然大幅升高或降低事故 3.6母线故障 母线故障首先应根据保护动作情况判定,是母差动作还是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掉闸,随后认真检查母线所属设备(含支持绝缘子、母线PT等)是否有闪络等痕迹或搭落异物。根据母线是否能短期内投运决定方式调整,考虑与运行系统隔离后的恢复过程。 2.7线路接地故障 如中低压输电线路(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异相接地、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发生接地等,主要是接地时间的控制和接地点的查找。 3.8失灵保护动作 正确判断启动失灵的回路并将一、二次异常告知相应调度,等候调度令恢复。 2.9线路故障引起的越级掉闸造成的母线失压

变电站值班员-异常及事故处理权威共14页

变电站值班员——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1、什么叫事故处理?事故处理常用的操作种类有哪些? 答:是指在发生危及人身、电网及设备安全的紧急状况或发生电网和设备事故时,为迅速解救人员、隔离故障设备、调整运行方式,以便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的操作过程。种类:试送、强送、限电、拉闸限电、保安电、开放负荷。 2、断路器在哪些异常情况下应立即停电处理? 答:1、套管有严重破损和放电现象;2、多油开关内部有爆裂声;3、少油开关灭弧室冒烟或内部有异常声响;4、油开关严重漏油,看不到油位; 5、SF6气室严重漏气发出操作闭锁信号; 6、真空开关出现真空损坏的丝丝声; 7、液压机构突然失压到零; 8、设备外壳破裂或突然严重变形、过热、冒烟。 3、主变压器在那些异常情况下应立即停止运行? 答:1、有强烈而不均匀的噪音或内部有爆裂的火花放电声;2、上层温与平时记录比较,在同样负荷、气温和冷却条件下温度高出10℃以上,且油温不断上升时(确认温度表指示正常);3、油枕或防爆管破裂向外喷油(应鉴别呼吸器通道无闭塞);4、油色变化过甚,油内出现炭质;5、套管破裂并有严重放电现象;6、严重漏油致油枕及瓦斯继电器看不到油面;7、变压器着火;8、达到《红外测温工作标准》规定必须停电的条件。 4、互感器有哪些异常情况下应立即停止运行?

答:1、内部有放电声;2、有焦臭味或冒烟、喷油;3、套管破裂、闪络放电;4、温度升高并不断发展;5、严重漏油。 5、液压机构的断路器在运行中液压降到零如何处理? 答:液压机构的断路器在运行中由于某种故障液压降到零,处理时,首先应用卡板将断路器卡死在合闸位置,然后断开控制电源的熔断器。1、如有旁路断路器则立即改变运行方式,带出负荷。将零压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拉开,然后查找原因。2、若无旁路断路器,又不允许停电的,可在开关机械闭锁的情况下带电处理。 5、液压机构的断路器发出“跳闸闭锁”信号时应如何处理? 答:液压机构的断路器发出“跳闸闭锁”信号时,运行人员应迅速检查液压的压力值,如果压力值确实已降到低于跳闸闭锁值,应断开油泵的电源,装上机构闭锁卡板,再打开有关的保护的连接片,向当值调度员报告,并做好倒负荷的准备。 6、避雷器在哪些异常情况下应立即停止运行? 答:1、运行中发现避雷器本体有严重过热或节间温差较大,瓷质部分有明显裂纹;2、运行中避雷器泄漏电流前后抄录数值间比较增大超过20%的,本次抄录相间数值比较差值达20%的。 7、变压器在运行时,出现油面过高或有油从油枕中溢出时,应当何处理?答:应首先检查变压器的负荷和温度是否正常,如果负荷和温度均正常,则可以判断是因呼吸器或油标管堵塞造成的假油面,。此时应经当值调度

220kV变电站仿真

220kV变电站仿真系统软件使用说明 3.1 教员机“仿真教室控制台”的使用 只有教练员机才有“仿真教室控制台”,学员机没有此功能(除此之外学员机与教练员机使用完全一样),教练员机使用如下: 1、运行桌面“仿真机教练员站”,界面如图3-1所示。 图3-1仿真教室控制台 2、首先操作“本地机仿真系统操作初始化”,然后操作“学员机仿真系统初始化”。其他功能可根据界面文字选择操作。 3、操作“隐藏本窗口”,界面显示“220kV变电站仿真机操作员站”,最大化此界面,界面如图3-2所示。 4、主界面功能如下:设备区、综自系统、五防系统、事件记录、学习园地、与教练员联系和教练员台七个部分。仿真操作主要在此界面切换。 【注意】学员机与教练员的根本区别在于学员机没有“仿真教室控制台”功能,其他功能两者完全一样。注意一个系统只能安装一台教练员机,否则仿真系统网络无法正常工作!

图3-2仿真系统主界面 图3-3教练员台的程序控制界面3.2仿真软件各仿真模块使用 3.2.1教练员台的操作说明 1.教练员台的程序控制操作 启动程序后第一步是要进入“教练员台”界面调入工况(教练员机 和学员机都有“教练员台”),程序控制界面如图3-3,操作步骤如下: 1.按启动模型; 2.按运行模型; 3.调入工况,正常情况下一般选择“工况1~50”某种工况; 注:所谓“工况”即变电站运行方式,其中1~50为 软件编制者设定工况,51~100可自行设定。 4.若由一种运行工况变换成另一种工况,操作如下: 例如:由工况4→3,操作顺序,按模型退出\启动模型\运行模型 \调入工况3。 2. 故障设置清单 可设置变电站不同类型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用于训练和考核学员。主要操作如下:

智能变电站技术(详细版)讲解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 内容提要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如何实现智能化变电站?关键问题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规范?国内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定义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给出的定义 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化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派生于智能电网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变电站 内部分层远方控制中心 技术服务7功能A 功能B 9变电站层 3控制继电保护 3控制继电保护 8 16 16间隔层传感器操作机构 过程层接口过程层

高压设备4545IEC61850将变电站分为三层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 ?变电站层 监控系统、远动、故障信息子站等?间隔层 保护、测控等 ?过程层 智能操作箱子(或称智能单元 合并单元 一次设备智能组件等。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IEC61850变电站 特征: 1两层结构(变电站层、间隔层,没有过程层; 2一次设备非智能化,间隔层通过电缆与传统互感器和开关连接; 3不同厂家的装置都遵循IEC61850标准,通信上实现了互连互通,取消了保护管理机; 4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装置支持IEC61850,直接通过网络与变电站层监控等相连。 市场特征:

该模式在国网和南网都处于大批量推广阶段,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以后会成为变电站标配。 例如:华东500kV海宁变、湖北500kV武东变等。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 ?数字化变电站 特征: 1三层结构(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 2使用了电子互感器,模拟量通过通信方式上送间隔层保护、 测控装置; 3通过为传统开关配智能操作箱实现状态量采集与控制的数字 化; 4间隔层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从过程层获得模拟量、状态量 并进行控制; 5不同厂家的装置都遵循IEC61850标准,通信上实现了互连 互通,取消了保护管理机; 6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装置支持IEC61850,直接通过网络与 变电站层监控等相连。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 MMS

变电站三维建模及精细化管理

变电站三维建模及精细化管理 摘要:三维设计技术凭借其自身的强大优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必然会具 有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三维设计技术不断的深入发展,并在社会各个生产领域 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性的应用成效。但是在变电站设计方面的应用,却仍 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导致其无法在变电站设计中发挥其应用优势。本文主 要论述了变电站三维设计的主要平台,同时对三维设计技术在变电站设计中的运 用作出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三维设计技术;变电站设计;主要平台;应用分析 引言 三维设计技术在设计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提升了设计的效率,而且 还确保了设计的质量。而三维设计技术在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成功的解决了传 统二维设计技术存在的问题,弥补了二维技术设计存在的交叉干扰的不足,为变 电站设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概述 (1)二维设计的缺点;电气一次专业在变电站各阶段均为龙头专业,而一贯以来传统的二维CAD作图方式设计流程有诸多弊端:①单机版的二维绘图工具,缺乏集中部属,缺乏技术手段支持。例如主接线图和布置图、平面图和断面图间 容易存在不对应。②现场施工需要在三维空间进行设备安装,二维施工图纸不够直观。变更时需要在多张图纸之间反复修改,难以保证设计质量。③通用设计方案没有在全院范围内形成电子文档,导致个人内参考的通用设计不一致等等。(2)三维设计的优点;①三维设计相比二维设计多了一个维度,因此使其具备 了“空间”的概念,具备比二维图像内容更为丰富真实、更加符合人类视觉特性的 特点。②三维设计中生成的大量数据(几何数据、属性数据等)、文档、图纸等相互之间均可以实现关联整合,其相比二维中的数据展示来说,呈现出更为强大的、便于管理、计算和使用的数字化特点。在高压变电站工程设计中,利用三维 设计的空间特点,可以实现复杂的地下管线布置、电缆优化布置、碰撞检查、施 工模拟、可视化展示等内容;利用三设计的数字化特点,可以实现主接线设计 (如从设备属性中抽取主接线需要的主要参数,自动生成主接线参数表等)、电 气计算(如防雷计算)、工程量统计、物资上报、施工进度管理、运维管理、数 字化移交等内容。采用三维设计手段[9,10],在变电专业内的全过程流通和对变电站总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工程设计行业来说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 2、变电站三维设计主要平台介绍 2.1博超三维软件功能分析 2.1.1电气一次设计 变电站工程设计的电力是主要和主导专业,除了对主要、软件功能的最高要求、基本的三维建模功能外,还必须包括电气逻辑设计功能和逻辑设计与布局设 计之间的关联功能、通过软件高效的关联功能进行智能设计、减少设计师意外、 提高设计精度以及提高图纸设计质量。STD-r平台的电气主要设计功能模块主要 包括主布线设计、三维配电装置设计、防雷接地设计、电缆布局设计、照明设计等。 2.1.2电气二次设计 软件平台具有特定的电气二次三维设计功能,如端子排定义、屏幕机柜和布

变电站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变电站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汇报程序及注意事项 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汇报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1.?正确判断事故的性质和范围,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协; 2.?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无故障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3.?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供电,并优先恢复站用电和重要用户的供电; 4.?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运行; 5.?将损坏设备隔离,为检修工作做好安全措施,以便缩短抢修时间。 二、值班人员在事故情况下可进行紧急处理的项目: 为防止事故扩大、损坏设备,值班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先行处理,然后报告值班调度员的操作项目: 1.?将危及人身安全和可能扩大事故的设备立即停止运行; 2.?将已损坏的设备以及运行中有受损坏可能的设备进行隔离; 3.?母线电压消失后,将连接在该所有母线上的断路器拉开; 4.?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或二次开关跳闸时,将可能引起误动的保护退出运行; 5.?站用电和直流系统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恢复其电源。 三、事故情况下的记录、汇报程序及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后,值班长立即复归音响,指派合格的值班员对以下内容进行准确记录: 1)?事故发生的时间; 2)?断路器位置变化情况指示; 3)?主设备运行参数指示(电压、电流); 4)?操作员站全部光字牌;主要事故报文; 记录人将记录情况核对无误后,复归所有报文、光字,向值班长汇报。 2、值班长根据以上事故象征对事故性质进行综合判断,将事故简要情况汇报调度,汇报内容如下: 1)?事故发生的时间; 2)?掉闸线路、开关编号; 3)?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动作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