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评估中国医改三年成效

理性评估中国医改三年成效
理性评估中国医改三年成效

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5期总第300期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相继颁布并实施,中国新一轮医改拉开了帷幕。三年来,中国医改

在提高筹资水平的基础上,还要相应提高补偿比例,完善补偿政策。据卫生部统计显示,截止2011年11月,浙江省新农合在县级统筹区域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只有63%,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70%,在全国位列倒数第三。对县级公立医院而言,新农合补偿比例过低意味着对县域内参合农民的吸引力不大,参合农民选择到县外就医的比例就会增大。因此,要切实提高参合农民的收益水平,使新农合基金稳步流向县级公立医院,成为县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有效补偿来源。

(五)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内部管理

医院管理一方面要走职业化管理道路。目前县级公立医院尚未开展职业化管理,院长都是医学专家,今后要进一步突出对县级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管理能力的培养,调整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医院院长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规范对高值耗材的使用和技术准入管理。县级公立医院目前提供的医疗服务已不完全是基本医疗服务,很多技术、设备、服务项目等已经超出了基本医疗的范畴,资金风险很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分科目管理县级医院常见病、疑难重症的诊断、治疗及急诊抢救技术,根据本地疾病结构变化、医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优先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严格控制和规范超越县级医院功能定位或疗效不明确、费用高昂的医疗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同时,要进一步鼓励和发展民营资本办医。

收稿日期:2012-04-11

(责任编辑胡希家)

[]

本刊特稿

理性评估中国医改三年成效

李玲,陈秋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100871)

摘要:新一轮医改三年来进展顺利,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基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模式初现雏形。理性评价医改三年的成效,客观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医改。本文根据评估标准,对三年医改成效、进展和制度建设进行评估,并就下一步医改面临的挑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改;评估;医疗卫生制度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778(2012)05-0007-06

Evaluating Three-year Health Care Reform

LI Ling,CHEN Qiu-lin

(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The first stage of three-year health care reform came to the end with fruitful achievements,China has expanded the basic health insurance for95%population,set up an essential drug system,improved he primary health service network and provided equal access to public health car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A basic Chinese healthcare system is forming.This paper will provide a brief overview of China's health care reform,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then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on-going China's health care reform.

Key words:Health care reform;Evaluate;Healthcare System

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5期总第300期

在争议中谋求共识,在尝试中探索路径,致力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重点工作,完成了预定目标,也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摩根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和《柳叶刀》杂志都对中国医改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给予了积极评价,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有观点认为三年医改并不成功,回到了起点。改革的成效是坚定改革方向、政策和路径的重要依据。理性评价医改三年的成效,客观分析医改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医改。本文将分医改成效的评估标准、对三年医改最终成效的客观理解、对三年医改的进展和制度建设的评估、下一步医改面临的挑战和建议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医改成效的评估标准

我国医改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医疗卫生体系,缓解当前突出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和医患矛盾,并最终维护和改善人民健康。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科学地评价医改的成效,不仅要评估改革的最终效果,也要评估改革的过程和进展。当前,对三年医改成效存在一些争议,在一定程度上是混淆了评估改革最终成效和评估改革进展导致的。

对医改最终效果的评估,一般采用对医疗卫生体系的评估标准。医疗卫生体系的具体目标包括医疗卫生费用、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和社会经济产出四个维度,世界卫生组织、经合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提出过相应评价标准。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医疗卫生系统:提高绩效》中确定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改善健康、社会响应、财务公平性[1],分别对应健康产出、医疗卫生服务产出、医疗卫生费用三个维度。其中,改善健康是医疗卫生体系最根本的目标。每个目标维度包括水平和分布两个衡量标准,分别是效率和公平。因此,医疗卫生体系有四个目标维度的八个绩效衡量标准(见附表)[2]。世界卫生组织强调了其中五条衡量标准:总体健康状况、健康公平性、医疗卫生需求满足程度、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

财务负担分配公平性[1]。

附表医疗卫生体系的目标和绩效标准

注:根据Murray和Frenk[3]的研究进行了扩充;带*表示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衡量绩效的五个标准;社会经济产出以经济发展为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纳入社会经济产出维度的目标。

对医改进展的评估,David de Ferranti和Julio

Frenk①根据国际经验总结了一个分析框架——

—医改

成功推进的五个要素:一是要制定改革方案和议程

(Agenda),尤其是明确健康的改善和经济增长、就业

增加、政治稳定之间的密切关系;二是要有预算(Bud-

get),要准备足够资源并提高使用效率;三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Capacity),建设合理的医疗设施,以满足扩张的需求;四是改革过程中要有见效(Deliver-ables),必须在做出承诺方面有所兑现,从而获得持续的支持;五是要有评估(Evaluation)和调整,根据证据寻找改进的方法[4]。

二、对三年医改工作最终成效的客观理解

从医改最终成效的角度评估,由于健康改善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医改刚进行三年,因此还很难用

一些直接的健康指标衡量。目前主要从医疗卫生体

系建设和完善的角度衡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尤其

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扩大发展和基层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的改革重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镇职工基

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13亿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2200多所县级

医院和3.3万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改造

完善[5]。但是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解决离公众的期待还有距离。自2003年以来,政府不断加强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是近几年卫生总费用的上涨很快,因此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水平继续较快增长,2009年、目标

绩效标准WHO定义

的目标

水平(效率)分布(公平)

医疗卫生费用

医疗卫生费用

控制

财务负担分配

公平性*

财务公平性

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需求

满足程度*

医疗卫生服务

公平性*

社会响应性

健康总体健康状况*健康公平性*健康改善

社会经济产出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公

平性

理性评估中国医改三年成效\李玲等

①David de Ferranti是原世界银行副行长,现任华盛顿著名政策研究机构发展结果研究所(R esults for Development Institute)主席,Julio Frenk是原墨西哥卫生部部长,现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他们于美国时间2012年4月5日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联合撰文讨论的国际经验,尤其是墨西哥医改的经验对美国医改的启示,对中国同样有启示。

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5期总第300期

2010年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对卫生总费用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维持在2008年的水平①。医患矛盾甚至有凸显的趋势②。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客观的原因。

1.不同人群获益程度不同,评价也不同。一方面,“保基本”、“强基层”优先体现的是公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村居民、城市低收入人群在医疗保障和服务条件很差的状况下,快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障和服务,相对于城镇职工和事业单位人群,受益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医改不只是做增量,必须动“存量”,重新配置资源,医疗卫生体系中利益相关群体必然有得有失。

2.医改是分阶段实施的,有待进一步推进。全民覆盖的医疗卫生制度需分阶段建立。我们认为,医改第一阶段是实现基本筹资保障的全民覆盖,恢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第二阶段是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内容和报销比例,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质量;第三阶段是整合医疗卫生筹资和服务,有效控制医疗卫生费用,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的宏观效率。过去三年医改,基本上对应了第一阶段,并明确了五项重点工作。这是新一轮医改的创新之一,使医改推进有了抓手,可操作、好评估。但我们不能指望三年五项工作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从扩大医疗筹资保障覆盖的速度看,我国医改充分利用了制度优势,在较短时间内,使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墨西哥实现全民医疗保险覆盖用了8年[4]。

3.改革有待进一步配套。医疗卫生系统至少包括医疗卫生筹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医疗卫生监督管理及药品生产流通、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五个主要的子体系,其中,医疗卫生筹资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1,3],必须协同推进,才能最终实现改革目标。目前筹资体系的改革步伐更快,而服务提供体系的改革相对滞后。医改的核心改革之一是扭转医生和医院尽可能多开药、多提供医疗服务的逐利激励,也就是常说的“以药养医”和“以器械养医”机制。通过财政投入机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机制、人事制度等一系列破除“以药养医”的综合改革,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公立医院的改革尚在试点探索。

三、对三年医改的进展和制度建设的评估

国际经验显示,有些国家的医改由于一些特定原因,只能徘徊在制定目标的阶段[4]。从医改进展和制度建设的角度评估,中国医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跨越了设定目标的阶段,真正推开了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1.扭转了医疗卫生的定位和改革方向,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历史意义。以往医改主要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配套,是被动改革,目标和方法上存在偏差。新一轮医改将健康发展、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政治的大环境中,强调医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从而更大范围调动有形和无形资源推动医改。

首先,改革目标向健康回归,将健康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系重构的最终目标。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才引出了“基本医疗卫生政府主导和公益导向、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改革基调。

其次,将医改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把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均等地提供给全体国民,是维护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华盛顿共识”被认为是很多经济转轨国家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但华盛顿共识也强调了在市场化过程中,需要调整公共财政的投入方向,优先教育和医疗。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指出,中国卫生体制经历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发展阶段,从政府提供服务模式到明显的利益驱动提供服务模式。现在的政府主导医改,既是弥补“市场失灵”,更是弥补之前的“政府失职”。

再次,新一轮医改开创了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制度建设。医改方案提出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我国社会建设领域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制度”,这是改革开放30年之后,第一次把民生建设也提到“基本制度”的高度,对今后解决其他民生问题具有引领的意义。

最后,医改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探索新发展模式的尝试。这次医改恰逢金融危机全球蔓延,我国内需不足的矛盾凸显,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都在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医改对促进内需[7]、扭转片面追求GDP的增长模式都会产生影响。

总之,正如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报告所述,中国医改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理性评估中国医改三年成效\李玲等

①根据《2011中国卫生总费用摘要》数据计算,2008年、2009年、2010年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对卫生总费用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3.9%、23.2%、21.2%。

②2011-2012年,全国发生了数起患者伤害或杀害医生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5期总第300期

2.为改革提供了预算支持。一方面,增加政府投入成为改革的关键之一[8]。2009年医改方案出台,政府即承诺为医改投入8500亿元。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的比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1995-2008年,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平均分别为12.6%、11.2%、9.2%和9.8%①。我国同期只有

3.6%②,远低于国际水平。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的比重逐渐提高,从2008年的

4.4%,提高到2011年

5.8%③。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有所提高。我国是政府卫生支出分权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长期都是地方政府承担主要的支出责任[2]。中央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的比重长期偏低,2006年前只有0.2%左右,2006年后开始逐年提高,2008年达到2.33%,2011年达到3.1%③。医改三年,五级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2007年卫生部门政府支出中,中央政府和县级政府分别占22.04%和42.82%;2010年,中央政府和县级政府分别占31.76%和31.78%④,中央政府的比重明显增加,县级政府的比重明显下降。

3.为改革准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是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2009-2011年底,政府卫生投入中约30%用于供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10%~16%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另外的50%用于基本医保的覆盖[9]。另一方面是改革推进领导力建设。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的副总理挂帅,并和各省(区、市)的常务副省长等医改主要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为医改的推动建立了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这一制度逐级逐部门仿效,在中国当前行政体制背景下,确实能较好地推动部门和地方医改的积极性。中央成立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及其实体的办公室,各级各部门也都相应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和医改办,保证了专门的力量去推动医改。

4.改革已经有所见效。从全国范围看,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人均至少25元的公共卫生经费和95%以上的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已经让大多数人有所获益。从地方实践看,很多地方开展了更为全面、深刻的改革尝试,陕西省神木县、子长县,湖南省桑植县等地方探索了实现医疗卫生全面覆盖的改革模式;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探索了有效路径。

5.改革正在不断总结和调整。从医改全局看,医改“十二五”规划是在三年医改工作基础上的调整和深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2015年将达到40元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2010年基础上将提高3个百分点;2012年将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将以县级医院为重点,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从地方实践看,各地也不断针对医改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整,比如安徽省2010年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2011年推出了巩固完善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30条意见。

四、医改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

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的中国医改已经真正启动,这是战略性突破。三年的工作和成果,为医改大厦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还有很多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没有解决,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针对推进改革面临的挑战,我们提出一些相应建议。

1.坚持改革方向不能动摇。医改正逐步进入“深水区”,对利益调整的力度加大,面临的阻力也不断增加。如果决心不坚定、政策不稳定,就有可能偏离改革方向,甚至南辕北辙。仔细研读几个国际机构的报告可以发现,医改最受肯定的就是其确定的改革方向。为什么如此重视医改的方向?因为很多国家的医改,往往因为利益博弈的原因,方向摇摆不定,或者陷入政治周期的轮回。为什么如此重视强调政府责任的医改方向?因为重拾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是世界卫生组织等总结以往各国医改经验教训得出的趋势。“开弓没有回头箭”,不仅医改不可停顿,改革方向更是不可动摇。一方面,医改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不能削弱,要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的改革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让各级政府官员深刻地认识到,医改等社会领域的建设,不能简单照搬经济领域的改革手段,需要遵循社会建设的规律,需要创新。

①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数(WDI)资料计算。

②根据历年《中国财政年鉴》资料计算。

③根据历年“两会”《关于中央决算的报告》资料计算。中央财政支出含中央本级支出和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④根据2007年、2010年卫生部《卫生财务决算资料》计算。

理性评估中国医改三年成效\李玲等

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5期总第300期

2.将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制度化、常态化。医改以来,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增长较快,但投入机制不稳定,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如上所述,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政府为医改新增8500亿元投入并没有完全落实①。从五级政府财政投入的结构看,除了中央政府和县级政府卫生投入比重调整比较明显外,省级、市级政府卫生投入所占比重调整不大②。尤其是对医疗机构的投入,主要是基建和专项投入,缺乏长效机制,不利于从根本上扭转医疗机构过度逐利的机制。将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制度化、常态化,有赖于我国整体的财政体制改革。首先是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还是注重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市场财政”,必须调整财政支出中政府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的优先次序,回归“公共财政”的本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次是强化财政预算,立法确定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的水平和各级政府分担的责任,确定政府卫生投入占GDP或财政支出的比例,财政投入责任适度上移。第三是转变机制,统筹使用资金,最终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一个主体支付的“单一支付者”制度。一个挑战是寻找统筹以公民身份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策略,另一个挑战是寻找统筹使用投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医保基金和财政资金的策略。

3.探索更为合理的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九龙治水”是我国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长期面临的问题,医改以来,通过建立医改领导小组等机制,加强了多部门统筹协调,但部门利益冲突仍是一个突出问题。而且医改在经济、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可能反而强化一些部门利益。因此需要进一步打破部门利益,继续探索医疗卫生大部制,形成合力真正为百姓利益服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建立统一的决策平台,整合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4.合理控制医疗卫生费用增长。虽然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不高,只有5%左右,其国际排名远低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国际排名,但在我国

GDP结构中,消费的占比和劳动者报酬的占比和其他国家相比偏低,因此卫生总费用占消费的比例和占劳动者报酬的比例已经很高,超过部分OECD国家的水平,国际排名远高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国际排名③。这是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水平不高,但百姓“看病贵”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覆盖的扩大,卫生总费用五年翻一番,这和美国1965年实施老人医疗保障和穷人医疗救助制度后的情况类似,长期面临卫生总费用快速上升的压力。在实现全民医保覆盖的同时,合理控制医疗卫生费用增长有两个关键[4]。一是要建立新的补偿方法,扭转医生、医院尽可能多提供服务的激励。支付制度改革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很多国家的经历表明,支付制度改革的趋势是,历经按服务项目收费(FFS)、按病种组合收费(DRGs)、按日付费、按人头收费、总额预算等创新,逐步变迁到健康维持组织(HMO)、医生薪金制等实现筹资方和服务方的整合或实质补贴供给方的方式[2,10]。研究发现,实施全民医疗保险为主的国家,比实施全民医疗服务为主的国家,医疗卫生成本更高[11,12]。二是要重视预防和公共卫生,以避免疾病和由此导致的高医疗成本。真正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必然要求实现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整合[1]。OECD国家的数据显示,实行全民社会保险为主的国家,比实行全民医疗服务的国家,预防和公共卫生服务占医疗卫生服务总量的比重普遍更低[2]。缺乏这两个关键,全民医保覆盖就太“贵”了[4]。

5.调整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满足不同需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是造成我国“看病难”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量闲置和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还没有根本扭转,2011年,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104.2%,二级医院病床使用率88.7%,一级医院病床使用率只有58.9%[13];二是护理、康复和慢性病管理的供给,不能有效满足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导致的需求增加;三是高收入人群的高端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下一步改革,一是要通过建立“守门人”制度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分级医疗。实践表明,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比

①8500亿元是新增资金,但即使不考虑政府卫生投入的常规增长,2009-2011年政府卫生投入按2008年水平(3994.19亿元)不变,三年应有8271.12亿元,如果新增8500亿元完全落实,三年共应投入16771.12亿元,实际只有15165.37亿元。

②2007年卫生部门政府支出中,省级政府占18.24%,市级政府占15.68%,2010年分别为21.23%和14.26%。

③根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08年我国人均GDP水平国际排名83位,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国际排名148位,卫生总费用占消费的比例国际排名52位。

理性评估中国医改三年成效\李玲等

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5期总第300期

例的价格机制,不足以有效引导患者分级就诊。应花钱买机制,在扩大医疗保障覆盖的同时,逐步实施强制转诊。我国已经错过了医疗保障覆盖人群扩大时实施强制转诊的机会,必须把握住医疗保障报销比例和覆盖内容扩大的机会。二是通过纳入医疗报销范围和转换医疗机构服务功能等方式,引导老年护理、康复等医疗服务的供给。养老机构的老年护理未纳入医疗保险,是当前社会养老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从长期看,我国需要适时实施老年照护保险。现有一级医疗机构向以护理、康复医疗为主转型,也是有效的政策选择。三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规范公立医院“交叉补贴”行为,满足日益增加的高端医疗服务需求。应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以满足高端的需求;同时,也适当允许公立医院通过提供高端医疗,补贴提供基本医疗的亏损。

6.以信息化为抓手,改善医疗卫生体系的运行效率。信息化在推进下一步医改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筹资、服务和监管等各个环节,都可借助信息化提高效率。近几年,医疗信息化建设进展很快,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赶不上硬件建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下一步改革,一是要统一信息化标准和提高信息化建设的互联互通。可以参考银行业通过“银联”实现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模式,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服务公共平台。二是要提高医疗信息化产品的应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健康信息系统的核心,但很多都是“死档”,应激活电子健康档案,真正实现从公共卫生到医疗服务、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程健康维护。三是要发挥信息化的管理功能,尤其是对医院内部管控和行业监管的作用。在不能迅速提高管理能力时,仅信息公开,就能有效约束和调整人们的行为。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

—卫生系统:改进业绩[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陈秋霖.医疗卫生制度对健康绩效的影响研究[Z].2010.

[3]Murray,C.J.L.&J.Frenk.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health systems[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0,78:717-731.

[4]David de Ferranti&Julio Frenk.Toward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N].The New York Times, 2010-04-05.

[5]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3946026.html,/zwgk/2012-03/21/content_2096671.htm,2012-03-21.

[6]李玲,江宇,陈秋霖.城镇医疗保障体制.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19-348.

[7]甘犁,等.基本医疗保险对促进家庭消费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S1):32-40.

[8]李克强.把医改五项重点任务抓紧落到实处[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fe13946026.html,/newscenter/2009-04/12/content_11173454.htm,2009-04-12.

[9]中国医改具全球影响[EB/OL].http://news.xin-https://www.360docs.net/doc/fe13946026.html,/politics/2012-04/15/c_122981056_2.htm.

[10]李玲,江宇,等.中国公立医院改革——

—问题、对策和出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11]Wagstaff,A.,R.Moreno-Serra.Europe and Central Asia's Great Post-Communist Social Health Insurance Experiment:Impacts on Health Sector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J].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7,(4371).

[12]Wagstaff, A..Social Health Insurance Vs. Tax-financed Health Systems:Evidence from the OECD[J].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09,(4821).

[13]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fe13946026.html,/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hwsbwstjxxzx/s7967/201204/54532. htm,2012-04-20.

收稿日期:2012-04-22(责任编辑叶向明)

理性评估中国医改三年成效\李玲等

热烈祝贺《卫生经济研究》杂志创刊300期!

妇幼保健院医改工作汇报

妇幼保健院医改工作汇 报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县妇幼保健院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自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院按照上级医改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为出发点,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实现“人民群众满意、全院职工满意,医院各项工作得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认真组织各项相关政策的落实,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及服务水平。为了保证医改工作顺利开展,我院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医疗质量为根本”的办院宗旨,从严把医疗质量关为抓手,完善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控制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督促各项医疗制度、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落实,进行全程医疗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病房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同时,每月进行医疗质量考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环节病历、终末病历、处方、门诊病历、医生交班记录本、抢救记录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讨论记录本等,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有力地保证各项医疗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全心为患者服务。为了使患者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好处,我院健全并完善了全院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护理服务标准及考核标准,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班,重新设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优化各班次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严格落实患者随访管理制度,使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考核更具合理性、准确性,同时也极大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修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定期开展指导检查,注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感受和评价。通过指导检查及时纠正解决发现的问题,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严格落实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通过多项措施的实施,使医院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起色,护理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更加

医共体汇报材料

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构建科学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潜江市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加快建立医疗机构之间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基层检查+ 医院诊断”医疗服务新格局,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院根据湖北省、潜江市有关文件精神及会议要求,认真组织安排医共体建设工作,现将我院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相关组织,制定方案章程 2018 年12 月29 日,我院组织召开了油田总医院医共体建设座谈会暨医共体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理事会人员名单,推选油田总医院院长雷正秀担任“医共体”理事长,选举油田总医院副院长邵士清、积玉口镇卫生院院长田宜明、广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军等3 名同志,担任医共体副理事长。会议决定医共体理事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医共体日常工作。会议讨论并通过《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医疗共同体合作协议书》、《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医疗共同体章程》,确定了医共体的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职责、配套措施和实施步骤等工作内容。 二、开展专题调研,制定帮扶计划我院组织专班,走访了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就医共体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交流。结合各乡镇卫生院自身的诊疗能力及业务工作缺口,整合帮扶计划,制定了《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2019 年下基层坐诊人员安排》,决定增派30 余

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到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业务查房、专家坐诊、业务讲座、健康宣教、义务诊疗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更多的基层医务人员和群众了解医共体建设,支持医共体建设。 三、举办业务讲座,规范操作流程结合乡镇卫生院特点,我院组织各科室高年资医师及有关职能科室开展巡回专题业务讲座,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师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及常见疾病的诊疗水平。目前已举办了3 场《病历书写规范与医疗安全》专题医疗制度讲座,开展了 5 场临床业务知识讲座。 四、开展质控检查,实行同质管理根据医共体内各单位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的要求,我院组织医务部、护理部、院感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医共体成员单位,对照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对院内感染、规范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等方面进行督查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下发整改建议书,并向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人反馈,同 时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及时改进,对下一步医共体质控工作确定了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护理质量及临床业务水平的同质化、规范化管理。 五、落实双向转诊,制定转诊制度 按照“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连续服务”的原则以及尽量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的要求,我院制定了合理、

医院医改工作汇报

医院医改工作汇报

医院医改工作汇报 【篇一: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子长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子长县委子长县人民政府 (2013年10月21日) 子长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延安市北部,是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军的故乡,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就在这里召开,先后有9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中国革命的“红都”和陕西“将军县”之美誉。全县总面积2405平方公里,设9镇1乡5个中心社区1个街道办事处,辖358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3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1万人。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74.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全县现有公立医疗机构17个,其中,公立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5个、民营医院3个。 近年来,在部、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基本原则,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子长模式”的医改经验得到了中省市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样本”,并荣获第六届“中国地方 政府创新奖”最高奖—优胜奖和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县。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进展情况

子长县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2008年,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县委、县政府本着“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把这件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办实办好”的决心,在县医院率先启动了“以确保医院公益性质为核心、以强化政府投入为抓手、以建立平价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医院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随后,又在药品集中采购、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县镇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全面跟进,主要采取了九项措施全面推进医改工作。 1、加大投入,建立凸显公益性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明确了政府举办卫生事业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维护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一是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因此形成的减收由财政补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平衡”的原则对全县医疗机构的收费价格进行了全面调整,把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项目上调50%,对大型检查和检验项目分别下调15%—30%。二是全县公立医院由差额单位改为全额预算单位,把过去财政对公立医院只核发70%的工资改为100%核发。三是医务人员津贴绩效工资和人才培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为公立医 院安排130万元的专项资金,奖励优秀人才。四是把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1941万元经过审计后,由县财政统一打包,现已全部还清。五是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更新由县财政负担。六是乡镇卫生院的运转经费由财政每院每年定额补贴8—10万元。医改五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年均为8.7%,年增幅29.2%。全县三级医疗机构年均用于推进医改增加的经常性支出2012年为2900万元,占当年医疗卫生总支出的20.9%,占县财政总支出的 1.8%。 2、实行全员聘用,建立良性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总量、比例、结构“三不突破”原则,合理设置卫生岗位,推行全员聘用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医院院长公开选任,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合同聘用、岗位管理,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采

浅谈中国医改之路

浅谈中国医改之路 来源:发布时间:2012-04-12 10:39:46 阅读次数:185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改革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到新医改方案公布实施为止,大致经历了6个阶段。尽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不同,任务不同,过程有难易,效果有大小,但历次改革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 1979年,医疗改革“初露端倪”。当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媒体采访时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5年,中国医改“元年”,卫生部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医改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1992年,向“医疗市场化”进军。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化阶段。 2000年,公立医院产权“变卖”。江苏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因为当时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其中,“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等条目,被解读为完全“市场化”的医改开了绿灯。2003年,SARS疫情在全国蔓延,中国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进而开始检讨整个卫生事业。 2005年,医改风云突变。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提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同时“国务院研究机构称,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中国医改再次引起关注。2007-2008年,医改进入最后冲刺,最新医改方案提交2008年3月“两会”讨论。至此,中国医疗改革近三十年的风雨征途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2009年,国务院出台最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其中重点提出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此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纵观改革开放32年,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第6次改革方案,在梳理过去5次医改的得

医改进展情况汇报汇报

医改进展情况汇报汇报 我院xx年9月始纳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我院是二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279张。人员编制数269个,现有职工385人(含在编人员173人),其中卫技人员335人(研究生3人,副高职称11人,中级职称65人),开设急诊、内一、内二、内三、妇产、骨伤、外、重症医学科、针推、口腔、五官、皮肤性病等15个临床科室。医院中医特色突出,骨伤科、针灸推拿科、脑病科为区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脾胃科、妇科、肛肠痔瘘科为我院重点特色专科,糖尿病、高血压病、肾病、结石病、肝病为我院重点专病。 二、公立医院改革主要工作 (一)药品情况 1、使用的基本药物共有356种,占所用药品种类的70.5%,基药支出占药品支出的60.85%。

2、实施药品零差率,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尽管我院药品走在全区前列,但我们仍然不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凡连续3个月位居用药第一的即被限用、停用。xx年1-9月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43%,门急诊抗生素使用率13%,均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二)实施临床路径及单病种付费。所有临床科室均按要求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xx年1-9月共入组临床路径管理病例1111例,单病种付费1077例。 (三)继续深化分配改革,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1 1、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科室与双向选择、两年一次的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全面推行聘用制,按岗取酬。 2、完善医院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向关键岗位、临床一线倾斜,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同工同酬。医院分配制度经全院职工讨论通过。医改后职工个人收入较之前提高28%。 (四)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中国特色原因+医改.doc

主题:“看病难”、“看病贵” 主要表现:①医生偷菜导致医疗事故; ②新农合; ③陕西神木现象(煤,全民全部医保); ④右腿骨折左腿动手术; ⑤医药代表; ⑥药价偏高(收药); ⑦号贩子; ⑧每天2吨血(五百万); ⑨误诊; ⑩美国奥巴马医改(对策,外国的情况一般是对策); 原因:①最主要:医药不分家(以药以医); ②城乡分配不均;城乡二元体制 ③监管力度不够到位; ④行政干预,行政化管理; ⑤社会保障缺失; ⑥缺乏第三方协调组织(NGO非官方组织); ⑦对医药价格控制不利; ⑧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 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低下、不适应群众卫生服务需求 对策: 1 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政府支持、法律保证、人民拥护 2 成立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群策群力,协调进行 3 医疗体制改革首先要制定医院收支两条线的细则 4 资源共享 5 统一采购,按需领取 6 加强宣传,推行技术人才流动 7 社区医疗是方便患者看病的重中之重 8 药品采购要品种归类、优胜劣汰、分批拍卖 9 限价与定价医疗要逐渐推广 10.医保跨区转移接续 医保关系可跨省转移之外,随参保人身份的变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关系,也可互相转移。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可在就业地参加当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回农村后可带回,转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且不会中断。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ystem,NHS),政府举办和管理医疗机构,居民免费获得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体系是典型的从上到下的垂直体系;服务体系是双向转诊体系;医疗经费80%以上来自政府的税收,其余来自私人医疗保险。 主要政府部委: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主要学术或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应中国政府之邀参与制定医改方案的三家海外独立机构为: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WHO),麦肯锡公司。 中国特色原因: 1 行政干预。

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篇一: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子长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子长县委子长县人民政府 (2013年10月21日) 子长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延安市北部,是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军的 故乡,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著名的瓦 窑堡会议就在这里召开,先后有9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中国革命的“红都”和陕西“将军县”之美誉。全县总面积 2405平方公里,设9镇1乡5个中心社区1个街道办事处,辖358 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3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1万人。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74.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7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735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全县现有公立 医疗机构17个,其中,公立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5个、民营医 院3个。 近年来,在部、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指导下,我县紧紧 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基本原则,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长 效机制初步建立,“子长模式”的医改经验得到了中省市及世界卫生 组织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样本”,并荣获第 六届“中国地方 政府创新奖”最高奖—优胜奖和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先 进县。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进展情况 子长县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 为突出。2008年,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县委、县 政府本着“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把这件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 办实办好”的决心,在县医院率先启动了“以确保医院公益性质为核心、以强化政府投入为抓手、以建立平价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以 改革创新医院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随后,又 在药品集中采购、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县镇一体化管理等方 面全面跟进,主要采取了九项措施全面推进医改工作。

卫生局医改工作汇报材料

创新举措攻坚克难 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及时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和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30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工作经费上给予全力保障。4月20日和4月25日分别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议,会上明确了领导责任和部门职责,认真研究了我县基层综合医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各项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启动并实施了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从政策宣传、药品零差率销售、竞聘上岗、社会稳定等工作,一包到底直至医改结束,为全县医改工作整体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从发改、卫生、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三个小组,分别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机构运行状况、现有人员总数、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三年来收支情况等进行了调查摸底,彻底摸清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底数。在充分调研,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实践证明,我县基层医改实施方案既符合上级政策,又符合我县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创新机制,明确重点

在稳步推进五项重点改革的同时,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列为今年医改工作重点。 (一)从2010年12月30日零时起,全县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成立了采购办,由采购办对全县药品实行网上统一采购,配备使用国家规定的307种基本药物和河北省增补的174种非基本药物。今年1—5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门诊人次增加XX%,住院人次下降XX%;门诊次均费用下降XX%,住院次均费用下降XX%;药价平均降幅XX%。 (二)扎实做好院长选拔竞聘工作。根据自愿报名情况,竞聘人员由县卫生局、县人社局进行审核,将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张榜公示。竞聘者通过公开演讲和答辩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才华,并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整体测评。经过几轮筛选,最终从XX名参加竞选的人员中,为XX所乡镇卫生院选拔聘用了XX名院长和XX名副院长。竞聘上岗的XX 名院长、副院长都具有执业资质,其中本科XX人、大专XX人,主治医师XX人,平均年龄XX岁。 (三)全力做好人员竞聘工作。结合乡镇卫生院实际,科学合理制定出台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一是根据已经核定的人员编制标准,结合各卫生院实际工作量和现有人员状况,动态调整了各卫生院的人员编制。二是按照岗位设置的标准,结合各卫生院的工作需求,合理设定了专业技术岗位、公共卫生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三是按照核编定岗情况,由个

XX医院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XX医院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省市医改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确保医改各项工作的落实,医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院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医改日常工作。现就我院医改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落实医药服务价格改革,保证医院正常运转 (一)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我们于2015 年6 月 1 日零时起正式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医院所有药品取消药品加成,按实际进价“零差率”销售,“零差率”达100%。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以市物价局批准的有关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护理和手术等医疗服务价格及床位收费标准,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其中,护理费由原来的一级护理11.2 元/ 天、二级护理7.34 元/天、三级护理2.75 元/天,调整为24 元/天、16 元/ 天和 6 元/ 天,手术费价格在原有价格基础上上浮22%,体现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价值,有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二)规范药品采购供应。我们严格按照省有关规定,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比例稳步提 高,采购基药金额占比为XX%采购品种占比为XX%逐步达到省要求的基本药物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XX%勺标准。严格执行药物招标采购政策,在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达100%。 (三)加强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强化基本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培训,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建立药物使用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

制,制定超常预警制度,完善医嘱处方点评,定期分析通报基本药物、抗生素使用情况,强化用药行为的监督评价,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用药安全。 二、加强医院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县级医院医改疾病治疗评价目标 (一)加强专科化建设。(1)新增呼吸内科二区,对原来的临床科室进行专科更名,把一级科室细化到二级专业科室,全院临床专科增至28 个。(2)利用XX 市第一人民医院技术帮扶的契机,加强我院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肝胆外科和B 超诊断的专科建设。(3)加强放射诊疗大型设备安全管理。 (二)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由于我院近10 年极少新购置设备,大部分医疗设备长期使用导致老化、破损,有的设备已经到报废期限,精准度差,故障率高,易造成误诊;又因部分配件停产,设备难于得到维修,严重影响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阻碍了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院的建设发展。经过我院的多次论证和申报,市政府同意我院购买XX 万元包括磁共振、直线加 速机等先进医疗设备,新设备的使用将有力地促进医疗技术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开展。 (三)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设立了网络控制机房,建立完善医院局域网,对医院HIS 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安装软件,对接XX 市医保报销系统。对医务人员进行HIS操作系统培训。 医院实现了电子处方、电子病历运行。 (四)实行绩效工资考核和医院保洁社会化(1)进一步实 行绩效工资考核。结合职工工资调整,在保证职工基础工资的前提

关于县中医院医改进展情况汇报

关于县中医院医改进展情况汇报 我院自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按照省、市、县医改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的医改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责任科室与责任人,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省市县的有关有关医改文件。部署并落实医改各项工作要求,并于20**年12月14日前完成了医院固定资产的登记,库存药品的盘查。县审计局对我院负债情况进行了审汇,为方便广大患者就诊,我院在门诊大厅新增设了挂号窗口,并安排两名护士在服务台负责向就诊病人宣传医改精神,发放医改宣传材料。我院于20**年15日零时对西药中成药实行零差率销售,设置了诊疗费,对ct检查降价20%。 县农合局给我院下拨了万元医保基金,保证了药品零差率后医院资金的资金正常运转。县编办对我院床位及人员编制正在核定,药品配送公司的招标已经完成,正在对药品集中网上采购进行点击。 新医改取消药品零差率后,按去年药品差价计算,我院药品减少近万元的收入。医改各项政策落实后,增设的诊察费,调整后的部分技术服务收费,不足予弥补药品零差率后减少的药品加成收入。加之随着物价的上涨及人员工资的合理增长,医院运行成本的明显增加。给医院的正常生长和发

展带来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我院新区改扩建(县医院老门诊、住院部的医疗流程,新生儿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的流程不能适应现有医院等级复审要求及行业技术准则必须改建,尚有近亿元的资金缺口)。 新医改后针对医院上述存在的困难,我院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抓手。 一、抓思想解放:在更新医院发展理念上做文章,医务人员认清当前医改形式,根据医改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树立培养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把”患者围着医院转”变为“医院围着患者转”,把“你求于我”变为我为你服务。 二、抓内涵建设:在专科专病上做文章,狠抓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狠抓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突出中医特色。 三、抓科学管理:在确保质量上做文章,建立建全医院医疗质量、效率管理体系,完善经济效益管理体系,构建合理用药与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医改工作汇报

2011年度医改工作总结 一、2011年医改工作总结 (一)2011年医改工作组织落实情况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昆政发〔2009〕88号)文件,结合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山区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要紧任务和工作目标》的通知(西政办通〔2011〕155号)精神,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医改领导小组,对比目标任务,医改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其中,在完善服务水平方面,进一步巩固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地位,我局与团结街道办事处协商,于2010年11月30日,正式在团结街道办事处试点推行由西山区人民医院受托治理团结谷律卫生院和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建设工作,托管时限为20年,随着托管试点工作的推进,托管医院的进展后劲不断增强,被托管乡镇卫生院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当地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接着推进差不多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方面,我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取得新进展,以系统、规范、准确掌握全民健康状况,做好健康保健、对各种健康问题及时作出干预和处置为目标,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贫困等人群为重点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截止2012年2月3日,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29210人(都市395553人,农村133657人),建档率80.77%,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从无到有的新跨越。 (二)五项重点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快推进差不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3.提高差不多医疗保障经办治理水平,方便群众就医结算。 (9)目标任务:加快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异地持卡就医联网结算。接着推广就医“一本通”等方法,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 进展情况:西山区已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治理,新农合已实现区、街道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减免。接着推广就医“一本通”服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究异地就医结算,方便宽敞参保人员接续差不多医疗保险关系和享受待遇。 (11)目标任务: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药费用的制约作用。 进展情况:接着探究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 (13)目标任务:加强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动态治理,完善医疗保险诚信等级评价制度,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治理,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服务行为。研究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依法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处罚力度。 进展情况:稳步推进,创新引入了社会办医疗机构(诊所、门诊部)分级治理制度,该制度将机构分为:A、B、C、D四个级不登记。按照分级治理后,由卫生局医政科、区卫生执法监督局将按照分级进行日常监督治理。具体实施上对个体诊所从执业

中国新医改之路回眸与展望

中国新医改之路回眸与展望 2012-09-29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实施三年来,新医改成果卓著。2012年后新医改进入深入区,8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9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召开全国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会议,要求300余个试点县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本文撷取了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回顾了新医改三年来取得的成绩,深入评述近期医改的最新政策与举措,详细分析了新医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十二五”期间新医改的推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回眸三年医改阶段性成果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2012年6月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起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指出自《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出台以来,新一轮医改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如期全面完成了三年医改各项任务,交出了一张惠及全民的中国答卷,朝着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突破和成效,基层医改取得重大突破,亮点频现,百姓所享受的实惠也逐年增多。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教授刘远立无论是横向的国际比较,还是纵向的历史比较,中国新医改已经取得了十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举世瞩目。随着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老百姓医疗服务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政府对农村和基层卫生投入的增加使农村和基层卫生服务的“硬实力”得到加强,“看病难”在大部分农村

医改工作汇报材料

西华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11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省、市医改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县在加大医改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保障医药卫生体系规范有效运转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了全县医改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现将我县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情况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是于2010年3月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发改委、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县药监局等10家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在县卫生局设立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二是为顺利推进全县医改工作,分别从县发改委、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抽调1名科级干部充实到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实行分包制度,责任到人,负责督促、指导、协调全县医改工作。 (二)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县委、县政府、县医改办多次研究全县医改工作,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2010年以来,

县政府出台了《西华县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西华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和《转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等7个配套政策文件,为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政策指导依据。同时,县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我县医改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医改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7月1日零时起,我县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采购网上进行,基本药物用药首选且零差率销售,库存药品2个月内零差率销售完毕,并多次进行了督导检查,促进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县财政设立了基本药物帐户,推行了每月5号20号为集中网上点击购药,每月5号以前报县卫生局审核有关票据,15日前由财政局支付药款。对网上采购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采购点击办法及注意事项,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失误。 (四)积极实施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制定了《西华县乡镇卫生院岗位设置及人员竞聘上岗方案》、《西华县乡镇卫生院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西华县乡镇卫生院院长聘任工作方案》、《关于成立西华县乡镇卫生院岗位设置及人员竞聘上岗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并认真落实。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分类考核,重点向关

中国医疗改革大事记

中国医疗改革大事记 ▲1949年一1978年,中国建立起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组成的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 ▲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我国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94年4月14日,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在对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试点内容进行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4月14日联合印发《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决定在江苏省的镇江市、江西省的九江市进行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同时对改革试点的目标、原则、内容、有关政策进行了部署。 ▲1996年3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对社会保障的发展做出规划:“九五”期间,要加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发挥其对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规划还提出“要实行预防为主方针,保健和医疗并重。积极发展卫生保健事业。“九五”期间基本做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发展合作医疗,完善县、村三级医疗保健网。” ▲1996年4月8日,国务院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全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和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试点地区的领导同志。会议在总结1994年12月开始的江西九江市、江苏镇江市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要求扩大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并对扩大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提出具体要求。 ▲1996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委等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6]16号),对扩大医疗保险改革试点的目标、基本原则、试点主要内容、试点有关政策等都作了规定。通过这次会议使医疗保险改革的试点城市扩大到40多个。 ▲1996年10月21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医疗保险改革扩大试点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医疗保险改革要探索和建立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机制,探索和建立医患双方医疗费约束机制,探索和完善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 ▲1997年1月15日,为解决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等多方因素对医疗保险改革进程的制约,中共中央、国务院研究并发布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拉开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的大幕,也为下一步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环境问题,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同步进行创造了条件。 ▲1997年3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重点抓好50多个城市的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管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提高服务水平。” ▲1998年10月27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讨论稿)》。 ▲1998年11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

医改成效汇报材料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医改成效汇报材料

医改成效汇报材料 为切实提高各级医疗机构为民服务的医疗水平,湟源县以群众满意为评价医改成效的根本标准,采取六项措施,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推动湟源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形成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和发展、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同时,规范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使医疗机构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达到规范标准; 二是强化绩效管理。县乡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绩效考核办法,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使医疗卫生单位在绩效管理方面有所突破,提高卫生系统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并有效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成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乡村医生培训,选派20余名县级医疗机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赴省内外进修学习,提高广大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四是加强重点科室建设。XX年县人民医院建立急诊、骨科两个重点科室建设,县中医院建立肺病、疮疡痔瘘和针灸按摩重点科室建设,使重点科室在周边地区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作用,力争使重点科室的建设有所突破,走在全省县级医疗机构的前列,以重点科室带动整体发展。 五是实行纵向业务合作和对口帮扶工作。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每年对口帮扶2-4个较薄弱的乡(镇)卫生院,重点从资金、设备、人才、技术等方面予以帮扶。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挂包扶持1-2个村卫 第2 页共4 页

贵德县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2016.8.30) 定稿

贵德县人民医院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院长谢峰 (2016年8月3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贵德县人民医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医改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以优化就医环境、提升就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为抓手,积极创新模式,全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医院基本情况 贵德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习医院。担负着全县12余万人口的疾病救治、急诊急救等任务。医院核定人员编制188人,实际在岗职工264人(编内职工173人,临聘人员9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3人,占全院职工92.1%;医院核定床位编制数床位160张,实际开放床位220张。设有职能科室5个、临床及医技科室19个。 二、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面深化管理体制建设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一是及时成立了医院医改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等中层领导干部,由院办公室兼任医改领导小组职责,为公立医

院改革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医院领导班子深入临床科室一线调研,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并印发了《贵德县人民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夯实了各方责任。三是建立和完善了贵德县人民医院考核、评价、奖惩体系,制定了《贵德县人民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贵德县人民医院请销假制度》、《贵德县人民医院综合管理奖惩办法》、《分级诊疗制度》等46项制度办法,加强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医疗服务的极大提升。四是狠抓医德医风建设,把医德考评作为绩效考核、评优、晋职的评选条件,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有力地促进了医疗服务的极大提升。五是医院严格执行院长负责制,建立起了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和工作问责制,完善院长激励和约束机制。落实院务公开,加强民主决策,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强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2012年县卫生局、县人社局、县编办按照县级医院岗位设置标准对我院核定了人员总量,我院按照“公开、公平、民主、择优”的原则,因需设岗、按岗定编,通过青海省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平台,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2人。并将48名长期临时卫生技术人员聘用为同工同酬医务工作者,使人员编制从改革前的130名增加到现在的188名,解决了长期以来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医院有效建立了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

盘点中国医改三十年

盘点中国医改三十年(1980-2013) 来源:中国青年网日期:2013-03-05 10:12:22 我们深知,任何历史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医改也是如此。从1980年医改刚起步,伴随着医改市场的逐步扩大化,深入化,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投入医疗卫生事业,为医改尽心竭力,医疗行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1、1980年 随着改革开放,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单位医务室取消,农村合作医疗随即解体。国务院发文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民营医疗市场开始兴起。医疗卫生机构随后开始走向社会化、企业化。 2、1989年 国务院出台意见,强化医疗卫生市场化,实行医院分级管理体制,各级医疗单位内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然而,在缺乏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认证和监管之下,各地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收入状况差距进一步加大。过分强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医疗乱象开始出现。 3、1992年 国家再次发力,深化医疗市场化改革,鼓励医院创收、允许药品加成,扩大医疗卫生单位自主权,调整收费结构。医院进入大建设、大扩张、大贷款时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始涌现。由于政府补贴只占医院总收入10%,中小医院面临运营困难。 4、1993年 公立医院在3年中对药品的批零加价太高,1993年5月,卫生部副部长的殷大奎明确反对医疗服务市场化,质疑"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 市场化改革仍是医改主线。反对市场主导即被认为是"思想保守,反对改革"。 5、1997年 医改十年中国卫生费只覆盖20%,中央作出《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坚持市场化的基础上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包括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捐资支持卫生事业;改进和加强药品最高限价管理,成立国家药监局。 6、1998年 全国城镇职工医保改革的开始,也是中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开始。医保改革主要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并稳定剧变中的职工队伍。在很大范围内,将公费医疗制度转为医疗保险制度,由政府全包转向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结合。 7、2000年2月 地方医院率先实行"完全市场化"医院改制,得到国家的认可和鼓励。国务院发文《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医疗事业基本实现政府资本完全退出。然而,尽管拥有改革的契机,但并未着实实施改革。没有解决"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医疗体制问题,而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医院。 8、2000年7月 由于药品市场价格虚高,国家开始在个别地区试点采取药品招标采购制度,要求公立医院只能采购在招标中中标的产品。各地成立招标办,国家开始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补贴政策,进一步拉大城市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距离。 9、2001年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2001年版)》下发至各省市自治区,意在实行全国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行为。然而,价格做导向直接引发药品质量的问题。中国药品在检测规范和标准上的纰漏,导致药品安全没有保障。 10、2003年 随着SARS疫情在全国蔓延,中国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政府主导派"认为医改困局在于近二十年来政府对卫生医疗事业的主导不足、拨款不足。国家应向卫生部拨出更多资金支持医院。医改应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品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