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_省略_态分析_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_胡日东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_省略_态分析_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_胡日东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_省略_态分析_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_胡日东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

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

——基于VA R模型的实证研究

胡日东 苏木志芳

(华侨大学商学院 362021)

内容摘要:城镇化战略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消费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因此,在采用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上,应克服短期行为,采用长期的战略以保证农民收入增加,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

关键词:城镇化 向量自回归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7)05-0058-08

一、引 言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急剧增长的消费品需求从而带动整个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为基本特征的增长模式使人记忆犹新。然而90年代以来,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制约经济增长的经济因素已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尤其在上世纪末我国逐渐走入了供给相对过剩而需求后劲不足的阶段,对于如何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尽管当时政府采取了诸如降低存款利率、增加公务员工资、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等种种刺激性措施,城乡两大市场仍然是“启而不动”。一方面,城市市场已经饱和,消费热点难以形成;另一方面,在农村占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村居民消费严重不足。通过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在35%上下波动,90年代后,曾一度降到了20%多,除个别年份外,一直在低位徘徊。因此如何开发农村消费市场,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点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内的学者也对此做了许多有益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蔡日方(1999)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需求变化的关系是互为内生的,就其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而言,不同区域的需求变化引致城

收稿日期:2006-04-24

基金项目:本文受福建省软科学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6R0033)和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JA05008S)的资助。

市化,而城市化进程又会促进市场发育,进一步地影响消费水平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在城市化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利用二元经济结构转变过程本身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将不仅是一个长期有效的发展战略,而且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也会有相当积极的短期效果。胡鞍钢(2003)认为我国在城乡间采取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制度安排导致城乡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不仅侵害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利益,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制度性机会成本,使得我国的宏观经济付出了高昂代价。“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是“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根本途径在于加速城镇化。李晓明(2002)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日趋强化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应着眼于弱化和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的日趋弱化以至最终消除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和根本动力源。蔡思复(1999)从二元经济的就业结构及派生的需求结构方面提出城镇化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就业结构和提高收入水平,引致消费需求进而投资需求的扩张。刘艺容(2005)通过分析城镇化发展对拉动消费的巨大作用,认为在城市化严重滞后的背景下,不能企望通过单纯的经济上的宏观调控手段来扩大内需从而刺激经济快速增长。针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只有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为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提供持久动力。这些研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思路和措施,但其中大多数属于理论与政策的分析,缺乏实证的有效支持。因此本文试图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研究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城镇化发展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综述国内学者关于城镇化促进消费增长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本文采用的模型方法以及变量、数据的一个说明;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过程,分别就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进行分析并比较。第五部分,给出一个评价性的结论。

二、城镇化发展对消费增长的效应的理论分析

所谓城镇化,是指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变成非农业人口的过程。既包括人口通过迁移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又包括非农人口居民点由乡村转变为城镇从而使居民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可以说,城镇化的过程归根到底就是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从而拉动居民消费不断增加和积聚的过程。国内外理论界对于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拉动消费增长大多持肯定态度。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即通过发展城市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发展问题的途径。乔根森(1961)从消费结构变化的角度扩充了二元经济理论,总结起来他认为逐步城市化将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农民的消费结构乃至国民的消费结构的升级都有赖于城市化的拉动效应。而纵观国内学者针对我国内需不足提出促进城镇化发展以拉动消费需求的观点,归纳城镇化发展对拉动消费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有利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在边际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的增加,总需求的数量会相应的增加。

第二,城镇化能够刺激消费需求不断扩张。伴随农村人口迁入转移,农民的生活空间和消费环境将会发生巨大变化,消费需求会比转移前更强烈。

第三,城镇化导致的人口结构的变动带来消费增加的效应。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会通过改变收入预期和消费行为而扩大社会需求。

第四,城镇化会形成消费的示范效应。进入城市的农民,购买各种消费品时,不仅会与同一阶层的城市居民比较,而且还会受到较高收入阶层消费时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会改变新迁入者的消费习惯,向高消费率转变。

农村消费的大小是受制于农村消费环境、农民消费习惯、农民消费结构和农民收入的多少及增长快慢。确实,加快城镇化发展对改善消费环境、提升农民消费结构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决定农民消费的关键因素还是农民的收入。但近几年来,一方面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缓慢。中国城镇化发展是否如理论分析对居民消费有巨大的拉动效应,需要通过我们实证的进一步检验。

三、模型、变量和数据

(一)序列的平稳性及其检验所谓序列的平稳性是指一个序列均值、方差、自协方差是否稳定,如果一个时间序列具有稳定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我们则称序列是平稳序列。本文使用的模型是向量自回归模型,模型要求时间序列是平稳序列,因此第一步应先进行旨在检验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进行单位根检验的方法一般有DF检验、ADF检验、PP检验等,本文采用ADF检验序列是否平稳。ADF检验是Dickey和Fuller为校正自相关在DF检验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它是假定时间序列的数据生成过程为AR(P)(P阶的自回归过程)。检验方程为以下3个方程之一:

y t= y t-1+∑p-1

i=1

i y t-i+ t(1)

y t= + y t-1+∑p-1

i=1

i y t-i+ t(2)

y t= + t+ y t-1+∑p-1

i=1

i y t-i+ t(3)

H0: =0 H1: ≠0

其中P是最佳滞后期,这个最佳滞后期保证随机误差项 t是白噪声过程,它一般可以采用AIC或者SC准则来确定。Dickey和Fuller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关于y t-1系数 的t统计量来进行单

位根检验,ADF值的计算为:A DF=

S e(

),式中Se(

),为对应的标准差估计。由于统计量的分布

是非标准分布,因此使用M ackinnon临界值来进行判断。如果检验统计值大于临界值则接受零假设,认为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相反则说明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

(二)VAR模型经典的结构模型建立方法利用经济理论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然而内生变量可能出现在方程的左右两边,使得估计和推论问题复杂化。为解决这些问题Sims在1980年提出了非结构建模方法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VAR模型用模型中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它不带任何事先约束条件,将每个变量均视为内生变量,避开了结构建模方法中需要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建模问题。VAR模型能提供一个非常丰富的结构,它们可以捕捉到数据的更多特征,在预测方面比传统的结构模型更准确。考虑一个含有两个变量的VAR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y t= 11y t-1+ 12x t-1+ 1t(4)

x t= 21y t-1+ 22x t-1+ 2t(5)其中x t,y t是m维的内生变量, 11、 12、 21、 22为待估计的参数, 1t、 2t为随机扰动项,滞后阶p的选择由A IC和SC准则决定。V AR模型的缺陷是缺乏理论基础且参数过多,从而导致所估计的模型难以解释,因此通常需要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或者方差分解来推断向量自回归的内涵。

在VAR模型的基础上所得到的脉冲响应函数是用于考察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的影响。由于VAR中不同方程的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同期相关,需要构造一个正交矩阵将同期相关的冲击项转换为同期不相关的冲击项。本文采用Cholesky分解方法得

到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一个用矩阵表示的二元结构VAR 模型:

By (t )= 0+

∑p

i =1 i y t -i + t (6)其中,y t =(y 1t ,y 2t )T ,B 、 0和均是系数矩阵,

t =( 1t , 2t )T ,分别是作用在y 1t ,y 2t 上的结构式冲击。将结构式方程式(6)转化为简化式方程:y t =A -1 0+A -1 t , A =B -∑p

i =1 i

L i (7)

其中,L 是滞后算子,A 是多项式构成的矩阵。在获得模型简化式估计的基础上,可以计算VAR 模型中经济变量对结构式冲击动态反应乘数。内生变量y 1t 对y 2t 单位冲击的反应函数为:dy 1t +n d ( 2t )

=f (n ),n =0,1…(8)其中n 是冲击作用的时间滞后间隔,f (n )是算子多项式A -1 t 展开所得到的对应系数。通过计算便可得到冲击反应轨迹。

考察VAR 模型时,还可以采用方差分解方法研究模型的动态特征。脉冲响应函数是追踪系统对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效果,并不能反映各变量反应程度的大小。而方差分解则是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作的贡献。其主要思想是,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新息相关联的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本文的方差分解模型为:

RV C ij (s )=∑s -1q =0(

q ,ij )2 ij V ar (y it )=∑s -1q =0( q ,ij )2 ij ∑k

j =1∑s -1q =0( q ,ij

)2 ij 其中, q,ij 是脉冲响应函数, ij 是第j 个变量的标准差,y it 是自回归向量的第i 个变量,RVC ij (s)表示第j 个变量对第i 个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如果RVC ij (s )较大,则表明第j 个变量对第i 个变量的影响也较大,反之则较小。

在考察城镇化发展和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中,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可得性,采用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居民消费主要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已分别通过消费价格指数换算为实际值,1985=100),数据是1978年到2004年的年度数据,全部来源于2001和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了使模型的设定更合理并减少或者消除潜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三个时间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LnUR 、LnUC 和LnPC 。

它们的一阶差分就分别代表城镇化率的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

四、实证分析过程

(一)单位根检验

为了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需要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我们采用李子奈、叶阿忠(2000)建议的检验步骤进行ADF 检验。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上,零假设(时间序列非平稳)不能被拒绝。这说明三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进一步对其差分进行ADF 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零假设被拒绝,即序列都是平稳序列。这说明三个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过程,即I(1)过程。

(二)VAR 模型的设定与估计结果

由于△LnU R 、△LnUC 、△LnPC 都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满足建立VAR 模型的前提。为比较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采用三个变量的数据分别建立两个

 

 表1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检验类型(C,T,K)AD F统计量AD F临界值(5%水平)结论

L nU R(C,T,2)-2.566-3.612非平稳

L nU C(C,T,3)-1.741-3.5066非平稳

L nPC(C,T,4)-2.994-3.622非平稳

△L nU R(C,0,5)-3.295-3.020平稳

△L nU C(C,0,5)-3.948-3.020平稳

△LnP C(C,0,0)-3.404-2.98平稳注:(1)检验类型中C,T,K分别代表检验模型中含有常数项、趋势变量、滞后阶数;

(2)临界值来自于软件E view s5.0;(3)滞后期k的选择标准是以AIC值最小为准则;

(4)△表示对序列进行一阶差分。

VAR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作基础。模型的滞后阶数的选择一般根据AIC和SC取值最小的准则,但最新的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具有不完备性,主要体现在上述方法所产生的结论有时互相矛盾(王少平,2003)。因此最新的研究多是通过上述方法选取初步的滞后阶,然后再检验残差是否服从独立同分布。经过反复试验,建立的VAR模型如式(9)和(10),对两个模型的残差的独立同分布检验的结果则列入表2。含变量△LnUR、△LnUC的VAR(5)模型: L nUR t=0.355 L nUR t-1+0.624 LnUR t-2+0.013 L nUR t-3+0.118 L nUR t-4

+0.025 L nUR t-5+0.043 L nUC t-1-0.057 L nUC t-2+0.054 L nUC t-3

+0.118 L nUC t-4+0.025 L nUC t-5+0.002(9) R2=0.686 AI C=- 5.923 SC=- 5.375

L nUC t=0.239 L nUR t-1-0.383 L nUR t-2+0.047 L nUR t-3+0.372 L nUR t-4

- 1.175 L nUR t-5-0.518 L nUC t-1-0.413 L nUC t-2+0.528 L nUC t-3

-0.626 L nUC t-4-0.378 L nUC t-5+0.237

R2=0.641 AI C=- 3.451 SC=- 2.903(10)模型的残差独立同分布诊断的检验结果见表2:

 

 表2残差的诊断结果

残差零假设JB统计值P值结论零假设Q统计值P值结论e1正态0.1430.930接受i.i.d 6.3810.272接受e2正态0.2140.898接受i.i.d 6.6120.251接受

从残差的诊断检验结果看,VAR模型的两个残差在0.05的显著水平上服从独立正态分布,满足模型要求残差具有独立同分布(i.i.d)的性质。另外,从模型的整体检验结果看,模型整体的对数似然函数值(123.21)较大,AIC值(-9.639)和SC值(-8.545)也比较小,说明模型整体解释力较强。可以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关于城镇化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共涉及到两个模型。一个是上述的含有变量△LnU R、△LnU C的VAR(5)。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没有给出另一个含有△LnUR、△LnPC的VAR(5)模型。

(三)脉冲响应分析

为分析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对城镇化率的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反应,我们在前面建立的V AR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图1是基于含二元变量△LnUR,△LnPC的

VAR(5)模型和渐进解析法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图2是基于含二元变量△LnUR和△LnUC 的VA R(5)模型和渐进解析法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因篇幅限制省略了相应的数据表,我们在分析时适当结合了相应的数据表。横轴代表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纵轴代表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图中的实线为响应函数的计算值,虚线为响应函数值加或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IlnUR、IlnU C和IlnPC分别表示△LnU R、△LnU C和△LnPC。在模型中,将响应函数的追踪期设定为20年。

首先,我们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对城镇化发展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从图1可以看到,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对城镇化率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响应在前12年中处于波动的阶段,期间正负响应交互更替。到第12年后,开始呈现稳定的正向响应,并且有趋于稳定的收敛迹象。具体的响应轨迹是:城镇化率的增加在开始阶段对农村居民消费立即有一个较大正向的冲击: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消费大约上升了0.025个百分点。此后,冲击力度逐渐减弱,并于一年后左右减弱为零,随后农民人均消费增长率开始出现明显的负向反应,也即农民的消费增长开始放慢。并且在第5年到第12年之间这种负效应一直存在,这表明在这期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均消费的变化虽然出现增长,但是增长率出现了下降。但从第12年后,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化发展开始又恢复对农民消费增长的正向拉动效应,与前几年正负响应交互更替的特点不同的是,这种拉动效应是比较稳定。而且正向效应持续的时间也更长。进一步观察追踪期期间的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可以看到,在前5年、前10年和前20年的累积效应影响分别为0.02、0.015和0.014。这表明,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农民消费增长率分别在前5年、前10和前20年累积提高0.02、0.015和0.014个百分点。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城镇化发展在整个考察内对农民消费增长有正向的影响,时滞也较短,在最初时刻,正向影响就基本达到最大,短期内的累积效应也较大。但其中一段时间内,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消费增长产生了负效应且持续时间也较长,出现这种情况应与地方政府城镇化进程中的短期行为有关,使得城镇化在中短期内没有形成持续的拉动效应,也导致了中短期内累积效应并不大。虽然中短期累积效应并不大,但是农民消费增长对城镇化发展的响应在第12年后基本是平稳且正向的。这个结论提醒我们在采用城镇化政策促进农民消费增长上,应注意克服这种负效应。

其次,我们再来考察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对城镇化率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从图2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对于城镇化率增长的脉冲响应模式与农民消费增长对于城镇化率增长的脉冲响应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不仅体现在脉冲响应的时间轨迹上还体现在冲击力度上。在第一年,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对来自城镇化率的一个正冲击立即有正向的影响,大小大约为0.012,也即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将提高0.012个百分点,影响小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对城镇化率的冲击的反应。在其后的第二年到第六年,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负效应,但这种负效应并不大。从第六年以后,正负响应交互更替,但波动的程度比较小,且有收敛的迹象。通过分析观察期间的累积效应,我们发现,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在前5年,前10年和前20年的累积效应影响分别为0.02,0.015,和0.014。这表明,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农民消费增长率分别在前5年、前10和前20年累积提高0.0008、-0.003和0.0004个百分点。与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比较,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比较小的,这说明在采取城镇化发展政策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方面,相比之下城镇化发展更能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

(四)方差分解分析

下面利用预测方差分解技术来分析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和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相对贡献率。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技术可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MSE)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作的贡献。因此,方差分解给出的是每一随机新息对VAR模型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比较这个相对

图1 农村居民消费增长 图2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

对城镇化水平的响应路径 对城镇化水平的响应路径

 

重要性信息随时间的变化,就可以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和相对效应大小。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的分解结果都列入表3。由于方差分解结果在第10期后基本趋于稳定,所以本文只给出了到第10期的方差分解结果。

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的方差分解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的变动主要是受自身冲击的影响。在第一期达到76%左右,随后有随时间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并不大,第10期以后基本稳定于73%左右。来自城镇化率增长的冲击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的变动的贡献率在第一期就占了23.3%,也即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的预测方差的23.3%可由城镇化增长率的变动来解释。这说明城镇化率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这种影响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最后稳定保持在26~27%之间。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的变动主要由其自身的变动来解释,但城镇化增长率的变动对其变动也有较大的影响。

从表3我们也可以看到,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消费增长率波动的冲击(即对预测误差的贡献)一开始就占了全部预测误差的一半以上,达到53%左右,但此后逐渐下降,直至第八年以后,相对贡献率保持稳定在48%~49%之间。这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变动的影响是很大的,它解释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变动的40%~50%。与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变动影响相比较,其影响程度明显要大很多。这与前面的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是相一致的。

 

 表3方差分解的结果

IlnU C的方差分解IlnPC的方差分解Per io d IL nU R IL nU C IL nU R I LnP C 123.3176.6953.3646.64

221.4478.5644.4155.59

323.3676.6445.9254.08

422.6477.3645.0654.94

522.5077.5046.1153.89

625.7974.2146.5253.48

728.4671.5447.7252.28

828.5871.4248.6151.39

927.9472.0648.6851.32

1027.2472.7648.4951.51

五、结束语

本文以我国1978年~2004年的年度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别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和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消费增长的拉动效应也比较强。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与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所设定追踪期间的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农民消费增长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负的响应。这与理论分析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具体分析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不难发现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较强的短期行为,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没有发展工商业,吸收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吴敬琏,2005)。虽然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仍然滞后于工业化水平,造成农民增收缓慢,制约了农民的消费增长。另一方面,作为农民增收的三大主要的渠道:提高农产品价格、发展乡镇企业、进城务工已经不能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使农民大幅度增收。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民经济处于短缺状态,这三大渠道对农民增收发挥很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出现内需不足,其作用的发挥已受到了限制。在农产品方面,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因激烈的市场竞争遭遇发展的瓶颈,吸收劳动力的趋势将减缓。在现有的产业结构前提下,城乡都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城市需要安置下岗人员、分流人员以及新增劳动力等原因,农民进城务工受到了限制,就业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造成工资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再者,至今我国理论界评价城镇化水平的标准就是城市化率,这是理论上重视城镇化的数量,忽视城镇化的质量,即忽视满足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表现。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认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对农民消费增长的负效应是客观存在。

如果说最终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那么增加农民的消费需求则是保证最终消费需求增长的关键。现实中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非均衡经济战略导致农村劳动力未能充分流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比重过高,城镇化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源泉枯竭。在我国这样一个有7亿多农村人口的大国,如果农民增收缓慢,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形成稳定而强劲的国内消费市场。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然而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城镇化的速度和经济增长、就业岗位增长、城镇化用地增长等要素应该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况。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提醒了我们,如果仍旧沿袭粗放式而非集约式的发展方式,利用城镇化发展来拉动农民消费增长以达到扩大内需的愿望可能会落空。□

参考文献:

1.高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新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03(9)

2.李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李晓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4.蔡日方,都阳.加速城市化进程启动城乡消费.会计之友,1999(12)

5.蔡思复.城市化是克服市场需求不足的根本途径.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5)

6.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湖南社会科学,2003(6)

7.刘艺容.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拉动消费增长的持久动力.消费经济,2005(8)

8.陈仲常,王芳.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滞后城市化超前城市化与城市中空化趋势.上海经济研究,2005(5)

9.郭庆旺,贾俊雪.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4)

10.万寿桥,李小胜.中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财经研究,2004(6)

11.王小利.我国政府公共支出对G DP长期增长效应的动态分析.统计研究,2005(5)

12.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 iew s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发布《2013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政策评估报告》,报告主题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走势专题分析》。报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进行回顾,总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大特点。 回顾历史,国内外形势决定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不足60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近7亿人,城镇化率由10.6%上升至52.6%,城镇化道路经历了起步——调整——快速——加速的曲折过程。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旧模式下的城镇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城市建成区规模快速增长,而城镇人口的增速相对较低,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还要更低。2)旧城镇化实行城市偏向政策,甚至不惜牺牲农村、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导致发达的城市与凋敝的乡村并存,城乡差距日益明显,城乡间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失衡。3)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从30余年的发展结果来看,由沿海地区发展来带动中西部地区梯次发展的所谓“雁行发展模式”或“梯度发展模式”未能如愿出现,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拉大。 三大特点,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运而生 自2003年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思路逐渐明晰。 特点一:以人为本,重质量轻速度。为解决城镇化中人口迁移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此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扩大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如何从粗放型的扩张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解决城市发展模式的调整。在此其中,以人为本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特点二:一体化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不均衡”是旧城镇化的诟病,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差距,以及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异。新型城镇化注重区域间协调发展,并“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论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

论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

论新型城镇化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要求我们要依据基本国情,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本文对当代中国城镇化的特点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定义,特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意义;幸福感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一.当代中国城镇化特点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城镇化水平依然很落后。主要表现为两个经济现象:一是我国人均GDP对应的城镇化率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只处于中游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接近85%。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二是按照霍利斯·钱纳里的理论,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40%左右;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已经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刚刚突破51%,同等工业化水平下,我国的城镇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左右。 (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率普遍越高。中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 主要是由大部分东部地区构成,尤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显得更为突出,中部较发达的省份如黑龙江、湖北等地的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慢,其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仅有重庆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三)城镇化发展速度普遍较慢。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平均增速为1.35%,江苏增速最快,年均增速超过2%,而北京年均增速为0.52,上海仅增长0.04%;中部地区中发展最慢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其城镇化增速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除了西藏和新疆两省之外,其西部各省的年均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农村社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十大经典案例目录 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案例1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铁岭市人民政府 凡河新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一是交通便捷。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二是环境优美。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三是水资源丰富。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 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51.9万亿元,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全国城镇化水平也达到了52.6%,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 我国当前所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1860~1900年),而我国仅仅用了22年(1981—2003年)。2000年前后,美国和日本等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了76%~80%,但他们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高于这个比例,国家已实现了现代化。中国城镇化在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的现象,造成中国许多城市只追求外表繁荣的现象,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建筑质量都存在不少问题。另外,由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城市偏向政策”,从农业中获取剩余补贴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向城市集中,在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城乡差距越拉越大。针对上述严峻问题,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城镇化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我国要摆脱传统城镇化的老路,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我们结合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解读李总理的新观点,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策略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并提出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城镇主体产业发展与中国特色之路的思维导向。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太快,城市新增人口超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幅度,再加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普遍出现五个方面的问题。 (1)土地资源有限,用地效率偏低,出现“冒进式”的土地失控。城市化进程中的冒进现象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的城市化大于人口的城市化,许多城市郊区化泛滥,许多单位大量占用土地,尤其是开发区、大学城;二是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的冲动超越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政出多门,相互攀比。各地开发区广铺摊子,乡镇大量批租土地,导致投资密度过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极不合理,资源浪费极大。例如:南京城市地区有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式,值得引起我们的质疑,在1995-2000年时,市政府与一些专家主张“跨江发展”,除了主城外,规划浦口、大厂镇、泰山新村的发展方案,结果20年来,长江西岸仍然发展不起来;后来又转向河西新区、仙林大学城的发展方向,目前还没有形成城市新区,重要的服务设施(医疗、教育)不配套,城市缺乏人气;现在又转向重点发展江宁新区,建设副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各方面的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市区出城到江宁方向的交通常常受阻。同时市政府近年来又在马群、麒麟镇方向开发新区,四面开发,到处投资,布局极为分散,城市化地区缺乏重点,造成投资的效益很低。从全国大部分城镇的蔓延、扩张速度分析,“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地方政府过分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城市人口规模的集聚,农业的转移人员作为城市的生产者,却无法融入城市成为市民,导致当前存在比较严重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建设质量不高问题。我国的城镇化也正是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下起步和快速发展起来的,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安全与质量问题。

论新型城镇化之路

论新型城镇化之路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要求我们要依据基本国情,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本文对当代中国城镇化的特点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定义,特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一.当代中国城镇化特点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城镇化水平依然很落后。主要表现为两个经济现象:一是我国人均GDP 对应的城镇化率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只处于中游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接近85%。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二是按照霍利斯·钱纳里的理论,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40%左右;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已经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刚刚突破51%,同等工业化水平下,我国的城镇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左右。① (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率普遍越高。中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主要是由大部分东部地区构成,尤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显得更为突出,中部较发达的省份如黑龙江、湖北等地的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慢,其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仅有重庆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② (三)城镇化发展速度普遍较慢。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平均增速为1.35%,江苏增速最快,年均增速超过2%,而北京年均增速为0.52,上海仅增长0.04%;中部地区中发展最慢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其城镇化增速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除了西藏和新疆两省之外,其西部各省的年均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农村社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1.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单一发展路径,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一条新型的发展路径。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历史意义 我认为简介一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有助于对它的理解。所谓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第二,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第三,农业劳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反映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科学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中国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走自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资源节约和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城镇化建设是怎么提出的呢?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性潮流。想要了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了解它的提出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城镇化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型城镇化概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简列) 1,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新的观念、体制、技术下的新型产业模式 著名城市生态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首先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效率与公平、分割与整合的生态关系,强化和完善生态物业管理、生态占用补偿、生态绩效问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控制性详规等法规政策。 推进产业生态的转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这需要以城市带农村、工业融农业、公司带农户、生产促生态。要在弄清资源和市场、机会和风险的前提下策划、规划、孵化新兴园区、新兴产业、新型社区和新型城镇,将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改变为招贤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抓住新型城镇化契机破解发展难题 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典型案例 街道党工委书记陶湘闽就群众文化工作接受湖南卫视采访麓谷 街道地处湖南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城区,面积约 20.8 平方公里,人口12.8 万,其前身为 1959 年所建的国营东方红农场,经2000 年改制为镇后,于 2010 年析臵成麓谷街道,现有延农、长丰、长庆、东塘 4 个农村型社区和麓景、麓源、麓泉、和馨园 4个城市型社区,驻街企事业单位 5000 余家。近年来,麓谷街道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这一主题,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品味不断提升,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目前,街道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 20.4 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48%,城镇化率达 98%。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 麓谷街道发展过程和所辖区域具有四大典型特征,可以集中反映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困境:高新区园区体制使街道无法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原国营农场的撤销遗留了人员安臵、管理体制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臵内涵了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拆迁征地的跨政策模式使失地农民补偿问题困难重重,群众上访接连不断。麓谷街道城镇化过程中集合了以上几大问题,这些问题驱动着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之路。(一)园区管理的核心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 1988 年,是我国首批 27 个国家级高新区

之一。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区、起步区,长沙高新区是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示范区、改革试验区、产业集聚区。麓谷街道作为园区首府,是长沙高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目前,园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落户在街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聚集在街道。园区体制下的街道,政府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应有的自主权、财经权,逐步被部门化,自主造血功能缺失。而且,随着大开发、大建设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加速,拆迁、安臵不断改变居民原有环境,企业成批落户,人口大量涌入,快速变化的新环境、新事物,直接造成基层网络体系脱节,原有村组模式被打乱,管理无法到位,服务无法延伸。多年的拆迁及开发建设,也让原本淳朴的老百姓个人色彩加浓,利益驱动的思想在蔓延,金钱至上的风气在传播,群众集体意识逐渐淡薄,集体观念逐步淡化。(二)农场体制的转型区。麓谷街道前身为国营东方红农场。农场时代,辖区居民虽是农民,却享受着“国家粮”,和大多数农村相比,这里的人们吃着大锅饭,领着“粮票”、“油票”、“布票”,每月按时上班,按时记“工分”,按时领工资。42 年农场管理,10 年乡镇模式,再到 3 年街道,国营农场习性依然存留在百姓的骨子里,等、要、靠思想严重。拆迁失地后,往往具备劳动能力的居民,外出打工嫌累,坐在家里嫌穷,没事打麻将,没钱找政府,做事要轻松,待遇要求高,最后往往待遇多的企业进不去,待遇少的不愿搞,在他们眼里,政府就该给他们发“饭票”,到各级政府上访、闹访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还有部分基层党组织,也一直沿袭着农场时代的思维和管理模式,面对时刻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局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方法,集体经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一直以来发展缓慢,面对各类无理取闹、违法违纪的人群,大有“事不关己

论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同名27372

论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同名27372

论新型城镇化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要求我们要依据基本国情,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本文对当代中国城镇化的特点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定义,特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意义;幸福感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一.当代中国城镇化特点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城镇化水平依然很落后。主要表现为两个经济现象:一是我国人均GDP对应的城镇化率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只处于中游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接近85%。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二是按照霍利斯·钱纳里的理论,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40%左右;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已经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刚刚突破51%,同等工业化水平下,我国的城镇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左右。 (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率普遍越高。中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 主要是由大部分东部地区构成,尤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显得更为突出,中部较发达的省份如黑龙江、湖北等地的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慢,其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仅有重庆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三)城镇化发展速度普遍较慢。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平均增速为1.35%,江苏增速最快,年均增速超过2%,而北京年均增速为0.52,上海仅增长0.04%;中部地区中发展最慢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其城镇化增速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除了西藏和新疆两省之外,其西部各省的年均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农村社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中国城镇化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人类的城市化道路,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大阶段是英国的城镇化,由工业化推动城镇化。英国的城镇化用了200年的时间。第二阶段是美国和北美的城镇化,那些城镇化规模更大,但是用了10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只用了40-50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进程,然后中国的城镇化就开始了。 中国的城镇化跟英国、美国、拉美有什么不同点?从人口规模上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国家的人口转移的城镇化国家,在中国整个城镇化过程中,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高达8亿多人口,而且因为国家大、情况复杂、贫困人口多,城镇化速度要比其他国家期望的要低,城市化率每年是1%左右,不像非洲3%、5%,我们认为这个城市化率是合适的。更重要的,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几乎是关起门来搞城镇化的唯一大国。英国在搞城镇化的时候有一百多个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接纳了许多英国移民,由此减轻了许多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拉美国家特别是像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仅向美国移民就达4000万。但是中国没有这个条件,过去邓小平曾经这样说过,中国为了对全世界负责,我们不会向世界输出难民。中国努力做到自己关起门来

完成城镇化,而且第一次、第二次城镇化过程中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非常低,石油只有两三美元一桶,但是轮到中国搞城镇化时石油价格暴涨。 城镇化的动力和背景也不一样。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依靠工业化推动,但是轮到中国搞城镇化的时候,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包括中国要完成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所以中国是人口转移和就业安排比较一致的国家,这是中国政策制定产生的效果。而美国出现非洲人口转移在前就业安排之后,出现大量贫民窟。 最后,城镇化轮到中国了,但是我们城镇化的时候遇到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低碳排放的要求,这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回顾过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的时候,先行国家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现在中国在这上面再叠加大家都觉得受不了,但是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必然增加能耗和碳排放的过程,中国到现在为止每年消耗的水泥是世界上所有水泥产量的40%,所有钢材的35%;每年要盖20亿平方米的房子才能满足需求,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原材料、能源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要完成城镇化又不能有排放,这是不可能的。这对中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城镇化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发展之路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发展之路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现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并且目前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在这一过程中,消费水平提高和物质生活改善,见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过去的发展经验表明,传统的持续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遗留了众多历史性问题,使我国的城市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城镇化之路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未来国家发展的“主发动机”。因此,城镇化转型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有其充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本文通过对传统城镇化产生问题的反思,以及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的理解,试图寻求一条更为健康、持续,适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标签: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发展 一、城镇化的内涵及传统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城市化的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镇化、都市化[1]。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传统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人口变化,即人口向城镇集中,使城镇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经济变化,即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及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不断增加;社会变化,即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其中,前两个因素是衡量城镇化的基础,后一因素则是衡量城镇化的核心。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及贫困人口多,在整个的城镇化过程中,将有8亿多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情况复杂,因此其城镇化区别于其他的国家与地区。 (二)传统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的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由于对城镇化认识的偏差和其他方面的制约,使城镇化质量并不高,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粗放式的用地、用能的发展模式偏离了人的根本需求,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1)传统的城镇化是土地的城镇化,城市的发展近乎于“摊大饼”,城市用地规模无限制的扩张,城市郊区建起了大片的住宅,然而服务设施不足,工作场所与住所不平衡,也因此出现了“鬼城”,“睡城”。所谓的“造城”运动代替了城镇化的过程,注重了数量与城市规模。 (2)传统的城镇化以经济建设和物质建设为主,重物轻人,过分追求GDP,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却忽略了人精神层面的的需求,公共活动场地与绿地较少,导致居住环境恶劣,生活质量不高,幸福指数偏低,使城市产生一定的闭塞感与压迫感。

浅谈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浅谈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城镇化”一词被决策层频频提及,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由于牵涉广泛,利益重大,政府、企业、学界甚至普通民众纷纷对此展开讨论,各种声音铺天盖地,甚嚣尘上。其中,“如何继续有效推进中国城镇化”是当前讨论的热点,而“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目前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新型城镇化,这个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如何充分开掘出来?什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有看法,说他们不能既保留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又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待遇。农民是“两头得利”?还是对以往几十年农民所受的不公平待遇的补偿?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不让耕地减少反而增加?同时又让工业化和城镇化所需用地不缺少?城镇化不仅要解决城与人、城与地的问题,还要解决城与乡的问题,不能用城镇化取代新农村建设。 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式发布,《规划》将新型城镇化上升到顶层设计的战略层面,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日前,林峰院长受邀为中建一局房地产公司的领导和员工授课时,进行了题为《市场中生长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新型城镇化的市场逻辑与房地产商转型升级》的讲座。讲座中,林峰院长谈及了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问题,包括目前人们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看法、城镇化对房地产的影响等,形成了一系列观点。编者对此进行了整理,以饕读者。 林峰院长指出,市场配置资源与消费经济时代是改革的主线。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其背后蕴藏着社会改革和进步的重大课题。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 由于现有模式下中国的城镇化推进过于依赖政府主导,使得在现有土地制度和财政制度安排下各级政府纷纷热衷于扩大城市规模,造成对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以及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过度依赖。房价过高、房地产市场膨胀业已对继续健康推进城镇化构成了严重障碍,不仅带来普通居民的住房问题,也抬高了城市内企业运营的成本,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威胁,使得产业结构畸形演进,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此外,在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下,政府的行政级别就成为了推进各地城镇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就可以利用自身的行政地位来吸取各种要素,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等等,导致城镇体系发展的严重失衡,即大城市尤其是行政级别较高的顶级大城市畸形扩张,而中小城市则发展不足。 可以看到,以上各项促进城镇化迈向新路的措施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政府与市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个人之间等各种关系的深刻调整。事实上,我们需要将“城镇化老路迈向新路的转变过程”放到“中国现代化转型”这个更宽阔的视角下,才可以更清楚地看明白这种转变的性质、逻辑和趋势。 众所周知,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遇西方的巨大冲击,被迫从几千年朝代循环的旧轨道中跃出,在技术、制度和思想观念的不同层面进行深刻的转变,个人、社会和国家经历了根本的变迁,以逐步实现从一个“农业、农村为主的传统帝国”向“工业、城市为主的现代强国”的转型,目前这个现代化的转型过程尚没有根本完成。 在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都也要发生根本性的调整和重塑。一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现代国家的产生与合法性来自于人

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的新型城镇化之路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中国城镇化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人类的城市化道路,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大阶段是英国的城镇化,由工业化推动城镇化。英国的城镇化用了200年的时间。第二阶段是美国和北美的城镇化,那些城镇化规模更大,但是用了10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只用了40-50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进程,然后中国的城镇化就开始了。 中国的城镇化跟英国、美国、拉美有什么不同点从人口规模上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国家的人口转移的城镇化国家,在中国整个城镇化过程中,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高达8亿多人口,而且因为国家大、情况复杂、贫困人口多,城镇化速度要比其他国家期望的要低,城市化率每年是1%左右,不像非洲3%、5%,我们认为这个城市化率是合适的。更重要的,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几乎是关起门来搞城镇化的唯一大国。英国在搞城镇化的时候有一百多个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接纳了许多英国移民,由此减轻了许多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拉美国家特别是像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仅向美国移民就达4000万。但是中国没有这个条件,过去邓小平曾经这样说过,中国为了对全世界负责,我们不会向世界输出难民。中国努力做到自己关起门来完成城镇化,而且第一次、第二次城镇化过程中能源和原材料价

格非常低,石油只有两三美元一桶,但是轮到中国搞城镇化时石油价格暴涨。 城镇化的动力和背景也不一样。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依靠工业化推动,但是轮到中国搞城镇化的时候,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包括中国要完成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所以中国是人口转移和就业安排比较一致的国家,这是中国政策制定产生的效果。而美国出现非洲人口转移在前就业安排之后,出现大量贫民窟。 最后,城镇化轮到中国了,但是我们城镇化的时候遇到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低碳排放的要求,这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回顾过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的时候,先行国家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现在中国在这上面再叠加大家都觉得受不了,但是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必然增加能耗和碳排放的过程,中国到现在为止每年消耗的水泥是世界上所有水泥产量的40%,所有钢材的35%;每年要盖20亿平方米的房子才能满足需求,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原材料、能源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要完成城镇化又不能有排放,这是不可能的。这对中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城镇化的挑战 中国的城镇化刚刚进行到中期,才是完成了47%左右,我们还有30年的城镇化,而且这一个城镇化过程中,每年还要转移1500万人口,二氧化碳排放还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如果选择错误的城镇化模式,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完成城镇化的时候

中国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中国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摘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现阶段建设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实质内容,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创新之处,分析目前中国发展新型城镇化面临的调整和机遇,提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战略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实现城镇现代化为本质,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标志,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为特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机制,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化模式。 (一)推进新型城市化是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必然会促进城市转型,因为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高科技、高效益、低碳、绿色、集约、协调。强调高科技,必然会带动传统的工业城市结构向新型的信息化城市结构转变;强调绿色集约,必然带动传统的生产型、生活型城市职能向生态型城市职能转变;强调低碳,必然带动传统工业城市的发展动力的转变;强调协调,必然带动传统的城镇布局向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改变各级城市规模。同时,城市的各种转型也必将加速工业转型的进程。因此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然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道路。 (二)推进新型城市化是扩大内需的持久动力 扩大内需是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内生增长动力机制的必由之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多种经济资源向城镇集聚,而且人们自身也发生巨大变化,一是就业领域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二是居住地由农村转到城镇;三是生活方式由农民转为市民。这一系列变化将在城镇基础设施、住房、公共服务、农副食品等多方面产生消费需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城镇规模的扩大,将带动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将使得大批农民进入城镇,扩大城市消费需求;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农业规模化发展,将带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村消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同名14737)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同名14737)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 1、1978-1984年中国城镇化的恢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城镇人口平均每年递增5.68%,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23.01%,平均每年增加0.85个百分点,建制市由193个增加到300个,建制镇由2173个猛增到9140个。 2、1984-1992年中国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92年全国建制市增加到517个,建制镇激增到1.45万个,城镇化率达到27.46%,比1984年提高了4.4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56个百分点。 3、1992-2003年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化率从27.46%提高到40.53%,年均提高1.19个百分点,2003年建制市达到660个,建制镇达到20226个,以城市现代化建设、小城镇发展和建立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为标志,国城镇化全面快速推进,省市综合承载能力与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4、2003年至今中国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12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2.6%,比2002年的39.09%,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同时城市化发展方式也开始转型升级,从以前的注重发展城镇数量到提升城镇发展内涵,即保持城镇化对经济社会的持续拉动,又要保护资源环境和青山流水。 二、“十一五”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成效 “十一五”以来,中国城镇化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趋势。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42.3%提高到2009年的46.6%,年均增加1.08个百分点。城镇化已成为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就业、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推动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