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在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瘦素在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瘦素在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ISS N 100727626C N 1123870ΠQ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 olecular Biology

2009年10月25(10):896~902

?综述?

瘦素在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王春炅, 张 园, 管又飞, 杨吉春

3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北京 100191)

摘要 瘦素(leptin )是OB 基因的编码产物,由脂肪细胞分泌,具有广泛的生理学功能.瘦素可通过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组织等途径在糖脂代谢调控、能量代谢、生殖发育及免疫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也可导致瘦素产生不同的生理学作用.近年来,随着肥胖及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流行病,瘦素在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研究已发现,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揭示瘦素功能异常在肥胖诱发的糖脂代谢紊乱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瘦素在机体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和讨论.关键词 瘦素;糖尿病;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中图分类号 Q51811

Leptin and the R egulation of C arbohydrate and Lipid Metabolism

W ANG Chun 2Jiong ,ZH ANG Y uan ,G UAN Y ou 2Fei ,Y ANGJi 2Chun

3

(Department o f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Peking Univer sity Diabetes Center ,

Peking Univer sity School o 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1,China )

Abstract The adipocyte 2derived horm one leptin is encoded by the obesity (OB )gene.In the past decad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eptin plays im portant roles in the regulation of carbohydrate ,lipid and energy metabolism ,homeostasis ,sexual maturation and the functions of immune system by acting through both the central and periphery system.In obesity or diabetes ,the dysregulation of leptin functions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obesity 2related diabetes as indicated by the crosstalk between leptin resistance and insulin resistance.In this review ,recent studies regarding the regulatory effects of leptin on carbohydrate and lipid metabolism will be discussed.K ey w ords leptin ;diabetes ;leptin resistance ;insulin resistance

收稿日期:2009205215;接受日期:20092062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 o.30771030,30870995)资助

3

联系人 T el :010*********;E 2mail :yangj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6278145.html,

Received :M ay 15,2009;Accepted :June 29,2009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 oundation of China (N o.30771030and 30870995)

3

C orresponding author T el :010*********;E 2mail :yangj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6278145.html,

肥胖(obesity ,OB )正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它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心脏病等,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ob Πob 小鼠和db Πdb 小鼠为两种遗传上有缺陷的肥胖小鼠,均多吃、少动、肥胖,并最终发展为糖尿病.上世纪60和70年代,Jacks on 实验室C oleman 等对ob Πob 小

鼠与正常小鼠,ob Πob 小鼠与db Πdb 小鼠,db Πdb 小鼠和正常小鼠进行联体共生实验,观察到了以下现象:1)ob Πob 小鼠与正常小鼠相联,ob Πob 小鼠进食减少,体重减轻,正常小鼠无变化;2)db Πdb 小鼠与ob Πob 小鼠相联,ob Πob 小鼠进食减少,体重下降,db Πdb 小鼠无变化;3)db Πdb 小鼠与正常小鼠相联,db Πdb 小鼠无变化,正常小鼠饥饿死亡.C oleman 等据此提出假设:ob Πob 小鼠体内缺乏一种可以调节食欲和代谢的血源性因子,而db Πdb 小鼠体内很可能缺乏这种因

子的受体[1-3]

.在C oleman 的研究基础上,美国洛克

菲勒大学Friedfman 博士领导的科研小组于1994年利用定位克隆的方法在小鼠的第6号染色体发现了OB 基因,并克隆成功.随后,人和大鼠的OB 基因也被相继克隆,OB 基因的表达产物也被正式命名为瘦

素,意为“消瘦”,中文译为“瘦素”

(leptin )[4].在肥胖发生过程中,血清瘦素水平逐渐升高,高水平的瘦素能干扰正常的糖脂代谢功能.随着瘦素及其它脂肪

细胞因子的陆续发现,人们开始认识到脂肪组织也是一个巨大的内分泌腺体,其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广泛地参与了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1 瘦素及其受体基本结构

1.1 OB基因的结构

小鼠OB基因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包括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人类OB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包括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OB基因有高度的保守性,小鼠、大鼠和人的同源性达84%.obΠob小鼠则是因为OB基因编码区105位密码子发生点突变,使精氨酸密码子转变为终止密码子,致使小鼠缺乏有活性的瘦素,最终导致严重的肥胖发生. 1.2 瘦素的结构功能关系

瘦素在序列上与任何其他已知蛋白无同源性,核磁共振及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其属于细胞因子(cytokine)超家族,具有典型的四螺旋索结构特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瘦素包含4个反平行的左手α螺旋(A、B、C、D)和2个长的(AB、C D)、1个短的(BC)连接环,分两层盘曲成20A25A45A的圆盘状, A、D螺旋在上,而B、C在下,二者所成角度约为20度.D段螺旋末端第146位Cys与C D转弯连接段起始处第96位Cys形成1对二硫键.Imagawa等构建了2个半胱氨酸(Cys)突变的瘦素突变体C96SΠC146S、C端缺失的N端片段(1(94)以及N端缺失的C端片段(95~146),分别将这几个突变体蛋白或片段与野生型瘦素作体内活性和体外受体结合活性比较.他们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1)瘦素的N端区域(1~95)对其生物活性和受体结合活性是必需的;

2)C端区域(96~146),包括位于其上的C D环对加强N端区域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作用;3)二硫键对瘦素的生物活性不是必需的[5].Sams on等人分别合成了3个瘦素片段:1~35、36~71以及95~146,分别将这3个片段注射入小鼠和大鼠体内,发现1~35片段具有明显的抑制饮食的作用,而95~146片段也具有较弱的抑制作用,而36~71片段没有抑制饮食摄入的作用.他们依据实验结果认为,至少有1个瘦素的活性中心位于1~35区域内.同理,利用合成片段并注射入动物体内检测活性及体外受体结合实验等手段证实,至少有另外2个瘦素的生物活性中心,分别位于95~119和120~136区域内(Fig.1).作者利用定点突变技术阐明B段螺旋中的T yr61的芳香族侧链对稳定瘦素的空间结构及其发挥生物学功能起重要作用(Fig.1)[6].同时,作者还发现,C146~C146分子间二硫键在瘦素二聚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7]

.

Fig.1 Structure2function relationship of hum an leptin The numbers were referred to the amino acid positions in primary sequences of human leptin

1.3 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 R或OBR)

瘦素受体属于Ⅰ型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包括膜结合受体和可溶性受体,因剪切方式不同至少存在6种不同的亚型,分别为LRa、LRb、LRc、LRd、LRe和LR f亚型.膜结合受体为单跨膜蛋白,各亚型有相同的配体结合域,但跨膜和胞内区域结构不同.膜结合受体有包括长、短两种亚型,LRb为长型受体,LRa、LRc、LRd、LR f为短型受体.长型受体在胞内的蛋白停泊位点对于信号转导至关重要,而短受体缺乏这些位点,所以LRb在瘦素信号转导中起主要作用.LRa和LRc在脉络丛和脑微血管中表达,可能与瘦素在血脑屏障中的转运有重要关系.LRe为可溶性受体,其是被切割瘦素受体的胞外部分,在血浆中与瘦素1∶1结合成复合体.血浆中的结合型瘦素没有生物学活性.dbΠdb小鼠是由于LR的基因突变导致体内缺乏功能性瘦素受体,瘦素信号转导受阻,产生瘦素抵抗并最终导致严重的肥胖.

2 瘦素信号转导通路

目前认为,瘦素主要通过JAK(Janus kinase)2 ST AT(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途径进行信号转导.瘦素与LRb结合,LRb形成同源二聚体,引起JAK2自磷酸化,活化的JAK2使LRb 上的Y2985及Y21138磷酸化,磷酸化的Y21138招募ST AT3,ST AT3活化后可调节阿片2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 precurs or,POMC)等靶基因,这条通路在瘦素调节饱腹感及能量代谢的作用中至关重要.活化的ST AT3同时可引起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 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 OCS3)的转录,S OCS3与Y2985和Y21138结合可抑制瘦素信号转导通路.磷酸化的Y2985可招募并活化SHP22 (Src hom ology2domain2containing tyrosine phosphatase),从而导致ERK(extracellular regulated

798

第10期王春炅等:瘦素在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protein kinases)活化和原癌基因c2fos编码产物(c2F os 蛋白)聚集.现在的研究认为,瘦素对生殖、生长、葡萄糖稳态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Y2 11382ST AT3非依赖途径介导.随着对瘦素的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信号转导通路将不断完善.

3 瘦素及中枢神经系统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瘦素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组织两种方式实现对糖脂代谢的调控,且调控过程中中枢作用与外周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调控.

瘦素通过与下丘脑相关的反馈环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消耗,在脂肪储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丘脑释放的NPY(neuropeptide Y)及共表达的递质cohorts可以刺激食欲.瘦素可在中枢直接抑制NPY 及cohorts的释放,也可通过外周抑制胃源性脑肠肽的释放而降低食欲.近来的研究表明,适宜的瘦素2 NPY信号转导是抑制胰岛素分泌、防止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生理调节机制[8].动物实验表明,中枢注射瘦素或转瘦素基因能迅速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9].K ojima等发现,中枢转入瘦素腺相关病毒的1型糖尿病小鼠(streptozotocin 诱导)较G FP病毒处理的对照小鼠存活时间更长(平均而言,G FP组在输入病毒的第6周死亡,而瘦素组到第52周终止实验一直存活).此外,瘦素组小鼠血糖逐渐下降,于输入病毒20周后接近正常水平,血清胰岛素水平轻微上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小鼠水平[10].这些研究提示,向中枢神经系统中安全有效地输入瘦素有可能在缺乏胰岛素的情况下长时间纠正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及能量平衡紊乱.

肥胖病人往往发生瘦素抵抗.目前认为,瘦素抵抗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循环中的瘦素不能有效地穿越血脑屏障;2)LRb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受到抑制.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可以调节瘦素通过血脑屏障的比例,饥饿导致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使瘦素通过血脑屏障的量减少,可以认为是对于饥饿状态的一种适应;肥胖导致的高甘油三酯可能被机体当作饥饿的信号,而产生瘦素抵抗[11].

近来研究表明,下丘脑弓状核是瘦素抵抗产生的主要位点.S OCS3对瘦素介导的信号转导具有负性调节作用,可能是发生瘦素抵抗的潜在机制. Enriori等[12]研究发现,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后,其下丘脑弓状核中的LRb水平正常,但S OCS3水平增高.并且外周或中枢输入瘦素后,肥胖小鼠的体重不变,而正常饮食小鼠的体重则明显下降.此外,瘦素对肥胖小鼠NPYΠAgRP(Ag outi2related protein)、α2MSH (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 one)的分泌调节及对瘦素信号转导通路元件的调节消失;降低饮食脂肪含量后,其NPY、AgRP、POMC对瘦素的应答性恢复,小鼠重新获得瘦素敏感性.这一研究提示,瘦素敏感性的重新获得可能是由于NPY、AgRP、POMC对瘦素应答性的恢复.其它的研究则显示,高脂饮食19周诱导小鼠肥胖后,小鼠弓状核中的LRb mRNA表达下降[13].特异性敲除小鼠神经元中的S OCS3后,其在正常饮食时的瘦素敏感性较野生型小鼠增加;在高脂饮食处理后,敲除小鼠的糖脂代谢状况较野生型小鼠有明显的改善[14].

瘦素抵抗极大地限制了瘦素在治疗肥胖及肥胖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因此,设计开发更易于穿透血脑屏障的高瘦素活性的小肽(Fig.1),或探究其它使瘦素更易于穿过血脑屏障的方法,已经成为治疗肥胖的新热点.已有研究表明瘦素通过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megalin)结合进入血脑屏障,且中枢神经系统的瘦素水平与megalin的表达量与活性直接相关[15].

4 瘦素及外周组织与机体糖脂代谢的关系

4.1 瘦素与胰岛β细胞功能

多项研究表明,除了通过中枢作用,瘦素也可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瘦素主要通过LRa及LRb受体亚型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代谢.

瘦素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研究发现,瘦素通过活化K

ATP

通道、减少细胞内cAMP(cyclic adenosine m onophosphate)含量、活化PI3K(phosphatidyl inositol32kinase)通路等抑制人、鼠的胰岛及胰岛β细胞系的胰岛素合成及分泌.体内实验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C ovey等[16]研究发现,特异性敲除胰岛β细胞和下丘脑的部分瘦素受体后,小鼠的进食量没有显著的变化,但血浆胰岛素水平上升,导致空腹血糖下降,且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的表型.M orioka 对特异性敲除胰岛β细胞LRb的小鼠的研究发现,在正常饮食条件下,LRb敲除小鼠的糖耐量因β细胞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而有所改善,但在高脂饮食喂养时,LRb敲除小鼠的糖耐量受损.Laubner等[17]研究发现,瘦素可通过JAK2ST AT3Π5b信号转导通路激活S OCS3表达,从而抑制前胰岛素原基因的转录.本室的研究[18]则揭示,在小鼠骨骼肌中表达瘦素基因能提高血浆瘦素水平,同时血清胰岛素水平也明显下降,但空腹血糖较对照小鼠也显著降低.

89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5卷

有报道[19]显示,瘦素还能抑制β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肥胖患者往往会发生胰岛肥大的原因之一.可能的机制有:瘦素减少β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堆积、减少NO生成及激活抗凋亡因子Bcl22等.近来的研究发现,β细胞的增殖主要是依靠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通过IRS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2 PI3K2Akt(protein kinase B)信号转导轴实现,瘦素可通过蛋白激酶CK2(casein kinase II)依赖途径抑制PTE 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 olog deleted on chrom os ome ten)活性,增强PIP3(phosphatidylinositol 3,4,52trisphosphate)的利用度,从而促进胰岛细胞的增殖.

4.2 瘦素与脂肪组织

瘦素是由脂肪组织表达分泌的,大量关于瘦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同时也是瘦素和胰岛素直接作用的外周靶点之一.Zhang 等[20]用瘦素处理obΠob小鼠后,取其脂肪组织研究基因表达发现,在表达上调的基因中,UCP2 (uncoupling protein2)和ADR3(adrenergic receptor3)与能量消耗有关;HS L(horm one sensitive lipase)为脂代谢基因;Bcl22,Bax和caspase23为凋亡相关基因,其上调可能与脂肪细胞凋亡及脂肪组织含量减少有关;T NFα的表达可促进脂肪分解,增加脂肪细胞凋亡;adiponectin的表达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在表达下调的基因中,SCD1(stearoyl2coenzyme A desaturase 1)和F AS(fatty acid synthase)为脂合成基因.

Ambati等[21]在对3T32L1脂肪细胞的研究中发现,瘦素不能直接诱导脂肪细胞凋亡,但能直接抑制前脂肪细胞的成熟分化,减少细胞中的脂质堆积. Rhee等[22]利用从obΠob小鼠分离的前脂肪细胞研究发现,罗格列酮可以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瘦素可逆转罗格列酮的这种作用,这可能与瘦素抑制罗格列酮对甘油232磷酸脱氢酶的活化有关.此外,瘦素还抑制罗格列酮诱导的脂肪形成相关转录因子(如peroxis ome proliferator2activated receptorγ和fatty acid2binding protein2)的表达,进一步的研究显示,ERK1Π2MAPK(mitogen2activited protein kinase)和JAKΠST AT1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抑制过程.

有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输入瘦素可以增加脂肪的分解,且这一过程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23]. Okamatsu2Ogura等[24]也发现,通过静脉输入瘦素表达质粒后,野生型小鼠能量消耗增加,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的重量减少,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而UCP1敲除小鼠没有这些表型,提示瘦素可以增加UCP1依赖的能量消耗.有研究[25]发现,特异性敲除表达LRb 的神经元的PIP3磷脂酶使其PIP3活性增加后,该小鼠较对照组体重下降,附睾脂肪重量下降,白色脂肪交感神经活性、UCP1含量增加,呈现棕色脂肪样转变,且血浆胰岛素含量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提示瘦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通过PI3k信号转导途径使白色脂肪发生棕色脂肪样转变并增加其能量消耗.

脂肪组织作为瘦素的来源,在胰岛素与瘦素关系的相关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有研究表明,胰岛素对瘦素分泌的调控作用是在转录水平和非转录水平上实现的.Z eigerer等[26]用胰岛素急性刺激3T3L21脂肪细胞15min后,其分泌的瘦素是对照细胞的2倍,且这种刺激作用不依赖蛋白合成及糖代谢的改变,阻断PI3K后,这种刺激作用仍然存在.但阻断ARF1 (ADP2ribosylation factor1)从而阻断高尔基体的囊泡形成,使高尔基体向内质网的运输瓦解后,胰岛素对瘦素分泌的这种急性刺激作用被阻断.进一步的研究表明,3T3L21脂肪细胞内有瘦素储存池,在遇到胰岛素的短期刺激后,释放出瘦素,且胰岛素对瘦素分泌的这种急性作用是不依赖于PI3K和转录调控的.

4.3 瘦素与肝脏

肝脏是糖脂代谢的枢纽,而肝脏糖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瘦素能通过中枢或外周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肝脏的糖脂代谢.P ocai 等[9]通过胰岛素钳夹实验证实,从第3脑室输入瘦素可以增加短期高脂饮食喂养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有研究表明,瘦素对肝脏有直接的作用.瘦素在不改变能量摄入的情况下,可抑制肝脏脂质堆积. Himeno等[27]研究发现,瘦素受体部分缺陷的小鼠,能量摄入、附睾脂肪重量和体重与野生型小鼠均无明显差异,但血浆胰岛素、甘油三酯、瘦素水平较野生型小鼠轻微升高,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较野生型显著升高.这提示部分瘦素受体缺陷可在不影响中枢调节摄食活动的前提下,导致肝脏糖脂代谢发生异常.Leonardo等[28]研究发现,门静脉分别输入生理浓度的胰岛素和瘦素20分钟可降低82Br2cAMP(82 brom oadenosine23′,5′2cyclic adenosine m onophosphate)促进的葡萄糖生成和糖原分解,但将输入瘦素的时间延长至40min这种作用则消失.提示,生理浓度的瘦素对82Br2cAMP促进的葡萄糖生成和糖原分解

998

第10期王春炅等:瘦素在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有急性降低作用.有研究[29]报道,瘦素处理可以直接激活肝细胞中的S OCS23表达,其又可反馈诱发肝细胞瘦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促使肝细胞糖脂代谢发生紊乱.

肝脏同时是胰岛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在对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Benomar等[30]在小鼠腹腔植入微泵持续缓慢输入瘦素模拟高瘦素血症,7d后,实验组瘦素及胰岛素对肝脏ST AT的调节作用均消失,胰岛素对肝脏MAPK 的调节作用消失,瘦素对肝脏MAPK有微弱的调节作用.胰岛素刺激下的IRS21和IRS22与PI3K的调节亚基p85的耦联作用在实验组肝脏中也消失.此外,对照组下丘脑急性输入瘦素后,肝细胞ST AT23磷酸化增强,而这种作用在实验组被阻断.这些结果表明,瘦素抵抗可能促成肝细胞胰岛素抵抗.

4.4 瘦素与肌肉组织

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引起的瘦素分泌增加及瘦素抵抗可能是连接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桥梁.E guchi等[31]发现:瘦素能激活骨骼肌细胞S OCS3的mRNA和蛋白表达.而S OCS3能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

体外实验发现,瘦素可以直接作用于骨骼肌,增加骨骼肌的呼吸率.这种作用需要依赖PI3K信号转导通路及AMPK(AMP2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的活化.此过程还涉及脂质的重新合成及氧化.研究发现[32],阻断肌肉细胞的脂质合成,将阻断瘦素导致的骨骼肌产热增加.Ceci等[33]研究发现,瘦素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C2C12肌管的酰基辅酶A氧化酶(acyl2C oA oxidase,AC OX)的表达,该作用20min 时达到高峰,1h后消失,AC OX可增强脂肪酸的分解代谢,提示急性的瘦素处理可促进脂肪酸的分解.而Akasaka等[34]的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的瘦素处理可增加C2C12肌管和原代培养的小鼠肌管细胞的脂质氧化,且JAK2ΠST AT3参与了这个过程.McAinch 等[35]研究发现,来自于消瘦患者的骨骼肌肌小管细胞用瘦素处理后线粒体C OX I V(cytochrome C oxidase I V)表达增加,而来自肥胖患者的骨骼肌肌小管细胞用瘦素处理后没有这种现象,这可能是肥胖患者瘦素抵抗造成的.

在整体水平,短期的瘦素处理可能增加肌肉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及氧化,降低游离脂肪酸的酯化Π氧化率,且这种作用不依赖于瘦素引起的进食减少.但并不增加肌肉甘油三酯的合成量及葡萄糖的摄取量.但有研究结果显示,存在超生理水平胰岛素时,瘦素可促进肌肉的葡萄糖摄取量.本研究室[18,36]利用电穿孔技术在小鼠大腿骨骼肌中表达瘦素基因后,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同时,血清甘油三脂、胰岛素水平及空腹血糖明显降低,腹部脂肪堆积也显著减少.这些研究提示,在肥胖导致的瘦素抵抗发生之前,增加血清中的瘦素水平有利于改善机体的糖脂代谢功能.

5 瘦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

因瘦素可减少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含量,近年来有将其应用到肥胖治疗中的尝试.目前的研究表明,瘦素对于先天瘦素缺乏的肥胖患者有显著疗效.对一例瘦素缺乏的肥胖患者每日皮下注射瘦素,9个月后其体重减轻1417kg,并且所有的代谢异常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37].Farooqi等[38,39]报道了4例通过皮下注射人重组瘦素治疗瘦素先天缺乏的肥胖小孩的病例,得到相似结果.虽然有研究表明,瘦素治疗能明显改善解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其它代谢紊乱[40],但由于大部分肥胖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瘦素抵抗,其极大地制约了瘦素的临床应用.根据已阐明的瘦素结构与功能关系(Fig.1),Otv os Jr等最近设计了多个针对瘦素第3个受体结合位点(氨基酸120~136)的短肽并进行了活性检测.119Y S TE VVA LSR L Q130是其中1个修饰短肽,其120位Ser上增加了1个d2葡萄糖基团, 130位的G ln被替换为22乙酰氨基232氨基丙酸(22 acetamido232amino propionic acid).体外实验表明,这个修饰短肽具有很强的瘦素受体结合活性并能激活瘦素信号转导通路,体内实验表明其能轻易穿过血脑屏障且在血清中的稳定性较野生型短肽明显增强[41].这些研究提示,设计易于通过血脑屏障且稳定的瘦素小分子类似物对于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6 结语

瘦素的发现以及对其展开的深入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能量代谢、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发生机制的认识(Fig.2).更重要的是,随着对瘦素及其他脂肪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脂肪组织已被认为是体内巨大的内分泌腺体,其脂肪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及分泌在包括代谢综合征在内的多种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瘦素抵抗的产生机制以及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将对最终攻克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009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5卷

Fig.2 Leptin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gulation of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Leptin regulates global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via both central and peripheral actions

参考文献(R eferences)

[1] C oleman D L.E ffects of parabiosis of obese with diabetes and normal

m ice[J].Diabetologia,1973,9(4):2942298

[2] C oleman D L,Hummel K P.E ffects of parabiosis of normal with

genetically diabetic m ice[J].Am J Physiol,1969,217(5):12982

1304

[3] C oleman D L,Hummel K P.The in fluence of genetic background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obese(Ob)gene in the m ouse[J].

Diabetologia,1973,9(4):2872293

[4] Zhang Y,Proenca R,M affei M,et al.P ositional cloning of the

m ouse obese gene and its human hom ologue[J].Nature,1994,372

(6505):4252432

[5] Imagawa K,Numata Y,K atsuura G,et al.S tructure2function

studies of human leptin[J].J Biol Chem,1998,273(52):352452

35249

[6] Li J,Zhang D,Zhang Y,et al.T yr61的芳香族侧链对稳定瘦素

的结构至关重要[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Li J,

Zhang D,Zhang Y,et al.T yr61aromatic side chain is critical for

spatial structure formation of leptin[J].Chin J Biochem M ol Biol),

2009,25(3):2352241

[7] Li J,Zhu S,Zhang Y,et al.Cys1462Cys146分子间二硫键在人

瘦素二聚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

物学报(Li J,Zhu S,Zhang Y,et al.Human leptin dimerization

during refolding is predom inantly mediated by Cys1462Cys146

interm olecular disulfide bond[J].Chin J Biochem M ol Biol),2009,

25(4):3332338[8] K alra S P.Disruption in the leptin2NPY link underlies the pandem ic

of diabetes and metabolic syndrome:New therapeutic approaches

[J].Nutrition,2008,24(9):8202826

[9] P ocai A,M organ K,Buettner C,et al.Central leptin acutely

reverses diet2induced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J].Diabetes,2005,

54(11):318223189

[10] K ojima S,Asakawa A,Am itani H,et al.Central leptin gene

therapy,a substitute for insulin therapy to ameliorate hyperglycem ia

and hyperphagia,and prom ote survival in insulin2deficient diabetic

m ice[J].Peptides,2009,30(5):9622966

[11] Banks W A,Farr S A,M orley J E.The effects of high fat diets on

the blood2brain barrier transport of leptin:failure or adaptation[J]

Physiol Behav,2006,88(3):2442248

[12] Enriori P J,Evans A E,S innayah P,et al.Diet2induced obesity

causes severe but reversible leptin resistance in arcuate melanocortin

neurons[J].Cell M etab,2007,5(3):1812194

[13] Lin S,S torlien L H,Huang X F.Leptin receptor,NPY,POMC

mRNA expression in the diet2induced obese m ouse brain[J].Brain

Res,2000,875(122):89295

[14] K ievit P,H oward J K,Badman M K,et al.Enhanced leptin

sensitivity and im proved glucose homeostasis in m ice lacking

suppress or of cytokine signaling23in POMC2expressing cells[J].

Cell M etab,2006,4(2):1232132

[15] Dietrich M O,S puch C,Antequera D,et al.M egalin mediates the

transport of leptin across the blood2CSF barrier[J].Neurobiol

Aging,2008,29(6):9022912

[16] C ovey S D,W ideman R D,M cD onald C,et al.The pancreatic beta

109

第10期王春炅等:瘦素在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cell is a key site for mediating the effects of leptin on glucose

homeostasis[J].Cell M etab,2006,4(4):2912302

[17] Laubner K,K ieffer TJ,Lam N T,et al.Inhibition of preproinsulin

gene expression by leptin induction of suppress 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in pancreatic beta2cells[J].Diabetes,2005,54(12):341023417 [18] W ang X D,Liu J,Y ang J C,et al.M ice body weight gain is

prevented after naked human leptin cDNA trans fer into skeletal

muscle by electroporation[J].J G ene M ed,2003,5(11):9662976 [19] Huypens P R.Leptin and adiponectin regulate com pensatory beta cell

growth in accordance to overweight[J].M ed Hypotheses,2007,68

(5):113421137

[20] Zhang W,Della2Fera M A,Hartzell D L,et al.Adipose tissu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obΠob m ice treated with leptin[J].Life Sci,

2008,83(122):35242

[21] Ambati S,K im H K,Y ang J Y,et al.E ffects of leptin on apoptosis

and adipogenesis in3T32L1adipocytes[J].Biochem Pharmacol,

2007,73(3):3782384

[22] Rhee S D,Sung Y Y,Jung W H,et al.Leptin inhibits

rosiglitaz one2induced adipogenesis in murine primary adipocytes[J].

M ol Cell Endocrinol,2008,294(122):61269

[23] Shen J,T anida M,Niijima A,et al.In viv o effects of leptin on

autonom ic nerve activity and lipolysis in rats[J].Neurosci Lett,

2007,416(2):1932197

[24] Okamatsu2Ogura Y,U ozum i A,T oda C,et al.Uncoupling protein1

contributes to fat2reducing effect of leptin[J].Obes Res Clin Pract,

2007,1(4):2332241

[25] Plum L,R other E,Munzberg H,et al.Enhanced leptin2stimulated

Pi3k activation in the CNS prom otes white adipose tissue

transdifferentiation[J].Cell M etab,2007,6(6):4312445

[26] Z eigerer A,R odeheffer M S,M cG raw T E,et al.Insulin regulates

leptin secretion from3T32L1adipocytes by a PI3kinase independent

mechanism[J].Exp Cell Res,2008,314(11212):224922256 [27] Himeno K,Seike M,Fukuchi S,et al.Heterozyg osity for leptin

receptor(fa)accelerates hepatic triglyceride accumulation without

hyperphagia in Zucker rats[J].Obes Res Clin Pract,2009,3(1):

29234

[28] Leonardo E S,Bass oli B K,Cass olla P,et al.Leptin inhibits

glycogen catabolism but does not m odify acutely the suppressive effect

of insulin on glucose production and glycogenolysis stimulated by82 Br2cAMP in rat liver perfused in situ[J].Pharmacol Res,2009,59

(3):1762182

[29] Vila L,R oglans N,Alegret M,et al.Suppress or of cytokine

signaling23(S OCS23)and a deficit of serineΠthreonine(SerΠThr)

phosphoproteins inv olved in leptin transduction mediate the effect of

fructose on rat liver lipid metabolism[J].Hepatology,2008,48(5):

150621516

[30] Benomar Y,W etzler S,Larue2Achagiotis C,et al.In vivo leptin

in fusion im pairs insulin and leptin signalling in liver and

hypothalamus[J].M ol Cell Endocrinol,2005,242(122):59266 [31] Eguchi M,G illis L C,Liu Y,et al.Regulation of S OCS23

expression by leptin and its co2localization with insulin receptor in rat

skeletal muscle cells[J].M ol Cell Endocrinol,2007,267(122):382

45

[32] S olinas G,Summermatter S,M ainieri D,et al.The direct effect of

leptin on skeletal muscle therm ogenesis is mediated by substrate

cycling between de nov o lipogenesis and lipid oxidation[J].FE BS

Lett,2004,577(3):5392544

[33] Ceci R,Sabatini S,Duranti G,et al.Acute,but not chronic,

leptin treatment induces acyl2C oA oxidase in C2C12my otubes[J].

Eur J Nutr,2007,46(6):3642368

[34] Akasaka Y,Tsunoda M,Ide T,et al.Chronic leptin treatment

stimulates lipid oxidation in imm ortalized and primary m ouse skeletal

muscle cells[J].Biochim Biophys Acta,2009,1791(2):1032109 [35] M cAinch A J,S teinberg G R,M ollica J,et al.Leptin stimulation of

COXIV is im paired in obese skeletal muscle my otubes[J].Obes Res

Clin Pract,2007,1(1):53260

[36] W ang X D,T ang J G,X ie X L,et al.A com prehensive study of

optimal conditions for naked plasm id DNA trans fer into skeletal

muscle by electroporation[J].J G ene M ed,2005,7(9):123521245 [37] M antz oros C S.The role of leptin in human obesity and disease: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J].Ann Intern M ed,1999,130(8):6712

680

[38] Farooqi I S,M atarese G,Lord G M,et al.Beneficial effects of

leptin on obesity,T cell hyporesponsiveness and neuroendocrineΠmetabolic dys function of human congenital leptin deficiency[J].J

Clin Invest,2002,110(8):109321103

[39] G ibs on W T,Farooqi I S,M oreau M,et al.C ongenital leptin

deficiency due to hom ozyg osity for the Delta133G mutation:report of

another case and evaluation of response to four years of leptin therapy

[J].J Clin Endocrinol M etab,2004,89(10):482124826

[40] Lee J H,Chan J L,S ourlas E,et al.Recombinant methionyl human

leptin therapy in replacement doses im prove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c profile in patients with lipoatroph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duced by the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J].J Clin Endocril

M etab,2006,91(7):260522611

[41] Otv os L Jr,T errasi M,Cascio S,et al.Development of a

pharmacologically im proved peptide ag onist of the leptin receptor[J].

Biochim Biophys Acta,2008,1783(10):174521754

209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5卷

糖脂代谢病的发病机制多重打击学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6278145.html, 糖脂代谢病的发病机制:多重打击学说 作者:华爽吕明慧刘倩颖何兴祥荣向路叶得伟郭姣 来源:《世界中医药》2019年第03期 摘要;血糖異常、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超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是世界性难题。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已证实,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常合并发生,但目前对导致上述代谢异常发生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并制约了综合防控疗效优良的创新药物和诊疗手段的研发。郭姣教授率团队基于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转化研究数据,提出“糖脂代谢病”创新理论,认为上述代谢异常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发病过程由遗传、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参与,以神经-内分泌失调、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肠道菌群失调为核心病理,以高血糖、血脂失调、非酒精性脂肪肝、超重、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单一或合并出现为主要临床表现特点。本文综合神经-内分泌-免疫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环节与糖脂代谢异常及其诱发多器官病变的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提出糖脂代谢病发病机制的“多重打击学说”。该学说对于揭示多种代谢异常发生的核心、共性分子机制及从病证结合角度阐释中医证候的生物学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脂代谢病;发病机制;神经-内分泌轴;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代谢性炎性反应;肠道 菌群失调 The Multiple-hit Pathogenesis of Glucolipid Metabolic Disorders Hua Shuang1,2,3,Lyu Minghui1,2,3,Liu Qianying1,2,3,He Xingxiang2,Rong Xianglu1,2,3,Ye Dewei1,2,3,Guo jiao1,2,3 (1 Joint Laboratory between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on Metabolic Diseases,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80 Waihuan Road East,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Guangzhou 510006,China; 2 Guangdong Metabolic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80 Waihuan Road East,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Guangzhou 510006,China; 3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80 Waihuan Road East,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The high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hyperglycemia,dyslipidemia,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obesity,hypertension,atherosclerosis and its rela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as emerged as one of leading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Epidemiological data well established that two or several above-mentioned metabolic disorders usually co-exist in obese subjects.However,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co-existence of these metabolic disorders have not been well characterized currently,exerting nega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these diseases.Based on the data from epidemiological and translational

糖类代谢和脂肪代谢

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第4节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糖类、脂肪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2、知道糖类、脂肪之间的转变关系。 3、初步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营养物质转变实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糖类、脂肪代谢及相互转变的实例,感受这两大类营养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变,逐步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二、重点: 1、糖类的代谢 2、脂肪的代谢 三、难点: 糖类、脂肪之间的转变过程及途径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五、教学过程

附: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糖类、脂肪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2.知道糖类、脂肪之间的转变关系 3.通过学习营养物质转变,结合生活实际,养成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 学习重点: 糖类、脂肪代谢过程 学习难点: 糖类、脂肪的相互转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回顾:人体消化系统组成、食物消化过程与消化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生物体中能源物质的种类;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三羧酸循环) (1)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途径获得。当我们吃了食物,实际上食物__________(是,不是)已经进入了人体,而是需要先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能够被利用。 (2)三大主要营养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的消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脂肪的消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2.阅读,思考,讨论: 糖类代谢 (1)生物体细胞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利用葡萄糖获得能量。 (2)动物体内的___ 细胞和细胞可以以形式储存一定量的糖类物质。(3)北京填鸭在肥育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什么? () 脂类代谢 (1)为什么长期偏食高油、高脂食物的人更容易肥胖? (2)饮食中摄入脂肪就不能控制体重了吗?

糖代谢百度百科

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另外包括一些双糖及单糖。多糖及双糖都必须经过酶的催化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食物中的淀粉经唾液中的α淀粉酶 作用,催化淀粉中α-1,4-糖苷键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寡糖及糊精。由于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短,淀粉的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肠。小肠中含有胰腺分泌的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三糖、α糊精和少量葡萄糖。在小肠黏膜刷状缘上,含有α糊精酶,此酶催化α极限糊精的α-1,4-糖苷键及α-1,6- 糖苷键水解,使α-糊精水解成葡萄糖;刷状缘上还有麦芽糖酶可将麦芽三糖及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小肠黏膜还有蔗糖酶和乳糖酶,前者将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后者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糖被消化成单糖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上段,己糖尤其是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摄取是一个依赖Na+的

糖代谢 耗能的主动摄取过程,有特定的载体参与: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着与细胞膜结合的Na+-葡萄糖联合转运体,当Na+经转运体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随Na+一起被移入细胞内,这时对葡萄糖而言是逆浓度梯度转运。这个过程的能量是由Na+的浓度梯度(化学势能)提供的,它足以将葡萄糖从低浓度转运到高浓度。当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葡萄糖经小肠上皮细胞基底面单向葡萄糖转运体(unidirectional glucose transporter)顺浓度梯度被动扩散到血液中。小肠上皮细胞内增多的Na+通过钠钾泵(Na+-K+ ATP 酶),利用ATP提供的能量,从基底面被泵

出小肠上皮细胞外,进入血液,从而降低小肠上皮细胞内Na+浓度,维持刷状缘两侧Na+的浓度梯度,使葡萄糖能不断地被转运。 编辑本段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blood sugar)。体内血糖浓度是反映机体内糖代谢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空腹血浆葡萄糖糖浓度为3.9~6.1mmol/L(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高于7.0 mmol/L称为高血糖,低于3.9mmol/L 称为低血糖。要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必须保持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动态平衡。 一、血糖的主要来源及去路 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③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及生糖氨基酸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在长期饥饿时作为血糖的来源。

糖脂代谢异常指导方案

一、保肝肝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注意肝脏保护,禁烟限酒,合理用药,减少酒精性、药物性肝损伤。 2、保证良好睡眠,避免熬夜,夜间12-2点是肝脏排毒的最佳时间,熬夜会降低肝脏排毒效果,加重肝脏负担。 3、生活中注意避免各种化学物质对肝脏的慢性伤害如:烟尘、汽车尾气、家装材料及烟酒刺激等。 (二)饮食指导 1、低脂、适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高蛋白饮食可提高肝脏的免疫功能。 2、高维生素饮食,维生素有营养、保护、支持肝细胞作用,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物质,应每天吃500克左右蔬菜,吃3~4种水果。少吃油炸、烧烤食物,不一次大量摄入鸡、肉、鱼、蛋、豆制食品,以免蛋白质摄入过多加重肝脏负担。 3、丹参有抗肝炎病毒,活血化淤,保肝护心作用,可用少量丹参、黄芪饮片泡水饮用,也可口服丹参片3片/次,每日三次。 4、合理膳食:宜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适量高蛋白质饮食。 5、适量饮水,以促进机体代谢及代谢废物的排泄。 6、多食富含甲硫氨基酸丰富的降脂食物,如小米、燕麦等粗粮、黑芝麻、黑木耳、油菜、菠菜、菜花、甜菜头、海米、海带、干贝、淡菜等食品可促进体内磷脂合成,协助肝细胞内脂肪的转变。 饮食禁忌:(1)绝对禁酒(2)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尽量不食洋葱、蒜、姜、辣椒、胡椒、咖喱等;少食用肉汤、鸡汤、鱼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物。(3)控制食糖,各种甜食及高热量食物,如含糖量高的蔬菜、水果、粉条、巧克力、甜点心等。(4)少吃或不吃煎炸等油类含量高的食品。(5)忌食用动物油,少食植物油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6)忌过量或不科学用保健食品 (二)糖代谢失调指导 (一)生活起居: 树立正确的进食观,热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剩、肥胖、运动缺乏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应注意合理膳食。 1、低糖饮食,限制食量,每日三餐以6~7分饱为宜,避免进食速度过快,不要吃的过饱。控制体重,加强运动,消耗体内过剩能量,每天做有氧运动40—60分钟,可分俩个阶段进行,参加适当体力劳动,适当的体力劳动及适量运动能促进糖吸收,减轻胰岛负担。 2、避免过度紧张、劳累,人体在紧张、劳累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胰岛α细胞分泌增加,

糖类代谢和脂肪代谢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是来自成都市新都区升庵中学的生物教师李珍。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现行高中生物沪科版高中第一册(试用本)第四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可以说是对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的补充,是对本书主要知识的延伸和总结。根据前面的学习和初中的知识,并联系生活经验,学生对生物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可以相互转变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具体的代谢途径和转变过程却不甚了解。因此,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并进一步确定了教学重难点。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一下这节课。 (一)教学环境设计 这节课我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以问题探究为主线,以学生的“做”为核心,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利用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和投影等方式提高互动效率,同时与传统的板书优势互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二)设计理念 本节的内容大多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且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以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以问题驱动为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在“做中错,错中学”。 (三)教学风格 以高中生物新课标为教学理念,坚持科学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培养能力和提高认知相结合。通过例举常见的生活实例,创造亲切愉悦的学习氛围。 接下来,我重点说一下教学流程及对课堂的设计。 (四)教学流程 首先是问题引入,我是通过一组图片来导入这堂课的。今年7月,湖北多地遭遇有史以来最强暴雨袭击。相关报道每天都会出现,可以说是今夏最受关注的国内新闻之一。学生应该有所耳闻,所以能积极主动开始本节的学习。然后展示救灾物资去向清单,紧接着提问:“从救灾物品的种类看,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主要营养物质有哪些呢?”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各食物主要的营养成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对象,开始本节的学习。 接下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自主探究,在新课之前,我设置了知识铺垫环节。即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1. 回忆三大营养物质的结构和功能;2. 联想生活中有关营养物质转变的现象;3. 联系已学知识总结物质代谢的基本规律。在思考讨论之后,学生在情感上能认同营养物质的转变,在认知上对物质代谢有总体的认识,为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奠定了基础。 知识铺垫之后,依次进行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的学习。首先是糖代谢途径,教材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描述比较全面,需要补充说明的知识也比较少。因此,采用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同桌讨论的模式进行,最后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展示代谢图解。这个时候我并不提供固定的格式,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自由发挥,在展示环节让学生通过比较、修正,提高处理和归纳信息的能力。当然,最后我会逐步引导学生以血糖为核心,绘制血糖的三来源和三去向图解,帮助他们更有条理地认识这部分知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糖代谢,也让这节课更有趣,我设置了一系列的生活场景,让他们去分析可能发生的代谢途径。这样,他们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能更充分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学以致用。 脂肪代谢部分需要补充的知识点稍微多一些,因此在小组讨论之前,我提醒学生参考糖代谢图解,鼓励他们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大胆猜测,最后通过激烈的讨论明确各途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部分知识,我设置了角色扮演环节,即让学生扮演营养师给出建议。比如,减肥能吃含脂肪的食物吗?要想减肥应该慢跑还是快跑?这样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脂肪

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

项目名称: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林圣彩厦门大学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1. 总体目标 确定机体和细胞在不同生理状况和环境因素下维持糖脂代谢稳态的分子机制,阐明在细胞生长和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调控细胞代谢的信号通路网络,为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和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五年预期目标 (1) 建立对实验动物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的技术平台,发现相关基因敲 除或转基因小鼠造成糖脂代谢紊乱的信号通路。 (2) 较系统地描述在逆境下机体和细胞调控糖脂代谢的分子网络以及调控过程 中关键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体的动态调控机制。 (3) 发现新的参与代谢调控的基因,为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 标。 (4) 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20-30名,培养3-5名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和5-8名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5) 在国际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15-25篇,其中争取在Cell、Nature、Science或其 子刊等影响因子10以上杂志发表研究论文5-10篇,申请发明专利3-5项。

三、研究方案 1. 总体研究方案 细胞能量代谢是细胞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与细胞的繁殖、分化、凋亡、运动、信号转导及多种重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细胞要通过能量感应系统随时监测其能量水平状态,在不同的物质和能量状态下要不断地通过细胞内的代谢调控途径来调节其代谢水平以达到一种稳态。同时,细胞在面对内外界一些不良因素时也会做出相应的代谢变化,这些应激反应对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这些应激反应失调,就会使细胞代谢发生异变,导致如前所述的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本项目的总体研究方案拟利用我们在蛋白质科学、细胞代谢、细胞信号转导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优势和技术手段,结合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集中力量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与细胞代谢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网络,分离和鉴定参与细胞代谢调控的新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探讨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动态调控机制,并研究细胞异常代谢的信号通路,揭示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关系。项目总体研究方案如下图1:

项目名称-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林圣彩厦门大学-

项目名称-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林圣 彩厦门大学- 项目名称: 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 林圣彩厦门大学 起止年限: 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 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1. 总体目标 确定机体和细胞在不同生理状况和环境因素下维持糖脂代谢稳态的分子机制~阐明在细胞生长和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调控细胞代谢的信号通路网络~为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和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五年预期目标 (1) 建立对实验动物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的技术平台~发现相关基因敲 除或转基因小鼠造成糖脂代谢紊乱的信号通路。 (2) 较系统地描述在逆境下机体和细胞调控糖脂代谢的分子网络以及调控过程 中关键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体的动态调控机制。 (3) 发现新的参与代谢调控的基因~为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 标。 (4) 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20-30名~培养3-5名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和 5-8名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5) 在国际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15-25篇~其中争取在Cell、Nature、Science或其 子刊等影响因子10以上杂志发表研究论文5-10篇~申请发明专利3-5项。 三、研究方案 1. 总体研究方案 细胞能量代谢是细胞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与细胞的繁殖、分化、凋亡、运动、信号转导及多种重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细胞要通过能量感应系统随时监测其能量水平状态~在不同的物质和能量状态下要不断地通过细胞内的代谢调控途径来调节其代谢水平以达到一种稳态。同时~细胞在面对内外界一些不良因素时也会做出相应的代谢变化~这些应激反应对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这些应激反应失调~就会使细胞代谢发生异变~导致如前所述的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本项目的总体研究方案拟利用我们在蛋白质科学、细胞代谢、细胞信号转导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优势和技术手段~结合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集中力量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与细胞代谢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网络~分离和鉴定参与细胞代谢调控的新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探讨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动态调控机制~并研究细胞异常代谢的信号通路~揭示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关系。项目总体研究方案如下图1: 内外环境因素(缺氧、营养缺乏或过剩、癌基因突变等)内外环境因素(缺氧、营养缺乏或过剩、癌基因突变等)

生物化学代谢复习之糖代谢脂质代谢

---------------------------------------------------------------最新资料推荐------------------------------------------------------ 生物化学代谢复习之糖代谢脂质代谢 一、糖代谢 (一)糖的无氧氧化 1.基本概念糖酵解: 一分子葡萄糖在胞质中可裂解生成两分子丙酮酸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是葡萄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共同起始途径。 糖的无氧氧化: 在不能利用氧或氧供应不足时,机体分解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氧化,也称为乳酸发酵。 2.糖酵解的基本过程①葡萄糖在己糖激酶己糖激酶的催化下消耗 1 分子 ATP 生成葡糖-6-磷酸。 ②葡糖-6-磷酸异构为果糖-6-磷酸。 ③果糖-6-磷酸在磷酸果糖激酶-1 的催化下消耗 1 分子的ATP 生成果糖-1,6-二磷酸。 ④果糖-1,6-二磷酸在醛缩酶的催化下裂解为1分子磷酸二羟丙酮和1分子3-磷酸甘油醛。 ⑤磷酸二羟丙酮异构为 3-磷酸甘油醛。 (前面的步骤相当于 1 分子葡萄糖裂解产生了 2 分子 3-磷酸甘油醛) ⑥3-磷酸甘油醛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催化下与1分子无机磷酸结合,脱下的氢由 NAD + 携带,生成 1,3-二磷酸甘油酸(高能化合物)。 ⑦1,3-二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酸激酶的催化下水解高能磷酸键(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生成 3-磷酸甘油酸。 1 / 13

⑧3-磷酸甘油酸变位为 2-磷酸甘油酸。 ⑨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高能化合物) 。 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的催化下生成丙酮酸,产生1 分子 ATP(底物水平磷酸化)。 该过程需要关注的几点: (1)三个限速反应: ①③⑩,同时催化这三个反应的酶为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2)该过程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包含了两个高能化合物 (3)调节糖酵解流量最关键的酶是磷酸果糖激酶-1 (4)能量的产生与消耗思考: 1.1 分子葡萄糖完全分解产生 2 分子丙酮酸可以产生多少个分子丙酮酸可以产生多少个 ATP ? 2. 糖原分子中葡萄糖酵解时可以净产生多少个产生多少个 ATP ? 3.丙酮酸在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由NADH+H + 提供氢,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4.糖的无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①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肉收缩很重要②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依赖无氧氧化③神经细胞、白细胞、骨髓细胞等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氧也常由糖的无氧氧化提供部分能量 (二)糖的有氧氧化 1.基本概念糖的有氧氧化是指机体利用氧将葡萄糖彻底氧化为 CO 2 和 H 2 O 的反应过程。 这个过程是体内糖分解供能的主要方式。 2.糖的有氧氧化的三个阶段 (1)同糖酵解 (2)丙酮酸进入线

1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

1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 1.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解答:(1)糖转变为脂肪:糖酵解所产生的磷酸二羟丙同酮还原后形成甘油,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是脂肪酸合成的原料,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2)脂肪转变为糖: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可沿不同的途径转变成糖。甘油经磷酸化作用转变成磷酸二羟丙酮,再异构化变成3-磷酸甘油醛,后者沿糖酵解逆反应生成糖;脂肪酸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在植物或微生物体内可经乙醛酸循环和糖异生作用生成糖,也可经糖代谢彻底氧化放出能量。(3)能量相互利用: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直接用于脂肪酸的合成,脂肪分解产生的能量也可用于糖的合成。2.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解答:(1)糖是蛋白质合成的碳源和能源:糖分解代谢产生的丙酮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4-磷酸赤藓糖等是合成氨基酸的碳架。糖分解产生的能量被用于蛋白质的合成。(2)蛋白质分解产物进入糖代谢: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生成α-酮酸,α-酮酸进入糖代谢可进一步氧化放出能量,或经糖异生作用生成糖。3.蛋白质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解答:(1)脂肪转变为蛋白质: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进一步转变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等,再经过转氨基作用生成氨基酸。脂肪酸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进入三羧酸循环,能产生谷氨酸族和天冬氨酸族氨基酸。(2)蛋白质转变为脂肪:在蛋白质氨基酸中,生糖氨基酸通过丙酮酸转变成甘油,也可以氧化脱羧后转变成乙酰辅酶A,用于脂肪酸合成。生酮氨基酸在代谢反应中能生成乙酰乙酸,由乙酰乙酸缩合成脂肪酸。丝氨酸脱羧后形成胆氨,胆氨甲基化后变成胆碱,后者是合成磷脂的组成成分。4.代谢的区域化有何意义?解答:代谢的区域化是生物代谢的空间特点,该原则普遍适用,而且,越高等的生物,该特点越明显,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消除酶促反应之间的干扰。(2)使代谢途径中的酶和辅因子得到浓缩,有利于酶促反应进行。(3)使细胞更好地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4)有利于调节能量的分配和转换。

核酸代谢和糖代谢名词解释

核酸代谢和糖代谢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分解代谢反应(catabolic reaction):降解复杂分子为生物体提供小的构件分子和能量 的代谢反应。 2.合成代谢反应(anablic reaction):合成用于细胞维持和生长所需分子的代谢反应。 3.反馈抑制(feedback inbition):催化一个代谢途径中前面反应的酶受到同一途径终产物 抑制的现象 4.前馈激活(feed-forward activition):代谢途径中一个酶被该途径中前面产生的代谢物 激活的现象。 5.标准自由能变化(△GO):相应于在一系列标准条件(温度298K,压力1atm (=101.325KPa),所有溶质的浓度都是不是mol/L)下发生的反应自由能变化。△GO′表示pH7.0条件下的标准自由能变化。 6.标准还原电动势(EO′):25℃和pH 7.0条件下,还原剂和它的氧化形式在1mol/L浓 度下表现出的电动势. 7.酵解(glycolysis):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 萄糖转化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和两分子NADH。 8.发酵(fermentation):营养分子(Eg葡萄糖)产能的厌氧降解。在乙醇发酵中,丙酮 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9.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氧存在下,酵解速度放慢的现象。 10.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lation):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二磷酸的 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这种磷酸化与电子的转递链无关。 11.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也称为三羧酸循环(TAC),Krebs循环。是用于乙酰 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 经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12.回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酶催化的,补充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供给的反应, 例如由丙酮酸羧化酶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 13.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是某些植物,细菌和酵母中柠檬酸循环的修改形式, 通过该循环可以收乙乙酰CoA经草酰乙酸净生成葡萄糖。乙醛酸循环绕过了柠檬酸循环中生成两个CO2的步骤 14.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re parhway):那称为磷酸已糖支路。是一个葡萄糖-6- 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该途径包括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在氧化阶段,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核酮糖-5-磷酸和CO2,并生成两分子NADPH;在非氧化阶段,核酮糖-5-磷酸异构化生成核糖-5-磷酸或转化为酵解的两用人才个中间代谢物果糖-6-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15.糖醛酸途径(glucuronate pathway):从葡萄糖-6-磷酸或葡萄糖-1-磷酸开始,经UDP- 葡萄糖醛酸生成葡萄糖醛酸和抗坏血酸的途径。但只有在植物和那些可以合成抗坏血酸的动物体内,才可以通过该途径合成维生素C。 16.无效循环(futile cycle):也称为底物循环。一对酶催化的循环反应,该循环通过ATP 的水解导致热能的释放。Eg葡萄糖+ATP=葡萄糖6-磷酸+ADP与葡萄糖6-磷酸+H2O=葡萄糖+Pi反应组成的循环反应,其净反应实际上是ATP+H2O=ADP+Pi。 17.磷酸解(phosphorolysis)作用::通过在分子内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脂键而使 原来键断裂的方式。实际上引入了一个磷酰基。

糖代谢名词解释

糖代谢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分解代谢反应(catabolic reaction):降解复杂分子为生物体提供小的构件分子和能量 的代谢反应。 2.合成代谢反应(anablic reaction):合成用于细胞维持和生长所需分子的代谢反应。 3.酵解(glycolysis):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 萄糖转化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和两分子NADH。 4.发酵(fermentation):营养分子(Eg葡萄糖)产能的厌氧降解。在乙醇发酵中,丙酮 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5.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氧存在下,酵解速度放慢的现象。 6.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lation):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二磷酸的 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这种磷酸化与电子的转递链无关。 7.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也称为三羧酸循环(TAC),Krebs循环。是用于乙酰 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 经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8.回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酶催化的,补充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供给的反应, 例如由丙酮酸羧化酶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 9.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是某些植物,细菌和酵母中柠檬酸循环的修改形式, 通过该循环可以收乙乙酰CoA经草酰乙酸净生成葡萄糖。乙醛酸循环绕过了柠檬酸循环中生成两个CO2的步骤 10.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re parhway):那称为磷酸已糖支路。是一个葡萄糖-6- 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该途径包括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在氧化阶段,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核酮糖-5-磷酸和CO2,并生成两分子NADPH;在非氧化阶段,核酮糖-5-磷酸异构化生成核糖-5-磷酸或转化为酵解的两用人才个中间代谢物果糖-6-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11.磷酸解(phosphorolysis)作用::通过在分子内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脂键而使 原来键断裂的方式。实际上引入了一个磷酰基。 12.尾部生长(tailward growth):一种聚合反应机理经过私有化的单体的头部结合到聚合 的尾部,连接到聚合物尾部的单体的尾部又生成了接下一个单体的受体。 13.糖异生作用(gluconenogenesis):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糖异生不是糖 酵解的简单逆转。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进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需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个反应。 14.呼吸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electron-transport chain):由一系列可作为电子载体的酶 复合体和辅助因子构成,可将来自还原型辅酶或底物的电子传递给有氧代谢的最终的电子受体分子氧(O2) 15.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电子从一个底物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与酶催 化的由ADP和Pi生成ATP与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 16.化学渗透理论(chemiosnotic theory):一种学说,主要论点是底物氧化期间建立的质 子浓度梯度提供了驱动ADP和ATP和Pi形成ATP的能量。 17.解偶联剂(uncoupling agent):一种使电子传递与ADP磷酸化之间的的紧密偶联关 系解除的化合物,Eg2,4-二硝基苯酚。 18.P/O比(P/O ratio):在氧化磷酸化中,每1/2O2被还原成ADP的摩尔数。电子从NADH

生物化学代谢复习之糖代谢、脂质代谢

一、糖代谢 (一)糖的无氧氧化 1.基本概念糖酵解:一分子葡萄糖在胞质中可裂解生成两分子丙酮酸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是葡萄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共同起始途径。 糖的无氧氧化:在不能利用氧或氧供应不足时,机体分解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氧化,也称为乳酸发酵。 2.糖酵解的基本过程①葡萄糖在己糖激酶的催化下消耗1分子ATP生成葡糖-6-磷酸。②葡糖-6-磷酸异构为果糖-6-磷酸。 ③果糖-6-磷酸在磷酸果糖激酶-1的催化下消耗1分子的ATP生成果糖-1,6-二磷酸。 ④果糖-1,6-二磷酸在醛缩酶的催化下裂解为1分子磷酸二羟丙酮和1分子3-磷酸甘油醛。⑤磷酸二羟丙酮异构为3-磷酸甘油醛。(前面的步骤相当于1分子葡萄糖裂解产生了2分子3-磷酸甘油醛) ⑥3-磷酸甘油醛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催化下与1分子无机磷酸结合,脱下的氢由NAD+携带,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高能化合物)。⑦1,3-二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酸激酶的催化下水解高能磷酸键(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生成3-磷酸甘油酸。⑧3-磷酸甘油酸变位为2-磷酸甘油酸。⑨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高能化合物) 。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的催化下生成丙酮酸,产生1分子A TP(底物水平磷酸化)。 该过程需要关注的几点:(1)三个限速反应:①③⑩,同时催化这三个反应的酶为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2)该过程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包含了两个高能化合物(3)调节糖酵解流量最关键的酶是磷酸果糖激酶-1 (4)能量的产生与消耗 思考:1.1分子葡萄糖完全分解产生2分子丙酮酸可以产生多少个ATP? 2.糖原分子中葡萄糖酵解时可以净产生多少个ATP? 3.丙酮酸在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由NADH+H+提供氢,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4.糖的无氧氧化的生理意义:①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肉收缩很重要②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依赖无氧氧化③神经细胞、白细胞、骨髓细胞等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氧也常由糖的无氧氧化提供部分能量 (二)糖的有氧氧化 1.基本概念糖的有氧氧化是指机体利用氧将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的反应过程。这个过程是体内糖分解供能的主要方式。 2.糖的有氧氧化的三个阶段 (1)同糖酵解(2)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酸胺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组成)的催化下与辅酶A反应氧化脱羧,脱下的氢由NAD+携带,生成乙酰CoA和CO2。(参与的辅酶有TPP、硫辛酸、FAD、NAD+、CoA) (3)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 ①乙酰CoA与草酰乙酸在柠檬酸合酶的催化下生成柠檬酸,反应所需的能量来自乙酰CoA。 ②柠檬酸经酶-顺乌头酸复合体异构为异柠檬酸。③异柠檬酸在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催化下氧化脱羧,脱下的氢由NAD+携带,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及CO2。 ④α-酮戊二酸在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催化下与辅酶A反应氧化脱羧,脱下的氢由NAD+携带,反应生成琥珀酰CoA及CO2。 ⑤琥珀酰CoA在琥珀酰CoA合成酶的催化下水解掉高能硫酯键,与GDP磷酸化偶联,生成琥珀酸、GTP及CoA。 ⑥琥珀酸在琥珀酸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延胡索酸,脱下的氢由FAD携带。 ⑦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⑧苹果酸在苹果酸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脱下的氢由NAD+携带。 该过程需要关注的几点:(1)三个限速反应:①③④,同时催化这三个反应的酶为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也是关键酶(2)该过程只有一步水平磷酸化,只有一个高能化合物(当然乙酰CoA也是高能化合物) (3)生成三个NADH+H+和一个FADH2 (4)两次氧化脱羧(5)能量的产生与消耗 思考:1分子葡萄糖完全分解生成CO2和H2O可以产生多少ATP?(两种情况均思考)

糖代谢 与运动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 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2、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者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3、糖酵解:糖在氧气供应不足情况下,经细胞液中一系列酶催化,最后生成乳酸的过程; 4、乳酸循环:血乳酸经血液循环送至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可合成肝糖原和葡萄糖,在进入血液补充血糖的消耗或者被肌肉摄取合成肌糖原; 5、糖原合成:由葡萄糖、果糖或者半乳糖等单糖在体内合成糖原的过程; 6、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成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7、乳酸阈:是指在进行递增强度运动时,血乳酸浓度上升到4mmol/L所对应的运动强度。 二、简述题 1、简述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答:1、糖可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 2、糖在脂肪代谢中的调节作用。 3、糖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4、糖具有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 2、运动后乳酸消除的去路有哪些,分别加以叙述。 答:1、氧化,乳酸的氧化是乳酸代谢的主要去路主要在骨骼肌中进行。 2、异化为糖,正常生理条件下,乳酸随血液循环至肝脏,可经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或者肝糖原。 3、在肝脏合成其他物质,运动中生成的乳酸,运动后在肝可经乙酰辅酶A 合成脂肪酸、胆固醇、酮体及乙酸等其他物质。 3、简述糖有氧氧化过程在运动中的生理意义。 答:1、产生的能量多,是机体利用糖能源的主要途径。 2、三羟酸循环是人体内糖、脂质和蛋白质三大代谢中心环节。 4、简述糖异生作用及其在运动中生理意义。 答:1、弥补体内糖量不足,维持血糖相对稳定 2、乳酸异生为糖有利于运动中乳酸消除 七、论述题 1、试述肌糖原贮量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答:肌糖元在氧或无氧条件下,都产生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进一步转化为乳酸,如果供氧不足,乳酸可重新合成肌糖元,从而间接维持了血糖浓度的稳定。肌糖原储量越多运动能力越强。 2、试述不同方式运动时血糖水平的变化特点。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胃肠腔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转运。 2.吸收吸收途径: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 ③乙酰CoA进入柠檬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概述: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这是因为循环反应中第一个中间产物是含三个羧基的柠 檬酸。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 反应部位: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mitochondria)中进行。 涉及反应和物质:经过一轮循环,乙酰CoA的2个碳原子被氧化成CO 2 ;在循环中有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可生成1分子ATP;有4次脱 氢反应,氢的接受体分别为NAD+或FAD,生成3分子NADH+H+ 和1分子FADH2。 总反应式:1乙酰CoA + 3NAD+ + FAD + GDP + Pi + 2H 2O2CO 2 + 3 (NADH+H+)+ FADH 2 + CoA + GTP 特点: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生理意义:1. 柠檬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的共同通路。 2. 柠檬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