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本科)

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本科)
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本科)

《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一篇企业信息管理概述

第1章企业信息管理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

2、信息——是已经被处理成某种形式的数据。

3、信息技术——是获取、存储、传递、加工、再生和利用信息的技术。

4、知识——从相关信息中过滤、提炼及加工而得到有用的资料。

5、人工智能——指模仿人的大脑,具有逻辑判断与处理能力,能处理非结构问题的一种计算机技术。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答:(1)用顾客反馈系统跟踪顾客对公司的反馈,可以增长客户的忠诚度;

(2)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伙伴与伙伴、员工内部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竞争优势;(3)利有基于网络通信的信息技术企业不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从而提高竞争优势;(4)用仓库系统管理提供存货的准确性,极大的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2.数据和信息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联系:

信息是数据加工后所得到的另外一种形式数据,这种数据对信息的接收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是信息加工的原始基础。

区别:

信息本质地反映了事物概念,而数据只是信息的具体的表现,信息不随载体的性质而变化,而数据具体的形式却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3.什么是虚拟组织?特点是什么?虚拟组织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是什么?

答:虚拟组织是由若干个独立、实在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的、动态性的虚拟企业联盟的一种形式。

特点:

(1)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不同的地域、不同规模的企业在逻辑上构成一个组织;(2)联盟成员可以是供应商、客户、制造商、分销商;

(3)有很大的灵活性、机动性、灵敏性。

虚拟组织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虚拟组织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信息技术是虚拟企业存在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虚拟企业的发展,反过来,虚拟组织发展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4、信息技术对组织有哪些方面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答: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了组织的改革发过组织变革对信息的技术的要求更高,也促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的之间影响是相互的。

有利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了组织的结构,出现了虚拟组织,扁平化组织、简化了内容结构,弱化了等级制度,促进了组织内部交流,知识的分享与全员参与、对外部环境变化更敏感,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2)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的行为。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交流方式、工作方式、工作地点等变得更加方便与灵活。

不利影响:

(1)信息技术的引用使组织整天依赖电子交流和信息处理,使员工变得孤独、焦虑;(2)信息技术基于开放性的网络技术,使企业在某种程度面临更大的风险;

(3)信息技术使企业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压力。

5.企业进行信息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1)用户的积极配合;

(2)高层领导的参与;

(3)科学的管理基础;

(4)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

(5)合理的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

第二篇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平台

第2章数据库仓库

一、名词解释

1、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文件)。

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数据库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它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对数据库集中统一的管理,是数据库的核心,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接口。

3、数据库管理员——是管理与维护数据库正常运行的专职人员。

4、数据库仓库——是面向主题、集成的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相对稳定的数据集合,主要是面对的是决策人员。

5、专家系统——专家系统由知识库、推论引擎及接口为基础而组成的计算机化系统,其目的在对于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作判断、解释及认知,但由于此特定领域可大可小,且对认知的定义亦有不同的解释,但基本上,当此系统所能处理的问题,其复杂性、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以及其执行的信度及效度足可与专家相匹敌时,可称之为专家系统。

6、商务智能——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管理、分析、处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数据与信息从而改善决策水平而采取的一种活动技术。

二、简单题1、简述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答: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用户、支持数据库运行的各种计算机软件和硬件。

2、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答:(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2)数据库的操纵功能;

(3)数据库的保护功能;

(4)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第3章计算机网络

一、名词解释

1、局域网——把有限的地理范围,一般是一栋楼或几栋楼之间的计算机或终端连接起来的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传达室递的网络。

2、城域网——一般地理范围是一个城市的区域的网络。

3、广域网——实现计算机的远距离的连接通常在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网络。

4、因特网——一个以TCP/IP网络协议连接各个国家地区、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网,它将数万个计算机网络与主机连接起来覆盖全球的网络。

5、内联网——利用因特网技术(TCP/IP)提供企业各部门进行交互通用的平台网络。

6、外联网——利用因特网技术(TCP/IP)并通过公共通用系统、并采用认证技术使通过认证技术使通过认证技术使通过认证的用户能够分享内容网信息的一种半开放网络。

二、简答题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计算机网络是如何分类的?解释每一种类型的特点?

答: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计算机网络分成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特点:

局域网涉及的地理范围较小,通信速度快,比较安全可靠。

城域网涉及的地理范围在一个城市之前,技术相对局域网复杂,一般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广域网涉及的地理范围较大在全球范围。技术复杂,通信慢,介质多种,开放网络。

2、什么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其组成是什么?优点是什么?

答: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一种网络架构模式,把网络分成服务器与工作站两大部分、服务器为工作站提供各种服务,工作站必须通过工作站软件连接登录服务器进行使用服务。

组成:

对采用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对网络中的资源进行分布共享,集中统一管理的优点。

3、简述内联网的特点、功能和结构。

答:结构:

分成工作站、服务器、通信线路、通信线路采用C/S或B/S网络体系结构。

特点:

(1)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友好的操作界面;

(2)操作截面与因特网界面相同;

(3)具有同因特网相似的功能并提供服务使用户的工作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4)可以在内部网实同邮件服务等。

三、分析题

1、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及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答:有利影响:

(1)利用因特网在企业会计管理中可以实零库存;

(2)利用计算机网络中的邮件服务,BBS等可以促进企业员的交流与沟通;

(3)利用高速的带宽的网络可以实现对跨地区的企业、公司召开视频会议、以及实现网络营销、电子商务;

(4)利用网络可以方便为客户与供应商、企业间的服务从而形成“虚拟联盟”等等。

不利影响:

(1)计算机网络基于开放性网络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使企业面临更多风险;

(2)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使企业在竞争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压力;

(3)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从而使企业增加了成本等。

第3篇企业信息系统

第4章企业信息系统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IS)——是由人员、数据、反映业务活动的软件、网络和计算机硬件五个构件组成的一个集成系统,其目的支持企业的日常业务运行、以及满足管理员的决策需求。

2、事务处理系统(TPS)——是一个支持操作层的日常数据处理业务的一个系统,主要面对是操作员。

3、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4、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指能够利用数据和模型来帮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的、高度灵活的、人机交互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二、简答题

1、信息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简要说明每一个方面的含义。

答:信息处理的内容包括两大方面:数值运算处理和非数值处理。

其中:

数值处理包括简单的算术运算和数据统计方面的计算、检验、优化、模型等。

非数值运算就是指排序、分类、合并、选择、汇总、分配、图形表格等处理。

2、简述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关系?

答:信息系统与组织是互动关系,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目标,组织变化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系统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业务流程的重组织使组织结构的变化。

3、不同的管理活动对信息需求有不同?

答:管理活动分成了四大类:战略规划、管理控制、知识管理和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层一般是针对企业内部,涉及的范围较小、主要具体详细的工作,要求时间是当前,一般是结构化程度较高的信息处理:管理控制层一般对外面与内部兼有,面对的是管理员,处理的数据有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战略规划层以外源为主,一般是宏观的,面对是决策分析人员,处理的信息是一般是非结构化数据,数据也是历史性的;知识管理层主要是指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规律性,可以作为一种借鉴的,主要是面对是专家。

4、MIS与DSS的区别是什么?

答:(1)MIS系统主要目的是服务于管理,面对的主要是管理员,处理一些结构化问题,DSS主要是支持决策,面对的是决策分析人员,处理一些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2)MIS是管理层软件,而DSS是战略层软件前者存储一般是传统数据库,后者是数据仓库;

(3)MIS是数据驱动的处理方式,而DSS是模型驱动的处理方式。

三、分析题

1、针对某个特定企业,分析其管理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

答:举例:连锁超市企业管理软件

(1)库存管理功能

(2)采购管理功能

(3)数据核算实时传输功能

(4)成本核算的功能

(5)成本预测功能

(6)供应商管理与分析功能

(7)物流信息管理功能

(8)电子交易与结算功能

(以上仅供参考)

第5章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物料需求计划(MRP)——就是对物料清单的管理和利用的计划是指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品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时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品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是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物资计划管理模式。

2、制造资源计划(MRPⅡ)——MRP是对制造企业所有资料作有效计划的一种子方法。它能理想的提出部件的运行计划,资金的财政计划,并有一种回答What-if问题的模拟能力,它是由种种功能组成的,彼此相连。每个系统的输出将被集成到财政报告中去,如经营计划,采购报告,运输预算,现金中的库存估计,现金流量表等等。MRP还被有效的定义为基于网络的管理系统。

3、企业资源计划(ERP)——它是一个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与利用的系统。ERP通过信息对信息进行充分整理、有效传递,使企业的资源在购、存、产、销、人、财、物等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合理地配置与利用,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从本质上讲,ERP是一套信息系统,是一种工具。ERP在系统设计中可集成某些管理思想与内容,可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二、简单题

1、结合ERP的发展历史,简述MRP、MRPⅡ、ERP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ERP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基本MRP,闭环MRP、MRPⅡ,ERP四个阶段,基本MRP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信息来对企业生产进行控制与管理,解决生产过程中缺件与超存储的矛盾。闭环MRP在基本MRP的基础上并对企业的能力计划纳入管理,建立反馈与确定认机制,使生产活动的各方面得到统一,MRPⅡ在闭环MRP的基础上增加财务管理,使生产与财务实现统一从而使企业及时掌握生产成本与资金运作情况,来调整生产经营与管理。ERP不再只限于企业内部生产制造,把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集成,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生产制造一体化管理。

2、简述ERP的管理思想。

答:ERP的管理是实现对整个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管理的思想;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3、简述典型的ERP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1)财务管理;

(2)物流管理;

(3)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

4、简述ERP系统实施的步骤。

答:(1)前期工作:领导培训、企业诊断、需求分析、软件选型;

(2)实施准备:项目组织、数据准备、系统安装调试、软件原型测试;

(3)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4)切换运行;

(5)新系统运行。

三、分析题

1、针对特定的企业,分析ERP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答:(1)ERP,从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管理,把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最后到客户手中整个供应链管理,实现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对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2)ERP不仅对企业内部生产制造进行实时监督管理,还对客户,供应销,外部市场进行分析管理,实现按需生产,根据客户的个性化生产,由原来的推式生产转向推式生产,实现零库存,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3)ERP系统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统一管理,模型里有很多的数学模型,专家推量模型,帮助决策人员预测分析,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以上仅供参考)

2、查阅资料并分析导致ERP项目失败的原因。

答:(1)在ERP实施前期工作被忽视,主要表现在领导对ERP的理念原理理解不透切,导致决策性的错误;

(2)在ERP实施前期工作中对企业诊断与评议、需求分析不够准确导致ERP选型错误;(3)ERP实施过程没有被高度重视,导致开发到测试过程中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上仅供参考)

第6章供应链管理系统

一、名词解释

1、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2、供应链管理(SCM)——是从订单生产、订单执行、订单完成以及产品、服务或信息分发过程的合作,创造一个相互依赖的一个“扩展企业”的过程。

二、简答题

1、SCM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传统企业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1)九十年代以前,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上的目的,对与产品制造有关的活动和资源主要采取自行投资和兼并的“纵向一体化”的模式,很多造企业拥有从材料生产,到成品制造,运输和销售的所有设备以及组织机构齐全,但是,面对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趋势,纵向发展会增加企业的投资负担,迫使企业从事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而且企业也会面临更大的行业风险。

(2)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纵向一体化”的弊端,为了节约投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转而把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业务包出去。自身则采取集中发展主营业务的“横向一体化”的战略。原有企业和为他提供材料或服务的企业就形成了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

在这种形式下,对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水平,信息沟通,物流速度,售后服务以及技术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应链管理就是适应这一形式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SCM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它是一种从供应商开始,经由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客户的全要素、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的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的是企业之间的合作,以达到全局最优。

3、SCM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订单生产;

(2)订单执行;

(3)计单完成;

(4)产品、服务、信息分发、客户集成。

4、SCM要完成的业务功能有哪些?

答:(1)订单管理;

(2)生产计划;

(3)查询和统计;

(4)采购管理;

(5)库存管理;

(6)生产物流;

(7)销售管理。

5、SCM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1)总成本最小;

(2)客户服务最优化;

(3)总库存量最小化;

(4)总周期时间最优化;

(5)物流质理最优化。

三、分析题

1、分析并举例说明企业实施SCM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答:(1)建立成功的联系

供应链是通过联系来进行的管理,通过其组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过程之间实现连接和协调来进行管理。因此联系对于供应链竞争来说,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这种联系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只有当合作的各方之间的关系充满对所有各方的承诺时,才能足以确保合作的各方创造价值,为所有合作者创造获得更多利润。

(2)将供应链作为一个网络来管理

供应链中的“链”实质上是一个网络,在供应链竞争中,企业的竞争模式是这样的:企业处于相互依赖的网络中心,这个网络中的参与者通过优势互补结成联盟,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通过这种网络进行竞争。从而提高企业优势。

(以上仅供参考)

第7章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指通过信息技术使企业在市场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范围内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的软件系统。

2、呼叫中心——是建立在CTI基础上,充分融合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多项功能,并可与企业的其他信息化系统连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3、客户生命周期——就是指客户与企业发生联系的全过程的不同阶段与不同状态就构成了客户的生命周期。

二、简答题

1、一个完整的客户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个完整的客户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退化期。

特点:

考察期:双方互相了解不足,不确定性大;

形成性:双方已建立了一定的相互信任和相依赖;

稳定期:双方对对方提供的价值高度满意,双方为了保持这种关系,双方都作了大量的投入;

退化期:交易量下降,一方或双方正考虑结束关系甚至物色候选关系伙伴。

2、CRM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答:(1)客户服务;

(2)销售;

(3)市场营销;

(4)共享的客户资料库;

(5)分析能力。

3、按功能来分,CRM有几种类型?

答:(1)操作型;

(2)分析型;

(3)协作型。

4、简述CRM系统的实施步骤。

答:(1)理念导入;

(2)业务梳理;

(3)流程固化;

(4)系统部署;

(5)应用培训;

(6)业务上线。

5、简述什么是客户价值的“80/20原则”?

答:一个企业的八成利润往往是由二成最有价值的客户创造的,其余八成的客户只能为企业创造二成利润。它是企业对客户价值分析的一种原则。

本篇讨论题

1、以一个典型的企业(如商场,宾馆等)为例,讨论其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括的子系统以及每个子系统的功能。

答:(1)进销存管理子系统:

商品管理;

销售管理;

库存管理;

供应商管理。

(2)合作商管理子系统:

合作商管理;

结算管理。

(3)VIP管理子系统:

卡管理;

会员管理;

消费/积分。

(4)POS销售子系统:

销售管理;

交班管理;

盘点管理;

库存盘点录入。

(5)系统管理:

登陆;

注销;

锁定;

口令修改。

2、讨论并分析企业如何应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获取竞争优势。

答:(1)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不断深化,即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因素更深刻更全面地体现在技术、管理、体制等方面,成本的控制、产品的价格只不过是竞争力的表现形式。而如何把握技术革命的机遇,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企业中传统的生产经营活动流程、内部组织管理方式和外部管理方式,使之运行更具有效率,对市场的反应更敏锐,机制更灵活,正是当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2)ERP系统使企业实现了集成化管理,使企业能快速的适应市场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3)ERP的应用促使企业组织变革,生产、管理标准化,降低了成本,实现差异化策略,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上仅供参考)第4篇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与实施

第9章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一、名词解释

1、企业信息化战略——也称为是信息技术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有机组织部分,是关于信息功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划。

2、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SP)——也成为IT规划,是从组织的宗旨,目标和战略出发,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同意规划,管理和应用从而规划组织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顾客满意度,最终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长远发展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

答:企业信息化战略中的信息体系架构是对企业战略中组织结构,战略目标的支撑,企业信息化战略必须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企业信息化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的实现手段之一,又是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因素。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企业战略指导企业信息化战略,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战略也支持和影响企业战略制定和选择。

2、简述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内容。

答:(1)根据组织目标与战略制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和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2)制度组织业务流程规划改革与创新的方案;

(3)根据组织目标和业务流程规划确定信息系统的结构方案;

(4)安排项目的实施。

3、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为什么需要高层领导的参与?

答:(1)如果没有领导参与缺乏权威付诸实施;

(2)各个部门不可能对企业的整体业务活动有充分理解;

(3)如果只有技术人员来完成任务,他们很难理解管理者的意图和设想;

(4)只有通过领导才能确定各种优先顺序,保证信息化顺利实施。

第10章企业信息化决策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可行性——就是从经济成本与利润的角度来对项目或系统或工程实施前的一个评估,来说明是否值得进行。

2、技术上可行性——就是从现有技术角度来分析是否可以保证项目或系统或工程正常实施同时保证能解决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一种分析。

3、运行可行性——是指一个IT项目的实施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否正常运行,从而满足组织的各种业务信息需求。

4、IT风险——企业在IT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资金不足、技术存在缺陷,市场需要发生变化,发生以外等内部因素而导致项目延期完工甚至终止的可能性和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5、IT选型——是指用户在决定实施IT项目后,基于企业IT战略和IT规划,结合IT项目的投资预算,对市场上相关IT产品和供应商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和评估,最后选择其中最适合企业自身需求和特点IT产品或供应商的过程。

6、IT外包——将组织中与信息有关的活动,从企业其他业务中剥离出来,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

二、简答题

1、IT项目的可行性的含义是什么?企业在进行I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答:IT项目可行性含义:就是可能与必要。

企业在进行I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1)经济上的可行性;

(2)技术上的可行性;

(3)运行上的可行性;

(4)管理上的可行性;

(5)社会上的可行性。

2、简述IT风险类型。

答:(1)商业风险;

(2)技术风险;

(3)管理风险。

3、简述IT风险的管理的内容。

(1)风险识别;

(2)风险分析;

(3)风险规划;

(4)风险监控。

4、简述IT项目风险的来源。

答:(1)需求风险;

(2)计划编制风险;

(3)组织和管理风险;

(4)人员风险;

(5)开发环境风险;

(6)客户风险;

(7)承包风险;

(8)产品风险;

(9)设计与实现风险;

(10)过程风险。

5、简述IT选型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IT选型的前提是必须具有明确的信息化战略和完整的IT规划;

(2)IT选型需要考虑IT项目预算,不同的预算约束对IT选型的范围和方向造成重要影响;

(3)IT选型的主要工作是对市场上主要相关产品及其供应商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4)IT选型要有核心要素。

6、简述IT外包的内容。

答:(1)IT维护和管理;

(2)构建企业信息网;

(3)IT知识培训;

(4)日常技术维护;

(5)IT行业信息咨询;

(6)系统解决方案。

7、简述IT外包的四种方式。

答:(1)整体性外包;

(2)选择性外包;

(3)战略资源联盟;

(4)买入式外包。

8、简述IT外包的收益和主要风险。

答:、IT外包的收益:

(1)使企业交力量集中到核心能力上;

(2)更好的预测未来开放成本;

(3)提高企业信息化系统整体的质量和层次;

(4)获得前沿技术,改进企业内部的IT支持与服务;

(5)简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

(6)利用其他组织的智力资源。

IT外包的风险:

(1)企业的战略柔性丧失;

(2)存在项目可行性不确定的风险;

(3)信息技术服务商不能更好的提供服务;

(4)削弱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5)可能会对企业有关职能部门冲击;

(6)降低了企业的控制力;

(7)委托代理关系复杂。

第11章企业信息化队伍

一、名词解释

1、CIO——是首席信息管的简称,是企业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最高领导者。

2、系统分析师——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人物,是用户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桥梁与翻译。

二、简答题

1、简述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人员构成。

答:(1)项目管理员;

(2)系统分析人员;

(3)系统设计员;

(4)程序员;

(5)系统维护员;

(6)操作员;

(7)文档管理员;

(8)质量管理员;

(9)其他专业人员。

2、企业为什么要设立CIO?其职责是什么?

答:因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与技术工程,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技术更取决于企业各层人员对系统的认识以及项目的开发与管理,CIO在信息系统建设成是关键。

其职责有四个层次:

(1)战略层面;

(2)执行层面;

(3)变革层面;

(4)沟通层面。

3、简述CIO应具备的知识。

答:(1)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2)要具备很强的职业技能和学习能力;

(3)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敢于创新的胆识;

(4)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5)要有精明的商业经营头脑;

(6)应变能力。

4、用户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信息系统要求的提出者,又是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敢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参与者;(2)用户必须配合开发人员,把需求表达出来;(3)系统开发是建立在开发人员与用户的良好的沟通,协作基础上。

5、系统分析师的职责是什么?

答:负责研究业务问题、确定如何运行业务知识和信息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将业务方面的信息需求转化为由各种技术专家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6、一个优秀的系统分析师应该具备哪些考面的知识和素质?

答:(1)具有信息技术应用知识;

(2)具有业务领知识;

(3)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人际沟通能力;

(5)人际关系能力;

(6)有较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7)具有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8)有良好的品质与道德。

7、系统分析师有哪种类型?什么是应用分析师?什么是业务分析师?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系统分析师有业务分析师和应用分析师两种。

业务分析师是能够运用专业领域知识对业务问题进行分析产对独立于技术的需求进行分析的系统分析师。

应用分析师是能够运用技术对应用系统进行设计,并从事依赖于技术开发工作的系统分析师。

第12章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厨期

一、名词解释

l、需求——是人们的期望。

2、文档——是一种数据媒体和媒体上所记当的信息。

3、原型法——是通过与用户沟通协商了解用的基本需求,然后借助软件,快速构造一个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原型,交付给用户使用,然后用户不断反馈,不断完善直到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开发方法。

4、业务流程重组(BPR)——以流程运作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的束缚,提倡面向客户、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达到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目的,包括不同程度的业务提升、业务优化、业务改造。

5、业务流程图(TFD)——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6、数据流程图(DFD)——是一种图形化的过程建模工具。

7、系统安全性——是指MIS不受来自系外部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防止非法使用者对系统资源特别是信息的非法使用的能力。

8、系统可靠性——是指MIS在运行过程中抵御各种外界干扰、正常工作是能力。

二、简答题

l、基于瀑布模型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包括那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目标;

(2)系统分析: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和理解;

(3)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实现;

(4)系统实施:软硬件的安装,用户培训,试行;

(5)系统维护:对系统故障维护、完善性,预防性维护。

2、基于瀑布模型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有那些优点与缺点?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优点:

(1)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

(2)逐步求精的结构化设计方法;

(3)推迟实现观点;

(4)质量保证措施;

(5)强调文档的完备性和标准化。

缺点:

(1)是一种预先定义的需求的方法;

(2)文档的编写工作量极大;

(3)在实践中想获得完善的需求说明是非常困难的;

(4)不能很好的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该方法适用目标明确,变化相对较小的系统。

3、试说明文档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并列举出信息系统开发中重要的文档。

答:作用:

(1)可以作为系统验收的依据;

(2)可以为维护人员提供帮助;

(3)可以作为用户人员培训资料。

开发中的重要文档:

(1)需求说明书;

(2)可行性分析报告;

(3)概要说明书;

(4)程序文档;

(5)用户手册;

(6)测试说明书。

4、原型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运用该方法的前提是什么?原型法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答:基本原理就是引用的是迭代不断完善原理,运用该方法的前提是:用户密切配合,有先进构造原型辅助工具。

原型法有三类:

(1)抛弃式;

(2)演化式;

(3)增量式。

5、好的需求应以遵循那些标准?

(1)完整性;

(2)正确性;

(3)可行性;

(4)必要性;

(5)划分优行级;

(6)无二义性;

(7)可验收性。

6、需求开发分为哪几个步骤?

(1)需求获取;

(2)需求分析;

(3)编写规格说明书;

(4)需求验证。

7、什么是C/S结构?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答:是指某项任务在两台或多台机器之间分配,其中的客户机用来提供用户接口和运行前端处理的运用程序,服务器提供客户机使用的各种资源和服务。

优点:具有高性能,高效率、开放、易扩充、支持多用户。

缺点:服务器的性能要较好,存在接口,磁盘I/O等阿题。

8、什么是C/S结构?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答:为了适应广域,把客户机应用程序使用开放性标准软件,这样构成的三层结构就叫做B/S。

优点:

(1)客户端人机界面部分的程序开发工作得以简化;

(2)中间业务逻辑层包含了大量的供客户端程序调用业务逻辑规则,以帮助业务操作;(3)数据服务层主要提供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方法;

(4)系统安全性得以高;

(5)便于进行管理。

9、影响安全性的因素有哪些?保证系统安全性的措施有哪些?

答:影响安全性的因素:

(1)自然灾害;

(2)非法操作;

(3)非法篡改;

(4)硬件故障。

保证系统安全性的措施有:

(1)物理安全控制;

(2)人员管理控制;

(3)存取控制;

(4)数据加密。

10、保证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1)设备冗余技术;

(2)负荷分布技术;

(3)系统重新组合技术。

三、分析题

1.请以自己从事过的项目为背景,说明IT项目有哪些常见的问题以及你所认为的项目成功条件。要求至少列出10条。

答:IT项目的常见问题包括:

(1)缺乏项目管理系统培训;(2)项目计划意识问题;

(3)管理意识问题;(4)沟通意识问题;

(5)风险管理意识问题;(6)不重视项目经验的总结;

(7)项目关系人相关问题;(8)项目团队内分工协作问题;

(9)企业最高层领导的态度问题;(10)用户复杂需求的全面性调查问题。

IT项目成功的条件:

(必要条件)

条件1:在项目开始前你必须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就项目成功标准达成共识;

条件2:持续与利益相关方在项目整个过程中的配置评估点上就项目成功标准达成一致意见;

条件3:所有项目参与方,但尤其是所有者和承包商,必须以一种伙伴关系一起工作,并且以合作的精神向着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努力;

条件4:所有者应该对项目经理施加适中的结构和控制,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项目经理应该被授权;

条件5:所有者应该要求项目经理定期进行项目进展报告;

条件6:恰当的产品+ 合格的项目经理+ 正确的项目管理;

其他参考条件:

1、要求开发单位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

2、要求使用单位对项目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一把手对采用信息化管理足够重视;

3、要求使用单位对采用信息化后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变革;

4、要求的不仅是使用单位的信息人员的参与,更重要是最终用户(业务人员)的充分参与;

5、要求项目经理有出众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需求分析能力、设计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

6、要求有一个有绝对战斗力的团队,每个人都能主动的为项目的成功付出努力;

7、要求做出的系统易用性和可扩展性一定要好,能尽量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8、要求不仅做好开发工作,更要重视对用户的使用培训工作;

9、要求对用户提出的各种需求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10、做好一个项目好难,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能少。

另外也可参考以下的论述:

影响和决定一个IT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计划和沟通对于一个项目能够成功管理是很重要的。他们能够防止问题的产生,或者在问题产生时使问题对项目目标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2)项目开始之前要花费一段时间建立一个考虑周全的计划,对于任何项目的成功都是很必要的;

(3)一个项目要有一个界定明确的目标(一个期望的结果或产品);

(4)把客户作为一个合作伙伴,要让客户积极参与到整个项目中来;

(5)要使客户满意项目,就要及时和客户做沟通,使客户知道项目的进度,以便决定是否改变期望的目标程度;

(6)有效的控制项目关键在于及时、定期的监督实际的项目进程,并和计划做比较,如果有必要,要立即采取措施纠正;

(7)项目结束后,要做一个绩效评估,应该从客户和项目团队中得到反馈。

2、斯坦迪什国际集团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f316296917.html,)是国际上非常著名的一家咨询公司。该公司长期致力于软件工程项目成功因素的调查研究,并定期发表调查报告。数据表明,很多信息系统项目是失败的,查找资料分析研究如下的问题:

(1)信息系统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信息系统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①真正了解用户复杂的需求;并针对用户的需求编写各方面的工作计划,例如:进度计划、费用预算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等;

②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跟用户之间的沟通,用户能否积极参与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去(关键因素之一);

③对问题的理解和描述是否准确也是其中的一个要素;

④高层领导对项目的态度也是其中一个影响的因素。

(2)信息系统项目失败表现在哪些方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结合2-3个实例来说明你的观点。

答:信息系统项目失败的表现:

①最终表现为费用超支;

②进度拖延;

③项目管理失误;

④对于用户而言:需求不清,边界不明;

⑤对于软件开发商::重打单,轻做单。

信息系统项目失败的原因分析:

①需求内容不明确,把握不充分;

②工数估算过少;

③项目组织过小;

④开发计划不充分;

⑤设计能力不足;

⑥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不足。

举例1:某家知名IT企业的市场部接到一个老客户的项目,由该客户支付1亿元人民币开发该项目。承接任务时计算出的理论利润相当高,但当项目结束后进行财务结算时,却发现该项目居然亏损。追究原因时,财务部对该项目进行了严格的审查,结果发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客户多次更改需求,而项目小组始终认为还有足够的利润,因而并未对客户提出的变更收取相应的更改费用,同时客户部花费了大量资金用于宴请或赠送礼品以维系客户关系。这个例子反映出该企业在项目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项目确定期间,没有明确客户的需求,缺乏规范的项目费用管理,未对项目进行严格的费用估测、费用预算及费用控制;在项目进行当中,对客户的需求变更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并按相应程序重新计算成本。可以说是项目管理上的疏忽注定了该项目的失败。

例2: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 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

【本篇讨论题】

1、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应如何说服高层领导参与规划工作?

答:(1)首先,CIO作为企业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最高领导者,就必须担负起企业相关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2)其次,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者,CIO要善于协调企业内部各层次、部门和各环节的关系及其与协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跟企业高层领导之间的沟通和对话。(3)要说服企业领导参与到某个项目的规划工作,CIO就必须要具备很强的职业技能和学

习能力,要把丰富的管理经验应用到项目的规划过程中,要从CIO的使命——(最大限度

地发挥在信息系统上的投资和技术的作用)出发,要跟最高领导说清楚一个成功的规划工作就使得项目成功了一半,而领导的支持与否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而且要有足够的论据(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再一个就是要说清楚为什么最高领导要参与到项目的规划过程中以及如何指导和安排规划工作的进行。

2、在教师的帮助下,结合相关案例,讨论下问题:

(1)为什么项目开发人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必要的?

答:因为一个典型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组由许多人员构成,这些人员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熟悉不同的业务语言,所以,项目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沟通已经成为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素。由于沟通不畅而导致的项目失败比比皆是。项目沟通管理就是要保证项目信息及时、正确的提取、收集、传播、存储以及最终进行处置,保证项目班子内部的信息畅通。班子内部信息的沟通直接关系到班子的目标、功能和组织结构,对于项目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沟通的成败决定整个项目的成败,而沟通的效率影响着整个项目的成本、进度,所以说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

(2)良好的沟通对于保证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答:良好的沟通是保证信息系统项目成功的保障,而沟通能协调企业内部各层次、部门和各环节的关系及其与协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其作用表现为:

①提高项目经理的沟通能力,与领导过程的成功性关系极大;

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沟通的产物,良好的信息沟通,可以获得众多的变化的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③良好的沟通工作是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畅通的信息沟通,可以减少人与人的冲突,改善人与人、人与班子之间的关系;

④没有良好的信息沟通,对项目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改善,都会存在着制约作用;

⑤通过良好的信息沟通,掌握项目班子内的各方面情况,才能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才能有效地提高项目班子的组织效能;

⑥沟通的成败决定整个项目的成败,沟通的效率影响整个项目的成本、进度,沟通不畅的风险是IT项目的最大风险之一。

(3)如何使项目组成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

答:要有良好的沟通就必须提高协调能力,就是要提高沟通效率的技巧:

①沟通要有明确目的,确定了沟通目标,沟通的内容就围绕沟通要达到的目标组织规划,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例如向经验丰富的项目组成员请教和沟通;

②要善于聆听,沟通是听和说两者的有效结合运用;

③要避免无休止的争论,沟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争论,终结这种争论的最好办法是改变争论双方的关系;

④使用高效的现代化工具,电子邮件、项目管理软件等现代化工具的确可以提高沟通效率,拉近沟通双方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面谈和会议。

(4)举例说明良好的沟通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性。

答:①沟通对项目实施效率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不易觉察和量化的;

②良好的沟通是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③是保证信息系统项目成功的保障;

④沟通的效率直接影响着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例如:外资企业的ERP系统之所以能成功开发和应用就是因为在这些过程中有效运用了良好沟通手段的结果。除此之外,大家也可结合课本中出现的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例子展开论述和说明。(例如结合课本上“语言”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例子来说明)

3、在教师的帮助下,访谈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部门的有关人员或浏览因特网上的有关资料,讨论下列问题:

(1)企业高层领导应该如何支持并参与信息系统的建设?

答:高层领导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自觉接受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并要求全体中层都要一起接受学习;

②积极参与到项目的开发和规划过程中,并要注意跟CIO之间的沟通和工作的协调;

③支持和参与到规划过程中,并抓好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工作;

④抓好决策以及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工作,重要的问题和决策都必须经过领导的认可,并作出决策;

⑤抓好组织,资金和措施的落实工作;

⑥要把信息系统跟企业的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

(2)领导不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或者推迟没有时间,怎么办?

答:假设领导不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或推辞没有时间,可参考以下的做法:

①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使企业领导认识到这一点,相信就会对信息系统的建设给予支持的;

②要凭借CIO所掌握的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职业技能并用论据说明“一把手原则”的重要性,并要想办法改变领导的思想观念,让领导知道系统开发的成败就在于领导层的支持与参与;

③结合实际的开发例子对领导参与与否对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使领导明白到项目的建设是跟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的,让他不再具备不重视或推辞没有时间的理由。

(3)如何理解“一把手工程”?如何真正使信息系统工程成为“一把手工程”?

答:“一把手工程”是指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在企业主管领导的支持和协调下,组织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完成。最高领导者的参与是系统成功的头等重要因素,只有高层领导才最了解企业的目标和需求,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涉及企业间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涉及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这些问题只有最高层领导才能解决。

要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和亲自参与是成功建立信息系统的重要条件,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在企业主管领导的支持和协调下组织,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完成。没有最高层领导的参与和具体领导,协调各部门的需求与步调,开发工作就不可能顺利进行。4.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是真正了解用户复杂的需求。只有在开发人员和用户双方十分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成功的合作需要什么时,双方才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用户和系统分析师各自有哪些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答:系统分析师:①系统分析师要使用符合客户语言习惯的表达;

②系统分析师要了解客户的业务及目标;

③系统分析师必须编写系统需求报告;

④系统分析师必须对需求工作结果进行解释;

⑤系统分析师要尊重客户的意见;

⑥系统分析师要对需求及产品实施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⑦系统分析师需要描述产品使用特性;

⑧允许重用已有的软件组件;

⑨要求对变更的代价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估;

⑩获得满足客户功能和质量要求的系统。

用户:①给系统分析师讲解自己的业务;

②抽出时间清楚地说明并完善需求;

③准确而详细地说明需求;

④及时作出决定;

⑤尊重开发人员的需求可行性及成本评估;

⑥划分需求的优先级;

⑦评审需求文档和原型;

⑧需求更要立即联系;

⑨遵照开发小组处理需求变更的过程;

⑩尊重开发人员采用的需求分析过程。

5、布鲁克斯博士在其名著《人月神话》中指出:一个成功的项目组应该更多地像一个外科手术队伍一样发挥作用,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完成对整体重要的某一项专门任务。而且随着项目的进展,项目组成员的构成、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项目进度落后时,增加人力就像使用汽油灭火一样,只会使事情更糟。

(1)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用户是一个信息系统开发团队的重要成员,试简要说明他们各自的主要职责。

(2)简要谈谈你对上述论断的理解。

答:(1)①项目经理:具有良好的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项目经理的职责是负责项目的目标、进度、成本、风险和项目人员进行管理,并做好对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组织与领导等相关工作;

②系统分析师:具有良好的相关行业的业务经验,熟悉IT技术。他的职责是通过在业务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规划出新的业务流程图、系统功能架构图、数据流程图并运用所掌握的专业领域(业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及编程技术)解决相关的业务问题和技术问题;

③用户:其职责是向系统分析员(分析师)提出自己的需求;熟悉信息系统相关操作;积极参与到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去,以便及时提出对信息系统的新需求和修改建议,发挥作为参与者的应有作用。另外,还要懂得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些基本原理、方法以及自己在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好配合开发人员的工作及需求的适当表述。

(2)对上述论断的理解如下:

一个典型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组由许多人员构成,这些人员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熟悉不同的业务语言,所以,项目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沟通已经成为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素。由于沟通不畅而导致的项目失败比比皆是。而在上述的论断中向进度落后的项目增加人员反而会使得人手的分配和协调出现问题,项目中的每个人员在不了解自己的工作或任务的前提下盲目地从事各项工作(没有按照专人负责对应的工作或任务),反而会增加各项工作的复杂程度,使得其进度更加缓慢。所以,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好人员之间具体工作的分配,按照专人负责具体任务的原则进行有序的开发工作。否则将会使项目的进度越来越缓慢,使工作或任务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糟糕。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

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 效率的选择 个人题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经济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经济公平不是无需前提的绝对概念,以按资分配为例,在无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传统体制条件下,它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不公平的; 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经济公平的内涵大大超过收入平均的概念。从经济活动的结果来界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只是经济公平的涵义之一。即便是我们平时讲结果公平,至少也有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两个观察角度,财富分配的角度更为重要。况且,收入分配平均与收入分配公平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应混淆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提高效率,兼顾公平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操作技艺 收入和财富的差距并不都是效率提高的结果,其刺激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具有递减的趋势,甚至出现负面的效应 高效率是无法脱离以合理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公平分配的 案例: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

国家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形考任务1 1.同学们,在学习了“任务一”的相关内容后,请将你认为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正确答案是: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是为没有条件参与全日制校园学习的人群提供学习资源的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2.请将下列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方式选择出来? 正确答案是: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学习资源, 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 在集中面授课堂上向老师请教问题, 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 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对) 4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对) 5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错) 6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错) 7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错) 形考任务2 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正确答案是:8 2请问以下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 正确答案是:专业综合实践 3请问以下不是专业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 正确答案是: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4学生本人要在学期开学后()内向学籍所在教学点提出申请,并填写《国家开放大学学生转专业审批表》,经国开分部审核批准后,即可办理转专业手续。 正确答案是:3周 5转专业后,学籍有效期仍从()开始计算。 正确答案是:入学注册时

2018“文学概论”答题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 1. (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C. 表现论 2.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倾向。B. 实用论 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 。C. 文章和博学 4.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C. 文学 5.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A. 体验论 6.文学的狭义阐释是( ) 。 A.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 C. 文化论 8.文艺摹仿说以( )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 亚里士多德 9.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B.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 E.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10.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 ) 的文论倾向。B. 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 D. 以语言论为基础 1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 ) 和观众。A. 作品 E. 艺术家 12.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 。A.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B. 文学即文章 C. 文学即博学 D.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13.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 。A. 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 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C. 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D. 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 14. 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 。 B. 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 15.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A. 象征型 16.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 。A. 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B. 故事的类型化C. 文体的流行性D. 文体的模式化E. 观赏的日常性 17.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C. 蕴藉 18.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 )趣味。B. 个性化 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 ) 文本。B. 再现型 19.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B. 语言形式创新 C. 社会关怀 E. 个性化趣味 20.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语音、、辞格和语体等具体层面。 A. 文法 2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意蕴层、语言层、余意层、衍意层,其中( ) 应为第一层。A. 语言层 2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A. 语言层B. 形象层C. 衍意层D. 意蕴层E. 余意层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doc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3、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二、单选题: 1A 2B 3A 4D 5C 6C 7A 8B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ABC 3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D 8ABC 四、简答题: 1、答:(1)主体不尽相同;(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3)管理的范围不同;(4) 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2、答:⑴地区发展策略其实不是一个用来概括社区干于策略的适合的概念,它只是客观反映了这种策略的原初发生地是在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传统社区里,那里为了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这种共识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地区发展目标分类:地区发展策略的目标追求不是具体的任务目标,而是抽象的过程目标。 ⑵社会计划策略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具体问题。社会计划目标分类:社会计划策略的目标侧重于任务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或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 3、答: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是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通过组织群众,建立积极分子网络,发动群众运动,开展社区互助服务和生产自救等方式,实现城市社区的基层治理。 五、论述题: 1、答:社区问题的类型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注意展开分析) 2、课本P12-15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2、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3、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社会积极援助下社区居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利用社区内的员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称为社区服务。二、单选题: 1C 2B 3B 4B 5B 6B 7D 8D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ACD 8BC

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考作业一:(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B 2、B 3、A 4、D 5、C 6、B 7、B 8、A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CD 2、ABD 3、AC 4、ABCD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爱国统一战线: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宪法:所谓宪法,就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3、刚性宪法:所谓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4、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广泛的同盟军已壮大自己的力量而同其他阶级异己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群所组成的政治联盟。 5、成文宪法:指以一个或几个法律文件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宪法。 6、民定宪法:指由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的宪法。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司法机关监督立法机关监督专门机构监督 2、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3、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4、138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宪法和普通法的区别。 答:一、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二、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二、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合宪性。 三、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六、论述题(13分)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 (1)从领导权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的,在我国即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2)从阶级基础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3)从国家职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一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在对内职能方面,有政治职能即民主和专政的职能,也有经济文化职能,在对外职能方面,都担负着保卫国家,抵御外来入侵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国际友好合作的任务。 (4)从历史使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使命一样,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剥削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020007 课程名称文学概论 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三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开放大学本科 《文学概论》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2)

1、口语媒介就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其特点有:一就是简便快捷 ,二就是与身体语言与原始礼仪相伴随,三就是真切生动 ,四就是不易保存。口语媒介往往有两种形态:一就是歌谣 ,二就是流言。 2、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与网络媒介。 3、现存可识的汉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大约 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 4、文学语言具有三种审美特征: 陌生化的形式追求、语境化的意义呈现、与蕴藉化的阅读效果。 5.汉语形象的互文性的主要类型有: 跨语体现象、古语今用现象、与秘响旁通现象。 6.文学媒介的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 涉义性、物质性、与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大众媒介及其表现形态特点 答: 大众媒介通常指的就是中间插进的用以重复或传布信息符号的机器与有编辑人员的诸如报纸或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简单点说就是向大量受众传递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统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2、简要说明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 答:

(一)语言就是文本的物质现实 从文学文本的实际存在来瞧,文学文本就是使用语言完成,并以语言的方式存在。因此,语言就是文学文本物质现实。 (二)语言就是意义的现实处所 意义何处有,只在语言中。从语言与意义的关系角度瞧,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就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语言成为意义所不可须臾与之分离的生长地。文学中的意义,即就是文学文本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与思想等一切东西,离开了语言,意义将不存在;文学中的语言,即就是按照可以生成某种意义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符号系统,离开了意义,语言将变得不可知。 (三) 语言再现自身 从语言的文本功能来瞧,任何写入文学文本的语言,都不就是“纯粹”的语言,而就是呈现为携带丰富的社会与文化意味的形态性语言。因此,文学语言不仅表达意义,而且本身就成了意义的组成部分。 (四)语言就是文本美的一种现实体现 从文学的审美特性瞧,语言的美就是文学文本美的组成部分。与语言本身构成文学文本的意义的一部分相应,语言也成了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 3、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异同 答:文学语言通过一定的比喻、拟人、拟物、对偶、通假、形容、主宾颠倒、语调语序(古代诗歌类的不同平仄)等文学手法,强调主题。 而普通语言对主题的刻画不明显。注意提醒一句的,文学语言并不就是指古代诗歌之类,文学语言之中也有现代诗歌、语言与外国作品。譬如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4、书面语与口语不同的审美功能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任务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1题单选题(2分) 所谓()是指个人在社会体系中,觉得受到关心、尊重和帮助,这些来自社会他人的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减轻压力或解决问题,或增加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 A 社会支持 B 团结互助 C 放松调节 D 情绪控制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2题单选题(2分) 所谓(),即是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在内心亲自体验到这些情绪的能力。 A 移情 B 情绪识别 C 情绪控制 D 情绪理解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题(2分) ()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 )。

A 自我认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4题单选题(2分) “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利于心理健康,哭就因该哭出来。这是()的情绪调控方法。 A 转移注意力 B 合理宣泄情绪 C 放松调节 D 情绪ABC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题(2分) “交往剥夺”实验的创立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A 詹姆斯 B 沙赫特 C 杜威 D 冯特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题(2分) 人际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叫()。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印象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7题单选题(2分) 人际交往中喜欢与他人唱反调、对着干、充当反派角色的是()。 A 羞怯心理 B 猜疑心理 C 嫉妒心理 D 逆反心理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8题单选题(2分) 心理现象分为()。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2017年-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阅读一部论述清晰而又平易近人的文学理论著作,如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初步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兴趣。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书中阐述的理论问题,哪几点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列出三种以上观点: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书中涉及到的具体文学作品,你阅读过几部,以其中一部为例,说说你的大致印象 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一次交流,谈谈你学习这门课程的想法,列出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的几个难题。 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最终达到理论和具体作品分析相得益彰的效果。 2、语言在文学中存在方式与普通语言中的存在方式是不一样的,请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用文学基本属性概念中,文学呈现为语言蕴籍的观点阐释文学语言的蕴藉性特点。 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可以说语言是文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同。普通语言往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作业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应文中,每一种文种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这种规范,有的是国家政府明文规定的,有的 则是(约定俗成)的。 2、依据教材,文章的外部分类分为应用性文章和(文学性文章)。 3、应用文最重要和最本质的特征是(真实性)。 4、应用文写作的落款者,即(机关或机关领导)。 5、应用文写作者的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作和(政策的执行运用)。 6、应用文是为“用”而写的文章,读者直接影响到文章之“用”效果,这就形成应用文所谓的(读 者制约性)。 7、应用文要求主题鲜明,即主题必须(突出)。 8 、一般来说,应用文的主题只能有(一个)。 9、应用文对材料的要求中,最根本的标准是(真实)。 10.确凿是指材料的(清晰性)。 11.下列选项中,对典型材料理解错误的是:(D)。 A.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事件和材料。B.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C.有着代广泛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件和材料。D.指重大事情或重要材料。 12. 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或思维的递进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构思方法是(纵式布局方式)。13.既写明写作目的,又指出写作根据的开头方式是(复合式)。 14、要求式结尾常用于(下行文)。 15、正文首段有“特通告如下”,末段是“特此通告”,这种情况属于(首尾的照应)。 16、大部分应用文不采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 17、应用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因此叙述基本上(以记事为主)。 18、应用文叙述常用的是顺时序叙述,简称顺叙,又称平叙或者(直叙)。 19、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采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 20、引用公认的原理做论据来推论自己观点的证明方法是(演绎论证)。 21、定义说明是一种比较严密、科学的说明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对任何事物都用 下定义的方式加以说明。在许多场合,替代定义说明的说明方法是(诠释说明)。 22、选择两个或多个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是(比较说明)。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应用文概念的理解,不可或缺的因素有(ABD)。 A应用文写作的用途、作用B应用文写作具有的规范性D应用文写作以书面语言为工具2、应用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写作规范要求,主要涉及应用文的(BCD)。 B文种选择C文体格式D语言表达 3、应用文作者的专业技能包括(ABDE)。 A文体选用正确B格式书写规范D用字精当E表达无误 4、应用文的读者制约性体现在写作者的行文的各个方面,包括(ABCDE)。 A文种选择B选材C结构D表达方式E措辞用语 5、应用文对主题的要求是(BCD)。 B正确C鲜明D集中 6、引述式开头常用的词语是(DE)。 D“根据”E“按照”

形成性考试册参考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作业1――直流电路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为( A )。 A. -1A B. 1A C. 2A 提示: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即可。注意参考方向。 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B )。 A. 5A B. -15A C. -5A 提示:基尔霍夫定律应用于如图所示的封闭曲面即可。可如下理解:封闭曲面中没有储存电荷的元件,所以流入多少电荷,就应流出多少电荷。电流就是电荷的定向流动。本题中共流 入15A 电流,所以最下端引脚上应该流出15A 电流,再考虑参考方向,即得答案。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表正负接线端用“+”、“-”号标出。今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示数10A ,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 C )正确。 A. I 1=10A ,U=-6V B. I 1=-10A ,U=6V C. I 1=10A ,U=12V 提示: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I 1的真实流动方向是从“+”接线端到“-”接线端,结合图中所标的参考方向,得I 1=10A 。3Ω电阻上电压的计算要先求出该电阻上的电流,对A 节点,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求。6Ω和10Ω电阻上的电流分别为4A 和2A ,且都 为流出,所以3Ω电阻上的电流为4A ,且从节点A 流出。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得U=12V 。 4、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B )。 A. -3V B. 5A C. 2A 提示:该题反映了理想电压源的特点,即理想电压源两端的电压是由该电压源决定的。从而 可知本题中6Ω电阻上的电压一定为30V ,所以电流I 为5A 。当然还要考虑参考方向。 I 3A -2A 2A R 4 R 3R 2 R 1 图1 I 10A 5A ? ? ? R R R R 3 R 2 R 1 图2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 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万的点击量数千条留言与评论盛况空前。目前他的博客点击量是排在世界第一位足足3亿。这就是写作的交流性。 三、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材料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或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传达出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选择”就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取舍很重要。所以由此看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又受制于思想是双向的。 那么哪些材料可以是用的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教材中说了三点要有代表性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具有可读性。 再看“思想”。“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意旨或倾向以及情感。“思想”是需要提炼的什么样的“思想”最能为阅读者所接受呢有三个要求真实、深刻、新颖这也是文本思想的提炼应达到的要求。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提炼呢要掌握大量的材料还要看到材料背后深藏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要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这道题应该同学们自己来答。怎么答呢举一篇自己的文章为例写写其思考过程、行文过程、修改过程就可以啦。五、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类题怎么答呢 首先要说出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所体会到的思想与情感。要注意其题目题目常常是文章的眼睛与心灵。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然后分析这个思想与情感是怎样得出的呢从文章的“材料”——几个故事、议论名人名言中得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小时候与祖母一起吃饭时祖母的“谢饭”她说的那些话这让“我”对“天”有朦胧的谢意与感激但并不明确。第二个故事“我”到了国外读到爱因斯坦的故事并把他与中国的介之推联想到了一起两人虽然远隔千里、远距千年但都有一样的情怀伟大的谦虚与胸怀。

文学概论答案(专科)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 1、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1)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最终达到理论和具体作品分析相得益彰的效果。 2、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可以说语言是文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同。普通语言往往简练实用、明白易懂;而在文学中,语言却总是有所蕴藉。"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语言状况。比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读者要了解诗人诗里表达的意义--"我爱这土地",就必须专心阅读他写的全部诗句,如果离开了诗人精心设置的语言系统,是无法知晓他内心要说的东西的。无论是诗人写诗、小说家写小说,都必须通过媒介而阅读语言。正是通过语言系统并且在语言系统中,文学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完整意义世界。文学语言的语言性是指文学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意义。所以,语言是文学的又一基本属性。文学的语言应当具有一定的"文采"。这里的"文采",约略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语言的形式美。这与西方的"美的艺术"中的"美"的含义是相通的。 文学的语言与普通的消息性语言或科学语言不同,不只是要传达消息或者表述概念,而是要充分地运用语言本身的特性而造成富于美感效果的组织。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并不是要泛指一切语言性符号,而是特定地指具有一定文采的语言性符号。《我爱这土地》的"文采",正突出体现在:它的语词和语句的独特选择和组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表达效果。诗人设想自己是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一词,表明它的喉咙并不圆润、清亮、婉转,而已遭受挫折,所以是受损伤的喉咙。那么,这受损伤的喉咙急切地要歌唱什么呢?紧跟着是三个"这......"式排比句:"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这里的排比句富有文采,而且成功地渲染了诗人对于"土地"的炽热的情感。 在文学中具有一种普通性。诗如此,小说、散文和剧本也是一样。这表明,文学具有一种语言蕴藉属性,它可以通过表层意义而呈现深层意义。语言蕴藉,表示文学作品语言的蕴藉深厚状况,是说一种具体的语言表达可以蕴藉着多重不同的意义。文学正具有这种语言蕴藉性。

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1.西南某制酒企业在西北市场在春节期间开展买二赠一促销活动,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请示总经理审批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否)这是短期问题,违背了战略的长期性原则。故,不是战略问题 2.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是)企业涉足新的领域,关系到全局的发展,是战略问题。 3.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各国都在酝酿开发新能源。其中用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于动力的酒精。(是)企业即将研发生产新产品,涉足新的产品领域,属于战略问题。 4.与一家商场就货款问题发生争议,对方已诉至法院。(否)属于企业纠纷,不是战略问题。 5.购买设备的意向已定,协议已签,急待履约。(否)仅涉及到设备购买的短期行为,非战略问题 6.经调查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东南地区对本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有人建议并购当地的一家酒厂以便开拓东南市场。(是)并购涉及的问题关乎企业全局,是属于战略范畴的。 7.董事会研究决定收购南方一家酒厂,现就有关收购的法律问题、收购的价格及被购企业的人员及财务问题进行调研与磋商。(否)收购意向已定,现今遇到的问题仅仅是局部磋商,不是战略问题。 8.当地

一条街道、当地一列进京列车分别邀请本酒厂参加冠名活动,企业正在考虑是否参加竞标。(否)仅涉及到某个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9.营销部总结近几年营销渠道的营销效果,建议从电视广告中撤出来,同时将公益赞助广告渠道作为营销的一个主渠道。(否)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10.企业近期请某广告公司设计了三个广告创意方案,需要从中选择一个。(否)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从第二次作业开始,经常能够看到要求:字数1000以内。确实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你怎么也得写600-800字吧?像个小论文一样。毕竟是40分的题目,200以内的字数怎么可能得分呢。作业二我主要以一次作业为例分析一下选择当地一家成人教育教训机构,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要求:简单介绍企业该机构的名称、地址、经营项目(业务范围)、资金力量等,指出其主要的宏观环境因素,所在行业的竞争特点、竞争激烈程度、竞争对手及竞争实力。 选择你周围的一种品牌的酒厂或其销售商,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要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春(完整)

电大天堂【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一:(第一~三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D 5、D 6、D 7、A 8、C 9、B 三、多项选择题 1、AD 2、BCE 3、ACE 4、BCE 5、BCE 6、ACD 四、简答题 1,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标志是总体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和特征,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如“性别”,“籍贯”;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相应的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如“男”“杭州”;数量标志表现,如“20岁”,“2000元”。 1、如何认识统计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用来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样本中的单位来自总体; (2)样本是非唯一的; (3)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样本具有客观性。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全面统计报表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工程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工程更多。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时,就可通过普查来解决。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常组织,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要靠全面统计报表。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1.西南某制酒企业在西北市场在春节期间开展买二赠一促销活动,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请示总经理审批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否) 这是短期问题,违背了战略的长期性原则。故,不是战略问题 2.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是) 企业涉足新的领域,关系到全局的发展,是战略问题。 3.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各国都在酝酿开发新能源。其中用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于动力的酒精。(是)企业即将研发生产新产品,涉足新的产品领域,属于战略问题。 4.与一家商场就货款问题发生争议,对方已诉至法院。(否) 属于企业纠纷,不是战略问题。 5.购买设备的意向已定,协议已签,急待履约。(否) 仅涉及到设备购买的短期行为,非战略问题 6.经调查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东南地区对本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有人建议并购当地的一家酒厂以便开拓东南市场。(是) 并购涉及的问题关乎企业全局,是属于战略范畴的。 7.董事会研究决定收购南方一家酒厂,现就有关收购的法律问题、收购的价格及被购企业的人员及财务问题进行调研与磋商。(否) 收购意向已定,现今遇到的问题仅仅是局部磋商,不是战略问题。 8.当地一条街道、当地一列进京列车分别邀请本酒厂参加冠名活动,企业正在考虑是否参加竞标。(否) 仅涉及到某个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9.营销部总结近几年营销渠道的营销效果,建议从电视广告中撤出来,同时将公益赞助广告渠道作为营销的一个主渠道。(否) 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10.企业近期请某广告公司设计了三个广告创意方案,需要从中选择一个。(否) 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作业二 我主要以一次作业为例分析一下 选择当地一家成人教育教训机构,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 要求:简单介绍企业该机构的名称、地址、经营项目(业务范围)、资金力量等,指出其主要的宏观环境因素,所在行业的竞争特点、竞争激烈程度、竞争对手及竞争实力。

江开文学概论第一次形成性作业

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020007 课程名称文学概论 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三次任务 开放大学

开放大学本科 《文学概论》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文学在古代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的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 2.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理论认为文学作品都包含宇宙、艺术、作品、观众四大要素。 3.我国文学理论遗产十分丰富,先的《尚书·尧典》里就有的说法。到晋时期出现了第一部文学理论论文,它是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则是勰的《文心雕龙》。 4.文本的基本特征有语言系统、表意、蕴藉、阅读期待和开放性。 5.文学文本的三种主要呈现类型,即再现型文本、表现型文本、象征性文本和多元化呈现形态。 6.高雅文化文本具有三个特征:语言形式创新、社会关怀、个性化趣味。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文学的特征 答: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文学要表情达意 2.文学文本的五个层面 答: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

3.大众文化文本的特征 答: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文体的流行和模式化、故事的类型化、观赏的日常性、效果的愉悦性。 4.学习文学理论的主要途径 答:体验作品、阅读理论、读解文化、思考问题。 5.文学的属性 答: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历史上的文学观念有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论等。请分别说明其特点、表现,并对这些观念进行评价。 答:再现说主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在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存在的模仿说,就是一种典型的再现说文艺观。在【格拉底】之前,希腊的思想家们认为文艺是模仿自然的,如【赫拉克利特】就提出过艺术是模仿自然的,是以自然的面貌出现的观点。从【格拉底】开始,文艺观念出现了人文主义转向,突出了社会人生这一文艺模仿的对象。亚里斯多德继承了【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并对模仿说做出了较为深入的论述。19世纪西方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一方面是对古希腊模仿说观念的一种延续,另一方面又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理论到实践两个方面完善了再现说的文学观。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相信生活是最美的,所以他认为文艺只要是原原本本地复现了生活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再现说在西方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相对统治地位的思想传统。尽管在中国也有【《周易》】的“观物取象”的观念,并且这一观念在后来也得到了一定的深化,但中国的文艺观还是更倾向于表现说。 表现说主文学艺术是作家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在

《操作系统》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参考答案

作业1 第一章 一、1 (C)2(D) 3(A)4(B)5(C)6(C)7(B)8(C) 9(A) 10(C)。 二、1.系统软件。 2.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3.作业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 三、1(对) 2(错)3(对)4(错)5(错) 四、1 操作系统相当于计算机的“管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软资源,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2.分时系统通用性强,交互能力强、响应速度要求一般,追求的是尽量为更多的用户服务;实时系统是一种专用系统,它的交互能力要求一般,追求的是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非常高的可靠性。 3.DOS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较好的开放性;使用方便;功能丰富。Windows具有优良的图形界面;多任务操作环境;有效地利用主存;支持多媒体技术。UNIX/Linux内核和核外程序的有机结合;移植性好;多用户多任务;较好的用户界面。 第二章 一、 1(D) 2(A) 3(B)4(C) 5(A) 6(C)7(B)8(A) 9(B) 10(A) 二、 1程序、数据、作业说明书 2脱机、联机加脱机 3操作命令、系统调用 三、 1 (错)2(错)3(对)4(错) 5 (错) 四、 1作业调度也称高级调度进程调度也称低级调度。一个作业被调度,那么这个作业有资格获得CPU;而一个进程被调度,说明这个进程已经分配了CPU。作业调度的次数少频率低,作业只调度一次就可以完成;而进程调度的次数多频率高,一个进程反复被调度多次才完成。 2运行的状态不同。一般过程调用其调用的过程核被调用的过程都是用户的程序,CPU一直在用户态下运行。系统调用其调用的过程是用户程序,被调用的程序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执行调用过程CPU处于用户态,执行被调用的系统核心程序时CPU处于核心态。 进入方式不同。一般过程调用可以通过过程调用语句调用用户过程。系统调用必须通过系统调用指令(访管指令)调用系统的核心程序。 五、 第1题: 先来先服务(FIFO): 作业1 作业2 作业3 作业4 时间:10 12 13 13.5 13.8 作业1的周转时间=12-10 =2 (周转时间=完成时间-提交时间) 作业2的周转时间=13-10.2=2.8 作业3的周转时间=13.5-10.4=3.1 作业4的周转时间=13.8-10.5=3.3 平均周转时间(2+2.8+3.1+3.3)/4=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