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移动LTE中级优化培训-LTE技术原理

2016年中国移动LTE中级优化培训-LTE技术原理
2016年中国移动LTE中级优化培训-LTE技术原理

Lesson12

主题:LTE技术原理

时间:2016.08.04-08.05

主讲:王智慧

教材:《技术原理及未来热点概述》(华为、纸质),P53

要点:

一、LTE关键技术与特性

1、设计目标:“三高、两低、一平”

(1)三高:高峰值速率、高频谱效率、高移动性

(2)两低:低时延、低成本

(3)一平:基于分组交换的扁平化架构

●较3G信道减少,用户面和高层信令取消专用信道,全部采用共享信道。(物理层仍然保留了PDCCH

和PUCCH信道,仅用于传输L1和L2层信令,如:调度、功控等,不承载高层信令)

●无线网络时延:用户面< 10ms,控制面< 100ms。

2、高阶调制和AMC(自适应调制编码)

(1)高阶调制:64QAM,6阶;

(2)AMC:根据无线信道变化,选择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式;

a)调制自适应:BPSK(仅PHICH)、QPSK(2阶)、16QAM(4阶)、64QAM(6

阶);

b)编码自适应:增减冗余编码,即信道编码。

●n阶调制即该调制方式有2的n次方个星座点,即可以采用2的n次方种波形。阶数越高,每个星座

点能够写到的信息量就越大。

(1)MIMO的两种模式

a)复用模式(TM3):空间复用,不同天线发送不同信号,提升峰值速率;

b)分集模式(TM2):不同天线发送相同信号,提升覆盖。

(2)MIMO传输方式

●当前网络采用TM2、3、8自适应。

●前三项都是覆盖和小区平均吞吐率

●只有空间复用才能同时提升系统容量、增加小区峰值吞吐率和增加小区平均吞吐率。

4、CA:载波聚合

(1)R10提出,TR36.913;

(2)最高支持5 x 20MHz = 100MHz;

(3)需要Cat6以上终端支持;

(4)分类:

a)带内连续载波聚合;

b)带内非连续载波聚合;

c)带间载波聚合。

●目前网络支持:双载波、三载波。

5、OFDM:正交频分复用

●相对FDM、TDM、CMD,实际OFDM是FDM的一种。

(1)发射端:IFFT;接收端:FFT;

(2)各载波相互交叠,通过正交性实现有效传输;

(3)优点:

a)频谱效率高;

b)对抗频选衰落;

(4)缺点:

a)频偏敏感;

b)PARP高。

(5)OFDMA:基于OFDM的多址接入技术,时频二维资源的多址技术。

(6)SC-FDMA:单载波FDMA

a)每用户占用系统带宽某一部分连续的子载波;

b)多用户上行在eNB仍然形成正交。

6、快速调度算法:Fast Scheduling

(1)调度:确定应该给哪些用户、多大速率发送数据;

(2)基本原则:短期以信道条件为主,长期兼顾公平性;

(3)常用调度算法:

a)RR:轮询;

b)Max C/I;

c)PF:正比公平算法;

d)EPF:增强的正比公平算法,相对PF保证QoS。

调度周期:1TTI = 1ms,在LTE A中定义有调度周期=0.5ms。

7、HARQ:自动混合重传

(1)HARQ用于MAC层,相对的,RLC层有ARQ;

(2)HARQ =ARQ + FEC

a)ARQ:自动重传,只传不纠;

b)FEC:前向纠错(ForwardError Correction),只纠不传。

(3)HARQ类型:

a)Chase合并:保存错误数据,与重传数据合并译码;

b)递增冗余(IR):

i.部分增量,可自解码;

ii.全增量,不能自解码。

8、ICIC:小区干扰协调

(1)原理:将各小区在用频段再细分为主、副频(一分为三),各小区主、副频。

(2)分类:

a)静态ICIC:主副频划定后不变;

b)动态ICIC:根据小区负载及干扰水平调整主副频分配;

c)自适应ICIC:可按Reuse3、6自适应划分主副频。

(3)优点:提升边缘用户速率。

(4)缺点:牺牲系统容量。

(5)适用场景:针对(主城区)用户密集且有干扰区域开启。

9、SON

(1)四个阶段:自规划、自部署、自优化、易维护;

(2)应用:

a)基站自启动;

b)自动邻区关系(ANR);

c)自动切换优化(MRO);

d)最小化路测(MDT)。

二、LTE无线接口信道

1、TDL无线帧结构

(1)1frame = 10ms

= 2 half-frame

= 10 sub-frame (子帧是LTE调度的最小周期,1ms)

= 20 time slot

= 140/120 个OFDM符号

●广播信息在sub-frame 0。

(2)频域上:

a)(1.4/3/5/10/20MHz)带宽= (6/15/25/50/100)RB =每RB 包含12子载

波(15kHz,7.5kHz)

(3)帧类型:

a)Type1:FDD

b)Type2:TDD

2、时隙(TSL)结构

(1)每时隙包含7个(正常CP)或6个(扩展CP)OFDM符号;

(2)CP用在每个OFDM符号之间,用于克服符号间干扰(ISI)。

3、特殊子帧:

(1)用于下行到上行的转换点(UE远近差异需要保护周期)

(2)DwPTS:3-12符号,可用于PHICH/PCFICH/PDCCH/PSS/RS;

(3)GP:1-10符号,决定小区覆盖范围;

(4)UpPTS:1-2符号,可用于PRACH/SRS。

4、物理资源块(PRB):

(1)RB:频域概念,1RB = 12个15kHz 子载波。

(2)PRB:频域+时域概念,1个时隙(0.5ms)上的一个RB资源。

(3)RE:

a)一个子载波上的一个符号周期长度;

b)时频资源的最小单位;

c)可用于承载调制信息、参考信号或不承载信息。

(4)REG:1 REG = 4 RE,PHICH和PCFICH的最小单位;

(5)CCE:1 CCE = 9 REG,调度PDCCH命令资源的最小单位。

●20MHz带宽实际可调度资源仅有18MHz(1200子载波x 15kHz = 18MHz)。其中10%带宽用于边缘保

护和DC子载波固定带宽。

●TTI:调度的最小间隔周期;PRB:可供调度的最小资源粒度。即:每1TTI(1ms)eNB可将不同PRB

调度给不同UE使用。

5、LTE逻辑层结构及其功能

(1)RRC:

a)传输信令及业务数据;

b)执行无线管理功能:切换、接入、安全协商等。

(2)PDCP:

a)控制面:加解密、完整性保护;

b)用户面:加解密,不做完整性保护;

c)IP头压缩(RoHC)

(3)RLC:

a)高层数据的分段、级联、重组;

b)分配传输模式:TM、UM、AM;

c)ARQ。

(4)MAC:

a)以1TTI(1ms)为单位进行无线资源调度;

b)HARQ。

(5)PHY:物理实现。

6、信道分类

(1)逻辑信道

a)RLC-MAC层间;

b)按数据内容划分;

c)BCCH、PCCH、CCCH、DCCH、DTCH

(2)传输信道

a)MAC-PHY层间;

b)按传输机制(发送格式及机制)分;

c)RACH、BCH、PCH、UL/DL SCH

(3)物理信道

a)PHY层

b)按时频二维资源分;

c)PRACH、PBCH、PUSCH、PDSCH;PCFICH、PHICH、PUCCH、PDCCH;PSS/RSS、

RS。

(4)信道映射图(教材P76):

●SRB0:公共信令,走CCCH;SRB1:用户专用信令,走DCCH。

●PUCCH/PDCCH承载的“信令”是物理层信令,包括调度、功控等,没有RLC及RRC的映射;

●PUSCH/PDSCH承载的“信令”是RRC和高层信令。

(5)主要信道概述

a)DL/UL SCH(传输信道):动态调度,不适用于MIB(BCCH)和PCCH;

b)PCFICH:携带CFI,决定PDCCH占用几个符号。

c)PHICH:下行,反馈上行数据的HARQ ACK/NACK;

d)PUCCH:UCI,上行控制指示;反馈下行数据的HARQ ACK/NACK;

e)PDCCH:DCI,下行控制指示;

f)PBCH:MIB,包括:系统帧号(SFN)、PHICH配置、系统带宽;

g)PRACH:携带随机接入前导;

h)物理信号:

i.上行:DM-RS、SRS

ii.下行:PSS/RSS、RS(C-RS、UE-RS 用于Beamforming、MBSFN-RS)

7、小区搜索与同步

(1)PSS:时隙同步,并确定小区组内ID(0、1、2);

(2)SSS:帧同步,确定小区组ID(0-167)

(3)PSS和SSS位置固定:

a)每无线帧出现两次,分别占用第1、2,11、12时隙的一个符号;

b)频域上占用最中间的6个RB。

(4)PSS和SSS同步完成后,UE即实现:

a)下行时间和频率公布;

b)区分TDD/FDD系统;

c)识别物理小区扰码(PCI);

d)区分普通CP和扩展CP。

(5)CRS:更加精确的时间和频率同步;

(6)解PBCH(MIB),可得:

a)系统帧号SFN;

b)PHICH配置;

c)下行带宽。

(7)读PCFICH,可得PDCCH配置;

(8)读PDSCH,可得SIBs。

●SIB1的位置和周期是固定的,通过SIB1下发其它SIB的序列信息。

●PHICH:下行,反馈UE上行数据的ACK/NACK;

●PUCCH:上行,反馈eNB下行数据的ACK/NACK。下行数据ACK/NACK也可以复用到PUSCH上发送。

8、参考信号(RS,RSRP)

(1)单天线:PCI模6,得到RS位置;

(2)双天线:PCI模3,得到RS位置;

(3)在频域上均匀分布在整个下行子帧中;

(4)UE-RS:

a)用于Beamforming;

b)天线5口发射;

c)不同波束承载特定的UE-RS信号。

9、PBCH:

(1)承载MIB;

(2)位置固定:

a)时域:每帧1号时隙(注意:不是TSL 0)的0-3符号;

b)频域:关键的72个RB。

(3)周期:

a)调度周期40ms;

b)重复周期10ms。

●即:每10ms广播一次MIB,但如果需要改变MIB内容,需待下一个40ms周期才生效。

10、PCFICH:

(1)以REG为单位,占据每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共4 x 4 =16REG;

(2)携带CFI,用于指示PDCCH的大小。

11、PDCCH:

(1)单位:1 CCE = 9 REG = 36RE;

(2)位置:每子帧的第1/2/3/4 个符号,具体采用几个符号由PCFICH决定(见上表);

(3)功能:上下行时频资源分配,MCS分配,功控、层1层2信令;

(4)控制信息格式:(教材P96)

a)DCI 0:上行调度;

b)DCI 1x:下行调度(单码字);

c)DCI 2x:下行调度(双码字);

d)DCI 3x:上行功控。

12、PUCCH:

(1)位置:频域上在带宽的两端,大小可配置;

(2)作用:上报上行控制信息UCI和下行数据的ACK/NACK;

(3)PUCCH的6种格式;(教材P111)

●PUCCH和PUSCH不能同时传输,与确保上行链路的单载波特性。

(4)DMRS:PUSCH解调参考信号。(教材P113)

13、PHICH:

(1)单位:REG,每3个REG为一组,可携带8个UE的ACK/NACK信息;

(2)作用:反馈上行信号的HARQ ACK/NACK。

14、PDSCH:

●不同RB上的PDSCH可调度给不同UE,调度方式、MIMO模式可不同。

15、PUSCH:

(1)所在子帧可能复用给控制信息(如:CQI、ACK/NACK等);

(2)DRS:eNB可通过解调DRS对UE占用的RB进行信道估计;

(3)SRS:探测参考信号,UE没有上行数据发送时,在配置的带宽内发送SRS,供eNB进行信道估计。

16、随机接入过程

(1)PRACH:5种格式(教材P109);

●PRACH Preamble中的保护时间长度(GT)与特殊子帧的GP、循环前缀CP共同决定TDL小区的最大覆

盖半径。

●目前PRACH采用格式0,最大小区半径14.531km。

(2)每个小区下UE的随机接入前导是一样的,但邻区必须不同,通过PCI规划实现。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LTE信令采集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版本号:2.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发布 ╳╳╳╳-╳╳-╳╳实施 QB-╳╳-╳╳╳-╳╳╳╳ 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 信令采集网关分册 E q u i p m e n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S i g n a l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S i g n a l C o l l e c t i o n G a t e w a y P a r t )

目录 1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术语、定义 (2) 3.2.缩略语 (3) 4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3) 5功能要求 (5) 5.1.采集接入设备功能要求 (5) 5.1.1.分光器功能要求 (5) 5.1.2.TAP功能要求 (6) 5.1.3.光功率放大器要求 (6) 5.2.采集网关 (6) 5.2.1.数据采集设备 (7) 5.3.数据处理功能 (7) 5.3.1.控制面数据解码合成 (7) 5.3.2.用户面数据解码合成 (7) 5.3.3.S1-MME NAS 解密 (7) 5.3.4.DPI/DFI 识别与规则更新 (8) 5.3.5.用户信息和位置信息关联回填 (8) 5.4.数据共享功能 (8) 6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 (8) 6.1可靠性 (9) 6.2安全性 (9) 6.3性能要求 (10) 6.4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 (10) 6.5时延要求 (11) 6.6软件要求 (11) 6.7硬件要求 (11) 6.8可扩展要求 (12) 6.9部署要求 (12) 6.10处理容量要求 (12) 6.11容灾能力要求 (12)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 v2.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版本号:2.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发布 ╳╳╳╳-╳╳-╳╳实施 QB-╳╳-╳╳╳-╳╳╳╳ 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 信令采集网关分册 I n t e r f a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S i g n a l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S i g n a l C o l l e c t i o n G a t e w a y P a r t )

目录 前言 .............................................................................................................................................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6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6.1.术语、定义 (2) 6.2.缩略语 (2) 7概述 (3) 7.1.系统结构概述 (3) 7.1.1.系统描述及系统结构图 (3) 7.1.2.各网元功能 (4) 7.2.接口概述 (6) 7.3.接口协议 (6) 7.3.1.SDTP实时通信协议 (6) 7.3.2.接口机制 (8) 7.4.接口要求 (19) 7.5.接口版本 (20) 8全量信令数据传送接口 (20) 8.1.数据包格式 (20) 8.2.包头格式 (20) 8.2.1.通用包头 (21) 8.2.2.专用包头 (21) 8.3.全量信令数据传输接口 (23) 8.3.1.全量数据通知notifySignalData (23) 9编制历史 (23) 10附录A 省市编号 (23) A.1. 省编号 (23) A.2. 市编号 (25)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LT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v2.0.9-_LTE各接口XDR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中国移动统一D P I设备技术规 范-L T 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 接口规范 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e e p P a c k e t I n s p e c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 f o r C M C C (L T E S i g n a l l i n g C o l l e c t i o n S e r v e r I n t e r f a c e P a r t)

目 录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4 4 接口在网络中的位置 ......................................... 7 5 LTE 接口XDR 数据构成方式 ............................. 8 5.1. XDR 编号与上报要求 ................................... 8 6 Uu 接口XDR 数据结构 ..................................... 9 6.1. 公共信息 .................................................... 9 6.2. Uu 接口信息 ..............................................11 6.3. Uu 接口Keyword 1字段定义.......................16 6.4. Uu 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 ...................18 7 X2接口XDR 数据结构 ....................................19 7.1. 公共信息 ...................................................19 7.2. X2接口信息 .. (19) 版本号:2.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发布 ╳╳╳╳-╳╳-╳╳实施

中国移动LT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规范

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 L T 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需求规范 客户管理分册 C e n t r a l i z e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目录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缩略语定义 (1) 4 缩略语 (3) 5 概述 (3) 6 客户管理 (3) 6.1 客户感知评估分析 (3) 6.1.1 分析目标 (3) 6.1.2 分析思路 (3) 6.1.3 业务规则 (4) 6.1.4 数据指标 (6) 6.2 客户投诉分析 (7) 6.2.1 分析目标 (7) 6.2.2 分析思路> (8) 6.2.3 业务规则 (8) 6.2.4 数据指标 (10) 6.3 数据业务质差用户分析 (56) 6.3.1 分析目标 (56) 6.3.2 分析思路 (56) 6.3.3 业务规则 (57) 6.3.4 数据指标 (65) 6.4 PCC策略分析支撑 (75) 6.4.1 分析目标 (75) 6.4.2 分析思路 (75) 6.4.3 业务规则 (78) 6.4.4 数据指标 (95) 7 编制历史 (100)

前言 本标准对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进行了抽象和描述,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集中各类网络运行指标数据,面向网元、网络、业务和客户,实现对容量、质量、业务发展和运维管理的全面分析,重点实现四网协同分析、价值小区分析、终端分析、Gn流量分析、互联网流量流向分析和面向客户感知的互联网端到端的业务质量分析。 《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LTE信令大数据分析业务需求规范客户管理分册V1.0.0》(以下简称“本规范”)。本规范旨在对中国移动省级性能管理系统互联网端到端专题的功能梳理,更系统、更合理、更有效的规范和指导省公司性能管理系统建设。本规范从流量流向、流量成份进行分析,通过整合流量流向系统和DPI系统的数据,建立关联的数据分析模型,从而有效支撑互联网流量结构调整、网络规划建设、流量控制和IDC资源引入效率的工作开展。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规范之一,该系列规范目前的结构、名称如下: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v200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v2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 信令共享平台分册 E q u i p m e n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M o b i l e S i g n a l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S i g n a l i n g S h a r i n g P l a t f o r m P a r t)

版本号:2.0.0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X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4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7) 4.1系统总体架构 7 4.2网元功能 8 5系统功能要求 (15) 5.1信令数据处理功能 15 5.2数据共享功能 21 5.3信令数据订阅管理功能 23 5.4信令采集网关接入管理功能 38 5.5数据存储功能 38 5.6配置数据管理

39 5.7接口质量监测功能 44 6应用功能要求 (46) 6.1拓扑管理 47 6.1.1拓扑呈现 47 6.1.2网络拓扑维护 48 6.1.3告警和预警管理 50 6.1.4网络指标实时监视 54 6.1.5特殊场景重点无线小区监控保障 55 6.2记录查询 58 6.2.1实时跟踪 58 6.2.2CDR/TDR查询 61

卓顶精文2019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LT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v2.0.9--LTE各接口XDR规范

前言 本规范对中国移动网内使用的深度包检测(DPI)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提出要求,是部署统一DPI设备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本规范定义了LTE采集解析设备服务器的接口规范,包含LTE不同接口XDR格式及接口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是流量控制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本规范由中移技号印发。 本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计划部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梁燕萍、祖国英、余立、张欢、刘坤、郗卓宁、邢喆 本规范解释权: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的深度报文检测(DPI)设备,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家共同使用。 本规范是中国移动进行DPI设备采购的技术依据。 本规范主要包含LTE不同接口XDR格式及接口要求等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必须”、“推荐”/“建议”、和“可选”等词语在本标准中的使用需遵循以下指导。

- “必选”/“必须”项是指业务、产品和设备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MUST,REQUIRED,SHALL。 - “推荐”/“建议”/“应”项是指在标准中未作强制要求,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被认为更佳;对应于RFC2119RECOMMENDED,SHOULD。 - “可选”/“可”项指参考性要求,是业务、产品和设备在目前阶段可不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MAY,OPTIONAL。 - 必不能,不能,不得:表示绝对的禁止;对应于RFC2119MUSTNOT,SHALLNOT。 - 不推荐,不建议:表示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按照所述内容制作,被认为略次;对应于RFC2119SHOULDNOT,NOTRECOMMENDED。 - 规范中除了明确指明为“推荐”/“建议”、“可选”外,均为必须要求。 4接口在网络中的位置 中国移动统一DPI系统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