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浆浓度的差距与调整

矿浆浓度的差距与调整

时间:2010-08-06 20:47:02 来源:作者:人气:99 次

浮选前的矿浆调节,是浮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业,包括矿浆

浓度的确定和调浆方式选择等工艺因素。文章从“矿浆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测定、矿浆浓度对浮选的影响、分级调浆的概念及应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矿浆浓度的差距与调整”技术,并配有“分级调浆”插图和“浮选厂常见的矿浆浓度”插表。本文可作为与“矿浆浓度的差距与调整”有关从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亦可为矿业企业行政、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浮选前的矿浆调节,是浮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业,包括矿浆浓度的确定和调浆方式选择等工艺因素。

一、矿浆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测定

矿浆浓度是指矿浆中固体矿粒含量,矿浆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固体含量的百分数和液固比。

固体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矿浆中固体质量(或体积)所占的百分数,以符号R表示,有时又称为百分浓度。浮选厂常见的浮选浓度列于表1。

表1 浮选厂常见的矿浆浓度

液固比表示矿浆中液体与固体质量之比,有时又称为稀释度,以符号C表示。它与百分浓度可以用下式换算:

矿浆浓度测定的方法分为:手工测量和自动控制两种。目前国内多数选矿厂在研究和推广浓度自动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为今后生产中稳定使用奠定了基础。而存在的问题是灵敏度不够,调节控制数值不稳定等。但是无论已安装自动控制设备的选矿厂,还是没有自动控制的选矿厂、手工测量浓度在目前仍是不可缺少的。手工测量,一般采用浓度壶法,计算公式如下:

(1)

在实际生产中为便于操作,常将式(1)或变换为:

(2)

式中:

R-固体百分浓度,%;

δ-矿石密度;

G-装满矿浆的浓度壶质量,g;

P-干浓度壶质量,g;

V-浓度壶容积,mL。

故在已知的浓度壶容积,自重P和矿石密度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的R值计算出相对的G值,列成浓度换算表置于生产现场。操作人员可依据称量得到的G值,迅速从换算表查出相对应的矿浆浓度。

二、矿浆浓度对浮选的影响

矿浆浓度作为浮选过程的重要工艺因素之一,它影响下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一)回收率。在各种矿物的浮选中,矿浆浓度和回收率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当矿浆很稀时,回收率较低,随着矿浆浓度的逐渐增加,回收率也逐渐增加,并达到最大值。但超过最佳矿浆浓度后,回收率又降低。这是由于矿浆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浮选机充气条件变坏。

(二)精矿质量。一般规律是在较稀的矿浆中浮选时,精矿质量较高,而在较浓的矿浆中浮选时,精矿质量就下降。

(三)药剂用量。在浮选时矿浆中必须均衡地保持一定的药剂浓度,

才能获得良好的浮选指标。当矿浆浓度较高时,液相中药剂增加,处理每吨矿石的用药量可减少,反之,当矿浆浓度较低时,处理每吨矿石的用药量就增加。

(四)浮选机的生产能力。随着矿浆浓度的增高,浮选机按处理量生产的生产能力也增大。

(五)浮选时间。在矿浆浓度较高时,浮选时间会增加,有利于提高回收率,增加了浮选机的生产率。

(六)水电消耗。矿浆浓度愈高,处理每吨矿石的水电消耗将愈少。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浮选时除保持最适宜的矿浆浓度外,还须考虑矿石性质和具体的浮选条件。一般原则是:浮选密度大、粒度粗的矿物,往往用较高的矿浆浓度;当浮选密度较小、粒度细或矿泥时,则用较低的矿浆浓度;粗选作业采用较高的矿浆浓度,可以保证获得高的回收率和节省药剂,精选用较低的浓度,则有利于提高精矿品位。扫选作业的浓度受粗选作业影响,一般不另行控制。

三、分级调浆的概念及应用

调浆就是把原矿配成适宜浓度的矿浆,依次加入浮选药剂,并搅拌混匀,从而保证浮选过程正常有效的进行。

分级调浆就是根据不同粒度不同调浆条件,矿浆按粗细粒级分级成

两支或三支进行调浆。分级的粒度界限可以通过试验来确定。图1所示为两支(左图)和三支(右图)的调浆方案。

图1 分级调浆

分两支的调浆方案,药剂只加到矿砂(粒度较粗)部分,矿砂调浆后,矿泥部分并入矿砂并与其一起浮选。这种方案适用于矿泥的浮选活度比矿砂高,而粒度较粗的矿粒需提高药量或补加其他强力捕收剂的情况,这样处理使粗、细粒的可浮性差别较小,而趋于均一化。另外,粗粒要求较高的药剂浓度,也因分级调浆而得到实现。…如铅锌矿分级调浆的经验证明,粗粒部分的黄药浓度,为一般调浆的平均值的7~10倍,优点是既保证有效的浮选,又改善选择性。

分三支调浆的方案。矿浆分为三级:矿砂Ⅰ(粗粒)、矿砂Ⅱ(中粒)和矿泥Ⅲ。中粒级一般可浮性较好,而粗粒和矿泥都要求特殊调浆。三支的可浮性相差较大时,采用这一方案,但设备及管道较多。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用两支调浆较为简便。

浮选粒度

创建时间:2008-08-02

浮选粒度 (flotation paticle size)

根据矿石性质特点,通过试验确定的适宜于浮选的粒级范围。它是浮选工艺中可调节的重要因素,通常以磨矿细度来表示。粒度太粗,即使矿物已单体解离,也会因其超过气泡的浮载能力,往往浮不起。但矿物磨得过细,如小于0.01mm 也不易浮,只有中等粒级的矿物方容易浮起。各类矿物的浮选粒度上限不同,如硫化矿一般为0.2~0.3mm,非硫化矿为0.25~0.5mm,对一些密度较小的非金属矿,如煤、硫等,粒度上限可达0.5~1.0mm。及时测定分级溢流粒度的变化,为磨矿、分级操作提供依据,是浮选过程中必须进行的工作。装备比较先进的浮选厂已采用粒度分析仪与自动调节装置控制磨矿、分级粒度。多数浮选厂仍使用快速测量法,即用浓度壶和筛子测量磨矿细度。如果细度不合要求,就要及时改变磨矿分级循环操作条件。

根据矿物在矿石中粒度嵌布特性,有的矿物在较粗粒度情况下即可单体解离,而有的则需磨至超过浮选的适宜粒度,甚至达到细泥状态才能单体解离。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粗粒浮选或细粒浮选技术。在矿物单体解离的前提下,采用粗粒浮选,可以节省磨矿费用,降低选矿成本。但是由于粗矿粒比较重,在浮选机中不易悬浮,与气泡碰撞的几率少;附着于气泡上后,易于脱落,因此,比较难浮。为了使粗粒矿物易于悬浮,可以采取调节用药、强化捕收、加大充气量和选择适当的浮选机等措施。粒度为 - 18μm或 - 10μm者称矿泥。由于矿泥具有质量小,比表面大等特点,所以对浮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如易夹杂于泡沫中上浮,降低精矿质量和回收率,增加浮选药剂的消耗以及矿浆中的“难免离子”。难免离子是各种矿浆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可溶性盐类,2-、Cu 2+、Fe 3+、:Pb 2+、Ca 2+、Mg 2+等。难免离子的含量多到一定如SO

4

数量时,对浮选会产生不良影响。为消除或减少矿泥对浮选的影响.可采用添加矿泥分散剂;分段、分批加药;采用较低的矿浆浓度以及脱泥等措施。其中脱泥是最有效的方法。浮选前分出某一粒级的矿泥并将其废弃,或进行泥砂分选,可改善浮选指标。还可采用选择性絮凝浮选、载体浮选、油团聚浮选、微泡浮选、电浮选、电场浮选以及用磁场处理矿浆等方法进行分选。

买卖其它设备及配件,就上矿业网

型号: EX505型成色: 全新数量:

产地: 所在地: 加工范围:

1、稳定性

电子浓度壶采用拉力传感器,它是一种将物理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使用两个拉力传递部分进行传力,在其结构中含有力敏器件,拉力传递部分采用合金钢,不存在变形因素,可长期使用,稳定性高。

2、精度

电子浓度壶采用的拉力传感器误差在万分之三左右,叠加电路部分AD转换误差,其总误差在万分之五至千分之一之间,且各地重力加速度差异引起的误差可通过首次标定消除。

3、体积与重量

电子浓度壶重量约300克,体积小,便于携带至现场进行测量。

4、读表

电子浓度壶采用液晶显示,读数直接方便,其自带背光可保证光线昏暗的情形下,读数依旧准确无误。

5、辅助功能

电子浓度壶由于具有CPU及存储器,可方便叠加辅助功能,例如现场矿浆先后采样几次,电子浓度壶可存储每次浓度值,并自动计算其平均值,减少现场使用人员记录数据及运算的工作量等。

浓度测定方法为:首先称出空浓度壶重量G0,然后称出浓度壶装满水的重量G1,

第三,将次要测定的矿产均匀地装满空浓度壶,称重为G2,矿石的真比重要先测

定出来(假定为P),用公式计算浓度C=P*(G2-G1)/[(P-1)*(G2-G0)]。

浓度壶的制作很简单,就象一个小的古式酒壶。这里的回答方式没法用图表示,不能制作图纸。若需要,直接联系

回复:刘玉承

已知某矿石密度为3.8,用浓度壶测得矿浆的密度为1.4。求矿浆质量百分比浓度和矿浆液固比?

最佳答案

说说方法,关键是求出矿浆里矿石和水的质量比:

设矿浆里含矿石质量M1,水的质量为M2,则含有的矿石体积V1=M1/ρ矿,V2=M2/ρ水

所以有矿浆的密度ρ=(M1+M2)/(V1+V2)=(M1+M2)/(M1/ρ矿+M2/ρ水)代入得

1.4=(M1+M2)/(M1/3.8+M2/1),求出M1:M2,进一步就可以求了。

3

|

矿浆计量器

发布时间:2008-7-15?浏览次数:0

在线矿浆浓度计

发布时间:2008-7-15?浏览次数:0

选矿厂生产检查内容!

一、物料粒度的测定

控制入选的物料粒度和产品的粒度是保证生产技术指标的重要环节。生产中对大于6mm的粒度经常采用钢板冲孔或钢丝网编成的筛子进行,而6mm一0.045 m m的物料则用试验室标准套筛进行,对粒度介于0.2mm一0.05mm的,一采用试验室水力分级或水中倾析(又称沉降分析)法,简称水析,更细的物料常用显微镜法分析和离心分析法。

常用的标准套筛是由一套筛孔大小有一定比例的筛子组成的,它是用筛网每1吋长度中的筛孔数目作为各个号码筛子的名称.例如200目的筛子就是指沿筛丝方向1吋长有200个筛孔。各国标准筛筛孔尺寸已标准化,我国尚未制定国家标准,实际工作中常用固定厂家生产的标准筛。我国目前常见的标准筛规格如表14-1所示。

用标准筛进行干法筛分时,是先将标准筛按顺序套好,把样品倒入最上层筛面上,盖好上盖,放到振筛机上筛分15-20 m i n,每次筛分物料不得超过100g。当样品含泥较多,物料互

相粘结时,应采用干湿联合筛析法,即先将浸泡的物料倒入细孔筛(如300目筛子)中,在水盆中进行筛分,将筛上物料干燥和称重,并根据称出重量和原样品重量之差,推算筛出的细泥重量。然后再将干澡后的筛上物料干法筛析。筛析结束后,将各粒级物料用工业天平(精确度0.01g)称量,各粒级总重量与原样品重量之差不得超过原样品重量的1%,否则应重做。根据筛析结果计算各粒级的产率.

二、原矿水分的测定

测定前先将物料烘干,在不超过100℃的温度条件下干燥到恒重为止,即可按下式求出物料的含水率:

W=(Q1-Q2)/Q1 x 100%

式中: W 一物料的含水率%;

Q1 一湿物料的重量 g;

Q2 一干物料的重量(恒重后) g;

三、矿浆浓度和粒度的测定

(一)矿桨浓度

生产中常用浓度壶(图14-2)来测定矿浆浓度,此法简便、准确又迅速。测定时,用取样勺截取矿浆流。注满浓度壶至矿浆从溢流口溢出为止,称其重量(精确到1g)。

根据公式制定一个矿浆壶总重量与矿浆浓度的换算表,由称取的矿浆壶总重量可迅速查得矿浆的浓度。

G = δv/δ-(δ-1)P

试中:G ——矿浆重量, g;

δ——矿石真比重;

v ——浓度壶体积;ml

P ——矿浆浓度,%。

二)矿浆粒度的测定

矿浆粒度的测定可根据其粒度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大于0.038m m物料一般用筛析法,对小于0.038mm物料,可用水析法或显微镜测定法。

现将工业上普遍应用的快速筛分法介绍下:

用采样勺截取矿浆,装满浓度壶,称得总重量为G0。将壶中矿浆慢慢倒在浸在水盆中的200目标准筛上(每次倒入量不得超过200g),进行湿筛,直到全部筛净为止。然后将全部筛上产物倒回浓度壶,加满清水,称重为G1。根据浓度表可以分别算出壶中原有矿石重量Q0,筛分后筛上矿石重为Q1,矿石比重为δ,则矿样+200目的重量百分数:

γ=Q1/Q2 x100%

γ=(G1-G2 )/(G0-G2) x100%

式中G2为浓度壶装满清水后的重量:

γ-0.074=100一γ+0.074

四、矿浆酸碱度的测定

矿浆酸碱度是影响混汞、浮选及氰化法提金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测定矿浆酸碱度的方法有pH试纸法,比色法。

(一)pH试纸法

测定时将pH试纸条的1/2——1/3部分直接插入矿浆中,半秒钟后取出,与标准色阶进行对比,便可知道欲测矿浆pH值。假如一次测定不把握,可以连续测定几次。

(二)比色法

在一定容积的矿浆溶液中加入几滴指示剂,使溶液改变的颜色与标准比色液的颜色相同,便可知道欲测矿浆的pH值。比色法测定的精确度为±0.1。

五、游离氰化物和保护碱的测定

(一)游离氰化物的测定

在碱性介质中,以碘化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形成Ag(CN)2——络合物,过量的银离子与碘化钾生成黄色的碘化银沉淀,即为终点。

AgNO3+2NaCN=NaAg(CN)2+NaNO3

AgNO3+K1=Ag↓+KNO3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制备:称取在110℃干燥过的硝酸银1.734g溶于水中,移入1L棕色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置于暗处。此溶液1mL≈1mg NaCN。

取l0mL试液于l00mL锥形瓶中或烧杯中,加5%碘化钾溶液5滴,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混浊出现为终点,滴定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液的毫升数x 0.01%,即为试液中NaCN的百分浓度或毫升数x 1/万,即为 NaCN的万分浓度。

(二)保护碱的测定

试液中的碱性主要来源于游离氰化物和石灰(CaO),保护碱即游离氧化钙的含量。测定时应先用硝酸银把游离氰化物抵消,然后用酚酞做指示剂,以草酸滴定氧化钙,反应式如下

AgNO3+2NaCN二NaAg(CN)2+NaNO3

H2C2O42H2O+CaO二CaC2O4+3H2O

草酸标准溶液的制备:称取2.241g草酸,溶于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再移入1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动均匀,此溶液1 mL≈1 mgCaO。

分析方法:将前面滴定完氰化物的试液,加入1%酚酞指示剂1一2滴,用草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即为终点。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x 0.01%,即为试液中CaO的百分浓度,

同样也可求出万分浓度。

收藏分享

选矿物料工艺性质的测定方法

作者:郑州中鼎机器文章来源:点击数:32 更改时间:2010-10-19

一、摩擦角和堆积角的测定

(一)摩擦角的测定

摩擦角的测定可在摩擦角测定器上进行(如图1).其构造是将平板一端铰接固定,而另一端则可借细绳牵引自由升降。

测定时将被测物料置于板的固定端的中心部分,并将板缓慢的下降,直至物料开始滑动时为止(不准滚动),此时测出的倾角即为摩擦角。测定时应重复3~5次,取其平均值。

应该指出:摩擦角测定器的倾斜平板(有木板、钢板或其他材质的板)形状以长方形为适宜,其宽度不应小于被测物料最大粒度的5~10倍,板的长:宽=2:1或3:1均可,由于倾斜平板的材质不同,因而测得的摩擦角也不同,故选择倾斜平板的材质时,应力求接近生产实际。

(二)堆积角的测定

测定方法:可在比较平坦的地面或地板上进行测定,将欲测物料通过漏斗落到地面或地板上自然堆积成锥体,直至试验物料沿料堆的各边都同等的下滑为止。然后将一长木板放在锥体的斜面上,再将倾斜仪置于木板上,此时测出的角度即为被测试料的堆积角(或称安息角)。如各种粒度铁矿石的堆积角一般为38°~40°.为使测得数据准确需重复测3~5次,取其平均值。也可用如图2所示装置,预测定的物料由漏斗落至圆台上,形成料堆,直至物为从圆台周围滑下为止。转动一根活动的直尺,即可测出堆积角。

二、比重的测定

(一)粉状试样比重的测定

粉状(1~0毫米)试样比重可根据精确度的要求一般常用比重瓶法进行。比重瓶的容积一般为25,50,100毫升,瓶口上有带毛细孔的玻璃塞子,表示装满水时之容积。根据试样的多少可采用不同容积的比重瓶。

比重瓶法。包括煮沸法、抽真空法及抽真空同煮沸相结合的方法,三者的差别仅仅是除去气泡的方法不同,其他操作程序一样。现将常用的煮沸法介绍如下:

为使测得数据准确,通常将比重瓶先用洗液(用重铬酸钾20克,加40毫升水稀释,加热溶解,待冷却后再加浓硫酸350毫升)洗涤,然后用蒸馏水或自来水清洗。烘干称重为B(称重时一般常用千分之一天平);再用滴管把蒸馏水注入经重瓶内至有水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为止,称重为C;把纾缓重瓶内的水

倒出重新烘干后,再往瓶内加被测试样(约占瓶容积1/3),称重为A,向比重瓶内注入约占瓶容积2/3的蒸馏水后,一般在水浴中进行煮沸或用抽真空法排净瓶内气泡,使其冷却到室温,然后用滴管把蒸馏水注入比重瓶内仍至有水自瓶塞毛细管中洋车出为止,称重为D。粉状试样的比重可按下式求得:式中δ——粉状试样比重;

A——瓶加试样重量,克;

B——瓶重量,克;

C——水加瓶重量,克;

D——水加瓶加试样重量,克。

用比重瓶法测比重时,一定要排净气泡,否则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使测得的数据准确,在测公平时可用2~3个比重瓶同时做,取其平均值。

(二)块状试样比重的测定

块状试样比重可用量简单的称量法进行如图3所示。将被测的块状试样放入用细金属丝做成的笼子内悬挂在天平一端(笼子的重量是已知的),首先在空气中称重,后浸在盛水(水深度能淹没试样)的容器中再次称重,要求称量天平的精确度达0.01~0.02克,块状试样比重可由下式求出:式中δ——块状试样比重;

P——块状试样在空气中重量,克;

P1——块状试样在水中重量,克。

用此法测定时,为使结果准确,应取数块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测定,取其平均值。

测定块状试样比重用比重天平更方便,其原理与用普通天平相同。国产的WMG-62型岩石密度计即为一种专用的比重天平,不用计算即可直接测得块状矿样的比重,其测量的范围是1~7.5克/厘米3,当1~4、4~5、5~7.5克/厘米3时测量精度分别为0.02、0.05、0.1克/厘米3.

该岩矿密度计的构造示于图4中,由头架、底座、支杆、矿样挂钩和砝码挂

在右臂的挂钩上,在左边的秤盘内加砝码及片码,直到指针刚好指在指标处为止。然后将矿样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浸入容器后不要使其碰到容器的底和壁,然后按指针偏移处读数。

在实际工作中,对鞍山式铁矿石可根据其含铁品位采用下列经验公式近似计算矿石的比重。

式中δ——矿石比重;

β——矿石品位。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鞍山式铁矿石的比重结果如表1.

鞍山式铁矿石比重和品位的关系

表1

(三)堆比重的测定

矿石的堆比重也叫假比重,通常是指单位体积之重量(公斤/升或吨/米3).

测定时取经过校准的容器,其容积为V,重量为P0,将容器盛满矿石并括平,然后称重为PD,堆比重及其孔隙度分别由下式求出:

式中?——堆比重;

δ——比重;

G——孔隙度。

在测定堆比重时应注意:测定容器不宜过小,一般情况下,容器的短边长至少应为矿样中最大颗粒的5~10倍,否则精确度差,堆比重分为振实和未振实两种。测定时为减少误差,应进行多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三、选矿物料粒度的测定

物料粒度组成的测定是根据其粒度的大小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大于100毫米的物料通常是直接测量;对粗粒物料(100~6毫米)是用铁丝网编成的手筛测定;对细粒物料(6~0.074毫米)是用套筛测定;对微细粒物料(小于0.074毫米)一般用水析或显微镜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