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滁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滁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滁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我市“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根据《安徽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12.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5.2亿元,年均增长9.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0.9%,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

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2010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达65万人,占比达25. 8%,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11.9万人和提高了3.3个百分点。

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全市服务业实现地税收入由2005年的3.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4亿元,占地方税收的57.4%,“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8.6%。

扩大消费的重要保障。“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94.5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4亿元,年均增长17.6%。连锁、配送、专营代理等服务业新型业态不断出现,消费规模等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

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服务业发展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44.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8.6亿元,年均增速44.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由38.9%提升至39.6%。

发展环境日益改善。我市服务业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快,民营服务业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市场格局。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服务业发展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市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2010年,全市物流仓储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商贸流通业、文化产业、信息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4.8%、15.6%、8%、24.2%、6.5%、6.1%。我市服务业发展正在由传统商贸流通为主的生活服务型,向生产和生活并重的现代服务业加快转变。

“十一五”期间滁州市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速度较快,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但与沿海地区相比,与我市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相比,服务业发展仍显滞后。一是服务业总量偏小、层次不高。从总量上看,我市服务业增加值依然偏小,在全省处于中等靠后位置,虽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较快,但是占GDP的比重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全市服务业仍以批零住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为主,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不快,传统服务行业比重依然较大。二是服务业发展的机制体制不活。全市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部分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公共服务业社会参与度、市场竞争度不充分,服务业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既抑制了群众对服务需求的扩大,又影响了市场供给的增长。三是服务业高端人才匮乏。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的滁州市服务业高端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相对滞后,人才“引进来、留得住、送出去”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期。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迫切需要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配套。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层次向多样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强力推进,我市积极承接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国内外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与长三角紧密联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综合以上判断,未来5年我市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较好的现实基础,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和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市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当地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层次,也需要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支柱产业整体规模不大,集聚水平不高,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居民消费能力不高。此外,周边发达城市产业结构竞相升级对我市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服务业带来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以长三角为重点,积极主动承接高端服务业。依托城市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合理引导资源配置,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将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的原则。遵循服务业发展规律,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突出服务业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以竞争促进发展,以市场化为服务业繁荣发展注入活力。

创新发展的原则。大力鼓励创新发展,引导服务企业不断进行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获得服务领域的先发优势,从创新中培育新增长点,挖掘新利润源,在创新中求生存、求拓展、求提升。

产业互动发展的原则。服务业要与制造业和农业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坚持服务业向农村延伸,实现各产业间的相互融合,联动发展。

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根据我市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文化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城乡公共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产业,同时要培育发展新的服务业增长点,整体推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战略定位。

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商贸市场、华东地区文化旅游示范城市、省内宜业宜居宜游的典范城区、皖东地区新兴的金融中心。

(四)总体目标。

1、总量翻番。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76亿元,年均递增约17.9%,服务经济奋力冲刺全省第一方阵;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6%,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50%。

2、扩大就业。到201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80万人以上,年均递增4.2%,占全市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30%。

3、增加税收。到2015年服务业税收达到60亿元左右,占全市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55%以上。

4、培育载体。培育形成100户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重点抓好10 0个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层次较高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5、创新体制。加快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优化包括融资、用地和税费政策以及财政体制等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切实提高服务业开放合作水平。建

立健全统分结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形成科学的服务业发展评价考核办法。

四、服务业发展重点

以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城乡家庭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物联网、服务外包11个业态为重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带动我市服务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一)全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 现代物流业。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3 0家以上。力争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长江北岸区域性物流中心,初步形成大流通大发展格局。

(2)发展布局。

根据现有基础条件,以“轴—辐”物流空间网络理论为依据,将我市物流节点分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节点三个层次。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滁州市区域枢纽型物流园区和地方性综合物流园区。区域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为汊河商贸物流园、城东工业品物流园、担子物流园、城北物流综合园和滁州市粮食产业物流园;地方综合型物流园区主要为各县、市城区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规划建设高铁站物流中心、乌衣镇物流中心、板桥镇物流中心、炉桥镇物流中心和池河镇物流中心。物流配送节点:规划在汊涧、秦栏、铜城、半塔、水口、古河、二郎口、大墅、十字、管店、三界、张八岭、潘村、永康、藕塘、池河、张桥、刘府、小溪河、总铺等重点镇布局物流配送中心,以完善滁州市域物流网络。

(3)发展重点。

整合市内物流资源,加速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培育规范物流市场。积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引导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

促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改造业务流程,鼓励和支持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形成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着力培育一批物流服务品牌。扩大物流业对外开放,鼓励兼并重组,加快引入一批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协调推进公路、铁路、内河港口建设,加快构建快速、通畅的集疏运体系。做好运输站场、物流节点布局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建设马滁扬、

徐明高速公路及蚌淮高速公路凤阳延伸段,加快改造市内国、省干道,推进滁宁轻轨和滁淮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实施内河河道疏浚和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滁州、天长码头,适时扩建凤阳港、明光码头。建设城南客运中心,推进快捷公共客运系统建设。

建设一批特色物流园区和集散、存储、加工配送中心,重点建设产业型物流基地,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推动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形成家电、纺织、机械、建材、化工产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

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继续推动区域性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等专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4)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物流业建设项目20个(投资额1亿元以上),总投资约50 0亿元。主要项目有:南京湾(香江)商贸物流总部基地、天长益民低碳物流园、担子综合物流园、城东工业品物流园、滁州粮食产业物流园、城北综合物流园区、天长经济开发区物流园、明光市工业园区综合物流园等。

2. 金融服务业。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全市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新设各类金融类机构或企业100家以上(含新设分支机构);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家;全市保费收入达4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全市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达到5%左右,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与人口的比例)达到800元/人。初步建成金融产业发达、金融综合竞争力强的金融强市,努力形成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双赢发展的新格局。

(2)发展布局。

依托城南新区,规划建设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此布局或设立分部,打造全市金融中心。

(3)发展重点。

构筑功能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加快金融开放步伐,不断完善银行类、保险类、证券类和非银行投融资类四大金融机构体系,尽快形成主体多元、功能完善、运行稳健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来我市设立机构或拓展业务,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公司,加快建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等各类涉农金融机构,支持市内大中型企业发起设立或参股银行和保险公司,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集团在我市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内容,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实现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贷款、汽车金融、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小企业联保贷款等融资。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多层次融资业务,完善小额贷款工作的长效机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

培育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积极探索银行信贷业务、中间业务与创业投资多种形式的结合,完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

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产权交易中心促进企业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为企业兼并、产权交易、闲置资产调剂、资产评估提供全程服务。加强对技术产权交易的引导和服务功能,构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价值实现。

(4)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金融服务业建设项目10个(投资额1亿元以上),总投资50亿元。主要项目有: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组建滁州产权交易中心等。

3. 商务服务业。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形成与城市地位、产业结构、城市特点、市场配置要求相适应,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体制比较完善,体系比较完备,功能比较健全,商务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2)发展布局。

在滁州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城南新区、高铁站前区、琅琊政务新区规划建设布局4

个现代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各类商务服务机构。

(3)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各类商务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门类齐全、诚信规范、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各类商务服务机构要与挂靠的政府部门脱钩,承担行政职能的中介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要按规定逐步改制,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商务服务机构的审批部门要依法审批,做到环节简化、程序规范、办事高效;破除行业及部门垄断,取消不合理的地方限制,实行“非禁即入”,特别是引导民间力量发展各类中介机构。

加大开放力度,推进资源优化整合。积极引进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的知名商务服务企业来滁拓展业务,特别是要大力引进国际国内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及创业设计公司来滁设立分支机构,并鼓励其整合市内相关商务服务资源。注重引进职业商务服务人才特别是高级职业人才。

推进现代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集中布局商务服务机构。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提高高端服务业比重。鼓励现有商务服务机构通过购并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知名品牌的商务服务机构。

构建信用评价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制定信用评价制度,为信用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商务服务机构信用信息库。规范商务服务企业的执业行为,提高商务服务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服务质量。

(4)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商务服务业建设项目10个(投资额1亿元以上),总投资50亿元。主要项目有: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城南新区商业综合体、高铁站前区商务综合体、琅琊政务新区城市综合体等。

(二)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4. 商贸流通业。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10亿元,年均增长18.5%以上;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30家以上;商贸流通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基本形成大商贸大发展格局。

(2)发展布局。

在市域范围内建立以主城区商圈和城南新区商圈为核心的2个市域商业中心,以来安、全椒、天长、明光、凤阳和定远城区为核心的6个县区级商业中心,以炉桥、铜城、汊涧、腰铺、古河、汊河等重点中心镇为核心的6个镇级商业中心以及其他一般镇村商业网点(含社区邻里中心)。

(3)发展重点。

重点推进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减少消费外流,吸引周边城市消费者入滁消费。各县、市每年至少重点推进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抓好各县市区功能分工,统一规划,科学布点;加快推进专业市场建设,各县、市每年至少重点推进一个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将农贸市场的分区布局、改造提升及管理运行与“五城联创”结合起来。重点推进农贸市场改造,解决民生问题。各县、市按照改善民生和提升生活品质的要求,自行制定“十二五”期间的改造任务。

加速提升商贸服务业能级,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增强商品集散和辐射能力,提高流通业现代化水平。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逐步推广竞买制、拍卖制、仓单交易等现代商品交易方式,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配送,建设专业市场配送中心,推进传统批发交易市场的调整改造和提升。

合理调整便民商业网点。鼓励连锁企业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培育社区商业,实施“农超对接”,构建便利化服务体系。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采取引进、兼并、连锁、联合、代理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加快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放大品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住宿餐饮业。全面推进标准化服务和现代化管理,提高住宿餐饮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管理,促进我市餐饮和住宿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流通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素质,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营造有利于流通业发展的新环境。

(4)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商贸流通业建设项目25个(投资额1亿元以上),总投资200亿元。主要项目有:中环国际广场、城市星座、泰鑫现代城、长江财富广场、财富广场

(琅琊区)、城南京亿、凯迪、禧徕乐商业综合体建设;安徽大雄华东农贸食品城、瑶海农机大市场、滁州国际商城、奥特莱斯品牌折扣店、亚夏国际车城、锦福钢材大市场、鸿福三材市场、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广场、中合民生滁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金煌市场、交通路菜场、凤凰大市场、文德桥市场、扬子大市场、琅琊菜场、西桥市场、明光西路菜场、同乐苑小区农贸市场、清流河市场建设。

5. 旅游业。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旅游业总收入占GDP12%,接待入境游客10万人次以上,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1500万人次以上,星级酒店总数达50家以上。把我市打造成为独具江淮山水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华东地区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的魅力后花园。

(2)发展布局。

总体空间发展格局为“依托南京——双心驱动,两带延伸——三大组团”。“双心驱动”即重点打造滁州市区主接待中心和凤阳县城次接待中心;“两带延伸”即文化旅游产业带(连接凤阳、明光至南京的纵向牵引轴)和生态旅游产业带(连接天长至合肥,途径来安、滁州市区、全椒的横向牵引轴);“三大组团”即“滁、来、全”长江文化组团、“定、凤、明”淮河文化组团和天长淮扬文化组团。

(3)发展重点。

加快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开发。重点抓好琅琊山、白鹭岛、栖凤湖、神山、跃龙湖、龙尾山、岱山湖等大型休闲度假基地和琅琊山、皇甫山、神山、韭山4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开发,高水准、高品位规划建设大琅琊山旅游区,进一步凸显大琅琊山的龙头作用。推进南谯舜耕生态农业园等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明皇陵、明中都城遗址公园等保护开发力度,优化提升传统景区,创新开发新型景区,提高景区服务品质,创建景区旅游品牌,提升景区旅游魅力。

积极推出便于灵活组合的多个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交通便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要素配套、服务完善和独具吸引力的多条旅游线路。主要有“南京—南线(滁、来、全)”、“蚌埠—西线(凤、定、明)”、“淮安—东线(天长)”等精品线路,“山水生态游”、“大明文化游”、“红色教育游”、“科普修学游”、“乡村休闲游”等专项旅游线路。积极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生态休闲旅游,集中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促进郊区型休闲旅游的较快发展。

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能力充分、布局合理、结构均衡、衔接畅通、绿色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建立咨询、投诉、救援、标示引导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星级餐馆、旅行社、旅游演艺、旅游购物等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服务水平,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

继续全力打造中国农民歌会品牌,办好琅琊山庙会、正月十六走太平等重大旅游节事活动,整体提升我市旅游新形象,进一步拓展境内外重点旅游客源市场。

(4)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文化旅游业建设项目20个(投资额1亿元以上),总投资200亿元。主要项目有:大琅琊山国际休闲旅游综合体、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金牛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村、琅琊山国际旅游度假中心、全椒大墅龙山文化养生度假区、凯迪豪生大酒店、长江财富广场雅阁大酒店和滁州港汇喜来登酒店等。

6. 文化产业。

(1)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文化滁州”发展战略,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人的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事业繁荣,全民文化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形成具有现代特质、区域特色的滁州文化。

(2)发展布局。

根据文化产业初步形成的集聚态势和地域特色,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核心之一,打造特色性文化产业集聚中心,规划建设10个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从整体上引导形成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总体格局。

(3)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结合我市实际,打响“文化滁州”品牌,逐步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市到文化强市的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和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挖掘、包装、推介醉翁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太平文化、孝文化、舜耕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积极开发与之相关的文化产业项目。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在全市扶持形成30个以上有影响、有规模、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

优先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建设,完善市规划馆、美术馆软硬件设施,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发射设备更新改造,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建设广播和电视并重,有线与无线结合,覆盖全市城乡的广播电视传输网。

加快出版发行业的改革与创新。大力实施新出版精品工程,组建滁州报业集团,着力办好《滁州日报》、《皖东晨报》、《滁州广播电视报》等面向市场的一批优秀报刊,鼓励市、县(区)建设文化特色刊物。积极谋划建设数字出版产业,加快建设滁州数字出版产业园,鼓励支持e滁州网站、嗨滁州网站和滁州在线网站发展。

创新与繁荣大众文化。发扬“面向大众、多出精品”的创业精神,提高娱乐产业的整体层次和文化品位,促进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改造提升一批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场馆,鼓励建设面向老年人和中低收入居民的休闲娱乐场馆设施,加大行业监管和市场开拓力度。

(4)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文化产业建设项目10个(投资额1亿元以上),总投资10 0亿元。主要项目有:小岗村三农文化产业园、滁州市新干线影视城、华人古代牌匾博物馆及相关项目、50集电视连续剧《儒林外史》拍摄项目、太平文化街区开发、滁州市体育中心和市体校项目、胭脂湖文化产业园和旅游服务区等。

7. 房地产业。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2)发展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要求,结合我市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布局,突出不同区域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色,按照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各种层次和类型的房地产业。

(3)发展重点。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市加快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必然选择。为指导我市“十二五”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增强我市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依据《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特制定《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是明确我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产业、政策措施。规划期限为 2011-2015年。 一、发展背景 (一)服务业发展基础 1、总量不断扩大、贡献不断增加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1亿元,同比增长1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7%,“十一五”年均增长14%,实现了总量翻一番,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3%,比2005年的29.3%提高了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9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7.1%;服务业地税收入完成7.6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达46.9%;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末的6.7万人增加到2010年末的11.9万人,占比从24%提高到24.8%。 2、投资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升 2010年,不含嘉兴港区,服务业投资完成5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8.1%,“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了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37个,累计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张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注意相关语句通顺) 通过对家港市服务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充分对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分析,确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研究和总结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当地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和地区部产业的各种联系,定位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大致方针;借鉴国外和国先进的发展模式;运用合适的专业分析模型预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策略,地区性的重点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之间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带动家港市服务业的长效持续的发展,促

进家港市城市整体性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该区域的产业正处于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纵向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分工并行、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正逐步形成。面对这样的态势,家港市必须准确定位,捕捉机遇,主动承接国际及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转移,实现与大都市地区服务业互补,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快速构建家港服务业经济,提升家港在南各县级市中地位。 本次家港的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十二五”期间,指导和制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使家港市经济的持续有力的发展,解决当前服务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未来5年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模式。 1.1.3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对家港市服务业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家港市服务业目前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服务业发展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家港市服务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 3.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针对服务业规划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归纳有关信息。比较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4.个案分析法:对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服务业规划方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从中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模板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 序言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是依照《中共无锡市委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规划编制的政策依据是:200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进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6月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服务业提速打算》以及2011年8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无锡市领先差不多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打算》等有关文件精神。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要紧分析“十二五”期间无锡服务业进展面临的形势、进展目标、进展任务、空间布

局及政策措施,是无锡以后五年服务业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营造服务业进展良好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区及有关部门编制实施服务业进展规划及相关重点领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进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十一五”进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锡服务业呈现健康快速进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我市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服务型经济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服务业贡献程度不断增强 “十一五”以来,无锡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05—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1055.74亿元提高到2479.57亿元,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37.8%提高到42.8%,上升5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行业主要是由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等子行业构成。从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1999-2014年,我国军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中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32%,说明了中国军工具有蓬勃发展的前景。 “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军工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制定切合发展实际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仁达方略为多家军工企业提供了深度的咨询,对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军工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首先,全面回顾“十二五”的发展情况,总结发展经验。 企业应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场开发、业务发展、投资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梳理集团积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十三五”规划方向。在这一阶段的总结回顾过程中,企业可以从自身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不足之处,从而为制定下一阶段规划奠定基础。 其次,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环境。 企业应分析宏观环境中政策因素,思索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评估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情况。既考虑行业热点,也深入探索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力求全面客观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环境。 政策因素。07年以来国家推出政策推动军工企业改革,借助资本

市场的力量为国内军工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2015年1月23号,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强调了安全性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为军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支撑。 行业热点。比如,在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军民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军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尤其受到关注。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资产,其高精尖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如果这些科研院所改制注入上市公司,将是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盈利的重大举措。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也是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 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军工产业发展迅速,却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有资本在行业占比过大,国有企业在军工产业的地位不可撼动,这样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竞争性,对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都产生了较大制约。 第三,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企业应借鉴“十二五”的经验与教训,本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适应快速发展需求的原则确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只有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执行军民融合,提升资产证券化,才能立于基业长青之地。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思路,如: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军工工业改革进行整体的规划,积极推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 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总则 (2)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重点 (2) (三)规划依据 (2) (四)规划原则 (2)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4)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 (二)面临的挑战 (7) 三、发展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目标 (9) (三)总体思路 (10) (四)发展指标 (10) 四、重点任务 (12) (一)优先发展民生品质商业 (12) (二)大力发展特色时尚商业 (14) (三)积极推进现代引擎商业 (16) (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8) (五)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20) 五、优化布局 (22) (一)提升三大标志性商业中心 (22) (二)发展六类功能性商业中心 (22) (三)建设宜居型社区商业 (25) 六、保障措施 (26)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6) (二)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环境 (26) (三)加强商业建设的引导 (26) (四)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相关扶持政策 (27)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教育等社会组织作用 (27) (六)加强行业基础调查研究和规划动态评估工作 (27)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商业服务业作为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 适应“十二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适应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变化趋势,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服务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商业服务业内涵式发展,将通过全面、系统、规范建设,构建面向未来,与城市经济运行系统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系统,为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北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规划适用领域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典当、拍卖、租赁等特殊流通业。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售后服务}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近年来,鹤壁市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6.96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2.4%左右;2010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8%。 图1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变化时间序列 (注:2000—2005年数据为公报数据,2006—2010年数据为市统计局修订后数据)图22010年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 税收贡献度不断加大。服务业已经成为鹤壁市税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至2010年期间,服务业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由2005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亿元,占总税收的比重由2005年的22.8%提高到2010年的33.3%;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高达30.5%,高于全市总税收年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鹤壁市作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经过科学规划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10年,鹤壁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5亿元、25.38亿元、6.45亿元、7.7亿元、4.05亿元和26.83亿元,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5%、33%、8.4%、10%、5.3%、34.8%。

图32010年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 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行政审批(许可)“两集中、三到位”。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功组建,农商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成立各种担保机构27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名,并通过各类高层次人才兼职、担任顾问、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为鹤壁提供智力服务。 (二)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鹤壁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即长-鹤-泰铁路横穿东西,已成为豫北“十”字交通中心。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可以就近与郑州共享航空港。距天津港口500公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产品可直通海外市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鹤壁市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市道路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2016-2025)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世界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地缘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行业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公司内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公司外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SWOT矩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SWOT矩阵分析推导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愿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目标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支撑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组织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经营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投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