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冶金学

物理冶金学
物理冶金学

讲义

本表提供了每一讲的内容小结

地球物理学基础复习资料(白永利)

地球物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绪论 一.地球物理学的概念,研究特点和研究内容 它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是天文学,物理学与地质学之间的 边缘学科。 地球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形状,内部构造,物质组成及其 运动规律,探讨地球起源,形成以及演化过程,为维护生态环境,预测和减轻地球 自然灾害,勘探与开发能源和资源做出贡献。包扩地震学,地磁学,地电学,重力 学,地热学,大地测量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等。 研究特点:1.交叉学科地球物理学由地质学和物理学发展而来,随着学科 本身的发展,它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同时促进了各分支学科的相互交叉,加 强了它与地球科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2.间接性都是通过观测和研究物理场的 信息内容实现地质勘查目标,研究的不是地质体本身,而是其物理性质。3 多解 性正演是唯一的,而反演存在多解。不同的地质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但产 生的物理场可能相同。不同的地质体具有相近的物理性质,由于观测误差,物理 场的观测不完整以及物理场特点研究不够,产生多解。不同的地质体具有相同的 物理性质,即使知道了地质体的物性分布,也无法确定其地质属性。 地球物理学的总趋势:多学科综合和科学的国际合作。 二.地球物理学各分支所依据的物理学原理和研究的物性参数。 地震学: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地震体波走时,面波频散,自由振荡的本征 谱特征 重力学: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地球的重力场和重力位 地磁学: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地磁场和地磁势。 古地磁学:铁磁学。岩石的剩余磁性。 地电学:电磁场理论。天然电场和大地电场 地热学:热学规律,热传导方程。地球热场,热源。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 一.地球的转动方式。 1.自转地球绕地轴的一种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转速并非完全均匀,有微小变化。 2.公转地球绕太阳以接近正圆的椭圆轨道旋转的运动。 3.平动地球随整个太阳系在宇宙太空中不停地向前运动。 4.进动地球由于旋转,赤道附近向外凸出,日月对此凸出部分的吸引力使地 轴绕黄轴转动,方向自东向西。这种在地球运动过程中,地轴方向发生的运动即 为地球的进动。 5.章动。地轴在空间的运动不仅仅是沿一平滑圆锥面上的转动,地轴还以很小 的振幅在锥面内,外摆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章动。 二.地球的形状及影响因素。 地球为一梨形不规则回转椭球体。 影响因素:1.地球的自引力---正球体;2.地球的自转----标准扁球体;3.地球内 部物质分布不均匀--不规则回转椭球体

大学基础物理学答案(习岗)第4章

第四章 静电场 本章提要 1. 库仑定律 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满足库仑定律,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1212 002204q q q q k r r πε==F r r 其中 922910(N m /C )k =?? 122-1 -2 018.8510(C N m ) 4k επ -= =?? ? 2. 电场强度 ? 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在静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其定义式为 q = F E 其中,0q 为静止电荷。 ? 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电场强度为 02 04q r πε= E r 3. 电场强度的计算 ? 点电荷系的电场 N 2101 4i i i i q r πε== ∑r 0E ? 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系的电场 2 01d 4q q r πε=?r E 0 其中的积分遍及q 电荷分布的空间。 4. 高斯定理

? 电通量 电场强度通量简称电通量。在电场强度为E 的某点附近取一个面元,规定S ?=?S n ,θ为E 与n 之间的夹角,通过S ?的电通量定义为 e cos E S θ?ψ=?=?E S 通过电场中某闭合曲面S 的电通量为 d e s ψ=??E S ? 高斯定理 在真空中,通过电场中任意封闭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封闭曲面内的所有电荷电量的代数和除以0ε。即 i 0 1 d s q = ∑?? E S 内 ε 使用高斯定理可以方便地计算具有对称性的电场分布。 5. 电势 ? 电势能 电荷q 0在电场中某点a 所具有的电势能等于将q 0从该点移到无穷远处时电场力所作的功。即 0 d a a a W A q ∞ ∞==?E l ? 电势 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属性的物理量。电场中某点a 的电势定义为 0 d a a a U W q ∞ ==?E l ? 电势的计算 (1) 已知电场强度的分布,可通过电势的定义做场强的积分来计算电 势。 (2)若不知道电场强度的分布,可通过下述的求和或积分来计算电势: 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的电势为 N 104i a i i q U r πε==∑ 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系电场中的电势为 0d 4a q q U r πε=? 6.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为零,即 d l E l ?=?0 7. 静电场对导体的作用

材料学基础-固体中的扩散 (Diffusion)

固体中的扩散 (Diffusion ) 在固体中的原子和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运动有两种方式: ● 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称之为晶格振动 ● 原子的迁移 称之为扩散 本章主要讲述扩散的现象和规律 在固体中原子之所以能迁移是因为: ● 热激活 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时的能量起伏 ● 晶格中的间隙 由于缺陷(晶体缺陷 空位、位错和界面)的存在,为原子的迁移创造了条件。 研究扩散可以从两个角度: ● 唯象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从宏观的现象研究扩散 ● 原子结构 (Atomistic Approach ) 从微观的组织结构研究扩散过程的机理 研究扩散的意义在于许多物理冶金和化学冶金现象与扩散有关。如:相变、氧化、蠕变、烧结、内耗等 3.1 唯象理论 3.1.1现象 例:扩散偶 (图1) 可探测到Au *的扩散 3.1.2稳态扩散方程-Fick 第一定律 1、 稳态扩散的含义: 浓度不随时间改变, 即: 2、Fick 第一定律 图1 3、稳态扩散的实例-空心的薄壁圆筒渗碳 条件:圆筒内外碳浓度保持恒定,这样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系统达到稳定态,此时圆筒内各点的碳浓度恒定,则有: lt D q r d dC r d dC lt D q l r q dr dC D rlt q t A q J πππ2ln ln ) 2(2- =-==?= 由此可得: 为圆筒高度 为圆筒半径, ; 为通过圆筒侧面的碳量其中:= 对于稳态扩散,q/t 是常数,C 可测,l 与r 为已知值,故作C 与r 的关系曲线,求斜率则得D 。 要的物理量。为扩散系数, 一个重 量浓度);位体积的质量,又称质为原子的体积浓度(单 ;位面积的质量(位时间扩散物质流过单为原子流密度,表示单其中:)- (D C s m kg J dx dC D J )/132?-=0 =dt dC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课后答案 主编:习岗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思考题: <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 B 02R p p γ= -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 ??-= B A 112R R g h ργ <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 <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 d h d F

物理化学第十二章模拟试卷A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十二章模拟试卷A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 1. 2 分 除了被吸附气体的气压须适当之外,下列因素中哪个对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多层 吸附起主要影响?( ) (A) 气体须是理想气体 (B) 固体表面要完全均匀 (C) 气体温度须接近正常沸点 (D) 固体应是多孔的 2. 2 分 气相中的大小相邻液泡相碰, 两泡将发生的变化是:( ) (A) 大泡变大, 小泡变小(B) 大泡变小, 小泡变大 (C) 大泡、小泡均不变(D) 两泡将分离开 3. 2 分 若气体A 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活化能E a不随覆盖度q变化, 则其吸附速率服从下列 那种方程式? ( ) (A) Langmuir速率方程式(B) Elovich 速率方程式 (C) Kwan 速率方程式(D) 以上A、B、C 皆可 4. 2 分 单组分气-液平衡体系,在孤立条件下,界面A 发生了d A > 0 的微小变化, 体系 相应的熵变d S变化为:( ) (A) d S > 0 (B) d S = 0 (C) d S < 0 (D) 不能确定 5. 2 分 二元溶液及其溶剂的比表面自由能分别为g 和g0,已知溶液的表面超量 G2< 0,则g与g0之间的关系符合以下哪种?( ) (A) g > g0 (B) g = g0 (C) g < g0 (D) 不能确定 6. 2 分 已知某溶液溶于水后,溶液表面张力g与活度a的关系为: g = g0- Aln(1 + b a),其中g0为纯水表面张力,A、b 为常数,则此溶液中溶质的表面过剩G与活度a的关系为:( ) (A) G = - A a / RT(1+b a) (B) G = - Ab a / RT(1+b a)

物理冶金学习题答案

2、被激发的氢原子中的电子能量从E2状态降到状态E1时,释放的辐射能量的频率是多少?相应的辐射波长是多少? 其中E=hv,λv=c 3、一束强烈的绿光(λ=0.5μm)不足以从金属镁中打出一个内层电子,但用一个波长为1?的极弱的x射线却可以实现这一点。用量子物理解释这种明显异常现象。 4、一个电荷为-e的电子与电荷为+e的核离开的距离为r时,电子的位能为W,试据此推导方程:

5、电子的总能量E由位能W和动能K相加求得,位能的表达式为,动能的常用表达式为,将动能的表达式改用e和r来表示,求出E的表达式。 6、试证明:立方晶系的[111]晶向垂直于(111)晶面 7、求出立方晶系中[321晶向与[401]晶向的夹角。

8、试利用计算简单立方晶体的(100),(110),(111)等晶面间距,并指出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9 如果γls=2.0J/m2和γss=0.4J/m2,试估算下列条件时的系统能量的差值 a)一个10-12m2的液体颗粒位于固体的晶界上b)一个10-12m2的液体颗粒位于晶粒中心

6.27如下:

10 将两块垂直放置,相距为d=2×10-4m的铜板在1000℃进行银焊,求银液上升的高度h,银在1000℃时的表面张力γ=0.923J/m;银的密度ρ=10.5g/m3. 运用公式 11渗碳钢部件在870℃(1600℉)渗碳比在927℃(1700℉)渗碳的优点是可以得到晶粒更细小的成品。 a)计算在870℃下碳在γ-Fe中的扩散系数(D0=2.0×10-5m2/s,Q=140×103J/mol) b)为达到927℃10小时渗碳同样的效果,在870℃渗碳需要多少时间(碳溶解度的变化不计算)

新编基础物理学课后答案

习题一 1-1.质点运动学方程为:cos()sin(),r a t i a t j btk ωω=++ 其中a ,b ,ω均为正常数,求 质点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分析:由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将运动方程()r t 对时间t 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可得到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 解:/sin()cos()==-++ v dr dt a t i a t j bk ωωωω 2/cos()sin()a dv dt a t i t j ωωω??==-+?? 1-2. 一艘正在沿直线行驶的电艇,在发动机关闭后,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2/d d v v K t -=, 式中K 为常量.试证明电艇在关闭发动机后又行驶x 距离时的速度为 0Kx v v e -= 。 其中0v 是发动机关闭时的速度。 分析:要求()v v x =可通过积分变量替换dx dv v dt dv a ==,积分即可求得。 证: 2d d d d d d d d v x v v t x x v t v K -==?= d Kdx v =-v ??-=x x K 0 d d 10v v v v , Kx -=0 ln v v 0Kx v v e -= 1-3.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2,48x t y t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并画出轨道曲线;(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将运动方程x 和y 的两个分量式消去参数t ,便可得到质点的轨道方程。写出质点的 运动学方程)(t r 表达式。对运动学方程求一阶导、二阶导得()v t 和()a t ,把时间代入可得 某时刻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解:(1)由2,x t =得:,2 x t =代入2 48y t =- 可得:28y x =-,即轨道曲线。 画图略 (2)质点的位置可表示为:2 2(48)r ti t j =+- 由/v dr dt = 则速度:28v i tj =+ 由/a dv dt = 则加速度:8a j = 则:当t=1s 时,有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48,216,8r i j v i j a j =+=+= 1-4.一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2 2 (1)x t y t ==-,,x 和y 均以m 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1)求质点的轨迹方程;(2)在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同1-3. 解:(1)由题意可知:x ≥0,y ≥0,由2 x t =,,可得t x = ,代入2(1)y t =- 整理得: 1y x =-,即轨迹方程 (2)质点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22 (1)r t i t j =+-

中科院地球物理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地球物理学》考试大纲 本“地球物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固体地球物理与地球动力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物理学”是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学、重力与固体潮、地磁学、地热学及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等部分。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基本原理、方法及一般应用。 一、考试内容 (一)介质弹性与波动理论基础 1.弹性介质、应力与形变 2.弹性介质中的波动传播方程 3.弹性介质中的平面波与球面波 4.界面的影响 5.射线理论 (二)地震学基础 1.断层错动和地震波激发 2.地震仪与地震观测记录,地震的烈度、能量和震级 3.地震发震时间与震源位置的基本确定方法 4.地震体波的走时、振幅与理论地震图 5.球面层中地震体波的走时和地球内部基本构造 6.各种常见震相标示规则及其射线路径 7.地震面波的波动方程、频散方程和上地幔结构 8.地球的自由振荡 (三)地球势理论基础 1.地球重力位与地球形状 2.地球重力异常与地球内部构造 3.地球的固体潮 4.地球磁场的一般性质 5.岩石磁性与古地磁 6.地磁成因 7.地磁感应与地球内部的电导性 (四)热流与地球内部温度 1.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 2.大地热流

3.热流方程的简单应用 4.地球内部温度 (五)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1.大陆漂移与洋底扩张学说 2.板块构造与运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地幔对流的基本理论 二、考试要求 (一)介质弹性与波动理论基础 1、了解并掌握地震波的弹性介质理论基础:弹性力学对介质的四个基本假定,应力与形变的基本定义,应力方程的推导过程以及包括杨氏模量与泊松比在内的五个弹性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熟练推导弹性介质中的波动传播方程,掌握纵波与横波的传播特征,了解其速度与密度及相关弹性常数的相互关系; 3、掌握弹性介质中的平面波与球面波的传播特征,特别是在简谐波情况下的振动与传播特征的异同; 4、了解界面的存在对入射纵(横)波、反射纵(横)波及折射纵(横)波的影响,并且掌握平面纵(横)波转播过程中折射系数与反射系数、转换系数的推导; 5、了解地震波射线理论中的费马原理,Snell定律,射线常数、本多夫定律、首波路径、首波临界角等基本概念。 (二)地震学基础 1、了解天然地震基本成因和断层错动激发地震波的基本概念;了解地震仪与地震观测记录的基本原理;了解地震烈度、能量和震级的基本定义;掌握地震发震时间与震源位置的测定原理与基本方法; 2、对于单个水平界面、单个倾斜界面及多层界面,掌握直达波、反射波与首波的走时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非匀速介质中迴折波参数方程形式的走时公式的推导,了解在不同速度分布函数的形式下,走时曲线的特征;了解平面层中体波的能量与振幅的关系并掌握在平面简谐波情况下的推导,了解直达波、迴折波、反射波与首波情况下,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发散过程,以及自由界面对入射平面波的能量分配过程的影响等;简单了解地震体波的振幅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利用广义射线理论求解理论地震图的基本原理; 3、掌握球面层中地震体波的射线参数方程与本多夫定律等的推导,不同的速率—深度分布曲线情况下对应的地震射线及其走时方程的推导,并了解正常及特殊情况下的走时曲线特征,掌握走时反演的古登堡方法与赫格罗兹—贝特曼—威歇特方法的一般原理与推导过程; 4、了解并掌握常用地震震相的标示规则及其传播过程中的射线路径、走时及振幅特征; 5、了解地震面波与地震体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异同点,掌握洛夫波与雷利波的传播特征及在一些简单模型下的波动方程和频散方程;了解地震面波的频散方程及其所反映的地球内部构造,了解并掌握群速度与相速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推导与计算方法;

物理冶金法多晶硅的成本分析与技术壁垒

陈朝**,罗学涛 Chen Chao , Luo Xuetao (厦门大学物理系、材料系,Xiamen University) **E-mail :c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fd18757014.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福建省重大专项/专题(2007ZH0005-2)资助

?一、光伏产业的关键在于降低成本?二、物理冶金法简介 ?三、物理冶金法的成本分析 ?四、物理冶金法的技术壁垒 ?五、当前物理冶金法多晶硅的质量?六、对发展我国物理冶金法的建议

一、光伏产业的关键 在于降低成本 Key problem is reduce cost for PV domain.

?Lack of energy sources,serious pollution in the World,

?光伏发电的优点: 清洁,无机械运动,无污染,轻便,有阳光处就可用,能量回收期短,长寿命。 ?光伏发电的各种应用: (1)并网发电:小电站,屋顶工程; (2)离网发电:移动通讯电源、手机直放站电源 PV-LED(光伏-发光二极管)系统: 电压、电流、功率、直流、安全等方面两者匹配最好!(庭园灯、夜景灯、路灯、交通指挥系统、灯塔、长久广告牌、夜景工程、照明等)可能成为光伏应用的亮点。(3)建筑一体化

?光伏发电一次性投入高,但使用寿命长(10~20年)电池:3-4$/Wp;模组:比电池高0.65$/Wp 光伏电价约是风力电价3倍,常规电价的9倍。 ?发展光伏产业的关键: 除了各国政府推出鼓励性政策外, 须大大降低原料成本(约占60%)和电池制备成本!?如果太阳电池成本降低到~1$/Wp, 则可风力发电相当,光伏产业就不需要政府的优惠政策而进入市场。?如果太阳电池成本降低到~0.3$/Wp, 则可火力发电相当,光伏发电就可进入千家万户。 ?所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低成本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物理化学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胶体化学 1、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就构成分散体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dispersed phase),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dispersing medium)。 2、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分子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粗分散体系。 3、分子分散体系: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没有界面,是均匀的单相,分子半径大小在1nm以下。通常把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如CuSO4溶液。 4、胶体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 nm~100 0nm之间的高分散体系。目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 5、粗分散体系:当分散相粒子大于1000 n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体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如黄河水。 6、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液溶胶;固溶胶;气溶胶。 7、液溶胶:a液-固溶胶(金溶胶,油墨,泥浆);b液-液溶胶(牛奶,含水原油);c液-气溶胶(肥皂泡沫) 8、固溶胶:a固-固溶胶(有色玻璃,部分合金);b固-液溶胶(珍珠,蛋白石);c固-气溶胶(泡沫塑料) 9、气溶胶:a气-固溶胶(烟,粉尘);b气-液溶胶(雾,云) 10、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憎液溶胶;亲液溶胶。 11、憎液溶胶 (1)特有的分散程度:粒子的大小在10-9~10-7 m之间,因而扩散较慢,不能透过半透膜,渗透压低但有较强的动力稳定性和乳光现象。 (2)多相不均匀性: (3)热力学不稳定性 12、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可把胶体分为溶胶、高分子溶液和缔合胶体。 13、溶胶: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有很大的相界面,易聚沉,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不同相,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一旦将介质蒸发掉,再加入介质就无法再形成溶胶是一个不可逆体系。 14、高分子溶液:在胶体粒子范围内的高分子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亲液溶胶是热力学上稳定、可逆的体系。 15、缔合胶体(有时也称为胶体电解质):分散相是由表面活性剂缔合而成的胶束。是一类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16、★证明关系:附加压力与表面积张力与表面自由能的关系。颗粒大小与溶解度的关系的关系。表面自由能越高,胶体越不稳定。 §12.1 胶体系统的制备 1、制备方法:(1)分散法:用机械、化学等方法使固体的粒子变小。(2)凝聚法:使分子或离子聚结成胶粒 2、分散法:研磨法;胶溶法;超声分散法;电弧法 3、胶溶法又称解胶法,仅仅是将新鲜的凝聚胶粒重新分散在介质中形成溶胶,并加入适当的稳定剂。 4、凝聚法:化学凝聚法;物理凝聚法 5、化学凝聚法:通过各种化学反应使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使初生成的难溶物微粒结合成胶粒,在少量稳定剂存在下形成溶胶,这种稳定剂一般是某一过量的反应物。 6、物理凝聚法:a过饱和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显著差别来制备溶胶,而且两种溶剂要能完全互溶。b蒸气骤冷法。 7、溶胶的净化: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多余的电解质。过多的电解质存在会使

地球物理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

绪论 一.地球物理学的概念,研究特点和研究内容 它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是天文学,物理学与地质学Z间的边缘学科。 地球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形状,内部构造,物质组成及其运动规律,探讨地球起源,形成以及演化过程,为维护生态环境,预测和减轻地球自然灾害,勘探与开发能源和资源做出贡献。包扩地震学,地磁学,地电学,重力学,地热学,大地测量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等。 研究特点:1?交叉学科地球物理学由地质学和物理学发展而来,随着学科本身的发展,它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同时促进了各分支学科的相互交叉,加强了它与地球科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2.间接性都是通过观测和研究物理场的信息内容实现地质勘查目标,研究的不是地质体本身,而是其物理性质。3多解性止演是唯一的,而反演存在多解。不同的地质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但产生的物理场可能相同。不同的地质体具有相近的物理性质,由于观测误差,物理场的观测不完整以及物理场特点研究不够,产生多解。不同的地质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即使知道了地质体的物性分布,也无法确定其地质属性。地球物理学的总趋势:多学科综合和科学的国际合作。二?地球物理学各分支所依据的物理学原理和研究的物性参数。 地震学:波在弹性介质屮的传播。地震体波走时,而波频散,自由振荡的本征谱特征重力学: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地球的重力场和重力位 地磁学: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地磁场和地磁势。 占地磁学:铁磁学。岩石的剩余磁性。 地电学:电磁场理论。天然电场和大地电场 地热学:热学规律,热传导方程。地球热场,热源。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 一?地球的转动方式。 1?自转地球绕地轴的一种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转速并非完全均匀,冇微小变化。 2.公转地球绕太阳以接近正圆的椭圆轨道旋转的运动。 3?平动地球随整个太阳系在宇宙太空屮不停地向前运动。 4?进动地球曲于旋转,赤道附近向外凸出,口月对此凸出部分的吸引力使地轴绕黄轴转动,方向门东向曲。这种在地球运动过程中,地轴方向发生的运动即为地球的进动。 5. 章动。地轴在空间的运动不仅仅是沿一平滑圆锥面上的转动,地轴还以很小的振幅在锥面内,外摆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章动。 二.地球的形状及影响因索。 地球为一梨形不规则回转椭球体。 影响因素:1?地球的自引力…正球体;2?地球的自转■…标准扁球体;3.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不规则冋转椭球体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课笔记

2、写出风口前焦炭燃烧的化学反应式,并说明风口前焦碳燃烧有何作用? 2、答:(1) 风口前焦炭燃烧的化学反应式: 2222C+O =CO 400660kJ 1) C+CO =2CO 165686kJ 2) 1)+2)2C+O =2CO 294974kJ 3) +-+则: (2)风口前焦碳燃烧的作用:为高炉冶炼过程提供主要热源;为还原反应提供CO 、H 2等还原剂;为炉料下降提供必要的空间。 3、转炉炼钢过程对造渣有什么要求?目前用到的造渣方法根据什么确定?转炉炼钢时的造 渣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1)造渣的要求:氧气转炉的冶炼周期短,必须做到快速成渣,使炉渣尽快具有适当的碱度、氧化性和流动性,以便迅速把金属中的杂质去除。 另外应避免炉渣溢出和喷溅,减少原材料的损失。 (2)在生产中,一般根据铁水成分和所炼钢种来确定造渣方法。 (3)目前用到的造渣方法:1)单渣法是吹炼过程中途不倒渣的造渣操作。单渣法操作工艺简单,冶炼时间短,金属损失少,热量损失少。 2)双渣法是吹炼过程中途倒一次渣,重新加渣料造渣的操作。该造渣方法的优点是脱磷﹑硫效果好,可消除大渣量引起的喷溅,初期的酸性渣倒出后,使炉衬侵蚀小。但缺点是金属收得率低,热效率低,冶炼时间长。 3)双渣留渣法是将双渣法的高碱度﹑高氧化性的终渣一部分或全部留在炉内供下一炉冶炼的造渣方法。这种造渣方法的优点是高碱度高氧化性的初渣形成快,有利于前期脱磷脱硫。但缺点是若操作不当,易产生兑铁水时的喷溅事故。 4、何谓传统电弧炉炼钢法?该法有哪些优点?电弧炉炼钢的装料经验是什么? 答:(1)传统电炉炼钢法是以废钢为主要原料,以三相交流电作电源,利用电流通过石墨电极与金属料之间产生电弧的高温来加热、熔化炉料进行炼钢的方法,是用来生产特殊钢和高合金钢的主要方法。 (2)短流程炼钢法的主要优点是:投资省;建设周期短;生产能耗低;操作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占地面积小;环境污染小。 (3)装料经验:下致密、上疏松;中间高、四周低;炉门口无大料;穿井快、不搭桥,提前助熔效果好。 三、名词解释 1、熔炼 2、硬吹 3、连铸结晶器 4、连铸机台数 答案 1、熔炼:将处理好的矿石或其他原料,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还原反应,使金属和杂质分离提取粗金属的过程。包括还原熔炼、造锍熔炼、氧化吹炼等。 2、硬吹:氧枪枪位低或氧压高时的供氧方式。 3、连铸结晶器:是用来对钢水进行初步冷却,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形状的坯壳的冷却装置。 4、连铸机台数:凡共用一个钢包(盛钢桶)或同时浇注几根铸坯的连铸装置,称为一台连铸机。 一、填空题 1、冶金学按研究的领域分为提取冶金学(化学冶金学)和_____;提取冶金过程按冶炼的金 属不同分为_____和_ ___两类。 2、生产烧结矿时先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序,然后对烧结矿进行破碎、 筛分、冷却及整粒处理。

基础物理学答案

第三篇 波动和波动光学 第九章 振动和波动基础 思考题 9-1 符合什么规律的运动是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特征量由什么决定? 答:某一物理量在某一量值值附近随时间作周期性往复变化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或者是描述 系统的物理量ψ遵从微分方程ψωψ 22 2-=dt d , 则该系统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其特征量为振幅(由初始状态决定),频率(由做简谐振动系统的物理性质决定),初相位(由振动的初始状态决定). 9-2 说明下列运动是不是谐振动: (1)完全弹性球在硬地面上的跳动; (2)活塞的往复运动; (3)如本问题图所示,一小球沿半径很大的光滑凹球面滚动(设小球所经过的弧线很短); (4)竖直悬挂的弹簧上挂一重物,把重物从静止位置拉下一段距离(在弹性限度内),然后放手任其运动; (5)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在直径上的投影点的运动。 (6)小磁针在地磁的南北方向附近摆动。 答: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是:振动物体的位移(角位移)随时间按余弦或正弦函数规律变化;动力学特征是: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矩)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角位移) 成正比而反向。 从能量角度看,物体在系统势能最小值附近小范围的运动是简谐振动。所以: (1)不是简谐运动,小球始终受重力,不满足上述线性回复力特征。 (2)不是简谐振动。活塞所受的力与位移成非线性关系,不满足上述动力学特征。 (3)是简谐振动。小球只有在“小幅度”摆动时才满足上述特征。 (4)是简谐振动。 (5)是简谐振动。因为投影点的方程符合物体的位移(角位移)随时间按余弦或正弦函数规律变化 (6)是简谐振动。小磁针只有在“小幅度”摆动时才满足上述特征。 9-3 一弹簧振子由最左位置开始摆向右方,在最左端相位是多少?过中点、达右端、再回中点、返回左端等各处的相位是多少?初相位呢?若过中点向左运动的时刻开始计时,再回答以上各问。 答:在最左端相位是π 思考题 9-2 图

物理冶金学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习 题 1. 解释下列基本概念及术语 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柏氏矢量 混合位错 割阶与扭折 位错密度 位错的应力场 位错的弹性应变能 线张力 位错的滑移 位错的攀移 位错塞积 柯氏气团 完全位错 不全位错 堆垛层错 层错能 扩展位错 位错反应 肖克莱不全位错 洛玛-柯垂耳位错 束集 弗兰克不全位错 2. 简述柏氏矢量的特性 解:(1)柏氏矢量与所作的柏氏回路的起点选择、具体途径无关。 (2)如果所作的柏氏回路包含有几个位错,则得出的柏氏矢量是这几个位错的柏氏矢量之总和。朝向节点的各位错的柏氏矢量之总和必然等于离开节点的位错的柏氏矢量之总和。 (3)从柏氏矢量的这些特性可知,位错线只能终止在晶体表面或晶界上,而不能中断于晶体的内部。在晶体内部,它只能形成封闭的环或与其它位错相遇于节点。 3. 证明位错线不能终止在晶体内部。 解:设有一位错C 终止在晶体内部,如图所示,终点为A 。绕位错C 作一柏氏回路L 1,得柏氏矢量b 。现把回路移动到L 2 位置,按柏氏回路性质,柏氏回路在完整晶体中移动,它所得的柏氏矢量不会改变,仍为b 。但从另一角度看,L 2 内是完整晶体,它对应的柏氏矢量应为0。这二者是矛盾的,所以这时不可能的。 4. 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型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型位错?为什么? 解:螺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一根位错只有一个柏氏矢量,而一个位错环不可能与一个方向处处平行,所以一个位错环不能各部分都是螺型位错。刃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如果柏氏矢量垂直位错环所在的平面,则位错环处处都是刃型位错。这种位错的滑移面是位错环与柏氏矢量方向组成的棱柱面,这种位错又称棱柱位错。 5. 计算产生1cm 长的直刃型位错所需要的能量,并指出占一半能量的区域半径(设r 0=1nm , R =1cm ,G =50GPa ,b =0.25nm ,ν=1/3)。 解:产生1cm 长的直刃型位错所需要的能量W 1等于1cm 长的直刃型位错的应变能。 29922 2111905010(0.2510)110ln 1ln 11061014(1)1104 3.14(1)3 Gb R W J r πυ-----????=?=??=?-???- 设占一半能量的区域半径r 为10-x cm ,则

长安大学地球物理学原理-重点

第一章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的组成、研究方法与特点 第二章 新星云假说的内容、太阳系的构成 第三章 名词:衰变常数、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公式测年公式的使用条件及计算 第四章 名词:进动、章动、欧拉自由章动、钱德勒晃动、极移 基本理论:进动、章动和晃动的研究方法、维度观测原理 第五章 名词:地球形状、大地水准面、正常重力、重力异常、固体潮、地球扁率、正常重力公式、(各种)重力校正、相对和绝对重力测量、重力均衡 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地球内部重力场特征、重力均衡与均衡模式、重力校正的物理意义、绝对重力的测量方法、相对重力的测量方法、确定地球形状的步骤 基本技能:重力校正与重力异常的计算 第六章 名词:体波、面波、横波、纵波、地球自由震荡、地震波影区、频散、费马原理 理论:地震波的分类,各类震相的传波、地层的圈层结构、地球自由振荡的分类与特征、snell定理 技能:费马原理与snell定理、拐点法积分法与球对称地球速度分布、各(远、近)震相的传播路径 第七章 名词:地震基本参数、烈度、震级、地震预报 基本理论:全球性地震带的分布及其解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异同基本技能:震源机制解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第八章 名词:地磁要素、磁子午面、磁偏角、磁倾角、基本磁场、地磁极与磁极、古地磁学、地球磁矩、视电阻率 基本理论:地磁场的基本特征、地磁要素在地表的分布特征、地磁场长期变化特征、物质磁性分类、天然剩磁的分类、热剩磁的特点、古地磁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电磁场的穿透深度及影响因素、地球电场的研究方法、地磁场高斯系数的物理意义 基本技能:磁偶极子场的计算 第九章 名词:热流、热导率、比热、热扩散系数、热产率、大地热流 基本理论:地球内部的热原类型、地球内部热的传输机制、热流测量的影响因素、全球热流分布特征、地球内部分布特征 基本技能:地表热流的测量方法 第十章 名词解释:转换断层 基本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地球物理观测依据、板块边界的三种形态 技能:利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震活动性

《新编基础物理学答案》_第9章

电荷与真空中的静电场 9-1两个小球都带正电,总共带有电荷5.0 105C,如果当两小球相距2.0m时, 任一球受另一球的斥力为1.0N.试求:总电荷在两球上是如何分配的。 分析:运用库仑定律求解。 解:如解图9-1所示,设两小球分别带电q1,q2则有 q1+q2 5. C 1 10 5 ①解图9-1 由库仑定律得 F qq?厂29 109盹1② 4 n °r4 由①②联立解得 9-2两根6.0 10 2m长的丝线由一点挂下,每根丝线的下端都系着一个质量为 0.5 10 3kg的小球.当这两个小球都带有等量的正电荷时,每根丝线都平衡在与 沿垂线成60°角的位置上。求每一个小球的电量。 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库仑定律及小球平衡时所受力的相互关系求解。解:设两小球带电q,小球受力如解图9-2所示 2 F T cos30 ① 4n 0R 解图9-2 mg T sin30 ② 联立①②得 叫E tan30。③ q 其中 代入③式,得 r 9-3在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定义为E —, q。 若该点没有试验电荷,那么该点是否存在电场?为什么? 答:若该点没有试验电荷,该点的场强不变.因为场强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仅与场源电荷的分布及空间位置有关,与试验电荷无关,从库仑定律知道,试验 r r — 电荷q°所受力F与q0成正比,故E 一是与q°无关的。

q。

9-4直角三角形ABC 如题图9-4所示,AB 为斜边,A 点上 J 有一点荷q i 1.8 10 9C ,B 点上有一点电荷q 2 4.8 10 9C , 已知BC 0.04m , AC 0.03m ,求C 点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 超 方向(cos37 0.8,sin37 0.6). 分析:运用点电荷场强公式及场强叠加原理求解。 解:如解图9-4所示C 点的电场强度为E E r 1 E 2 C 点电场强度E 的大小 方向为 C 即方向与BC 边成33.7 ° 9-5两个点电荷q 1 4 10 6C, q 2 8 10 6C 的间距为 0.1m ,求距离它们都是0.1m 处的电场强度E 。 分析:运用点电荷场强 公式及场强叠加原理求解。 解:如解图9-5所示 E 1,E 2沿x 、y 轴分解 电场强度为 9-6有一边长为a 的如题图9-6所示的正六角形,四个顶点 都放有电荷q ,两个顶点放有电荷一q 。试计算图中在六角 形中心O 点处的场强。 分析:运用点电荷场强公式及场强叠加原理求解。 解:如解图 9-6 所示.设 q 1 q 2 q 3 q 6=q , q 4 q 5 = 分析:将带电直线无限分割,取一段电荷元,运用点电荷场强公式表示电荷元的 场强,再积分求解。注意:先将电荷元产生的场强按坐标轴分解然后积分,并利 用场强对称性。 解:如解图9-7建立坐标,带电直线上任一电荷元在 P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题图9-4 解图9-4 解图9-5 点电荷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 E E 1 E 2 E 3 L E 6 q 2 4 n Q 3 各电场强度方向如解图9-6所示, E 3与E 6抵消. 根据矢量合成,按余弦定理有 解得 方向垂直向下. 9-7电荷以线密度 均匀地分布在长为I 的直线上, 电直线的中垂线上与带电直线相距为 R 的点的场强。 求带 ——H y v \ A 题图9-6 解图9-6

冶金工程概论论文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论文 摘要 冶金是一门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 用于提取各种金属的矿石具有不同的特性,故提取金属要根据不同的原理,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从而形成了冶金的专门学科一一冶金学。 冶金学以研究金属的制取、加工和改进金属性能的各种技术为重要内容,发展到对金属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和有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就其研究领域,冶金学分为提取冶金和物理冶金两门学科。 提取冶金学是研究如何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生产过程,由于该过程伴有化学反应,故又称化学冶金。 物理冶金学是通过成型加工制备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或合金材料,研究其组成、结构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有效地使用和发展特定性能的金属材料服务。它包括金属学、粉末冶金,金属铸造、金属压力加工等。 关键词:冶金概论高炉冶炼氧气转炉冶炼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论文目录 目录 1 绪论 (4) 1.1冶金方法 (4) 1.2主要冶金过程简介 (5) 2 高炉冶炼 (6) 2.1 高炉炼铁 (6) 2.2高炉冶炼过程及特点 (6) 2.2.1 高炉冶炼过程 (6) 2.2.2高炉冶炼特点 (7) 2.3高炉操作 (7) 2.4 氧气转炉炼钢 (8)

1 绪论 冶金是一门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 用于提取各种金属的矿石具有不同的特性,故提取金属要根据不同的原理,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从而形成了冶金的专门学科一一冶金学。 冶金学以研究金属的制取、加工和改进金属性能的各种技术为重要内容,发展到对金属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和有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就其研究领域,冶金学分为提取冶金和物理冶金两门学科。 提取冶金学是研究如何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生产过程,由于该过程伴有化学反应,故又称化学冶金。 物理冶金学是通过成型加工制备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或合金材料,研究其组成、结构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有效地使用和发展特定性能的金属材料服务。它包括金属学、粉末冶金,金属铸造、金属压力加工等。 1.1冶金方法 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提取金属的方法很多,可归结为以下三种方法: (1)火法冶金。它是指在高温下矿石经熔炼与精炼反应及熔化作业,使其中的金属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金属的过程。整个过程可分为原料准备、冶炼和精炼三个工序。过程所需能源,主要靠燃料燃烧供给,也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热来提供的。 (2)湿法冶金。它是在常温或低于100℃下,用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它杂质不溶解,然后再从溶液中将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的过程。由于绝大部分溶剂为水溶液,故也称水法冶金。该方法包括浸出、分离、富集和提取等工序。 (3)电冶金。它是利用电能提取和精炼金属的方法。按电能形式可分为两类: 1)电热冶金:利用电能转变成热能,在高温下提炼金属,本质上与火法冶金相同。 2)电化学冶金;用电化学反应使金属从含金属的盐类的水溶液或熔体中析出。前者称为溶掖电解,如铜的电解精炼,可归入湿法冶金,后者称为熔盐电解,如电解铝,可列入火法冶金。 采用哪种方法提取金属,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原料以及要求的产品。冶金方法基本上是火法和湿法,钢铁冶金主要用火法,而有色金属冶炼则火法和湿法兼有。

《地球物理学原理》课程简介

《地球物理学原理》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14120 课程名称:地球物理学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Applied Geophysics 学时:100 学分: 5 课程简介: 《地球物理学原理》是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新调整后的地矿类工科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 《地球物理学原理》是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新课程体系-“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应用地球物理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方法”和“地球物理方法的综合应用与解释”4本专业系列课程的第1门课程,是整个专业系列课程的基础。 《地球物理学原理》课程是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它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应用地球物理学科的整体角度上,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应用地球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完整和系统地掌握应用地球物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适应性较强,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工作打好良好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共九章,由四个部分组成: 1)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的物质基础,重点为物性参数及影响因素; 2)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重点为地球物理正常场特征的叙述; 3)应用地球物理常用的正演方法,主要为数值模拟方法和物理模拟方法; 4)常用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放射性、地热和测井等方法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数学、物理、场论、计算方法和地质基础课,后续课为“应用地球物理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方法”和“地球物理方法的综合应用与解释”。 授课对象:地球物理专业、工科勘察技术专业的本科生 教材:张胜业、潘玉玲主编,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书: 1.罗孝宽、郭绍雍,应用地球物理教程——重力磁法,地质出版社,1991 2.傅良魁,应用地球物理教程——电法放射性地热,地质出版社,1991 3.何樵登、熊维纲,应用地球物理教程——地震,地质出版社,1991 4.周远田,地球物理测井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主讲教师:张胜业、徐义贤、张玉芬、顾汉明、潘和平等 开课教师所在的院系:地空学院地球物理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