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及尺寸效应研究_朱道建

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及尺寸效应研究_朱道建
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及尺寸效应研究_朱道建

第28卷第7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 ol.28 No.7 2009年7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uly,2009 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及尺寸效应研究

朱道建1,2,杨林德1,2,蔡永昌1,2

(1.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 200092;2.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摘要:白鹤滩水电站坝基基岩及深部洞室围岩以柱状节理岩体为主,其力学特性极其复杂。为此,开发多弱面软

化本构模型,可以方便地定义和描述多组斜交节理面的力学属性和屈服后的软化特性;并考虑柱状节理岩体内部

介质的非均匀性,从细观角度建立整体力学属性满足Weibull分布的概率模型;在对概率分布参数进行敏感性分

析的基础上,结合刚性承压板试验结果,确定反映现场岩体结构的概率分布参数。同时,采用V oronoi算法构建

了无规则性和随机性排列的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柱面的随机模型,综合该三方面因素对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

异性特性展开研究,得出不同方向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的差异。对不同尺寸下多组试块进行分析计算,获取了不

同方向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随试块尺寸的变化曲线,证明柱状节理岩体还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并确定了其特

征尺度。

关键词:岩石力学;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概率模型;V oronoi算法;尺寸效应

中图分类号:TU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9)07–1405–10 RESEARCH ON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AND SIZE EFFECT

OF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

ZHU Daojian1,2,YANG Linde1,2,CAI Yongchang1,2

(1. Depart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Geotechnical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which is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dam foundation and surrounding rock of deep cavern at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are very complex.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three factors are considered. First,a mixed multi-weakness planes softening constitutive model is built. It can be used to define and describ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softening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oblique joint planes after failure. Second,consider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a probability model is established through assign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throughout the numerical specimens by following Weibull distribution. On the basis of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parameters,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rigid bearing plate,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that fit the structure of field rock mass are computed. Third,column section of jointed rock mass is composed by tetrahedron,pentahedron and hexahedron randomly and irregularly. V oronoi algorithm is used to achieve the randomness of geometric shape and irregularity of arraying order. Taking all these factors into account,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turn out to be obviously distinct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t the same time,multiple test blocks with different sizes are analyzed;and the curves of equivalent elastic modulus and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in different

收稿日期:2008–12–03;修回日期:2009–0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135)

作者简介:朱道建(1981–),男,199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现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隧道工程及岩石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zdj38@https://www.360docs.net/doc/f218759006.html,

? 1406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

directions changing with size are acquir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 has obvious size effect;meanwhile the characteristic scale is determined.

Key words:rock mechanics;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anisotropy;probability model;V oronoi algorithm;size effect

1 引言

岩石类材料是一种具有复杂力学性质的非均匀准脆性材料,本文所研究的柱状节理岩体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以往较多的研究将此类准脆性材料受力后的变形和断裂过程的非线性归结为弹塑性,仅用宏观上的弹塑性理论来表述。然而,这种基于经典力学理论的力学模型忽略了岩石材料内部细观结构的非均匀性,仅考虑材料力学特性的非线性特征,不足以表达岩石变形整个过程所表现的复杂性。事实上,在一个统一的变形场中,微破裂不断产生的原因除了荷载不均、形态不够光滑等结构因素形成的应力集中外,更主要的是细观单元体力学性质的不均匀性。所谓岩石介质的非均匀性,就是岩石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强度等)在空间上分布的非连续性。如果将外力施加在岩石试样上,那么由于岩石结构的非均匀性,在岩石试样内出现的应力分布是相当复杂的,即岩石中的应力分布也相应表现出高度的非均匀性。就细观尺度(一般指组成岩石的晶粒、微裂缝等尺度)而言,岩石是一种典型的非均匀材料。因此,可以认为材料的非线性特征与其细观非均匀性有直接联系[1]。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位于西南部金沙江之上,属于特大水电工程,其坝基基岩部分以柱状节理岩体为主,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试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但试验数据非常离散,例如承压板试验中,出现有两试验点相隔仅2 m,试验结果相差却有一倍之多的情况,这给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参数选取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同时,试验结果显示,同一地点岩体竖向变形模量明显小于横向变形模量,横向变形模量约为竖直向变形模量的2倍,表现出了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因此,在稳定性分析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地描述其各向异性特性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如果将细观力学的思想应用到岩石破坏问题中,假定细观尺度的单元力学性质服从某种既定的分布,并沿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描述单元的行为,通过弹性模量和强度等力学性质的弱化或退化描述单元由于节理面和微裂隙引发的损伤,由不同属性的细观单元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形成整体模型的各向异性特性,再引入合理的本构模型来描述宏观上多组节理面的存在表现出的力学特性,并考虑节理分布的随机性,以此来分析柱状节理岩体这类特殊脆性材料的变形破坏情况效果将更好。

本文首先从细观角度来研究柱状节理岩体,成功实现了其材料力学参数在数量统计和空间上按照Weibull分布函数随机分布的概率模型;其次,在宏观上开发了合理的本构模型来描述多节理面的力学属性和屈服后的软化特性;再次,采用V oronoi算法构建了无规则性和随机性排列的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柱面的随机模型;最后,综合上述因素对柱状节理岩体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合理描述了其各向异性特性,并研究了柱状节理岩体的尺寸效应,更好地对柱状节理岩体力学特性进行了阐述,可以为相关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并指导工作。

2 复合型多弱面软化模型的建立

本文所建立的复合型多弱面软化模型属于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从两方面对节理岩体进行了复合:(1) 将节理岩体材料视为由岩体和节理组成的一种广义宏观复合材料,岩体和节理材料分别服从自身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并设置了反映自身属性的评价指标,可分别进行相关属性的赋值。(2) 岩体材料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其屈服准则是将Mohr-Coulomb和Hoek-Brown强度屈服准则[2,3]复合嵌入本构模型中,通过设定引入的屈服因子,可根据工程情况合理方便地选择相应的屈服准则。而硬化/软化阶段则根据不同的强度屈服准则,对相关的塑性参数指标进行软化曲线设置。

2.1 岩体强度屈服准则

本模型为弹塑性模型,其弹性阶段应力增量和应变增量均服从Hooke定律,即

e e e

111223

()

σαεαεε

?=?+?+?(1)

e e e

212213

()

σαεαεε

?=?+?+?(2)

e e e

313212

()

σαεαεε

?=?+?+?(3)

第28卷 第7期 朱道建,等. 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及尺寸效应研究 ? 1407 ?

式中:1α,2α均为岩体材料常数,14/3K G α=+,22/3K G α=?,K 为岩体体积模量。

由于岩体的抗拉强度远不及其抗压强度,因此在应用Mohr-Coulomb 强度屈服准则的同时,引入了抗拉强度屈服准则[4],即当岩体所承受的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岩体材料即发生拉破坏,同时还可以考虑材料的双线性特性。

与Mohr-Coulomb 和抗拉屈服准则相关联的流动法则表达式为

t p p 31()h a σσσσ=?+? (4)

其中,

p a N ?=+

p t 2N ?σσ=?

在引入Hoek-Brown 强度屈服准则时,分为两种情况:

(1) 当3σ≥ci b /s m σ?时,其屈服准则表达式为

f f 13ci b 3ci (/)0a F m s σσσσσ=??+= (5) (2) 当3σ<ci b /s m σ?时,其屈服准则表达式为

f

f 1

3

ci b 3ci (/)0a

F m s σσσσσ=?++= (6)

为了反映岩石材料屈服阶段的体积行为,本文引入了流动参数γ来描述其流动法则,它是一个与应力相关的变量。

当cv

330σσ<<时,γ满足如下关系式:

1

cv af cv af 33

(1/)/γ

γγγσσ?=+? (7)

其中,

1af ci b 3ci b ci 1(/)(/)a a m s m γσσσσ?=++,cv 1γ=?

当cv

33σσ≥时,1γ=?。

2.2 岩体及节理面的软化

Mohr-Coulomb 强度准则中引入两个参数s k 和t k 来反映材料的硬化/软化特性,它是与单元的剪切

应变和拉应变相关的变量,那么塑性剪切硬化/软化参数增量也是与剪切应变相关的量。其中增量形式s k ?表达式为

s

ps ps ps a 1m ps ps ps

b 3m

ps

ps ps m 13()/3k εεεεεεεεε?=??=????

???=????

??=?+??

(8)

式中:ps 1ε?和ps 3ε?分别为第一和第三主应力方向的塑性剪切应变增量值。

t k 反映的是材料受拉应力作用产生变形后发

生软化效应的变量,它与拉应力产生的应变值有关,其增量的数学表达式为

t pt 3k ε?=? (9)

式中:pt 3ε?为单元所产生的拉应变增量。

Hoek-Brown 强度准则在反映材料软化的阶段性时,也是通过引入一个软化参数来进行的。该参数是一个与各方向剪切主应变量相关的变量,此处

定义为p

3e ,它是主程序执行过程中每步迭代后所产

生应变增量的总和,而应变增量的数学表达式为

1021

p

3210

F e F e e e F F ????=?=

? (10)

式中:0e ?为迭代前的应变初值,1e ?为迭代后的应变终值,0F 为应变为0e ?时由式(5)或(6)所求得的F 值,1F 为应变为1e ?时由式(5)或(6)所求得的F 值。

对于节理面来说,本模型中考虑了3组独立的节理弱面,每组节理面可以任意正交或斜交。可以按照工程的需要,设置所需的节理面位置和数目。各节理面均设置独立的局部坐标系[5],参考基面为X -Y 坐标平面,节理面与基面形成的夹角为节理面

倾角,节理面法向向量在基面内的投影与Y 轴正向所形成的夹角为节理面倾向[5]。

各节理面强度屈服准则均采用Mohr-Coulomb 和受拉屈服的综合型强度屈服准则,采用该强度准则使节理面参数的确定简易化,可直接由现场试验数据获取。同时,对节理面也考虑了双线性特性,如图1中的AB 和BC 段,均满足复合型强度屈服准则,但两阶段与各自设置的塑性参数值有关,而CD 段则为受拉屈服段[6]。

图1 节理面强度屈服准则 Fig.1 Strength yield criteria of joint plane

节理面和岩体的软化特性均通过引入软化参数来进行设置,它主要与材料的塑性变形有关。其

? 1408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

中,节理面参数s j k 和t j k 主要与节理面塑性剪切应变和拉应变相关,其增量形式的数学表达式分别为

s j k ?=

(11) t pt j 33k ε′′?=? (12)

式中:ps 3i ε′?(1 2 3i ′′′=,,)为节理面局部坐标系内各主方向应变增量;pt 33ε′′?为节理面拉应变增量。

采用VC++语言在FLAC 3D 的自写本构平台下进行二次开发,嵌入FLAC 3D 程序后则可进行节理岩体的计算研究及工程应用。本模型的特点是将节理岩体看成是由节理和岩体组成的一种广义复合材料,可对节理和岩体单独定义材料属性。两种材料均是弹塑性本构关系,但岩体材料可以通过设定其屈服因子选择Mohr-Coulomb 或Hoek-Brown 强度屈服准则。节理面则考虑了多组弱面的情况,同一单元内最多可设置3组相互正交或斜交的节理面,节理面强度屈服准则均服从Mohr-Coulomb 强度准则,同时可考虑节理材料的双线性特性,该特性可通过设定材料因子确定是否考虑其双线性特性。岩体材料和节理材料的软化特性均通过引入与应变相关的软化参数来进行描述,进入软化阶段后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大自动更新材料参数值。

3 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

柱状节理岩体主要是岩浆喷发后,遇空气后冷凝面以特殊排列形式分布冷却而形成的。由于岩石非均质,导致该过程中发生了对流和冷却压缩的不均匀性,从而造成了柱面的不规则性,形成含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等不规则形式的柱面。本文在研究柱状节理的各向异性特性[7

,8]

时,充分考虑

了3方面的因素:(1) 能合理描述多节理弱面力学特性的本构模型的开发;(2) 众多节理面的存在引起的岩体强度的弱化和非均匀性;(3) 柱面形状的不规则性和分布的随机性。前文已建立复合型多弱面软化模型来描述柱状节理岩体,此处主要针对节理岩体的非均匀性和节理面的无规则性展开讨论。 3.1 柱状节理岩体随机概率模型

3.1.1 Weibull 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为了描述柱状节理岩体材料性质的非均匀性,假定组成材料细观单元的力学性质满足Weibull 分

布,该分布可以按照如下分布密度函数来定义:

1

c c c 000()exp m m

m f σσσσσσ???

??

=???

????

??

(13)

式中:c σ为参数,可代表满足该分布的所有参数(例如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数值;0σ为与所有单元参数平均值有关的参数,但其数值并不等于参数平均值;m 为参数,定义了Weibull 分布密度函数的形状。

一般把0σ和m 称为材料的Weibull 分布参数,对于材料的每个力学参数,都必须在给定其Weibull 分布参数的条件下,按照式(3)给定的随机分布赋值。当m = 2.0,4.0和8.0时,Weibull 分布密度函数的曲线如图2所示。m 反映了参数的离散程度,当其由小到大变化时,材料细观单元强度分布密度函数由矮而宽变化到高而窄,细观单元强度分布变得较为集中,材料强度的均质性较为均匀,材料内部所包含的大部分细观单元近乎相同,接近于给定的参数[1]。显然,m 反映了数值模型中材料结构的均质性,本文称之为均质度,m 越大,组成材料的细观单元越趋于均匀。

图2 不同均质度时单元参数的分布密度函数 Fig.2 Distribution density functions of element parameter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homogeneities

3.1.2 Weibull 分布随机数的生成

利用[0,1]区间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可以产生任意分布的随机数。主要的方法有反函数法、舍选法、离散逼近法、极限近似法和随机变量函数法等,常用的有反函数法和舍选法,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细观力学模型基元属性,首先需生成满足Weibull 分布的随机数。Weibull 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变换形式为

σ0

分布密度函数

第28卷 第7期 朱道建,等. 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及尺寸效应研究 ? 1409 ?

1()exp x f x x ααααββ?????

??=??????????? (14)

对式(14)进行积分,即可得Weibull 分布函数为 1()()d {exp[(/)]}d F x f x x x x x ααααββ???==?=∫∫

1exp x α

β???

??

??????

????

??

(15) 令

1exp x u α

β???

=??????

(16)

如果u 为[0,1]区间上的随机数,可以得到Weibull 分布的随机数计算公式[7]为

1/[ln(1)]x u αβ=?? (17) 式中:α和β分别对应式(13)中的m 和0σ,此处进行变化是为了进行数学计算的方便和理解。

通过上述转换,利用FLAC 3D 程序中自带URAND 函数,生成[0,1]区间上的随机数,再通过FLAC 3D 中FISH 语言,

按上述方法完成转化过程,即可顺利生成满足Weibull 分布的随机数。 3.1.3 基元的随机分布与赋值

所谓的“基元”,即是细观模型的最小破裂单位,基元不但包含了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同时也是数值计算的单元。在成功生成满足Weibull 分布随机数的基础上,可实现基元属性的随机分布与赋值。此处的随机分布,不仅要求基元力学属性在数量统计上满足Weibull 随机分布,同时还包括空间上的随机分布,因为同样的概率分布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和无序排列,其力学破坏形态将截然不同[9]。由于柱状节理岩体节理面众多,且力学属性较弱,节理面周围的单元属性还要满足大于节理面所在单元的力学属性。总的来说,随机概率模型既从整体上考虑了大量节理面和微裂隙的存在对整体模型强度的弱化效应,即基元力学性质的不均匀性,又进一步考虑了节理面位置处和周边岩体弱化程度上的逻辑关系,使该概率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其力学破坏行为。

基于上述几方面的要求,FISH 语言实现的基本思路为:(1) 采用循环函数,随机生成与单元个数相等的Weibull 随机数,循环次数为基元的总体个

数。(2) 随机选择基元的ID 号,逐个随机赋予各基

元的力学参数值。(3) 赋值过程中设置条件语句。条件一为:生成的ID 号若出现相等的情况,则再重新生成,直至随机生成的ID 号与已赋单元ID 不等;条件二为:如已赋值某条节理面位置处的单元属性,则赋予与该节理面单元相邻的单元时,该需判断两者的大小关系,若节理面周边单元属性小于该节理面单元属性时,则重新选择Weibull 随机数,直至满足节理面周边单元属性大于该节理面单元时为止。同样,如果先赋予节理面周边的单元属性,后赋予节理面位置处的单元属性,同样进行相应的判断。图3为细观模型基元属性随机分布的三维视图。

(a) 基元属性分布剖面图

(b) 基元属性三维空间分布图

图3 细观模型基元属性随机分布的三维视图 Fig.3 3D views of random distribution of meso-model

element properties

3.1.4 概率模型分布参数的确定

采用细观模型来模拟柱状节理岩体,其内部的微裂隙及节理面等结构面造成岩体的弱化,采用计算单元的力学属性按照Weibull 分布随机的方法赋值,从而从细观角度更好地描述了柱状节理岩体内部复杂多变的岩性。采用该方法来处理柱状节理岩体时,关键是确定合理的概率模型分布参数,使数值模型与现场的柱状节理岩体尽可能接近。

? 1410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

本文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建立细观模型来拟合现场承压板试验,对多个试验点的试验结果一一进行

拟合,得出一系列与各试验点吻合的概率模型分布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概率分布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及相关处理,确定出能代表多数试验点的概率模型分布参数的终值。

(1)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由于试验点个数众多,在对各试验点拟合计算其概率分布参数之前,本文对Weibull 分布的均质度m 和参数0σ进行了影响性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讨论:一是研究同一种岩性时,不同的均质度对岩体受力变形的影响;二是研究相同的均质度

m ,不同的岩性强度对岩体受力变形的影响。在对这两个关键性参数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各自的敏感性,将对后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上述分析目的,本文进行了大量不同概率分布模型的变形计算,图4为材料参数0σ= 22,不同均质度m 时,岩体竖向位移的变化曲线图。由图可知,随着均质度m 的不断增加,岩体整体强度逐渐提高,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变形量呈逐渐减小趋势。图5为均质度m = 7.0,不同的材料参数0σ时,岩体竖向位移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随着0σ取值的不断增大,均值度m 不变时,岩体整体强度逐渐提高,其竖向位移同样呈逐渐递减趋势。比较图4,5的计算结果可知,位移随两参数的变化趋势均服从指数型函数,但参数0σ的敏感性较大,均质度则相对偏小。

图4 岩体竖向位移随均质度变化曲线

Fig.4 Variable curve of rock mass vertical displacement

with homogeneity

拟合函数采用指数型二元一次函数:

12(/)(/)120e e x t x t y A A y ??=++ (18)

图5 岩体变形随参数σ0变化曲线

Fig.5 Variable curve of rock mass vertical displacement with

parameter σ0

图4,5拟合结果分别为

(/10.92)(/2.06)0.42e 1.410e 3.83m m y ??=++ (19) 00(/3.55)(/15.09)32.24e 10.864e 1.52y σσ??=++ (20) (2) 概率分布参数的确定

现场刚性承压板首先在试验部位清除爆破松动层,手工凿制成φ 60 cm 的圆形平面,用砂轮磨平,作为试验面;试验面周围1 m 范围亦大体凿制平整,以满足试验边界条件。清洗试验面及其边界岩体,进行地质描述、拍照。刚性承压板面积为2 000 cm 2;最大试验荷载为8或10 MPa ,分5级采用逐级一次循环法加压,采用4只千分表对称布置在承压板的4个方位,测量岩体变形,加载后立即测读变形值,以后每隔10 min 测读一次,当承压板上4个测表相邻2次读数差与同级压力下第一次变形读数和前一级压力下最后一次变形读数差之比小于5时,则认为变形稳定,再加(卸)下一级荷载[9]。

图6所示为现场刚性承压板试验的试验面。按上述要求处理完试验面后,即可按照试验要求施加荷载。图7为拟合刚性承压板试验所建立的三维细观模型,其半径为25.25 cm ,高100 cm 。整体模型划分网格单元66 080个,节点80 426个,每个单元

边长约1 cm 。单元的力学属性在数量和空间上均按Weibull 概率分布函数随机分配。荷载施加面为模型上顶面,垂直向下逐步施加荷载,节理面倾角与底面呈70°夹角。边界条件为:周边均约束法向变形,而底部设置为固定边界[10]。

本文以现场试验最大荷载为10 MPa 为例,进行分析。试验的初步结果为:节理岩体竖向压缩模量为7.85 GPa ,岩体最终变形量约为0.47 mm 。

m

岩体竖向位移/(10-

4 m )

2

468σ0

 岩体竖向位移/(10-

4 m )

第28卷 第7期 朱道建,等. 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及尺寸效应研究 ? 1411 ?

图6 现场刚性承压板试验面 Fig.6 Surface of field rigid bearing plate test

图7 三维细观计算模型 Fig.7 3D meso-computing model

现场试验点中,III1级岩体试验点共14个,III2级岩体试验点共10个。通过对各试验点的试验结果进行数值拟合计算,得到了满足各试验点条件的概率模型参数。图8所示为现场试验和拟合计算后的压力–变形曲线对比图。

图8 压力–变形曲线试验与拟合结果对比 Fig.8 Comparison of testing and fitting results of pressure-

deformation curves

表1为各试验点概率参数拟合结果。由表1可知:

① III1级中较好岩体的弹性模量均值的平均值为28.26 GPa ,其概率模型参数可取为:0σ= 30,

m = 8.0;

表1 各试验点概率参数拟合结果

Table 1 Fitting results of probability parameters of testing

points

岩体级别

岩性σ0 m 弹性模量均值/GPa 较好

30 2.8,4.5,10, 12,15,20

26.69,27.38,28.54,28.74,28.99,29.21

22 1.9,2.2,8.0 19.55,19.56,20.75 一般

20

3.0,5.5 17.86,18.47 14

1.8,8.0 1

2.51,1

3.19

III1

较差

12 2.8

10.74

22 10,10,20 20.92,20.92,21.41 一般20 1.5,2.2 17.59,17.71 12 3.0,3.0,4.5 10.73,10.73,10.94 III2

较差10 2.5,4.2 8.87,9.10

② III1级中一般岩体的弹性模量均值的平均值为19.24 GPa ,其概率模型参数可取为:0σ= 21,

m = 4.0;

③ III1级中较差岩体的弹性模量均值的平均值为12.15 GPa ,其概率模型参数可取为:0σ= 13,均质度系数m = 5.5;

④ III2级中一般岩体的弹性模量均值的平均值为19.71 GPa ,其概率模型参数可取为:0σ= 21,

m = 5.0;

⑤ III2级中较差岩体的弹性模量均值的平均值为10.07 GPa ,其概率模型参数可取为:0σ= 11,

m = 4.2。

3.2 节理面分布的无规则性和随机性

节3.1通过建立柱状节理岩体的随机概率模型来反映岩体内部的非均匀性,并通过拟合现场刚性承压板试验获取了符合现场柱状节理岩体力学特性的概率分布参数。对于柱面形状的不规则性和分布的随机性,本文结合V oronoi 图的生成算法和编程软件成功地实现开发。V oronoi 图是一个关于空间划分的基础结构,在材料力学中经常用以研究晶体的力学特性[11],在此不作详细介绍。应用和开发流程为:首先将V oronoi 图的生成算法在VC++中编程实现,可以在一定区域内生成满足设定要求的V oronoi 图;其次,将AutoCAD 作为图形输出界面,输出生成的V oronoi 图,在AutoCAD 内提取多边形顶点的几何坐标;再次,将已知各点的坐标编写成3DEC 命令文件,利用3DEC 软件能方便生成节理面和切割节理面的优点,实现柱状节理的三维化[12];编写

2

4

6

8

10变形/(10-

3 mm)

压力/M P a

? 1412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

接口程序将3DEC 生成的富含节理面的模型转入ANSYS 进行网格剖分;最后,建立与FLAC 3D 的程序接口,将ANSYS 中划分的单元转入FLAC 3D ,进行受力变形计算。为了消除模型在宽度和高度方向长度的不同而造成的影响,本文以III1级一般岩体为例,模型尺寸取为1 m×1 m×1 m 。

图9为随机生成的V oronoi 多边形柱状节理岩体模型,图10为节理面的分布形式。

(a)

(b)

图9 柱状节理岩体模型及三维网格划分 Fig.9 Model of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 and 3D grid

多弱面节理模型采用本文开发的复合型多弱面软化模型,可以合理描述众多节理面的分布形式及赋予相应的单元属性,而岩体的弱化和非均匀性则采用前文介绍的随机概率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拟合确定的概率参数进行设置,从而综合地考虑了柱状节理岩体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可以更好地描述其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质[13]。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特性进行研究:(1) 恒定的加载速率下,水平向和竖向分别加载时,其最终承载力的差异;(2) 恒定的外荷载作用下,岩体受压变形水平向和竖向的等效弹性模量的差异。

(a)

(b)

图10 节理面的分布形式

Fig.10 Distribution forms of joint surface

如图11所示,当对计算模型竖向(z 向)和水平向(x 向)作用恒定速率时,两方向表现出了不同的承载力。x 向最大承载力为714 MPa ,z 向最大承载力

为621 MPa ,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达到最大承载力

后,随着变形的继续增加,模型整体进入软化,承载性能总体下降。

图11 恒定加载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Fig.11 Stress-strain curves under constant loading rate

当施加恒定的外荷载时,x 和z 向变形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图

12所示,外荷载为6 MPa 时,模型在x 向的最终变形量为1.57×10-

4 m ,

而z 向最 0.000

0.008

0.016 0.024 0.032 0.040

应力/G P a

应变

第28卷 第7期 朱道建,等. 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及尺寸效应研究 ? 1413 ?

图12 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曲线

Fig.12 Deformation curves under external loads

终变形量则达2.82×10-

4 m ,较x 向变形增加近80%。

本文通过采用V oronoi 算法构造柱状节理岩体,并开发合理有效的本构模型,同时考虑节理岩体的非均匀性,综合该三方面的因素,对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特性进行相应的研究,计算结果符合现场的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研究方法的合理性。需要指出的是,水平向和竖向的应力差异不大,主要是变形差异非常显著。

4 柱状节理岩体的尺寸效应

依次选取柱状节理岩体模型尺寸为1 m×1 m ,2 m×2 m ,4 m×4 m ,6 m×6 m ,每一尺寸选取10组随机计算模型[12],如图13所示。对模型不同方向进行单轴压缩计算,由计算获取的应力和应变值求解模型各方向的等效弹性模量。

(a) 1 m×1 m (b) 2 m×2 m

(c) 4 m×4 m (d) 6 m×6 m

图13 不同尺度下柱面形状及排列方式图 Fig.13 Shapes of cylinder section and arrangement ways

with different scales

图14为计算得到的不同尺寸试件x 向等效弹性模量散点图。模型尺寸为1 m×1 m 时,等效弹性模量波动区间较大,计算值分散;随着尺寸的逐渐增

图14 x 向等效弹性模量随模型尺寸变化的散点图 Fig.14 Scatter diagram of equivalent elastic modulus in

x -direction varying with model size

大,波动区间逐渐减小,当模型尺寸为4 m×4 m 时,

x 向等效弹性模量计算值已经较接近。同样,在y 和z 向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但总体上y 与x 向差异较小。结果表明:柱状节理岩体表现出了明显的尺寸效应,随着模型尺寸增大,等效弹性模量趋于稳定。

对模型各方向施加恒定的速度,以考察不同尺寸下其单轴抗压强度的差异,如图15所示,随着模型尺寸的增大,模型各方向的承载性能也呈递减趋势,当模型尺寸为4 m×4 m 时,承载性能趋于稳定。而x 和y 向较接近,与z 向差异较大。

图15 单轴抗压强度随模型尺寸变化曲线

Fig.15 Variable curves of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with

model size

上述两方面的计算结果表明,柱状节理岩体同时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14],其特征尺度可认定为4 m×4 m 。

5 结 论

研究柱状节理岩体的方法很多,对于众多节理

0.00.30.60.91.21.51.82.12.42.73.0变形量/(10-

4 m )

收敛时步

x 向等效弹性模量/G P a

模型边长/m

单轴抗压强度/G P a

模型边长/m

? 1414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

面切割岩体的情况,一般来说,离散元可以更方便地来描述节理面分布情况。但本文采用连续介质来研究柱状节理岩体,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 考虑岩体材料的非均匀性,从细观角度将计算模型划分为满足基元尺寸的单元后,总体网格数量很大,采用离散元方法计算效率将大大下降;(2) 后期进行大型地下厂房开挖的稳定性计算时,整体模型达上千米之多,采用离散元计算该大型工程不太现实,而采用连续体来进行计算,已是很成熟的技术;

(3) 对于开发的复合型多弱面软化模型,是针对连续介质开发的,此处也是对该模型的应用效果和设置方法作检验和确认。

通过建立复合型多弱面软化模型,并考虑柱状节理岩体内部的非均匀性,建立了整体力学属性满足Weibull分布的概率模型,同时结合V oronoi算法综合考虑了节理面几何形态的无规则性和随机性,对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特性和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向和竖向整体强度和等效弹性模量都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且随着模型尺寸的变化,其整体强度呈递减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也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这与现场勘察结果非常吻合,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合理有效地描述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特性及尺寸效应[15],这对后期细部关键部位的变形、受力分析及整体工程的稳定性研究均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唐春安,朱万成. 混凝土损伤与断裂——数值试验[M]. 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3.(TANG Chun′an,ZHU Wancheng. Concrete damage and fracture—numerical tests[M]. Beijing:Science Press,2003.(in Chinese)) [2] HART R,CUNDALL P,LEMOS J. Formul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distinct element model—part II. mechanical calculations for motion and interaction of a system composed of many polyhedral bloc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and Geomechanics Abstracts,1988,25(3):117–125.

[3] CUNDALL P,CARRANZA-TORRES C,HART R. A new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the Hoek-Brown criterion[C]//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AC and FLAC3D Numerical Modeling in Geomechanic s.Sudbury:[s.n.],2003:17–25.

[4]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 FLAC3D(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in 3-dimension) user′s manual(version 2.10)[R]. Minneapolis: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1997.

[5] GERRARD C M. Elastic models of rock masses having one,two and

three sets of joi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and Geomechanics Abstracts,1982,19(1):15–23.

[6] MARTI J,CUNDALL P. Mixed discretization procedure for accurate

modelling of plastic collap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1982,6(1):129–139. [7] 石安池,唐鸣发,周其健.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柱状节理玄武岩岩

体变形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0):2 079–2 086.

(SHI Anchi,TANG Mingfa,ZHOU Qijian. Research of deformation characterstics of columnar jointed basalt at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 on Jinsha river[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8,27(10):2 079–2 086.(in Chinese))

[8] 谢和平,陈忠辉. 岩石力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0–

62.(XIE Heping,CHEN Zhonghui. Rock mechanics[M].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4:60–62.(in Chinese))

[9] 梁正召,唐春安,张永彬,等. 准脆性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随机概

率模型及破坏力学行为特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4):718–727.(LIANG Zhengzhao,TANG Chun′an,ZHANG Yongbin,et al. On probability model of physico-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quasi-brittle materials and associated mechanical failure behavior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8,27(4):718–727.(in Chinese))

[10] 朱道建,杨林德,黄建勇. 厦门海底隧道地表沉降控制效果分析及

其预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11):2 356–2 362.(ZHU Daojian,YANG Linde,HUANG Jianyong.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effect of controlling ground settlement at Xiamen subsea tunnel[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7,26(11):

2 356–2 362.(in Chinese))

[11] 沈满德,余圣甫,王宁. 蒙特卡罗法模拟晶粒生长过程中的Voro-

noi模型[J]. 机械工程材料,2006,30(3):11–13.(SHEN Mande,YU Shengfu,WANG Ning. Voronoi model in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grain growth[J]. 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6,30(3):11–13.(in Chinese))

[12] 宁宇,徐卫亚,郑文棠,等. 柱状节理岩体随机模拟及其表征单

元体尺度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6):1 202–1 208.

(NING Yu,XU Weiya,ZHENG Wentang,et al. Study of random simulation of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 and its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scale[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 g,2008,27(6):1 202–1 208.(in Chinese))

[13] 胡大伟,朱其志,周辉,等. 脆性岩石各向异性损伤和渗透性演

化规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9):1 822–1 827.

(HU Dawei,ZHU Qizhi,ZHOU Hui,et al. Research on anisotropic damage and permeability evolutionary law for brittle rock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 g,2008,27(8):1 822–

1 827.(in Chinese))

[14] 杨圣奇,徐卫亚. 不同围压下岩石材料强度尺寸效应的数值模拟[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5):578–582.(YANG Shengqi,XU Weiy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ength-scale effect of rock materials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J].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4,32(5):578–582.(in Chinese)) [15] 尤明庆,邹友峰. 关于岩石非均质性与强度尺寸效应的讨论[J]. 岩

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3):391–395.(YOU Mingqing,ZOU Youfeng. Discussion on heterogeneity of rock material and scale effect on specimen strength[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0,19(3):391–395.(in Chinese))

岩质边坡岩体节理结构面抗剪强度的确定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8759006.html, 岩质边坡岩体节理结构面抗剪强度的确定方法 作者:刘远亮韩佳泳徐标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1期 摘要:在岩质边坡地质勘察工作中,岩体节理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是岩质边坡勘察要确定的重要参数,而节理结构面抗剪强度的确定一直是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操作性强的方法,利用抗圧试验求取节理结构面抗剪强度,并应用到实际边坡勘察工作中,实践证明,通过该方法确定的结构面抗剪强度更接近实际情况并更具有实用意义,而且操作、计算方便,对类似的边坡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质勘察;节理结构面;抗剪强度 中图分类号:U213.1+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结构面是岩体中力学强度较弱的部位或岩性相对软弱的夹层所构成岩体的不连续面,包括了一切的地质分离面。不同的结构面,其力学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一。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而岩体节理结构面抗剪强度是岩质边坡地质勘察工作要确定的重要力学参数,也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边坡岩体的破坏通常大多是沿结构面发生破坏的,符合―最弱环节‖原理。目前如何求取节理结构面抗剪强度一直是工程界的技术难题。 节理结构面抗剪强度常用的求取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1)根据试验(原位剪切试验或室内直剪试验)分析选取。(2) 按规范或估算法选取。规范主要有国标、水利及铁路等行业规范标准等。(3)利用极限平衡法或数值分析进行反演确定。 岩体节理结构面抗剪强度确定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利用―抗圧试验求取节理结构面抗剪强度‖。 1、计算原理: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中,有大量的试验块体在轴向应力作用下未产生抗压性碎裂破坏,而是沿着岩石的节理面滑动分离成二块(见图1),这类破坏模式计算的抗压强度并不是真正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其数值与典型碎裂破坏模式的抗压强度严重偏小,不宜参加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统计计算。而利用这类破坏模式的实验数据,可求得沿节理面滑动的抗剪强度,即节理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纳米尺寸效应

纳米尺寸效应 纳米是长度单位,原称毫微米,就是10^-9米(10亿分之一米)。纳米科学与技术,有时简称为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纳米效应就是指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原本导电的铜到某一纳米级界限就不导电,原来绝缘的二氧化硅、晶体等,在某一纳米级界限时开始导电。这是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点,以及其特有的三大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表面效应 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随着颗粒直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增大,说明表面原子所占的百分数将会显著地增加。对直径大于0.1微米的颗粒表面效应可忽略不计,当尺寸小于0.1微米时,其表面原子百分数激剧增长,甚至1克超微颗粒表面积的总和可高达100平方米,这时的表面效应将不容忽略。 超微颗粒的表面与大块物体的表面是十分不同的,若用高倍率电子显微镜对金超微颗粒(直径为2*10^-3微米)进行电视摄像,实时观察发现这些颗粒没有固定的形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自动形成各种形状(如立方八面体,十面体,二十面体多李晶等),它既不同于一般固体,又不同于液体,是一种准固体。在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照射下,表面原子仿佛进入了“沸腾”状态,尺寸大于10纳米后才看不到这种颗粒结构的不稳定性,这时微颗粒具有稳定的结构状态。超微颗粒的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在空气中金属颗粒会迅速氧化而燃烧。如要防止自燃,可采用表面包覆或有意识地控制氧化速率,使其缓慢氧化生成一层极薄而致密的氧化层,确保表面稳定化。利用表面活性,金属超微颗粒可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效催化剂和贮气材料以及低熔点材料。 小尺寸效应 随着颗粒尺寸的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质的质变。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对超微颗粒而言,尺寸变小,同时其比表面积亦显著增加,从而产生如下一系列新奇的性质。 (1)特殊的光学性质当黄金被细分到小于光波波长的尺寸时,即失去了原有的富贵光泽而呈黑色。事实上,所有的金属在超微颗粒状态都呈现为黑色。尺寸越小,颜色愈黑,银白色的铂(白金)变成铂黑,金属铬变成铬黑。由此可见,金属超微颗粒对光的反射率很低,通常可低于l%,大约几微米的厚度就能完全消光。利用这个特性可以作为高效率的光热、光电等转换材料,可以高效率地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电能。此外又有可能应用于红外敏感元件、红外隐身技术等。 (2)特殊的热学性质固态物质在其形态为大尺寸时,其熔点是固定的,超细微化后却发现其熔点将显著降低,当颗粒小于10纳米量级时尤为显著。例如,金的常规熔点为1064C℃,当颗粒尺寸减小到10纳米尺寸时,则降低27℃,2纳米尺寸时的熔点仅为327℃左右;银的常规熔点为670℃,而超微银颗粒的熔点可低于100℃。因此,超细银粉制成的导电浆料可以进行低温烧结,此时元件的基片不必采用耐高温的陶瓷材料,甚至可用塑料。采用超细银粉浆料,可使膜厚均匀,覆盖面积大,既省料又具高质量。日本川崎制铁公司采用0.1~

不同剪切速率下岩石节理的强度特性研究

第25卷 第12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 ol.25 No.12 2006年12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Dec .,2006 收稿日期:2005–12–21;修回日期:2006–03–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43903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2705) 作者简介:李海波(1969–),男,博士,1988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水工专业,现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岩石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hbli@https://www.360docs.net/doc/f218759006.html, 不同剪切速率下岩石节理的强度特性研究 李海波,冯海鹏,刘 博 (中国科学院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1) 摘要:不同剪切速率作用下岩石节理强度特性是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岩体结构响应和安全的基本参数,通过RMT –150C 电伺服试验机,利用人工浇铸的表面为锯齿状的混凝土岩石节理试样,研究不同剪切速率下各种岩石节理起伏角度岩石节理的强度特征。试验结果发现:(1) 岩石节理面的峰值剪切强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减小幅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变小;(2) 岩石节理面的峰值剪切强度随着起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3) 岩石节理面的峰值剪切强度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基本成线性关系。最后,基于试验的结果提出考虑不同剪切速率的岩石节理峰值强度模型。 关键词:岩石力学;岩石节理;剪切速率;起伏角度;峰值剪切强度 中图分类号:TU 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6)12–2435–06 STUDY ON STRENGTH BEHA VIORS OF ROCK JOINTS UNDER DIFFERENT SHEARING DEFORMATION VELOCITIES LI Haibo ,FENG Haipeng ,LIU Bo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1,China ) Abstract :Strength of rock joints under different shear deformation velocities is the basic information to assess the response and safety of rock structures under earthquake. By using the RMT –150C servo-test system ,artificial concrete joint samples with hammered surfaces have been employed to study the strength of rock joints under different shearing velociti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hear deformation velocity ;and that the decreasing rate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ment of shearing deformation velocity.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of rock joints clear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ormal stress and undulation angles at different shear deformation velociti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 model to describe the peak strength of rock joints with shear deformation velocity and undulation angle is presented. Key words :rock mechanics ;rock joints ;shearing deformation velocity ;undulation angle ;peak shear strength 1 引 言 岩石节理的强度和变形特征是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岩体边坡及硐室安全和响应的基本参数。从荷载特征上看,地震既是动荷载又是往复荷载,因此,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岩石节理的强度和变形等力学特性一方面受往复荷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荷载速率影响。基于这一认识,国内外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往复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节理力学特性的研究方面。J. C. Jaeger [1]和M. E. Plesha [2]等对新鲜岩石节理面进行循环剪切试验。

岩石的层理及节理学习

一、节理 (一)基本概念 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 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 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 (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 (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张节理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 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

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 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它具有以下特征剪节理的裂口是闭合的,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常见有滑动擦痕和磨光镜面; 剪节理的产状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可延伸很远; 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剪节理常切砾石、砂粒、结核和岩脉,而不改变其方向; 剪节理的发育密度较大,节理间距小而且具有等间距性,在软弱薄层岩石中常常 张节理剪节理 3、按节理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 (1)走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平行。 (2)倾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垂直。 (3)斜交节理: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根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 (1) 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 (2) 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

复合材料中的尺寸效应

复合材料中的尺寸效应 复合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破坏问题与结构的尺寸效应有 着必然的联系,复合材料中很多都属于准脆性材料,因此尺寸效应显得尤其重要, 从尺度律和尺寸效应角度研究强度问题是个重要的观点,比如一个长细杠件它的稳定性能一定较差,这也是一种较常见的尺寸效应问题。强度随机性引起的尺寸效应,能量释放的尺寸效应和微裂纹和断裂的分形特性产生的尺寸效应都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固体力学中有三种有关尺寸效应的基本理论 : (1)随机强度统计理论 ; (2)长裂纹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和断裂能量释放理论 (3)裂纹分形理论,它可分为两大类 : (a) 裂纹表面的侵入式分形特性理论(即表面粗糙度的分形属性) (b) 间隙分形特性理论(代表着微裂纹的分形分布)

这些基本理论概括表现为材料的四种尺寸效应: (l)边界层效应:它是由材料的非均匀性和泊松效应造成的.前者可以混凝土之类的材料为例,由于各种骨料不能穿透表面而使表面层具有不同的成分;而泊松效应指的是,在试样内部可能存在平面应变的状态,它们发生在与试件表面平行的平面上 ,但不是发生在试样的表面,而是发生在试件的中心部位 . (2)表面与裂纹边缘连接处存在三维应力的奇异性: 这也是由于泊松效应引起的.这就造成了断裂扩展区域靠近表面的那一部分的力学行为不同于试样内部 的力学行为 . (3)由扩散现象引起的时间相关的尺寸效应, 所谓扩散可以是多孔介质中热的输运或湿气和化学物质的输运,这一点已在收缩和干燥蠕变现象的尺寸效应中显示出来,原因是半干燥期依赖于尺寸,以及这种尺寸效应对收缩致裂的影响。 (4)材料本构关系的时间相关性 ,特别是材料应变软化的粘性特征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 吴顺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6 级生命科学拔尖班 小尺寸现象产生的原因: 纳米粒子的特性当粒子的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微粒内包含的原子数仅为 100?10000 个,其中有 50 %左右为界原子,纳米微粒的微小尺寸和高比例的表面原子数导致了它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其他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 小尺寸效应导致的性质(以及部分应用) 由于纳米微粒的尺寸比可见光的波长还小,光在纳米材料中传播的周期性被破坏,其光学性质就会呈现与普通材料不同的情形。例如,金属由于光反射显现各种颜色,而金属纳米微粒都呈黑色,说明它们对光的均匀吸收性、吸收峰的位置和峰的半高宽都与粒子半径的倒数有关。⑵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通过控制颗粒尺寸制造出具有一定频宽的微波吸收纳米材 料,可用于磁波屏蔽、隐形飞机等。⑴此外,金属超微颗粒的光反射率极低,可低于1%, 大约几毫米就可以完全消光。可以利用此特性,高效持续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 在物质超细微化之后,纳米材料的熔点显著降低,犹在颗粒直径为 10 纳米时较为明显,例如金(Au)常规熔点在1064度;然而在颗粒尺寸减少到 2纳米时仅为327度;由此,超细银粉制成的导电浆料可以进行低温烧结,此时的基片可以仅仅使用塑胶而不是高温陶瓷。使用超细银粉,可以使膜厚均匀,覆盖面积大,省料而质量高。 纳米小尺寸效应的应用: 纳米材料作为功能材料与产业技术的结合,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价值。小尺寸超微颗粒的磁性与大尺寸材料显著不同,在颗粒尺寸下降到 0.02 微米以下之后,其矫顽力可增加 1000 倍,若进一步

减小尺寸,其矫顽力反而可以降到0,呈现出超顺磁性。利用超顺磁性颗粒的

节理岩体

3.9. 隐式节理模型: 节理岩(Jointed Rock)模型 岩土材料在各方向上的特性值可能会不同,从而引起各方向在荷载作用下的反应不同,这样的特性叫做各向异性(anisotropic)。各向异性又分为弹性各向异性和塑性各向异性。弹性各向异性是指各方向使用不同的弹性刚度值,塑性各向异性是指像节理岩模型那样在各方向上使用不同的强度特性值。 节理岩模型是各向异性弹性-完全塑性(anisotropic elastic perfectly-plastic)模型,即同时具有弹性横观同性(transversely isotropic elastic)模型和塑性各向异性(anisotropic plastic)模型的特点。节理模型适合于模拟分层的岩石,该模型可模拟具有三个层方向和结合方向的完整岩。完整岩要输入五个参数和一个方向,是属于横观同性弹性材料,其各向异性特点表现在断层等现象上。假定主结合方向的剪切应力遵循库伦(Coulomb)准则,沿着该方向产生最大剪切应力时将产生塑性滑动(plastic sliding)。可以定义三个滑动方向(平面)的强度,第一个平面假定与弹性横观同性方向一致。各平面可具有不同的剪切刚度。 M ajor joint direction 图2.31 节理模型示意图 节理模型适合模拟具有连续的接缝或接缝的集合的岩石,接缝应平行且接缝中不能填充有断层粘土,接缝宽度与结构物的尺寸也要小很多。 节理模型的几个基本特性值如下: A. 完整岩的横观同性弹性特性: ,,,,x z xy zx xz E E G νν B. 三个方向上遵循库伦准则的剪切磨坏参数: ,i i c φ 3.9.1. 横观同性弹性材料刚度 节理模型中的横观同性特性与前面章节中介绍的正交异性材料相同。 3.9.2. 三个方向上的塑性反应 为了考察具有局部坐标系(n, s, t)的平面的塑性条件,需要先计算笛卡尔坐标下的应力。局部坐标应力包括正应力n σ和两个独立的剪切应力 s τ和t τ。 T i i σσ=T (2.96)

(完整)量子尺寸效应

(完整)量子尺寸效应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量子尺寸效应)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量子尺寸效应的全部内容。

1.1.1量子尺寸效应 所谓的量子尺寸效应是指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 由准连续变为离散的现象,纳米半导体粒子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的分子轨道和最低未 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能隙变宽,由此导致纳米微粒的光、电、磁、热、催化和超导性等 特性与宏观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金属纳米材料的电阻随着尺寸下降而增大,电阻温度 系数下降甚至变成负值;相反,原是绝缘体的氧化物达到纳米级时,电阻反而下降;10~ 25nm的铁磁金属微粒矫顽力比同种宏观材料大1000倍,而当颗粒尺寸小于10nm时矫顽力 变为零,表现为超顺磁性。 1。1。2小尺寸效应 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 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微粒的颗粒表面 层附近原子密度减小,导致声、光、电、滋、热、力学等特性呈现新的小尺寸效应.例如: 光吸收显著增加,吸收峰的等离子共振频移,磁有序态向磁无序态转变,超导相向正常相 的转变,声子谱发生改变等,这种现象称为小尺寸效应。 1。1.3表面与界面效应 纳米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表面与界面效应.由于表面原子与内部原子所处的环境 不同,当粒子直径比原子直径大时(如大于0。01时),表面原子可以忽略,但当粒子直径 逐渐接近原子直径时,表面原子的数目及作用就不能忽略,而且这时粒子的比表面积、表 面能和表面结合能都发生很大变化.人们把由此引起的种种特殊效应统称表面效应[8,9]。 随着粒径的减小,比表面迅速增大.当粒径为5nm时,表面原子数比例达到约50%以上,当 粒径为2nm时,表面原子数达到80%,原子几乎全部集中到纳米粒子的表面.庞大的表面原 子的存在导致键态严重失配,表面出现非化学平衡、非整数配位的化学键,产生许多活性中心,从而导致纳米微粒的化学活性大大增强,主要表现在:(1)熔点降低.就熔点来说,纳 米颗粒中由于每一粒子组成原子少,表面原子处于不安定状态,使其表面晶格震动的振幅 较大,所以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造成超微粒子特有的热性质,也就是造成熔点下降,同时 纳米粉末将比传统粉末容易在较低温度烧结,而成为良好的烧结促进材料。如金的常规熔 点是1064℃当颗粒尺寸减小到10nm时,降低了270℃,当金纳米粒子尺寸为2 nm时,熔点 仅为327℃;银的常规熔点为961℃,而超微银颗粒的熔点可低于100℃等。(2)比热增大。粒径越小,比热越大.(3)化学活性增加,有利于催化反应等。 1.1。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量,如超微 粒的磁化强度和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也具有隧道效应,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利 用它可以解释纳米镍粒子在低温下继续保持超顺磁性的现象。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研究对 基础研究及实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确立了现存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的极限,是未来 微电子器件的基础. 上述的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量子隧道效应都是纳米微粒与 纳米固体的基本特性。它使纳米微粒和纳米固体呈现许多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出现一 些“反常现象”。例如金属纳米材料的电阻随尺寸下降而增大,电阻温度系数下降甚至变 成负值;相反,原是绝缘体的氧化物达到纳米级时,电阻反而下降;10nm-25nm的铁磁金属

节理在不同接触状态下的渗流特性解析

第29卷第7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 ol.29 No.7 节理在不同接触状态下的渗流特性 夏才初1,2,王伟1,2,3,曹诗定1,2,4 (1.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2.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3. 闵行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上海201100; 4.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200092) 摘要:将取自雅砻江水电站锦屏二期工程施工现场的白色大理岩,采用劈裂法制成张拉性人工节理试件,用TJXW–3D型岩石节理表面形貌仪测量节理的表面形貌,并采用自行编制的表面形貌和组合形貌参数计算软件,分析其用以表征节理表面形貌的节理面二维分形维数,以及用以表征组合形貌的节理内空腔的三维分形维数。对节理面进行错位,以改变其接触状态,然后进行不同接触状态下节理的渗流试验。将试验实测结果与传统的经验公式及各种修正公式的计算值进行比较,发现利用现有经验公式分析试验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通过对实测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发现表征节理表面形貌和组合形貌特征的分形维数也是影响节理渗透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考虑节理透过率以及表征节理形貌的分形维数等因素对节理渗透特性的影响,得到更为合理的节理渗流经验公式,该公式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岩石力学;表面形貌;组合形貌;节理;接触状态;错位;渗流;分形 中图分类号:TU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10)07–1297–10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JOINTS UNDER DIFFERENT CONTACT CONDITIONS XIA Caichu1,2,W ANG Wei1,2,3,CAO Shiding1,2,4 (1. Key Laboratory of Geotechnical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2. Depart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3.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Minhang Sub-station,Shanghai201100,China;4.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joints under different contact conditions are studied. Artificial tension rock joints are made of white marble samples taken from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Yalong River(Jinping II Project),using cleaving method. Surface topographies of rock joints are measured by a three-dimensional TJXW–3D-typed portable rock surface topography measuring instrument. A self-programmed software is used to calculate parameters for rock joints,including not only 2D fractal dimension of surface topography for each single joint surface,but also 3D fractal dimension of composed topography for vacuum formed by two coupled joint surfaces. Then seepage experiments of the artificial rock joints a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experiment,contact condition of rock joints varied by offsett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joints from 1 mm to 6.5 mm.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empirical formulas,such as Darcy s law,cubic flow law and its modified formula,and seepage formula in turbulent flow,are exposed by compar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calculating ones from those traditional 收稿日期:2010–02–25;修回日期:2010–03–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2142,50579088) 作者简介:夏才初(1963–),男,博士,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石力学、地下结构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tjxiaccb@https://www.360docs.net/doc/f218759006.html,

纳米材料小尺寸效应的应用

纳米材料小尺寸效应的应用 引言:提起“纳米”这个词,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但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材料,可能很多人并不一定清楚,本文主要对纳米及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了简介,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人类造福。纳米技术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 关键词:纳米材料小尺寸效应性质分类发展前景 一、纳米材料及其性质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从尺寸大小来说,通常产生物理化学性质显著变化的细小微粒的尺寸在0.1微米以下,即100纳米以下。因此,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粒度分布均匀、纯度高、极好分散,其比表面高,具有耐高温的惰性,高活性,属活性氧化铝;多孔性;硬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表面酸性和一定的表面碱性,被广泛应用作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等新的绿色化学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橡胶、陶瓷、耐火材料等产品的补强增韧,特别是提高陶瓷的致密性、光洁度、冷热疲劳性、断裂韧性、抗蠕变性能和高分子材料产品的耐磨性能尤为显著。以上这些性能决定了纳米材料在表面效应、小尺寸、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电子信息领域、航天航空、环保能源等各方面均有应用,尤其是在小尺寸方面的应用。 二、纳米科技的发展现状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纳米科技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会是一次技术革命,而且还会是一次产业革命”。随着世界发达国家对纳米研究的深入,我国对纳米材料和技术也非常重视,为推动我国纳米技术成果产业化.国家通过财政投资并带动社会投资.希望通过5—10年的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纳米高科技骨干企业。已先后安排了许多纳米科技的研究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纳米技术在许多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节理裂隙和边坡稳定性

节理裂隙和边坡稳定性 李勇飞周予伟 (江西省交通设计院南昌 330002) 摘要:根据公路工程的特点,分析节理裂隙的力学性质和分类,及其对边坡的影响机制和产生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形式;介绍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方法,分析裂隙结构面和边坡的关系,从而定性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节理裂隙;变形破坏;赤平极射投影;定性评价;边坡稳定性 0 前言 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特别是对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而要正确分析边坡的稳定性,除了需要进行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外,还必需了解影响边坡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因素,以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节理裂隙是影响边坡变形和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工程建设中,因为节理裂隙的影响而产生如滑坡、崩塌等边坡失稳的不良地质现象屡见不鲜。但是由于节理裂隙一般为小型构造,规模较小,且分布具有一定局部性;同时由于节理裂隙随着条件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它对边坡的影响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边坡的危害也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它不如软弱结构面、岩溶塌陷、古滑坡等大型地质构造那样被重视,往往很容易被忽视。为了加强对节理裂隙的重视和提高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经验,和参考有关资料,对节理裂隙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总结。 1 节理形成及力学分类 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一种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大量发育的节理常常引起岩体的不稳定,为工程建设带来隐患和灾害。根据节理形成的力学性质,可分为剪节理和张节理。 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一种破裂面。它一般呈闭合状,具有产状稳定,破裂面平直光滑,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常形成共轭X型节理系和羽状微裂隙等特点。剪节理一般均为构造裂隙,是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节理,与区域构造和局部构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其具有发育的范围和深度较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也较大等特点。它一般切割岩体较深,且常常多条裂隙同时分布。当X型节理发育良好时,将岩石切割成菱形、棋盘状或柱状等,而如果只收稿日期:2005-03-30 有一组节理发育时,则多呈等距平行排列。 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产生的一种破裂面。它一般多开口,产状不稳定,且延伸不远,节理面粗糙等特点。张节理常呈不规则的树状或网络状。张节理可能是构造节理也可能是非构造节理。构造性张节理与剪节理一样也是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区域性和局布构造的特点;其发育的深度和范围较大,同时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也较大。而非构造性张节理是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最常见的是由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节理。非构造性张节理具有产状和方位极不稳定,范围和深度有限等特点;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与岩性和风化程度等有关。 由于地质体是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逐渐形成的,每一个岩石或岩体均经历长期、多次的变形和破坏,因此,实际上,单纯由剪应力作用形成的剪节理或由张应力作用产生的张节理一般很少见到,剪节理和张节理常常相互被改造、破坏,互相交错、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应力作用也会发生转化或变化,以致常常出现一些具有2种节理性质特点的过渡类型,表现为具有张剪性特点,随着裂隙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雁列节理。 2 变形破坏机制 边坡岩土体内的应力分布是决定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机制。根据边坡应力的分布特点,裂隙面的周围是一个应力集中的地带,是影响边坡应力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边坡的开挖形成过程实际就是组成边坡岩土体内的应力重新分布过程。由于应 58

3 水对岩石强度的影响

前已述汲水对岩石强度影响: 膨胀、崩解、溶解 水→岩软化 渗透→水压水 对岩石强度有影响的是孔隙和裂隙中的水压力,统称为孔隙水压力,用p w表示。如果饱和岩石在荷载作用下不易排水或不能排水,那么,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就有孔隙压力,岩石固体颗粒承受的压力将相应的减少,强度则降低。 对岩石中有连接的孔隙(包括细微裂隙)系统,施加应力σ,当

有孔隙水压力p w时,岩石的有效应力为 σ—岩石总应力(MPa);σ'—有效应力(MPa); p w——孔隙水压力(MPa) 在有孔隙水压力作用时,可利用《岩石破坏准则》来分析岩石的稳定性。 1.莫尔摩伦准则

根据莫尔库伦强度理论,考虑有孔隙水压力p w 的作用,其岩石的抗剪强度为: ①?στtg c f ?'+= 或可见,由于p w 的存在,岩石的抗剪强度降低。 ②对于用主应力表示的莫尔库伦破坏准则,考虑p w 作用,则有 c R N +'='?σσ3 1,式中w p -='11σσ,w p -='33σσ 推出 由上式可解得p w ,即岩石从初始作用应力σ1和σ3达到岩石破坏

时所需施加的孔隙水压力: 亭定(Handin)砂岩实验结果,在p w为零时作一系列的实验,绘莫尔应力圆,得到p w=0时的包络线,即岩石强度曲线。 当施加主应力σ1、σ3时,(p w=0)岩石稳定(莫尔圆II),在此主应力下,增加p w直至破坏(莫尔圆I与包线相切)。 从上面分析可见,p w对岩体强度影响很大。在实际工程中,特别是坝址区,对某种岩石,当主应力σ1、σ3一定时,水库蓄水后,如

果有渗流,则p w 从0增加p w ′,当 w p '-1σ 和w p '-3σ的应力圆与包线相切或相交时,岩体将失稳。 2.格里菲思准则 如果把有效应力引入格里菲思破坏准则,用1σ'和3 σ'代替原式中的1σ 和3σ ,即 w p -='11σσ,w p -='33 σσ w p 4331>+σσ时,

节理密集带隧道开挖支护力学特性分析

节理密集带隧道开挖支护力学特性分析 摘要: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每次开挖进尺、开挖顺序、循环时间、地下水渗漏、岩性强度变化、爆破强弱等因素影响,直接威胁到隧道施工安全。本文针对冲沟地貌陡倾节理密集带隧道开挖支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施工过程,进行隧道开挖支护力学特性研究,对此类地貌隧道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隧道开挖、节理密集带、数值模拟 Abstract:In the tunnel excavation process, the footage of each excavation, excavation sequence, cycle time, groundwater seepage, rock intensity, burst strength and other factors, a direct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tunnel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steep gully landscape dense with joint tunnel excavation and support,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o simulat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unnel excavation and support research on the type of tunnel construction landscape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tunnel excavation, jointed intensive, numerical simulation 1 隧道开挖支护模型建立 现阶段隧道施工方法一般采用新奥法施工,针对冲沟地貌节理裂隙密集带围岩,采用台阶法分部开挖和锚喷支护方式【1】。即第一步开挖上半断面并及时支护,第二部开挖下半断面的左半部分并及时支护,第三部开挖下部断面的右半断面并及时支护,将二次支护作为安全储备。隧道开挖断面为城门型,开挖外轮廓直径为6.98m。考虑隧道不受边界条件的影响,横向以隧道中心线为中心取80m,垂直方向取实际隧道埋深为建模边界,支护参数如图1所示。 图1 隧道开挖支护模型参数 2 隧道开挖支护有限元分析 针对隧道区地貌、地质条件和开挖支护的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对隧道地表为冲沟地貌并经过陡倾斜节理裂隙密集带开挖支护情况下,考虑放水孔排水和注浆两种情况下进行围岩力学特性分析【2】。大多数岩石为脆性材料,屈服准则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支护材料采用弹性模型进行计算,节理密集带

破碎岩体强度理论综述

HOEK -BROWN强度准则及其在破碎岩体强 度中的应用 摘要:岩石是有大量岩块和结构面组成的不均匀的各向异性材料。但是因为岩体内部结构的不可预见性和建模、计算能力的限制,很多情况下,只能将岩体作为均匀的宏观复合材料进行研究。如何准确定义破碎岩体的强度成了一个关系计算准确性和工程安全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岩石力学中破碎岩体的主要强度理论。并对HOEK -BROWN强度理论的提出、发展、参数的选取与确定及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HOEK -BROWN强度准则,破碎岩体,岩体强度理论 1.研究岩体强度理论的重要性 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越来越离不开以岩体为对象的工程建设,例如水利水电工程、铁道交通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工程、矿山建筑与开发工程、国防工程、冶金化工、地震与防护工程等。总的来说,它们都需要以研究岩体的力学特征为基础。随着岩体工程的规模、数量及复杂性的增加,所涉及的岩体力学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以至于经常有重大岩体工程事故发生。美国的圣弗朗斯西重力坝、法国马尔帕塞大坝、意大利瓦扬水电站、加拿大亚当贝克水电站压力管道及日本关门铁路隧道等工程的失败或失事的惨痛教训,使人们意识必须加强岩体力学理论研究和分析,正确把握岩体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变形及破坏规律。 2.研究破碎岩体强度的难点 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均质岩体情况很少见,所碰到的岩体绝大多数均被各种结构面切割与破碎。节理是岩体中发育最广泛的一种结构面,在很多情况下节理面的力学性质很软弱。节理的存在严重的破坏了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大大改

变了岩体的力学性质。节理岩体工程性质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不连续。节理岩体是由不同规模、不同形态、不同成因、不同方向和不同次序的节理面以及被节理面围限而成的结构体共同组成的综合体,节理岩体在几何上和工程性质上都具有不连续性。由于发育在岩体中的节理面具有明显方向性,受节理面影响,节理岩体的工程性质呈现显著的各向异性。另外,实际工程岩体被节理切割程度的大小也与岩体工程规模有关,工程岩体结构也会随着含节理数的多少而发生变化,如图所示,所考虑的岩体范围越小,岩体中所含有的节理数就愈少,因而岩体的结构类型也就会有所不同。由于节理岩体工程性质的不连续、各向异性以及岩体组成物质的非均质,加之节理面在岩体不同部位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的差异,不同工程部位的岩体表现出不同的工程性质。节理在地壳上部岩石中具有广泛的分布,并且在岩体介质中呈现出强度低、易变形的特征。节理的发育常常为大坝、边坡和地下硐室等工程带来隐患,并导致工程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地质工程中的岩体强度预测、岩坡稳定性分析、岩基承载力确定、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评价及相关的动力学现象围岩垮塌或岩爆均直接或间接与岩体变形及强度特征有关。鉴于此,普遍认为节理岩体变形及强度特征的研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基础性课题,开展此方面的研究不仅非常必要,而且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工程意义。节理的存在不仅大大改变岩体的力学性质,降低岩体的变形模量及强度参数,并使岩体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节理岩体变形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己为人们所熟知,竖向分布节理岩体的变形模量明显大于水平分布节理岩体的变形模量,这种区别主要在于变形机制不同。垂直节理面的压缩变形量主要是由岩块和节理面压密综合而成,平行节理面方向的压缩变形量主要是岩块和水平节理面的错动构成,节理岩体各方向的变形性质的差异由此而产生。与变形特征相类似,节理岩体也具有明显的强度各向异性特征。通常为了实际的需要将岩石近似地简化为各向同性体,基本上未考虑各向异性的性质,对一种岩石只给出一个确定的强度指标。在实际的岩石试验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同一地点取出的岩石,不同方向上的强度试验结果,往往也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因为本身就已经是各向异性的岩体,在后期构造改造的作用下,其各向异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参照图所示,对不含节理的完整岩体,可认为其在宏观上为均质、各向同性的材料对含有一组、二组或三组节理的岩体,其力学性质通常表现为各向异性若岩体被四组或四组以上的等规模、等间距及强度基

(赵国藩)尺寸效应

混凝土作为一种脆性工程材料表现出了明显的尺寸效应(size Effect)。准确地说,它的混凝土尺寸效应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试件尺寸对确定参数的影响,二是在进行数值模拟时,数值计算得到的结果显著的依赖于有限元网格尺寸大小。例如混凝土梁的弯曲强度随梁高度的增加而降低。L’Herrnite的研究则表明,由三点弯曲梁测得的混凝土平均抗拉强度随试件体积的增加而降低。Kadlecek等指出,由三点弯曲梁和四点弯曲梁试验、计算所得的混凝土平均抗拉强度与直接拉伸试件所得混凝土抗拉强度值有显著差别。Bazant等对混凝土缺口梁的试验研究表明,名义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对试件尺寸有明显的依赖性。上述研究实质上表明:1.由弹性分析或极限分析反映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是试件体积和结构内部应力场的函数。这种试件尺寸效应与结构内部原始缺陷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材料内部的原始缺陷数量是材料体积的函数,原始缺陷在结构中的拓朴分布必定与施加于这些微缺陷的应力场有关。文献[17]的研究指出:这种试件尺寸效应可以用初始损伤发展的概率方法来分析。2.由混凝土缺口试件测得的混凝土断裂韧度有明显的尺寸效应,试件的破坏往往是断裂过程区中微裂缝发展的结果。断裂过程区的大小往往与材料中骨料粒径大小有直接关系,对于混凝土I型断裂而言,断裂过程区的宽度是最大骨料粒径D max的3倍,而其长度约是D max的5至6倍。然而断裂过程区的体积并不随结构的尺寸变化。因而对尺寸较小的试件来说,在断裂过程区和结构的其余部分之间进行的应力和能量重分布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大试件来说,由于断裂过程区的大小与试件尺寸相比可忽略不计,其损伤可视为集中在裂缝尖端的一个相对小的区域。这种试件尺寸效应与结构破坏前的损伤发展有关而与材料中原始缺陷无关。上述两个方面实则指出了两种类型的试件尺寸效应现象,一种与结构的原始缺陷的数量和分布有关,一种与结构在应力作用下的损伤发展有关。对于有缺口试件而言,预制切口可视为结构内部的最大原始缺陷。 对混凝土这种典型的非均质材料来说,对其力学行为的模拟往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视混凝土为均质材料,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定义局部应变和应力,利用一种适当的方法来分析当材料受荷时,应力和应变的变化。另一种是不再认为混凝土为均质材料,而认为其组份是随机分布,运用概率的方法来研究混凝土的力学行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随机方法(Stochastic Approach)。已有许多学者运用这种随机方法建立了许多混凝土分析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