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7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8讲光现象试题20170309446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章光现象测试

第8讲光现象(建议答题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1. (2017遵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 楼台倒影入池塘B. 风吹草低见牛羊C. 潭清疑水浅D. 云生结海楼2. 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3. 下列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4. (2017大渡口区二诊)游客在公园所看到的下列情景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阳光下游客的影子B. 水中游动的鱼C. 垂柳在水中的倒影D. 水中的“白云”5. (2016山西)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 缩小的实像B. 等大的实像C. 放大的虚像D. 等大的虚像6. (2017育才一诊)物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图,其中利用合理的是 ( )第6题图A. 驾驶员从汽车内后视镜中看到的车后实物变小,观察范围更大B. 驾驶员从汽车内后视镜中看到的实物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C. 小汽车的车内后视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小汽车的车内后视镜实质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工作的7. (2017南岸区指标到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 游客能观察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C.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D. 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8. (2017北京)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 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 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s1=s2B. s1<s2C. h1>h2D. h1=h29. (2016湖州)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第9题图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 (2017哈尔滨)下列光学元件中,成像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二、填空作图题11. (2016南充)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________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脉冲,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12. (2018原创)如图所示的盘山公路,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光的________,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能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光的________定律,可以在公路急拐弯B处装上凸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第12题图13. (2017广元)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____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第13题图14. (2016威海)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________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5. (2017郴州)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第15题图16. (2017永川区指标到校)如图所示,永川神女湖公园风景秀丽如画,美丽的廊桥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射所形成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若亭角距水面5 m,则水中倒影的亭角距水面________m.第16题图17. (2017福建改编)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第17题图18. (2017黔西南州)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在图上标明三条光线的名称).第18题图19. (2017重庆一中一模)如图所示,一条从S点发出的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A点,水中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第19题图三、实验探究题20. (2017西大附中一模)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第20题图(1)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3)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A2.C 【解析】波光“粼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雨后“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B不符合题意;凿壁偷“光”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符合题意;小猫抓“鱼”,小猫看到的“鱼”比真实的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3. C4.B 【解析】阳光下游客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人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B正确;“垂柳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白云’”,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D错误.故选B.5. D 【解析】铜镜即平面镜,其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成的像是一个虚像,即此时能看到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正确.6.D 【解析】汽车内的后视镜属于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不能扩大视野,故D正确.7. C 【解析】湖面波光粼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错误;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结果,B错误;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正确;“天狗吃月”,即为月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错误.故选C.8.D 【解析】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和像是等大的,物和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故h1=h2,s1=8 cm,s2=4 cm,s1>s2,故D正确.故选D.9. C 【解析】潮湿路面相当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干燥地面发生漫反射,A错误;干燥路面不会发生折射,B错误;潮湿路面发生镜面反射,如题图灯光照射后反射到右边,无光线反射回眼中,驾驶员看上去感觉暗,C正确;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故选C.10. C 【解析】放大镜、自制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均为凸透镜成像,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昆虫观察箱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故选C.11.红绿蓝红外线12.直线传播反射13.65°镜面【解析】由图可知,入射角的大小为:i=90°-25°=65°,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r=i=65°;太阳光照射在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14.漫反射所有(各种)15. 165 7点20分【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与像大小相等,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为165 cm;物与像左右翻转180度,挂钟的实际时间为7点20分.16.反虚 5 【解析】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若亭角距水面5 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5 m,所以水中倒影的亭角距水面为5 m.17.如答图所示第17题答图【解析】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下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即反射角,度数等于入射角即60°,具体如答图所示.18.如答图所示第18题答图【解析】首先在O点作水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标出垂足;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过反射点作出入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水中过O点作出折射光线,如答图所示.19.如答图所示第19题答图【解析】过S向界面作垂线,找到对称点S′,连接S′和A点,找到入射点O,如图所示,从S点引光线照射到O点,画出反射光线OA,连接OP即为折射光线.20. (1)2 大小(2)不能虚(3)不变(4)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解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当玻璃板比较厚时,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使实验比较复杂,故选择2 cm厚的玻璃板;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时,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3)由于像与物始终等大,当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像的大小不变;(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A成的像不会与蜡烛B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2017-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精校版)

2017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精校版含答案)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选择题1.(2017·黔东南州)如图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B2.(2017·鄂尔多斯)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B3. (2017·广西)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4. (2017·呼和浩特)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B5. (2017·重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C6. (2017·丽水)下列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D7. (2017·衢州)如图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D8. (2017·福建)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B图19. (2017·沈阳)雷雨天,电闪雷鸣,关于其中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堵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我们能分辨雷声和雨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响度不同C.我们先看见是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比声音传播得快D.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电磁波二.填空作图题1.(2017·株洲)如图1为2016年11月14日出现的超级月亮,它看起来比平常大14%,而亮度提高了3成,超级月亮不是(填“是”或“不是”)光源.它的视角比平常要大(填“大”或“小”)2.(2017·泰州)据天文观测,室女座一类星体向外喷射出超光速喷流,震惊科学界,近期谜底揭开,“超光速”只是一种观测假象.如下图2所示,喷流用6年时间从A点喷射到5光年远处的B点,其喷射的实际速度为5/6 c,当喷射到达B点时,喷流在A点发出的光已经到达C点位置,此时喷流在B点发出的光才开始传向地球,因观测距离遥远,地球观测者接收到喷流的光时误以为喷流只是在水平方向喷射了3光年,所以观测者测得喷流的速度到达了 1.5 c(c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第二节光的反射一.选择题1.(2017·舟山)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D图22.(2017·云南)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CA.月光下的人影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3. (2017·义乌)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3.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DA.轿车上中兴B.轿车上兴中C.公交车上中兴D.公交车上兴中4. (2017·通辽)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图35. (2017·江西)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D6. (2017·南充)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DA.形影不离B.海市蜃楼C.日食月食D.镜花水月7. (2017·德州)如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B8. (2017·桂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白居易的诗句,诗里描绘的太阳在水中的像属于()DA.色散现象B.透镜成像C.小孔成像D.平面镜成像9. (2017·怀化)下列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B10. (2017·锦州)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A.水中倒影B.立竿见影C.海市蜃楼D.日食11. (2017·赤峰)如图所示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12. (2017·遵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A.楼台倒影入池塘B.风吹草低见牛羊C.潭清凝水浅D.云生结海楼13. (2017·昆明)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14. (2017·淄博)关于“镜中花、水中月”,正确的说法是()DA.镜中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中月是光的折射现象B.镜中花是光的折射现象,水中月是光的反射现象C.镜中花与实际的花一样大,水中月比实际的月亮小D.镜中花与水中月都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15. (2017·泰安)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A.水中捞月B.坐井观天C.一叶障目D.海市蜃楼16. (2017·咸宁)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17. (2017·宜昌)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C18. (2017·菏泽)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B19. (2017·衡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20. (2017·山西)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21. (2017·吉林)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B22. (2017·郴州)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DA.井底之蛙,所见甚小B.以冰取火,前所未有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23. (2017·长春)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D24. (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25. (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 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A二.填空作图题1.(2017·广元)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1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65°.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图1 图2 图3 图4 图4答案2.(2017·天津)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60°,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3. (2017·无锡)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为了在硬纸板上同时呈现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带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应与平面镜垂直,并保持硬纸板A、B两部分在同一平面内,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需要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的方向.4. (2017·河北)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漫反射,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3所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5. (2017·山西)如图4所示,是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请你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6. (2017·成都)如下图1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请按照要求作答:①画反射光线;②标出反射角.7. (2017·海南)在图2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
重庆市名校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8讲光现象试题

第8讲光现象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2007~2018)命题点1 光现象及其应用的辨识和解释类型一光现象辨识(10年9考)1.(2018重庆A卷3题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2018重庆B卷3题3分)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3.(2018重庆B卷3题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第3题图A.墙上的“手影”B.玻璃幕墙的光污染C.鱼缸中的金鱼“变大” D.湖面上树的倒影4.(2018重庆A卷2题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5.(2018重庆B卷2题3分)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拓展猜押】1.在下列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类型二光现象成因及其特点分析(10年5考)6.(2018重庆B卷2题3分)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7.(2018重庆A卷2题3分)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7题图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8.(2007重庆7题3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我们在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9.(2018重庆10题2分)同学们在中考教室里,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本堂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等提示语,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反射的缘故.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图所示,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引起的.第9题图【拓展猜押】2.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绿树浓郁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映明月”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类型三光学仪器应用的光现象判断(10年1考)10.(2018重庆3题3分)在如图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使用时主要利用光反射成像的是( )命题点2 光的反射规律(10年2考)11.(2009重庆16题1分)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是________度.第11题图12.(2008重庆8题2分)一束激光在空气中传播2秒钟,通过的路程约为________m;当这束激光以30度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命题点3 光现象作图类型一光的反射作图(10年2考)13.(2018重庆B卷14(1)题1分)如图所示,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请画出其对应的反射光线.第13题图14.(2018重庆15题1分)图中OB是一条反射光线,ON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第14题图类型二光的折射作图(10年1考)15.(2018重庆15题1分)如图,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第15题图【拓展猜押】3.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拓展猜押3题图命题点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0年3考)16.(2018重庆A卷15(1)2分)完成下列两个小题.(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_处(选填“A”或“B”).第16题图第17题图17.(2018重庆A卷15(1)题3分)小丽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①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________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A,通过玻璃板观察另一侧A的像;②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它与像重合,说明像与蜡烛的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③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发现无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18.(2018重庆B卷15(1)题3分)如图甲、乙是小月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玻璃板后出现A烛焰的像;第18题图(2)小月同学拿另一支与A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重合,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出像和物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A向玻璃板靠近,应将B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才能使B重新和A的像重合;(3)将B取走,在B处竖放的白纸上不能承接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答案与解析】1. C 【解析】路灯下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A选项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选项不符合题意;菜园坝大桥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选项符合题意;看见溪水下的“石头”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 A 【解析】×××3. C 【解析】墙上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作为反射面的时候,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入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形成了光污染,B选项不符合题意;鱼缸中的金鱼“变大”,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选项符合题意;湖面上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 B 【解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近视镜是凹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矫正视力的,B选项符合题意;水鸟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选项不符合题意;射向夜空的灯光是直的,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5. B 【解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选项符合题意;云层下的阳光,是由于太阳光照到小水滴上,发生折射现象,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折射的结果,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 D7. A 【解析】8. D 【解析】“湖光映彩霞”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满架蔷薇一院香”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 漫折射【解析】由于光照射到黑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所以同学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我们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10. B 【解析】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选项错误;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B选项正确;放大镜利用的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C选项错误;幻灯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选项错误.故选B.11. 50 【解析】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等于5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50°.12. 6×10830 【解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因此在2秒内传播的距离为3×108 m/s ×2 s=6×108 m.当激光以30°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则反射角为30°.13. 如答图所示第13题答图【解析】先过入射点做反射面的垂线即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光线一定要有表示方向的箭头.14. 如答图所示第14题答图【解析】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5. 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解析】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6. (1)不变(1分) (2)A(1分)【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等大,故将蜡烛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将不变.由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将平板玻璃向右倾斜,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处.17. ①竖直(垂直)(1分) ②相等(1分) ③虚(1分)【解析】①玻璃板要竖直架在纸上,若放置不竖直,则水平桌面上的蜡烛无法与像重合;②实验时使用两段大小相同的蜡烛,一段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段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重合时,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即可出你得物大小相等.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即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18. (2)相等(1分) 靠近(1分) (3)虚(1分)【解析】(2)实验时采用两段大小相同的蜡烛,一段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段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即可得出像和物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靠近平面镜,故应将B蜡烛靠近玻璃板;(3)拿一张白纸竖直放置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拓展猜押】1. C 【解析】皮影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镜子中的猫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选项不符合题意;放大镜将刻度尺上的字放大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选项符合题意;水滴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 C 【解析】“楼台倒影入池塘”其中楼台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选项错误;诗人看到的“落日”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选项错误;“池水映明月”中的“映明月”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选项正确;彩云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选项错误.故选C.3. 如答图所示拓展猜押3题答图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重庆市2017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高 2017 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2017-0117)二、选择题:此题共8 小题,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第19~21 题有多项切合题目要求.所有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综合了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颠簸说得出来的B. 23592U01n3890Sr13654Xe x 01n 是核裂变方程,此中x=10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 ,光子的能力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 2中 ,E 是物体以光速 c 运动的动能15.重庆一些地域有挂灯笼的风俗.如图 ,质量为 m 的灯笼用两根长度必定的轻绳OA、 OB 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 O 为结点, OA >OB ,∠ AOB=90 °。
设 OA 、 OB对 O 点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F A, F B,轻绳能够蒙受足够大的拉力,则CA. F A大于 F BB.若左右调理 A 点地点,可使F A等于 F BC. 若左右调理 A 点地点,可使F A、 F B均大于 mgD.若改挂质量为 2m 的灯笼,可使 F A、 F B均增大 mg16.以下图电路,水平搁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以个极板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 C 相连结。
电子以速度 ?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并穿过平行板间的电场。
在保证电子还可以穿出平行板间电场的状况下,若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 C 上移,则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电量 q 和电子穿越平行板所需的时间tA. 电量 q 增大,时间 t 不变B. 电量 q 不变,时间 t 增大C. 电量 q 增大,时间 t 减小D. 电量 q 不变,时间 t 不变17.同步卫星离地球球心的距离为r,运转速率为?1,加快度大小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处球自转的向心加快度大小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2,地球半径为R,则A. a1: a2R2 : r 2B. a1: a2r : RC. 1 :2R2 : r 2D. 1 :2R : r18.某研究小组经过实验测得两滑块碰撞前后运动的实验数据,获取以下图的位移 -时间图像 .图中的线段 a、 b、 c 分别表示沿圆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Ⅰ、Ⅱ和它们发生正碰后联合体的位移变化关系.已知互相作用时间极短 .由图像给出的信息可知A. 碰前滑块Ⅰ与滑块Ⅱ速度之比为7: 2B.碰前滑块Ⅰ的动量比滑块Ⅱ的动量大C.碰前滑块Ⅰ的动能比滑块Ⅱ的动能小D.滑块Ⅰ的质量是滑块Ⅱ的的质量的1/6 倍19.从水平川面上方同一高度处,使 a 球斜上抛 ,使 b 球平抛 ,且两球质量相等,初速度大小同样, 最后落于同一水平川面上.空气阻力不计 .在此过程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两球着地时的动能同样B. 两球着地时的动量同样C.重力对两球所做的功同样D.重力对两球的冲量同样20.在圆滑绝缘水平面上 ,一条绷紧的轻绳拉着一个带电小球绕轴 O 在匀强磁场中作逆时针方向匀速圆周运动 ,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其俯视图以下图 .若小球运动到 A 点时,绳索突然断开.对于小球在绳断开后可能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小球仍作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B.小球作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C.小球仍作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但半径减小D.小球作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减小21.一个半径为R 的绝缘圆滑的圆环竖直搁置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以下图,环上a、c 是竖直直径的两头,b、d 是水平直径的两头,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套在圆环上,并能够沿环无摩擦滑动。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集锦——光现象

2017年物理中考试题集锦——光现象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B C D2.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3.如图1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考点二:光的反射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5.图 1 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6.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放大的字B.水中的倒影C.钢笔错位D.墙上手影考点三:平面镜成像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8.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 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4cm 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s1=s2 B.s1<s2 C.h1>h2 D.h1=h2考点四:光的折射9.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 B.手影 C.月亮的“倒影” D.笔“折断”了10.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和月食 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11.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考点五:光的色散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束 B.平面镜中蜡烛的像C.用鱼叉叉水中的鱼D.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考点六:光现象综合1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是一种电磁波,光能在真空中传播B.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C.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D.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1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光是单色光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15.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B.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光污染是因为漫发射造成的D.照相机拍照时所成的像是虚像1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7.“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18.下列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浅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参考答案:。
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精校版完整版

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精校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2017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一.选择题1.( 2017·黔东南州)如图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B2.( 2017·鄂尔多斯)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B3. ( 2017·广西)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4. ( 2017·呼和浩特)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B5. ( 2017·重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C6. ( 2017·丽水)下列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D7. ( 2017·衢州)如图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D8. ( 2017·福建)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B图19. ( 2017·沈阳)雷雨天,电闪雷鸣,关于其中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堵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我们能分辨雷声和雨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响度不同C.我们先看见是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比声音传播得快D.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电磁波10. ( 2017·通辽)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11. ( 2017·江西)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D12. ( 2017·南充)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DA.形影不离 B.海市蜃楼 C.日食月食 D.镜花水月13. ( 2017·德州)如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B14. ( 2017·怀化)下列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B15. ( 2017·赤峰)如图所示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16. ( 2017·昆明)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17. ( 2017·宜昌)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C18. ( 2017·襄阳)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19. ( 2017·柳州)如图所示,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A20. ( 2017·株洲)(多项)如图4是一女孩通过地面上的镜子正要打量自己时的情境照片,根据照片,可以判断()BDA.这张照片不可能是在正午拍摄的 B.镜中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女孩的下半身没有在平面镜中成像 D.女孩看到了镜中自己的整个上半身21.( 2017·黔东南州)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 A.镜花水月 B.海市蜃楼 C.坐井观天 D.立竿见影22. ( 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23. ( 2017·天津)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D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24. ( 2017·上海)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B A.0° B.35° C.60° D.90°25. ( 2017·盐城)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D26. ( 2017·潍坊)(多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以下实例也涉及到这个规律的是()AD二.填空作图题1.( 2017·株洲)如图1为2016年11月14日出现的超级月亮,它看起来比平常大14%,而亮度提高了3成,超级月亮不是(填“是”或“不是”)光源.它的视角比平常要大(填“大”或“小”)2.( 2017·广元)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1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65°.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图1 图2 图33.( 2017·天津)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 60°,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4. ( 2017·无锡)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为了在硬纸板上同时呈现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带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应与平面镜垂直,并保持硬纸板A、B两部分在同一平面内,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需要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的方向.5. ( 2017·河北)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漫反射,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3所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20°,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6.( 2017·绵阳)涪江水面平静,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涪江水中的像高 4 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河堤上,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 树,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d像,则d树< d像(选填“>”、“<”或“=”).7.( 2017·大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所成的像的位置.则蜡烛B 应该是不点燃(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A的好处是成像清晰.8. ( 2017·济南)小丽非常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每天上学出门前都要通过镜子检视一下,当她走进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离她的距离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 ( 2017·河池)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银行ATM 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摄像头,它工作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选填“实”或“虚”)像.10. ( 2017·长春)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2 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11.( 2017·济宁)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1所示.界面上方为空气(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 40°.图1 图212.( 2017·南京)如图2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三实验探究题1.( 2017·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FON是反射角(选填“入射”或“反射”).(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上表: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不足: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改进: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分析对应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2. ( 2017·锦州)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漫(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 ( 2017·庆阳)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1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图1 图24. ( 2017·常德)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2中作出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路图。
重庆市2017中考物理试题

重庆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2物理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与化学共用120分钟)注意:凡同题号下注有“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谍改实验区考生做,注有“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没有注明的题目供所有考生做.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的给3分)1、(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能自由行发光的物休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内绕原于核旋转的是( ) A电子B.质子C.中子D.夸克2、下列数据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温42℃B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10cm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D正确使用试电笔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10A3、以下关于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B同名磷极间相互吸引C.断电后的螺线管电有磁性D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无关4.下列设备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抽水机B发电机C电动机D热机5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绿色”的含义包括“绿化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艘”等内容,“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 A随意将矿泉水瓶扔弃在林区B.选用优质电池.不乱扔废旧电池C.驾车时经常在居民居住区大声鸣笛D电视、空调等电器不使用时仍让指示灯亮着处于待机状态6经过两年的物理学习.同学们已做过大量的测量型实验,我们会发现有些物理量往往不能由测量工具直接测出(如固体密度)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借要通过测量与之有关的另一些物理量(如固体的质量、体积),再通过它们的关系得出待测物理量,这种测量方法叫间接测量法.下面是同学们做过的一些实验,其中应用了问接测量法的是( ) A.此刻度尺测物体长度B.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c.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电阻D.用气压计测大气压强7.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忧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精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满架蔷薇一皖香”——分子问有相互作用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8.(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经验证明.不高于_______伏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m/s。
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

物理试卷 第1页(共6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重庆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A 卷)物 理本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65分钟。
本试卷g 10N/kg =,331.010kg/m ρ=⨯水。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5 kgB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C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D .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1 m /s 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水缸中的“身体”B .江面上的“倒影”C .阳光下的“影子”D .雨后的“彩虹”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4.2017年1月,中国自主研发出圆珠笔的“笔尖钢”,用“工匠精神”诠释了“中国创造”。
如图是同学们用按压式圆珠笔按压弹起的情景,下列分析恰当的是( )A .笔杆的手握部分有粗糙的橡胶套,可以增大摩擦B .笔在纸上写的字不易擦去,是因为分子不运动C .笔弹起离开桌面继续上升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 .笔弹起离开桌面上升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关于下列各图所示的电和磁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 B C DA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B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会有安全隐患C .梳头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梳子具有磁性D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6.为治理雾霾天气,环保部门加强了对 2.5PM 的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光现象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2007~2016)命题点1 光现象及其应用的辨识和解释类型一光现象辨识(10年9考)1.(2016重庆A卷3题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2015重庆B卷3题3分)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3.(2014重庆B卷3题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第3题图A.墙上的“手影”B.玻璃幕墙的光污染C.鱼缸中的金鱼“变大” D.湖面上树的倒影4.(2014重庆A卷2题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5.(2013重庆B卷2题3分)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拓展猜押】1.在下列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类型二光现象成因及其特点分析(10年5考)6.(2016重庆B卷2题3分)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7.(2015重庆A卷2题3分)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7题图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8.(2007重庆7题3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我们在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9.(2010重庆10题2分)同学们在中考教室里,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本堂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等提示语,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反射的缘故.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图所示,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引起的.第9题图【拓展猜押】2.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绿树浓郁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映明月”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类型三光学仪器应用的光现象判断(10年1考)10.(2010重庆3题3分)在如图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使用时主要利用光反射成像的是( )命题点2 光的反射规律(10年2考)11.(2009重庆16题1分)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是________度.第11题图12.(2008重庆8题2分)一束激光在空气中传播2秒钟,通过的路程约为________m;当这束激光以30度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命题点3 光现象作图类型一光的反射作图(10年2考)13.(2016重庆B卷14(1)题1分)如图所示,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请画出其对应的反射光线.第13题图14.(2011重庆15题1分)图中OB是一条反射光线,ON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第14题图类型二光的折射作图(10年1考)15.(2012重庆15题1分)如图,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第15题图【拓展猜押】3.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拓展猜押3题图命题点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0年3考)16.(2016重庆A卷15(1)2分)完成下列两个小题.(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_处(选填“A”或“B”).第16题图第17题图17.(2014重庆A卷15(1)题3分)小丽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①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________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A,通过玻璃板观察另一侧A的像;②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它与像重合,说明像与蜡烛的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③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发现无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18.(2014重庆B卷15(1)题3分)如图甲、乙是小月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玻璃板后出现A烛焰的像;第18题图(2)小月同学拿另一支与A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重合,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出像和物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A向玻璃板靠近,应将B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才能使B重新和A的像重合;(3)将B取走,在B处竖放的白纸上不能承接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答案与解析】1. C 【解析】路灯下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A选项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选项不符合题意;菜园坝大桥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选项符合题意;看见溪水下的“石头”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 A×××3. C射面的时候,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入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形成了光污染,B选项不符合题意;鱼缸中的金鱼“变大”,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选项符合题意;湖面上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 B 【解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近视镜是凹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矫正视力的,B选项符合题意;水鸟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选项不符合题意;射向夜空的灯光是直的,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5. B 【解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选项符合题意;云层下的阳光,是由于太阳光照到小水滴上,发生折射现象,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折射的结果,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 D7. A8. D 【解析】“湖光映彩霞”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满架蔷薇一院香”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 漫折射【解析】由于光照射到黑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所以同学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我们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10. B 【解析】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选项错误;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B选项正确;放大镜利用的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C选项错误;幻灯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选项错误.故选B.11. 50 【解析】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等于5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50°.12. 6×10830 【解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因此在2秒内传播的距离为3×108 m/s ×2 s=6×108 m.当激光以30°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则反射角为30°.13. 如答图所示第13题答图【解析】先过入射点做反射面的垂线即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光线一定要有表示方向的箭头.14. 如答图所示第14题答图【解析】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5. 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解析】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6. (1)不变(1分) (2)A(1分)【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等大,故将蜡烛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将不变.由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将平板玻璃向右倾斜,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处.17. ①竖直(垂直)(1分) ②相等(1分) ③虚(1分)【解析】①玻璃板要竖直架在纸上,若放置不竖直,则水平桌面上的蜡烛无法与像重合;②实验时使用两段大小相同的蜡烛,一段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段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重合时,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即可出你得物大小相等.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即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18. (2)相等(1分) 靠近(1分) (3)虚(1分)【解析】(2)实验时采用两段大小相同的蜡烛,一段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段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即可得出像和物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靠近平面镜,故应将B蜡烛靠近玻璃板;(3)拿一张白纸竖直放置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拓展猜押】1. C 【解析】皮影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镜子中的猫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选项不符合题意;放大镜将刻度尺上的字放大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选项符合题意;水滴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 C 【解析】“楼台倒影入池塘”其中楼台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选项错误;诗人看到的“落日”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选项错误;“池水映明月”中的“映明月”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选项正确;彩云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选项错误.故选C.3. 如答图所示拓展猜押3题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