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5001
南邮通信原理实验

实验二BPSK传输系统综合实验一、实验原理(一)BPSK 调制理论上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可以用幅度恒左,而其载波相位随着输入信号m (1、0 码)而改变,通常这两个相位相差180° .如果每比特能量为E”则传输的BPSK信号为:0°m = 0180°m = 1(二)BPSK 解调接收的BPSK信号可以表示成:为了对接收信号中的数拯进行正确的解调,这要求在接收机端知道载波的相位和频率信息,同时还要在正确时间点对信号进行判决。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载波恢复与位定时恢复。
1、载波恢复对二相调相信号中的载波恢复有很多的方法,最常用的有平方变换法、判决反馈环等。
在BPSK解调器中,载波恢复的指标主要有:同步建立时间、保持时间、稳态相差、相位抖动等。
本地恢复载波信号的稳态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存在影响,若提取的相V载波与输入载波没有相位差,则解调输出的信号为a\t) = a(t)cos: A倍.即输岀信噪比下降cos2 A,其将影响信道的误码率性能,使误码增加。
对BPSK 而言,在存在载波恢复稳态相差时信道误码率为:2、位定时抽样时钟在信号最大点处进行抽样,保证了输出信号具有最大的信噪比性能,从而也使误码率较小。
在刚接收到BPSK信号之后,位左时一般不处于正确的抽样位置,必须采用一左的算法对抽样点进行调整,这个过程称为位左时恢复。
常用的位左时恢复有:滤波法、数字锁相环等。
最后,对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最常用的几个测量方法作一介绍:眼图、星座图与抽样判决点波形。
1、眼图:利用眼图可方便直观地估讣系统的性能。
示波器的通道接在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调整示波器的水平扫描周期,使其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
在荧光屏上看到显示的图型很像人的眼睛,所以称为眼图。
2、星座图:与眼图一样,可以较为方便地估计出系统的性能,同时它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如I、Q支路的正交性、电平平衡性能等。
星座图的观察方法如下:用一个示波器的一个通道接收I支路信号,另一通道接Q支路信号,将示波器设置成X-Y方式。
JH-20说明书

JH-20型回柱绞车执行标准:MT/T779-1998说明书目录1、用途 (1)2、主要技术参数 (1)3、型号编制说明 (1)4、结构特征 (2)5、绞车的润滑 (4)6、电气系统 (5)7、绞车的安装、调整、试运转 (6)8、绞车的操作规程 (11)9、绞车的维护、拆卸与维修 (11)10、技术说明一览表 (13)10.1、滚动轴承一览表 (13)10.2、蜗杆、蜗轮、齿轮一览表 (13)10.3、配套电气产品一览表 (14)10.4、易损件一览表 (14)1、用途本绞车用于煤矿井下回柱放顶,特别适用于立槽煤层、薄煤层,中厚煤层顶板压力较小的采掘工作面,综合采煤设备的搬迁及工作面安装的牵引动力,亦可作运料、移滑槽、搬移皮带运输机机头等辅助工作的牵引绞车。
绞车电动机、电器设备具有隔爆性能,可用于含有沼气煤尘而周围温度不超过+35℃的矿井中。
绞车用于井下时,所选电机及附属电器煤安标志准用证均须在有效期内。
本绞车执行MT/T779-1998回柱绞车。
警示:1、绞车严禁用于载人与提升。
2、绞车所配电器必须要有在有效期内的安标证。
2、型号编制说明绞车的型号由产品名称代号、主要参数代号二部分组成。
图示如下:J H —20主要参数代号,钢丝绳平均静张力,单位10KN;产品名称代号(“绞”、“回”二字汉语拼音大写第一字母)。
4、结构特征绞车的外形图见图1,其传动系统见图2,其主要结构见图3。
绞车主要由以下六部分组成:1、电动机;2、联轴节;3、蜗轮箱部分;4、滚筒部分;5、底座部分;6、刹车部分。
1、防护罩上体2、联接罩3、蜗轮箱盖4、蜗轮箱底5、底座6、电机7、弹性联轴节 8、制动装置 9、主动齿轮 10、从动轮 11、小齿轮 12、环面蜗轮13、环面蜗杆 14、过桥齿轮 15、大齿轮 16、瓦座 17、防护罩下体 18、滚筒19、过桥齿轮轴 20、轴承套 21、蜗轮轴 22、滑动轴承盖绞车由电动机经联轴节,一级闭式齿轮传动,一级环面蜗杆传动、一级圆柱齿轮传动(中间设有过桥齿轮)传递到滚筒。
实验-CMI码型变换实验

实验-CMI码型变换实验实验CMI码型变换实验一、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码字都能在信道中传输。
例如,含有丰富直流和低频成分的基带信号就不适宜在信道中传输,因为它有可能造成信号严重畸变。
同时,一般基带传输系统都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流中提取收定时信号,而收定时信号却又依赖于传输的码型,如果码型出现长时间的连“0”或连“1”符号,则基带信号可能会长时间的出现0电位,从而使收定时恢复系统难以保证收定时信号的准确性。
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还可能提出其他要求,因而对基带信号也存在各种可能的要求。
归纳起来,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的主要要求有两点:1、对各种代码的要求,期望将原始信息符号编制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2、对所选码型的电波波形要求,期望电波波形适宜于在信道中传输。
前一问题称为传输码型的选择;后一问题称为基带脉冲的选择。
这是两个既有独立性又有互相联系的问题,也是基带传输原理中十分重要的两个问题。
传输码(传输码又称为线路码)的结构将取决于实际信道特性和系统工作的条件。
在较为复杂的基带传输系统中,传输码的结构应具有下列主要特性:1、能从其相应的基带信号中获取定时信息;2、相应的基带信号无直流成分和只有很小的低频成分;3、不受信息源统计特性的影响,即能适应于信息源的变化;4、尽可能地提高传输码型的传输效率;5、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等等。
满足或部分满足以上特性的传输码型种类繁多,主要有:CMI码、AMI、HDB3等等,下面将主要介绍CMI码。
根据CCITT建议,在程控数字交换机中CMI 码一般作为PCM四次群数字中继接口的码型。
在CMI码模块中,完成CMI的编码与解码功能。
CMI编码规则见表4.2.1所示:表4.2.1 CMI的编码规则输入码字编码结果0 011 00/11交替表示因而在CMI编码中,输入码字0直接输出01码型,较为简单。
对于输入为1的码字,其输出CMI码字存在两种结果00或11码,因而对输入1的状态必须记忆。
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调谐器生产迁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护验收申请登记卡》(详见附件 8),并通过了惠州市环境保护局环保验收:该公司按
环评要求落实相关措施,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水产生;车间内少量焊锡废气经收集后排放;
生产车间采取了一定的噪声隔声、消声措施,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生活污水经三级隔
油池预处理后排入下水道。根据上述情况,原则同意该公司通过环保验收。
2014 年 7 月 30 日,惠州 TCL 王牌高频电子有限公司更名为“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
+1
使用 工序
贴片
刷锡 膏
锡膏 检测
回流 焊
焊锡 检测
烧录 点胶
35 UV 固化炉
/
0
全自动喷码
36
机
TPONE-P
0
37
贴标机
T2V
0
38
UT-1500L
0
39
NP9999-100B
0
40
制氮机
NP9999-1000B
0
41
NP9999-100B
0
42
/
0
43 ICT 测试机
518FR
0
44
TR5001E
2006 年 6 月,惠州 TCL 王牌高频电子有限公司委托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
《惠州 TCL 王牌高频电子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并 2006 年 10 月 25 日通过了惠
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审批文号为:惠市环陈江办审【2006】210 号,详见附件 7),
同意项目从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 45 号小区搬迁至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华宇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
JH系列回柱绞车说明书

JH系列回柱绞车使用说明书执行标准MT/T779-1998《回柱绞车》目录1、概述........................................................ .. (2)2、主要技术参数 (3)3、结构特征………..……….………………………......………..3-104、绞车的润滑………..…………..……………….....…………10-115、绞车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转…….....………………......……11-166、绞车的操作规程 (16)7、常见故障与分析 (17)8、绞车的维护与修理 (17)9、电器控制系统…..………….…………………………....…..18-1910、备件与易损件 (20)11、运输与贮存 (21)12、验收与检查 (21)13、质量保证 (21)一、概述1.用途和适用范围JH系列回柱绞车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回柱放顶,特别适用于立槽煤层、薄煤层、中层煤层顶板压力较小的采掘工作面。
2.品种和规格我公司共生产五种规格的回柱绞车,分别是JH-5、JH-8、JH-14、JH-20、JH-30。
其中JH-8与JH-14结构与工作原理相同;JH-20与JH-30结构与工作原理相同。
3.工作条件⑴环境温度为-10~+40℃;⑵环境相对湿度不超过95%(+25℃),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的情况下工作;对于海拔高度超过1000 m,需要考虑到空气冷却作用和介电强度的下降,选用的电器设备应根据制造厂和用户的协议进行设计或使用;⑶周围空气中的甲烷、煤尘和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定》中所规定的安全含量;⑷工作制为低速重载非连续型。
4.型号编制J H □——□修改序号钢丝绳平均静张力,单位10kN回柱绞车标记示例:钢丝绳平均静张力为80KN的回柱绞车为:JH-8绞车电机、电器设备具有隔爆性能,可用于含有沼气及煤尘的矿井中。
5.警示语本绞车严禁用于载人或提升。
通信报告 PCMADPCMA编译码实验

实验三PCM/ADPCM编译码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PCM编码的原理和过程;2、比较A律和u律,掌握两者的编码特点;3、对比PCM和ADPCM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实验仪器1、JH5001(Ⅲ)通信原理基础实验箱一台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三、实验原理PCM/ADPCM编译码模块将来自用户接口模块的模拟信号进行PCM/ADPCM编译码,该模块采用MC145540集成电路完成PCM/ADPCM编译码功能。
该器件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和功能,工作前通过显示控制模块将其配置成直接PCM或ADPCM模式(直接将PCM码进行打包传输),使其具有以下功能:1、对来自接口模块发支路的模拟信号进行PCM编码输出。
2、将输入的PCM码字进行译码(即通话对方的PCM码字),并将译码之后的模拟信号送入用户接口模块。
在通信原理实验平台中,两个电话用户接口分别有一个PCM/ADPCM编译码模块。
本实验仅以第一路PCM/ADPCM编译码原理进行说明,另一个模块原理与第一路模块相同,不再重述。
PCM编译码器模块电路与ADPCM编译码器模块电路完全一样,由语音编译码集成电路U502(MC145540)、运放U501(TL082)、晶振U503(20.48MHz)及相应的跳线开关、电位器组成。
电路工作原理如下:PCM/ADPCM编译码模块中,由收、发两个支路组成,在发送支路上发送信号经U501A运放后放大后,送入U502的2脚进行PCM/ADPCM编码。
编码输出时钟为BCLK(256KHz),编码数据从U502的20脚输出(DT_ADPCM1),FSX为编码抽样时钟(8KHz)。
编码之后的数据结果送入后续数据复接模块进行处理,或直接送到对方PCM/ADPCM译码单元。
在接收支路中,收数据是来自解数据复接模块的信号(DT_ADPCM_MUX),或是直接来自对方PCM/ADPCM 编码单元信号(DT_ADPCM2),在接收帧同步时钟FSX(8KHz)与接收输入时钟BCLK(256KHz)的共同作用下,将接收数据送入U502中进行PCM/ADPCM 译码。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PCM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七PCM编译码器系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见预习报告二、实验内容PCM编码器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观测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PCM译码器1.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三、实验仪器1、J 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四、实验结果PCM编码器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观测CH1:TP504 CH2:TP503分析和掌握PCM编码抽样时钟信号与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由图可以看出在抽样时钟信号的高电平部分,输出时钟有8个脉冲,即进行了PCM编码,且为8bit/s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方法一:CH1:TP502 CH2:TP504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TP504)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
由图可以看出,每个抽样区间都各不相同,看似随机,实际遵循一定的编码规律。
PCM量化编码后是“0”,“1”的数字信号,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律,如A率将其恢复成原来的电平,再经过抽样、滤波恢复原始的波形。
方法二:K502在右端:K502在左端:CH1:TP502 CH2:TP504 CH1:TP502 CH2:TP504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帧同步时隙信号、发送时钟信号的对应关系由图可以看出,PCM编码输出数据与帧同步时隙信号、发送时钟信号同步PCM译码器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1)定性观测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质量(2)频率固定1000Hz,测试信号电平1.27VCH1:TP506 CH2:TP501 CH1:TP506 CH2:TP501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入的是1004Hz的正弦信号,输出也是1004Hz的正弦信号,输出信号较输入信号有放大,通过坐标比较,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有65us的延时。
(3)频率固定1000Hz,测试信号电平1.52V (4)频率固定1000Hz,测试信号电平3.41V(5)频率固定1000Hz,测试信号电平5V (6)测试信号电平固定1Vp-p,信号频率1.037kHz(7)测试信号电平固定1Vp-p,信号频率3.6kHz(8)测试信号电平固定1Vp-p,信号频率4kHz分析:当频率固定,增加电平过多时,会导致译码输出畸变,信噪比下降;当电平固定,频率提高,信输出电平几乎维持不变,只有略微地上升。
jh回柱绞车技术参数

jh回柱绞车技术参数一、引言回柱绞车是一种常见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港口、矿山等场所。
本文将对jh回柱绞车的技术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二、额定载荷jh回柱绞车的技术参数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其额定载荷。
额定载荷是指回柱绞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
根据不同型号的回柱绞车,其额定载荷也会有所不同。
在选择回柱绞车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所需的额定载荷。
三、升降速度升降速度是回柱绞车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参数。
它指的是回柱绞车在工作时,升降货物的速度。
升降速度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回柱绞车的升降速度应该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并且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四、卷筒容量卷筒容量也是回柱绞车的一个关键技术参数。
它指的是回柱绞车所能容纳的钢丝绳长度。
卷筒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回柱绞车的尺寸和设计。
在选择回柱绞车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钢丝绳的长度来确定所需的卷筒容量。
五、工作级别工作级别是回柱绞车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参数。
它表示回柱绞车的使用频率和工作强度。
常见的工作级别有M3、M4、M5等。
在选择回柱绞车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工作环境来确定所需的工作级别。
六、起升高度起升高度是回柱绞车的另一个关键技术参数。
它指的是回柱绞车能够起升的最大高度。
起升高度的大小与回柱绞车的臂长和设计有关。
在选择回柱绞车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起升高度来确定所需的回柱绞车型号。
七、电源要求回柱绞车通常需要外部电源供应。
电源要求是回柱绞车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参数。
它包括电压、频率和相数等方面。
在选择回柱绞车时,需要根据现场电源情况和回柱绞车的电源要求来确定适合的型号。
八、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是回柱绞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限位器、过载保护器、行程开关等。
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回柱绞车的安全性能。
在选择回柱绞车时,需要关注其安全保护装置的类型和性能,确保工作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九、外观尺寸和重量外观尺寸和重量是回柱绞车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实验系统概述1.1 概述通信原理的综合实验系统中,涉及有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纠错编译码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数字复接技术、基带传输技术、电话接口技术、数字接口技术等。
该系统将当今的核心技术和新器件融入通信原理课程,其具有以下特点:1.先进性: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PFGA技术;2.全面性:通过这些测试接口,可以对每一种电路模块的功能和性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系统性:每个电路测试模块可以放入多个系统中进行综合实验,4.基础性:与当今通信原理课程和教学大纲结合紧密;5.使用性:便于老师对实验内容的组织和实施。
1.2 电路组成概述在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主要由下列功能模块组成:1、显示控制模块2、FPGA初始化模块3、信道接口模块4、DSP+FPGA处理模块5、D/A模块6、中频调制模块7、中频解调模块8、A/D模块9、测试模块10、汉明编码模块11、汉明译码模块12、噪声模块13、电话接口(1、2)模块14、D TMF(1、2)模块15、P AM模块16、A DPCM(1、2)模块17、C VSD发模块18、C VSD收模块19、帧传输复接模块20、帧传输解复接模块21、A MI/HDB3码模块22、C MI编码模块23、C MI译码模块24、模拟锁相环模块25、数字锁相环模块在该硬件平台中,模块化功能较强,其电路布局见图1.2.1所示。
对于每一个模块,在PCB板上均由白色线条将其明显分割开来,每个测试模块都能单独开设实验,便于教学与学习。
在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电源插座与电源开关在机箱的后面,电源模块在该实验平台电路板的下面,它主要完成交流 220V到+5V、+12V、-12V的直流变换,给整个硬件平台供电。
在平台上具有友好的人机接口界面设计,学生可以通过键盘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与设置有关参数。
菜单可选择方式及设置参数1.26一节。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通过下面几个端口与外部进行连接:1.JH02(实验箱左端同步口模块内):同步数据接口方式。
该接口电平特性为RS422,通过该端口接收外部来的发送数据,并送入调制器中;同时将解调器解调之后的数据通过该端口送往外部设备。
在该接口中,还包括调制解图1.2.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布局图调器提供的收发时钟信号。
在使用RS422接口时需要通过菜单设置,选择调制器输入信号为“外部数据信号”。
2.K002(实验箱中上部左端的中频Q9连接器):为中频发送信号连接器,调制后的中频信号通过该口对外输出,一般通过中频同轴电缆送入信道仿真平台(JH6001)或自环送到接收端设备。
3.JL02(实验箱中上部右端的中频Q9连接器):从信道中来的中频信号(如加噪后的中频信号、无线衰落后的低中频信号)由该端口输入,送入解调模块中进行解调。
4.J007(数字测试信号输入)、J005(模拟测试信号输入)、J006(地)(在实验箱左端的信号输入接头):为测试信号输入湍,用于向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送入各种测试信号。
测试信号的输入能否加入测试模块还与测试模块的跳线器设置有关,具体见测试步骤。
5.JF01、JG01:标准异步数据端口A(JF01)和B(JG01)。
A到B的异步传输经过信道传输,B到A为直通方式。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接口布局见图1.2.2所示。
终端数据端口B图1.2.2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接口布局示意图在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为便于学习和实验,各项实验内容是以模块进行划分,每个测试模块可以单独开设实验。
各模块之间的系统连接见图1.2.3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在系统中通信双方的传输信道是不对称的。
从用户电话1向用户电话2的信号支路是以无线信道传输技术为主,信号流程为:用户电话接口1→话音编码1→汉明纠错编码→信道调制→加噪信道→信道解调→汉明译码→话音解码2→用户电话接口2。
从用户电话2向用户电话1的信号支路是以有线信道传输技术为主,信号流程为:用户电话接口2→话音编码2→信道复接→线路编码(HDB3/CMI )→线路译码→信道解复接→话音解码1→用户电话接口1。
这样设计实验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增加系统实验内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便于将各测试模块放在不同系统中进行测试、比较,加强学生对各模块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性能的掌握,使学生对通信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实验实际课时对实验项目进行组织和优化。
在每一个模块中,都有测试点与测试插座对应信号点的定义。
1#图1.2.3 各电路测试模块间连接框图1.3 用户接口模块用户电路也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SLIC)。
其一般具有B(馈电),R(振铃)、S(监视)、C(编译码)、H(混合)、T(测试)、O(过压保护)七项功能。
在通信终端平台中采用PBL38710专用用户接口器件,其内部结构组成框图如图1.5.1所示。
PBL38710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在这里主要使用其两根控制线C0、C1与一根状态线DET。
当C1=0、C2=1时,DET将检测用户线在没有铃流时的用户摘挂机状态,DET=0表示用户摘机,DET=1表示用户未摘机。
当C1=1、C2=0时,DET将检测用户线在有铃流时的用户摘挂机状态,DET=0表示用户摘机,DET=1表示用户未摘机,在该状态下,PBL38710还将输入的铃流信号放大以达到驱动用户电路的要求。
当然,还可以设置控制线的其它方式来控制PBL38710进入相应的状态,可参见PBL38710的说明书。
PBL38710的检测模式与检测输出的关系见表1.5.1。
图1.5.1 PBL38710内部结构示意图在通信终端平台中,有两套完全一致的用户接口电路,左边的用户终端电话号码为1,右端用户终端电话号码为2。
为保护测试模块的安全,用户接口模块实验所需的全部测试点都通过测试插座引出,因而学生要求对用户接口电路的实验可在测试模块中进行。
下面以左边用户接口电路为例说明用户接口电路的基本原理,其框图组成见图 1.5.2所示。
用户接口模块由U101(PBL38710)、U102(TL082)及相应的跳线器、电位器等元件组成。
用户话机是通过T1、R1线与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相连,在实际使用通信终端中,还应包括保护电路(主要是对地保护与抗雷电保护等等),这部分电路在实验平台中没有包括。
U101完成用户摘挂机检测、馈电、2/4线变换、振铃等功能。
U101的话音发送支路经运放U102A放大输出。
在话音接收支路,接收的模拟信号经运放U102B放大输入到U101中。
在这里,接收支路可以是下面几种类型的信号:1、来自ADPCM模块的话音信号;2、各种音信号(拨号音信号、忙音信号、回铃音信号)。
各种音信号由接续控制处理模块根据用户电话呼叫的不同进程,选择其中一个信号送入用户接口电路U101中。
用户接口单元的电原理图有两张,分别见图1.5.3、图1.5.4。
在图1.5.3用户接口模块1中跳线功能如下:1、跳线开关K101用于设置发送通道的增益:当K101置于1_2位置时(N:左端),选择系统的缺省增益设置;当K101置于2_3位置时(T:右端),学生可以通过调整电位器W101来设置发通道增益的大小。
正常情况下,K101置在N(左端)位置。
2、跳线开关K102用于设置接收通道的增益:当K102置于1_2位置时(N:左端),选择系统的缺省增益设置;当K102置于2_3位置时(T:右端),学生可通过调整电位器W102来设置接收通道增益的大小。
正常情况下,K102设置在N(左端)状态。
因用户1→用户2与用户2→用户1的传输信道是非对称的,用户接口模块2中增加了K203跳线开关。
当K203置于1_2位置时(ADPCM:左端),接收的话音信号来自ADPCM1译码模块;当K203置于2_3位置时(CVSD:右端)时,接收的话音信号来自CVSD接收模块。
在用户接口模块1中,各测试点的定义如下:1、TP101:接电话机T1线2、TP102:接电话机R1线3、TP103:摘、挂机状态检测4、TP104:振铃控制C15、TP105:振铃控制C26、TP106:发送话音信号电平7、TP107:接收话音信号电平在用户接口模块2中,各测试点的定义与用户接口模块1基本对应,同学可参照。
1.4 双音多频检测(DTMF)模块该模块对用户接口模块发送支路信号进行双音多频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送到交换接续控制模块中进行接续处理。
在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有两套完全一致的双音多频检测模块,这两个模块分别与相应的电话用户接口模块相连。
双音多频检测模块电路原理图见图1.6.1和图1.6.2所示。
本教程仅以双音多频检测模块1的原理进行说明,另一个模块原理与第一个模块相同,不再重述。
双音多频检测模块由U301(CM8870)、X301(3.58MHz晶体)及相应的跳线器、电位器组成。
从用户接口单元来的输入信号进入U301进行双音多频检测。
在U301双音多频检测电路中,X301为的晶体,它为U301工作提供基本的参考频率。
当U301检测到存在双音多频时,U301的检测信号DET_DTMF1=1,此时交换接续控制模块将双音多频代码(DTMFA3、DTMFA2、DTMFA1、DTMFA0)读入,用以完成相应的呼叫接续。
跳线器K301用于设置双音多频检测器的输入信号电平,当K301置于1_2位置时(左端),选择通信终端平台缺省的电平设置;当K301置于2_3时(右端),学生可通过调整电位器W301设置双音多频检测器的输入信号电平。
在该模块中,各测试点的定义如下:1、TP301:双音多频检测器输入模拟信号2、TP302:双音多频检测有效信号(高电平有效)3、TP303、TP304、TP305、TP306:双音多频码(D0、D1、D2、D3)1.5 ADPCM编译码模块ADPCM编译码模块对模拟信号进行PCM/ADPCM编译码,并送入后续模块进行处理。
同时将信道上接收的PCM/ADPCM码进行译码处理,还原成模拟信号。
PCM/ADPCM编译码器由MC145540集成电路完成,该器件通过配置可设置成以下两种不同模式:1、PCM模式:进行PCM编译码;2、ADPCM模式:进行ADPCM编译码。
在通信原理实验箱中,ADPCM模块1和模块2分别与用户接口1和接口2相连。
ADPCM模块1电路功能组成框图见图1.7.1所示。
ADPCM模块1和ADPCM模块2电路原理图分别见图1.7.2和图1.7.3所示。
本教材以ADPCM模块1为例描述电路工作原理。
该模块由收、发两条支路组成。
在发送支路上发送信号经运放U501A(TL082)放大后进入U502(MC145540)进行PCM或ADPCM编码,编码主时钟为BCLK(256KHz),编码输出为DT_ADPCM1(FSX为编码输出的帧脉冲信号),编码之后的信号送入后续模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