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郝泉沟金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合集下载

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相关研究综述1.3 研究目的和意义二、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概况2.1 区域地质概况2.2 矿床类型和特征2.3 矿床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三、金矿矿床赋存状态研究3.1 金的赋存状态3.2 矿物组成和分布规律3.3 矿床形成机制分析四、金矿矿床形成过程的示踪4.1 含矿岩体特征分析4.2 矿化以及 alteration 特征研究4.3 示踪元素含量和分布五、金矿矿床的资源潜力分析与展望5.1 矿床资源潜力分析5.2 发展利用前景探讨5.3 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建议六、结论与展望6.1 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金是一种重要的贵重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电子、制药和珠宝等。

然而,金矿石的开采与矿床的形成身临其境的问题。

矿床的形成因素复杂,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而形成。

因此,研究金矿的赋存状态和形成机制对金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甘肃省作为我国的西部内陆省份,具有丰富的金矿资源。

其中,郝泉沟金矿是甘肃省重要的金矿床之一,其金矿赋存状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在区域金矿勘探和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郝泉沟金矿的研究,探讨该矿床的金矿赋存状态和形成机制,为该地区以及类似地区的金矿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1.2 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外学者针对金矿矿床的形成机制和赋存状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帕图曼等(1999)认为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同时研究了矿床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特征。

戴延德等(2003)通过对华南地区火山岩矿床的研究,阐述了矿床形成机制中的热液作用和流体的作用过程,以及相关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在国内,李平等(2013)对宜州人古中生代火山-沉积岩岩浆型金矿区矿床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并详细探讨了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热液作用对矿化的影响,为矿床形成和勘探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英等(2020)通过对福建泉港矿区矿床的研究,揭示了地质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示踪元素地球化学的特征,为矿床的形成机制和资源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于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关于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关于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摘要]文章从某矿区为例,首先对于其地域的地质概况进行了介绍,尤其对于其岩石特征和分布规律,矿体特点,矿石特点,成矿期组合情况,围岩侵蚀变化进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实现矿物控制的因素,并界定了找矿标志和方向,对于矿物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众所周知,在开展银金多金属矿开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地质特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各项数据资料和信息的归纳和总结,最终实现找矿标志的界定,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积极探析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保证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实现对于找矿标志的界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矿物开采事业的不断发展。

1某矿区的基本地质情况地质情况需要从区域地质概况,地层情况,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岩石结构变化特征等几个方面来阐释。

对于此矿区的地质情况,我们同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诠释。

从地质概况来看,此区域整体行迹复杂,断裂构造发育特点明显,成矿热流体的运移和赋集效果都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首先,从地层情况来看,矿区内部有着大量的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一套酸性火山岩,岩性为霏细斑岩、黑色凝灰质晶屑熔岩和流纹斑岩;其次为分布在测区东南部白垩系下统火山及火山碎屑岩,岩性主要有凝灰熔岩、流纹斑岩,与侏罗统呈不整合接触。

其次,从构造上面来讲,在断裂作用下,其呈现出三组断裂情况:北西西-东西向性质的断裂,规模比较大,长度比较远,对于矿区的产状,矿化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北东向断裂,其呈现出破坏力大,断距较小,以切割作用发挥作用,使得断裂呈现出坡度;北西向断裂,其整体规模不是很大,在范围上疏于平推断层。

再次,从岩石性质来讲,此区域岩性为岩浆岩,呈现出一定的酸性,以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正长岩、石英斑岩、霏细斑岩、流纹斑岩等,多以岩株、岩枝等形式出现。

2某矿区矿体地质特征2.1矿体规模形态矿体基本生产环境是片理化碎裂蚀变岩带,呈现出斜列式的特点,主要分布的区域在与矿区的北侧,其中,A区域碎裂蚀变岩带的总体长度为1500米,宽度范围在40-100米之间,并呈现出东西方向的分布特点,在其中的某处被被北东向断层等距给错断,其间距为60米左右。

甘肃某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甘肃某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随着近 些年来金矿地 质工作投 入的增加 , 在金矿的开发
~ 一 ~ ~ 一 一 一 ~ ~ 一 一
析。 重 点对地 质特 征 、 矿 石组构 特征 和岩 石的主 要元 素 、 微 量元 素和稀 土元 素地 球化学 特征 , 探 讨 了成矿元 素 的分布 、
上不论是数 量还是资 源储量都取得 了很大 的进步 。 我国 的金 矿 成矿 地质 条件十 分 的复杂 , 并 且矿 床也 有着很 多的 种类 。
( 3) 矿 石矿物 特征 : 研究 了矿 石类型 、 矿物 组成 、 特征 、
矿物 、 矿物 、 共生组合 的封闭性 。 ( 4) 矿 床成 因研究 : 收集 了该 地 区花 岗岩体 的 同位 素定 年、 硫 同位素 、 铅和 金矿 床 。 利 用 同位素 、 稀土 元 素和 金彩 资料 分析了九个金 矿床的成 因 ;
在 同一个地 方往往都 有着不 同种 类的矿床 , 并但 同一地 区的 金矿集 区却通常只有 一种 主要类型 …。
我 国的金 矿 区域对 于矿 体 形成 有着 严格 的 区域 断裂 构 造 带控 制 , 并且 含金量建 造 区域 在广泛 的发育 中 , 形成基性 火 山岩 系 、 元古 界含金浅 变质岩 系 、 吉生 代一三 叠纪含金 沉 积岩系 、 显生 宙侵入一 火山岩系及 中 、 新 生代含金砂 砾岩系 。 金矿的成矿 时间有着 很显著的集 中性 , 这也为 金矿的开采 提 供了可 靠的依据 。 在我 国的金矿 中甘肃省拥 有着亚洲最 大的 金矿 ,阳山金矿 黄金 储量 3 0 8吨 , 经济价 值达 5 0 0亿元人 民 币。 这也让甘 肃的金矿地 质地球化 学特征及成 因分析成为 人 们关注 的热点 。
Ge ol o gi c a l ge oc he mi c al c h ar ac t e r i s t i c s a nd g ene t i c an al y si s of a g ol d mi ne i n g an su pr o vi n c e

白银地区金矿成矿及找矿规律

白银地区金矿成矿及找矿规律

白银地区金矿成矿及找矿规律【摘要】本文针对白银地区特定的成矿地质环境,从矿源层控矿、岩浆岩活动控矿、区域变质作用控矿、构造控矿四个方面对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针对不同金矿类型的找矿规律。

【关键词】白银;金矿成矿;找矿规律从矿床的形成因素及过程来看,特定矿床的出现是岩石圈系统某种运动(作用)的结果。

白银地区位于北祁连山早古生代造山带石灰沟—白银厂裂谷—岛弧东延部分石青硐—白银火山岩亚带东段,南为中祁连隆起带。

该地区金矿床的形成归因于晚元古代以来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该地区的金矿类型众多,曾以白银厂大型黄铁矿型铜矿床享誉国内外。

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金矿资料,并结合白银地区的地质演化、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分布等对该地区的金矿成矿及找矿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

1.成矿地质环境白银地区形成的主要成矿地质环境有:中祁连边缘海盆地隆起带、了高山古陆边缘裂陷槽、白银火山岛弧带、断陷盆地。

这几大地质环境构成了白银地区主要的成矿地质背景。

1.1中祁连边缘海盆地隆起带中祁连边缘海盆地隆起带位于黑石川-棺材涝池-曾家庄一带。

形成于中元古代末期,由古特提斯板块向中国陆台急剧俯冲使该区发生褶皱而成。

其地质特征为海相碎屑岩沉积区域变质及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

矿床类型为变质热液型、蚀变破碎带型和硫化物伴生金型。

1.2了高山裂陷槽了高山裂陷槽位于西湾以南红砂岘—甘露池一带,形成于早古生代中、早期,因地壳运动使中部(了高山)下陷而成。

其地质特征为成熟度低的岩屑杂砂岩、硅质岩、火山岩沉积及岩脉侵入活动。

矿床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和变质热液型。

1.3白银火山岛孤带白银火山岛孤带位于石青硐- 苏家湾断裂带以北,形成于早古生代中、早期,因火山喷发而成。

其地质特征为双峰式火山喷发沉积及岩浆侵入活动,不同方向构造活动。

矿床类型为热液改造型和块状硫化物伴生金型。

1.4断陷盆地断陷盆地位于西湾、狄家台、东台子、白银以南等地形成于中新生代,因区域构造运动使该地区强烈凹陷而成。

210979019_甘肃跃进山西金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

210979019_甘肃跃进山西金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

2022年 12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63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跃进山西金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卢松辉,张海仁,王子赫(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甘肃 张掖 734012)摘 要:在综合研究跃进山西一带地物化遥的基础上,利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1∶5万化探异常进行加密检查,缩小异常范围,统计地球化学参数,查明地球化学异常浓度分带特征,探讨异常与金矿化体的关系,作出找矿潜力评价。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找矿潜力;金矿;跃进山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24-0063-3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gold deposits in yuejinshanxi,gansu provinceLU Song-hui, ZHANG Hai-ren, WANG Zi-he(Zhangye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Zhangye 734012,China)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remote sensing in the area of Yuejin Shanxi,Using 1:10000 soil geochemical survey,Encrypted inspection of 1:50000 geochemical anomaly,Narrow the anomaly range, count geochemical parameters,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chemical anomaly concentration zon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omaly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body is discussed, and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is evaluated.Keywords: 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otential; gold deposit; Yuejin Shanxi收稿日期:2022-10作者简介:卢松辉,男,生于1989年,汉族,湖北咸宁人,本科,勘查地球化学工程师,研究方向:地球化学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甘肃白银矿田矿床成矿模式

甘肃白银矿田矿床成矿模式

矿床地质2002 年MINERAL DEPOSITS 第21 卷增刊甘肃白银矿田矿床成矿模式Metallogenic Model of Baiyin Ore Field, Gansu Province李向民彭礼贵(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Li Xiangmin and Peng Ligui(Xi’a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Xi’an 710054, Shaanxi, China)摘要通过对白银矿田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海底热液对流循环成矿作用、矿床成矿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对火山机构、控矿构造、矿体空间产出特征、成矿蚀变岩筒和成矿元素富集模式等的深入研究,为建立白银矿田矿床成矿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研究中除系统研究了白银矿田矿床与世界黑矿型矿床的共性,又深入的研究了它们的差异性,同时还研究了矿田东西部矿床的差异性,从而建立了有白银矿田矿床自己特色的黑矿型白银厂式矿床模式。

关键词成矿模式白银矿田甘肃矿床成矿模式是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内外部特征、控矿因素、矿化的时空演化规律、矿化标志、成矿物质来源、成因机制和找矿标志的系统描述和解释,是当代成矿理论的表达式,对矿床学理论的发展和指导找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当前面对隐伏矿床的找寻,要求找矿目标定位预测就显的更为重要,从而受到矿床学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有着重要的发展(考克斯等,1986;朱裕生,1992;陈毓川等,1993;彭礼贵等,1995)。

白银矿田矿床是闻名国内外的铜多金属矿产地,经过近五十年的勘探、开发和研究,为矿床成矿模式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

作者重点研究了白银矿田古火山机构及其与成矿关系和海底热液对流成矿作用,尤其是控矿因素及矿体在空间的产出规律的研究,相继建立了白银矿田黑矿型白银厂式成矿模式(彭礼贵等,1995)、白银矿田折腰山矿床三维空间鼎式成矿模式和白银矿田东部地区矿床火山中心喷发口周边成矿模式(彭礼贵等,1998;李向民等,2000)。

219390908_甘肃白水泉北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219390908_甘肃白水泉北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2023年 3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61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白水泉北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王俊祥(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天水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白水泉北金矿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是通过矿产地质调查初步发现的一金矿(点),属滨太平洋成矿域华北地台成矿省阿拉善台隆Cu-Ni-Pt-Fe-REE-P-石墨-芒硝盐成矿带之龙首山铜、镍、铁、硅石、膨润土、贵金属、稀有元素成矿带。

区域地层复杂,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背景良好,成矿条件有利。

文章在总结了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矿;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方向;白水泉北,甘肃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5-0061-3The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Baishuiquanbei gold deposit, Gansu provinceWANG Jun-xiang(Tianshui Mineral Prospecting Institute of Gansu Province Bureau of Non-ferrous metal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Tianshui 741020, China)Abstract: The The baishuiquanbei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Shandan County, Zhangye Province, Gansu province, it belongs to the Longshoushan copper, nickel, iron, silica, bentonite, precious metals and rare elements metallogenic belt of the Cu-Ni-Pt-Fe-REE-P-graphite-mirabilite metallogenic belt in alashan-tai-long, North China platform metallogenic province of the littoral-pacific metallogenic domain. The regional stratum is complex, the tectonic movement and magmatic activity are strong,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setting is good, the metallogenic condition is advantageou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Keywords: Gold deposit; characteristics of geochemistry; direction of prospecting; Baishuiquanbei, Gansu province收稿日期:2023-01作者简介:王俊祥,男,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化探工程师,研究方向:化探。

甘肃地区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甘肃地区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甘肃地区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杨 永(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甘肃地区有着非常广阔的地域面积,北山、祁连和秦岭等都历经长期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正是由于该区复杂的地质演化特征,促进来该区特征及不同成因金矿的形成。

由于甘肃地区特殊的构造、变质、地层、岩浆以及岩性等控制,甘肃地区主要划分为北山、祁连和西秦岭等几个金矿成矿带。

下文结合实践,对甘肃地区金矿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并对甘肃地区金矿成因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该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甘肃地区;金矿地质特征;金矿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6-0129-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in Gansu ProvinceYANG Yong(The first Geological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Provincial Geology and mineral Bureau,Tianshui 741020,China)Abstract: Gansu Province has a very wide area. Beishan, Qilian and Qinling have experienced a long and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 evolution history.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complex geologic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and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genetic gold deposits are promoted. Due to the special control of structure, metamorphism, strata, magma and lithology, Gansu area is mainly divided into several gold mineralization belts, such as Beishan, Qilian and West Qinling. Based on the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s in Gansu Province, and studies the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in Gansu Province,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area.Keywords: Gansu Provinc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s;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矿床作为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岩石圈不同运动作用下所形成的,为了更好的对区内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首先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该区的地质背景,尤其是掌握深部的地质背景非常重要,同时对成矿演化以及成矿动力学作用展开详细的研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甘肃省白银市郝泉沟金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吴 东(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甘肃 白银 730900)摘 要:郝泉沟金矿处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白银厂中部火山岩带上,空间上形成了无名沟背斜控制岩体,岩体控制构造、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的基本框架,区内岩浆活动强烈。

矿体主要产在二云斜长花岗岩中,主要受二云斜长花岗岩控制。

关键词:岩体;平均含量;富集系数;郝泉沟金矿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3-0099-2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and enrichment ofHaoquangou gold deposit,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WU Dong(Baiyin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Gansu Nonferrous Met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Baiyin 730900,China)Abstract: Haoquangou Gold Mine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Baiyinchang volcanic rock bel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aledonian fold belt in the North Qilian Mountains. It spatially form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Wuminggou anticline controlling rock mass, rock mass controlling structure and tectonic fracture zone controlling ore body. Magmatic activity is intense in the area. Orebody occurs mainly in the Eryun plagioclase granite, which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Eryun plagioclase granite.Keywords: rock mass; average content; enrichment coefficient; Haoquangou gold deposit郝泉沟金矿处于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北白银厂中部火山岩带上,区内以黑石山火山穹窿构造(复式背斜)构成本区基本构造框架,控制着早古生代地层的分布、构造、岩浆以及成矿活动。

其中黑石山复式背斜主要发育四个次级褶皱:符崖沟~横梁沟倒转背斜、九车间~白马洼倒转向斜、黑石沟倒转向斜、无名沟~郝泉沟倒转背斜。

郝泉沟金矿则产在无名沟~郝泉沟倒转背斜的核部。

区内岩体主要有符崖沟、黑石山、白马哇三个较大的二云母斜长花岗岩岩体,大致呈平行带状侵位于背斜核部,另外,有两个小岩体(即郝泉沟岩体、红旗沟岩体)呈岩株、岩枝状分布于三个带状岩体附近[1]。

本区金矿一般产在斜长花岗岩内部的断裂破碎带控制。

其中郝泉沟金矿就产在郝泉沟岩体内接触带及其断裂破碎带中。

目前在郝泉沟金矿段0线~33线共圈定53条东西向金矿体,均为隐伏矿体,尚未开采。

1岩石地球化学特征1.1 区内Au元素在不同岩石中的分布特征Au元素在白银厂组矿山段第一层绢云母石英片岩中平均含量为28.05×10-9,高于本区平均含量5.74倍,变异系数为2.20,富集系数为13.82,表明白银厂组矿山段第一层绢云母石英片岩可能为本区含矿母岩。

Au元素在矽质千枚岩(白银厂组矿山段第一层)中平均含量为1.62×10-9,小于本区平均含量和区域平均含量,变异系数为0.35,富集系数为0.11,在大理岩中平均含量为1.23×10-9,变异系数为0.35,富集系数为0.11,小于本区平均含量和区域平均含量,变异系数为0.17,富集系数为0.09,表明矽质千枚岩(白银厂组矿山段第一层)、大理岩(白银厂组矿山段第一层)不是本区含矿母岩。

Au元素在三叠系紫红色砂岩中平均含量为5.76×10-9,接近祁连东段平均含量(2.03×10-9),变异系数1.13,富集系数为2.84,但三叠系紫红色砂岩与成矿无关。

1.2 区内Au元素在不同花岗岩岩体中的富集情况在白马哇南、郝泉沟、九车间、白马哇、无名沟二云母斜长花岗岩岩体中Au平均含量为21.87-435.10×10-9,远大于祁连东段平均含量(2.03×10-9),变异系数为1.23~6.81,富集系数为10.78~214.33,表明白马哇南、郝泉沟、九车间、白马哇、无名沟二云母斜长花岗岩岩体容易成矿,尤其是白马哇南、郝泉沟二云母斜长花岗岩岩体Au的平均含量偏高,富集系数极高(分别为137.59、214.33),成矿最为有利。

黑石山花岗岩岩体中Au平均含量为3.90×10-9,接近祁连东段平均含量(2.03×10-9),变异系数为2.80,富集系数为1.92,表明黑石山斜长花岗岩岩体成矿可能性较小。

1.3 Au元素在各类火山岩中的富集特征钠长斑岩、石英角斑岩、次火山石英钠长斑岩、次细碧玢岩中Au平均含量为1.15-4.66×10-9,略高于祁连东段平均含量(2.03×10-9),变异系数为0.16~2.79,富集系数为0.08~2.29,表明钠长斑岩、石英角斑岩、次火山石英钠长斑岩、次细碧玢岩不是本区成矿母岩。

1.4 区内各元素在不同岩脉中的富集情况差异较大其中:花岗斑岩脉、钾长石化花岗斑岩脉、岩体外部石英脉、重晶石石英脉中Au平均含量为2.31-6.25×10-9,略高于祁连东段平均含量(2.03×10-9),变异系数为0.26~3.55,富集系数为1.14~3.21,表明花岗斑岩脉、钾长石化花岗斑岩脉、岩体外部石英脉、重晶石石英脉不是本区成矿母岩。

但却为本区金矿的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矿源、热源和驱动力。

细碧玢岩、细碧岩中Au平均含量分别为12.33、19.11×10-9,高于区域平均含量,变异系数为1.14、2.04,富集系数收稿日期:2019-01作者简介:吴东,男,生于1985年,甘肃徽县人,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

2019年 2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99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为6.08、9.41,表明细碧玢岩可能是本区Au的成矿母岩。

综上所述,各元素在酸性火山熔岩、次火山岩中Au平均含量小于接近区域平均含量,不是本区成矿母岩。

中基性火山熔岩中Au平均含量,高于区域平均含量,因此细碧玢岩、细碧岩可能为本区含矿母岩。

1.5 各元素在不同的构造破碎带中差异较大二云母斜长花岗岩中断层破碎带中Au平均含量为1978.78×10-9,远远高于本区平均含量,变异系数为1.95,富集系数为974.77,表明二云母斜长花岗岩中断层破碎带为本区找矿的构造标志。

钠长斑岩中构造破碎带Au平均含量为21.78×10-9,变异系数为4.03,富集系数为10.73,表明钠长斑岩中构造破碎带(片理化钠长斑岩)虽然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但是其围岩Au平均含量较低,因此,成矿的可能性较小。

区内地化异常带及异常的空间分布是受火山通道、岩体与构造三位一体的联合控制的空间分布规律。

2矿化富集规律①郝泉沟金矿段矿体主要产在二云母斜长花岗岩内,产在岩体中心部位的矿体较岩体边部的矿体在品位、厚度、规模、连续性均较边部的矿体要好,形态较规整总体为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如8-1、9-1、11-1号矿体产在岩体中心部位。

品位富,厚度较好,规模较大,连续性较好;产在岩体边部的矿体,规模不大、厚度小,连续性较差,形态不规整,为透镜状、囊状、扁豆状,矿体尖灭再现频繁,如12-1号矿体。

②郝泉沟金矿段矿石中Au、Ag品位变化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即Au品位升高,Ag品位亦随之升高,Au品位与Ag品位之间的相关关系较明显。

③郝泉沟金矿段矿体的厚度与断裂构造的产状变化关系密切,一般矿体在断裂构造产状急剧变化时,在其上下盘虚脱部位产生厚大矿体,也容易出现特高品位,反之,矿体厚度就小。

品位就低。

④郝泉沟金矿段矿体厚大部位则容易出现特高品位,反之,品位较低,如11-1线,矿体无论在走向上还是在倾向上均急剧变化,矿体厚度小,品位也低。

⑤矿体主要受南北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两组断裂控制,特别是在两组断裂构造交汇的部位矿体规模最大。

金品位最高。

⑥金矿化与石英脉关系密切:在蚀变岩型矿体、含金石英脉型矿体中,不管是南北向断裂构造破碎带还是东西向断裂破碎带中,凡是有石英脉充填,金的品位较高。

⑦在石英脉分支复合部位、金品位较高。

⑧硫化物发育地段矿化较好,尤其是方铅矿与自然金关系最为密切。

⑨黄铁矿呈细粒状、粉末状时金矿化较好。

3结语郝泉沟金矿矿体产在郝泉沟二云母斜长花岗岩内部,严格受岩体内部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化与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云英岩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密切相关。

[1] 甘肃省白银市郝泉沟及外围金多金属矿普查暨郝泉沟金矿段详查报告.2016.(上接98页)金属矿沿古动力方向相对成矿,矿体产于上三叠统波里拉组,从已有的金属矿资料来看,矿体产于灰岩、碎裂灰岩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由南向北呈条带状、似层状金属矿。

金属矿沿古动力方向,成矿以开放空间充填为主,主要呈脉状、团块状和角砾状产出。

金属矿在沉积浅色层的同时,有膨大分支现象,呈似层状分布,在地理变化环境的影响下,总体西倾,倾角为40°~50°,进行金属矿成矿,即沿古动力主流方向进行金属矿成矿。

主流方向成矿的金属矿矿化较好,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雌黄矿化、方解石化及硅化等。

两侧金属矿相对贫瘠,矿化弱,这也证明了Pb、Zn、Cu多金属矿倾向延深的程度大于走向长度[4]。

岩石岩性对金属矿成矿的影响,金属矿区的矿化被严格控制在矿化层(矿区沉积浅色层),少量以脉状形式产出。

矿化层的岩石岩性多为石化灰岩、浅色砂岩以及含砾砂岩,使得金属矿产出在方解石化灰岩中,部分产出在石岩性为中细一中粗粒砂岩中。

受石化灰岩、浅色砂岩以及含砾砂岩的控制影响,矿石矿物相互穿插,成矿在中细一中粗粒砂岩周围,形成三阶段,分别是早期微晶方解石化阶段,中期的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晚期的方解石脉矿化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