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PLC控制车辆制造自动化课程群
电气自动化类课程中职中专PLC控制技术精品课自动化实训公开课

电气自动化类课程中职中专PLC控制技术精品课自动化实训公开课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技术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PLC控制技术的掌握程度,培养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职中专针对此开设了一门精品课——自动化实训公开课。
本文将对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PLC控制技术精品课的特点在于注重实践操作。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主,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听讲和笔记形式掌握知识。
然而,对于电气自动化这样的实践性学科来说,单纯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自动化实训公开课突出了实践操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项目和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PLC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调试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PLC的原理和应用,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自动化实训公开课注重团队合作。
在实际工作中,PLC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运行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因此,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职中专的自动化实训公开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需要共同商讨、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PLC控制技术,还能够培养团队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自动化实训公开课强调实用性。
在学生们完成实践项目的过程中,他们将接触到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例如传感器故障、电机控制、自动化系统规划等等。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们将能够熟悉各种实际情况,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
这种实用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挑战。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类课程中的PLC控制技术精品课自动化实训公开课具有注重实践操作、重视团队合作和强调实用性的特点。
这门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实际的学习平台,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PLC控制技术基础》项目四小车自动往返PLC控制

4.1.1任务目标
4.1.2PLC的基本组成
整体式PLC的硬件系统包括: (1)微处理器(CPU); (2)存储器(EPROM,RAM); (3)输入/输出接口(I/O) ; (4)外围设备; (5)电源。
PLC硬件系统组成
~110V/220V市电 现场用户输入设备
现场信号 按钮、开关
传感器 外部设备 编程设备 计算机 打印机等
8.顺控继电器(S)
顺序控制继电器S又称状态元件,用来组织机器操作或 进入等效程序段工步,以实现顺序控制和步进控制。 顺控继电器用于顺序功能图法编程。每一个状态器可 以用来代表控制状态中的一个步序,能为编程提供方 便。可以按位、字节、字或双字来存取S位,编址范围 S0.0~S31.7。
9.局部存储器(L)
项目四:小车自动往返PLC 控制
授课人:张宏 单位: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项目四:小车自动往返 PLC控制
4.1任务资讯 4.2任务分析 4.3任务决策 4.4任务计划 4.5任务实施 4.6评价提高
4.1任务资讯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实现生产自动化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降低成本, 企业经常会采用小车在流水线等工作场所自动往 返运输,使用方便简单。本次项目选用了小车往 返PLC控制的例子进行说明。
2.输出继电器(Q)
输出继电器(又称输出映像寄存器)存储程序执行的 结果。每个输出继电器在存储区中占一位,每一个 输出继电器与一个输出口相对应。输出继电器通过 隔离电路,将程序运算结果送到输出口并决定输出 口所连接器件的工作状态。正常运行中输出继电器 的状态只由程序的执行决定。
3.辅助继电器(M) 辅助继电器也叫内部标志位,是PLC中数量较大的 一种编程元件。它不直接接受外界信号,也不能用 来直接驱动输出元件,作用类似于继电接触器电路 中的中间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常用来存放逻辑运算 的中间结果。编址范围M0.0~M31.7。
【三菱PLC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项目七 运料小车三地往返运动控制PPT文档34页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三菱PLC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项目七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运料小车三地往返运动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规范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0002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王荣华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也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维修电工)的核心课程。
课程分为继电器控制技术、PLC技术两大部分,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砝码。
2.课程作用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为前导课程,共同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相关专业课程《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生产线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维修电工、生产线维修工和设备管理员等岗位顺利迁移提供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学懂”和“会用”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课程目标2.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知识,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Y-Δ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方面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初步培养电气控制与PLC高级应用项目(电梯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等)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
(完整版)《PLC及其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PLC及其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学习要以《电机与控制》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对简单的可编程控制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运行、调试与维护,满足生产现场可编程控制系统应用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为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电气自动化控制为主线,以本专业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的“维修电工”中相关考核项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0加一周实训(实训内容建议使用项目五和项目六)学时。
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学时分配的建议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能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一)能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二)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可编程控制器(三)能使用手持式编程器或用计算机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四)能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对相关项目进行编程与调试(五)能用可编程控制器改装典型的机床线路(六)能进行典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七)能进行典型的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八)能应用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传感器三、内容标准项目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既能点动又能连续运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一)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1.2.会三菱FX2n系列PLC的外部接线,会画外部接线图3.熟悉FX2n系列PLC的基本编程方法4.初步掌握编程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5.会FX2n系列PLC与计算机的连接和通信6.初步掌握语句指令程序、梯形图程序的录入与调试的基本技能7.会FX2n系列PLC的安装与维护8.会三相异步电动机既能点动又能连续运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二)教学建议:课堂设置在实训室中,用用计算机编程软件进行基本操作训练。
“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机电专业、数控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学习要以《电机与控制》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对简单的可编程控制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运行、调试与维护,满足生产现场可编程控制系统应用的需要。
通过《PLC应用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加深理解和巩固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变频器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实际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变频器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工学结合模式的《PLC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能够获得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PLC应用技术》的前置课程有《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运行》等。
同行课程为《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调与维修》、《单片机技术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后继课程为《变频器的安装与调试》、《数控编程与加工》、《农机设备装配与维修》、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
它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逻辑性很强的课程。
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有关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电气自动化控制为主线,以本专业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按照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整合、序化教学项目,实现能力递进。
教学项目按设备运行控制的方案设计——器件选择——系统装配——系统调试工作过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依照真实工作过程,将基本指令应用顺控指令应用功能指令应用融合到项目教学过程中,学做一体,将知识和技能培养融入工作过程中,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2024年PLC培训课件-(增加多场景)

PLC培训课件-(增加多场景)PLC培训课件一、引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电子设备,它通过可编程存储器执行特定的运算逻辑、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能源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PLC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本课件旨在为广大PLC学习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培训资料。
二、PLC基础知识1.PLC的组成PLC主要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模块、通信接口等组成。
其中,CPU是PLC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用户程序、处理输入信号、控制输出信号等任务。
2.PLC的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读取输入信号,并将其存储在输入映像寄存器中;在程序执行阶段,CPU根据用户程序对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进行逻辑运算、数学运算等处理;在输出刷新阶段,CPU 将处理结果输出到输出映像寄存器,再由输出模块驱动外部设备。
3.PLC的编程语言PLC编程语言主要包括梯形图(LD)、指令表(IL)、功能块图(FBD)、顺序功能图(SFC)和结构化文本(ST)等。
其中,梯形图是最常用的一种编程语言,其表示方式直观、易于理解。
三、PLC编程与应用1.PLC编程软件PLC编程软件是用于编写、调试和监控PLC程序的工具。
常见的PLC编程软件有西门子Step7、三菱GXWorks2、欧姆龙CX-Programmer等。
本课件将以西门子Step7为例,介绍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2.PLC编程步骤(1)确定控制要求:分析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工艺要求等,明确PLC需要实现的功能。
(2)绘制电气原理图:根据控制要求,绘制输入、输出设备与PLC之间的电气连接图。
(3)编写程序:根据电气原理图,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程序。
(4)调试与优化:将编写好的程序到PLC中,进行现场调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程序进行优化。
自动小车PLC控制

目录1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1课程设计任务 (1)1。
2课程设计要求 (1)2 设计方案 (3)2。
1运料小车的运动分析 (3)2.2设备控制要求 (4)2。
3整体方案论证 (4)2.4系统资源分配 (5)2.4.1 I\ O地址分配 (5)2.4。
2 数字量输入部分 (5)2.4.3 数字量输出部分 (6)3硬件电路设计 (7)4软件设计 (9)4。
1.1 梯形图 (9)4.1.2 指令表 (12)5 调试过程 (15)5。
1呼叫按钮 (15)5。
2行程开关 (15)5.3比较 (15)5.4向左运动 (15)5.5向右运动 (15)5。
6调试操作 (16)6 结论 (18)参考文献 (19)1设计任务与要求1.1课程设计任务任务描述某自动生产线上运料小车的运动如图所示,运料小车由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电动机正转,小车右行,电机反转,小车左行。
在生产线上有5个编码为1~5的站点供小车停靠,在每一个停靠站安装一个行程开关以监测小车是否到达该站点。
对小车的控制除了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之外,还设有5个呼叫开关(SB1~SB5)分别与5个停靠点相对应.1。
2课程设计要求(1)按下启动按钮,系统开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钮,系统停止工作;(2)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小于呼叫按钮SB的编码时,小车向右运行,运行到呼叫按钮SB所对应的停靠站时停止;(3)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大于呼叫按钮SB的编码时,小车向左行,运行到呼叫按钮SB所对应的停靠站时停止;(4)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等于呼叫按钮SB的编码时,小车保持不动;(5)呼叫按钮开关SB1~SB5应具有互锁功能,先按下者优先。
(6)设计PLC硬件电器连接图。
(7)设计PLC控制程序(梯形图或指令程序)。
2 设计方案2。
1运料小车的运动分析某自动生产线上运料小车的运动如图2—1所示:图2—1运料小车示意图运料小车由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电机正转,小车向右行,电机反转,小向左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分析:
(1)根据交流电动机运行转速变化的情况,实现控制系统的单 周期自动运行方式。要求按下启动按钮,交流电动机以n1启动,按 照运行时间自行切换转速,直至n5结束。在运行的任何时刻,都可 以通过按下停止按钮使电动机减速停止。各挡速度、加速度及运行 时间见下表。
(2)利用“单速运行(调整)/自动运行”选择开关,可以实现单 独选择任一挡速度保持恒定运行;按下启动按钮启动恒速运行,按 下停止按钮,恒速运行停止,旋转方向都为正转。
(四)变频器的型号说明
(五)变频器的基本参数
• (1)输出频率范围(Pr.1、Pr.2、Pr.18) • (2)多段速度运行(Pr.4、Pr.5、Pr.6、Pr.24~Pr.27) • (3)加减速时间(Pr.7、Pr.8、Pr.20) • (4)电子过电流保护(Pr. 9) • (5)启动频率(Pr.13) • (6)适用负荷选择(Pr.14) • (7)点动运行(Pr.15、Pr.16) • (8)参数写入禁止选择(Pr.77) • (9)操作模式选择(Pr.79)
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设计思路和变频器的设定参数,PLC的输入/输出分 X7 X10 Xl l X15 Yl Y2
Y3 Y4 Y5
连接的外部设备 SAl SA2 SA3 SA4 SA5 SB1 SB2 SB3 SB4 SA6 RL RM
专用变频器包括用在超精密机械加工中的高速电动机驱动的高
频变频器,以及大容量、高电压的高压变频器。
(二)基本调速原理
nn0(1s)60pf (1s)
E14.44f1N1m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同时改 变其定子电压和频率,即必须通过变频器获得电压和频率均 可调节的供电电源。
(三)变频器的额定值和频率指标
(一)PLC的选择及I/O口分配
根据对控制要求的分析,这个控制系统的输入有控制 系统启动按钮、控制系统停止按钮、点进按钮、点退按钮、 五段速度设置开关及“单速运行(调整)/自动运行”的 功能选择开关共10个输入点;输出有电动机正转选择、电 动机反转选择及多段速度选择(3个点)共5个点。选择型 号为FX2N-32MR的PLC,该模块采用交流220V供电,I/O 点数各为16点,可满足控制要求,且留有一定的裕量。
(1)按变频的原理分类 可分为交—交变频器和交—直—交变频器 两种形式,后者使用更多。其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单一交—交变频器原理图
三、知识学习
交—直—交变频器的基本组成如下图示。
交—直—交变频器的基本组成
三、知识学习 (2)按变频器的用途分类 可分为通用变频器和专用
变频器。
通用变频器的特点是其通用性。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 需要的不断扩大,通用变频器也在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低成本 的简易型通用变频器;二是高性能的多功能通用变频器。
(六)变频器的主接线
(七)变频器的操作面板
(八)变频器的基本操作
1.PU显示模式 在PU显示模式下,按MODE键可改变PU显示模式。 2.监视模式 3.频率设定模式 4.参数设定模式 5.操作模式
变频器的基本操作示例
( 九 ) 变 频 器 的 外 部 端 子
四、任务实施
• 思路
电动机的5段速运行可采用变频器的多段运行来控制, 变频器的多段运行信号通过PLC的输出端子来提供,即通 过PLC控制变频器的RL、RM、RH、STR、STF端子与SD端子 的通和断。将P79设为3,采用操作面板PU与外部信号的组 合控制,用操作面板PU设定运行频率,用外部端子控制电 动机的起动、停止。
二、任务导入
在汽车制造自动化生产线传送带上,传送带 的运行速度速度并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根据 各个工位完成情况来运行。传送带的运动是依 靠电机的转动来实现,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快慢 主要是依靠变频器和PLC的控制来完成。这种 多段速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这就是我们本次 课要介绍和解决的内容。
想一想
控制要求:用PLC和变频器控制交流电动机工作,实现交流电 动机的多段速度运行,交流电动机运行转速变化如下图所示。
项目五 PLC综合系统设计
任务二 自动线传送带多段速运行PLC系统设计
一、任务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素质 目标
1.熟悉变频器工作原 理、操作方法; 2.掌握变频器常用参 数及设置方法; 3.掌握用PLC控制变 频器的接线与编程。 4.掌握PLC控制系统 的设计原则和设计 步骤;学会运用PLC 设计复杂电气控制 系统的方法。
(2)输出电流IN 输出额定电流是指允许长时间输出的最大电流,是用户在选择变 频器时的主要依据。
(三)变频器的额定值和频率指标
(3)输出容量(kVA)SN (4)配用电动机容量(kW)PN
变频器说明书中规定的配用电动机容量,仅适合于长期连续负 载。
(5)过载能力 3.频率指标
(1)频率范围(2)频率精度(3)频率分辨率
1.能熟练运用PLC的 基本指令和应用指令 编写PLC程序,并写 入PLC进行综合调试 运行; 2.学会运用PLC知识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 能力; 3.通过学习,提高编 程技巧。
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 精神,诚信意识; 2.通过讨论、答辩、 汇报等,培养学生的 表达与沟通能力; 3.提高拓展学习模块 (课外),培养创新 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 的能力。
(3)为了检修或调整方便,系统设有“点进”和“点退”功能。 选择开关位于“单速运行(调整)”挡,电动机选用n1转速运行。
各段速度
n1
变化情况(r/min)
600
加速度(s)
1.5
减速度(s)
1
运行时间Ti(s)
4
n2
n3
n4
n5
900
1800
-2700
300
1.5
1.5
1.5
1.5
1
1
1
1
3
5
4
5
三、知识学习 (一)变频器的分类
1.输入侧的额定值主要是电压和相数 在我国的中小容量变频器中,输入电压的额定值有以下几种:
380~400V/50Hz,200~230V/50Hz或60Hz。
2.输出侧的额定值
(1)输出电压UN 输出额定电压是指输出电压中的最大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就
是输出频率等于电动机额定频率时的输出电压值。通常,输出电压的 额定值总是和输入电压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