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中甘草成份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煎法提取中成药中的甘草酸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煎法提取中成药中的甘草酸含量

内容摘要:作者:杜学勤,刘焕蓉,郭志强,邓并【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以水煎法提取19种中成药中甘草酸(ga)的含量。

方法采用日本岛津pc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57.0∶42.6∶0.4);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2.0 ml·min-1。

结果甘草酸在200~2000 μg·ml-1,r=0.999 7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55%,rsd=1.1%;同时研究了22种单味药对甘草中ga含量测定的影响。

结论通过与冷浸法比较,水煎法和冷浸法提取中成药中ga含量差值较大,且水煎法的偏低。

作者:杜学勤,刘焕蓉,郭志强,邓并【关键词】中成药;甘草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水煎法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1],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处方中。

甘草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甘草酸[2](glycyrrhizic acid,ga),因此,我们选定甘草酸作为含甘草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指标。

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报道很多,但大多数方法操作复杂,定量不够精确。

近年来,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a也已有报道[3~6],但对水煎法提取中成药中ga含量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

本文在冷浸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煎生药中的ga和不同剂型中药复方制剂中的ga含量,为评价含ga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提供了一个准确、灵敏、快速的测定方法。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日本岛津lc 3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1型紫外吸收检测器;日本岛津c rib型色谱仪数据处理机。

1.2 试剂无水甲醇、冰醋酸(均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生产);甘草酸铵盐对照品:(旋光度[a]20d60.5熔点209℃)纯度88.00%(内蒙呼和浩特天然甜素厂);粉甘草(山西产)。

甘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甘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甘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一、主要成分甘草的化学成分包括: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素(Glycyrrhizin)、甘草甜素(Glycyrrhetinic acid)、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黄酮类、三萜类、三萜醇类等。

其中甘草酸和甘草素是甘草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以及活性成分之一。

甘草酸结构如下:甘草酸含有11个不同的呈现多种不同的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甘草酸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抗凝血、保护肝脏等多种作用。

甘草素结构如下:甘草素是甘草中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其主要生物活性有消炎、抗过敏、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

甘草素具有表面活性,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稳定性,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此外,甘草素还可以提高肝脏酶活性,使得肝脏细胞功能得到改善。

二、其他成分1. 糖类:葡萄糖、果糖、山梨糖、甘露糖、异甘露糖等。

2. 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

3. 皂苷类:甘草皂苷、异甘草皂苷、龙胆皂苷、沙皮皂苷等。

4. 黄酮类:黄芩苷、栀子苷、山萸苷、芍药苷等。

5. 环烷醇类:β-环烷醇、β-麦角固醇、β-谷甾醇等。

6. 植物酸类: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马来酸等。

7. 脂肪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8. 矿物质:钙、铁、钾、锌等。

三、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素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炎症相关疾病的临床症状。

甘草酸和甘草素属于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从而起到保护细胞和组织的作用。

3. 降血糖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素是天然的抗肿瘤剂,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和抗转移作用,可以延缓恶性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减轻肿瘤的痛苦。

甘草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起到消炎作用。

中药甘草中提取物的分析研究

中药甘草中提取物的分析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 静脉注入胰背 动脉 ” 。术 后随访其 临床症状及各 项指标 的变化 ,进行 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 3例患者胰 岛素需要 量较前下降 3 0 %~ 5 0 %,胰 岛功 能较 前明显改善 ,糖化血红蛋 白
[ 2 ] 付淑君 . 糖尿病非药物疗法研究最新进展 【 J 1 . 中外 医疗 ,2 0 1 4 ,3 3 ( 6 ) :
载之二 [ J ] 中国生物1 = 程杂志 ,2 0 1 3 ,3 3 ( 9 ) :1 1 9 — 1 2 5 .
疗 1 型糖 尿病 的机制 除 了促进 胰腺 再生 和恢 复胰 岛 8 细胞 功 能 以外 ,还 可 能通 过分 泌 细胞 因子 调 节 C D 4 T细 胞 亚群 的 分
药理作 用等方 面进行研 究。发现中药 甘草从提取工艺优化化学成分分离 到药 理作 用都有许多新的研究进 展但还有待 完善e因此 ,为进一步给全 面进
行 中药甘草提取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笔者作一综述如下。
【 关键词 】 甘草 ; 甘草酸 ; 甘草苷 ; 甘草次酸
中图分类 号 R 2 8 5 .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4 ) 3 2 — 0 1 6 3 - 0 3
② 吉林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
③北华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疗效 良好 。李孔龙等用 脐血干细胞 治疗 1 型糖尿病 ,将脐血
参 考 文 献
[ 1 】 张维娜 ,刘 尚全 ,袁媛 ,等 . 脐血 干细胞对 1 型糖尿病小 鼠的治疗效 应及作 用机 制 [ J 】 . 安徽 医科大学学报 ,2 0 1 4 ,4 9 ( 1 ) : 2 7 — 3 2 .
我 国是世 界上认识 和研 究甘草最早 的 国家 。东汉 的 《 神农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中甘草酸的含量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中甘草酸的含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69期121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物研究·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中甘草酸的含量高晓宁,刘沙,张立娟,白少静(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1430)0 引言我国诸多中药材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甘草,甘草中,甘草酸是相对重要的活性成分[1]。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检测甘草酸含量的主要方法。

1 实验1.1 检测仪器与试剂。

电子精密天平、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仪;甘草酸标准品,甘草,复方甘草片,乙腈;其它试剂均是分析纯;蒸馏水为实验用水。

1.2 配置标准溶液。

利用电子精密天平称取50 mg 甘草酸标准品,通过流动相溶解,将其定容到25 mL ,获取储备液0.2 mg/mL ,由流动相稀释标准并保存获取的液体即为低浓度标准溶液。

1.3 处理样品。

本次实验样品为复方甘草片与甘草,随机挑选购买。

利用粉碎机粉碎甘草,将粗粉过筛。

复方甘草片通过研钵将其研细。

在两个离心管中分别置入5 mg 样品粉末,添加5 mL 0.3%氨水,超声提出,时间为5 min ,完成提取后制冷并过滤,通过流动相定容滤液至10 mL ,最终获取试品溶液。

1.4 色谱条件。

流动相与流速分别是55%乙腈和1.0 mL/min ;进样体积、检测波长及柱温分别是20 μL 、256 nm 和30℃;色谱柱为Syncronis C18色谱柱。

2 结果与讨论2.1 确定研究方法2.1.1 确定色谱条件:甘草酸是属于酸性化合物,羧基作为分子中的一部分,处于流动相中的羧基具有较高的解离发生率,进而诱发色谱峰脱位,产生甘草酸色谱峰对称性减弱。

实验期间,需要合理选择流动相,并对相的筛选进行固定,保证甘草酸检测含量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避免解离羧基,实验过程中,可通过不同比例的磷酸添加对流动相进行调节,使其呈酸性[2]。

其次,甘草样品中具有诸多杂质,使得色谱分离难度增加,所以,实验时,需要对色谱柱合理选择,探索并研究流速,以便更好地设置分离度,保证性能、分析方法等与分析要求相符。

中药甘草中提取物的分析研究

中药甘草中提取物的分析研究

中药甘草中提取物的分析研究收集整理国内外对中药甘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资料,对中药甘草提取物基源、相关成分性质、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发现中药甘草从提取工艺优化化学成分分离到药理作用都有许多新的研究进展但还有待完善。

因此,为进一步给全面进行中药甘草提取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作一综述如下。

标签:甘草;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次酸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研究甘草最早的国家。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

甘草是常用药材,在中药材中产量和销量均居于其余药材的首位,同时也是食品加工、轻工业的重要原料。

传统医学认为,甘草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血、缓急止痛等功能,有“十药九草”之说。

因此探讨甘草中提取物的成分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甘草是一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神农本草经》称之为“美草”、“蜜甘”,并将其列为上品。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记载,甘草药材原植物有三种,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俗称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他们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1]。

1 基源评价不同品种甘草质量有别,利用基源的不同可对甘草质量进行部分程度的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甘草药材原植物有三种,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俗称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其中以乌拉尔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2]。

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是甘草主产的故乡。

伊克昭盟杭锦旗甘草的开发与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东汉(公元25-220年)年间被认为地道优质甘草的产地。

甘草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甘草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甘草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研究进展1 前言甘草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

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

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

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或甘草甜素(glycyrrhizin)及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甘草多糖等[1-2]。

研究表明[3],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具有解毒、消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还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癌症以及艾滋病等。

我国甘草资源丰富,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1.1[4-5]表1-1中国甘草资源的分布情况乌拉尔甘草新疆、甘肃、青海、陕两、宁夏、内蒙占、河北、山西、山东、辽宁、黑龙江, 光果甘草新疆和青海胀果甘草新疆刺果甘草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河南、陕西粗毛甘草仅分布在新疆的东部和北部黄甘草甘肃云南甘草云南、四川等高寒地区侧果甘草新疆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草酸(glycyrrhizic acid)或甘草甜素(glycyrrhizin)及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甘草多糖等。

此外,国内外对甘草及其制剂药理与临床应用方面也进行了研究。

本文就甘草的有效成分的分离及纯化,药理作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加以概述。

2 甘草的化学成分概述2.1 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2.1.1 黄酮类成分有研究证明,已发现了160多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药用作用优于甘草甜素[6],从云南甘草中已分离出12种化合物,刺果甘草中分离得42种化合物用。

2.1.2 其它化学成分1989年日本Toshio从黑龙江产乌拉尔甘草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个香豆素类成分,后来又分离到5个其他酚类衍生物。

贾世山等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产乌拉尔甘草叶分离到1个酚酸甙类成分。

中药词典甘草的药物分析

中药词典甘草的药物分析

中药词典甘草的药物分析
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是甘草酸。

甘草具有平肝
息风、和胃润肺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肝炎、胃炎、咳嗽等疾病。

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甘草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炎症。

2.抗溃疡作用:甘草能够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受损。

3.抗氧化作用:甘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

4.免疫调节作用:甘草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

5.抗病毒作用:甘草对一些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阻断病毒进入细
胞或复制过程。

6.抗肿瘤作用:甘草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
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此外,甘草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物分析,包括:
1.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对甘草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可以了解其主要活
性成分和化学特征。

2.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研究甘草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等药代动力学参数。

3.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甘草可以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药效和药代动力学。

4.临床药效评价:通过临床试验和观察,评价甘草在治疗特定疾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甘草的研究报告范文

甘草的研究报告范文

甘草的研究报告范文甘草(Glycyrrhiza)是一种常见且广泛使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本研究报告旨在总结甘草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以及潜在的研究方向。

一、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

2. 抗溃疡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胃黏膜修复来发挥抗溃疡作用。

3. 抗病毒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等疾病。

4. 抗氧化作用: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二、化学成分:甘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甘草酸、黄酮类化合物、甘露醇以及多种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对甘草的药理作用起到重要的贡献。

三、临床应用:甘草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抗炎、止咳、化痰、抗过敏、解热、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

例如,甘草可以作为胃药,用于治疗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等疾病;甘草还可以作为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等疾病。

四、潜在的研究方向:1.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甘草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常与其他药物联用。

研究甘草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结果,有助于指导合理用药。

2. 抗肿瘤作用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甘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进一步研究甘草的抗肿瘤机制和适用范围,有助于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

3. 抗糖尿病作用研究:甘草中的甘露醇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受体等途径来改善糖尿病病情。

4. 抗氧化作用研究: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机制和效果,有助于开发新的抗衰老和抗氧化药物。

综上,甘草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甘草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糖尿病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发掘其更多的药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