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探讨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性

原因。而要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 仅靠现有金融企业改善内部管 经济, 1,4 2 00) 0 ( .
量
. 昌
理 机制是 远远不够的, 关键是强 融业内 竞争。 化金 部的 为此, 必须
逐渐地消除国有银行对金融业 的垄断, 建立多元化 的金融体系。
【赵立 陈霞基于因 4 航, . 】 子分析的我国 金融风险 研究U中国 呈 J .
别 有偿 债 能 力 的难 度 较 大 , 且故 意逃 避 债 务 的 可 能性 也较 大 。 并
三 、 策 建 议 对 ( ) 化金 融制 度 环 境 一 优
通 过 内部 风 险 评 级 , 客 户 信 用 风 险 进 行 多 层 次 、 角 度 、 对 多
连续 性 的监 测 、 位 和 预 警 分 析 。 另 外 , 置 一 系 列 有 效 的 指 标 定 设 体 系 , 过 日常 核 算 , 映 出可 能 发 生 的 问 题 , 通 反 以便 银 行 决 策 部 门
。 财政金融 ・
Emi z 2 -a z 6 l . d
豳
浅析我 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性
口 康 海 莹 首 都经 贸大 学 工 商 管 理 学 院企 业 管 理 专 业 摘 要 : 金 对 于企 业 运 作 的 重 要 性 是 不 言 而 喻 的 , 旦 资金 不 足 , 业 就 像 置 身 于稀 薄 的 空 气 中 , 法喘 息 , 以 资金 是 企 业 资 一 企 无 所 长 久发 展 的持 续 动 力 。融 资 的 方 式 多种 多样 , 非 上 市公 司 相 比 , 市公 司 的融 资 方 法 更加 灵 活 , 文将 详 细 介 绍 各种 融 资方 式 的优 与 上 该 缺 点 , 点 研 究 上 市公 司在 选 择 融 资 方 式 时 的偏 好 性 及 其 原 因 。 重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治理对策研究

存在 明 显 的 差距 ” , 。
[ 关键词]上 市公 司 融资偏好 股权 融资
一
政府 治理
表 市 3城辫徘鳓l腿业 I 新 【 入
退 职 干 负 人 技 人 普 工 农 牧 无 业 休业 部 责 术 员 遁 人 林 等 职 管 员 服 人 人 务员 贝
2 学 历 之 所 以与 老 年 群 体 的 经 济 收 入 相 关 , 因为 在 国家 包 我 国上市公司融 资行 为却呈现出与发达 国家上市公司截 然不 同的 是
分配政策 下学历是决定 离退 休职业类 型的主要 因素 。 在我们 的 融 资偏好 。在 内源与外源融资选择上,我国上市公 司更偏 向于外 调查 中.9 .% 的具 有大 专以上学历老年群体 的离退休职业是 源融资来满足资金需求。发达 国家的上市公司 内源融 资约占资金 44
我 国上市公 司融资结构及股权融 资偏好
对融资偏好 的理论研究 由来已久 ,尤其 是 MY es和 Ma f r (9 4 的优序融 资理论 , 出了企业融资通常都遵循所谓 的 啄 18 ) 提 食顺序 ,即先 内源融资 、再外源融 资 .在外 源融 资中优先考虑
债 权 融 资 ,不 足 时 再 考 虑 股 权 融 资 。 国 外 的许 多 实 证 研 究 ,如 Tt n和 Wesl (9 8 i ma ses 18 )也 验 证 了 Myr 和 Mal 的这 一 结 论 。 e s jf u
事 .3 3( 5 ( 7( 2 ( 0( 9 识 9] 2 4 嚣 .4 1 1 05 【 9) 9 j 8) . 4 . 1 < j ) 0 ) 姗 学 忡 I( 6f 5 f 6( 9( l9 5 5 卯 5 7 0( 1. ) 6) . ) 6) 2) 0? 8 6 0) 00 7 历 舯 l{ l( 4( L1 32 0( l鸵 7i 32 6) .) 06 4 ) .I ,8 ( 1 .钔 2) 8) e 0
[ 关键词]上 市公 司 融资偏好 股权 融资
一
政府 治理
表 市 3城辫徘鳓l腿业 I 新 【 入
退 职 干 负 人 技 人 普 工 农 牧 无 业 休业 部 责 术 员 遁 人 林 等 职 管 员 服 人 人 务员 贝
2 学 历 之 所 以与 老 年 群 体 的 经 济 收 入 相 关 , 因为 在 国家 包 我 国上市公司融 资行 为却呈现出与发达 国家上市公司截 然不 同的 是
分配政策 下学历是决定 离退 休职业类 型的主要 因素 。 在我们 的 融 资偏好 。在 内源与外源融资选择上,我国上市公 司更偏 向于外 调查 中.9 .% 的具 有大 专以上学历老年群体 的离退休职业是 源融资来满足资金需求。发达 国家的上市公司 内源融 资约占资金 44
我 国上市公 司融资结构及股权融 资偏好
对融资偏好 的理论研究 由来已久 ,尤其 是 MY es和 Ma f r (9 4 的优序融 资理论 , 出了企业融资通常都遵循所谓 的 啄 18 ) 提 食顺序 ,即先 内源融资 、再外源融 资 .在外 源融 资中优先考虑
债 权 融 资 ,不 足 时 再 考 虑 股 权 融 资 。 国 外 的许 多 实 证 研 究 ,如 Tt n和 Wesl (9 8 i ma ses 18 )也 验 证 了 Myr 和 Mal 的这 一 结 论 。 e s jf u
事 .3 3( 5 ( 7( 2 ( 0( 9 识 9] 2 4 嚣 .4 1 1 05 【 9) 9 j 8) . 4 . 1 < j ) 0 ) 姗 学 忡 I( 6f 5 f 6( 9( l9 5 5 卯 5 7 0( 1. ) 6) . ) 6) 2) 0? 8 6 0) 00 7 历 舯 l{ l( 4( L1 32 0( l鸵 7i 32 6) .) 06 4 ) .I ,8 ( 1 .钔 2) 8) e 0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一
从上述 分析 可知 ,我 国上市公 司的融资结构上具有股权融资
结构偏好 , 长期融资决 策管理 中, 普遍存在‘ 债务, 轻 重股权” 的现象。 二、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 因 在成熟 的资本市场上 ,债务融资所 占的 比例要远大于股权融 资所 占的 比例 , 债券发行居 于主要地位 , 票发行居于次要地位 。 股
定资产折旧; 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 , 中又以债务融资优先 , 其 而将股 权融资作为最后的选择。 这种融资优序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 普遍 的验证。 但是我国的股权融资结构和融资优序与西方发达国家 有些不 同, 即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融 资优序原则存在明显的冲突。 本文分析 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 现状, 阐述了造成这种融资偏好的原 因。 并
徐 强
债 比率从 6 . %下降到 5 . %, 52 0 09 0 总体 呈下 降趋势 ,0 2年 ~20 20 04 年又恢复上升 到 6 . %, 66 2 这一上升趋势 主要是 由于《 上市公 司发
离了“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 序模型是由 Myr 18) 自提出的, es 9 4独 (
善 的情况下 , 绝大多数可转换债券最终势必转换成股票 , 投资者必 须转股才有可能使投 资有价值 ,所以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相 当于变
相的股权融资。 上市公 司偏好股权融资 , 其他融资手段都是为此服
务的 。
能会放弃这一投资机会 。从而给公 司提供 了合理的 “ 财务宽余资 源”如大量 的现金和市场有价证券 , 至未使用的负债能力。按照 , 甚 融资优序理论 , 上市公 司再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 , 即留存 收益 和国
融资研究 l I A C N T D N N IGS U Y F
从上述 分析 可知 ,我 国上市公 司的融资结构上具有股权融资
结构偏好 , 长期融资决 策管理 中, 普遍存在‘ 债务, 轻 重股权” 的现象。 二、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 因 在成熟 的资本市场上 ,债务融资所 占的 比例要远大于股权融 资所 占的 比例 , 债券发行居 于主要地位 , 票发行居于次要地位 。 股
定资产折旧; 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 , 中又以债务融资优先 , 其 而将股 权融资作为最后的选择。 这种融资优序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 普遍 的验证。 但是我国的股权融资结构和融资优序与西方发达国家 有些不 同, 即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融 资优序原则存在明显的冲突。 本文分析 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 现状, 阐述了造成这种融资偏好的原 因。 并
徐 强
债 比率从 6 . %下降到 5 . %, 52 0 09 0 总体 呈下 降趋势 ,0 2年 ~20 20 04 年又恢复上升 到 6 . %, 66 2 这一上升趋势 主要是 由于《 上市公 司发
离了“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 序模型是由 Myr 18) 自提出的, es 9 4独 (
善 的情况下 , 绝大多数可转换债券最终势必转换成股票 , 投资者必 须转股才有可能使投 资有价值 ,所以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相 当于变
相的股权融资。 上市公 司偏好股权融资 , 其他融资手段都是为此服
务的 。
能会放弃这一投资机会 。从而给公 司提供 了合理的 “ 财务宽余资 源”如大量 的现金和市场有价证券 , 至未使用的负债能力。按照 , 甚 融资优序理论 , 上市公 司再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 , 即留存 收益 和国
融资研究 l I A C N T D N N IGS U Y F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四 、 内 部 人 控 制 现 象 严 重 。 内部 人 控 制是 在 所 有权 与经 营权 分 离的 现代 企 业 中 , 当股 东 和债 权 人 无 法有 效 地 对 经 理 人 的行 为进 行全 面 的监 控 时 ,会 使
由银行贷款等 间接融资和发行债券 、股
票 等 直 接融 资 组 成 。相 对 于 直 接融 资 而 言 ,银 行贷 款 具 有 程 序相 对 简 单 、成 本 相 对 节 约 、 灵活 性 强 等优 点 ,可 以 发挥 财 务 杠 杆 的作 用 ,但 财务 风 险 较 高 ,限 制条 款 较 多 ,筹 集 数 额 有 限 ;相 对 于股 票融 资 而 言 ,债 券 融 资 资金 成 本 较 低 。 易 发 挥 财 务 杠 杆 的 作 用 ,保 证 股 本 对 公 司 的控 制 权 。但 财 务 风 险较 高 ,限 制 条款 较 多 ,筹 集 数额 有 限 ;相 对 于 债 券 融 资 而 言 ,股权 融 资 属 公 司永 久 资 本 , 无需 偿 还 ,不 必 负担 固定 的 利息 费 用 , 大大 降低 公 司 的财 务 风 险 。但 资 金 成本 相对 于 债 权 融 资 来说 较 高 ,并有 可 能 稀 释 原 有股 权 。 面 对 不 同的 融 资 方式 ,企 业 在融 资 时该 如 何选 择 ,是 否存 在 融 资 偏 好 和 “ 序 ” 融 资? 又 是 哪 些原 因促 优 使 上 市公 司存 在 着这 种 股 权 融 资 的偏 好
司的融资结构应充分考虑内部融资的优
点 ,以 内部 融 资 为 主 ,这 有 利于 降 低 融
、
外 部债 券市 场 发 展 缓 慢 。现 阶
东 占绝对控股地位 ,使得 国有资本主体 缺位 ,缺少监督和约束。再加之国有股 不参与市场流通 ,股票升值的同时不能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及对策探讨

4上市公司的负 债融资不平 衡 . 我 国 卜市公 司的长期 财 务杠杆普 遍低 于 短期财 务杠
杆 , 现 了上市 公 刮在负债融 资方 面 对银 行 借款 的偏好 , 休
企 业经 营不善是 容易 引发财 务 危机或 破产 风险 ;而股票 融 资使 得 企业 拥 有 一 笔 永 不 到期 的可 以 自由支 配 的资
和公众流通股。 而国有股缺乏人格化的产权主体 , 无法对
企业进 行有 效的 监督 和控 制 ;而分 散的 中小股东 存在严 重 的投 机性和 “ 搭便 车” 为 , 行 内部人控 制现象严重 。这就
银 行借款 是形成短 期财 务杠杆 的动 力 。偏 高 的流动 负债
水平既约束 市公司扩大总负债 ,又影响了其高负债的
能力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加 了 【 从 . 市公 司的信用风 险和流动性 风 险。
使企业的融资方式更多的体现经理人的意志,经理人越
不想承担 风险 , 越偏好 于股权 融资 。
4考核制 度 的不 合理 .
二、 对我国上市公 司融资偏好 的原 因分析
1 . 股权融资成本偏低
从理论 上讲 , 债券融 资成本应 比股权融 资成本低 。 但 是在我 国 , 融资成本实 际 上却低 于债券 融资成本 。 股权 ①
魏 大喜
( 阳药科 大学 , 辽宁 沈 [ 摘 沈阳 10 1 ) 10 6
要】 从我国上 市公司资本结构构成可以看 出, 出了我国上市公 司具有偏好股权融资的倾向。其原 因是 由股权融 得
资成本偏低、 公司治理的不完善、 考核制度的不合理等。偏好股权融资有其 负效应 : 影响 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严重扭曲了资本市 场功能, 导致社会 生产过剩以及股 东权益损耗。应深化银行体制改革 , 完善公 司治理机构、 大力发展公 司债券市场、 快股权资 加
杆 , 现 了上市 公 刮在负债融 资方 面 对银 行 借款 的偏好 , 休
企 业经 营不善是 容易 引发财 务 危机或 破产 风险 ;而股票 融 资使 得 企业 拥 有 一 笔 永 不 到期 的可 以 自由支 配 的资
和公众流通股。 而国有股缺乏人格化的产权主体 , 无法对
企业进 行有 效的 监督 和控 制 ;而分 散的 中小股东 存在严 重 的投 机性和 “ 搭便 车” 为 , 行 内部人控 制现象严重 。这就
银 行借款 是形成短 期财 务杠杆 的动 力 。偏 高 的流动 负债
水平既约束 市公司扩大总负债 ,又影响了其高负债的
能力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加 了 【 从 . 市公 司的信用风 险和流动性 风 险。
使企业的融资方式更多的体现经理人的意志,经理人越
不想承担 风险 , 越偏好 于股权 融资 。
4考核制 度 的不 合理 .
二、 对我国上市公 司融资偏好 的原 因分析
1 . 股权融资成本偏低
从理论 上讲 , 债券融 资成本应 比股权融 资成本低 。 但 是在我 国 , 融资成本实 际 上却低 于债券 融资成本 。 股权 ①
魏 大喜
( 阳药科 大学 , 辽宁 沈 [ 摘 沈阳 10 1 ) 10 6
要】 从我国上 市公司资本结构构成可以看 出, 出了我国上市公 司具有偏好股权融资的倾向。其原 因是 由股权融 得
资成本偏低、 公司治理的不完善、 考核制度的不合理等。偏好股权融资有其 负效应 : 影响 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严重扭曲了资本市 场功能, 导致社会 生产过剩以及股 东权益损耗。应深化银行体制改革 , 完善公 司治理机构、 大力发展公 司债券市场、 快股权资 加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

我国大 多数上 市公司 没有明确 的股利分配政 策 , 相关 法规 也没 有对 此作 出要求 , 股利在支 付上具有 较大 的随 意性 , 多公 司 多年分 一次 股 很 利 , 的甚至不分股 利 。在这 种情 况下 , 权融 资的 成本 大大 低于 债 券 有 股 融资利率 , 也低于银 行贷款利 率。此外 , 着我 国新 股发行政 策的 改革 , 随
文 章 编 号 :0 9 88 (00 0 — 0 3 0 10 — 23 2 1 ) 1 0 2 — l
理配置 , 大大降 低了 资本市 场上资金的使用效 率 , 易引起证券市场 的动 容
荡。 2 3 助 涨 了 弄 虚 作 假 现 象 .
上市公司对发行股票的热衷, 使一些公司为了达到 发行股票的目的不择 手段 , 编造 务报表 , 虚拟经营业绩 。融资后盈利水平每况愈下 , 使得投资 者无法获得预期报酬, 严重挫伤投资者积 眭, 损害投资者利益。
21 0 0年 1月
大 众 商 务
Po ulr Busn s p a ie s
No. 2 0 1, 01
( 总第 19期 ) 0
( u lt e , O 19 C mua vl N . 0 ) i y
试析 我 国上 市公 司股 权 融 资偏 好 成 因及对 策
于 臻
(西南财经 大学保 险学 院 , 四川 成都 6 13 1 1 0)
这与西方 资本结构理 论背道而驰 。本文 首先分析 了我国上市公 司股权 融资偏 好 的成 【 摘 要 】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
最 因 , 后 指 出 了这 种 融 资 方 式 给 公 司 、 资 者 及 社 会 带 来 的 危 害 后 针 对 这 种 现 象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解 决 办 法 。 然 投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负面效应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负面效应及对策)
一、成因:
1. 相对低廉的融资成本:我国资本市场对上市企业提供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许多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
2. 企业发展需要:很多上市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才能支撑其业务的持续发展,股权融资则能够更快速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3. 股权文化:我国股权文化尚未完全成熟,很多上市公司认为股权融资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融资方式。
二、负面效应:
1. 股权稀释:公司通过股权融资方式募集资金,会导致股权在公司结构中的比例降低,股东的实际控制权被稀释,可能导致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2. 监管约束:股权融资也面临着市场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需要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和监管框架的要求来进行股权融资,这些规定和要求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负担也不容忽视。
3. 市场风险:股权融资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企业需要在股权融资中积极规避风险,同时也要承受市场原本的风险。
三、对策:
1. 多样化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应该会根据各自的情况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包括债权融资、定增融资等等。
2. 合理运用市场规则:企业应该根据市场规则,合理使用股权融资方式,重视市场监管,避免违规行为。
3. 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提高投资者信心,维护股东权益。
浅析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Ma j l u f ( 1 9 8 4 ) 提 出的融资优序 理论认为企业融 资一般 会遵 循 内
部融 资、 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的顺序 。但 是我国的上市公 司却 表现 出了与之 理论 相背离的现象 , 我 国上市公司更偏 向于股权
二、 经济后果分析 ( 一) 不利于上市公 司的成长 就 目前 而言 , 股权 融资对于上市公司 的经 营者来说 是一种
何, 然 后 从 治 理 层 面 上提 出 一定 的解 决措 施 。
【 关键词】 融 资优序理论; 股权融 资偏好
资金是经济增长与企业发展 的主要 生产要 素 , 企业从不 同 险厌恶 , 这种 内生将始终存在 , 因而股权偏好也就成 为必然 。除 渠道 以不 同方式筹集资金的分布状况表现为融资结构。一般来 了上述 学者的观点之外, 在其他方面: 王小哈和 周永强 ( 2 0 0 2 ) 认 说, 企业 的资金按来源 分为 内源 融资和外 源融 资, 内源融 资主 为不完 善的 资本市场 是造成 我国上市 公司偏好股 权融 资的 原 要 由留存收益和折 旧构成 ; 外源融资主要包括 发行股 票、 债券 、 因; 胡道勇 ( 2 0 0 3 ) ) 认为 原因之一 是考核指标不合理 : 宋力 、 孙峰
进 行 了探讨 , 分 析 了企业 内外部 治理结构 的不完 善、 证券市场 取 向。其 结果是上 市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 如何进 行对 行政部 门
发展缓慢 、 证 券 市 场 发行 政 策 存 在 严 重 缺 陷 等 问 题 , 得 出 了 上 的 公 关 及委 托 理 财 方 面 上 ,而 忽 视 了 公 司 主 营 业 务 的 拓 展 、 新
的研 究分析 中也得 出了权益融 资成本远 低于 债务融 资成本 是 可 能 在 短 期 内使 得 企 业 会 计 报 表 得 到 粉 饰 , 但 是 从 长 远 看 却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