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尿失禁健康讲座(SUI)

植入物应覆盖存在脱垂缺陷的全部区域
前部 Gynemesh PS 后部 Gynemesh PS
子宫 膀胱
直肠 肛门
尿道 阴道
PROLIFT骨盆底修复系统
导杆/套管/回收装置
Prolift Gynemesh 整体修复植入物
Prolift Gynemesh 前部修复植入物
Prolift Gynemesh 后部修复植入物
我的身体怎么会有这种问题?
女性的生理结构
子 宫 直 肠 膀胱 耻骨联合 尿道 阴 道
我的身体怎么会有这种问题?
年龄
年纪大了,身体也逐渐老化。
尿道和膀胱周围的支持韧带和肌肉都松弛了。 尿道扩约肌的功能退化了 膀胱由于受到刺激或损伤,
可以引起尿失禁。
生育
生育过程中对盆底的损伤也会引起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病因
♣ ♣ ♣ ♣ ♣
分娩及分娩创伤 阴道及尿道手术 尿道及尿道组织功能障碍 盆腔内肿块 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
生育过程对盆底肌肉的损伤
尿道缺乏必要的依托
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分级
I度:咳嗽等腹内压增高时,偶有尿失禁,可 以正常参加社会活动。 II度:任何屏气及使劲都有尿失禁,常有内裤 潮湿,需作更换。
北京:22.9% ( 1197 /5221) 2006年 长沙:23.72 %(1170/4933) 2007年 广州:34.5 %(219/634) 2005年 武汉:28.14%(65/231) 2004年 福州:8.96%(425/4745) 2004年 湖北利川:16.8(250/1489) 2005年 浙江富阳:15.1%(776/5127) 2006年 云南农村:23.36%(492/2106)2005年 欧美女性的患病率大约在8.0%至41.2%,日本为8.5%至40.6%
尿失禁ppt课件

3 急迫性尿失禁
• 有强烈的尿意时
不自主的排尿
• 机制:大脑皮质对脊髓低级排尿中枢的抑 制减弱,或膀胱逼尿肌张力增高、反射亢 进,膀胱收缩不受控制。
• 表现:膀胱不随意的收缩而不自主的排尿。
• 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 外、脑瘤、多发性硬化和帕金森、尿路感 染等。
4 功能性尿失禁
• 因身体功能或认知功能受损
健康评估
一、尿失禁的定义
• 正常膀胱的贮尿功能,有赖于膀胱逼尿肌的顺应 性使膀胱贮尿时的内部压力维持在足够低的水平, 以及尿道括约肌与其周围组织的张力足够高,能 阻止膀胱内尿液外漏。当各种原因使膀胱逼尿肌 异常收缩或膀胱过度充盈致膀胱内压升高超过正 常尿道括约肌的张力,或尿道括约肌因各种原因 麻痹、松弛导致尿道阻力过低,从而发生自主排 尿能力丧失,尿液失去控制地从尿道流出的现象 称为尿失禁。
• 常见于: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膀 胱颈梗阻、尿道狭窄等,以及神经系统病 变。
压力性尿失禁者 反射性尿失禁者
三、临床表现 急迫性尿失禁者
功能性尿失禁者 溢出性尿失禁者
SUCCESS
THANK YOU
2023/8/21
压力性尿失禁者
• 特点:当咳嗽、打 喷嚏、大笑、跑跳、 举重物等腹压骤然 增高时,即可有少 量尿液不自主由尿 道口溢出。
•尿液刺激皮肤可引起皮炎,局部皮肤潮湿可 致皮肤浸渍,受压后易发生压疮。老年人因为 尿急导致跌倒和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四、问诊要点
1.尿失禁的临床表现特点及严重程度尿失禁发生的时间, 是间断抑或持续发生,每次尿量,排量前有否尿意及有无 诱因。
根
0级者:从来不漏尿
据
尿
1级者:每周大约漏尿1次或经常不到1次
尿失禁科普小常识

尿失禁科普小常识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被成为尿液控制障碍,这种疾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患者难以控制尿液的流动,从而致使尿液无法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排放。
通常,尿失禁是一种不显著的疾病,但是它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人们的社交生活和情感健康造成威胁和影响。
故此,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尿失禁,本文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关于尿失禁科普小常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尿失禁的症状尿失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尿液流失的无法控制,通常会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发生,例如咳嗽、大笑或运动等。
在患有尿失禁的人身上,由于膀胱的功能受损,导致尿液的流动受到障碍,出现了这种不良症状。
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会因为过度活动的膀胱而感到尿急,这时他们需要及时找到厕所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在到达厕所之前,如果出现无法控制尿液的流出的话,就被称为急性尿失禁。
因为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得很突然,所以很容易给人带来不适和尴尬,造成心理上的不适。
而对于长期患有尿失禁的患者来说,他们常因无法控制自己的膀胱,而导致频繁地尿床或需要经常使用护理垫。
这种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同时还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尿失禁的病因尿失禁的发生较为常见,其病因也非常复杂,包括有许多不同的因素。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是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损伤。
不过,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损伤也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女性经历生育过程时,子宫和胎儿的压力会对骨盆底肌肉造成损伤,这是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年龄的增长也是尿失禁的常见原因之一,身体机能的老化会导致肌肉和神经系统的衰退,从而增加尿失禁的风险。
而除此之外,中风和脊髓损伤也是导致尿失禁的常见原因。
其中,中风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从而影响膀胱和尿道的控制能力;脊髓损伤则可能会导致膀胱无法控制排尿,从而导致尿失禁发生。
另外,神经系统疾病也可以导致尿失禁,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尿失禁的发生。
小便失禁的名词解释

小便失禁的名词解释小便失禁是指无法控制尿液排泄的现象,也被称为尿失禁、尿布症、尿道同乐等。
这一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普遍,尤其是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小便失禁会导致个体感到羞耻、尴尬和痛苦,严重时甚至影响社交和心理健康。
小便失禁的形成原因很多。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盆腔肌肉松弛或损伤,也包括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
生理因素,如妊娠和分娩,也可能导致小便失禁。
此外,一些药物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可能会引发小便失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小便失禁的风险。
小便失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种常见的类型是压力性尿失禁,当体内压力突然增加时(例如咳嗽、打喷嚏或举重),会导致尿液无法控制地流失。
另一种类型是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会突然感到强烈的尿液排泄欲望,难以控制。
还有一种类型是混合性尿失禁,即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
治疗小便失禁的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治疗、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行为治疗主要通过建立正常排尿习惯、锻炼膀胱肌肉和加强盆底肌肉来改善症状。
物理疗法包括经过训练增强膀胱肌肉的电刺激和尿道支撑器。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抑制膀胱收缩的抗胆碱药物和增强尿道括约肌张力的药物。
对于严重病例,手术可能是最后的选择。
尽管小便失禁可能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应当强调的是,小便失禁是一种可以治疗和管理的疾病。
患者首先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和医生的合作非常重要,因为对于每个患者来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不尽相同。
对于患有小便失禁的人来说,更加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接受周围人的支持。
患者可以参加与小便失禁相关的支持小组或线上社区,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和分享治疗方法。
重要的是要明白,小便失禁并非无法解决的问题,相应的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可以帮助患者重获自信和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小便失禁是一种常见且可治疗的疾病。
尿失禁的名词解释

尿失禁的名词解释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是指由于尿液无法控制而导致的意外尿失禁的病症。
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更常见于女性和老年人。
尿失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只会偶尔滴漏尿液,而有些人可能会完全无法控制排尿过程。
尿失禁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1. 急迫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指突然出现强烈尿意,而无法及时到达厕所而发生的尿失禁。
这种类型的尿失禁通常与膀胱过度活动有关,导致尿液无法有效地被存储,从而引起尿意强烈和频繁排尿。
2. 应力性尿失禁(stress incontinence):指体力活动或压力施加在腹部时,如咳嗽、打喷嚏或跑步时发生的尿失禁。
这种类型的尿失禁通常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组织的松弛或损伤导致的,这会影响到尿道和膀胱的支撑结构。
3. 混合性尿失禁(mixed incontinence):指同时存在急迫性和应力性尿失禁的症状。
这种类型的尿失禁常见于女性,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
4. 过度流尿(overflow incontinence):指由于膀胱不能完全排空而导致的尿失禁。
这种类型的尿失禁通常与膀胱无法有效收缩或尿道梗阻有关,导致尿液无法顺利排出。
尿失禁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和疾病引起的,包括膀胱肌肉功能障碍、盆底肌肉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妇女生殖器官手术、药物副作用、膀胱炎等。
治疗尿失禁的方法取决于其类型和原因,可以包括行为疗法、膀胱训练、盆底肌肉锻炼、药物治疗、手术等。
尿失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会导致患者感到羞耻、尴尬和社交孤立。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尿失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自信和正常生活。
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坚持盆底肌肉锻炼等,来减少尿失禁的风险。
尿失禁名词解释护理学

尿失禁名词解释护理学
尿失禁是指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无法控制尿液的排泄,导致不自主地尿液泄漏或无法控制地排尿。
它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问题,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护理学中,以下是与尿失禁相关的一些重要术语的解释:
1. 尿失禁:指患者无法控制尿液排泄的情况,包括尿液泄漏、尿急、尿频等症状。
2. 非暂时性尿失禁:指长期存在的、持续的尿失禁问题,与患者的身体状况、神经控制或泌尿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3. 暂时性尿失禁:指短期出现的、可逆的尿失禁问题,通常是由于暂时性的病理因素、药物副作用、感染或外部因素引起。
4. 功能性尿失禁:指由于神经控制失调或肌肉功能障碍导致的尿失禁,而非由于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引起的。
5. 压力性尿失禁:指在咳嗽、打喷嚏、笑或运动等腹压增加
的情况下发生尿液泄漏,通常是由于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减退导致的。
6. 急迫性尿失禁:指尿液无法控制地泄漏,伴随着强烈的尿意和尿急感,通常与膀胱过度活动有关。
7. 混合性尿失禁:指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情况,即患者在腹压增加和尿急两种情况下都会出现尿液泄漏。
8. 尿失禁评估: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尿液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等,以确定尿失禁的类型和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尿失禁护理方案

尿失禁护理方案1.产后压力性尿失禁2.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3.如何护理尿失禁病人4.尿失禁病人要怎样护理?5.老年人有尿失禁怎么护理6.尿失禁患者如何护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尿失禁的一种,多发于产妇。
表现为行走时、一般体力劳动时、大笑或打喷嚏时,尿液不自主地漏出,产妇多采取多次提前上厕所的方法来避免。
通过强化盆底肌肉张力锻炼,可促使漏尿症状减轻或消失。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膀胱不能维持期控制排尿的功能、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称为尿失禁。
产妇如果骨盆底肌肉受损,强度削弱,就会出现尿失禁。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大于最大尿道压时,在无逼尿肌收缩的状态下,尿液不亢主地排出,多在咳嗽、运动等腹压增加时发生。
往往由于分娩、产伤造成膀胱颈、尿道支撑结构破坏,尿道周围结缔组织损伤和松弛,尿道活动度过大等引起;或由于结缔组织弹性下降,尿道内括约肌功能缺陷或创伤,尿道不能正常关闭所致。
1、生育损伤这是造成压力性尿失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女性在怀孕分娩过程中所导致盆腔底部的肌肉松弛,从而改变了膀胱与尿道的正常位置,使尿道对尿液的控制能力降低。
同时女性的盆骨比男性的更为宽大,肌肉支持力弱,女性尿道也较男性的短,平均只有3CM。
因此很多妈妈只要有腹部用力的动作(如咳嗽、大笑、跳跃、弯腰等)使腹压增加,压迫到膀胱就会漏尿,这也是困扰着众多妈妈们尴尬时刻。
2、激素变化在怀孕期间,机械及激素变化引起肾脏生理变化,最常见的排尿频率和造成的应力性尿失禁。
怀孕期间的其他症状包括尿急,尿失禁,尿不尽,慢流。
3、其他在怀孕期间增加压力性尿失禁是辩称是受损害的筋膜,韧带,盆底肌肉和神经的支持的结果,控制膀胱颈和尿道。
4、高发人群年龄大、多胎生育、多次流产、年龄较大或体形偏胖的女性,发病率较高。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女性产后不能如意约束小便而自遗,常伴小便过频,甚至于白昼达数十次。
1、产伤型难产(滞产)或手术产后,不能约束小便,或尿液自阴道漏出,初起淋沥涩痛,尿中夹血丝,继而疼痛,小便自遗,苔薄白,脉缓。
尿失禁精选题(含答案)

尿失禁精选题A1型题1.尿失禁是指()A.尿液连续从膀胱中流出,膀胱呈空虚状态B.腹内压突然增加时,尿液不随意地流出C.膀胱充盈期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内压力而造成尿液溢出的病症D.膀胱不受意识控制而发生排空E.膀胱过度充盈而造成尿不断溢出2.关于尿失禁的分类,下列错误的是()A.按年龄、性别:小儿、成年、老年性;男性、女性B.按临床表现:真性、充溢性、急迫性、压力性C.按病因:神经源性、梗阻性、创伤性、精神性、先天性D.按尿动力学特征:真性压力性、急迫性、充溢性、假性、先天性E.按尿失禁特点:连续性、间断性、完全性、夜间性3.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标准化名词定义,以下哪项不是尿失禁的类型()A.真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B.急迫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C.混合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D.原发性遗尿、中枢性尿崩症(CDI)、肾性尿崩症(NDI)E.完全性尿道关闭功能不全、不稳定性尿道4.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引起尿失禁的病因()A.下丘脑一神经垂体病变,或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AVP)敏感性缺陷B.外伤、盆腔手术损伤膀胱及括约肌的运动或感觉神经C.前列腺增生、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膀胱肿瘤、结石、炎症、异物D.脑血管意外、脑萎缩、脑脊髓肿瘤、侧索硬化E.雌激素缺乏、分娩损伤、子宫脱垂,膀胱膨出5.真性尿失禁是指()A.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道内尿失禁B.伴有强烈尿意的不自主性漏尿C.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同时存在,并伴膀胱括约肌功能不全D.膀胱过度充盈引起尿液溢出E.膀胱失去控制尿液的能力,膀胱空虚6.压力性尿失禁是指()A.因神经性疾病产生的逼尿肌反射亢进作为主要动力引起的尿失禁B.伴有强烈尿意的不自主性漏尿C.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道内尿失禁D.膀胱过度充盈引起尿液溢出E.膀胱失去控制尿液的能力,膀胱空虚7.急迫性尿失禁是指()A.尿道关闭压呈持续负值,无膀胱压升高B.伴有强烈尿意的不自主性漏尿C.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道内尿失禁D.膀胱过度充盈引起尿液溢出E.膀胱失去控制尿液的能力,膀胱空虚8.充溢性尿失禁是指()A.膀胱过度充盈引起尿液溢出B.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道内尿失禁C.伴有强烈尿意的不自主性漏尿D.膀胱失去控制尿液的能力,膀胱空虚E.尿道关闭压呈持续负值,无膀胱压升高9.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临床对尿失禁患者的初步评估范畴()A.尿失禁的性质、时间长短及对生活的影响程度B.是否有外伤、手术或药物治疗史,治疗成功程度C.尿失禁是否与服药和外科治疗有关D.是否存在盆底肌松弛及相关改变E.是否需手术及采取何种术式治疗10.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尿失禁的检查方法()A.残余尿量、膀胱尿道造影B.膀胱测压、站立膀胱造影C.闭合尿道压力图、肌电图D.排泄性尿路造影、ECTE.膀胱压力、尿流率11.以区别尿道阻力过高(下尿路梗阻)与阻力过低引起尿失禁的检查是()A.膀胱尿道造影B.膀胱测压C.残余尿量测定D.闭合尿道压力图E.尿流率12.如有残余尿,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主要是观察()A.尿道阻力过高还是尿道阻力过低B.梗阻部位在膀胱颈部还是尿道外括约肌C.有无抑制性收缩,膀胱感觉及逼尿肌有无反射D.逼尿肌和括约肌协同功能有无失调E.括约肌有无抑制性松弛13.膀胱测压的目的是()A.观察有无抑制性收缩,膀胱感觉及逼尿肌有无反射B.观察梗阻部位在膀胱颈部还是尿道外括约肌C.观察膀胱内压增加时(如咳嗽)尿道压力也上升D.观察逼尿肌和括约肌协同功能有无失调E.观察括约肌有无抑制性松弛14.站立膀胱造影如见到后尿道的近侧1~2cm处有造影剂充盈(这部分尿道无横纹肌),说明()A.膀胱无抑制性收缩,逼尿肌无反射B.梗阻部位在膀胱颈部C.梗阻部位在尿道外括约肌D.逼尿肌和括约肌协同功能失调E.排尿的交感神经功能受损后尿道平滑肌松弛15.下列对尿动力学检查的评价中,错误的是()A.用于了解逼尿肌功能状态B.用于鉴别不稳定膀胱和前列腺增生C.最大尿流率低提示膀胱收缩力降低D.膀胱压力测定、漏尿点压测定是一线测试项目E.压力性尿失禁出现最大尿道压降低、功能尿道长度缩短、咳嗽尿道闭合压负值、压力传导率<116.棉签试验主要用于女性尿失禁病因的鉴别,下列对检查结果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正常女性腹壁放松时,棉签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度~+10度B.屏气后棉签保持原位置,表明尿道与膀胱解剖关系正常C.屏气后棉签露出部分比原来上翘10°,表明尿道膀胱后角已消失,但无尿道下垂D.屏气后棉签上翘15°,表明尿道已下垂E.屏气后棉签上翘与水平线夹角>45°,后尿道显著下垂17.急迫性尿失禁的药物治疗,首选()A.山莨菪碱B.丁溴东莨菪碱C.溴丙胺太林D.阿托品E.托特罗定18.对括约肌功能不全性尿失禁的药物治疗,首选()A.苯丙醇胺B.麻黄碱C.氨酚伪麻美芬D.氨酚伪麻那敏E.氨麻苯美19.无张力膀胱的药物治疗,首选()A.毛果芸香碱B.氯贝胆碱C.乙酰胆碱D.醋甲胆碱E.卡巴胆碱20.括约肌协同作用失调的药物治疗,常用的是()A.阿替洛尔B.妥拉唑啉C.酚妥拉明D.哌唑嗪E.酚苄明21.前列腺增生手术后发生真性尿失禁的原因是()A.损伤尿道外括约肌B.损伤尿道内括约肌C.术前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D.尿道、膀胱感染性炎症E.前列腺长期压迫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22.尿失禁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正确的诊断步骤是()A.合并疾病诊断、分型诊断、程度诊断、确定诊断B.确定诊断、程度诊断、分型诊断、合并疾病诊断C.分型诊断、程度诊断、合并疾病诊断、确定诊断D.程度诊断、分型诊断、确定诊断、合并疾病诊断E.确定诊断、合并疾病诊断、程度诊断、分型诊断A2型题1.患者女,5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失禁(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
二病因尿失禁的病因可分为下列几项:①先天性疾患如尿道上裂;②创伤如妇女生产时的创伤,骨盆骨折等;③手术成人为前列腺手术、尿道狭窄修补术等;儿童为后尿道瓣膜手术等;④其他各种因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
三临床表现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4类。
充溢性尿失禁是由于下尿路有较严重的机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潴留,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
该类患者的膀胱呈膨胀状态。
真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间歇排尿(间歇性尿失禁),排尿没有感觉。
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或急性膀胱炎等强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严重的尿频、尿急症状。
由于强烈的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而发生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上楼梯或跑步时)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
引起该类尿失禁的病因很复杂,需要作详细检查。
四检查1.测定残余尿量
以区别因尿道阻力过高(下尿路梗阻)与阻力过低引起的尿失禁。
2.膀胱尿道造影
如有残余尿,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梗阻部位在膀胱颈部还是尿道外括约肌。
3.膀胱测压
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膀胱感觉及逼尿肌无反射。
4.站立膀胱造影
观察后尿道有无造影剂充盈,尿道功能正常者造影剂被膀胱颈部所阻止,如有关排尿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则后尿道平滑肌松弛,造影片上可见到后尿道的近侧1~2cm处有造影剂充盈,因这
部分尿道无横纹肌。
5.闭合尿道压力图
6.同步检查
必要时行膀胱压力,尿流率,肌电图的同步检查,以诊断咳嗽-急迫性尿失禁,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协同失调以及由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引起的尿失禁。
7.动力性尿道压力图
用一根特制的双腔管,末段有二孔,一孔置于膀胱内,另一孔在后尿道,尿道功能正常者在膀胱内压增加时(如咳嗽时)尿道压力也上升,以阻止尿液外流,有少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内压增高时,尿道压力不上升,从而尿液外流。
五诊断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确诊。
六治疗1.保守治疗
(1)雌激素替代疗法世界各国专家都积极主张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补充更年期妇女体内雌激素不足,以防治老年性阴道炎、压力性尿失禁、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
有些已绝经的老年女性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初期,会出现少量“月经”现象,这属正常现象,仍可继续应用,稍后会逐渐消失。
由于个体差异对雌激素敏感性不同,应该在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下实行个体化用药。
既往患过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的人则不宜使用或慎用。
除此之外,尿道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后,防御致病微生物上行感染的免疫力随之下降。
因此,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率极高,雌激素替代疗法和抗感染应同时进行,才可在短期内获得满意疗效。
(2)运动疗法有学者统计分析,约有70%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通过加强盆底肌张力的锻炼而使症状得到减轻或获得纠正。
其方法为:每日进行45—100次紧缩肛门及阴道运动,每次5秒;平躺在床上,每天至少进行仰卧起坐运动2次;平卧在床上进行快捷而有规律的伸缩双腿运动,每日3次;提倡蹲式排便,蹲式排便有益于盆底肌张力的维持或提高。
(3)中医针灸疗法针刺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也可提升盆底肌的张力,从而改善膀胱功能。
2.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于轻度尿失禁患者,对于中、重度的患者,必须采取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法一般采取阴道前壁修补,远期疗效差,且仅限于轻度尿失禁患者。
国外有学者采用无张力“尿道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效果。
其方法是使用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悬吊带,通过微创手术进行膀胱颈悬吊。
手术后,患者体内的纤维组织会逐渐长入聚丙烯网带内,故
能有效长久保持尿道支撑,有人把这种吊带称为”柔性支架”。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