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霞水文课设

合集下载

汉阴县X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3.3水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汉阴县X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3.3水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题第三节水资源1 课时安排共( 2 )课时课程标准P14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1.利用图表、数据等资料感知水资源紧张的现象,并尝试分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认识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教学重点1.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难点推测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教学方法比较学习法自主导学法、练习法、讲述法教学准备课件课前作业你知道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区别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环节一一)水是宝贵的资源出示漫画“全球水危机”结合课本P76活动题2谈谈你对水资源危机的看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问题。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

我国的水资源就面临一系列问题。

课中作业结合课本P76活动题2谈谈你对水资源危机的看法环节二(二)我国的水资源问题1.水资源短缺【提问】上图反映我国水资源什么问题?(答: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不足)【讲述】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除了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不足外,还有哪些原因?出示漫画“洗车”【提问】这幅漫画反映什么问题?在我们身边有类似现象发生吗?(答:略)【活动】请结合我们身边出现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也画一幅漫画。

(学生画完后,展示学生作品)出示漫画“就地取材”这幅漫画反映什么问题?(生答:水资源污染严重)【播放视频】“水资源污染”(或水资源污染图片)【提问】结合漫画和录像(图片),请你说出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小结】水资源短缺,是我国水资源问题之一。

水文地质复习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水文地质复习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30页
W3 =KWI=100×50××5/1000×365=18250000m3/a W4 =K'WI=0.001×45×1000000×20/20×365=16425000m3/a
总补给量:312575000m3/a
Z=0.00008×180×1000000×365=5256000m3/a Q=8000000×365=29000m3/a 总排泄量:297256000m3/a
水质季节改变不明显长期,长期向淡化方向发展。 2. 承压水 承压水动态类型皆为径流型。
第20页
第三节 地下水均衡
地下水均衡: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段中,地下 水水量、盐量、热量、能量收支间数量关系称为地 下水均衡。
一、均衡区与均衡期
均衡区:进行地下水均衡计算所选定区域。
均衡期:进行地下水均衡计算所选定期间段。
第10页
(3)地质原因影响 是由地形和地质体岩性、结构、结构所决定系统内
部原因。
潜水:
影响潜水动态地质原因:包气带岩性、潜水埋深 (包气带厚度)和给水度。
潜水埋深愈大,水在包气带运移时间愈长,地下水 位抬高时间滞后愈长,水位随时间改变曲线呈现为较 宽缓波。
包气带岩性渗入性愈好,地下水位抬高时间滞后愈 短,水位随时间改变曲线呈现为较陡波。
内地下水各种收(+)、支(-)项代数和等于含 水系统(含水层)中储存水量改变量。
设某一地域天然状态下: 收入项为A,包括:大气降水量(X)、地表水 流入量(Y1)、地下水流入量(W1)、水汽凝结 量(Z1); 支出项为B,包括:地表水流出量(Y2)、地下 水流出量(W2)、蒸发量(Z2); 均衡期内地下水储存量改变量为△W; 则均衡方程为:A - B = △W
c. 丰水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 给地表水。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2-水_苏教版-word文档资料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2-水_苏教版-word文档资料

27、《水》导学案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抓住课文语句体会“由于缺水,水便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体验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一、课前延伸:1、正确认读下列词语(在书上标注意思)泉眼珍贵期盼水窖炎热骄阳风干权威麦秆扇吸吮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读三遍),用概括性的语言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二、课内探究:1、“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找出有关语句仔细读读,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描述的,批注自己的理解。

2、缺水给村里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结合具体事例体会这种“乐”,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先自主阅读,勾画重点词句,批注体会,然后组内交流)三、拓展阅读《饿水》四、巩固练习:(一)、语音世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挑水(tiāo tio)期盼(qī qí)储水(xù chǔ)倾注(qīn qīng)膝盖(qī xī)(二)、词语广角(先给多音字加拼音,再组词)()()()挑得藏()()()()()()倒扇干()()()(三)、句子练习(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吗?是的打“√”,不是就打“×”,请选择。

)比喻拟人1.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

()2.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

()3.就像过节一样,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

()(四)、课文传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1.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这是我听到的将说成是的话。

2.你是怎样理解母亲的话的?五、课后提升查找关于“水”的资料,写一份倡议书吧!。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珍惜水资源》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珍惜水资源》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珍惜水资源》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珍惜水资源》是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的一节优质课。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行动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水的分布、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方面,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水资源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还不够重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水资源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资源的状况,知道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保护水资源的行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资源的状况、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提高环保行动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水资源的重要性。

2.调查法:让学生调查身边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调查表、相关视频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签字笔、调查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水资源分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

提问:“你们认为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是怎样的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件,介绍水资源的状况、利用和保护方法。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责任。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调查表,让学生分组调查身边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

要求学生认真填写调查表,并在调查结束后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调查成果,了解身边的水资源状况。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索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索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索作者:冶雪艳杜新强辛欣冯波杨青春来源:《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年第07期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素质尤为重要。

目前,课堂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现象依然很普遍。

结合课程教学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课程建设的需要,文章以“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案例教学为基础,探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拟形成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水文地质相关问题进行学习、讨论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并深化课程改革。

关键词:水文地质学基础;案例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作者简介:冶雪艳,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含水层补给管理研究;杜新强,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辛欣,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冯波,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杨青春,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1)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大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9XYB24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4.1;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1-0048-02“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水文水资源专业和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主要涵盖基本概念与原理。

研究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理解能力较强,但实践能力较弱。

这主要由于初学者对地下水缺乏直观认识。

同时,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难以掌握该课程要求的技能。

在以往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实验学时占总课时比例不到20%,这导致课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这种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这不仅削弱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还影响了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制约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教案课程名称水文学课程编号101000107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教学时数64教学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授课教师许武成职称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2009年8月(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并运用水文学理论对水文现象予以分析,构建学生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观及为学生今后从事地理教学、科研、参与国民经济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掌握各种水体的组成、性质、现象、运动变化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水资源及其利用;掌握水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实践意义(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2、难点:(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总课时:64课时。

(二)课时安排:(五)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采用笔式、闭卷的方式。

2、成绩构成课堂成绩10%;课外成绩10%;期终考试80%。

(六)参考教材(1)丁兰璋.水文学与水资源基础.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2)胡方荣.水文学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3)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水文学与水资源共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绪论教研室:地理科学教研室教师姓名:罗熙教学过程:一、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一)研究对象1、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水体——以一定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水的总称。

水的形态包括大汽水、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水、地下水、土壤水、生物水等。

(二)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本课程的内容结构1、主要内容(1)水分循环及水量平衡(水文学的核心内容)(2)水的数量、质量及分布(3)各种水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各种水体的类型结构及运动规律(5)水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与生态系统、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6)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2、本课程的内容结构二、水文学的发展简介水文学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从经验到理论、从定性到定量的历史发展过程。

长顺一小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方案

长顺一小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方案

长顺一小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方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的素养需要全面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作文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素养,将直接影响学校作文教学的优劣。

为了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我校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进一步促进我校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修炼,检阅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让他们在教学上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习作,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校教导处经研究决定举行此次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活动。

具体方案如下:二、比赛时间2015年5月13日,下午第三节课三、参赛对象语文组全体教师(共20名)四、比赛地点学校三楼会议室五、比赛内容由校长办公室和教导处统一命题六、写作要求(1)选材新颖,富于时代精神,反映童心,童趣。

(2)内容条理清晰,具体生动,语言通顺流畅,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对学生习作有范例指导作用。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4)文中无错别字、病句等语误。

七、比赛形式:本次下水文比赛采用闭卷形式,由校长室、教导处统一命题,发放稿纸,需在规定时间内(60分钟),现场完成一篇以孩子视角写的下水文。

教导处进行评比。

八、机构组成领导机构:韦昌慧校长胡荣琴副校长活动组织: 王萍韦昌兰评委老师:韦昌慧王芸李永玲九、奖项设立本次比赛设置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十、评分细则(附表一)长顺一小下水文比赛要求及评分细则一、比赛要求:1、参赛下水文系为指导学生习作而提供的范文,参赛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写作。

2、评审教师要本着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进行评比。

3、比赛时间:60分钟二、评分细则1、下水文评分标准:选材新颖,内容条理清晰,语言通顺流畅,书写规范,对学生习作有范例指导作用。

满分100分。

2、评分细则(1)正确理解题目要求,确定主题,占15分。

(2)选材新颖,富于时代精神,反映童心,童趣,占15分。

(3)内容条理清晰,具体生动,语言通顺流畅,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对学生习作有范例指导作用,占60分。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南昌工程学院《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姓名:董程鹏学号: 64班级:1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班指导教师:兰盈盈、肖丽英水利与生态工程2016年5月目录一、设计任务 (3)二、基本资料 (3)三、设计过程 (3)1、W TP及Q mp的计算 (3)表1-1 插补展延计算成果表.2、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洪水过程线 (9)表2-1 Qm频率计算表图2-1 Qm频率曲线图表2-2 W1频率计算表图2-2 W1频率曲线图表2-3 W3频率计算表图2-3 W3频率曲线图表2-4 W7频率计算表图2-4 W7频率曲线图图2-5 P=1℅设计洪水过程线表2-5 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同频率放大法 p=1%)图2-6 P=℅的设计洪水过程线表2-6 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同频率放大法 p=%)3、绘制水库库容曲线 (14)表3-1 水库特征资料图3-1 水位库容曲线表3-2 水库蓄泄曲线数据图3-2 水库蓄泄曲线4、单辅助线法进行调洪计算 (15)表4-1 单辅助线计算数据图4-1 单辅助线图4-2 Z上与q关系曲线表4-2 1%设计洪水表4-3 %设计洪水四、设计成果 (18)五、资料附表 (19)附表1平垣站1953~1985年洪水资料统计表附表2平垣站1969年7月洪水要素摘录表(典型)附表3水库特征资料一、设计任务1.推求P=1%,P=%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2.通过调洪计算确定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及相应库容。

(注:m m m Z 90 Z 90 Z 70===正堰顶死)二、基本资料1.坝址处水文站1953~1985年最大洪峰流量及最大一、三、七天洪水总量资料(见附表1)。

2.调查年的最大洪峰流量(调查期无遗漏) 1877年:Qm=2790m3/s 1922年:Qm=2630m3/s 1914年:Qm=2130m3/s3.该水文站典型洪水过程摘录表(见附表2)4.水库特征资料:根据水库大坝的设计分析,决定拟建泄洪建筑物为无闸门溢洪道,根据实验得 ,其中 ,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溢洪道宽度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姓名:邓小霞班级: 20111502学号: 2011150224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指导老师:马海波2014年6月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1)第二章流域基本资料 (1)一、流域概况 (1)二、基本资料 (1)1、径流 (1)2、洪水 (2)3、水库特性 (4)第三章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 (5)1、设计年径流量的分析计算 (5)2、设计代表年年径流量的年内分布计 (7)第四章水库死水位的选择 (8)第五章推求各种设计标准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9)1.分析依据 (9)2.经验频率公式: (9)3.线型选择 (9)4、推求设洪峰、流量 (9)第六章水库洪水特征水位的计算 (18)1. 起调水位及泄洪规则 (18)2.调洪计算原理 (19)3.推求下泄流量过程线 (19)4.防洪高水位的计算 (20)5.设计洪水位的计算 (20)6.校核洪水位的计算(在计算机上完成) (20)7.调洪计算成果 (20)第七章坝顶高程和坝顶超高的确定 (24)1、坝顶高程计算 (24)2..坝顶超高计算 (24)第八章感悟与收获 (26)第一章设计任务在流域上拟修建一水库,因而要进行水库规划的水文水利计算,其具体任务是:1.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2.选择水库死水位;3.推求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的设计洪水过程线;4.推求各种洪水特征水位。

第二章流域基本资料一、流域概况西苕溪为太湖流域一大水系,流域面积为2260km2,发源于浙江省安吉县天目山,干流全长150km,上游坡陡流急,安城以下堰塘遍布,河道曲折,排泄不畅,易遭洪涝灾害,又因流域拦蓄工程较少,灌溉水源不足,易受旱灾。

根据解放后二十多年的统计,仅安吉县因洪涝旱灾每年平均损失稻谷1500万斤,严重的1961~63年,连续三年洪水损失稻谷9300万斤,冲毁耕地万余亩。

该水库为根治西苕溪流域水旱灾害骨干工程之一,控制西苕溪主要支流西溪,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28km2。

流域内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雨量孝丰站为1450mm,国民经济以农、林业为主,流域内大部为山区,小部为丘陵,平地较少。

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灌溉、航运及水产,是一座综合利用水库。

二、基本资料1、径流流域内有三个雨量站,分别从1956年、1961年和1962年开始观测到今。

在坝址下游1公里处设有水文站,自1954年开始有观测的流量资料,见表1通过频率计算,得各设计频率的设计年径流量,选择典型年,计算缩放倍比。

表1 1979——2000年径流过程表格 1年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79 3.4 3.3 2.8 4.7 21.4 53.3 30.3 9.3 33.9 5.1 2.9 3.4 1980 4.1 4 7.6 19.6 33.2 66.8 78 101.7 11.5 31.3 8 6.6 1981 4.3 5.4 7.1 33.2 28.9 32 8.5 12 5.8 6.6 10.1 3.8 1982 3.5 5.8 13.2 21.7 32.6 57.6 24.5 46.5 42.7 16.6 26.6 10.6 1983 9.8 8.4 8.5 28.1 38.5 46 93.5 22.4 28.5 23.1 12.3 5 1984 4 3.4 3 12.5 26.8 45.5 39.5 27.2 14.7 28.2 7.5 12 1985 5.5 6.3 16.6 24.5 29.5 31.6 31 10 8.6 7 11.5 7.3 1986 6.7 6.5 9.1 23.3 21.8 46.8 63.7 11.8 11.6 6.7 6.9 5.2 1987 5.5 4 3.5 16.9 33.5 44.8 58.8 44.3 17.4 26.2 10.6 5.2 1988 4.9 4.5 7.3 4.7 25.1 24.6 12.7 20.8 46.9 7.9 4.9 4 1989 4.2 7 18.6 47.3 22.7 37.9 16.4 9.7 30 25.1 26.8 8.6 1990 6.4 12.4 21.9 24 34.4 38.9 27.7 6.1 4 8.1 16.1 5.9 1991 8.5 11.3 15.3 17.1 42.1 32.2 87.3 24.3 18.1 5.8 3.5 3.4 1992 3 4.1 16.3 16.3 36.3 38.6 21.8 8.6 7.3 5.4 3.1 4.2 1993 7.6 10 13.5 17.5 26.8 26.5 66.3 66.1 21.6 12.9 19.7 8.3 1994 5.8 4.4 5.2 20.2 15.8 33.8 12.4 5.8 8.6 18.7 10.7 15.1 1995 11.6 12.7 8.1 20.8 35.9 75 44.7 31.3 7.5 22.4 7.2 5.1 1996 5.5 4 7 11.7 24 64 93.1 23.9 23 19.8 28.9 6.2 1997 5.9 10.8 13.6 30.4 22 20.3 33.4 13.3 8.3 9.3 7.6 9.8 1998 9.4 8.5 19.2 29.6 49.7 35.3 83 71.2 13.9 12 5.9 4.5 1999 4.1 2.3 2.7 23.3 27.8 87.3 72.3 17.9 16.5 9.4 19.6 6.2 20006.87.211.110.610.945.525.326.214.333.311.111.6根据实测泥沙资料得多年平均含沙量237.00=ρkg/m3,泥沙干容重γ= kg/m3,泥沙沉积率m=90%,孔隙率p =0.3,推移质与悬移质淤积量之比值α=15%,加安全值2米。

计算公式:γαρ*)1()1(***p m W V -+=(1)上式中W 为多年平均径流量。

2、洪水根据调查1922年9月1日在坝址附近发生一场大洪水,推算得水文站洪峰流量为1350m3/s 。

这场洪水是发生后至今最大的一次洪水。

缺测年份内,没有大于1160m3/s 的洪水发生。

原设计采用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现采用流量资料来推求设计洪水,以作比较。

历年洪峰、一天洪量、三天洪量、七天洪量如表2所示。

典型洪水过程如表3.表2 潜渔站洪峰及定时段洪量统计表表格 2年洪峰Qm24小时洪量W(10^6m3)三天洪量W 七天洪量(m^3/s)(10^6m3)W(10^6m3)1954 663 27.94 58.401955 256 8.17 13.301956 687 29.8 36.001957 392 22.8 37.19 52.461958 162 8.72 15.85 22.151959 204 11.13 19.80 32.901960 438 15.7 20.80 33.201961 636 52.5 79.10 88.201962 515 43.7 49.20 53.101963 1157 55.6 86.60 95.901964 333 14.32 31.70 40.701965 489 15.62 24.40 27.001966 230 9.5 14.00 25.401967 193 11.82 19.00 28.001968 130 9.9 18.40 35.501969 330 20.9 32.80 48.401970 303 17.2 31.90 35.601971 421 23.4 31.80 35.301972 60 5.34 10.20 12.231973 414 19.87 42.851974 281 16.16 39.051975 126 11.58 22.051976 110 8.29 19.951977 215 7.61 20.45表3 典型洪水过程线(1963年)表格 3时段(Δt=1h)流量(m^3/s)时段(Δt=1h)流量(m^3/s)时段(Δt=1h)流量(m^3/s)0 6 34 1425 67 1301 7 35 906 68 1182 7 36 1049 69 1183 8 37 1078 70 1034 15 38 942 71 975 23 39 752 72 92时段(Δt=1h)流量(m^3/s)时段(Δt=1h)流量(m^3/s)时段(Δt=1h)流量(m^3/s)6 34 40 581 73 857 43 41 841 74 828 57 42 306 75 799 73 43 260 76 6510 100 44 235 77 5511 130 45 227 78 4312 171 46 240 79 4113 230 47 253 80 3314 260 48 269 81 3615 317 49 277 82 4316 335 50 286 83 4917 362 51 295 84 5318 373 52 290 85 5019 350 53 263 86 4820 330 54 277 87 4721 315 55 265 88 4622 305 56 252 89 4423 293 57 245 90 4324 546 58 235 91 4125 632 59 224 92 3926 1160 60 212 93 3727 840 61 205 94 3528 686 62 192 95 3429 1344 63 180 96 3330 994 64 161 97 3231 1305 65 155 98 3132 1259 66 145 99 3033 13923、水库特性水库库容曲线见表4。

泄洪建筑物泄流曲线见表5。

水库起调水位确定为78.49m,下游安全泄量为19(m^3/s)。

表4 水位容积曲线表格 4水位(m)48 50 52 55 60 65 容积(106 m3)0 0.1 0.6 2.3 8.0 18.0 水位(m)70 75 80 81 82 83 容积(106 m3)35.7 60.3 94.4 102.8 111.3 120.0水位(m)84 85 86 87 88 89 容积(106 m3)129.0 138.6 148.3 158.8 170.0 181.5 水位(m)90 91容积(106 m3)194.5 207.0表5 泄洪建筑物泄流曲线表格 5水位(m)80 81 82 83 84 85 流量(m3/s)332 336 341 347 351 354 水位(m)86 87 88 89 90 91 流量(m3/s)358 362 370 481 874 1460第三章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1、设计年径流量的分析计算(1).分析依据1)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2) 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77-94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 93(2)频率曲线线型选择根据SL44—93 中规定“频率曲线一般应采用皮尔逊Ⅲ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