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期末复习一览
语文高一必修一期末知识点

语文高一必修一期末知识点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知识点一、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期末考试中也占有一定比重。
在文言文阅读中,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词义理解:文言文中的词汇比较特殊,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词义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积累词汇,注意上下文语境来提高理解能力。
2. 文句翻译: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学生具备翻译文句的能力。
可以通过多阅读文言文经典作品,进行语言模仿和比对来提高翻译水平。
3. 文章整体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
可以分段逐句阅读,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从而把握全文的大意。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现代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末考试中会有相应的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文章主题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可以从文章的标题、首尾段、关键词等来进行主题理解。
2. 文章结构分析: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的信息呈现方式。
可以通过划线标记段落主题句或关键句来分析文章结构。
3. 语言表达理解:学生需要理解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修辞格和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并归纳出作者的写作特点。
三、古代文学常识古代文学是语文必修一中的重要内容,期末考试中也会涉及相关知识点。
在古代文学常识中,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包括作者、创作背景、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知识。
2. 古代文学流派的划分:学生需要了解古代文学的流派划分,包括诗、赋、文、曲等不同体裁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3. 古代文学名篇的欣赏: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古代文学名篇,欣赏其中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思想内涵。
以上就是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知识点的相关内容介绍。
希望同学们能在备考期末考试时,重点关注这些知识点,提前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以取得好的成绩。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语文汇编:文学常识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语文汇编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2024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多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B.“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风格柔丽,情调哀伤,后世用“建安风骨”来称道。
C.“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分别代表着唐宋文学发展中的独特成就。
D.“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强调“惟陈言之务去”,重视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
2.(2024北京通州高一上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品。
文章多用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君子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B.《登泰山记》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姚鼐的游记散文。
作者登上泰山,用“半山居雾若带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
C.《拿来主义》是鲁迅的著名杂文。
文章中提出的“占有、挑选”的“拿来主义”,放在今天,依然有借鉴价值。
D.朱自清,现代散文家。
其代表作《荷塘月色》用清丽典雅的语言,描绘出月下荷塘的朦胧幽静之美,充满诗意。
3.(2023北京顺义高一上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观沧海》《短歌行》都是四言诗,语言质朴,节奏鲜明而感情深挚,是曹操诗歌代表作。
B.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柳宗元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有《琵琶行》《芣苢》。
C.《师说》作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文章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倡导师道的回归。
D.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又称格律诗,在字数、句数、声韵、平仄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比如杜甫的《登高》就属于近体诗。
4.(2022北京通州高一上期末)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它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抒情。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学常识总览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学常识总览
本文主要总结了高一语文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文学常识,包括
以下内容:
必修一文学常识
1. 《诗经》
-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
篇诗歌。
- 《诗经》的内容主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涉及到社会生活、爱情、战争等各个方面。
-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起源之一,也被誉为中华文
化的瑰宝。
2. 《红楼梦》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曹雪芹。
-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展现了封建
社会的荣华与沉沦。
- 《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写、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思考而成为经典。
必修二文学常识
1. 《荷马史诗》
-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两部史诗,分别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 《伊利亚特》是关于特洛伊战争的史诗,描写了希腊勇士们与特洛伊人的英勇斗争。
- 《奥德赛》则是描述了主人公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以及他回到家园的艰辛旅程。
2. 莎士比亚戏剧
-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的巨匠,他创作了许多经典戏剧作品。
-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等,涵盖了爱情、悲剧、历史等多个题材。
-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具有深刻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情节和精彩的对白,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以上是高一语文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文学常识总览。
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文学之美。
北京高一必背文学常识

北京高一必背文学常识北京高一必背文学常识1.陶渊明----东晋----《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2.《文心雕龙》----古代文学理论巨著---南朝梁﹒刘勰3.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日知录》4.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5.《左传》--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鲁国左丘明6.《国语》--最早的国别体史书7.《战国策》--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史书--西汉刘向---共12策33篇。
8.《论语》--记载春秋末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体儒家经典。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9.《孟子》--记载战国孟轲言行---孟轲及其弟-子--共七篇《荀子》------战国末期----荀况10.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物种起源》11.《说岳全传》-----历史小说-----清代钱彩12.向子期(向秀,字子期)---魏晋(与嵇康、阮籍、山涛、阮咸、王戎、刘伶合称“竹林七贤”) -----《思旧赋》13.《伊索寓言》-------古希腊伊索-----古希腊民间故事14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管锥编》《人·兽·鬼》《围城》。
15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忏悔录》16孙犁-----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荷花淀》《黄鹂》17.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文艺心理学》《诗论》18.王勃----初唐文学家----《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滕王阁序》19.韩愈(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昌黎先生文集》20.苏洵(别号老泉)----北宋文学家----《嘉祐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21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临川先生文集》22.欧阳修(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文忠公文集》2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24.归有光(世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的古文家---《震川文集》25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全集》《己亥杂诗》2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风格分为风、雅和颂三大类。
北京高一语文学科知识点

北京高一语文学科知识点北京高一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文学常识、修辞手法、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等等。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的文学形式。
2. 文学创作:包括文学创作的主题、情感表达、艺术特色等。
3. 文学名著:包括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重要的文学经典作品。
4. 文学理论:包括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不同的文学思潮和理论。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作家在文字运用中使用的一些特殊表达方式,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三、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古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常用的古汉语词汇。
同时,对于古文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背景知识也需要了解。
四、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学生需要培养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情感、人物形象等。
五、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提出明确的观点、合理的论证、恰当的引用等。
同时,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在高一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以上知识点,还需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参加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总结起来,北京高一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内容丰富,涵盖了文学常识、修辞手法、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以及写作技巧。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注重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多方面的练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水平。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必背知识点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 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的演变过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和作家。
2.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如《诗经》、《楚辞》、《古文观止》等,并了解其中的重要诗篇、文辞以及作者的作品风格和思想观点。
3. 熟悉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五四运动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新文化运动、左联、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4. 学习现代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围城》、《茶馆》等,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了解作家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
二、文言文阅读与写作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和特点,熟悉文言文的常见词汇和句式结构。
2. 能够阅读和理解古代文言文文章,包括诗词、散文、辞章等不同体裁的作品,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义。
3. 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进行作文写作,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4. 学习常见的古代文言文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现代文阅读与写作1. 掌握现代文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词类、词性、句法结构等,并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现代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2. 阅读现代文中的各种文章,包括新闻、社论、小说、散文等,并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3. 学习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如开头写法、过渡写法、结尾写法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4. 认识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如鲁迅、茅盾、郭沫若等,并能够读懂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文学思想和艺术风格。
四、修辞手法1. 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2. 学习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理解其作用和意义,并能够分析作者为何选择特定的修辞手法。
3. 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五、文学常识1. 熟悉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如《西游记》、《红楼梦》、苏轼、李白等,并了解其文学成就和作品特点。
北京高一上语文必背知识点

北京高一上语文必背知识点一、文言文阅读1.《红楼梦》:该作品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悲剧。
需要了解该作品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论语》:该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事记录组成。
需要掌握其中的经典语录,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
二、现代文阅读1.《范爱农调查报告》:这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报告文学,通过对农村的调查和记录,揭示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人的悲惨遭遇,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需要了解该作品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发表背景。
2.《围城》:这是当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大学教授方鸿渐在封闭城市中的经历进行描写,暗示了人们内心的困惑和对自由的渴望。
需要了解该作品的主要情节、人物描写及思想内涵。
三、古诗文鉴赏1.《登鹳雀楼》:这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描写登高望远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思考。
需要了解该诗的整体结构、意象和情感表达。
2.《木兰诗》:这是唐代匿名作家创作的一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女子代替父亲从军,忠诚勇敢的故事。
需要了解该诗的韵律、修辞手法以及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四、修辞手法与修辞语言1.比喻:通过将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表达或描述特定的概念或情感。
2.拟人:将非人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以便更加生动地描绘或表达。
3.夸张:过分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以便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或诧异。
4.对偶:通过呼应、排比等方式对词句进行对称布置,以使修辞表达更加富有概括力和节奏感。
五、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1.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描写,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范爱农调查报告》中对贫困农民的描写采用了夸张手法,以更加生动地展示他们的艰辛生活和困境。
北京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北京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学1. 古诗文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古诗文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包括了唐诗、宋词、古文等。
古诗注重音韵和押韵,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古文则以散文的形式写作,包含了议论文、叙事文、写景文等。
2.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狼图腾》等。
古代散文常用于叙事和抒情,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人物、事物和情感,同时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性。
二、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指的是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风格和内容特点进行归类,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等。
不同的文学流派代表了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2. 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指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优秀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这些作品通过丰富的情节、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深远的思想内涵,给人们带来了艺术和精神的享受。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与其他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类比,以增强表达效果。
比喻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感受。
2. 拟人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
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作家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情感。
四、修辞格子1. 对偶对偶是指将句子或词语进行对称的排列,形成一种韵律感和平衡感。
对偶常用于诗歌和散文中,可以使作品更加优美和富有节奏感。
2. 排比排比是将同一类事物或相似事物进行连续的排列,以强调其重要性或美感。
排比常用于古文和议论文中,可以使作品更加有气势和说服力。
五、文言文1.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正式书面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
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基本的文法结构、词汇和句式,理解古代文化和思维方式。
2. 古代名篇赏析古代名篇是文言文的经典之作,如《论语》、《孟子》、《左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自称庐陵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有《醉翁亭记》。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18部。
《国语》
(勾践灭吴)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多个诸侯国的历史。作者相传为左丘明。《国语》还被称为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编年体:最早为《春秋》、最早记叙详尽为《左传》,
另外 有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莫泊桑
(1850-1893)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是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成名作为《羊脂球》。
代表作:长篇小说《漂亮朋友》、《一生》;
短篇小说《在旅途上》、《珠宝》等。
老舍
原名舒庆春(1899~1966),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曾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北京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期末复习一览
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鲁迅
(范爱农)
(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918年,以“鲁。
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代表作《阿Q正传》。
国别体:《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史记》为首的二十四史。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史记》
又称《太史公记》。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萧红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集《赶集》
剧本《龙须沟》、《茶馆》
余华
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主要有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第三单元文学常识
荀况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况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韩愈
韩 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盛称其“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过吏部侍郎,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与柳宗元合称韩柳。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
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第二单元文学常识
《水浒传》
又名为《忠义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成长篇小说《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