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瓶颈应对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现状与研究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现状与研究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现状与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城市交通瓶颈、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的锁链。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目前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现状、管理的现有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几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现状目前,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日益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我国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里程仅为116.3公里,而到了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总里程已经超过8000公里,可以说是一个飞跃的变化。

另外,随着各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日渐丰富,城市轨道交通出行量不断上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口集中、相邻线路竞争等问题。

其中,安全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问题。

安全问题涉及到人身安全、车辆安全、设备安全等多个方面。

二、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运营中,存在诸如设备管理、系统维护、安全管理、监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笔者将详细分析这些问题。

1. 设备管理问题设备管理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但是,有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着缺失。

例如,有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列车时间表管理松散,车辆检测设备过少,设备维护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不仅可能会导致交通系统的不稳定,还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 系统维护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长期的维护与修缮,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管理机制相对混乱,导致了资金、人力资源的缺失。

另外,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采用了运营商和管理机构分离的模式,这种分离模式可能会导致管理的不到位和效率低下。

关于地铁车站大客流的应对措施研究与探讨

关于地铁车站大客流的应对措施研究与探讨

关于地铁车站大客流的应对措施研究与探讨摘要: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压力和交通拥堵的首选公共交通方式。

大量乘客的出现扰乱了铁路交通,甚至危及乘客的生命。

本文分析影响地铁流量组织的因素,以及增加流量对地铁运营、设施和车辆安全的影响和压力,对大客流组织措施的简要分析。

关键词:深圳;地铁;客流组;织应对措施地铁是现代大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现已成为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环保和巨大社会效益的客流量交通基础设施。

随着城市的快速增长和地铁网络的延伸,客流量也在增加。

大乘客条件下的地铁运营如何组织,在不浪费设施情况下满足大客流条件下的乘客需求,是当前地铁运营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地铁大客流的主要影响因素1.定义大客流。

如果一个或多个地铁站长时间内有大量乘客,而且这一趋势继续发展,则站能力或运能严重不足,通常称为大客流。

2.每单位时间的乘客人数。

大客流主要影响因素是客运的规模,由三部分组成站客流、出站乘客和乘车客流。

到达车站的乘客越多,交通流就越大。

影响人员流动的因素是车站客流、平峰期和下上班、节假日、紧急情况等。

3.瞬间客流量。

是快速增长的客户群,例如上下班。

面对这种突如激增客流现象,车站的容量、设施的运转效率以及列车的运输能力都受到限制,短期内满足车站入境点乘客的需要,构成了相当大的安全风险,车站应该相应地限制和引导入口处的乘客。

4.车站情况。

不同车站体系结构设计、售检票设备、客流量等方面面临不同客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组织。

二、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1.出入口及通道流量。

出入口其数量、大小和位置必须由方向和数量决定;从道路安全和消防疏散的角度来看,出入口每个车站都必须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

2.自动售检票能力。

其能力越大,对组织大客流的影响就越小。

增加自动售检票机的数量,布置合理位置,减少停机的可能性和维护,提高其能力。

3.乘降设备能力。

包括楼梯、扶梯。

站台与车站大厅之间楼梯、扶梯的数量和位置影响游客的组织。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入不足,建设进度缓慢,导致城市交通困境依然存在。

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线路布局不够完善,导致运营效率降低。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服务质量亟需改善。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大投入,提升建设效率;完善规划设计,优化线路布局;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将迎来更加快速、高效、便捷的发展。

【背景介绍】到此结束。

1.2 问题概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线路不畅,无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车站拥挤,加重了城市交通压力;运营管理不够高效,影响了服务质量;票价过高,限制了市民乘坐意愿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运行效率,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正文2.1 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1.网络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仍然比较薄弱,许多城市的地铁线路还不够完善,无法覆盖到每一个城市的重要区域,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乘客出行不便。

2.运力不足: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运力面临着严峻挑战。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地铁站拥挤现象明显,列车运行间隔时间过长,乘客容易出现乘坐不便、等待时间长等问题。

3.安全隐患: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比如车站设施老化、列车故障频发等问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影响乘客出行体验。

4.客流管理不畅: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客流管理措施,地铁站和列车上经常出现拥挤现象,不同时段乘客流量分布不均衡,导致部分区域车厢拥挤,乘客乘坐不便。

5.服务水平低:一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服务质量不高。

比如车站卫生状况较差、列车晚点频发、信息提示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乘客出行体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铁网络不完善、运力不足、安全隐患、客流管理不畅和服务水平低等方面的问题。

试论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输组织难点及应对措施

试论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输组织难点及应对措施

试论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输组织难点及应对措施发布时间:2021-11-13T11:06:35.017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3期作者:张婷[导读] 从而针对大客流运输组织工作进行良好的掌控。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 361000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到城市当中,这也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速度。

为了保障城市交通系统的通畅和良性循环,各级政治政府都在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人员输送系统当中的重要力量,往往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重大节假日期间,早晚人流高峰阶段或者大型活动过程当中,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量也会出现巨大的增加,甚至出现轨道交通运营量超负荷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城市内部轨道交通系统陷入到运营瘫痪的故障当中,严重妨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正常工作,列车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针对城市内部轨道交通大客流运营组织工作进行分析,对其组织难点和重点进行探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

本文以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输组织工作的难点和要点进行分析,探究大客流运输组织工作的有效管理措施,以期为我国广大交通运输的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大客流;城市轨道交通;组织策略引言:在我国改革开放的40年当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节假日期间外出游玩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加,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在不断建设的过程当中也呈现出愈发复杂的态势,需要相关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行强化监督和管理,从而针对大客流运输组织工作进行良好的掌控。

1 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定义及特点1.1 突发大客流的概念突发大客流问题通常会出现在节假日期间或者重大活动期间,广场,商场,歌剧院以及优秀名胜古迹场所举办大型活动的过程当中,城市交通轨道车站的候车、售票、停留的乘客严重超出平时的载客量和运输量,极大的增加了交通轨道运输工作的工作量,也产生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浅谈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难点及应对措施

浅谈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难点及应对措施

浅谈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难点及应对措施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快速的增长的情况下,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口基数的增长也无形中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地铁自身具有的安全、方便、快捷、准时、舒适等特征,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地铁车站客流量变化不断特别是突发大客流给地铁客运组织、票务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如何在大客流期间有效解决车站客流拥挤及乘客安全有序乘车是当下城市轨道交通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对此应对城市大客流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从不同方式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以及应对客流的疏导能力,达到安全、高效的客运组织要求。

关键词:地铁车站;大客流;客流组织;应对措施引言地铁车站的大客流组织对于地铁客运的正常运营、乘客乘车安全以及地铁站设施和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地铁运营单位应该制定大客流应急预案,分析客流组织的难点,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地铁安全运营。

1地铁站客流的主要来源分析研究1.1地铁单站的客流主要来源分析地铁单站的客流一是来源于车站附近居民区、办公楼、写字楼、学校等场所,该类型乘客出行的目的和出行的规律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上下班是主要的出行目的,呈现早晚高峰大客流现象。

客流的压力也会伴随着周边生活配套设施设备的齐全而增加。

二是在靠近城市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的地铁车站,其主要的客流量来源于市民购物和逛街,这些车站的客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场的营业时间和周末以及节假日,另外还会受到商场进行促销活动的影响,这种车站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出站的客流量较大,下午三点到十点的进站客流量较大,呈现分散式大客流现象。

三是靠近公园或、旅游景点、网红打卡点的车站,客流主要来源于周末或节假日市民闲逛、旅游,呈现出站大客流和进站大客流出现在不同时间段。

四是靠近客运枢纽或者公交枢纽的地铁车站,这些车站主要受到这些交通枢纽的影响,而且外地的人员乘车较多,乘客返乡、探亲或者出游等需要,这些车站在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或者春节前后时间的客流量剧增,呈现节假日大客流现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大客流应对措施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大客流应对措施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大客流应对措施探讨摘要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当多条线路相交运营里程达到一定规模时,轨道交通系统将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网络化进程对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对运营组织及安全保障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快速、准时、便捷等运输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乘客乘坐轨道交通,旺盛的客流需求与有限运输能力间供需矛盾导致客流拥挤问题日益严重,大量客流在近似封闭的站内空间聚集,给运营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因此为了确保乘客安全出行,对大客流的应对尤其值得关注与研究。

本文介绍了大客流的概念,分析了大客流产生的原因,结合北京轨道交通应对大客流所积累的经验,对北京轨道交通大客流现行应对手段从客运组织措施、行车组织措施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现行手段的不足,对轨道交通形成线网效应后如何应对大客流进行了探讨。

从建立路网协同限流机制、灵活调整列车运行、加强设备维修及技术人员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大客流应对优化措施,通过相关优化措施为轨道交通大客流运输安全、有序可控提供保障。

关键词:大客流,应对,措施绪论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轨道交通线网网络化的特征日益显现,旺盛的客流需求与有限运输能力间供需矛盾导致客流拥挤问题日益严重。

典型的如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迅速增长,线网形成规模后,客流增长迅速,拥挤的轨道交通客流会相应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易发生乘客踩踏事件造成群死群伤;易发生因站台拥挤乘客被挤落轨道风险或被站台门、车门夹伤;易发生乘客在扶梯摔倒导致伤亡事件。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一旦发生群死群伤事件,将迅速成为公众舆论焦点,不仅严重影响轨道交通企业品牌,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确保大客流情况下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安全、有序、可控,有效减少因大客流冲击导致乘客伤亡事故发生,本文对网络化进程中轨道交通大客流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对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加快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保障运输安全存在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瓶颈口优化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瓶颈口优化研究

第48卷第7期2021年4月道路桥梁Roads and Bridges建筑技术开发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瓶颈口优化研究王东(呼和浩特市地铁实业有限公司,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瓶颈问题及其内涵、成因分析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瓶颈口应急疏散过程中的旅 客竞争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采用基于社会力糢型的Anylogic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和糢拟分析,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瓶颈口 的优化设计方案探析,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研究,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瓶颈口;优化;研究[中图分类号]TU972 ;U23丨.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23X (2021) 07-0110-02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Bottleneck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Wang Dong[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cause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escribes the passenger competition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at the bottleneck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and uses the social force model based anylogic software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it,so as to realize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bottleneck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case analysis,and its effec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stadied for reference.[Keywords]urban rail transit;station ;bottleneck;optimization ;research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及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使 当前的城市建设中人们对交通出行的便利性需求也不断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吸引措施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吸引措施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吸引措施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吸引更多的乘客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城市管理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其吸引力。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吸引措施的研究。

首先,提升轨道交通的便捷性是吸引客流的重要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的便捷性主要包括站点的布局和机场间的时刻表。

站点的布局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人口分布和交通需求,确保车站的覆盖面广、布局合理、互相衔接紧密,以方便市民出行。

时刻表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时间段的客流变化,合理安排车辆的运行间隔和发车时间,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其次,提升轨道交通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是吸引客流的重要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应该提供舒适的座椅、宽敞的车厢空间和良好的车内环境,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此外,应加强安全管理,增加监控设备、安全门等设施,提升乘客的出行安全感,以吸引更多乘客选择轨道交通。

再次,提供便捷的票务服务也能吸引客流。

城市轨道交通应提供多样化的票务方式,如手机APP购票、自动售票机、电子票等,方便乘客购票。

此外,应采用一卡通或互联网支付等便捷的支付方式,提高乘客购票的效率与便利程度。

最后,宣传推广也是吸引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重要手段。

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媒体、广告等渠道可以加强对轨道交通的宣传推广,向市民普及轨道交通的优点和便利性,以提高其认知度。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推出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市民选择轨道交通出行。

综上所述,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提供便捷的票务服务,以及加强宣传推广,可以有效吸引更多的乘客选择轨道交通出行。

同时,城市管理者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瓶颈应对措施研究作者:俞亦舟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09期【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客流量急剧增加的同时也考验车站设备设施的运输通过能力。

为了避免车站出现严重拥堵现象,保障乘客出行效率和安全,本文以即将开通的广州地铁6号线二期金峰站为例,通过模拟乘客走行路径,分析车站各关键节点通过能力,得出车站的客流瓶颈,并提出在设备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车站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6号线二期;金峰站;客流瓶颈;措施The Measures For Passenger Flow Bottleneck in Rail Transit StationYU Yi-zhou(Operation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Metro Group,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10,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the scale of the line is increasing,the passenger flow has increased rapidly, but also test the transport capacity of the station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In order to avoid serious congestion in the station, guarante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passengers’ travel, in the forthcoming opening of the Guangzhou Metro Line 6, the second phase of Jin Feng Station as an example,through simulating the passengers walk’s path and analysis the key points of transport capacity,finally draw the station’s passenger flow bottleneck,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Key words】The second phase of Line 6; Jin Feng station; Passenger flow bottleneck;Measure广州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西起天河区长湴,东至黄埔区(原萝岗区)香雪,线路全长约17.44km,共设10座车站,全为地下站,在苏元站与21号线换乘,在萝岗站与7号线二期换乘,计划于2016年底开通试运营。

1 金峰站周边环境及客流分析1.1 金峰站周边环境分析1.1.1 金峰站地理位置金峰站位于开创大道和香山路、科翔路的交叉路口,是广州地铁6号线的第28个车站,车站西北方向为万科城,东北方向是保利林语山庄等高档小区,东南方向为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越秀岭南山畔,西南方向为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

1.1.2 金峰站周边环境金峰站共设有4个出入口,各出入口位置情况见表1。

A口:开创大道、香山路、金峰园路、越秀岭南山畔、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B口:开创大道、科翔路、金峰园路、尖峰岭公园、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凉茶养生博物馆;C口:开创大道、芳林二街、保利林语山庄;D口:开创大道、万科城。

1.1.3 金峰站内部结构金峰站为标准地下两层车站,车站站厅总长227.80m,公共区长87.05m,宽16.85m。

站台总长204.8m,公共区(屏蔽门端墙内)长103.16m,宽10m,为岛式站台。

主体结构面积为8157.5m2,出入口及风道、风亭等建筑面积为4139.3m2,总建筑面积12296.8m2。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1个消防疏散出口和2组风亭。

A、B口分别设置于开创大道南侧路边;C、D口分别设置于开创大道北侧路边。

1.2 金峰站客流分析1.2.1 金峰站客流组成金峰站位于开创大道,附近有多个大型住宅区和制药厂厂房,主要包括有万科城、保利林语山庄、越秀岭南山畔等较大型的居民住宅小区,以及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

工作日主要的客流集中在早晚高峰期,主要以周边住宅区居民上下班为主,周末或节假日客流主要以周边居民外出游玩、购物、娱乐为主。

1.2.2 金峰站客流特点1)工作日预计周一至周五车站客流较为稳定,客流的高峰出现在上下班时间,早高峰集中在8:00-9:00,进出站客流主要为C、D口的住宅区居民日常出行和A、B口附近厂房上下班人员日常通勤,其中,主要以进站客流为主,预计邻近住宅区的C、D口客流稍大,乘坐方向主要为开往市区的浔峰岗方向;晚高峰集中在17:30-19:00,主要为居民下班的出站客流和周边厂房人员的下班进站客流。

2)周六、周日预计周六日主要以周边居民游玩、购物出行客流为主,乘客出行时间分布较平均,客流量预计全天为中高峰客流。

2 金峰站设备设施能力分析2.1 金峰站AFC设备分布及能力分析2.1.1 金峰站AFC设备分布A端站厅:BOM2台、TVM4台、进闸机4台、出闸机5台、TCM1台;B端站厅:BOM2台、TVM4台、进闸机5台、出闸机5台、TCM1台。

2.1.2 金峰站AFC设备能力分析金峰站共8台TVM,其中站厅A端为4台,站厅B端为4台,如果按照乘客每分钟购票操作两次,每次平均购单程票3张计算,TVM单程票的最大售票能力为每分钟48张,15分钟最大可处理单程票客流约720人次(100%利用率情况下),扣除TVM利用率不足及乘客不熟悉使用等因素,15分钟售票能力可达600至700人次,只要对客流加以适当的引导,可满足日常客流的售票需求。

单台设备15分钟最大处理能力:引导充分时:TVM60人,进闸机270人,出闸机270人,BOM90人;乘客自助时:TVM45人,进闸机90人,出闸机90人,BOM90人。

全站设备15分钟最大处理能力:引导充分时:TVM480人,进闸机2430人,出闸机2700人,BOM360人;乘客自助时:TVM360人,进闸机810人,出闸机900人,BOM360人。

2.2 金峰站楼梯、电扶梯、液压梯设备分布2.2.1 金峰站楼梯、电扶梯的分布站厅至站台:楼梯数量1个,电扶梯数量3台;A出入口:楼梯数量1个,电扶梯数量2台;B出入口:楼梯数量1个,电扶梯数量2台;C出入口:楼梯数量1个,电扶梯数量2台;D出入口:楼梯数量1个,电扶梯数量2台。

2.2.2 液压梯分布(1)站厅付费区中部有1台供残疾人使用的液压电梯,可以由站厅层到站台层;(2)D出入口通道设有1台供残疾人使用的液压电梯,可以由站厅层到地面。

2.3 金峰站运输能力分析6号线列车为L型车,采用4节编组,列车长71640mm,最大宽度2900mm。

未改造列车定员载客918人/列,超员载客1318人/列;改造后列车定员载客958人/列,超员载客1398人/列,列车运能相对较小。

6号线二期段开通后全线日均客运量预计达86.3万人次,全线进出站客流主要集中在浔峰岗~长湴段。

客流高峰主要表现为工作日早高峰郊区往市区集中流向,上行断面客流主要集中在沙贝~长湴,其中,最大断面出现在黄沙~文化公园,15分钟最大断面客流达0.40万人次。

下行断面客流主要集中在黄陂~一德路,其中,最大断面出现在天平架~沙河,15分钟最大断面客流达0.51万人次。

根据6号线二期金峰站在开通初期预测进站客流为13000人左右,对于目前采用的四节编组列车,暂能满足金峰站的运能需求,但依然存在压力。

3 金峰站客流瓶颈的筛选车站各部位的最大通过能力:①1m宽楼梯下行最大通过能力每小时通过人数4200人;②1m宽楼梯上行最大通过能力每小时通过人数3700人;③1m宽楼梯双向混行最大通过能力每小时通过人数3200人;④1m宽通道单向最大通过能力每小时通过人数5000人;⑤1m宽通道双向混行最大通过能力每小时通过人数4000人;⑥1m宽自动扶梯最大通过能力,疏送速度/S,每小时通过人数8100人;⑦1m宽自动扶梯最大通过能力,疏送速度/S,每小时通过人数不大于9600人;⑧人工售票口最大通过能力,每小时1200人;⑨自动售票口最大通过能力,每小时300人;⑩人工检票口最大通过能力,每小时2600人;{11}自动检票机(闸机)最大售票能力,三杆式非接触IC卡每小时通过人数1800人;{12}自动检票机(闸机)最大售票能力,门扉式(扇门式)非接触IC卡每小时通过人数2100人。

3.1 车站总体路径通过能力表1 车站总体路径通过能力根据车站总体路径通过能力表,得出车站各路径通过能力排序:①S1:出入口通过能力:97600人/小时;②S2:通道通过能力:89000人/小时;③S3:闸机(含进出闸机)通过能力:39900人/小时;④S4:站厅至站台通过能力:34240人/小时。

说明:“路径”指乘客在站内流动经过的主要部位;“通过能力”是根据表1的计算得出的数值;“通过能力排序”根据“通过能力”大小,由大到小排序。

从上可以看出车站整体的通过能力。

不分进站和出站客流,将车站分成几个主要部位,通过对比每个部位的通过能力大小,可以看出,进出闸机和站厅至站台连接区域通过能力相当,数值最小。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不考虑站台容纳能力及列车载客人数的情况,金峰站进出闸机和站厅至站台连接区域容易成为本站的客流组织的客流瓶颈。

3.2 进站路径通过能力通过模拟乘客进站路径中经过的关键设备,对比通过能力,得出客流瓶颈。

当前方节点的通行能力大于后方节点的通行能力时,即S4S3>S2>S1。

以乘客从A、D口进站乘车为例:表2 车站进站路径通过能力根据车站进站路径通过能力表,得出车站进站路径通过能力排序:①S2:站厅通道通过能力:50640人/小时;②S1:出入口通过能力:29760人/小时;③S4:站厅至站台通过能力:15040人/小时;④S3:进闸机通过能力:8400人/小时。

从表2可以看出,乘客进站经过的主要部位中,进闸机组的通过能力最低,进闸机组的的通过能力要远小于其他部分。

根据路径通过能力分析,安全运行时,应该控制路径内各节点的运行状态,满足以下准则:后方节点的通过能力大于前方节点的通过能力,即S1S2>S3>S4,则容易发生踩踏。

路径:S1→S2→S3→S4按照通过能力随路径增大的理想状态:S1S3因此,金峰站进闸机组容易成为进站客流组织瓶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