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药辅生产商的“京东+阿里”计划:尔康制药欲建全国性药

合集下载

诺迪康案例资料

诺迪康案例资料

“2006,亮剑中国”诺迪康策划全案——诺迪康1年9000万到3亿的营销传播大战纪实灵诺策划传播机构2005年末,贵州益佰与西藏药业达成股份合作协议,并决定以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诺迪康胶囊为主打产品,联手打开国内心脑血管药市场。

诺迪康胶囊是国内心脑血管病行业少见的甲类OTC产品,这意味着它可以进行广告宣传,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正式启动全国市场之前,诺迪康在处方市场有大约9000万的年销量,OTC市场几乎为零。

所以,在稳定处方市场销量的基础上,取得OTC市场上的销售突破,将是诺迪康打赢这场营销传播大战的关键所在。

战前动员会:敲定作战目标!在正式打响这场战斗之前,西藏药业与国内一流的、曾成功打造21金维他、前列康、东阿阿胶、黄氏响声丸等著名品牌的策划机构——灵诺策划传播机构,结成了稳固的战略联盟。

当双方的手紧握的一瞬间,诺迪康营销传播的展开,就成为了双方一致的最高目标……2005年底的一个傍晚,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从上海飞来的一架客机上,走下两个行色匆匆的人,他们一个是中国十大策划专家、国内营销策划领军人物、灵诺总经理张家祎先生,另外一个是灵诺诺迪康项目组的项目负责人陈广宇。

一下飞机,他们即风尘仆仆地赶往西藏药业成都总部。

深夜,西藏药业诺迪康战斗指挥部,诺迪康战前动员会正在进行。

张家祎总经理率先发言:“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几个主要心脑血管病品牌靠广告发了家,3—5年内销量做到了5亿以上,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传播上的声音变弱了,销量也趋于稳定。

加上近些年来,国内没有崛起新的心脑血管病药,所以行业的整体格局才得以保持基本稳定”。

对此,在中国医药界浸润多年的西藏药业总裁岳巍先生和诺迪康医药公司周弋总经理深表赞同。

“而诺迪康不同,它是一个双跨品种,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以进行大众传播的心脑血管病药,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

借助一个好的由头和好的定位,高调启动大传播战略,力争在三到五年内,把诺迪康销量做到×个亿。

“飓风行动”全案策划要点揭秘

“飓风行动”全案策划要点揭秘

“飓风行动”全案策划要点揭秘理论和现实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理论上可以细分的人群,在现实中有时却无法成功划分,这主要是指没有专门针对细分人群的媒体,如只做细分人群而不做细分传播,必然造成巨大浪费。

584c9f3e4d86f082医药经济报一个卖了20年、销量从未过亿的小门类产品,经过不到500天的时间,达到了年销量2.6亿元。

这在近年来竞争极其激烈的OTC市场,算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这个产品就是每晚都在中央一套黄金时段由“老大哥”高明推荐的前列康。

它的唯一成分是植物花粉。

在今天,这种只有唯一成分的中药,正在被打造成一个时尚的名称——植物药。

8f5c8f4338c38fc2医药经济报立体的飓风,系统的飓风如果说,自然界中的飓风是只能感知而无具象的东西的话,那么前列康的“飓风行动”从一开始定下的基调就是立体的、系统的、全方位的。

大量装腔作势的营销传播书籍,总是把简单的问题人为地复杂化,作为市场一线的策划人绝对不要上这个当。

前列康当时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简单的两句话:如何让目标人群能够买到并且很方便地买到前列康(方便地买到是因为前列康被同类产品替代的可能性极大);如何让目标消费群想买。

第一句话的解决,需要的是对渠道和终端的全面、系统策划。

第二句话需要解决的是传播问题。

前列康的系统策划就是从最本质的这两句话入手的。

“飓风”从渠道与终端刮起作为一个卖了20年的老产品,渠道和终端无疑都是有货的。

问题的关键是,由于多年的主客观原因,渠道经销商在以对待“鸡肋”的心态对待前列康:不卖不行,断断续续总有人买;卖又卖不大,挣钱也不多。

所以,当时很多经销商对待前列康的态度是放任自流。

因此,要想实现真正的突破,必须唤起经销商对它的热情和重视。

再看终端。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城乡的几十万家药店,很多都有前列康卖,问题是,前列康并不大的包装往往“蓬头垢面”,躲在药店货架的某一角落。

除了一小部分忠诚消费者指名购买外,在整个终端,前列康给人的感受是被冷落,在相当多的药店,甚至是被遗忘。

全球最大的糠醛生产基地 南乐宏业生化建成投产

全球最大的糠醛生产基地 南乐宏业生化建成投产

达 到 国际先进 水平 。 并充分利用玉 米芯 水解 的废
渣 作为锅 炉燃料 , 符合 国家倡 导 的节 能减排循环
利用产业 政 策和 国家
十 “ 一
五 ” 建设节约型、 环
境友好 型产业 的要 求 ,
是 国家发 改委
十 “ 一
五”
发展 生物质能源 重 点支持项 目, 并具有强大的原
料 资源优势 。
国家开 发投 资公司与天 集 团正 式签署合作协议 , 是 国生物 能源 产业 发展 的一 个 要事件 , 是优势企业之间的 强联合 , 是双 方共 同落 实 国 可 再 生 能源 发展 战略的具体 动 , 必 将推动我 国生物 能源 生物化工 产业 的发展 。
( 通 讯 员: 陈铁 李瑞
2 0 0 9年 1 1月2 2 日 , 南 乐 宏 业 生 化2万 吨 糠 醛 正
第 1期
资讯
国家开 发投资公 司 携手天 冠集 团开 发生物能源产业
2 0 0 9年1 1月18 日, 国家开 发投资集团公 司与南阳市政 府 、 河 南天 冠 集 团合作框架协 议在天冠集 团总部隆重举行 。 国家能源 局 、 河南省政府、 河 南省发改委、 河 南省能源 局 领 导及 南阳市委 、 市人大 、 市政 府 、 市政协 四家领 导和政府职 能部 门代表 出席签 约 仪式 。 该 协议 的签 订 , 标志着南阳市政 府 、 天冠集 团寻求战略合作伙 伴 , 共 同合作开 发生 物能源 产 业 取得重大实质性成 果 。
式 投 产 。 南 乐 宏 业 生 化 是 目前 全 球 规 模 最 大 的糠
醛 生 产 企 业 , 项 目总投 资1 . 6亿元 , 糠醛 年 生 产 能
力2万 吨 ,
预计,

2012年危机案例解析——毒胶囊事件

2012年危机案例解析——毒胶囊事件

危机传播管理案例分析——毒胶囊事件解析姓名:王会珍学号:U200917739班级:广告0901班毒胶囊事件:黑心药VS良心药食品为人延续生命,药品则为人挽回健康,当食药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时,最为普通公众,我们该何去何从?2012年,一把胶囊,一个行业“潜规则”,牵扯出了多少出“皮鞋很忙”的闹剧?毒胶囊事件是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食药品领域的又一重大公共危机事件。

“铬超标”、“毒胶囊”严重触动了药品安全的底线,黑心企业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和商业伦理,一切都让人不寒而栗。

值得注意的是,“毒胶囊”事件所引发的大范围的指责舆论和愤怒情绪,不但指向了涉事的9家药企,更把相关政府部门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是对我国政府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一、案例回顾1.危机周期分析2012年4月9日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在微博上称“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内幕很可怕”,引发了人们对工业明胶的关注,问题胶囊浮出水面。

毒胶囊事件自此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引发了全国医药用品界的轩然大波,公众对我国药品安全问题充满了疑问,导致了社会的恐慌。

这一公共危机事件引起的恶果持续至今,公众对我国药品的质量问题尚未完全消除疑心。

下面我们从危机周期的角度来分析毒胶囊事件。

1.1、 萌芽期(2004年5月~2012年4月14日)2004年,央视《生活》栏目播出了一期名为“入口胶囊 卫生堪忧”的节目,揭露了素有“中国明胶生产基地”之城的河北阜城和山东博兴一些地区的胶囊生产企业,在生产直接入口的药用胶囊时使用来路不明的原料明胶,而且其生产环境恶劣、生产空间不封闭、卫生状况差、工作人员徒手操作等内幕。

图1-1-1央视《生活》栏目曝光垃圾明胶生产过程危机阶段 标志事件不法行为被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治理整顿。

但问题胶囊只在小范围内得到清查,未得到国家药监局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对胶囊行业进行清理,为毒胶囊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阿克苏·诺贝尔收购帝国化工ICI的事件

阿克苏·诺贝尔收购帝国化工ICI的事件

荷兰阿克苏化工70亿英镑拟购ICI2007/6/18/08:20来源:和讯网据泰晤士消息,多乐士集团(ICI)的荷兰竞争对手阿克苏诺贝尔(A kzo Nobel)将于今天确认,它已经指定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为其收购收购ICI集团作出评估。

不过ICI的养老金托管机构会是这一报价高达70亿英镑收购行动的绊脚石。

据悉,阿克苏诺贝尔将宣布正式收购ICI,这一举动将引发其它方面的竞争性收购,包括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美国陶氏化工(DowChemicals)都可能加入收购战。

ICI集团以制造多乐士油漆最出名,把它出售给国外集团将会是英国工业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制造业里的巨头――哥鲁氏(Corus)钢铁集团、BOC集团和电信巨头马可尼(Marconi)都已经被国外竞争对手收购,但ICI集团一直是英国商界的旗帜和风向标,这一传统地位将使本次收购举世瞩目。

一些私募基金公司也想加入收购战,但他们缺乏化工行业的协同作业,这点会让他们出局。

因为像阿克苏诺贝尔、巴斯夫、陶氏化工这些公司如果跟ICI合并,他们本身就拥有化工行业的运营资产与经验,可以节省不少支出。

ICI本身也在采取行动,近年来,它已经削减债务,提出了一些兼并计划。

收购者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障碍是ICI的养老金计划。

根据ICI集团养老金计划去年的年报,尽管近年来,由于首席执行官John McAd am通过出售业务募集了一些资金,为养老金计划支付了一些款项,已经使养老金赤字有所下降,但仍高达6.97亿英镑。

如果加上退休和医疗卫生计划等,ICI的负债总净额将达13亿英镑。

这一巨大的债务将引起一定麻烦。

ICI的远期债务为92亿英镑,已超过其股票市值。

要成功收购,收购者将不得不争取获得ICI养老金托管机构和管理者的支持。

对此,ICI养老金托管机构已做好准备,在其最近致养老金计划成员的简讯中说,任何打算收购ICI的公司,都必须直接与养老金托管机构谈判,同时,我们也会也养老金管理者保持联系。

是红头文件,还是弥天大谎

是红头文件,还是弥天大谎

是红头文件,还是弥天大谎*导读:电话终于接通了,对方说:“养肾益康灵是北京生产的一种新药,由我们独家销售,目前还没有进入医院,也没有纳入医保,只有邮购服务。

服用养肾益康灵以后,可以减少西药或胰岛素,甚至可以停服其他所有降糖药。

”当记者提及“养肾益康灵是我国目前惟一能治愈糖尿病的领牌产品”时,对方含糊其辞,搪塞而过,并匆匆挂断电话,再打就始终不接电话。

……8月份以来,读者纷纷来信、来电称,他们均不约而同地收到了“中国糖尿病协会无利润普治办公室、中国国际糖尿病研究总院联合推出《国务院、国家卫生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糖尿病无利润普治的决定》”的信函,并询问:我国真的成立了一个新的糖尿病防治组织?他们宣称的“我国目前惟一能治愈糖尿病的‘养肾益康灵’”可信吗记者读完《国务院、国家卫生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糖尿病无利润普治的决定》的“红头文件”后,终于悟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切高不可攀、神乎其神的噱头,只是为了推销一个产品——养肾益康灵。

那么,“养肾益康灵”是何方“神药”?该药真的能治愈糖尿病吗?“养肾益康灵”灵在哪里记者拨打该“红头文件”后面的咨询电话,一开始电话处于“正在通话中”,之后再打电话,则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北京的一位热心读者告诉记者,因为他们担心北京的患者登门造访,所以从不接听北京的电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为此,记者特地赶到河北,用公用电话致电该“红头文件”中的咨询电话。

电话终于接通了,对方说:“养肾益康灵是北京生产的一种新药,由我们独家销售,目前还没有进入医院,也没有纳入医保,只有邮购服务。

服用养肾益康灵以后,可以减少西药或胰岛素,甚至可以停服其他所有降糖药。

”当记者提及“养肾益康灵是我国目前惟一能治愈糖尿病的领牌产品”时,对方含糊其辞,搪塞而过,并匆匆挂断电话,再打就始终不接电话。

随后记者致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提醒广大病友:遇到有人推销药品或保健品时,一定要看其有没有合法的批准文号。

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的一元化处理

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的一元化处理

遇到医疗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的一元化处理目前医疗纠纷在进入民事诉讼程序以后,存在着严重的二元化的现象。

笔者认为此种现象应当得到纠正,医疗纠纷民事诉讼应当一元化处理。

一、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二元化的分析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月6日下发《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医疗赔偿纠纷分为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和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两种,并根据诉由的不同分别采取两种鉴定方式和不同的赔偿依据。

基于对此规定的不同理解,当事人一方(多为患方)为追求诉讼利益的最大化,力图在鉴定机构、赔偿标准等方面进行对本方有利的选择,由此引发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的二元化现象。

很多患方认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存在诸如鉴定人匿名鉴定,不出庭质证,专家多为医院医生、存在一定同行情结,缺乏完善监督机制等问题,对医学会组织的鉴定不认同。

而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诉讼中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列入鉴定人名册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全国绝大多数医学会都没有进入鉴定人名册。

为此,在诉讼中,不少患方就以医学会不在鉴定人名册中为由,不同意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主张应在鉴定人名册中选择鉴定机构。

而医方在多数情况下都极力主张到医学会进行鉴定。

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关于赔偿责任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大相径庭,几乎所有项目的计算方法都存在较大差异。

特别是对于患者死亡的医疗纠纷,由于《条例》较之《解释》少了死亡赔偿金的项目,故在此类纠纷中,患方更是极力试图按照《解释》确定赔偿责任。

为达到此目的,在诉讼伊始就选择诸如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般医疗纠纷、医疗过错赔偿纠纷等各式诉由,并申请法院委托司法鉴定。

试图通过对诉由、鉴定机构的选择,达到选择适用法律的目的。

性福“码上”更安全,品质“放心”20年— —万艾可正式上线阿里健康“码上放心”平台

性福“码上”更安全,品质“放心”20年— —万艾可正式上线阿里健康“码上放心”平台

资讯Information2018年3月9日,大连——为了杜绝市场上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辉瑞中国联合阿里健康在大连举行了“315特别活动”,宣布万艾可(枸橼酸西地那非)正式登陆阿里健康“码上放心”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查询药品真伪和男性健康知识的新路径。

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淘宝、支付宝或阿里健康APP扫描药盒上的条形码,就可以轻松获得药品真伪查询、用药信息以及在线疾病管理等服务,从而保护自身权益不受假药损害。

强强联合,助力“码上”性福安全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许多市场,各种假冒男性健康用药不断涌现,给国人“性福”生活尤其是男性健康与安全带来诸多隐忧。

另外一方面,随着用药安全知识的普及,大众对用药安全认知日渐加深。

但消费者在辨别所购买药品的真伪时,还是没有一个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

鉴于此,2016年6月,阿里健康正式上线了开放的、市场化的第三方追溯平台——“码上放心”,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自上线以来,阿里健康‘码上放心’一直致力于通过‘一物一码’和互联网技术来帮助医药企业建立药品追溯体系,守护公众用药安全,同时在此基础上,帮助患者连接和享受到更权威更全面的医药健康服务。

而此次万艾可登陆该平台,更是辉瑞中国与阿里健康的一次深入合作,通过简单易行的操作就能帮助消费者轻松辨识药品真伪。

”阿里健康副总裁王培宇介绍说。

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辉瑞就在推荐大众通过药品监管码去鉴别真假和放心购买。

此次万艾可 “码上放心”内容更为丰富,同时整合了产品溯源、疾病科普、疾病管理以及连锁药店O2O服务四大功能。

消费者扫码后除了可以获得药品信息外,还能获得更多疾病教育科普信息。

同时对接阿里健康医生、药师,实现在线疾病咨询与问诊,药品咨询等服务。

不仅如此,大众还可以享受O2O带来的便利,同时其有的唤起闹钟功能,还可以有效地提醒大众服药。

辉瑞中国全国零售业务总监任晓秀表示:“此次合作,只是辉瑞中国和阿里健康的一次试点,凭借辉瑞在心脑血管疾病、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肿瘤、泌尿等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希望通过‘码上放心’,以健康攻略、常见问题解答、健康放映室等多样化形式将晦涩难懂的疾病知识以通俗的语言传递给患者,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规范用药及提升用药依从性,为疾病预后培养良好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