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5

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5

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四家”之一黄庭坚,诗书俱佳,与苏轼并称“苏黄”。

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

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

这里的“无我之境”是指深入学习对象,意识不到“我”之存在。

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任何一种风格,对其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

为深入了解和学习书法对象,习书者需要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需要澄心静虑,下大力气研究书法传统,深耕艺术经典,做到李可染先生所言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认真体悟经典艺术特点。

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

专一不二是为“无我之境”。

进一步的学习则是了解与掌握书法经典的方法和原则,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即达到“有我之境”。

这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大致属于“遗貌取神”,“神”就是艺术本体的方法和原理。

例如,黄庭坚书理,体现在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

黄庭坚草书的章法是“大九宫”原理,是穿插争让的“嵌合”之法。

推而广之,凡是一流书法作品在形式上都符合“大九宫”原理和“嵌合”之法。

黄庭坚的书法结字上灵活多变,他把每个字内部的矛盾关系——欹正、疏密、宾主、参差、虚实、向背、繁简等,夸张出来,又能处理妥当,创造了独特的结字法。

黄庭坚的笔法也充满律动和涩势,中锋行笔,笔画圆劲而有弹性,如千里阵云,力透纸背,对后世影响很大。

上述对黄庭坚书风的研究与熟练运用,属于“有我之境”。

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生吞活剥地搬用形式,而是开始回味审视所学对象,并运用其原理形成新的形式。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5分)按要求填空。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韩愈作《师说》送给李蟠,是因为李蟠虽然只有十七岁就“能行古道”“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还因为李蟠愿意向韩愈学习,即“,”。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2.(3分)同等质量下,不同的人工增甜剂的混合物和单一的人工增甜剂的增甜强度一样。

当用来使食物变甜时,增甜剂的混合物降低了消费者摄入过量的单一增甜剂的可能性。

因此,应该使用混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人工增甜剂,因为混合物更健康,而且有同样的效果。

如果上述论证成立,必须以下列()项假设为前提。

A.当混合物中的不同人工增甜剂一起被消化时,不会产生交叉作用以至于对健康有害。

B.不同的人工增甜剂一起用于食物,不会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给食物带来更好的味道。

C.任何人工增甜剂所给定的日摄入量都是保守数字,即使超过这一数字也不会有危险。

D.饮食中用人工增甜剂代替食糖的消费者通常会记录他们每日对不同增甜剂的摄入量。

E.过量摄入任何单一的人工增甜剂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不能通过以后减少摄入量来消除。

二、现代文阅读3.(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节选)严耕望开阔胸襟①近代人提起治史,总说要客观。

事实上,绝对客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只是总应该向这方面去做,做到尽可能的客观。

而客观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开阔的胸襟。

有了开阔的胸襟,才能容纳众说,至少能容忍众说,包括各种理论与个别问题的各种异见;乃至对于他人成就的态度,也当如此。

②就个别问题的异见而言,各人看法不同,也必各有其相当理据,何妨多方取摄,作参考之用。

就理论而言,各种理论都非十全十美,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但一种理论若果已能成立,为一部分学人所尊奉,这种理论也必有相当的真实性与可用性,我们绝不能采取轻蔑甚至排斥的态度,一棍子打死;反之要采取容受的态度,在某一种情况下,或许有其用处。

上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含答案)

上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含答案)

上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含答案) 一、默写2.解释加点字(1)而不录言曲突者( )《曲突徙薪》(2)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 )《及之而后知》(3)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谒之( )《袁先生传》(4)使高达斩其首以徇( )《宋史·孟珙》(5)简伉健数事( )《明史·胡松传》三、小阅读-课内3.四位同学学习了《伶官传序》后,各自写了几句评点,你认为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柳:文章以“呜呼”发端,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奠定了叹惋的基调,读之发人深省。

B.小昂:本文以平实晓畅之语叙述事例,阐发道理,议论简明扼要,全文言简义丰。

C.小方:全文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优伶亡国灭身的史事,委婉地提醒统治者,要有高雅的爱好,提高自我的修养。

D.小郭:本文语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饱满,气势旺盛。

四、选择类4.小刘同学打算编选一本文集,《伶官传序》最有可能选入以下哪本集子中()A.《赠序名篇》 B.《骈赋菁华》 C.《醉翁琴趣外编》 D.《六一居士论文萃》五、名著阅读5.以下四个概念,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未涉及到的一项是()A.塔西佗陷阱 B.亚普罗式 C.名实的分离 D.时势权力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比较文化的研究,是人们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和各自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其中,关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双边文化关系或多边文化关系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通过揭示异质文化之间复杂而生动的关系,进一步来解明各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并有助于深刻认识文化的本质特性。

②文化与文学的双边与多边关系研究包含三个层次。

③第一层次,在两种或几种不同的文化与文学样式中,探讨和揭示相互融入的异文化形态。

这一研究属于“关系研究”的表层形态。

它对于深入地探讨双边关系的内在机制具有引领作用。

目前,中日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大体上停留在这一层面上。

由于未能作进一步的推进,读者对“何其相似乃尔”已经感到厌倦。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甲必考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组是(3分)..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A. 龟.裂/龟.缩船坞./呜.咽偃.仰啸歌/揠.苗助长B. 槛.井/门槛.贮.藏/伫.立桀.骜不驯/命运多舛.C. 关卡./卡.片泥淖./绰.约振聋发聩./愦.不成军D. 伺.机/伺.候占据./倨.傲怏.怏不乐/祸国殃.民2.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地铁图书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车厢内向公众推荐免费电子书,组织定期主题文化活动,让一辆辆列车化身为一座座移动图书馆。

C.随着申办冬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涵盖空气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协作等内容的战略布局逐渐清晰。

D.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3.下列日常情景中,语言表达正确得体的一句是(3分)A.(某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令尊身体可好?令郎小学毕业了吧?B.(老王听说朋友要来访)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某失主对送回自己失物的人)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拨冗登门致谢。

D. (某同学在班会上发言)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上海市静安区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静安区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静安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2019.06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_____。

()《劝学》)(2)韩愈作《师说》送给李蟠,是因为李蟠虽然只有十七岁就“能行古道”“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还因为李蟠愿意向韩愈学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答案】(1). 用心躁也(2). 荀子(3). 不拘于时(4). 学于余(5).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躁、荀 (2)于时、余 (3)攻、势。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按要求选择。

同等质量下,不同的人工增甜剂的混合物和单一的人工增甜剂的增甜强度一样。

当用来使食物变甜时,增甜剂的混合物降低了消费者摄入过量的单一增甜剂的可能性。

因此,应该使用混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人工增甜剂,因为混合物更健康,而且有同样的效果。

最新2018-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

最新2018-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考生须知:试卷共5页,有4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创作的精髓.(suǐ)在于反映民生,作家要深入生活把握社会脉搏,要深入就得沉下水去,看到人世最为真实的一面,而非哗.(huá)众取宠,标新立异。

B.说理条理清楚,叙事详略得当,写景与抒情水乳交溶,“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以读时要谨.(jǐn)记:既“不求甚解”,又不“囫囵吞.(tūn)枣”。

C.传统的语文学习重在对范文的含英咀.(jǔ)华,《古文观止》就是两位编者披沙捡金,从历代散文名篇中遴选了二百多篇读来朗.(láng)朗上口,百读不厌的佳作。

D.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着.(zháo)力抨击的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鞭挞.(tà)的是政客、官吏,揭露的是社会的黑暗、竞选中的倾轧等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围棋人机大战,是指人类顶尖围棋手与计算机顶级围棋程序之间的围棋比赛。

[甲]近日,向世界等级分第一的中国围棋九段柯发起挑战的,是改进版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围棋”(又名“AlphaGo”)。

虽然柯洁三战告负,泪洒赛场的画面更是令人扼腕..。

[乙]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因此次巅峰之战得到极大的传播,棋圣聂卫平创造的狗老师这个的名字也迅速蹿红..网络。

[丙]关于人机大战的报道先充斥了国内各种媒体的“头条”,从而..就连围棋普及率极低的欧美国家,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也紧随其后加入报道行列。

在各种关于“人类前途”的沸沸扬扬....的议论中,传统优雅的围棋和现代开放的姿态让自信的中国赢得国际赞誉。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扼腕B.蹿红C.从而D.沸沸扬扬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项目团队人数固然因分工合作的需要,“人多力量大”,但团队自身的管理协调成本也不能忽视,所以成员数最好是以三五人为宜。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含解析

静安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2019.06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_____。

()《劝学》)(2)韩愈作《师说》送给李蟠,是因为李蟠虽然只有十七岁就“能行古道”“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还因为李蟠愿意向韩愈学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答案】 (1). 用心躁也 (2). 荀子 (3). 不拘于时 (4). 学于余 (5).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躁、荀 (2)于时、余 (3)攻、势。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按要求选择。

同等质量下,不同的人工增甜剂的混合物和单一的人工增甜剂的增甜强度一样。

当用来使食物变甜时,增甜剂的混合物降低了消费者摄入过量的单一增甜剂的可能性。

因此,应该使用混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人工增甜剂,因为混合物更健康,而且有同样的效果。

静安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静安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静安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语文2024.06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9分1. 按要求填空。

(1)与尔三矢,________。

(欧阳修《________》)(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指出,“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因为“______,______”,产生“能无怨乎"的感叹,最后得出“屈平之作《________》,盖自怨生也”的结论。

【答案】①.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②. 五代史伶官传序③. 信而见疑④. 忠而被谤⑤. 《离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伶、疑、被、谤、骚。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对古汉语词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置币遗(wèi)单于)备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B. (蒙故业,因遗策)继承已有基业,凭借前代政策。

因,依靠。

C.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

瑾、瑜,都是美玉。

D. (不凝滞于物)不为外物所拘束。

凝滞,拘泥、执着。

(2)贾母生长于贵族之家,艺术修养良好,下面不能友持该结论的一项是()A. 带刘姥姥逛大观园,听到远处演唱声,贾母提议:“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

"风清气爽,乐声穿林度水而来,更令人心旷神怡。

B. 元宵节安排芳官唱曲助兴,贾母要求“只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

薛姨妈感叹“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用箫管的”,演出效果新奇,令人叹赏。

C. 中秋赏月她让演奏只在远处吹笛,认为“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月下隐约的笛音,让众人产生更愉悦的审美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安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 2019.06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5分)(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韩愈作《师说》送给李蟠,是因为李蟠虽然只有十七岁就“能行古道”“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还因为李蟠愿意向韩愈学习,即“,”。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2.按要求选择。

(3分)同等质量下,不同的人工增甜剂的混合物和单一的人工增甜剂的增甜强度一样。

当用来使食物变甜时,增甜剂的混合物降低了消费者撮入过量的单一增甜剂的可能性。

因此,应该使用混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人工增甜剂,因为混合物更健康,而且有同样的效果。

如果上述论证成立,必须以下列()项假设为前提。

A.当混合物中的不同人工增甜剂一起被消化时,不会产生交叉作用以至于对健康有害。

B.不同的人工增甜剂一起用于食物,不会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给食物带来更好的味道。

C.任何人工增甜剂所给定的日摄入量都是保守数字,即使超过这一数字也不会有危险。

D.饮食中用人工增甜剂代替食糖的消费者通常会记录他们每日对不同增甜剂的摄入量。

E.过量摄入任何单一的人工增甜剂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不能通过以后减少摄入量来消除。

二、阅读1 / 11(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4分)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节选)严耕望开阔胸襟①近代人提起治史,总说要客观。

事实上,绝对客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只是总应该向这方面去做,做到尽可能的客观。

而客观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开阔的胸襟。

有了开阔的胸襟,才能容纳众说,至少能容忍众说,包括各种理论与个别问题的各种异见;乃至对于他人成就的态度,也当如此。

②就个别问题的异见而言,各人看法不同,也必各有其相当理据,何妨多方取摄,作参考之用。

就理论而言,各种理论都非十全十美,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但一种理论若果已能成立,为一部分学人所尊奉,这种理论也必有相当的真实性与可用性,我们绝不能采取轻蔑甚至排斥的态度,一棍子打死;反之要采取容受的态度,在某一种情况下,或许有其用处。

只是此种理论亦必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的遵用,以为不二法门的神圣法宝。

其他任何理论也都是如此,不能蔑视它,也不能迷信其有无边的法力。

③就对于他人成就的态度来说,无论对任何人的工作都当予以尊重,不能因为自己不欣赏,无兴趣,甚至自己不懂,而看低他人工作的成就,甚至加以否定;那是专制自隘的态度与思想,不但是品德做人方面的缺点,只就做学问而言,一有此种态度,就很难步入博大之路,甚至愈走路子愈狭,终至逼处一隅,自我陶醉而已。

不过反过来说,对于他人的成就——不论古人或今人——也只能采取尊重的态度,乃至佩服采用,但不能崇拜。

一有崇拜心理,便易步入迷信,失去理智的判断与采择,那也是专制狭隘思想的根源,使自己心思不能更进一步的发展。

这样对于各种理论、各种异见,以及各种学问领域,无所不能容,无所不涵盖,则自己治学才能不自隘,不自满,无止境的向前发展下去。

此所谓“有容乃大”,亦“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之意。

□□□□①对外要开阔胸襟,迎接万千;对内则当戒除执著,免得陷于拘泥不化。

②做事做学问都不能不有相当固执,但也要得中庸之道,不能过分固执有拘泥执著2 / 11之病。

不过我所说的“固执”与“执著”只是一种性格的两个阶段,很难指出其分野:要在各人自己体察,“允执厥中”。

即固执应适可而止,不要过分;也可说是能抓得紧,也能放得开;也就是坚守一定的原则,应因现实情况灵活运用,不要死执一点,不能随宜变化。

这对于治学大有关系,相信做事也当如此。

但所谓固执而不过分,抓得紧,放得开,坚守原则,灵活运用,仍非具体,今姑举一事以例之。

③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于同学中最佩服好友某君。

他的天分努力皆在我之上,所以论成绩,尤其国文书法都较我为优,我写文章一定要先请他看过;只是社会科学知识,我有一日之长。

在当时,两人同读《史记》,他于书眉用蝇头小字节录名家评语殆遍;我虽也相当用功,但远不如他的精勤。

同读《汉书·地理志》,他能几于成诵;我记忆力特差,只略识各郡县约在何方位而已。

同摩绘杨守敬《水经注图》,他笔笔依循不苟;我则大致规摩而已,以为细节处,杨氏亦只以意为之,无所依据。

课堂笔记,他书写快捷,故极完备,我则断续不能全。

由此可见两人天分勤力,都颇有差距。

毕业后,宾四师约我到成都齐鲁国学研究所继续学业,第二学期他也到齐鲁。

一日我与宾四师谈到他,深佩其学业,而师则谓彼之前途不如我,令我深感诧异。

请其故,师谓其禀性执著。

当时我尚以为疑。

不数年,我的工作愈做愈起劲,而他似显诸路不通,无可表现,始服宾师之有远见。

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再回忆大学时代,两人同习太极拳,我很快即能略得其形似,而他的拳脚伸出始终强劲如少林,教师纠正,亦不能改。

此正见个性之差异,表现于动作行事之不同。

大约他能刚而不能柔,能认真而不能回环有弹性。

也可说,能抓得紧,但不能放得开;用于治学,易执著,不能灵活通变,终至四处阻塞,兴味索然,无可发挥,殊为可惜。

……观此一例,性情执著之征候略可知晓,足为警戒!3.《开阔胸襟》第①段中加点词“容纳”在文中是指 (1) ,(1),“容忍”指 (2) (2)。

(3分)4.分析《开阔胸襟》第②段与第③段之间的关系。

(2分)3 / 115.对第二个文段第③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运用武汉大学同学某君的例子,意在证实性情过于执著对做学问的负面影响。

B.同学某君连打太极拳也打得像少林拳,说明此人行事强劲,不知回环有弹性。

C.某君早年用功甚勤,按理应有巨大成就;但终至于平平,说明还是天赋有限。

D.“我”对某君深为佩服,宾四先生对其学术前途不看好,说明先生更有远见。

6.第二篇短文的小标题可以概括为□□□□(3分)7.本文标题为“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分析节选的这两段文字是怎样表现个人修养与治学关系的。

(4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10题。

(8分)风入松雨夜有感(清)史承谦停桡①又唱渡江吟,薄暑未相侵。

频年奔走成何事?任人嗤、酒圣书淫②。

白发新添几许,青衫已误而今。

萧萧瑟瑟响亭林,闷拥薄罗衾。

明知不是秋凉雨,却先搀③、无限愁心。

谁共西窗剪烛,花宫④清漏沉沉。

[注]①桡:船桨。

②酒圣:泛称嗜酒者。

书淫:泛称嗜学者。

③搀:混合。

④花宫:指寺庙。

8.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4 / 11A.“风入松”是本词的词牌名,“雨夜有感”是本词的题目。

B.“频年”句是词人自我追问,“任人”句显示其放浪形骸。

C.“白发新添”“青衫已误”二句,是词人不无沮丧的自怜。

D.对漂泊的词人来说,一场夏夜雨让他尘虑全消,无比欢快。

9.以下对语言风格的评价适用于本词的一项是()。

(2分)A.慷慨悲壮B.平易自然C.婉约清丽D.豪放沉雄10.赏析“谁共西窗剪烛,花宫清漏沉沉”两句。

(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6题。

(18分)石钟山记苏轼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②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5 / 11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微风鼓浪()(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12. 下列两小题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2分)(1)汝识之乎()A.知道B.认识C. 记住D.标记(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A.粗劣B.浅陋C. 狭小D.轻视13.对画浪线句进行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B.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C.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D.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14.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6 / 11不传也。

15.按照“二疑”“二笑”“一悟”等关键词梳理本文,将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分)16.俞樾到石钟山经过周密考察,认为石钟山的命名主要是“形”,“全山皆空,如钟覆地”。

今人多认为石钟山命名,“形”与“声”都是其因素。

请据此评价本文的价值。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2分)陈氏藏书楼记[清]姚鼐①士大夫好古能聚书籍者多£,而传守至久远者盖少。

惟鄞范氏天一阁书,自明至7 / 11今,最多历年岁。

国家修四库书,取资范氏,以助中秘之藏,海内称盛焉。

余家近合肥,闻合肥龚芝麓尚书所藏书亦至今未失,其家专以一楼庋之①,命一子弟贤者专司其事,借读入出,必有簿籍,故其存也获久。

闻范氏之家法,盖亦略与同焉。

夫一人之心,视其子孙皆一也,而子孙辄好分异,以书籍与田宅奴仆资生之具同析之②,至有恐其不均,剪割书画古迹者,闻之使人悲恨。

然则藏书非必不可久,抑其子孙之贤不异也③。

②新城陈凝斋先生,尝购书万卷。

其后诸子为专作楼,以贮手泽④;楼旁即为子孙读书之舍。

今其仲子约堂太守,又虑岁久而后人或有变也,乃摹凝斋先生之像于石,而奉之于楼下,使后人一至其楼前,而怆然思,惕然悚⑤,愈久而不敢不敬守也。

以余少获奉见凝斋先生,乃以拓本寄余,且命为楼记。

余于先生后裔又识数人,皆贤隽也,而约堂用意又是如是之至⑥。

(《惜抱轩文集》卷十四)[注]①庋:收藏。

②析:分解,分割。

③抑:表转折,意思是“仅在于”。

不异:团结一致。

④手泽:原指先人手汗,后借指先人遗物,这里指先人留下的图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