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2课 寓言四则 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第22课寓言四则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边塞.(sè)爱慕.(mù)喇.叭(lǎ)舍.然(shì)B.赫.拉(hè)庇.护(pì)添.头(tiān)崩坠.(zhuì)C.凯.歌(kǎi)雕.像(diāo)中.伤(zhōng)杞.人(qǐ)D.汲.水(jí)较量.(jiào)蜘.蛛(zhī)星宿.(xiù)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B.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
B.《蚊子和狮子》这篇寓言讽刺了蚊子在战胜狮子之后的得意忘形之态,告诫人们要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
C.《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一书,该书是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D.《杞人忧天》出自《列子》,该书是儒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相传为列御寇所著。
4.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寓言源远流长,它和神话一样,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和来的。
有文字记录的寓言出现在春秋末年,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
战国时代是寓言创作的黄金时期,创作数量大,艺术性、思想性都非常高。
在《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著作中,就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揠苗助长”等。
可以说,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寓言对人类有启蒙作用。
A.发展创造因为所以B.创造发展不仅而且C.发展制造因为所以D.制造发展不仅而且5.名著阅读(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既篇幅短小又寓意深刻。
其中《马和驴》的故事就运用的修辞手法,讲述了的故事,揭示了的道理。
(2)写出以下这则寓言的出处,并根据内容写出它的寓意。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过关练习新人教版

《杞人忧天》过关练习一、文学常识列御寇:家,郑国人,有《》,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纪昌学射》《薛谭学讴》等。
二、词语解释1.天地崩坠崩坠:2.身亡所寄亡:寄:3.又有忧①彼之所忧者之:忧①:4.因往晓之因:晓:5.积气耳耳:6.若屈伸呼吸若:屈伸:7.终日在天中行止行止:8.奈何忧崩坠乎奈何:9.天果积气果:10.不当坠耶耶:11.只使坠只使:12.亦不能有所中伤中(zhòng)伤:13.奈地坏何奈……何:14.积块耳积块:15.充塞四虚四虚:16.躇(chú)步跐蹈:17.其人舍然大喜舍然:舍:三、句子翻译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译: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译:3.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四、文意理解1.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寓意)2.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杞人忧天:五、课外延伸(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沈屯子多忧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
友拽之归,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②成疾。
家人因劝出游,以纾③其意。
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归忧益重。
家人为之请巫。
巫曰:“稽冥籍④,若来世当轮回作女人。
所适⑤夫麻哈也,貌甚陋。
”沈忧病转剧。
亲友来省者慰曰:“善自宽,病乃愈耳。
”沈曰:“若欲吾宽,须杨文广围解,负竹者归家,麻哈回作休书见付乃得也。
”(选自明代刘元卿《贤奕编》) 【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
②悒悒yì:闷闷不乐。
③纾:解除④冥籍:阴间的书簿。
⑤适:侍奉,这里是“嫁”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蹙然兴叹不已.已:(2)忽见负.竹入市者负:(3)归忧益.重益:(4)则又念.曰念:2.选出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A.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B.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C.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D.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统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后练习题

22 寓言四则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爱慕.(mù) 溉汲.(jí) 躇.步跐蹈(chú) B.庇.护(bì)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 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后练习题

22 寓言四则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爱慕.(mù) 溉汲.(jí) 躇.步跐蹈(chú) B.庇.护(bì)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 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过关练习新人教版

《杞人忧天》过关练习一、文学常识列御寇:家,郑国人,有《》,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纪昌学射》《薛谭学讴》等。
二、词语解释1.天地崩坠崩坠:2.身亡所寄亡:寄:3.又有忧①彼之所忧者之:忧①:4.因往晓之因:晓:5.积气耳耳:6.若屈伸呼吸若:屈伸:7.终日在天中行止行止:8.奈何忧崩坠乎奈何:9.天果积气果:10.不当坠耶耶:11.只使坠只使:12.亦不能有所中伤中(zhòng)伤:13.奈地坏何奈……何:14.积块耳积块:15.充塞四虚四虚:16.躇(chú)步跐蹈:17.其人舍然大喜舍然:舍:三、句子翻译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译: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译:3.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四、文意理解1.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寓意)2.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杞人忧天:五、课外延伸(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沈屯子多忧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
友拽之归,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②成疾。
家人因劝出游,以纾③其意。
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归忧益重。
家人为之请巫。
巫曰:“稽冥籍④,若来世当轮回作女人。
所适⑤夫麻哈也,貌甚陋。
”沈忧病转剧。
亲友来省者慰曰:“善自宽,病乃愈耳。
”沈曰:“若欲吾宽,须杨文广围解,负竹者归家,麻哈回作休书见付乃得也。
”(选自明代刘元卿《贤奕编》) 【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
②悒悒yì:闷闷不乐。
③纾:解除④冥籍:阴间的书簿。
⑤适:侍奉,这里是“嫁”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蹙然兴叹不已.已:(2)忽见负.竹入市者负:(3)归忧益.重益:(4)则又念.曰念:2.选出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A.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B.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C.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D.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七年级语文新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后习题204712

七年级上册22 寓言四则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爱慕.(mù) 溉汲.(jí) 躇.步跐蹈(chú) B 、 庇.护(bì)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C 、 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 D 、 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3、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家无井/而出溉汲。
B 、 有/闻而传之者。
C 、 奈何忧/崩坠乎?D 、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2《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参考答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
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小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二、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
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读懂《穿井得一人》,并指导实践。
参考答案:《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要表述清楚。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培育思辨能力。
参考答案:“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
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
如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
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这个传说和“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与抱负。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闻.而传之者……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5.奈何..忧其坏?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
参考答案:1.听说2.讲述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3.无,没有4.伤害5.为何,为什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cc690619aa00b52acec7ca80.png)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2 寓言四则名校讲坛1.走近作品《伊索寓言》是以古希腊作家伊索的名义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其中大部分可能为伊索本人或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所作,同时也包含一些此前和此后出现的寓言故事.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中国刊印的第一个《伊索寓言》的译本名为《况义》。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一共一百六十篇,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外交等各个方面,既有指导实践之用,又有知识教育之功,且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学意味。
《列子》,相传为战国列御寇所著,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是道家典籍之一。
2.考点链接“之”的用法“之”是文言文中常用、中考常考的虚词之一,其用法灵活多样:1.作代词,代指人、物、事,相当于“他(们)”“它(们)等”。
2.作助词,有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种。
(1)结构助词:①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
如“君子之行”.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成为一个主谓短语,做整个句子的某个成分。
如“宋之丁氏"。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之千里者”。
(2)语气助词:用来凑足音节,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久之,目似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寓言四则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爱慕.(mù) 溉汲.(jí) 躇.
步跐蹈(chú) B.庇.护(bì) 喇.叭(lǎ) 舍.
然大喜(shě)
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
所寄(wú) 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
之(chuá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
较量吧!
(2)及.
其家穿井。
(3)若.
屈伸呼吸。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
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
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5.《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呢?
6.《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战斗前:
(2)战斗后:
7.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
8.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席子。
④濡(rú):沾湿。
⑤逾:通“愈”,更加。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1.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
12.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
以如初。
”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
:到,走到。
②缪:通“谬”,错误,荒谬。
13.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友人来过.(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2)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1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表达交流
16.仔细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野猪、马与猎人
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
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
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他才会帮助马惩治野
猪。
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
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
在马槽边。
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
(选自《伊索寓言》)
体验中考
17.(2016江苏连云港)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知能演练·活用
1.B 解析 B项,“舍”读音应为“shì”。
2.(1)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2)待,等到。
(3)你。
3.C 解析 C项的朗读节奏应为“奈何/忧崩坠乎”。
4.(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而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2)地是聚积的土块,四处都是,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5.此“笑”揭示出赫耳墨斯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6.(1)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必胜的信心。
(2)得意忘形,炫耀自己的胜利。
7.(1)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
(2)骄兵必败
8.B
9.(1)移动(2)离开
10.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11.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2.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13.(1)D (2)A
14.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15.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16.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对他人宽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去报复他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17.示例 (1)①耐心等待②守株待“伐”(2)①鞭挞人们的贪婪和对自然无情的破坏。
②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