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叶新月蕨稀土富集能力与结合多肽结构研究
新疆天山三种蕨类植物的总黄酮含量研究

新疆天山三种蕨类植物的总黄酮含量研究
阿孜古丽·克衣木;苏力坦·阿巴白克力;古丽斯玛依
【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3)002
【摘要】对3种新疆蕨类植物总黄酮含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蕨类植物中,不管是地上部分还是地下部分.不同蕨类植物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分析的三种蕨类植物中,磷毛蕨所含总黄酮量为1.79%,欧亚水龙骨营养叶总黄酮含量为0.9%,较低.在所测试样品的三个部位中,孢子叶的总黄酮含量较高.
【总页数】3页(P201-202,206)
【作者】阿孜古丽·克衣木;苏力坦·阿巴白克力;古丽斯玛依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95
【相关文献】
1.三种竹叶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J], 邓娇;王延云;王燕;胡强
2.丹参等三种中药总黄酮含量分析及其抗氧化机制研究 [J], 董顺福;李亚新;韩丽琴
3.4种蕨类植物中多糖、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测定及比较研究 [J], 樊竹青;杨文
丽;谢勇;李丽
4.4种蕨类植物中多糖、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测定及比较研究 [J], 樊竹青;杨文丽;谢勇;李丽
5.22种药用蕨类植物的总黄酮含量研究 [J], 蔡建秀;吴文珊;吴凌云;庄惠如;卢海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稀土分离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推荐指数 3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改)浙江西天目山常见蕨类植物考察

浙江西天目山常见蕨类植物考察吴晓芹孙仁强尹仙沈梦薇(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通过对西天目山常见蕨类植物的考察,我们小组就常见蕨类植物的进行了细致的认识,编制了西天目常见22种蕨类的检索表,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定了其中8种蕨类的光和效率及最常见的贯众在5种不同环境下的光和效率。
关键词蕨类植物西天目山环境光和效率享有“天然植物园”与“大树王国”的西天目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这里物种丰富,蕨类植物大约有。
在现代植物中蕨类与种子植物相比只不过是一个较小的类群,所以很多人就忽略了其在自然中的重要的作用。
但蕨类植物曾有其辉煌的过去,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于演化过程中,蕨类植物是首先征服陆地生态环境的先锋植物类群,同时也为种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奠定了种源与环境基础。
在现在,蕨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仍有直接与间接的密切联系。
例如:药用价值(贯众),食用价值(蕨菜),农业(满江红—由于满江红通过与蓝藻共生作用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具肥田作用),园艺蕨类(翠云草),工业(石松的孢子),指示作用(盲萁等蕨只能在某种特殊环境生长)。
蕨类植物中的一些类群耐干旱、耐贫瘠,是荒坡绿化的先锋植物,也发现凤尾蕨植物Pteris spp具有富集重金属元素的作用。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自然概况西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北纬30°20’,东经119°25’,是皖南黄山山脉的分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地区。
西天目山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称。
西天目山中汇集2000余种植物,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38种。
本课题主要就浮玉山庄到火焰山路段及太子庵、禅院寺等地蕨类植物的观察。
2.野外调查方法我们在实习第二、三天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认识植物,第四天开始小组内小课题-常见蕨类植物的考察。
我们沿着浮玉山庄一直到火焰山的公路旁,及林间等地方进行实地取样考察。
我们对常见的22种蕨类植物做出了检索表,方便我们认识、了解蕨类。
蕨受精作用的细胞学观察

蕨受精作用的细胞学观察曹建国;戴锡玲;王尧;王全喜【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年(卷),期】2015(35)5【摘要】为了阐明进化蕨类受精作用的特点和细胞学机制,该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蕨(Pteridium aquilinum tiusculum)受精作用的主要过程,观察结果显示:(1)蕨精子通过受精孔进入卵细胞,多数情况下,该精子的螺旋运动先在受精孔的下方产生一个受精腔,然后精子再与卵细胞质融合.(2)第一个精子的这种延迟的螺旋运动和因精子的钻入而引起的卵细胞固缩反应可能是阻止多精受精的重要因素.(3)卵发育时期产生的核外突在受精后仍能持续12 h,然后与核本体分离,逐渐在细胞质中消解.(4)合子通过其后方细胞质的液泡化而建立了水平极性,此后再进行细胞分裂.该研究观察到了进化蕨类受精作用过程中的一些新现象,包括产生受精腔、卵细胞固缩反应、核外突的命运以及合子极性建立等,这有助于理解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机制及有性生殖的演化.【总页数】8页(P934-941)【作者】曹建国;戴锡玲;王尧;王全喜【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2.5【相关文献】1.苗药黔产槲蕨、三叉蕨、乌毛蕨、车前蕨、剑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J], 胡奇志;赵能武;王培善;赵俊华;潘炉台2.谷子有性生殖过程的研究Ⅰ.夏谷受精作用的细胞学观察 [J], 管延安;黄承彦;杨永琛3.北京蹄盖蕨科孢子形态的研究Ⅰ. 冷蕨属、羽节蕨属、短肠蕨属 [J], 刘家熙;李学东4.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植物的资源研究 [J], 云雪林;赵能武;赵俊华;潘炉台5.黑龙江省蹄盖蕨科三属(蹄盖蕨属、羽节蕨属及冷蕨属)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张秀英;范亚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超积累植物体系中稀土元素的空间富集-分异特征与富集机理

土壤-超积累植物体系中稀土元素的空间富集-分异特征与富集机理何柳青;王园园;朱润良;朱建喜【期刊名称】《地球化学》【年(卷),期】2024(53)1【摘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南方特色的优质稀土资源,但由于落后的采矿方式和无节制的开采,大量稀土元素(稀土元素+Y,简称稀土元素)被带入环境中,导致稀土矿区周边出现许多环境污染和植被退化问题。
乌毛蕨是一种对稀土元素具有较强耐受性和超强富集能力的蕨类超积累植物,能被用于稀土污染土壤或尾矿的生态修复。
本研究以离子吸附型矿区表生土壤上生长的稀土超积累植物乌毛蕨及其根际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消解和ICP-MS方法测定根际土、根表、根部、叶柄、叶片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析土壤–植物体系中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富集与分异特征;采用顺序提取法测定土壤中不同化学形态的稀土元素含量,同时利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μ-XRF)与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技术(SEM-EDS),阐明乌毛蕨对稀土元素的吸收与富集机理。
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乌毛蕨对稀土元素有较强的富集和地上转运能力,富集系数(BF)和转移系数(TF)分别为2.61和2.85;植物器官富集能力顺序为:叶片(1750μg/g)>根部(512μg/g)>叶柄(56.5μg/g);植株整体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与根际土相似的富轻土元素和Ce负异常特征,不同的是,植株整体Eu无异常(根际土δEu=0.51);根际土壤中富集离子交换态的轻稀土离子(34%~64%,(La/Yb)N=2.36),与根系表面呈轻微富轻稀土元素((La/Yb)N=1.29)的现象暗示根际大部分轻稀土元素能以离子形式被根系吸收,重稀土元素与有机配体络合而被吸附在根系表面;稀土元素在向上迁移过程中,(La/Yb)N值下降(叶柄=27.63,叶片=17.17),揭示木质部伤流液的重稀土元素可能比轻稀土元素更容易向上迁移;μ-XRF与SEM-EDS结果显示,乌毛蕨地上部的超富集器官(叶片)将稀土元素主要储存在叶缘的表皮层细胞,且能将大部分非生理需要的稀土元素有效区室化。
单叶新月蕨稀土富集能力与结合多肽结构研究

中 国 稀 土 学 报
JOURNAL OF THE CH INESE RARE EARTH SOC IETY
Hale Waihona Puke 2009年 4月 Ap r12009
单叶新月蕨稀土富集能力与结合多肽结构研究
薛 云 1 , 杨利民 1 , 王秋泉 1, 23
(1.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福建 厦门 361005; 2. 海洋环境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福建 厦门 361005)
称取适量叶片 , 加入液氮 , 低温下研磨至粉末 状 。用 pH 值为 6. 5, 含 50 mmol·L - 1 NH4 HCO3 , 1 mmo·l L - 1 PM SF, 1 mmo·l L - 1 EDTA , 1 mmo·l L - 1 SDS, 20 mmo·l L - 1 22巯基乙醇的蛋白提取液分 3次 充分研磨提取 。离心后 , 用冰乙醇沉淀上清液中蛋 白 , 缓 冲 液 溶 解 后 , 采 用 Superdex Pep tide 10 / 300GL 尺寸排阻层析柱纯化 (流动相为 pH7. 8 的 50 mmo·l L - 1 NH4 HCO3 ) , UV 在线监测多肽组分 , ICP2M S测定其中稀土含量 , 确定稀土含量最高的 多肽馏分 , 并收集该馏分 , 然后采用反相 ZORBAX Eclip se XDB 2C8色谱柱进一步分离纯化 , 流动相在 8 m in内乙腈 (ACN )从 3. 5%线性增加到 70% , 再 以 70%ACN 洗脱至 15 m in; 离线 ICP2M S检测 , 并 进行 MALD I2TOF2M S表征鉴定 。
元素的机理研究相比 , 稀土元素超富集植物的研 究相对较少 [ 11~26 ] , 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稀土元 素在植物体内分异规律的研究 [ 27~29 ] , 对于稀土在 植物体内富集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尚待深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酶解特性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酶解 3 风味 2 酶解特性 2 纤维素酶 2 粒度分布 2 热解 2 溶解性 2 水解 2 小麦面筋蛋白 2 鼠李糖脂 1 黑麦 1 黑曲霉 1 间质细胞 1 门静脉 1 里氏木霉 1 酶解糖化 1 逆胶束 1 起搏电流 1 表面活性剂 1 蛋白酶 1 草本类植物 1 自发性内向电流 1 脱酰胺改性 1 胃蛋白酶 1 胃癌 1 绿色溶剂 1 纳米胶囊 1 纤维素 1 离子液体预处理 1 甜竹木质素 1 琥珀酸 1 理化性质 1 玉米芯 1 玉米秸秆 1 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 1 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 热化学 1 混合培养 1 淀粉粒 1 水解残渣 1 木质素 1 木聚糖酶 1 木素 1 挤压预处理 1 抑瘤效应 1 形态特征 1 小黑麦 1 小麦秸秆 1 小麦 1 富集组分 1 官能团 1 好氧分解 1
推荐指数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科研热词 间充质干细胞 质构特性 消化性 水解度 预处理 鉴定 酶解 载体材料 表面修饰 蛋白酶 纤维素酶 玉米淀粉 抗氧化性 扩增 兔 三维动态培养 麦麸 鲽鱼 高压 顽抗特性 面条 面团特性 阿霉素 钠通道 钙通道 酶解特性 酶解工艺 酶解产物 酶活 酶水解 酶学特性 酶 酪蛋白 超声波普鲁兰酶优化 超声波 诱变 螯合率 蛋白回收率 草鱼 草酸青霉 膳食纤维 胶原多肽 胰蛋白酶 胃蛋白酶 肌细胞 缓慢消化 纤维素降解 糖化作用 生物质 甘脯酰阿霉素 玉米芯 牙髓细胞
披针新月蕨化学成分预试研究

结合 文 献和表 l可知 ,从 披针 新 月蕨 乙醇 提取 液检 出黄 酮 及 苷 类 、萜类 和 甾醇 、糖 、酚 类 、氨 基酸 、蛋 白质 、挥 发 油等 成分 , 未检 出 生物 碱 、 内酯 、香豆 素 、强 心苷 、蒽 醌 类成 分 。从石 油 醚 提 取 液 检测 出挥 发 油 、三萜 和 甾醇 类等 脂溶 性 成分 。从 水提 液 检
Keywords:Pronephriumpenangianum (Hook.)Holtt: Chemical constituents; Preliminary test
披 针 新月 蕨(Pronephrium penangianum (Hook.)Holtt)为金 星 蕨 科新 月 蕨属 植物 ,分布 于华 南 、西 南各 省 区 以及 河 南 、甘肃 、
热 水 提取 液 :将 上述 剩 余的 冷浸 液 同滤渣 于 60 ℃热 浸 1.0 h, 趁 热过 滤 ,滤 液备 用 。
乙醇 提取 液 :取 披针 新 月蕨粗 粉 30.0 g,加 95%乙醇 100 mL, 水 浴 回流 60 min,过滤 ,滤液 备用 。并 从 中取 20 mL 乙醇提 取液 于 蒸发 皿 中 ,水 浴加 热至 无醇 味 ,放 冷 ,加 入 5%盐 酸溶 液 5 mL,
Preliminary Chemical Analysis of Pronephrium penangianum (Hook.)Holtt
An ai ,Li Jixin ,W ang W ei ,Gao Lei ,W u Jie。,W an Luping ,Liang Guangping ’ (1.Zuny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Zunyi 563006: 2.Guiyan g University ofChinese M edicine,Guiyang 550025,Chi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品采集自福建省漳州市南靖乐土亚热带雨 林自然保护区 , 采样地点位于东经 117°12′940″, 北纬 24°54′501″, 海拔 327 m。以随机方式采样 , 采集完整的金星蕨科新月蕨属单叶新月蕨的植株 以及根系周围的土壤 。
消解单叶新月蕨方法参照文献 [ 26 ] , 分为叶 、 叶柄 、茎 、根 , 105 ℃的条件下烘 24 h后分别准确 称取 0. 2 g, 加入 5 m l浓 HNO3 , 室温预消解 12 h, 然后加入 1 m l HC lO4 消解 ; 土样自然风干后 , 研 磨 , 过筛 , 使粒度控制在 100~120目范围 , 准确称 取 0. 2 g, 加入 5 m l浓 HNO3 , 1 m l HF室温预消解 12 h, 然后加入 1 m l HC lO4 消解 , 消解至溶液呈无 色或淡黄色 , 并将酸液蒸发至无白烟冒出 。最后用 2% HNO3 溶解根 、茎 、叶 、叶柄和土壤消解残渣 , 定容到 25 m l容量瓶中 , 用 ICP2M S测定稀土元素 的含量 。参照文献 [ 30 ]提取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 稀土 , 准确称取 0. 8 g研细的土样 , 用 32 m l 0. 11 mol·L - 1 HAc作浸取剂 , 在 (25 ±0. 1) ℃的恒温振 荡器中连续振荡浸取 16 h, 离心后 , 取上清液 , 用
第 27卷 第 2期 Vo l127 No12
中 国 稀 土 学 报
JOURNAL OF THE CH INESE RARE EARTH SOC IETY
2009年 4月 Ap r12009
单叶新月蕨稀土富集能力与结合多肽结构研究
薛 云 1 , 杨利民 1 , 王秋泉 1, 23
(1.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福建 厦门 361005; 2. 海洋环境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福建 厦门 361005)
称取适量叶片 , 加入液氮 , 低温下研磨至粉末 状 。用 pH 值为 6. 5, 含 50 mmol·L - 1 NH4 HCO3 , 1 mmo·l L - 1 PM SF, 1 mmo·l L - 1 EDTA , 1 mmo·l L - 1 SDS, 20 mmo·l L - 1 22巯基乙醇的蛋白提取液分 3次 充分研磨提取 。离心后 , 用冰乙醇沉淀上清液中蛋 白 , 缓 冲 液 溶 解 后 , 采 用 Superdex Pep tide 10 / 300GL 尺寸排阻层析柱纯化 (流动相为 pH7. 8 的 50 mmo·l L - 1 NH4 HCO3 ) , UV 在线监测多肽组分 , ICP2M S测定其中稀土含量 , 确定稀土含量最高的 多肽馏分 , 并收集该馏分 , 然后采用反相 ZORBAX Eclip se XDB 2C8色谱柱进一步分离纯化 , 流动相在 8 m in内乙腈 (ACN )从 3. 5%线性增加到 70% , 再 以 70%ACN 洗脱至 15 m in; 离线 ICP2M S检测 , 并 进行 MALD I2TOF2M S表征鉴定 。Biblioteka 290中 国 稀 土 学 报
27卷
结合多肽 ; B ruker Reflex III MALD I2TOF2M S (B re2 men, 德国 )用于稀土结合多肽的分子量及纯度鉴 定 ; B ruker ESQU IRE2LCTM 2IT2M S (B remen, 德国 ) 用于分析酶解片断 ; Herm le Z 36 HK型高速冷冻离 心机 ( Herm le, 德 国 ) 用 于 离 心 分 离 多 肽 ; Christ ALPHA122 LD p lus冷冻干燥机 (Christ, 德国 )用于 冻干浓缩稀土结合多肽 。
将纯化得到的单叶新月蕨稀土结合多肽用 G2 250法 [ 31 ]进行定量 。配制 0. 1 m g·m l- 1的牛血清白 蛋白 (BSA )标准溶液 ; 称取 0. 1 g考马斯亮蓝 G2 250, 溶于 50 m l 90%乙醇中 , 加入 85% (m /V )的
稀土氧化物 (纯度 > 99. 9999 % )购自中国科 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22巯基乙醇 、牛血清白 蛋白 (B SA , 纯度 ≥99 % )购自 Sigma (美国 ) ; 十二 烷基磺酸钠 ( SDS, 色谱纯 )购自 TC I(日本 ) ; 苯甲 基磺 酰 氟 酶 抑 制 剂 ( PMSF, 纯 度 > 99% ) 购 自 AM ESCO (美国 ) ; 异 硫 氰 酸 苯 酯 ( P ITC, 纯 度 ≥ 99. 0% )购自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 用 于氨 基 酸 标 记 ; 18 种 氨 基 酸 标 准 品 购 自 BDH Chem icals L td. Poole (英国 ) ; 经甲苯磺酰苯丙氨酰 氯甲酮 ( TPCK)处理的胰蛋白酶用于蛋白酶解 ( Se2 quencing Grade, Promega, 美 国 ) ; Endop roteinase
ICP2M S测定稀土元素的含量 。 1. 3 单叶新月蕨的 Nd3 +胁迫培养
虽然选用混合稀土进行胁迫培养实验更接近 于自然条件 , 但情况将会很复杂 , 不利于单叶新月 蕨富集特性的基础研究 。本研究采用单个稀土元 素 Nd对单叶新月蕨进行胁迫实验 , 首先考虑到 Nd的天然丰度较高 , 并且其具有较多同位素 , 便 于后续质谱的检测和鉴定 。将单叶新月蕨分别放 入含 0, 100和 500μg·m l- 1 N d3 +的 Knop 植物培养 液中 培 养 , 其 中 含 有 1000 μg·L - 1 Ca ( NO3 ) 2 , 250μg·L - 1M gSO4 ·7H2 O , 120 μg·L - 1 KCl, 2. 86 μg·L - 1 H3 BO3 , 0. 22 μg·L - 1 ZnC l2 , 0. 08 μg·L - 1 CuSO4·5H2 O , 0. 02 μg·L - 1 H2MoO4 , 0. 08 μg·L - 1 M nC l2 , 4μg·L - 1 FeSO4·7H2 O ( Fe2 + 转化为 Fe2ED2 TA ) 。为了补充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磷 , 同时又要防 止稀土磷酸盐沉淀 , 采用 250μg·L - 1 KH2 PO4 叶面 喷施 。每 3 d 更 换 一 次 培 养 液 以 保 证 培 养 液 中 Nd3 +的浓度 , 培养时间为 4 周 。根据文献 [ 26 ]改 进的细胞分级提取方法 III, 对单叶新月蕨培养前 、 后的叶片细胞分级 , 分别得到脂类 、蛋白类 、多糖 类及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和果胶 , 消解后用 ICP2 M S对每一部分中的稀土的含量及分布进行分析 。 1. 4 稀土结合多肽的提取纯化和鉴定
关键词 : 单叶新月蕨 ; 超富集 ; 多肽 ; 稀土 中图分类号 : O614. 33; Q94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4343 (2009) 02 - 0289 - 08
稀土元素的广泛使用造成潜在的环境和健康 风险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 1, 2 ] , 尤其是稀土元 素日允许摄入量与农用安全性探讨已成为最新的 研究热点 [ 3, 4 ] 。稀土含量过高时 , 不论对植物的生 长还是对动物的骨骼 、脑部 、脏器和内分泌系统等 均具有潜在毒性 [ 5~8 ] 。事实上稀土元素 ( rare earth element, 简称 REE)类似于一般毒物 , 对生物体具 有 hormesis效应 [ 9, 10 ] , 即低剂量时表现促进作用 , 高剂量时表现抑制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 , 轻稀土元 素的离子半径 (9. 6~11. 5 nm )与 Ca2 + (9. 9 nm )十 分接近 , 它很容易竞争 Ca2 + 在生物体内的结合位 点 , 特别是 La3 + 还具有“超钙离子 ”的别称 , 植物 缺钙症状可通过加入 La3 + 来缓解 [ 11~13 ] ; L a3 + 还可 以竞争结合到 PS2II中 Ca和 Mg的结合位点上来影 响光合 作 用 效 率 [ 14~16 ] 。此 外 , 稀 土 与 多 糖 [ 17 ] 和 DNA[ 18 ]等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与细胞壁上的 蛋白通道或主动运载蛋白结合进而通过细胞壁进 入细胞内部 [ 19, 20 ]的研究也有报道 。近年来出现的 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 、不破坏生态环境 、不引 起二次污染等优点 [ 21 ] , 为人们提供了一条有效的 污染环境的修复途径 。但是与植物超富集重金属
摘要 : 以单叶新月蕨 ( P roneph rium sim plex, 金星蕨科新月蕨属 )为研究对象 , 研究其在自然条件下对稀土元素的超富集能力 。其叶片主动富集 的稀土含量高达 1249. 37μg·g - 1 , 是母土的 51. 8倍 、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的 650. 7 倍 , 且稀土元素分异现象与母土一致 。在 100 μg·m l - 1 Nd3 +胁迫下 , 单叶新月蕨生长状况良好 , 且体内 Nd含量提高 , 同时结合多肽的表达增加 , 证明单叶新月蕨具超富集稀土元素的特性 ; Nd结 合多肽经酸处理脱掉 Nd后 , HPLC / ESI2IT2MS的结果显示 632 Da的肽段是 Nd在结合多肽中所处的区域 。利用细胞分级 、HPLC分离纯化 、氨 基酸组成分析以及分子量和酶解肽段的 MALD I2TOF2MS及 ESI2IT2MS测定富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稀土结合多肽 , 结果显示 , 稀土结合多 肽的分子量为 (5. 07 ±0. 02) KDa, 其中含有 2E2T2M 2E2, 2P2N 2L2L 2G2E2, 2F2V 2I2Y2E2和 2F2V 2I2A 2的肽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