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3单元知识点练习

合集下载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大全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大全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大全一.分数加减法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用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进行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 根据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二.长方体(一)1. 长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 长方体最多有4个面相同,8条棱相等。

3. 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4.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5. 一般把长方体底面较长的一条棱叫作长方体的长,较短的棱叫作长方体的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作长方体的高。

6.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7. 正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相等。

8.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9. 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10. 用n表示正方体的个数平放一排露在外面的面=3n+2竖放一排露在外面的面=4n+111.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12.长+宽+高=长方体棱长总和÷413.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14.正方体棱长=正方体棱长总和÷1215.正方形周长=边长×416.正方形边长=正方形周长÷417.长方形周长=(长+宽)×218.长+宽=长方形周长÷219.长方形长=长方形周长÷2—宽20.长方形长=(长方形周长—2×宽)÷221.长方形宽=长方形周长÷2—长22.长方形宽=(长方形周长—2×长)÷223.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24.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25.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26.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7.长方形面积=长×宽28.长方形长=长方形面积÷宽29.长方形宽=长方形面积÷长30.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正方体表面积÷6三.分数乘法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表示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与复习详细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与复习详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1 分数乘法(一)知识点: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计算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1.2 分数乘法(二)知识点:1 、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理解打折的含义。

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补充知识点:打几几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例如八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八十五。

1.3 分数乘法(三)知识点: 1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计算结果要求是最简分数。

)2 、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2.1 长方体的认识知识点:1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1)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2)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后面的面叫后面。

(3)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

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a都是正方每个面是长度都相86形。

正方形。

12等。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X4或者是长X 4+宽X4+高X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X122.2展开与折叠2—2—2型1个楼梯形3—3 型1个两个“探头”刖图(11)注意:(1 )田字型与凹字型的全错前L L前□知识点:正方体展开共11种图⑹(一个“探头”)图(8)图(10)(2 )正方体展开至少和最多都只剪开7 条棱。

2.3 长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点: 1 、表面积的意义: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春季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与复习(详细)

春季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与复习(详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1.1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知识点: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3、通分的方法:找出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通分用的分母,然后分母扩大了多少倍,分子也扩大多少倍。

4、计算结果要约分,约成最简分数(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典型例题:例11223+=5163-=例2 小林画画用了34时,写毛笔字比画画少用16时,小林写毛笔字用了多少小时?1.2星期日的安排(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2、整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分数加法中同样适用典型例题:例1:237959-+68871515+-848172517+- 15166--1.3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小数与分数互化)知识点:1、小数化成分数方法:根据分数的意义,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将原小数去掉小数点后作分子,最后约成最简分数2、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典型例题:例1 比较2.4和124的大小 (1)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2)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例2 一节数学课23时,老师讲解用了14时,学生动手用了112时,其余时间学生做作业,学生做作业用了多少时?例3 小明10分钟打字125个,小刚3分钟打字37个,谁打字快?例4 霞石小学进行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23,获二、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35,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第二单元:《长方体(一)》2.1长方体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1)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2)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后面的面叫后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 2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 2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 2单元)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2单元)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2单元)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一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知识点:1、认知分数乘坐整数的意义。

分数乘坐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谋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方便快捷运算。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在计算。

分数乘法知识点:1、融合具体内容情境,进一步积极探索并认知分数乘坐整数的意义,并能够恰当展开排序。

能谋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理解打折的含义。

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分数乘法知识点:1、分数乘坐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恰当展开排序。

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后。

计算结果建议就是最简分数。

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真分数二者乘积大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二者乘积大于真分数大于假分数。

二单元:《长方体》长方体的重新认识知识点: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顶点面棱个数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长度关系都就是长方形,特定的存有两个相对的面就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就是全然一样的长方形。

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可以分为三组,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

都是正方形。

每个面都就是正方形。

长度都成正比。

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能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或者是长*4+宽*4+高*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灵活运用公式,能求出来长方体的长、阔、低或是正方体的棱长。

进行与卷曲知识点:1、认识并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了解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并以此来判断。

长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点:1、认知表面积的意义。

就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够融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排序图形的表面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3单元知识点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3单元知识点练习

北师⼤版:⼩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3单元知识点练习第1、2、3单元知识点练习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的意义相同,即求⼏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分之⼏是多少。

如:72×5表⽰求(),或者表⽰()的5倍是多少。

53×21表⽰求53的()是多少。

3×41表⽰()的41是多少。

2、分数与整数相乘,()不变,()和()相乘的积作分⼦,结果要()。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与()相乘,分母与()相乘,能约分的先()。

3、①⼀个数乘⼀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定()原来的数;例如7×72=2,所得的积是2,⽐因数7⼩;②⼀个数乘⼀个等于1的数,所得的积()原来的数;例如7×1=7,所得的积是7,⽐因数7相等;③⼀个数乘⼀个⼤于1的假分数,所得积⼀定()原来的数。

例如7×79=9,积是9,⽐因数7⼤;4、长⽅体有()个⾯,每个⾯⼀般都是()(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是正⽅形),相对的⾯⾯积()。

有()条棱,12条棱可以分()组:4条长,4条宽,4条⾼,长、宽、⾼分别相等。

有()个顶点,每个顶点处由长、宽、⾼三条棱组成。

5、正⽅体有()个⾯,每个⾯都(),都是()形。

有()条棱,12条棱长度(),叫做正⽅体的棱长。

有()个顶点。

正⽅体是特殊的()。

6、长⽅体的棱长和=(长+宽+⾼)×正⽅体的棱长和=棱长×正⽅体的棱长=棱长和÷()7、长⽅体6个⾯的⾯积之和叫做长⽅体的表⾯积。

长⽅体上⾯或下⾯的⾯积=()×宽长⽅体的表⾯积=长×宽×2+长×⾼×2+宽×⾼×2,8、正⽅体的6个⾯的⾯积之和叫做正⽅体的表⾯积。

正⽅体每个⾯的⾯积=()×棱长正⽅体的表⾯积=棱长×棱长×(),⽤字母表⽰为:S=6a 29、露在外⾯的⾯积=()×露在外⾯的⾯的个数10、倒数的意义: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其中⼀个数叫做另⼀个数的倒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对应练习全面复习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对应练习全面复习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分数加减法知识点:1、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1)找到这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通分(即将分母化为同一个数) (3)相加减(4)不是最简分数的必须约分。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运算定律有哪些:连减的性质:(1)a-b-c=a-(b+c) (2)a-(b+c)=a-b-c其他:(1)a-b+c=a+c-b (2)a-(b-c)=a-b+c (3)a-b+c-d=(a+c)-(b+d) 5、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分子除以分母6、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时,小数位数上有几位数字,分母上就有几个07、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有时还能直接约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分数加减法 姓名:一、填一填1.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他们的和是( )。

2. 一根铁丝长 45 米,另一根比它短17 米,另一根长( )米。

3. 一根铁丝长 45 米,比另一根短14米,两根铁丝共( )米。

4. 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3 ,第二天运走它的25 ,还剩这批化肥的( )没有运。

5. 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 ) 25 =( ) =( )58 =( ) =( ) 414=( ) 6. 把38,14.3,213, 41.3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 )>( )>( )二、计算。

1.算一算。

415 + 56 512 + 34 + 112 710 - -38 - -1823 + 56 12 +(34 - -38 ) 56 -(13 + 310 )85+165 365+121-92 5- 79 -292.解方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与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与练习题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1.折纸 知识讲解: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同分母,再进行相加减,最后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基础对点练,轻松来过关!一、开动脑筋,认真填空。

(1)91+81=72+72=72(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化成相同的( ),然后按照( )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来计算。

二、解方程。

31+x=95 x-83=21 43-x=71三、解决问题。

1. 一根铁丝,小明用了这根铁丝的31,爸爸用了这根铁丝的52,小明和爸爸一共用了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2. 小华家有块田地,计划用总面积的51来种菜,用总面积的72来种水果,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星期日的安排知识讲解:1.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一样,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一样适用。

2.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性质a-b-c=a-(b+c)基础对点练,轻松来过关!一、在Ο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1+74+73=31+(74Ο73) 53Ο76=76+53 二、算一算。

87+83-85 43+121 74+97-7453-74+52 (152+31)-52 21+31+61三、解决问题。

1.两个筑路队,甲队修了全长的52,乙队修了全长的121,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没有修?2.一根绳长54米,比另一根绳短43米,这两根绳一共有多少米?3.“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知识讲解: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直接将分子除以分母。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根据小数的意义,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为分母,将原小数去掉小数点后作分子,最后将其约分成最简分数。

基础对点练,轻松来过关!一、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

0.14= 1.8= 0.203= 0.003=52= 152= 1007= 812= 二、比较大小。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对应练习(全面复习)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对应练习(全面复习)

( 最新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对应练习( 全面复习 )知识点: 1、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1〕找到这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通分〔立刻分母化为同一个数〕〔3〕相加减〔4〕不是最简分数的必定约分。

3、分数加减混杂运算的运算序次和整数加减混杂运算的运算序次同样.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杂运算序次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杂运算的运算序次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分数加减法的简略运算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1〕加法交换律: a+b=b+a〔2〕加法结合律: a+b+c=a+(b+c)减法运算定律有哪些:连减的性质: (1)a-b-c=a-(b+c) (2)a-(b+c)=a-b-c其他: (1)a-b+c=a+c-b (2)a-(b-c)=a-b+c(3)a-b+c-d=(a+c)-(b+d)5、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6、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时,小数位数上有几位数字,分母上就有几个07、分数、小数加减混杂运算:能够把分数化成小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也能够把小数化成分数,有时还能够直接约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分数加减法姓名:一、填一填1. 分母是 12 的最简真分数有〔〕个,他们的和是〔〕。

2.一根铁丝长错误 !米,另一根比它短错误 !米,另一根长〔〕米。

3.一根铁丝长错误 !米,比另一根短错误 !米,两根铁丝共〔〕米。

4. 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错误!,第二天运走它的错误!,还剩这批化肥的〔〕没有运。

5.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0.75= 〔〕错误 !=〔〕 0.125=〔〕错误 !=〔〕 2.4=〔〕 4错误 !=〔〕8316. 2 ,3.41 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 >〔〕 >把 3 ,,〔〕二、计算。

1. 算一算。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555128 +1636+12- 95-错误!-错误!2.解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3单元知识点练习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 )的意义相同,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72
×5表示求( ),或者表示( )的5倍是多少。

53×21表示求53的( )是多少。

3×41表示( )的41是多少。

2、分数与整数相乘,( )不变,( )和( )相乘的积作分子,结果要( )。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 )相乘,分母与( )相乘,能约分的先( )。

3、①一个数乘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 )原来的数;例如
7×72
=2,所得的积是2,比因数7小;②一个数乘一个等于1的数,所得的积( )原来的数;例如7×1=7,所得的积是7,比因数7相等;③一个数乘一个大于1的假分数,所得积一定( )原来的数。

例如7×79
=9,积是9,比因数7大;
4、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 )。

有( )条棱,12条棱可以分( )组:4条长,4条宽,4条高,长、宽、高分别相等。

有( )个顶点,每个顶点处由长、宽、高三条棱组成。

5、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 ),都是( )形。

有( )条棱,12条棱长度( ),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有( )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 )。

6、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和÷( )
7、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上面或下面的面积=( )×宽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8、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 )×棱长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S=6a 2
9、露在外面的面积=( )×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10、倒数的意义: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 ),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

1的倒数是( )。

( )没有倒数。

求倒数的方法:调换( )和( )的位置,就可以求出它的倒数。

对于自然数可以把它看成分母是( )的分数,再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就求出这个自然数的倒数。

11、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 )这个数的( )。

12、当除数<1时,商( )被除数;例如6÷2121
=12,商是12比被除
数6大;当除数=1时,商( )被除数;例如6÷1=6,商是6,和被除数
相等; 当除数>1时,商( )被除数;例如6÷23=6×32
=4,商小于被除数;
重点知识回顾
1、单位转化规律: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2、常用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 )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3、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1平方千米=( )公顷 1公顷=(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平方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4、常用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5、常用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1年=( )天(闰年366天) 1年=( )个月
1日=( )小时 1小时=( )分 1分=( )秒
6、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等。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
8、长方形的面积=( )×( ) 正方形的面积=(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 三角形的面积=( )×( )÷2
梯形的面积=( + )× ÷2
9、长方形的长=面积÷( ) 长方形的宽=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三角形的底=( )×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 )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梯形的上底+下底的和=面积×2÷高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10、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结果约成最简分数。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

1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
;例如3÷
7=
12、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