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数学理 (2012吉林三模)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自己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R =U ,集合}43|{><=x x x A ,或,}2|{<=x x B则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 ))4(∞+, (B ))3(,-∞ (C ))2(,-∞ (D ))32(,2.若复数R )(i 2i )1(3∈-=-+b a b a ,,则复数i b a 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已知32sin -=α,且⎪⎭⎫⎝⎛-∈0,2πα,则αtan 等于(A )552-(B )552 (C )25- (D )25 4.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 )命题“R ∈∃x ,使得012<++x x ”的否定是:“R ∈∀x ,均有012>++x x ” (B )“1=x ”是“0652=-+x x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 )线性回归方程a x b yˆˆˆ+=对应的直线一定经过其样本数据点 ()11,y x ,()22,y x ,…,()n n y x ,中的一个点(D )若“q p ∧”为真命题,则“)(q p ⌝∨”也为真命题5.右边程序框图的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A )24UBA(B )25 (C )34(D )356.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4(B )6 (C )12(D )187.实数m 是函数x x f x 21log 2)(-=的零点,则(A )m m 21<< (B )m m <<12 (C )m m 21<<(D )12<<m m8.4名同学到某景点旅游,该景点有4条路线可供游览,其中恰有1条路线没有被这4个同学中的任何1人游览的情况有 (A )81种(B )36种 (C )72种(D )144种9.已知一个三棱柱,其底面是正三角形,且侧棱与底面垂直,一个体积为34π的球体与棱柱的所有面均相切,那么这个三棱柱的表面积是(A )36 (B )312 (C )318(D )32410.已知数列}{n a ,若点)(n a n ,)N (*∈n 在经过点)48(,的定直线l 上,则数列}{n a 的前15项和=15S (A )12 (B )32(C )60 (D )12011.函数)0)(sin(3)(>+=ωϕωx x f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若2||AB BC AB =⋅,则ω等于(A )12π(B )6π(C )4πOxy ABC33-(D )3π 12.如图,以AB 为直径的圆有一内接梯形ABCD ,且CD AB //. 若双曲线以A 、B 为焦点,且过C 、D 两点,则当梯形的周长最大时,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 (B )3 (C ) 21+(D )31+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实数y x ,满足不等式组⎪⎩⎪⎨⎧≥+-≤-≥021x x y x y , 则目标函数x y z 2-=的最大值是 .14.已知x x cos a d ⎰=20π,则二项式52)(xa x +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 .15.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a c b cos 21⋅=-,则=A . 16.已知函数⎪⎩⎪⎨⎧>+-≤+-=)1(147)1()(22x a x a x axx x f ,若R ,21∈∃x x ,且21x x ≠,使得)()(21x f x f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各项均不相同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四项和144=S , 且731a a a ,,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设n T 为数列⎭⎬⎫⎩⎨⎧+11n n a a 的前n 项和,求2012T 的值.18. (本小题满分12分)某高校在2012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按成绩共分成五组:第1组)8075[,,第2组)8580[,,第3组)9085[,,第4组)9590[,,第5组]10095[,,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同时规定成绩在85分以上(含85分)的学生为“优秀”,ABC DAB CDEF成绩小于85分的学生为“良好”,且只有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面试资格.(Ⅰ)求出第4组的频率,并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Ⅱ)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优秀”和“良好” 的学生中选出5人,再从这 5人中选2人,那么至少有一人是 “优秀”的概率是多少?(Ⅲ)若该校决定在第4,5 组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接受考官A 的面试,第5组中有ξ名学生被考官A 面试,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平面⊥ACE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90=∠ACB ,BC EF //,EF BC AC 2==,EC AE AC 22==.(Ⅰ)求证:⊥AE 平面BCEF ;(Ⅱ)求二面角C BF A --的大小.]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0,1(1-F 、)0,1(2F ,圆2F :1)1(22=+-y x ,一动圆在y 轴右侧与y 轴相 切,同时与圆2F 相外切,此动圆的圆心轨迹为曲线C ,曲线E 是以1F ,2F 为焦点的椭圆. (Ⅰ)求曲线C 的方程;(Ⅱ)设曲线C 与曲线E 相交于第一象限点P ,且371=PF ,求曲线E 的标准方程; (Ⅲ)在(Ⅰ)、(Ⅱ)的条件下,直线l 与椭圆E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M 在曲线C 上,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x b x f ln )(=,R)()(2∈-=a x ax x g .(Ⅰ)若曲线)(x f 与)(x g 在公共点)0,1(A 处有相同的切线,求实数a 、b 的值; (Ⅱ)当1=b 时,若曲线)(x f 与)(x g 在公共点P 处有相同的切线,求证:点P 唯一;(Ⅲ)若0>a ,1=b ,且曲线)(x f 与)(x g 总存在公切线,求正实数a 的最小值.频率/组距分数 75 80 85 90 95 100O0.01 0.02 0.06 0.07 0.03 0.04 0.05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选的第一题记分.做 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所示,PA 为⊙O 的切线,A 为切点,PBC 是过点O 的割线,10=PA ,5=PB ,BAC ∠的平分线与BC 和⊙O 分别交于点D 和E .(Ⅰ)求证:PCPAAC AB =; (Ⅱ)求AE AD ⋅的值.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过点P )5,1(-,且倾斜角为3π,以原点O 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径为4的圆C 的圆心的极坐标为)2,4(π.(Ⅰ)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圆C 的极坐标方程; (Ⅱ)试判定直线l 和圆C 的位置关系.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1(|||4|)(>-+-=a a x x x f . (Ⅰ)若)(x f 的最小值为3,求a 的值;(Ⅱ)在(Ⅰ)的条件下,求使得不等式5)(≤x f 成立的x 的取值集合.命题、校对:凌志永 常 越 曹凤仁杨万江 王玉梅 孙长青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理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ADBBADCCB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 13. 2 ; 14.10 ; 15. 3π; 16. ()()5,32, ∞-. 三.解答题:17.解:(Ⅰ)设公差为d ,由已知得121114614(2)(6)a d a d a a d +=⎧⎨+=+⎩ . (3)分联立解得1d =或0d =(舍去). 1 2.a ∴= …………5分故1n a n =+. (6)分 (Ⅱ)()111111(2)12n n a a n n n n +==-++++ (8)分11111111.233412222(2)n n T n n n n ∴=-+-++-=-=++++ (10)分2012503.1007T = (12)分18.解:(Ⅰ)其它组的频率为 (0.01+0.07+0.06+0.02)×5=0.8, 所以第四组的频率为0.2, 频率分布图如图: ……3分(Ⅱ)依题意优秀与良好的人数比为3:2,所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的5人中有优秀3人,良好2人,记从这5人中选2人至少有1人是优秀为事件A()1()P A P A ∴=-=1-2225C C =910. (6)分(Ⅲ)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第四组的人数为8人,第五组的人数为4人 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2821214(0)33C P C ξ===,118421216(1)33C C P C ξ===,242121(2)11C P C ξ=== …………9分 ξ∴的分布列为:1416120123333113E ξ∴=⨯+⨯+⨯=() ………………12分19.解:(Ⅰ)∵平面ACE ⊥平面ABCD ,且平面ACE 平面ABCD AC =BC AC ⊥BC ∴⊥平面AEC 2分BC AE ∴⊥, ……3分又22AC AE CE ==,AE EC ∴⊥ …………………4分且BC EC C ⋂=,∴AE ⊥平面ECBF . …………………6分2AC BC ==,则2,AE EC ==则由题意得(0,0,0)A ,(2,2,0)B -,(2,0,0)C , (2,2,0),(0,2,0),AB BC =-= (8)分设平面BFC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 由0,0m BC m BF ⋅=⋅=,得(1,0,1)m =,9分 设平面ABF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 由0,0n AB n BF ⋅=⋅=,得(1,1,0)n =,10分所以1cos ,2m n m n m n⋅==∴二面角A BF C --的大小为60︒. ………………12分(解法二)取AB 的中点H ,连接CH ,因为AC BC =,则CH AB ⊥,∴CH ⊥平面ABF(要证明),过H 向BF 引垂线交BF 于R ,连接CR , 则CR BF ⊥,则HRC ∠为二面角A BF C --的平面角. (9)分ξ0 1 2P3314 3316 111…………10分ξ PCF E BAD x yz(1,1,1),(1,1,1).F BF -=-由题意,不妨设2AC BC ==, 连接FH ,则FH AB ⊥,又22AB =因此在Rt BHF ∆中,6HR =,122CH AB ==所以在Rt △CHR 中,3362tan ==∠HRC …11分因此二面角A BF C --的大小为 60 …………12分20. 解:(Ⅰ)设动圆圆心的坐标为(),x y )0(>x因为动圆在y 轴右侧与y 轴相切,同时与圆2F 相外切,所以21CF x -=, ……………1分22(1)1x y x -+=+,化简整理得24y x =,曲线C 的方程为24y x =)0(>x ; (3)分(Ⅱ)依题意,1c =,173PF =, 可得23p x =, (4)分253PF ∴=,又由椭圆定义得127524,233a PF PF a =+=+==. …………………5分2223b a c ∴=-=,所以曲线E 的标准方程为22143x y +=; …………………6分(Ⅲ)设直线l 与椭圆E 交点),(),,(2211y x B y x A ,B A ,的中点M 的坐标为()00,y x ,将B A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中,得⎪⎩⎪⎨⎧=-+=-+012430124322222121y x y x 两式相减得()()()()0432*******=+-++-y y y y x x x x0212143y x x x y y -=--∴, …………………7分 0204x y = ,∴直线AB 的斜率02121163y x x y y k -=--=, …………………8分由(Ⅱ)知23p x =,,3842==∴p p x y ∴362±=p y由题设)0(36236200≠<<-y y ,86163860<-<-∴y , …………………10分 即8686<<-k ()0≠k . …………………12分21.解:(Ⅰ)()xbx f =',()12-='ax x g .∵曲线()x f 与()x g 在公共点()0,1A 处有相同的切线∴ ()()⎪⎩⎪⎨⎧-==-===1201101ln 1a b a g b f , 解得,⎩⎨⎧==11b a . (3)分(Ⅱ)设()00,P x y ,则由题设有020ln x ax x -= … ①又在点P 有共同的切线 ∴()()000020011''212x f x g x ax a x x +=⇒=-⇒=代入①得 002121ln x x -= …………5分设()x x x h 2121ln +-=,则()()0211>+='x x x h , ∴()x h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 ()h x =0最多只有1个实根,从而,结合(Ⅰ)可知,满足题设的点P 只能是()1,0P …………………7分(Ⅲ)当0>a ,1=b 时,()x x f ln =,()xx f 1=', 曲线()x f 在点()t t ln ,处的切线方程为()t x t t y -=-1ln ,即1ln 1-+=t x ty . 由⎪⎩⎪⎨⎧-=-+=xax y t x t y 21ln 1,得 01ln 112=+-⎪⎭⎫ ⎝⎛+-t x t ax .∵ 曲线()x f 与()x g 总存在公切线,∴ 关于t ()0>t 的方程()01ln 411Δ2=-+⎪⎭⎫ ⎝⎛+=t a t ,即()t a t ln 14112-=⎪⎭⎫ ⎝⎛+ ()*总有解. (9)分若e t >,则0ln 1<-t ,而0112>⎪⎭⎫ ⎝⎛+t ,显然()*不成立,所以 e t <<0. (10)分从而,方程()*可化为 ()()t t t a ln 11422-+=. 令()()()t t t t h ln 1122-+=()e t <<0,则()()()()23ln 11ln 21t t t t t t h --++='. ∴ 当10<<t 时,()0<'t h ;当e t <<1时,()0>'t h ,即 ()t h 在()1,0上单调递减,在()e ,1上单调递增.∴()t h 在()e ,0的最小值为()41=h ,所以,要使方程()*有解,只须44≥a ,即1≥a . …………………12分22.解:(Ⅰ)∵PA 为⊙O 的切线,∴ACP PAB ∠=∠, 又P ∠P =∠,∴PAB ∆∽PCA ∆.∴PCPAAC AB =. …………………4分(Ⅱ)∵PA 为⊙O 的切线,PBC 是过点O 的割线,∴PC PB PA ⋅=2. ………5分又∵10=PA ,5=PB ,∴20=PC ,15=BC .由(Ⅰ)知,21==PC PA AC AB ,∵BC 是⊙O 的直径, ∴ 90=∠CAB .∴225222==+BC AB AC ,∴53,56==AB AC (7)分连结CE ,则E ABC ∠=∠, 又EAB CAE ∠=∠,∴ACE ∆∽ADB ∆, ∴AC ADAE AB =∴905653=⨯=⋅=⋅AC AB AE AD . …………………10分23.解:(Ⅰ)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t y t x 235211,(t 为参数) (2)分圆心C 直角坐标为)4,0(……3分 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6)4(22=-+y x …4分由⎩⎨⎧==+θρρsin 222y y x ...5分 得圆C 的极坐标方程是8sin ρθ=. (6)分(Ⅱ)圆心的直角坐标是(0,4),直线l 3530x y --=, ………8分圆心到直线的距离045393431d ---+==>+, (9)分所以直线l 和圆C 相离. …………………10分24.解:(Ⅰ)因为|4|||(4)()4x x a x x a a -+-≥---=-, ………………3分所以43a -=,即71a a ==或 …………………5分由a >1知7=a ; …………………6分(Ⅱ)当4≤x 时,不等式化为 5112≤+-x 解得:43≤≤x …………………7分当74<<x 时,不等式化为 53≤ 恒成立 所以:74<<x …………………8分当7≥x 时,不等式化为 5112≤-x 解得:87≤≤x …………………9分 综上不等式574≤-+-x x的解集为 {}83|≤≤x x . (10)分第11 页共11 页。
吉林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2012年版)

第一部分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及其职责一、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由“决策机构”、“控制机构”、“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学校的教学决策机构,包括校长、副校长(教务会议、校务会议、教代会议及负责人等);学校的教学控制机构,包括教务主任、副主任及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辅助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学校的教学执行机构,包括年级组长和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
二、学校教学管理任务1、不断端正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提调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根据实施新课程的需要建立教学的管理制度,从宏观和微观上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控制和监督,保证教学工作的良性运行,促进和推动教师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健全良好的教学秩序,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
4、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教师创造性地工作,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5、完善教学行政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准确、翔实的教学数据库,做好教学评估。
6、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科学、合理的制定本校课程实施计划。
7、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为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三、学校教学管理基本内容1、教学工作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的行政管理,是对教学工作进行的教务管理。
横向包含对有关教学方面的人事、财务、设备资料和档案的管理,纵向包含对教学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全过程的管理。
2、教学工作计划管理教学工作计划管理有两个含义:一是依据计划管理教学,二是管理各项教学工作计划。
如制定并管理学年和学期的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实验工作计划等。
生物

答案:C
6.(2012?吉林一中高三模拟)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和RNA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
答案:B
7.(2012?北京市东城区检测)某多肽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下列3种氨基酸,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1分子该物质将产生6个水分子
B.在细胞中合成该物质时只需要3种tRNA
C.该多肽分子含一个游离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
D.每个该多肽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3.(原创题)脂肪、抗体、ATP、DNA和RNA共有的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N、P D.C、H、O、N、P、S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属于考纲识记理解层次,属简单题,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是C、H、O,抗体本质是蛋白质,由C、H、O、N组成,组成ATP、DNA、RNA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N、P,个别的蛋白质含有S元素。
(2)食物中缺乏L-赖氨酸,将导致某些________合成受阻,血浆生化指标________降低,结果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向血浆渗透减慢,使组织液积累,引起组织水肿。
(3)人体细胞中合成新的蛋白质所需的L-赖氨酸除了可来自食物外,还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内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应用层次。抗体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项正确;形成RNA的核苷酸有四种,只有腺嘌呤核苷酸加上两个磷酸基团并且形成两个高能磷酸键才能形成ATP(三磷酸腺苷),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和酵母菌都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含有细胞膜和RNA,C项正确;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都是二糖,可由两分子单糖结合形成,D项正确。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WORD版)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大成,其后绵延不绝,及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
孔子讲“乐道”,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讲“养心”,讲“收其放心”,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①之入我口”,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悦。
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
儒学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兼善天下”,强调“立人达人”。
孔子弟子子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表面上看,这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然究其实质而言,这却是儒家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的最通俗表达。
在一定意义上,入世和用世是儒之为儒的关节点,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为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普遍认同与接受。
那么,儒学自身在未来中国将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继承发挥儒学的积极作用呢?儒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前途显然不在于儒学地位的刻意拔高或刻意贬低,不在于将儒学玄学化或庸俗化,而在于实现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
2014届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卷(2013.01)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 二 物 理注意: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I 卷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的空格处,第II 卷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第I 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电磁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安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了元电荷的电量B.荷兰学者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环流假说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弟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D.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2.带负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 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该电场可能由 A .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 B .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C .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D .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3.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 C 的微粒在 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 点运动到B 点时动能减少了10-5 J ,已知A 点的电势 为-10 V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B .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C .B 点电势为零;D .B 点电势为-20 V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两平行板左侧中点沿垂直场强方向射入,当入射速度为v 时,恰好穿过电场而不碰金属板.要使粒子的入射速度变为v2,仍能恰好穿过电场,则必须再使A .粒子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14B .两板间电压减为原来的12C .两板间距离增为原来的4倍D .两板间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5.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个负点电 荷在P 点恰好平衡。
2012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检测考试题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其中A 、B 代表某些元素,X 、Y 、Z 、P 代表单体,Ⅰ、Ⅱ、Ⅲ、Ⅳ代表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A 和B 所代表的元素中存在相同的种类,如N 元素B .P 在生物体内有20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C .I 可以代表糖类,也可以代表脂肪D .Y 物质中的单糖是脱氧核糖,Ⅳ的多样性由Ⅱ决定4.下图中甲、乙模型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D 表示细胞内液, A 表示血浆B .如果乙图中B 表示胰岛细胞,则A 可以表示下丘脑细胞C .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 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 .乙图中激素的传递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10000人)的遗传病进行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
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率,应对患甲病的家庭进行调查并进行系谱分析B. 根据统计表,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C.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因为调查显示乙病中男患者多于女患D. 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实现6.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下列有关研究和调查正确的是A. 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B. 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鱼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C. 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D. 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20℃时,1molSO2的体积一定大于22.4LB. 1mol/LNaCl溶液表示1L水中含有NaCl58.5gC. 常温下,1molCO2与1molH2O所含有的分子总数和原子总数均相等D. 1molO2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了4mole—8. 分子式为C3H6ClBr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4种B.5种C.6种D.7种9. 下列反应中,与乙醛生成乙酸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A. CH 3CH 2OH → CH 3CHOB.CH 2=CHCl →C.D.CH 3COOH →CH 3COOCH 2CH 3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CO 3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HCO 3—+ OH —= CO 2↑+H 2OB.SiO 2溶于NaOH 溶液:SiO 2+ 2OH —=SiO 32— +H 2OC.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的AlCl 3溶液:Al 3++4OH —=AlO 2—+2H 2OD.NaClO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3ClO —+ Cl —+4H +=2Cl 2↑+O 2↑+ H 2O11.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2.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pH=1的H 2SO 4和pH=3的HCl 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2B .HF 比HCN 易电离,则NaF 溶液的pH 比同浓度NaCN 溶液的pH 大A .实验室用大B .制取SO 2并C .分离淀粉胶D .比较氯碳硅C.向0.1 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中增大D.将1 mL pH=3的HX溶液稀释到10 mL,若溶液的pH <4,则HX为弱酸13. 右图中的四条直线分别表示Na、Mg、Al、Fe和足量的Cl2(g)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m)与反应掉相同条件下Cl2(g)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
【2014】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巩固精品题练习(48)及答案

2014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巩固练习精品题(48)及答案【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高三(下)质量检测】C Children have their own rules in playing games. They seldom need a referee (裁判) and rarely trouble to keep scores. They don’t care much about who wins or loses, and it doesn’t seem to worry them if the game is not finished. Yet, they like games that depend a lot on luck, so that their personal abilities cannot be directly compare. They also enjoyed games that move in stages, in which each stage, the ch oosing of leaders, the picking-up of sides, or the determining of which side shall start, is almost a game in itself.Grown-ups can hardly find children’s game exciting, and they often feel puzzled at why their kids play such simple game again and again.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a child plays games for very important reasons. He can be a good player without having to think whether he is a popular person, and he can find himself being a useful partner to someone of whom he is ordinary afraid. He becomes a leader when it comes to his turn. He can be confident, too, in particular games, that it is his place to give orders, to pretend to be dead, to throw a ball actually at someone, or to kiss someone he has caught.It appears to us that when children play a game they imagine a situation under their control. Everyone knows the rules, and more importantly, everyone play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Those rules may be childish, but they make sure that every child has a chance to win.62.What is true about children when they play games?A. They can stop playing any time they like.B. They can test their personal abilities.C. They want to pick a better team.D. They don’t need rules.63.To become a leader in a game the child has to _________.A. be a useful partnerB. wait for his turnC. be confident in himselfD. be popular among his playmates64.Why does a child like playing games?A. Because he can be someone other than himself.B. Because he can become popular among friends.C. Because he finds he is always lucky in games.D. Because he likes the place where he plays a game.65.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A. Rules in Ch ildren’s GamesB. Advantages of Playing Games for ChildrenC. Reasons for Children’s GamesD. How to Be a Popular Game Player62.A. 细节理解题。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4年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数学(文)试题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数 学(文科)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设集合U={0,l ,2,3,4,5,6},M ={l ,3,5},N={4,5,6},则()U M N ð=( )A . {0,2,4,6}B . {4, 5,6}C . {4, 6}D . {0, 1, 2, 3, 4, 5, 6} 2. 设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2i i-=( )A .12i +B .12i -C .12i --D .12i -+3. 抛物线24x y =的焦点坐标是( )A .(2,0)B .(0,2)C .(l ,0)D .(0,1)4. ()tan sin 1f x x x =++,若2)(=b f ,则=-)(b f ( )A. 0B. 3C. 1-D.5. 如图. 程序输出的结果s=132 , 则判断框中应填( )A. i≥10?B. i≥11?C. i≤11?D. i≥12?6.设n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 若αβαβ⊥⊥⊂m m 则,,;② 若βαβα//,,//m m 则⊂; ③ 若βαβα⊥⊥⊥⊥m m n n 则,,,;④ 若//,//,//m m αβαβ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③B. ①②C. ③④D. ②③7. 直线5x y +=和圆22: x 40O y y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相切C .相交不过圆心D .相交过圆心8. 已知向量a =)sin ,(cos θθ,向量b =)1,3(,且a b ⊥,则θtan 的值是( ) A.B.C.9.右图是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 )A . 17+B . 34+C . 6+D . 6++10. 已知数列{}n a ,22n a n n λ=-+,若该数列是递减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A. (),6-∞ B. (],4-∞ C. (),5-∞ D. (],3-∞11. 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右焦点F ,直线c a x 2=与其渐近线交于A ,B两点,且ABF ∆为钝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3)B. (1,3)C. (∞+,2)D. (1,2)12. 设函数21,,2()1log ,2x a x f x x x ⎧-+<⎪⎪=⎨⎪≥⎪⎩的最小值为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2-+∞ B.1(,)2-+∞ C. 1(,)2-∞- D.[1,)-+∞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a =,3c =,60B =︒.则b =14. 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07202201y x y x y x ,则y x z +=的最大值是俯视图15.边长是ABC ∆内接于体积是的球O ,则球面上的点到平面ABC 的最大距离为16. 下列说法:① “R x ∈∃,使x2>3”的否定是“R x ∈∀,使≤x23”;② 函数sin(2)3y x π=+的最小正周期是π;③ “在ABC ∆中,若sin sin A B >,则A B >”的逆命题是真命题;④ “1m =-”是“直线(21)10mx m y +-+=和直线320x my ++=垂直”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只填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在锐角ABC ∆cos 1A A =+(Ⅰ)求角A 的大小(Ⅱ)求B A B sin cos 42cos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中,73=a ,又942,,a a a 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n an b 2=,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高三期末统一测试,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分组统计如下表:(Ⅰ)求出表中m 、n 、M 、N 的值,并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在下面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06090120150(Ⅱ)若全校参加本次考试的学生有600人,试估计这次测试中全校成绩在90分以上的人数;(Ⅲ)若该校教师拟从分数不超过60的学生中选取2人进行个案分析,求被选中2人分数不超过30分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四棱锥V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面VAD 是正三角形,平面VAD ⊥ 底面ABCD .(Ⅰ)如果P 为线段VC 的中点,求证://VA 平面PBD ;(Ⅱ)如果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 求三棱锥A VBD -的体积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12222=+by a x (0>>b a)右顶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1,短轴长为(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过左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求直线AB 的方程.22. (本小题满分12分)(Ⅱ) 求函数()f x的单调递减区间;说明理由.VA BCD吉林市普通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数 学(文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三、17.解(1)由题意:1)6sin(2=-πA 即21)6sin(=-πA -------------3分 ∵20π〈〈A∴ 36-6-πππ〈〈A ∴66ππ=-A 即3π=A --------------5分(2)由(1)知:21cos =A∴23)21(sin 2sin 2sin 21sin 22cos 22+--=+-=+B B B B B (7分) ∵ABC ∆为锐角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转型期:重建责任共识的契机曾军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我国所谓“责任出了问题”是指出现了群体性的责任观念危机,是文化转型时期的责任观念发生了变化。
人们在实施责任行为时所受的影响因素更复杂,从而干扰了人们的责任判断。
这种复杂性正体现了文化“转型形态”的某些特征。
“转型形态”是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动因发生了改变,导致整个文化结构体系出现某种松动迹象,并引发各种动因之间关系的重新调整:或者想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者想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正是处在这种“转型形态”中,各种文化价值观念都在发生激烈碰撞,既有时间维度上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有空间维度上民族化、地方性与全球化的碰撞,还有主体维度的自我与他者的认同危机等等。
责任观念也是一样,从“该不该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到“遵纪守法”、“国际惯例、WTO规则”等等,都面临着重新调整与适应的过程。
但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于:一种既定恒定关系改变了,一定会有重新调整的过程,而这正是我们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进行责任观念重建的契机。
人们发现深刻影响当代文化变迁的因素就是网络。
我们看到了各种非理性的、不负责任的情绪宣泄;看到类似金庸先生多次“被死亡”的虚假信息;此外还有诸如侵犯个人隐私的“人肉搜索”、让人防不胜防的诈骗网站、以及各种制造点击量的“网络水军”……大量未经过滤的信息四处弥漫,形成一种缺乏核心价值、主导意识和支配性力量的公共空间。
正因为如此,网络媒体对文化价值的统一性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它使普通大众的声音很轻易地浮出水面;另一方面,它强化了文化价值的差异、责任观念的冲突,从而加速了文化失范、责任缺失现象的形成。
网络的这些特点确实带来了责任担当的困难,但是我们也不能谈网络而色变,它也有着有利于责任担当的一面:比如,舆论监督,许多恶俗、不雅、丑恶的事件正是因为网络在第一时间曝光才给人警示、得到处理;又如爱心传递,正是因为网络才使得汶川地震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得到传播,才使得救援、寻亲、捐赠等爱心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还有交往对话,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交流、沟通,而这正是我们在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交织的状态中探讨“责任如何担当”问题的解决之道。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我们也无法照搬西方,我们也不甘心价值虚无、责任缺位。
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尊重个体的价值、自由和选择,通过沟通、对话甚至争辩来形成责任共识。
当代文化在各个文化主体的积极参与、交往对话中,通过网民的责任自觉、媒体的自律监督、学者的理性声音、政府的积极引导,最终形成责任共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化转型时期实现责任重建。
(2011年12月《文汇报》)1.下列关于“责任出了问题”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文化转型时期出现了群体性的责任观念危机,这是人们从法学角度得出的结论。
B.文化转型时期的责任观念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为复杂的影响因素干扰了人们在实施责任行为时的责任判断。
C.从个人行为到社会行为、再到国际行为来看,全世界的责任观念都出现了问题,也都面临着重新调整与适应的过程。
D.非理性的情绪宣泄、虚假信息、“人肉搜索”、诈骗网站等信息四处弥漫,正是人们不负责任的表现。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动因发生了改变,使得整个文化结构体系出现某种松动,继而在文化发展中还会引发各种动因之间关系的重新调整,以求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B.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正处在文化转型形态之中,各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在时间维度,或在空间维度,或在主体维度上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C.网络能在第一时间对一切恶俗、不雅、丑恶的事件予以曝光,所以说网络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D.在文化生活领域责任出现了问题,由于我们已无法回到过去,更无法照搬西方的做法,所以我们只能尊重个体的价值、自由和选择,进而形成责任意识。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文化发展中一种既定恒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也一定会有重新调整的过程,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这给人们在新的文化环境中重建责任观念提供了契机。
B.网络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化的变迁,给文化价值的统一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责任担当的困难。
C.在当代文化生活中,我们只要强化网民的自觉意识、媒体的自律监督意识、学者的理性意识,就能在文化转型期实现责任重建。
D.因网络有着交往对话的好处,所以这正是我们在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交织的状态中探讨“责任如何担当”问题的有效渠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①。
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②,善人少而恶人多。
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
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
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
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③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将鲁肃遣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④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注:①勤于长养:尽心尽力赡养老人、抚养子女。
②雅道陵迟:合乎道德规范的正道衰微不振。
③逸足:快步。
④治中、别驾:汉代官名。
治中,州刺史的属吏,主管文书案卷;别驾,汉代州刺史的佐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坐统在树下坐:让……坐B. 始当展其骥足耳骥足:马蹄C. 先主见与善谭谭:同“谈”,谈论D. 初不顾谢谢:道歉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说明庞统具有谋略的一组是①共语自昼至夜②每所称述,多过其才③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④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⑤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A. ①②③B. ①④⑥C.②⑤⑥D. ③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一项是A.庞统年少时朴实而又不外露才华,在他二十岁时候拜见颍川司马徽而得到司马徽的盛赞后,名声才渐渐显扬起来。
B.庞统每每夸耀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言过其实,目的是想在乱世之中淳化社会风俗时尚,增强人们道德观念和社会公益心,让人们去仰慕仿效完美的人去做好事。
C.吴将鲁肃致信刘备,夸耀庞统才略,诸葛亮也在先主刘备面前夸奖庞统,刘备当面考查后也很器重他,而且亲近信任庞统仅次于亲近信任诸葛亮。
D.先主刘备攻下成都后在成都举行了庆功宴,宴会上庞统对刘备的得意之话语进行了理性的评价,却招致刘备的不满而被逐出宴会。
后因刘备有后悔之意又被叫回到宴会之上。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5分)(2)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
(11分)平凉①李攀龙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②,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①平凉城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可是明王朝自永乐年间弃大宁徙东胜,宣德年间又迁开平与独石,嘉靖时复弃哈密、河套,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
②“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
平凉府西有群牧监。
“宛马”原为汉代著名的大宛马,这里借指当地饲养的西北良种战马。
“如云”形容奇多。
秦兵,指明朝军队。
8. 请指出首联诗句景与情的关系,并对其加以分析。
(5分)9. 该诗的尾联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并请分析诗人内心有着怎样复杂的情感。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任选3道小题,如果全答,按顺序评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蜀道难》)(2),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出师表》)(3)曾子曰:,。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4),,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阿房宫赋》)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道大题作答。
在答题纸上请把所选大题的题号用铅笔涂黑。
如果都作答,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讲坛杨文学百家讲坛马教授的造访如同平静的水潭被搅了一竿子,齐教授的心就无法平静了。
在齐教授面前,马教授永远是以弟子的姿态出现的,原因很简单,马教授的毕业论文就是齐教授修改的。
齐教授看上了他的聪敏,才以导师的身份帮助他留校的。
后来马教授借助百家讲坛一跃成了这座城市的大腕,一向连个饭局都没有的马教授如今的出场费都到了五位数了,昔日的自行车也换成了奥迪。
一向躲在书房里研究古典文学的齐教授不知道他的学生居然成了大腕。
一日,登门的马教授说,老师,咱们一肚子的学问仅著书立说、教授子弟是无法转化成财富的,尤其是供我们自己支配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