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21: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设计21: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通过预学说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种类2.通过课堂探究能准确说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3.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举例每种运输方式所对应运输对象的实例4. 能够说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转运方式及特点【学生活动一】小组合作对比归纳并记忆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实例。

(讨论时间9分钟)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2、两种被动运输的方式有什么异同?3、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展示】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一)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往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变为蓝色,这就是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ATP,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如O2、CO2、甘油、乙醇等。

2、协助扩散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有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梯度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不需要消耗A TP。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如Na+、K+、Ca2+的吸收。

二、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1、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学生活动二】运用表格归纳总结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精讲】下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

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目标 1.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

2.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3.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认同生物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2.科学思维:推测影响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环境因素,并能作出合理解释。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图示甲乙条件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实例水、O2、CO2等葡萄糖等物质的顺浓度梯度运输运输方向高浓度一侧→低浓度一侧2.主动运输(1)物质运输方向:从低浓度一侧→高浓度一侧。

(2)基本条件①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

②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3)实例:K+进红细胞;Na+出红细胞。

(4)生理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1)水分子和气体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脂肪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与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的速率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答案(1)×(2)√(3)×(4)√1.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何特点?提示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蛋白不同,不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具有饱和性: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达到饱和时,细胞吸收该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从主动运输的条件角度分析,与主动运输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有哪些?提示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提供载体蛋白)。

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1.浓度差(1)图甲:可代表浓度差对自由扩散速率的影响。

(2)图乙:可代表浓度差对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速率的影响,Q点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2.O2浓度(1)图甲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不需要。因为两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
2、自由扩散和协,自由扩散不需要。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
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
思考:离子跨膜运输为什么需要能量(ATP)
需要消耗能量
仔细观察主动运输的动画演示过 程,找出主动运输的特点!
1、特点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 需要能量(ATP)
2、举例
(1)全部离子:Na+ 、K+、Ca2+、Mg2+、I-等; (2)某些化合物: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
思考: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是什么?
思考: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什么?
物质运输的动力都是浓度差
分析:P71 表4-1
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 细胞液浓度/池水浓度 18050 1065 100 46 25 13 10
离子 (H2PO4)- K+ Cl- Na+ SO42- Ca2+ Mg2+
●假如这些离子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将会发 生什么现象? 离子外流。 ●这些离子能够逆浓度梯度运输的动力是什么? 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问题探讨
2、葡萄糖不能通过该膜,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 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
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葡萄
糖的蛋白质。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70-72完成以下表格)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 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

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
盐酸、高温等可以破坏细胞膜的选择 透过性。
4、渗透:
概念:水分子从浓度密集区域通过 细胞膜等结构,向水分子稀少区域 的扩散现象。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原生质层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 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当外界
挑战一
下列物质以不同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的
是( )。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细 胞 内
细 胞 膜


能量

主动运输
2、方向:
通常是低浓度
高浓度
3、动力: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4、特点: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5、意义: 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 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并吸收营养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6、举例:植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葡萄糖通过此方式进入红细胞
比较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 物质运输方向:高浓度 → 低浓度 ② 不需要能量
物质运输的动力都是浓度差
不同点: 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
主动运输
1、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 收以及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动物小肠绒 毛上皮细胞等都通过主动运输进行。
简单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小分子物质
简单扩散
2、方向:
高浓度
低浓度
3、动力:浓度差
4、特点: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1、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协助进入红 细胞
易化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载体蛋白
易化扩散
2、方向: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过程,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物质穿过细胞膜,实现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机制。

一、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一种方式,它需要消耗能量以克服浓度梯度,使物质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移动。

主动运输主要包括原子运输和小分子运输。

原子运输是通过特定的载体蛋白质,如离子泵和Na+/K+泵,将原子从低浓度区域转移到高浓度区域。

小分子运输是指通过载体蛋白将小分子物质进行跨膜运输,如葡萄糖转运蛋白和脂质转运蛋白。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对细胞内外环境的精确调控,使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始终保持在理想的水平,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主动运输还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以保持细胞内外的稳态。

被动运输是通过跨膜通道进行物质运输的一种方式,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只是依靠浓度梯度推动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

被动运输主要包括扩散和渗透。

扩散是通过脂质双层之间的小孔或蛋白通道,使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扩散。

渗透是指水分子通过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使水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流动。

被动运输的特点是高效、快速,能够满足细胞对物质的迅速需求。

被动运输还能够避免能量浪费,提高细胞对物质的利用效率。

三、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除了上述两种跨膜运输方式外,还存在一种通过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方式。

运动蛋白如细胞骨架和激动蛋白能够通过与细胞骨架的结合,将物质从一个细胞膜一侧转移到另一侧。

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是一种高效的物质运输方式,能够满足细胞对物质的快速需求。

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过程,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主动运输能够精确调控细胞内外物质浓度,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被动运输高效、快速,提高细胞对物质的利用效率;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通过运动蛋白的介导,实现物质在细胞膜之间的转移,为细胞提供了快速的物质运输通道。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高考一轮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高考一轮

脂溶性:脂溶性越强,通过脂双层膜的速率越快
协助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质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特征:
1. 顺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参与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消耗细胞提供的能 量,将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跨膜运 输方式,叫做
主动运输的特点 ※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 ※需要消耗能量。 ※逆浓度梯度运输。 如:Na+ 、K+、Ca2+、Mg2+ 等离子通过细胞膜;葡萄糖、 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
(2)实验结论: ①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柽__柳__从__土__壤__中__吸__收__无__机__ _盐__是__被__动__运__输__; ②_若__乙__组__吸__收__速_率__明__显__小__于__甲__组__吸__收__速__率__,__说__明__柽__柳__从__土__壤__中__吸__收__无__机__盐__ 是主动运输 。
(3)氧气含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通过影响细胞的呼吸进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
①P点时,无氧呼吸为离子的吸收提供能量。 ②PQ段: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越 多 ,主动运输的 速率也越大。 ③Q点以后:当氧气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受载体蛋白数量以及其他的限 制因素运输速率不再增加。
(4)温度
二.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素的分析 (1)浓度差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浓度差主要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中,浓度差越 大 ,运输 速率越 大 ;协助扩散中,浓度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运输速率不再继续增加, 原因是受 载体数量 的限制。
(2)载体数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载体蛋白主要影响 协助扩散 和 主动运输 。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载体 蛋白数量越多,运输速率越大。自由扩散不受载体蛋白数量的影响。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影响因素: a. 载体的数量
b.能量




氧气浓度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的意义: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是活细胞的特性,它保证 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 收所需的营养物质,主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 有害的物质。
主动运输体现了膜的 什么特点呢?
主动运输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离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 下列物质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
入细胞的是( C )
A、水
B、乙醇
C、钾离子
D、二氧化碳
3. 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
质的主要方式是( C )
A、自由扩散
B、胞吞作用
C、主动运输
D、胞吐作用
4.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
的是( D)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 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 具有选择透过性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方向 能量 载体 举例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不需要
水,O2、CO2等 气体分子,甘油 等脂溶性物质
不需要
葡萄糖 进入 红细胞
需要
无机盐离子 氨基酸、葡萄 糖、核苷酸
二 大分子、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
× 5.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才能进入细胞内。( ) × 6.需要消耗ATP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 × 7.性激素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 ) × 8.通过胞吞和胞吐方式运输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第 3 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拓展点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的异同。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探究学习法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教具多媒体ppt 演示课件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课件、小黑板或口述等)呈现对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的提问1.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生板演)。

2.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功能特点。

学生回忆、看书等,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一、情景导入二、要点精讲三、合作探究四、当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前面我们讲到生物膜是半透膜,有的分子可以通过而有的分子和离子则不能通过,下面我们看图此图是人工合成的脂双层,看图思考:(1)这张图所反映的膜是不是生物膜?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此图与学生板演图进行对比回答。

(不是生物膜,它只有磷脂双分子层,中间没有镶嵌蛋白质通过看图对比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前后连接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继检测五、课后作业(2)什么分子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什么分子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3)大家发现葡萄糖分子不能自由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其他细胞也需要不断补充葡萄糖以提供能量,也就是说葡萄糖肯定是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到细胞内部的。

那这又该如何解释呢?那么蛋白质在物质跨膜运输中到底起了何种重要作用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生物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些?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1)自由扩散一滴蓝墨水滴到清水中,很快就会分散到清水中,使清水呈现蓝色,这就是扩散。

阅读课本P70被动运输的内容,结合课本图4-7思考下列问题。

1 前面我们所学的哪些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有什么特点?2 常见的自由扩散的例子有哪些?自由扩散的速率由什么来决定?自由扩散有什么特点?(2)协助扩散一些非脂溶性的物质或水溶性强的物质,依靠细胞膜上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顺着化学浓度梯度扩散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 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扩散现象。
• 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 共同之处:都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 • 不同之处:自由扩散——不需要蛋白质协助 • 协助扩散——需要蛋白质协助
•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 均是顺物质浓度梯度进行,无需细胞为其提供动力,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 故统称被动运输。
• 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 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剥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 做胞吞。
• 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 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做胞吐。
• 胞吞和胞吐动画演示
• 例题1、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 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则细胞 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 A.自由扩散 • B.主动运输 • C.协助扩散 • D.胞吐
B
• 1、被动运输 • 2、主动运输 • 3、胞吞与胞吐
• • • •
• • • •
事例: 1、水生丽藻的细胞液中K+的浓度比生活池水高1065倍 2、轮藻细胞中K+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 3、人红细胞中K+浓度比血浆高30倍,Na+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
• 这些离子为什么能逆浓度梯度运输呢?
• 主动运输: • 概念:能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同时还 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②需要载体蛋白③需要能量 • 图示: • 举例: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 无机盐等;某些离子逆浓度梯度输入或输出 • 细胞
跨膜运输方式
• 1、自由扩散 • 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 (*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 象。扩散的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 特点: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顺浓度梯度)②不需要载体蛋白③不需要消耗 能量。 • 图示: • 举例:水、氧气、二氧化碳、 • 甘油、乙醇、苯等物质
1/D 2/A 拓展题: 低温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为低温影响分子运动速率,在低温下膜的流动 性降低,呼吸酶活性下降,故物质运输速率会下降。
• 图为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 分子的通透性。 • 讨论: •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 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等小分子, 水、甘油、乙醇等较小分子能通过脂双 层。 • 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大有机分子和带电 荷的离子不能通过脂双层。
• 图为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 分子的通透性。 • 讨论: •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 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 对此该如何解释? • 小肠上皮细胞上有能转运葡萄糖的运载 工具(蛋白质)
• 右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 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分析图表提供 的信息,结合本章知识,回答问题。 • 1、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 胞? • K+,Mg2+。(这两种离子胞内 浓度大于胞外浓度)
• 右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 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分析图表提供 的信息,结合本章知识,回答问题。 • 2、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 胞? • Na+,Cl-。(这两种离子胞内浓 度小于胞外浓度)
• 图为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 分子的通透性。 • 讨论: • 3、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知识,你还能提 出其他问题吗?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 作出尝试性的解答? • 离子的进出是否也需要运载体? • 需要。
• 1、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被动运输 • 2、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主动运输 • *(小分子进出细胞方式) • 3、其他运输方式……胞吞胞吐 • *(大分子进出细胞方式)
•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 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 • (1)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 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动力是两 侧溶液的浓度差,在一定浓度范围 内,随物质浓度的增大,其运输速 率越大。
载体数量限制
•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 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 • (2)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共同特 点是都需要载体协助,在物质浓度 较低时,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运输 速率也逐渐增大,到达一定物质浓 度时,由于受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 运输速率不再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胞吞和胞吐
主动运输
分子大小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能量
大分子
否 是
小分子和离子
是 是
结构或功能基础
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右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 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分析图表提供 的信息,结合本章知识,回答问题。 • 1、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 胞? • 2、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 胞? • 3、你是如何作出以上判断的?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1、被动运输 • 2、主动运输 • 3、胞吞与胞吐
• 图为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 分子的通透性。 • 讨论: •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 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 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 对此该如何解释? • 3、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知识,你还能提 出其他问题吗?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 作出尝试性的解答?
是否消耗能量
图例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是 否
主动运氧化碳,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水,甘油,乙醇,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葡萄糖、氨基酸、 苯等出入细胞 无机盐等
• 载体蛋白虽然能够帮助许多离子和小的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蛋白质 这样的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 • 大分子如何进出细胞?——胞吞和胞吐
• 右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 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分析图表提供 的信息,结合本章知识,回答问题。 • 3、你是如何作出以上判断的? • 某种物质在细胞膜内外浓度差较大 时,细胞需要利用主动运输来维持 膜两侧浓度差。
• • • •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膜内外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①膜内外浓度差②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①载体蛋白(种类、数量)②能量(O2浓度, 温度等)
• 2、协助扩散 • 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 特点: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顺浓度梯度)②需要载体蛋白③不需要消耗能 量 • 图示: • 举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 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 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 • (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 动运输,其运输方向都是从高浓度 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运输的动力 都是浓度差,不需要能量,因此与 氧气浓度无关,运输速率不随氧气 浓度增大而改变。
•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 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 • (4)主动运输方式既需要载体协助 又需要消耗能量,在氧气浓度为零 时,通过细胞无氧呼吸供能,但无 氧呼吸产生能量较少,所以运输速 率较低,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 升高,有氧呼吸加强,产生的能量 逐渐增多,所以运输速率不断加快, 当氧气浓度足够高时,能量供应充 足,但由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 运输速率不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加 快。
• 生理意义: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 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 被动运输 式 自由扩散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是否消耗能量
图例
举例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 被动运输 式 自由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