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宁化卫生院.doc

合集下载

宁化县人民医院发展规划

宁化县人民医院发展规划

宁化县人民医院2023-2023年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23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 认真贯彻党旳十七大提出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旳公益性质, 坚持防止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 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鼓励社会参与, 建设覆盖城镇居民旳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物供应保障体系,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以便、价廉旳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工作总布署, 坚持履行“救死扶伤、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职业道义责任和职业政治责任不动摇, 实现县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旳重要时期。

尤其是2023-2023年前3年, 是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 加强医院基础管理,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实现内部有效治理旳关键时期。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纲要》、《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党旳十七大提出旳卫生工作总布署, 在对发展形势与面临问题深入分析基础上, 结合宁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 制定县医院中期发展规划。

一、医院发展面临旳形势(一)医院发展获得明显成绩过去旳五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要素禀赋新提高和事业发展新跨越旳不平凡旳五年。

坚持以高新技术和管理创新为依托, “两硬两软”(基础设施、技术设备;制度环境、文化气氛)构筑闽赣边界中部医疗服务大平台, 加速向高端医疗服务与常见病诊断相结合旳更高水平区域性医院发展, 在为闽赣边界中部人民群众提供更好健康保障旳同步, 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旳重要支撑。

1.基础设施改造获得明显成效继传染病防控隔离区改造之后, 新建传染病防控限制区综合楼, 改建数字影像诊断中心、基因扩增试验室、血液透析治疗中心和妇产科新病区, 整顿绿化院内环境, 基础设施改造获得明显成效。

拆除旧门诊楼, 新建门诊综合大楼完毕规划设计并摆上建设日程。

2.技术设备引进迈出重要步伐引进磁共振成像系统、数字胃肠摄影系统、直接数字化摄像系统、数字影像网络传播系统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 完毕西门子第三代16层螺旋CT政府采购, 数字影像诊断中心功能配置走在县级医院前列。

医院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范文公示

医院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范文公示

医院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范文公示16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500环保投资(万元)3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2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永宁县闽一堂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是一家综合性医院,主要经营范围为内科、外科、妇科专业、妇产科、儿科、皮肤科、口腔科、康复医学科、预防保健科、急诊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针灸科专业、推拿科专业。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改善,人们在生理、心理、健康观念变化,以及医疗消费支付能力的提高下,医疗服务日趋凸现多样性与多层次性的需求。

根据《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中,鼓励和支持社会医疗服务结构的全方位调整,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本地区健康相关产品与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

因此,闽一堂医院新建项目的建立,符合国家发展卫生事业的政策,增强提高了闽宁镇的总体医疗实力。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2年4月28日经生态2环境部第3次部务会议通过,并以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所列项目类别“111、医院、专科防治院(所、站)、社区医院、卫生院(所、站)、血站、急救中心、妇幼保健院、疗养院等其他卫生机构”中“其他(20张床位以下的除外)”,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建成后,床位共20张,因此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我公司受永宁县闽一堂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委托,对其“闽一堂医院新建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射线装置分类》(2022年修订),本项目DR室医疗装置为“Ⅲ类射线装置-某射线摄影装置”,根据《医用诊断某线卫生防护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III类射线装置应由建设单位填报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本次不进行该部分内容的评价。

医院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医院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医院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尊敬的广大公众:您好!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_____医院计划进行扩建/新建/改建(具体项目类型)。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需要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公众公示,以便广泛征求您的意见和建议。

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_____医院(具体名称)_____项目2、建设地点:_____(详细地址)3、建设内容:本次项目主要包括(详细描述医院的建设内容,如病房楼、门诊楼、医疗设备的购置等)4、项目投资:总投资约_____万元二、医院现有环境状况目前,医院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医疗废水、医疗废物、废气、噪声等。

医疗废水方面,医院已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废水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医疗废物方面,医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处置,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废气主要来源于食堂油烟、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异味等,通过相应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噪声主要来自设备运行、车辆交通等,通过采取隔音、减震等措施进行控制。

三、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1、施工期环境影响在施工期间,可能会产生扬尘、噪声、废水和固体废物等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施工场地的扬尘可能会影响周边空气质量;施工机械的噪声可能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产生干扰;施工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会污染周边水体;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占用土地资源并影响环境美观。

为了减少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施工单位将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如设置围挡、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废水处理、妥善处理建筑垃圾等。

2、运营期环境影响(1)废水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

医疗废水成分复杂,含有病原体、化学药剂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2)废气医院的废气主要来源于食堂油烟、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异味、备用发电机废气等。

这些废气若未经有效处理,可能会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医院环评报告表

医院环评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医院建设单位(盖章):医院编制日期:2014年06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围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图:附图1:地理位置图附图2:周边关系示意图附图3:平面布置图附图4:规划图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附件3:租房合同附件4:医疗废物处置合同附件5:放射卫生许可证附件6:医疗废物转移联单附件7:类比监测报告附件8:省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治理资质证书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38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9%,个人所得税完成25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耕地占用税完成304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6%。

上划市级收入18302万元(按征收部门分为:区国税局上划6153万元,区地税局上划10053万元,市直属征收分局上划2096万元。

),其中增值税4409万元,营业税7259万元,企业所得税1897万元,个人所得税576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17万元,印花税127万元,耕地占用税3558万元,专项收入359万元。

5XX县环境保护技术报告

5XX县环境保护技术报告

宁化县环境保护技术报告一、全年API指数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根据福建省环保厅《福建省环境空气监测技术规定(第二版)》,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指标。

“十一五”以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GDP平均增长率超过10%,与此同时,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机动车拥有量大幅度攀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经监测结果显示,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为让宁化县人民能够呼吸清洁的空气,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有力措施,一是全力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控制新污染源、限期治理老污染源等制度,重点整治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的二氧化硫排放的源头,持续开展对占宁化县二氧化硫排放总量85%以上工业企业的综合整治,以及城乡结合部油烟污染专项整治,有效控制了烟尘污染,县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二是进一步巩固、创建烟尘控制区,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三是对机动车污染实行源头把关,大力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四是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现场围档、洗尘的管理,强制闲置工地裸露地面的复绿以及道路、公共场所的保洁、冲洗,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2008--2011年,根据县环保局监测站在县区3个监测点位的空气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宁化县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良好水平,主要环境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均达到国家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即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分别为100%、100%和100%。

卫生院环评表

卫生院环评表
综上所述,本项目平面布置基本合理。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某镇卫生事业起步较早,1953年成立联合诊所,1970年由乡联合诊所改制成立某镇卫生院,由于历史原因,原有卫生院一直未办理环评手续及验收手续。项目现有工程为1栋3层门诊大楼、1栋3层周转房、1栋1层输液大厅和1栋1层食堂等,主要污染物为医疗废水、生活废水。根据业主提供资料,现有卫生院共设有10张床位,每天平均就诊人数约为60人。
项目拟建场地为不规则形状,场地东南侧为门诊大楼,中部为输液大厅和食堂,西南侧为周转房,西北侧为拟建住院综合大楼。在场地南临乡村公路设置大门。
三、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项目现有工程为1栋3层门诊大楼、1栋3层周转房、1栋1层输液大厅和1栋1层食堂等,共设有10张床位。扩建后共设有20张床位,每天平均就诊人数约为80人。
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高空排放,污水处理站恶臭经除臭、绿化后,对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物则采取两套独立的收集系统,医疗垃圾分类统一收集后交由抚州海虹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统一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城市环卫部门处理,避免了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
公用工程
供水
市政接入。
/
依托现有项目
排水
雨污分流,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新建污水处理站处理。
/
新建
制冷暖通系统
项目采用电热水器供热水;采用分体式空调。
/
依托现有项目
环保工程
污水处理设施
隔油池、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污水处理站
污泥、恶臭
新建
废气
油烟净化器
/
新建
噪声
设备减震、隔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卫生院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卫生院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政策相符性分析经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订)可知,本项目建设符合鼓励类中第三十六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第 29 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另对比相关条款可以看出,项目所用医疗设备等均不在限制类与淘汰类之列,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三、厂址及周围环境项目厂址位于获嘉县城关镇东外环与北干道交叉口东南角,占地2847.03m2 ,新建病房楼一座。

项目厂址四周环境如下:北临农田,北 138m 处为养鸡场;西临东外环;南临电力公司家属院;东临农田;距离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南侧10m 电力公司家属院、西北方向 79m 处新华小学、西南方向 260m 处福禄东苑小区。

图 1 项目四周环境示意图四、工程内容 1、项目概况项目基本情况见表 1。

234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获嘉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属新乡市管辖,位于新乡市西部,北隔大沙河与辉县市相望,东与新乡县接壤,南邻黄河,西与焦作市武陟、修武两县交界。

距省会郑州 70km,北依太行,距首都北京 600km,西至焦作市 40km,东至新乡市 2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3º,北纬 35 º,辖区面积473km2。

项目厂址位于获嘉县城关镇东外环与北干道交叉口东南角,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

2、地形地貌获嘉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古黄河流经县境,在北部边缘与太行山冲积扇前交接;中南部以古阳堤为界,堤南为古黄河故道,堤北为古老的黄河泛滥区。

长期以来,黄河泥沙堆积,泛道淤高,主流南迁,古阳堤以北形成了古黄河背河洼地。

获嘉县地势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74.2~87.5m 之间(最低点楼村74.2m,最高点宣阳驿87.5m)。

从地质构造来看,虽然地壳构造运动使华北平原处于不断沉降的趋势,但是冲积物堆积作用大于沉降的速度,因此使区内沉寂了较厚的松散沉积物,在地貌成因类型上属于堆积地形。

医院环评报告

医院环评报告

医院环评报告医院环评报告为了解决医院在运营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环境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对医院环评的报告:一、医院概况本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拥有1000张病床,开设各类科室。

医院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等。

二、环境评价目标和方法本次环境评价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医院在运营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评价方法采用了实地调研、数据分析、问题排查等方式。

三、环境影响评价1. 医废处理医院每天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包括病人体液、污染性药物废物等,这些废物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经调查,医院建有医废处理中心,设有特殊的医废收集器,并定期寻找专业的医废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2. 污水处理医院日常生活用水和医疗用水会产生大量污水,如果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调查显示,医院建有污水处理设备,能够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

3. 废气排放医院使用一些设备和药物会产生一些废气,特别是手术室和药房,这些废气如果不妥善排放,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调查显示,医院内的设备均符合环保要求,同时医院也建有相应的通风设备,确保废气排放到达环保要求。

4. 噪音污染医院位于市中心,周边有居民区,医院的运营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音,如果噪音超过标准,会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

调查显示,医院建有隔音设备,夜间降低运营设备的噪音,确保噪音不超过相关标准。

四、环境保护建议1. 化学药品管理: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使用合理,避免过期药品的产生。

2. 危险废物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要求进行医废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3. 排污管网建设:加强医院排污管网的建设和维护,减少污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4. 能源消耗:合理使用医疗设备,控制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

5. 绿化环境:在医院周围建设绿化带,增加植被覆盖度,改善空气质量。

总结:通过本次医院环评报告,我们全面了解了医院在运营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适用于第三产业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法人代表(盖章或签字)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制一、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基本情况主要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宁化县卫计局中山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其性质为个体所有制形式,选址在宁化县城关中山街12号,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190平方米。

卫生服务站内设各功能诊室,预计服务人口5000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V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61、社区医疗、卫生院(所、站)、血站、急救中心等其他卫生机构”,需实行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管理。

因此,宁化县卫计局于2016年10月委托本环评单位编制“中山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见附件1:委托书)。

本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即派技术人员现场踏勘,经资料收集、分析、调研后,依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的要求及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环保部门审批。

二、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简述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武夷山东麓,为闽江水系和赣江水系的分水岭,是闽赣两省的交接县之一,同时也是闽江的发源地。

处于东经166°22′~117°02′,北纬25°58′~26°40′之间,东邻明溪、清流,西靠江西石城、广昌,南接长汀,北与建宁毗邻。

县域东西宽66.2公里,南北长77.7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其中镇建制4个,乡建制12个,行政村210个,另有国营农、林场4个。

本项目位于宁化县城关中山街,北侧为居民房,南侧为中山路,西侧为宁化县文达灯饰文化中心,东侧为居民房。

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2.1-1,周边环境示意图见2.1-2。

图2.1-1 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1-2 周边环境示意图2.1.2地质地貌(1)地形地貌宁化县地处闽赣边界的武夷山南段东麓,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之说。

全境为四周中间低,地势总体倾向由西向东倾斜,境内低山、丘陵和盆地占总面积的96%。

翠江镇位于县境中部,海拨317.6m,属河谷平原,为宁化县五个地带型地貌中的中部凹陷型,四周为海拨340-360m丘陵所构成的夷平面。

项目场地现有地貌为低山丘陵地带,高低起伏较大,山坡坡度为10-20°,自然标高在316-357m,高差约40m。

场地由多个小山包组成,山坡坡度10~20°,坡高约30m;场地南西侧、南东侧已整平,地形平坦;北东侧为田垅,宽约30m,标高312~318m;场地北西侧为小山头,山坡坡度10~20°,坡高40m。

场地外围最高点为北西部,标高为359.30m,最低点位于南东部,标高为311.90m,相对标高47.40m。

(2)地质宁化县位于闽西北古老陆核及省内有名的地质崇安-石城、浦城-武平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之上,历经澄江、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山五大造山运动,致使地质发育史既漫长又复杂,发育了自震旦至第四纪完整的地层系列,侵入岩也十分发育,出露面积占全县的55%-56%,岩性较为单一,属酸性岩类,主要为中生代白垩纪沙县组的紫红色钙质、泥质粉砂页夹砂砾岩和燕山早期的黑白丹花岗岩。

项目区主要分布地层为侏罗系下统梨山组(J1l)灰白、灰黑色砾岩、砂砾岩、砂岩夹粉砂岩、页岩;侏罗系中统漳平组(J2Z)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夹含砾杂砂岩、砂砾岩;白垩系上统赤石群(K2ch)紫红色砾岩、砂砾岩、夹砂岩粉砂岩及第四系冲洪积层、残坡积层,第四系冲洪积漂石、砾卵石夹砂主要分布在河床和冲沟口处,厚度1-3m,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粘土主要分布在平缓山坡地带,厚度一般小于10m。

2.1.3气象特征宁化县属中亚热带气候,其特征是:夏半年多为东南风,炎热多雨;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寒冷干燥;降雨量充沛,季风性气候显著,干燥,冷热明显,四季较为分明,平均气温达16.5℃,一月最冷,平均气温3.4℃~7℃,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4.9℃~27.5℃,极端最高温38.3℃,极端最低温-8.3℃,年日照1897.5h;无霜期214~248d;年降雨量在1700~1800mm之间;本区全年静风频率达28%,其次为东北风12%和东风8%,年平均风速2.04m/s。

2.1.4水文特征宁化县具有三江之源之称,为闽江的沙溪、金溪两支流及汀江、赣江的河流的源头。

境内溪河密布,纵横交错,大部分溪流发源于境内,全流或分流出境,主要属闽江水系。

城关翠江镇主要水体有东溪、西溪合流的翠江,翠江是闽江支流的沙溪的上游主干流,由宁化县境内的肖家流入清流境内,该江也是宁化县污水处理厂的受纳水体。

翠江属沙溪支流九龙溪上游,主要支流有东溪、西溪、七里圳溪、石罗坑溪、安乐溪,先后在不同河段汇流出境,境内河长75.1km,流域面积1622.4km2,总落差660m,径流量16.2亿m3。

东溪:为翠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建宁县九县山麓,流经水茜、武昌、溪口至城关合水口与西溪汇合,流域内植被良好,上游水茜溪至溪口与泉湖溪汇合至饭罗墩再与中沙溪汇合。

境内河长54.1km,流域面积818km2,总落差636m,年径流量8.25亿m3。

上游有水茜溪、泉湖溪、中沙溪3条支流。

水茜溪,即东溪上游九县山至溪口段,境内河长36.8km,流域面积335.4km2,上游有上谢溪、蕉坑溪、沿溪、杨城溪4条支流。

泉湖溪,发源于泉上镇联群村,一路纳细流23条,至溪口汇流入东溪主流,河长43.7km,流域面积273.6km2。

中沙溪,发源于河龙乡仙山脑山麓,至饭罗墩汇入东溪主流,河长22.8km,流域面积130km2,其上游和中游有雷家坪溪、樟南源溪,叶坊溪等3条支流。

西溪:为翠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方田泗坑,流经方田、禾磜至禾口纳石碧溪(后称禾口溪),至坡下纳刘村溪,至分水坳纳辛田溪,一路再纳村头溪、古武溪,经陈岗后纳磜角溪、雷陑溪,至犁嘴上纳武层溪,至城郊合水口与东溪汇合,河长42.5km,流域面积513km2,总落差440m,年径流量5.14亿m3,流域内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加上紫色页岩风华强烈,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含沙量大,每逢下大雨河水即浑浊不堪。

主要支流有方田溪、淮土溪、石碧溪、武层溪。

方田溪,为西溪上游泗溪至禾口段,一路纳小溪涧5条,河长20.9km,流域面积80km2。

淮土溪,发源于方田乡的岭下,至吴陂纳罗坑溪,至石碧与石碧溪汇合,河长20km,流域面积58km2。

武层溪,发源于长坊,一路纳小溪6条,至犁嘴上汇入西溪主流,河长31.6km,流域面积109.3km2。

东溪、西溪在合水口汇合后,称翠江,至江背纳七里圳溪,至麦塅纳石罗坑溪,至水口纳各溪,至埔上纳安乐溪,经萧家入清流县境,自合水口至萧家一段全长21km。

翠江年平均流量51.2m3/s。

根据翠江的水文资料及实测数据,翠江的平均河宽约为120m,枯水期平均河宽110m,枯水期平均水深h约为1.10m,枯水期平均流速0.19 m/s。

丰水期平均水深2.65m,年平均水深1.8m,水流较为平缓,平均流速约为0.21m/s,平均坡降0.008。

2.1.5土壤与植被(1)土壤状况宁化县地处闽赣边界的武夷山南段东麓,属山地土壤。

山地土壤大都属林业用地,其分布特点大体依海拔高度而异,在海拔700m以下为红壤带;海拔600~1000m为红壤向黄壤过渡的黄红壤带,海拔800m以上出现黄壤。

其中红土、黄泥土、紫泥土、砂土4个亚类系旱地农业耕作土壤,零星分布在各村庄附近。

红壤类土壤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黄壤类土壤主要分布在安远、治平、曹坊、济村、河龙、湖村、禾口等海拔800m以上的山坡或山顶;紫色土类地壤主要分布在禾口、淮土两乡和中沙、河龙、安远、水茜、泉上、安乐等乡的低山丘陵;石灰土类土壤仅分布于泉上乡联群村。

项目区域土壤主要类型为红壤,成土母质为各种母岩风化的残积或坡积物,土层较厚,一般均达1m以上,由于受地形、母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还分布有少量的紫色土和黄壤等。

(2)植被状况宁化县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根据福建植被区划属岭南东部山地常绿槠类照叶林地区、闽西博平岭山地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

全县现有森林覆盖率为62.8%,高于全县平均覆盖率的有治平、安乐、济村、泉上、方田5个乡镇,治平以82.9%居最高。

禾口、中沙、湖村等乡与全县平均水平约略相等。

河龙、城郊、横锁、水茜、安远、曹坊、淮土、翠江等8个乡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除翠江镇外以曹坊最低(51.9%)。

禾口、淮土地区按有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计算的覆盖率虽不低,但因林木矮小,实际郁闭度很低,草被覆盖率为10.85%,300亩以上山地草场共46片,面积4.5万亩,其余为零星草场。

根据宁化县规划区植被资源调查结果,全县共分为8个植被型,8个群系纲,124个群系,374个群丛,乔灌草隶属195科,1352种。

山地植被的垂直地带分布特点主要分为人工植被带、常绿槠类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中山矮林植被带和中山灌丛草被带等。

2.2社会环境概况宁化县位于东经116°20′至117°2′、北纬25°28′至26°40′之间,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是福建通往江西的一大要冲。

全境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

全县设4镇12乡、210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

总人口34.6万人。

宁化是全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基地、是全国八大烤烟生产基地之一,种植面积、产量等居全省首位。

烟叶质量好,已进入多种名牌卷烟的配方。

宁化是全国南方56个重点林区县之一。

全县279万亩山地中有林地260万亩,毛竹32万亩,森林覆盖率73.4%。

每年可提供商品材10万立方米以上。

境内山地土质松软肥沃,适宜培育种植竹木、茶果、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

大宗林产品有松香、松节油、毛竹、笋干、山苍子、黑木耳、中药材等。

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天鹅洞群位于宁化东部的湖村镇,属喀斯特地貌。

景区以上百个风貌各异的溶洞雄居福建洞群之冠,被称为中国东南地区罕见的“洞群世界”。

现该景区已开发三个溶洞供游览。

其中:天鹅洞纵深5公里,分上中下3层,前后7个大厅49个大景,小厅小景数不胜数;神风龙宫是全省唯一的地下河景观,长达数华里,泛舟荡桨于此,犹如进入银河仙境,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三、环境功能区划3.1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质量标准3.1.1水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环境主要为西溪,根据《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西溪所处河段水域主要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等,为Ⅲ类水域,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见表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