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水利建设综合规划需水初步成果分析
越南三江平原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

越南三江平原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越南三江平原是越南境内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由红河、中河和西河三条重要的河流组成。
这个地区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越南三江平原地区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的现状和挑战,以及这些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三江平原地区的农田水利系统是这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
这个地区靠着丰沛的河水资源,发展了一套完善的水利系统,包括堤防、渠道和水门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保护了农田免受洪涝和干旱的侵害,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这些设施还可以调节水源的分配,确保每块农田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水资源。
通过这样的灌溉体系,农民能够实现合理的农田水利和灌溉管理,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产量。
然而,三江平原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不断增长的农业需求,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变得日益严重。
农业用水量的增加使得河流的水位下降,导致灌溉效果不佳。
其次,由于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系统存在一定的泄漏和损失。
再者,由于农民缺乏先进的农田水利管理知识和技术,灌溉效率偏低,浪费严重。
这些挑战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三江平原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越南政府和相关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
首先,他们加大了对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修复和升级了一些老化的堤防、渠道和水门。
其次,他们加强了对农民的农田水利管理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管理技术水平,推广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和方法。
此外,越南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并推广了雨水收集和储存技术,以减少对河流水资源的过度依赖。
这些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的改善措施对于三江平原的农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灌溉的改善使得农田得到充分的水资源供应,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水利设施的修复和升级增加了农田的抗洪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害。
此外,农民通过技术培训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提高了灌溉效率,降低了用水成本。
三江平原建三江地下水激发补给再分析

文章 编 号 :0 09 3 (0 8 0—0 10 1 0 —8 3 2 0 )10 0 —4
三 江 平 原 建 三 江 地 下 水 激 发 补 给再 分 析
赵 清 , 玉 梅。 杨 玉春 戴 雷 , 章 村 韩 , , 长 姚
(. 1东北农业大学 , 哈尔滨 10 3 ;2农垦建三 江分局水 务局 , 500 . 富锦 1 6 0 ;3 黑龙江省水文局 , 5 3 0 . 哈尔滨 10 0 ;4 黑 龙江 50 1 . 农 垦勘测设计研究 院, 佳木斯 1 40 ;5黑龙 江大 学 水利电力学院 , 50 2 . 哈尔滨 1 0 8 ) 5 0 6
1 0 8 Ch n ) 5 0 6, i a
A s a tI i r hi tr eo res c spe ii t n g o n wae n a s igwae i sni g b t c :t s i wae s u c u ha rc t i , r u d tr dt n i n tr nJ n aj n r c n r p ao a r t i a a ae f aj n l n rao ni gP a .Du igt ec us fd v lpn ru d trrs u c ,ted cieo ru d tr S a i r h o reo e eo igg o n wae eo re h el f o n wae n n g
Deina dReerhIsi t, imui 5 0 2 C ia .C lg f ae o srac n etiP we,Heo gi gUnv ri , r i s n sac n tue Ja s 1 4 0 , hn ;5 ol eo tr nevn ya dEl rc o r g t e W C c i n j n ies y Habn l a t
建三江分局水利工程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3 2 工 程 设 计 标 准 低 。 御 自然 灾 害 能 力 弱 . 抗
分 局 的水 利配 套 工程 一直 采用 “ 三支 五 ” 干 的设
计标准, 随着农 业生 产 投入 不 断增 加 , 成低 标 准 的 造 水 利工 程 与高 投 入 的 农 业 生 产 不 相适 应 。如 : 三 建 江 分局 两条 排水 大 动脉 的别 拉 洪河 主河 道 和浓鸭 泄
中 3. 1 3万 h 农 田达 到 了 3 5年一 遇 以上 的 除 m ~ 涝标 准 。分 局现 有水 田面积 2 . 万 h 。 51 m
分 局 属于寒 温 带 大 陆性 季 风 气 候 。特 征 明 显 , 冬季漫长、 寒冷 干 燥 , 季短 促 、 热 湿 润 。春 季 多 夏 温季 分 明 。冬季 盛行 西 北 风 , 季 多 为 东 南 风 。 年平 均 气 夏 温 1 ℃, 效 积温 为 2 6 ~2 1 。 ~2 有 2 7 4 5C。年平 均 降雨
分局 现 有 1 5个 大 中 型 国 营 农 场 , 3 1 9个 管 理 区 ,9 2 2个居 民点 , 人 口 2 总 0万 人 , 中 农 业 人 口 其
1. 1 2万 人 。
到 3 5年 一 遇 的 除涝 标 准 , 于 工 程 建 设 时 间 较 ~ 由 长 , 些排 干 淤积 , 筑 物破 损 , 有 建 已经 配 套 的工 程 效
土壤类 型 主要有 暗 棕壤 土 、 草甸 土 、 白浆 土 和沼 泽土 等 , 地肥 沃 , 势低 平 , 宜发 展灌 溉 。 土 地 适
队 7 个 、 护人 口 6 5 5 保 . 1万人 。建成 水库 5 , 计 座 设 总 库容 1 1 0 6万 m。 。现有 涝 区面积 4 . 1 5万 h 其 m,
双鸭山市、集贤县城区水源地优化配置

表 3 双 鸭 山市 、 贤 县 城 区 规 划水 源 地 指 标 表 集
3 需水预 测 ( 表 2 见 )
4 规 划水 源地初 步分 析
根据《 三江平原水利综合规划》 初步成果 ,0 3年双鸭山 20 市城 区规划新建 3个水 源地 , 分别 为 大叶 沟水库 、 荣矿 疏 东 干水 、 松花江引水工程 和 1 污水 处 理再利 用工 程 ; 个 集贤 县 城区新建东风水库水源地 , 其供水能力 、 投资等指标见表 3 。 通过对规划 的水源地分析发 现 , 这些 规划 的水 源地并 未 进行 优化 , 且双鸭山市规划的水源地 的供 水能力 超过 了需 水 很多, 按此规划会因建设水源地过多而造 阐述 三江平原水利综合规划》 对双鸭山市 、 集贤县城区水源地 现状及规划成果 , 对规划水源地采用线性 规划的数学模型
进行 了优化 , 并分析了优化成果 。
关 键 词 : 源地 ; 水 需水预测 ; 线性规划; 标 函数 ; 目 约束条件 ; 型求解 ; 模 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V 1 T 2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79 (0 8 0 0 1 0 10 56 2 0 )5— l0— 1
双 鸭 山市 、 贤县城 区水 源 地 优化 配 置 集
于竣东 张晓萍 宋长虹 , ,
( .黑龙江省水利冲填处 , 1 哈尔滨 10 2 2 50 7;.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 计研 究院, 哈尔滨 10 8 ) 5 0 0
20 08年 第 5期 ( 3 ) 第 6卷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 inj n c nea dT cnl yo tr osrac eo g agSi c n eh o g f e C ne ny l i e o Wa v
浅析三江平原水利综合规划的重新编制问题

浅析三江平原水利综合规划的重新编制问题论文摘要: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原有规划距今已过30年,远不能适应现代发展要求。
结合新的形势,提出了重新编制三江平原综合规划的现实意义、目标设想及主要修编内容。
一、地区概况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包括黑龙江、松花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以及楼肯河与穆棱河流域和兴凯湖平原。
总面积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4%,其中平原面积为万km2,山区面积为万km2,丘陵面积为万km2。
现有耕地面积351万hm2,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0%。
区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内河松花江,流经本区长分别为406km、478km、357km。
区内还有松花江支流、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支流等共18条河流,另外还有大、小兴凯湖。
本区内有佳木斯、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5个省辖市及其所辖23个市县,农垦总局的4个管理分局和50个农场,其他系统的7个农牧场、7个森工局等。
总人口85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6亿元。
二、规划重新编制缘由及目的1976年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建设需要,曾对三江平原的水利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规划经水利部松辽委批复后,1982年起国家把三江平原的治理列人国家基本建设中,20多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工程建设,曾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防洪排涝问题初步得到治理,三江平原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人均生产粮食最多的大型现代化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三江平原已被列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30多年来,三江平原地区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及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实施,三江平原地区国民经济必将取得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财富积累增多,人民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需要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经济存量也在不断增长,人口密度、人民财产也有很大提高,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潜在的损失越来越大,防洪风险也将不断提高,加之近些年由于生态恶化,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也在增加。
2024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甲卷)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综地理(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图1示意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中新合作区1994-2000年实施的功能区布局规划。
规划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对商业区形成强力支撑的原因是工业区带动了()①人口集聚②服务业集聚③人才集聚④技术集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将中新合作区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主要有利于()A.节约土地资源B.增加绿地面积C.组织内外交通D.完善市政设施3.从苏州老城主干道向东延伸串联中新合作区各功能区,体现的布局思路是()①轴向发展②职住平衡③均衡发展④地租递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④【答案】1.A 2.C 3.A【解析】【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的建立,将吸引大量的人口集中到居住区,对商业区带来大量的人流量,①正确;同时工业区就业人数数量大,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在商业区集中,②正确;人才的集聚和技术的集聚对商业区的影响起不到支撑作用,③和④错误。
答案选择A。
【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并不能节约土地资源,A错误;住宅区范围较大,位于两者之间,绿化带的范围大小主要看设计思想,于位置关系不大,B错误;图中显示城市主干道贯穿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而住宅区位于中间,主要是为了加强居民工作和休闲的交通,因此主要有利于组织内外交通,C正确;住宅区所处任何位置都可以完善市政设施,因此主要目的不是完善市政设施,D错误。
答案选择C。
【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图中显示其整体功能分区明确,商业区位于老城区和住宅区之间,体现功能中心地位,同时向城市主干道方向发展,最终延伸到最外围的工业区,体现其轴向发展的布局思想,①正确;老城区主干道延伸串联各功能区后,老城区在工业区居住人员较远,没有体现职住平衡的思路,②错误;将各功能区串联后,可以促进新区的发展,平衡老城和新城共同发展,③正确;图中显示老城区地租较高,串联新合作区功能各功能区后,地租逐渐升高的是商业区,且商业区地租将高于老城区,并未体现地租递减的思路,④错误。
浅谈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十四个灌区生态型水利建设

Fe ., 01 b 2 2
浅 谈 黑 龙 江 省 三 江 平 原 十 四 个
灌 区 生 态 型 水 利 建 设
陈 志辉 陈 志峰 ,
( .黑龙江农 垦勘测设计研究院 , 1 哈尔滨 10 9 ;2 50 0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 , 宁 大连 辽 10 2 ) 6 0 3
能 的水利 工程 。
[ 关键词] 生 态型水 利 ; 水科 学 ; 水安 全 ; 水环 境 ; 水景观 ; 水文化 ; 水经 济
[ 中图分类号 ] X11 t 7 .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 编号] 10 7 7 (0 2 0 0 5 0 0 6— 15 2 1 )2— 0 7— 2
这个 重要 基 础 , 快 扭 转 水 利 建 设 滞 后 的 局 面 , 必 须 站 尽 就
在全省 的角度 , 三江平原 1 对 4个灌 区进行科 学的整体规 划与布设 , 实行统筹 与分 管相 结合 , 发展与生态相结合 。
2 1 年 中 央 一 号 文 件 立 足 国 情 水 情 变 化 , 战 略 和 01 从
1 站在全 省 的角度 , 1 对 4个 灌 区进 行科 学 的 整体 规 划 与 布设 , 实行 水 资 源 统 筹 与 分 管 相 结 合 , 现 实 水 科 学 、 安 全 、 环 境 工 程 水 水
虽 然黑 龙江 省三 江平原 1 4个 灌 区 均 分 别 位 于 黑 龙 江、 乌苏 里 江 和 兴 凯 湖 的 两 岸 , 表 水 资 源 极 其 丰 富 , 地 但 任何资源都不是用之不 尽 , 之不竭 的 , 展要有 长效机 取 发 制 , 成 有 利 于 水 利 科 学 发 展 的 制 度 体 系 和 建 立 严 格 的 建 水资源管理制度 , 水利投入 稳定增 长机制 进一步 完善 , 让 这 样 有 利 于 水 资 源 节 约 和 合 理 配 置 的水 价 形 成 机 制 的建 立 , 成 水 利 工 程 良性 运 行 机 制 。 形 随 着 水稻 效 益 的增 加 , 民种 植 水 稻 的 热情 不 断 高 涨 , 农 由于 规划 区 内 当地 径 流 无 法 利 用 , 过 境 水 又 无 水 源及 输 而 水 工 程 。但 在 水 稻利 益 的 趋 动 下 , 年来 水 田面 积 迅 速 发 近 展 , 得 不 开采 地 下 水 , 使 当 地 的地 下 水 严 重 超 采 , 而 不 致 从
三江平原利用边境河(湖)水发展水田灌溉的初步研究

1 前育 三江平原位于黑 龙江 省东 北部 , 括 黑龙 江 、 包 松花 江与 乌苏里 三江汇流 的三角地带 ; 全区总面积 1 .8万 k 耕地 O8 m, 面积约 3 85 m 。 4 . h 边境河 ( ) 湖 指黑龙 江 、 乌苏 里江及 兴凯 湖 , 三江平 原界 河( 能够利 用边 境水灌 溉 的范 围在 沿岸 6个 市县 ( 湖) 萝北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2期
( 3 卷) 4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 i n agS i c n el l yo tr osrac el  ̄i c neadT c o g f e nevn y o n e no Wa C
N . .o 6 o2 2 o
( oa N .4 T dl o 3 )
文章编号: 0 — 5 6 20 )2— 07— 2 1 7 7 9 (0 6 0 03 0 0
三 江平 原 利用 边 境 河 ( ) 湖 水 发展 水 田灌 溉 的初步 研 究
陈秀琴 张淑芹 , , 汤党球
(.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 1 黑龙江 佳木 斯 14 0 ;.黑龙江农垦工程咨询评审 中心, 5022 哈尔滨 10 9 ) 50 0
县 、 县、 绥滨 同江市 、 抚远县 、 虎林市及 密山市 ) 及农垦 4 分 个 局( 宝泉岭 、 兴隆 、 三 江及 牡丹 江 ) 红 建 所属 2 7个农 场 范 围 内。总面积为 18 4 6 k 现有耕地 面积 8 . 3 5 . 1m , 5 6万 h m。 根据三江平原 自然 、 济条件 , 经 以及 国家 对三 江平原 粮 食 战略储备基地建 设 的要 求 , 结合 我省 种植 结 构 的调整 、 农 业 发展方 向和生态省建设 的需要 , 应该 大力发 展水稻 灌溉事 业 。 目前黑龙江省已确定全省水 田发展 总体布局 是 : 少西 减 部、 控制中部 、 稳定 东部 、 张 边缘 。因此 , 省今 后水 田发 扩 我 展 的重点将放在三江平原 。 尤其 是界 河( ) 湖 干流 沿岸 。其沿 岸水土资源极为丰富 。三江平原现有水 田灌溉 面积 为 2 .5 8 4 万 h 其 中: 表水 灌溉 面积 4 5 m, 地 . 5万 h 占水 田总灌 溉面 m, 积的确良6 井灌面积 2. 万 h 占总灌面积的 8%, %, 39 m, 4 说 明没有充分利用 丰富 的过境水 资源 。根据 该 区 自然 、 经济等 条件 , 以边界河 ( ) 湖 水源 为主 , 以少量 地下 水 , 渠结 合 , 辅 井 可发展水 田近 7 万 h 4 m 。本文论述怎样充分利用黑 龙江 、 乌 苏里江 和兴凯湖等丰富 的过境水资源在沿岸 进行水 田开发。 2 水田灌区开发现状 和存在 的主要问题 2 1 发展规模及产量 . 三江平原 19 9 0年 以前水 田开发基本上是 自给性 的 ,90 19 年以后发展较快 , 尤其 是近 几年高 潮 突起 , 中 以农垦建 三 其 江分局发展最快 。截 止 20 0 2年现状 水 田灌溉 面积 2 . 5万 84 h 其用地表水灌溉的水 田仅 47 m, .5万 h 过境水灌溉的 m( 水田41 万 h 。 .8 m ) 仅占有 1%。水稻单产 40g 6 0k 左右。灌 区多以井灌 为主, 规模 小而分散 , 区建设仍 然是低水 平的。 灌 2 2 存 在的问题 . 近几年水稻效益 较好 , 固而水 田规 模 发展 很快 , 产量 大 幅度提高 , 但受资金 和科学 种 田观念 不 足等影 响 , 存在 不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江平原农 田灌溉面积发展 主要在 松花江 干流 、 乌苏里
江干流、 挠力河 、 穆棱河等 。从发 展结构 看 , 田面积 占新增 水
据有关专家 预测 , 未来 1 2 a内新增 粮食 中 5 %左右 5~ 0 0
将源 自东北地 区 , 将主 要源 自松 花江 区 , 并 而三 江 平原 又是 [ 收稿 日期 ]0 8— 1— 2 20 0 0
均增பைடு நூலகம்率 。尤其对 水 田灌溉 面 积发 展作 为重点 分 析 内容之
一
根据预测 , 三江平原 20 年至 23 05 00年人均农 田灌溉面
积远高 于北方 地区和全 国人 均灌溉 面积 , 且高 于黑龙 江省人 均灌溉面 积。
,
这是建设 国家商 品粮 的需要 , 也是三江平原 的特殊需要 。
4 主 要社 会经 济指 标分 析
4 1 灌 溉面积发展是客观需要 . 4 1 1 人均农 田灌 溉面积 ..
三江平原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中, 为实现 党 中央国务 院提 出的“ 振兴东北 老工 业基 地”的战略决 策 , 出了工 、 、 、 提 农 牧
林 等各业 全面高速发展计划 , 经济指标 增长率 将超过 全 国平
( oa N .6 T dl o3 )
文章 编 号 :0 7- 56 2 0 )3— 0 6— 2 10 7 9 (0 8 0 0 8 0
兰江平原水利建设综合规划需水初步成果分析
、 -
马 恩衡
… …
( 龙江省水利冲填工程处 , 黑 哈尔滨 10 1 5 00)
摘 要 : 阐述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现状及 规划水平年 的社会经济指标及需水成果 , 并对其进行 了初步的合理性分析 。
总面积 的 9 . 5 99 %。根据 三江平 原水 土资 源特 点 , 以松 花江
[ 作者 简介 ] 马恩衡 (9 0一) 男, 16 , 辽宁辽 阳人 , 工程 师。
一
8 一 6
维普资讯
关键词 : 经济指标 ; 需水 ; 人均灌溉面积 ;D G P的比例 ; 需水增长趋势 ; 需水结构
中 图分 类 号 :23 F 8
文献标识码 : A
l 概 况
’
松花 江区粮食主产 区。三江平原 “ 多地 多” 是 全 国“ 土 水 , 水
三江平原 包括黑龙江 、 花江与乌 苏里 江汇流 的三角地 松
维普资讯
2 0第 3 第 3期 0(年 6卷 ) 8
、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No 3 2 08 .. 0
H i ni n cec n ehooy f t osra c e og agSineadT cnlg e C nevny l  ̄ o Wa r
带以及 倭肯河与穆 棱河 流域 和兴 凯湖 平原 。全 区总控 制 面 积 1. 8万 k 。 占全省总 面积 的 2 . % 。 08 m, 39 . 、区内有佳 木斯 市、 岗市 、 鸭 山市 、 台河市 鹤 双 七 、 鸡西 市 、
资源搭 配条件好” 的地 区 , 经分析 , 三江平 原所有农作 物都需
七虎 林河 穆棱 河 、 阿察 河等共 计 1 河流。另外 , 松 9条 区域
内还有大小兴 凯湖 。
,
2 主要经济指标及发展预测成果( 1 表 )
褒 1 主要经济 指标及发 展预测成果表
3 各 业 需水预 测成 果 ( 2 表 )
4 12 农 田灌溉面积发展结构是重点发展水 田 ..
系统 的 7 个农牧场 、 个森工局等 。 7
,
全 区主要 河流有 : 松花 江及其支 流倭肯 河、 邦河 、 安 梧桐
河 嘟噜河 、 蜿蜒河 ; 黑龙江及 其支流 鸭蛋河 、 青龙 莲花 河、 浓 江鸭绿河 ; 乌苏里 江及 其支 流别 拉洪 河 、 力河 、 挠 阿布 沁河 、
要灌 溉 , 有发展灌溉 ( 包括 水 田灌溉 ) 的需要 , 有发 展灌溉 也 的条 件 , 地域辽 阔、 土质肥沃 , 气候 温和 , 水土 资源配置 较好 ,
适 于集 约化农 业经营和商 品粮集 中生 产。详见 表 3 。
表 2 各 业 需水 预 测 成 果 表 亿m
等5 个省辖市及其所属的 个市县及农垦总局的宝泉岭、 红 兴隆、 建三江、 牡丹江4个管理分局所属的 5 0个衣场和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