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45分钟作业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练习 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1.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集体舞蹈图B.《人物龙凤图》C.《女史箴图》D.马王堆汉墓帛图解析:《人物龙凤图》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女史箴图》是魏晋时期顾恺之的作品,马王堆汉墓帛图是在西汉时期,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A2.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他的绘画理论对中国画风产生了深远影响,此人是( ) A.王羲之B.顾恺之C.吴道子D.阎立本解析:由材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等可知此画家的绘画特点是“以形写神”,故选B。
A项是书法家,代表作《兰亭序》;C项是唐代画家,代表作《送子天王图》,绘画栩栩如生,被称为吴带当风;D项是唐代画家,代表作是人物画《步辇图》,此三者都无法体现“以形写神”的特点。
答案:B3.山水画是中国古代文人抒情达意的重要形式之一。
下列四幅画中属于山水画的是( )解析:《洛神赋图》属于文人画中的人物画,《历代帝王图》属于人物画,年画《连年有余》属于民间风情画,《踏歌图》是宋代的作品,作者寄情于山水。
故D项正确。
答案:D4.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深厚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
其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发展B.社会思潮变化C.传统文化影响D.社会上层倡导解析:宋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经济活跃。
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的大量出现,市民阶层产生并逐渐壮大,反映市民文化需求的世俗化文艺形式出现,在绘画领域表现为风俗画的出现。
答案:A5.2014年是农历的“马年”,观察如图,其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点B.展现了文人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C.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D.体现了中国字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解析:图中字体带有象形的特点,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高中历史复习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学案 岳麓版必修3(2021年整理)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中历史复习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岳麓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中历史复习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岳麓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中历史复习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岳麓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8课笔墨丹青【知识目标】1.熟悉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记忆吴道子、张择端等画家及其代表作,学会欣赏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认识绘画艺术中“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成因与区别【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自主学习】一、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一)起源:时代.1.远古绘画的特点:、生动、粗犷,又不失浪漫。
2.形式:原始岩画,彩陶图案。
3.艺术主题:远古先民的生活情景和文化心理.(二)早期发展:1.战国:出现帛画,代表作有《》;2.汉代帛画的特点:体现出、神秘又不失的特色.出土文物有马王堆汉墓帛画。
(三)魏晋时期:1.特点: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 ;2.著名画家: ;3.贡献:(1)长于丹青;(2)绘画理论;(3)代表作:《女史箴图》(四)唐代:1.背景:和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特点:画家们,表现了的盛唐气象.3.著名画家:,代表作:《》(五)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1.兴起背景:不断壮大,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2.文人山水画的特点:从注重变为更加注重。
3.代表人物:“”、“”。
(六)明清时期的文人画1.背景:的变化,的动荡。
2.特点:艺术风貌 ,与形成强烈对比。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3(2021年整理)

业分层测评岳麓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学业分层测评岳麓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学业分层测评岳麓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学业分层测评岳麓版必修3(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集体舞蹈图B.《人物龙凤图》C.《女史箴图》D.马王堆汉墓壁画【解析】根据材料中“新石器时代”“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可知A 项符合题意。
B项是战国时期的帛画,C项是魏晋时期的绘画,D项是汉代的墓葬画,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答案】A2.下图说明( )【导学号:11140049】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解析】材料中“释迦”是外来文明中的元素,上图作品体现出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特征,故选D项.A项中的社会潮流材料无法体现,只能看出相互融合;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冲突,而是融合;C项错误,艺术作品世俗化是在宋代以后。
【答案】D3.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人画( )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强调个性、追求写实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解析】文人画开始出现在魏晋时期,此时理学还未兴起,故A项错误;文人画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化需求,故B项错误;文人画强调个性,追求的是抒情写意,故C项错误;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故D项正确。
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8课笔墨丹青[随堂检测] 1.徐渭在画上自题诗: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为春。
由此可见,他的画属于( )A.文人画B.风俗画C.宫廷画D.山水画解析:选A。
从材料可看出此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典型的文人画。
2.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这幅画是( )A.《送子天王图》B.《清明上河图》C.《洛神赋图》D.《皇都积胜图》解析:选B。
从题干中的汴京提示来看,该画应该出现在北宋。
《送子天王图》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皇都积胜图》则是描绘明朝北京社会生活的画作。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作品,符合题意。
3.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中外文化的交融性D.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解析:选B。
艺术是时代的反映。
绘画艺术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隋唐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繁荣;宋朝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4.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
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
该画属于( )A.风俗画B.宫廷画C.文人画D.山水画解析:选C。
文人画是集书法、篆刻、绘画等为一体,追求抒情写意,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中《清明上河图》反映宋代绘画和城市格局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作为研究宋都汴京社会生活的历史资料,与《东京梦华录》等文献资料相比有何优势?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回答绘画风格和坊市格局的变化即可,第二小问比较图片史料与文献史料,从视觉角度比较即可。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8课笔墨丹青[随堂检测]1.徐渭在画上自题诗: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为春。
由此可见,他的画属于( )A.文人画B.风俗画C.宫廷画D.山水画解析:选A。
从材料可看出此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典型的文人画。
2.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这幅画是( )A.《送子天王图》B.《清明上河图》C.《洛神赋图》D.《皇都积胜图》解析:选B。
从题干中的汴京提示来看,该画应该出现在北宋。
《送子天王图》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皇都积胜图》则是描绘明朝北京社会生活的画作。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作品,符合题意。
3.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反映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中外文化的交融性D.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解析:选B。
艺术是时代的反映。
绘画艺术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隋唐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繁荣;宋朝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4.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
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
该画属于( )A.风俗画B.宫廷画C.文人画D.山水画解析:选C。
文人画是集书法、篆刻、绘画等为一体,追求抒情写意,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中《清明上河图》反映宋代绘画和城市格局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作为研究宋都汴京社会生活的历史资料,与《东京梦华录》等文献资料相比有何优势?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回答绘画风格和坊市格局的变化即可,第二小问比较图片史料与文献史料,从视觉角度比较即可。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 岳麓版必修3

岳麓版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 墨 丹 青
1.1.1 集合的概念
第二单元
1
情境导入
2 整体感知
3
课前梳理
4 野拓展
8
课时作业
情境导入
宋徽宗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 一次考试,他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 寺”。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有的考 生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 林深处。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 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他看 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 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 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注: 魁选,即第一名。)
发展。 (3)表现:_吴__道__子___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被誉
为“吴__带__当__风____”,代表作是《_送__子__天__王__图___》。
6.宋代 (1)特征 ①_文___人__山__水__画从注重_写__实___变为更加注重__意__境__。 ②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 (2)原因 ①_文___人__阶层不断壮大,__理__学__的兴起使其更注重内心的 修养。 ②伴随着_商__业__兴盛、_城__市___发展和__文__化_的普及,民间文 化日益繁荣。
(2)民间风情画 ①刻书坊用_木__刻___版__画__作为小说的插图。 ②百姓喜闻乐见的___年___画、__布__贴__画、__剪__纸__画,形象 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中国绘画的特点 1.一方面盛行注重__写__实_的_宫__廷__和_民__间__绘画,另一方面 出现了注重_写__意___的_文__人__画,融__诗___、__书___、__画___、 __印___为一体。 2.中国画讲求__神__似__、__意__境__和__气__韵__,注重 个__人__主__观__性__情__的抒发,表现手法__灵__活__、__自__由__,在启迪民族 的_自__信__心___和_自__尊__心___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8课笔墨丹青[学业达标]1.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堪称绝世珍品的古画,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这幅画应是(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C.马远的《山径春行图》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答案 A解析“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是顾恺之绘画的特点,故选A项。
吴道子的画注重技法,马远的《山径春行图》是山水画,《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干叙述,故排除。
2.一位著名的绘画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鸟,则古不及近。
”他所说的“古”与“近”指的是( ) A.唐、宋 B.晋、唐 C.宋、元 D.元、明答案 A解析晋、唐画风相近,以佛教、道教人物为题材的绘画较多,人物画成就较高;宋、元、明画风相近,文人山水画盛行,花鸟虫鱼等均可入画,题材丰富,其中宋代是中国古代“花鸟写生”的高峰期。
故A项正确。
3.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
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
”他强调中国画( )A.与书法相伴而生 B.与文学相兼而成C.追求神韵与意趣 D.画、诗、书相融答案 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画的特点,与书法为缘,并不是与书法相伴而生,故A项错误;“多含文学之趣味”并非是与文学相兼而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得出中国画追求神韵与意趣,故C项正确;“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并不是说画、诗、书相融,故D项错误。
4.观看下面画作,其绘画类别及风格是( )A.文人画,注重写意 B.人物画,注重神韵C.风俗画,通俗朴实 D.宫廷画,意境深远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画作来看,画面中是几个孩童在玩耍,画面朴实,属于风俗画,故选C项。
5.唐代张彦远在其美术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品评绘画的标准分为五等,即“自然”“神”“妙”“精”“谨细”,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课时作业8 笔墨丹青时间:30分钟满分:6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三幅图体现了敦煌壁画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这种变化说明了( B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中西文化的交融性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魏晋时期社会动乱,战争频繁,所以反映的壁画内容是宣传善行、现世悲苦;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壁画的内容是幸福祥和;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世俗场景渗入壁画。
所以壁画的内容变化体现了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2.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曾有一首《和谢秘书西湖马上》:“表里湖山极目春,据鞍时此避埃尘。
苍苍烟树悠悠水,除却王维少画人。
”林逋的评价如此之高,最有可能是因为王维( B )A.对山水描摹惟妙惟肖B.开后世人文人画之先河C.是唐代最负盛名的诗人D.身处中国画成熟时期解析:题干中“……除却王维少画人”为点睛之笔,侧重不在描绘山水,故A项错误;题干中“……据鞍时此避埃尘……除却王维少画人”的这两句是主旨所在,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境,开启宋元明清文人画之先河,故B项正确;宋代林逋是著名隐士,淡泊名利,C项解释无法说明题意,故C项错误;中国画成熟期应该是宋代,故D项错误。
3.下图是《送子天王图》(局部),描绘净饭王抱着初生的释迦牟尼(佛祖)谒神的情形,关于此图说法正确的是( D )①作者是唐朝的吴道子②画家提出“以形写神”③是文人画的代表作品④表现了佛教的中国化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①是基本史实,是正确的。
提出“以形写神”的是顾恺之,所以②不正确。
文人画讲究写意,所以此画不是文人画的代表作,③不正确。
所画的人物外貌似中国人,衣服也是中国人的衣服,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④正确。
4.如果想了解宋代汴京的建筑、交通、商业和市民生活,可以参考的艺术作品是( D ) A.《女史箴图》B.《送子天王图》C.《富春山居图》D.《清明上河图》解析:《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为我们提供了北宋都市的商业、手工业、建筑、交通工具等翔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笔墨丹青目标导航1.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部分理解即可。
2.对于绘画艺术的风格演变与时代的关系要加强理解。
3.宋代的绘画艺术成就是考查的重点。
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一、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1.绘画艺术的起源(1)________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2)战国时期:用________在绢帛上绘画。
(3)汉代:________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2.从顾恺之到吴道子时间项目魏晋唐代时代特征________在艺术领域的追求________,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绘画特点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________ 创制________,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主要成就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提出“以形写神”理论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被誉为“吴带当风”3.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类别项目文人意趣民间风情历史阶段宋代明清宋代明清时代背景文人阶层壮大,________兴起时代变化,社会动荡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繁荣________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特点成就更加注重________,如马远、夏圭风格奇特,艺术风貌不拘成法,如朱耷描绘市井生活,如张择端《________》反映世俗审美趣味,如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二、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1.形式上,一方面盛行注重________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注重写意的________。
2.手法上,讲求神似、________和气韵,注重个人________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________。
3.内容上,投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
4.作用上,在启迪民族的________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答案:一、1.(1)新石器(2)毛笔(3)帛画 2.士人群体政治统一文人画法度 3.理学小说意境清明上河图二、1.写实文人画 2.意境主观性情自由 4.自信心课堂作业(20分钟,30分)一、选择题知识点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我国最早的绘画作品主要绘制在( )①地面上②岩壁上③陶器上④麻纸上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最早制成植物纤维纸是在西汉时期,而我国的绘画艺术开始于新石器时代,可见④不符合题目要求,故只要包含④的选项均不正确。
2.下列作品中,在作画材质方面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 )答案:A解析:解题关键信息是“作画材质方面”。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A是《人物龙凤图》,是战国时期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B是唐朝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C是宋人马远的《山径春行图》,D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这三幅作品皆以纸为材质。
故选A。
知识点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3.顾恺之在为裴楷画像时,颊上添加三笔毛,“觉神明殊胜”;为谢鲲画像时,注重环境刻画,云“此子宜置岩壑中”。
这体现了顾恺之的绘画特点是( )A.以形为重 B.以形写神C.环境烘托 D.神似形不似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觉神明殊胜”“此子宜置岩壑中”可知,顾恺之绘画时注重刻画“形”,但最终是为“神”服务的,即“以形写神”。
A、C片面化;D与材料不符。
4.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使绘画作品颇具动感,产生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效果的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C.张萱 D.郑板桥答案:B5.西方美术界称誉它是“一切都达到圆熟境地”的“完美无缺的佳作”,也是“以形写神”绘画艺术的杰出作品。
它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C.张择端 D.马远答案:A6.隋唐时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其形成原因包括( )①继承前代优秀传统②社会稳定③经济繁荣④众多画家的辛勤探索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三文人意趣7.姚茫父在《中国________之研究》中写道:“唐王右丞(即王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其中“________”部分最有可能是( )A.文学 B.书法C.诗词 D.文人面答案:D解析:抓住王维“援诗入画”及“邱山皆韵”“草木成吟”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作家描述的是文人画,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故选D。
8.右面为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图》,上有题诗为:“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正是对他愤懑、抑郁、孤独、凄凉情感的体现。
根据材料可知,此画属于( )A.文人写意画B.文人工笔画C.民间风俗画D.山水风景画答案:A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特别是文人画中的写意画更能体现这种风貌。
题中诗文和画作都符合这一特征。
故答案为A。
知识点四民间风情9.蔡星仪先生在谈到八大山人(注: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别号)的绘画美学思想时,将之总结为“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如右图)。
这说明朱耷的绘画( ) A.体现了文人意趣B.重在描绘自然风光C.是风俗画的典型代表D.重在探究人性本身答案:A解析:儒禅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思想,由“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可知,朱耷的画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阶层的意趣。
故选A10.明清时期,出现了“八大山人”等风格奇特的画家,其社会原因是( )A.士人阶层的出现B.商品经济的发展C.专制政治的强化D.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政治思想上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出现。
结合设问中的“社会原因”可知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说新语》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
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材料二:陈寅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下工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
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画家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代?概括其作品的特点。
分析该时期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的原因。
(2)材料二说明了文人画有何特点?文人画可追溯到何时?(3)根据教材插图《清明上河图》(局部),提取画面蕴涵的历史信息,并指出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答案:(1)顾恺之。
魏晋时期。
“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士人群体形成,反省社会危机,促成文人觉醒,追求理想个性;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家文化受到冲击,文化多元,提供了大量素材。
(2)文人画具有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的特点。
汉代。
(3)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市场繁华。
说明北宋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社会太平祥和的景象。
课后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廷壁画建树非凡。
到了东汉,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
这表明汉代( )A.绘画艺术沦为政治的附庸B.士大夫是绘画创作的主体C.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时代风格D.统治者重视绘画的政治和教化功能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反映了统治者重视绘画的政治和教化功能,D正确;“绘画艺术沦为政治的附庸”延伸过度,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答案为D。
2.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写道:“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下列能够佐证“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的有( )①顾恺之的《洛神赋图》②王羲之的《兰亭序》③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④颜真卿的《祭姪文稿》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能够佐证“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即选出能够代表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作品。
①②符合题目要求,而③④是唐朝文艺作品。
故答案为A。
3.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其基本特征包括( )①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情和气势②书法是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意境美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反对传统和理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众多书画艺术家继承前代优秀传统,也注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经过努力实践,大胆创新,既保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又流派纷呈、名家辈出。
因此“反对传统”错误。
4.对比新石器时代和战国两汉时期的绘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以帛画为主要特征 B.色彩都比较鲜艳C.都用毛笔绘画 D.都有质朴、浪漫的特色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石器时代和战国两汉时期的绘画特点。
A、B、C三项只适合于战国两汉,只有D项是共同特点。
5.欧阳修的《盘车图》上有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该诗描写的绘画类别及其风格是 ( )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兼备答案:A解析:“画意不画形”“忘形得意”突出写意风格,这是典型的文人画特征。
故答案为A。
6.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济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 )A.道家 B.佛教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答案:A解析:道家思想讲求自然无为,重视辩证思维,材料中的“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计白当黑”“有无相生”“虚实相济”,正是道家思想的体现,故A项正确。
7.2015年是中国农历的乙未羊年,下面是一幅关于“羊年”的剪纸画。
下列对该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浓郁的民间特征B.是绘画艺术与手工艺术的有机结合C.反映了文人画的发展创新D.体现了中国画注重象征意义的特点答案:C解析: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而剪纸画属于民间艺术,与其不同,由此得出答案。
8.观察下列宋代及之后的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 )A.文人画流行 B.风格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