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复习语文提高专题 第七讲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文言文阅读翻译考点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理解B级。
所谓“理解”,是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和句意;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一、理解文中的句子。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
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
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比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
(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
比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
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
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 含解析

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时间:45分钟分值:54分)一、基础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禁家人侵渔张养浩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纚(现在多写作“”,编者注)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者,未易与言。
有官君子,其审择焉。
(节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018年9月11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例文略。
参考9月10日典例部分。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译文:【参考答案】(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
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理解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但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鸿门宴(节选)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实用参考]2018高考文言文翻译.ppt
![[实用参考]2018高考文言文翻译.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125f2359eef8c75fbfb3b4.png)
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
“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 直译:“处在高处的宗庙、殿堂”, 意译:“在朝廷做官”
类似这种语言现象,诸如: 藩篱(边防)、布衣(平民)、三尺(剑或法律)、会猎 (会战)、更衣(上厕所)、山陵崩(帝王死)、填沟壑 (死)、金城千里(钢铁般城防)
什么时候需要意译而不用直译呢
1、有修辞的地方:比喻、借代、互文等
a、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目光短浅的人怎么会知道抱负远大的人的志向呢! b、 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 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之事。 c、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1、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2、通假字换成本字, 3、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4、将古汉语词换作现代汉语词。
翻译下列句子: 词类活用,名作动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译译::不最是终会让游上泳官,大却夫渡在过顷了襄江王河前。诋毁屈原
通“剃”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束在颈上
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缠绕颈上而受辱 。
3、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 其意思凝缩。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
秦有并吞天下的雄心。
4、各类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 谥号、庙号、年号、书名等可不译。但是各个 领域中有一系列的习惯用语,翻译时应该注意。 用事(当权执政)、下车伊始(新官刚到任)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去
33..盖盖忠忠臣臣执执义义,,无无有 有二 二心 心。 。 译:忠心的臣子坚守道义,没有二心。
语文高考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中的语境判断课件汇总

感谢各位光临指导!
解析]划线句中前两个抒情分句有一对关键的反义词: “喜”和“忧”。所以思考的着眼点是要根据上文 语境准确理解作者“喜”从何来?“忧”在何处? 开头作者就强调政治教化的重要性,然后叙述从远 古井田制学校兴盛到后世学校衰败的经历,通过这 种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作者对林君修孔庙、建学堂, 召子弟、聘老师等一系列恢复教化的有道行为的长 远意义。因此,划线句是解释自己写作本文的原因 和目的。理解了整个句子的语境基础,再从“来者” 可以推断出上一句“行”应该有“升迁”之意。 “告来者”可以推断出“本”有“探究”之意,加 上“不吾继”是一个典型宾语前置句式,就不难得 出准确的译文:我们虽然为它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 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 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它的意义来告
[解析]划线句子第二个分句中“名”是一 个意动用法,但缺少主语,通过上文“卖酒 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噉”和下 文“尽取所偿负还之”的语境可以很清楚推 断出卖酒者邀请客人玩博弈游戏是一种刻意 的关心行为,目的是为了让客人可以无所顾 忌大吃大喝,因此博弈的发起者应该是卖酒 者的行为。因此正确译文应该是:天冷非常 寒冷,(如果我)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 必然不肯大吃大喝。
翻译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就是强调语境 的重要性,强调“宏观把握”“语境着 手”。即准确翻译一个句子的意义,必 须从理解该句上下文语境入手。就是把 翻译困难的文句放到原文中去,在整体 阅读的基础上来翻译句子。往往会豁然 开朗。
对语境的重视实际上是使得学生从 整体的层面理解文言文文本的深层次内 涵,而不是着眼于局部字词的简单积累、 记忆。既体现了高考对文言文系统、全 面的考查要求,又符合认知规律。只有 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 一般来说语境可以在下面三个角度提供 翻译的帮助:
2018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ppt

一查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等等; 二查虚词的翻译:18个虚词; 三查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六字诀):
留
删 换
调
补
字
变
方法技巧一:留
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器 物名、朝代名、年号、帝号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可以 保留原词,不作翻译。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也不必翻译。
(1)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5分)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
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 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 立异姓,吾当死之。”
(选自2015全国卷《宋史.孙傅传》)
译文: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 已,如果另立异姓(做皇帝),我将为此而死。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显 得更深。
方法技巧五:补(笔记)
省略句,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先补上,然后再翻译。常 见省略内容: 1.省主语: (1)句首省略主语; (2)连续句子的后一句变换主语: 2.省宾语:动词和介词后常省略宾语“之” 3.省介词:地点名词前常省略介词“于” 4.省谓语:多个分句谓语相同。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5.省量词:口技人坐屏障中,一(张)桌、一(把)椅、 一(把)扇、一(把)抚尺而已。
省略宾语:之,他
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 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省略主语:项伯
省略宾语:之,他
译:项伯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高考复习文言文专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

玉人献璞而楚王诛之。 诛:惩罚。
小 结
这个“猜”不能随便使用。我 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 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 用“猜”。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字顺调补猜
02年北京卷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 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 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 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 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 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 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 鲍叔能知人也。
(1)其李将军之谓也?
“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 皆为尽哀。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 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判断句、 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 后置)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调
1、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蚓无利爪牙 ,强筋骨 。 3、沛公安在? --沛公在安?
练 习 三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 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 好的时候
天下不多 管仲之贤 而 多 鲍叔能 知 人也
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山东卷
练 (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习(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 四“诺。”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
直译: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 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 致祸患
3、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
职回乡的一种谦辞 意译: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 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文言语段翻译7

语言基础知识 +名句默写 +文言语段翻译( 7)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作品在中国戏曲史上是第一流的________,至今还在闪耀着光芒。
这些作品在创作的当时,有数量巨大的其他一般作品作为________,这也说明,只有在 ________中,才有巍峨的高峰。
A.珍藏铺陈层峦叠嶂B.瑰宝铺陈奇峰峻岭C.瑰宝铺垫层峦叠嶂D.珍藏铺垫奇峰峻岭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 2016 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1 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女排再夺时隔12 年后的奥运冠军。
B.关于将取消“ 211”“ 985”院校工程建设这一话题,社会传言很多,现在大家一般认可的是以由教育部官方文件的这一说法为准。
C.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然高发频发,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多起大学生被诈骗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广大群众对此类犯罪活动深恶痛绝。
D.走节俭型政府之路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从政府入手,从公务消费入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公众人物,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人格权法编第五十五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__。
”这个建议稿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民商法前沿》上。
在此之前,曾经还有一个更为详细的条文草案,详细地说明了公众人物的界定,就是“领导人、艺术家、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社会活动家等”。
①可以披露社会公众人物的有关隐私②同时也是新闻学的概念③其实是人格权及其保护中的一个概念④是民法的概念⑤被监督人不得就此主张侵害隐私权⑥为社会公共利益进行舆论监督A.③④②⑥①⑤B.③②④⑥⑤①C.④②③①⑥⑤D.④②③①⑤⑥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7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考法综述]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一般分值最大。它兼考 实词、虚词、句式、修辞、词类活用、文史常识等,带有较强的综合性。文言文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原文如采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可采用意译,其他最好直译,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用词(转换 成双音节词)、语气与句式。
9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典例 2
翻译划线句子
(1)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答案] (1)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
(2)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 师应之也’。”
高考语文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3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第七讲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
10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典例 3
பைடு நூலகம்
(正文见第二讲“典例 2”)
翻译划线句子 (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答案] (1)(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2)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可能。
(2)(梁熙)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 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答案] (2)(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 [解析] 翻译句子首先要明确句中是否有特殊句式的存在。 (1)句中“金人虽不吾索”是宾语前臵句应 为“不索吾”,如果翻译成“金人虽然不让我要”就说不通了。(2)句中“誓于神”是状语后臵句,如果翻 译为“发誓对神”就会语意不顺。
12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如下面几种情况就需要意译: (1)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将喻体还原成本体。 例如: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译文:误入浑浊的官场,一误就是十几年。 (2)借代,如果把借代直译出来,往往让人感到不易理解或难以接受,因此,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指 代的人或物。 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 曹刿论战》) 译文:做官的人见识浅薄,不能做长远打算。 2.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绝不是一个纯技巧性的问题,要做好文言文翻译试题,需要具备坚实的文言基础知识,这 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注重积累,一丝不苟地把实词、虚词、句式和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学好。
4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5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基础点: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 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力争做到“信”“达”“雅”。文言文翻 译对理解文言文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文言实虚词、句式,文学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的 是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和做题的细心程度,是文言文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失分的点。 重难点:1.找出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2.翻译出来的句子达到“达”“雅”的程度。
[答案] (2)国家的安危全在将军身上,现在某国不遵守臣属的职分,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前去讨伐。
[解析] 翻译句子要明确哪些词是重点考查的,这些字词是否存在活用现象。如第(1)句中“洁”,形 容词使动用法,使„„清洁,清扫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译成“洁净”,那么语句就不通顺了。第(2)句中, “社稷”即江山、国家;“一”作形容词,全部,完全;“不臣”是“不遵守臣属职分”之意;“应”应 翻译为“回应、讨伐”。只有都找出了考查的词语,这道翻译题才能拿到满分。
[答案] (2)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解析] 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通常会涉及对重点实词、虚词的理解,对与现代汉语不同 的句式和用法的把握, 对句意的整体理解和通顺表达的能力。 本题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有: (1)“„„者„„ 也”判断句式;“所以”,„„的原因;“率”,大都;“然”,这样。(2)“使”,如果;“之”,代这 些事;“不能我救”,是宾语前臵句,译为“求不了我”;“则”,那么。
8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命题法 典例 1
文言句式 翻译划线句子
(1)傅曰: “吾为太子傅, 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 吾当与之俱行, 求见二酋面责之, 庶或万一可济。 ” 遂从太子出。 [答案] (1)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责斥他们,或许有成功的
11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解题法
----------------------
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使原文的每一个字在译 文中都有着落,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在原文中都有根据,竭力保留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与 原文保持一致。 例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译文: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 所谓意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根据原文的句子特点灵活处理。 例如: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文言文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在直译无法进行或不能准确地传达原意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需要意译 的地方往往涉及典故、特殊说法、习惯用法、修辞格等,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今人可能不理解其内在含 义,因此,要换成今人能懂的方式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