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场强下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特性的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自愈产气特性与保护技术

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自愈产气特性与保护技术

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自愈产气特性与保护技术
张国豪;李化;林福昌;兰靖;梁伟朋
【期刊名称】《高压电器》
【年(卷),期】2024(60)6
【摘要】金属化膜电容器由于其自愈特性具有较高的工作场强和可靠性,但电容器在自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严重影响电容器运行的可靠性。

文中以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元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愈产气量与电容量损失的关系,计算了压力保护的动作阈值,采用气相色谱法测量了电容器自愈产生的气体成分,并基于氢敏传感器对电容器在密闭环境中的产气特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自愈过程的产气体积与其电容量损失近似成线性关系;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自愈所产生的气体主要包含H_(2)、C_(2)H_(2)、CH_(4)和CO,并且自愈还会产生无定型碳单质;电容器持续自愈过程中密闭环境中的氢气体积分数与加压时间成正比,当电容器发生短路故障时,氢气体积分数会迅速增大,使用氢敏传感装置可以准确的检测到这种现象。

【总页数】7页(P197-202)
【作者】张国豪;李化;林福昌;兰靖;梁伟朋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金属化聚丙烯膜脉冲电容器过载特性
2.应用于 DC-Link电容器的金属化膜自愈特性分析
3.直流支撑电容器用聚丙烯膜击穿和自愈特性研究
4.混合电极与全膜电容器的金属化膜自愈特性
5.基于金属化膜自愈特性的电容器寿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力电容器试验

电力电容器试验
电力电容器试验 Power Capacitors
电容器基础知识
电力电容器的分类和用途
电力电容器可分为电力电容器和电力电容器装置两大类, 电力电容器包括: 并联电容器:用于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补偿负荷的感性电 流,减小线路损耗, 调节无功平衡 交流滤波电容器:与滤波电抗器组成滤波回路,滤除系统系 统谐波。 串联电容器:串联于电力系统中,补偿线路电感,稳定系统 电压,提高输送容量。 耦合电容器:用于电力载波的高频通路。 直流滤波电容器:消除直流输电系统中,整流设备产生的纹 波或谐波。 断路器电容器:并于断路器断口上,均匀断口之间的电压。
电容器损耗
•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与其他设备不同,其额定电压不等于系 统额定电压,主要原因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与容量和成本 直接有关,额定电压的确定决定于系统的最高运行电压、 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系统的谐波水平等。 • 电容器损耗: 电容器内消耗的有功功率,对于单元电容器,由电介 质、内部熔丝、内部放电器件、连接件等产生的损耗。对 于电容器组,由单元、外部熔断器、母线、放电电阻和阻 尼电抗器等产生的损耗。 • 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值 在规定的正弦交流电压和频率下,电容器的等效串联 电阻与容抗之比,这里为电容器的内部介质损耗。
• 的两个出线是通过安装在电容器箱壳顶部的两个对壳绝缘 的套管引出的,而单套管电容器的两个出线只有其中的一 个是通过对壳绝缘的套管引出的,而另一个出线则通过接 壳的方式从箱壳的接线端引出。
电容器的早期损坏
• 电容器的技术性能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电容 器的绝缘介质,介质的优劣。由于电容器的极间 介质的场强直接决定着电容器的容量的大小,所 以,在所有的电器设备中,电容器的场强是最高 的,所以电容器对制造工艺要求也是最高的。 •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电容器的场强较高, 极间介质较薄,电容器早期少量的损坏应是一种 正常现象。 • 由于国内电容器行业制造设备和工艺的进步,有 力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寿命特性

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寿命特性
合适的元件热处理技术可以消除卷绕时的应力使元件内部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较高的温度能使金属化膜收缩增强元件的硬度同时加热可使元件中的潮气和空气烘出pp膜收缩后潮气和空气难以进入元件这样可减少由于空气或水蒸气导致的局部放电提高电容器的工作寿命
第 2 2卷 第 4期
21 0 0年 4月
强 激 光 与 粒 子 束
计 的基 础 上 , 制 出 的 1 0k / 电容 器 达 到 1 0 研 . J L 0 0 0次 的大 电流 充 放 电 寿命 。 关 键 词 : 金 属 化 膜 脉 冲 电容 器 ; 寿命 ; 热 处 理 ; 电极 结构 中 图分 类号 : T 3 M5 3 文献标志码 : A d i1 . 7 8 HP P 2 1 2 O . 7 3 o:0 3 8 / L B O 0 2 4 0 7
方式 , 可使 电容 器工作 在介 质 临界击 穿场 强下 , 而有效 地 提 高 电容器 的储 能密 度 , 从 同时安 全 膜 技术 还 可 以 降
低 自愈能 量 , 高 电容 器 的工作 可靠 性 。但 电容器 工作 场强 较 高 时 , 块 电极 边 缘会 发 生 局 部放 电 , 电 容器 提 分 使 寿命 降低 。合适 的元 件热 处理 技术 可 以消除卷 绕 时 的应 力 , 元件 内部 达 到相对 稳定 的状 态 , 高 的温度 能使 使 较
次 , 目前 已知 P 是 P膜 电容器 的最 高水平 。影 响金属 化膜 脉冲 电容器 寿 命 的 因素 主要 有介 质 材 料特 性 、 ] 电极 结构 设计 、 元件 热处 理技 术 、 作条 件 ( 括工 作场 强 、 电保 持 时间 、 工 包 充 反峰 系数 ) 。安全 膜技 术采 用分块 电极 等
李 化, 陈耀红, 林福 昌, 彭 波

代表性科研成果

代表性科研成果

代表性科研成果】一、脉冲功率技术实验室立足于强脉冲功率系统中的关键性、基础性技术,集中研究与高电磁参数相关的关键问题。

重点围绕高密度储能技术、高功率脉冲成形与传输技术、高压大电流开关技术、脉冲电源小型化集成技术等四个方向开展了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

研究了储能电容器绝缘介质在高场强下的击穿特性,提出了金属化电容器自愈能量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容器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研制出储能密度达1.7kJ/L、寿命达1000次以上的电容器,居国内领先水平,已应用于高能激光、新概念武器等国防项目。

研究了气体开关、反向导通(RSD)半导体开关、真空开关等多种形式的等高电压强流开关,提出了基于电场均布原理的同轴式开关结构,研制的570kA高通荷能力的两电极气体间隙开关,在320kA/1650发次的满负荷寿命试验后运行状况依然良好,与国际同类开关的最高水平相当,现已应用于神光III主机工程,已成为打破国外封锁、替代进口的关键组件。

通过三维电磁场动态数值分析,解决了紧凑型脉冲电源系统内部强电磁、热等应力集中的问题,基于宏概念设计的监控技术实现了强干扰下的电磁兼容,研制的脉冲成形网络储能1.5MJ,储能密度为0.6MJ/m3,波形灵活可调,可输出幅值达1.5MA的电流;最新研制的脉冲成形网络整体储能密度已达到0.9MJ/m3,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上述脉冲电源系统已用于军口863试验装置。

研制的10余套模块化、紧凑型脉冲功率电源集成系统(每套输出电流达180kA),已在“神光III”原型装置稳定运行近8年。

二、复杂电磁场分析方法及虚拟样机技术以电磁场分析为中心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是复杂电磁装置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也是电磁场理论研究的最重要课题。

作为国内电磁场数值分析研究的开拓单位之一,实验室在电磁场分析新理论、新方法方面进行了长期、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对电磁场边界元法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提出了基于二阶矢量位的多连域三维边界元法和非线性迭代边界元法,解决了多连通导体区域涡流问题的计算困难,并将边界元法解题范围拓展到非线性问题。

一般性问题

一般性问题

1、一般性问题TN02,TP3152006060001嵌入式系统低功耗电路设计/张健,刘永民(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光电技术应用.―2005,20(6).―56~59.开发基于MCU的超低功耗嵌入式系统,该类系统通常要求用一块电池维持数年的工作。

介绍了基于MCU的嵌入式低功耗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如MCU的选用、电源管理、外围电路的设计、通讯电路的设计等。

图2表0参5TN042006060002超细A l N填充环氧树脂热性能研究/刘庆华,李亚东(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传感器技术.―2005,24(11)2005,24(11).―36~38.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超细氮化铝(AlN)粉末改性,通过高速机械搅拌和超声波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在高真空条件下,制得NTC热敏电阻器用AlN改性环氧树脂(EP)灌封材料。

通过对材料的性能测试表明:改性后的EP材料热膨胀系数明显下降,填料高质量分数时下降达到3.05×10-5/℃;导热系数明显提高,由EP的0.28W/(m K)提高到1.07W/(m K),提高了2.8倍;DMA分析发现:偶联剂质量分数为3%时,填料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能比较好,其样品性能最好。

图4表0参92、工程数学O212.4,TP2772006060003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估计的建模与预报/陈爱军,宋执环,李平(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研究所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与控制.―2005,34(6).―652~655.提出一种新的递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估计算法(RLS-SVR),该算法具有实时性高、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充分应用RLS-SVR在线学习和训练的实时性。

避免辨识模型的维数过高而降低估计精度,该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RLS-SVR的混合训练-估计辨识结构,TE过程的组分软测量建模和预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图3表0参6O231,TP2022006060004被动测向分段等速直线机动目标参数综合识别模型/李洪瑞(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信息与控制.―2005,34(5).―621~626.对于纯方位机动目标跟踪问题,通过选取适当的状态变量和参数,在分析参数的一阶灵敏度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段等速直线运动目标运动参数综合识别模型和算法。

金属化膜电容器自愈理论及规律研究

金属化膜电容器自愈理论及规律研究

金属化膜电容器自愈理论及规律研究李化;章妙;林福昌;陈耀红;吕霏;李智威;彭波【期刊名称】《电工技术学报》【年(卷),期】2012(027)009【摘要】主要研究金属化膜电容器的自愈特性及影响自愈过程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降低自愈放电过程中的自愈能量,是提高金属化膜电容器工作寿命和可靠性的有效途径。

通过分析金属化膜自愈的物理过程,采用电测量法对影响自愈过程的各种参数及其相关性规律进行研究。

对方阻R〉30Ω/□的金属化膜,在场强200V /μm时开始出现击穿并发生自愈,在600V/μm附近时击穿概率达到80%,电容器在高场强下工作可靠性降低。

自愈面积与自愈持续时间随着自愈能量的增加而增加,自愈能量与电压的二次方成正比、与方阻的二次方成反比,采用高方阻金属化膜可有效降低电容量损失,提高电容器寿命。

层间压强增大,自愈能量减小,自愈面积和自愈持续时间减小,在这种情况下,电弧易熄灭,降低了电容量损失,提高了电容器工作可靠性。

【总页数】7页(P218-223,230)【作者】李化;章妙;林福昌;陈耀红;吕霏;李智威;彭波【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533.3【相关文献】1.交流电压条件下温度对金属化膜自愈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J], 王荀;王召盟;徐梦蕾;徐志钮;王子建;尹婷;赵丹丹2.应用于 DC-Link电容器的金属化膜自愈特性分析 [J], 邹林;赵正涛3.自愈式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耗损失效模型 [J], 孙权;钟征;周经伦;魏晓峰;赵建印;郭良福;周丕璋;力一峥;陈德怀4.金属化膜和金属化T型安全膜在直流支撑电容器中的对比试验研究 [J], 李兆林;陈松;卢有盟;唐旺先;余小木;卢世明;冯春林;唐庆祝;方雅梅5.混合电极与全膜电容器的金属化膜自愈特性 [J], 孔中华;林福昌;戴玲;马亮;李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工艺探讨考核试卷

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工艺探讨考核试卷
A.薄膜切割
B.金属化涂覆
C.烧结工艺
D.电容值测试
16.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需要特别注意?()
A.温度
B.湿度
C.震动
D.所有上述因素
17.以下哪种材料不适用于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金属化层?()
A.铝
B.镍
C.铅
D.钽
18.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电路中,以下哪个作用最为常见?()
4.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自愈性能主要依赖于其_______。
5.在交流电路中,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主要起到_______作用。
6.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温度系数通常在_______ppm/°C左右。
7.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潮湿环境中的性能可能会受到_______的影响。
8.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设计中,为了提高其耐电压能力,可以采取_______措施。
9.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SR)主要取决于_______。
10.在选择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时,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其_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比陶瓷电容器更适合用于高频电路。()
2.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主要起到滤波作用。()
B.镍
C.铅
D.银合金
11.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储存和使用时,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性能下降的风险?()
A.避免高温
B.避免潮湿
C.避免剧烈震动
D.避免长时间未使用
12.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与传统的纸介质电容器相比,以下哪些方面有显著不同?()
A.容量
B.尺寸
C.寿命
D.环境适应性
13.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温度系数?()

如何提高薄膜电容器的耐电流和抗脉冲能力

如何提高薄膜电容器的耐电流和抗脉冲能力

如何提高薄膜电容器的耐电流和抗脉冲能力针对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耐电流和抗脉冲能力,工作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容量耐电流和抗脉冲能力不够的问题,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收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数据,不断改进作业方法,找到了影响耐电流和抗脉冲能力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标签:耐电流和抗脉冲能力;箔式(铝箔)电极;双面金属化;波浪分切前言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电容器自身发热小,耐电流水平高,过载能力强,抗脉冲能力强,另一方面要求电子元器件的外形尺寸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要满足这些要求,电子元器件的材料,工艺,结构须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整机产品的要求。

问题相信大家都受到此类失效样品:在瞬间大电流的不断冲击下,喷金断面造成局部过热,最终引起金属膜边缘镀层热融化掉,电容器极板与喷金面脱开,电容器丧失容量,而失效。

解决方案:合理选用不同电极有机薄膜电容器的电极有箔式(铝箔)电极,双面金属化电极,金属化(单面)电极三种形式。

假设金属化(单面)电极的S为1,三种形式电极的比较见表1根据表1的比较数据,相同电极有效长度L的电容器,金属化(单面)电极结构的电容器承受放电峰电流Ip的能力最差,为双面金属化的电极1/4,箔式(铝箔)电极的1/200。

我们怎么来选用不同的极板,以尽可能的满足大电流的使用。

1 由于,箔式(铝箔)电极对电容器小型化非常不利,箔式(铝箔)电极没有自愈特性,当因过压脉冲发生击穿时,电容器短路而失效,并可能进一步夸大故障范围,所以只能在UR≤630V及小容量中使用,比如CBB类,UR=630V C≤0.012uF。

2 双面金属化电极由于金属化膜的自愈能力,设计时其介质的厚度与金属化(单面)电容是一样的,如图2双面金属化电容器结构在小型化方面比铝箔电极更胜一筹,而且具有良好的自愈特性,当电路中有异常波动产生过压脉冲时,电容器能自愈而恢复正常功能,表现出较高的过载能力和可靠性,可以在UR≤1000V,C≤0.1uF范围内使用,采用双面金属化聚酯膜作为电极,增大了载流量,dv/dt的能力高于金属化(单面)电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场强下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特性的试验研究T est and Research o n Pro perties of M etalized Film Pulsed Capacitors under High Electric Stress华中理工大学(武汉430074) 代 新 林福昌 姚宗干 李 劲 黄 斌摘 要 介绍了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与箔式电容器工作特性的差别。

并结合金属化膜电容器试品的解剖分析结果,对在高场强下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的试验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Abstract T his paper presents so me ba sic pr inciple of metalized film pulse capacito rs.T he differ neces o f w or king pro per ties betw een t hem and film-fo il capacitor s are studiedthr ough la rg e quant ity o f ex periment s.T he ex perimental pro per ties of m etalized film pulse capacito rs under hig h electr ic st ress ar e discussed and studied in refer ence to dissection analy sis of mo del capa citor s.关键词 金属化膜 脉冲电容器 高场强Key words metalized film pulse capacitor s hig h electric stress中图分类号 T M 53 文献标识码 A0 引 言金属化膜电容器目前主要用于低压领域,其工作场强很低。

目前已开始应用于高压领域,如高压补偿电容器和耦合电容器[1]。

这种电容器与箔式电容器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的特性,其中最突出的是具有“自愈性”。

金属化膜电容器一般以有机薄膜做介质,由于膜在生产过程中带有缺陷或杂质,使得这些区域的耐电强度低于周围地方的耐电强度,这些区域称为“电弱点”。

随着外施电压的升高,在电弱点处薄膜会击穿,电荷通过击穿点形成大电流,引起局部高温。

击穿点处的薄金属层会迅速蒸发和向外扩散使绝缘恢复,局部击穿不会影响到整个电容器,这一过程称为“自愈”,见图1。

自愈后电容器承受更高的电压(场强),但由于生产工艺条件和电容器附近介质层对自愈过程的影响[2],电容器的最高场强达不到图1 自愈过程原理图单块金属化薄膜所能到达的最高场强。

金属化膜电容器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包括物理、化学特性对自愈的影响,电老化对金属层的腐蚀以及电容器端部的电接触等。

在高场强(几百kV /m m )下,这些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以最常用的金属化聚丙烯膜脉冲电容器为例,对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的电容量、介损等参数在高电场强度下的变化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1 试品及装置1.1 试品为使电容器试验的结果具有普遍性,用上百个试品进行试验。

试品有A 、B 两种,A 类为单个元件;B 类为内串式结构元件,均为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油浸结构,介质为聚丙烯薄膜。

1.2 试验条件及装置本文试品的试验条件均为:3~6s 放电间隔,振荡放电,反峰系数 为20%,振荡周期为500 s 。

图2为充放电试验回路;图3为典型的电容器放电时电压波形图,图中放电起始电压为U 0,第一个反峰电压为 U 0。

图2 试验装置原理图图3 放电时电容电压的波形图2 试验结果及分析2.1 电容量与充放电次数的关系图4所示即为在不同的工作场强下,A 类电容量与充放电次数的关系;图5为A 类介质损耗与充・17・2000年4月 高电压技术 第26卷第2期 放电次数的关系。

图中1为200kV /mm ,2为250kV /mm ,3为292kV /mm 。

从图4可看出,随工作电压的增加,金属化膜电容器的电容量下降得越快。

当电容量下降在一定范围内时,电容器的性能还是稳定的,其介质损耗上升也很小。

但一旦超出一定的界限,电容器的性能便急剧恶化,介质损耗迅速上升,电容量也迅速衰减。

对于工作在高场强下的储能电容器,当电容量损失超过5%时,每次充放电造成的电容量损失会大大上升,使得电容器的性能不再可靠,因此以5%的电容量损失为其工作寿命终止的指标[2]。

对脉冲电容器而言,由于和脉冲电源的其它部件配合使用,当其性能不稳定时,会使整个电源系统难以正常工作。

因此,对于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其工作寿命应指其在性能稳定时的充放电次数,通常指电容变化量在5%以内时的重复充放电次数。

图4 电容量与充放电次数的关系图5 介质损耗与充放电次数的关系2.2 工作电压、反峰电压系数与电容器寿命的关系如前所述,对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其寿命指标衡量方法与普通箔式脉冲电容器有所不同,工作寿命应当以电容器的电容量在一定的变化范围(通常为5%)以内的重复充放电次数来衡量。

A 、B 类试验表明,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的平均工作寿命随工作电压的升高而下降,在10%和20%反峰下的试验结果也与箔式电容器的试验结果一致[3],见表1、2。

表1、2中的试验均是在3s 放电间隔和500 s 放电周期下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电容器试品的试验结果跟具体制作工艺有关,表1、2中箔式电容器和金属化膜电容器试品来自不同的试制单位,其数据不能说明金属化膜电容器的性能较箔式电容器差。

但是,在金属化膜电容器的试验中还发现一些与普通箔式电容器不同的地方。

如图5所示,金属化膜电容器的介损在开始时是随充放电次数的增加而降低,随后才逐渐加大。

而箔式电容器的介损则是持续增加的。

此外,金属化膜电容器先在相对低压下经过耐压或短时充放电后再做高压下的充放电试验,其寿命比直接在高压下做充放电试验的次数要高20%~40%。

表1 工作场强与电容器寿命的关系场强/(kV ・mm -1) 250 300310箔式电容寿命353006075130场强/(kV ・mm -1) 225 250292A 类电容寿命/次40792091878B 类电容寿命/次57503748173表2 反峰系数与电容器寿命的关系反峰系数/%1020寿命/次箔式电容55692280B 类电容3748 454 自愈过程中电弱点吸收能量一般可表示为:W ∝Ct 2E 4(1)式中:C 为电容量;t 为蒸镀金属层厚度;E 为外施电压。

对于蒸镀金属层厚度一定的电容器,在直接加上高压时,会使有些电弱点(耐电强度最差的区域)在局部击穿时吸收的能量过高,远超过使其自愈所要求的能量,使击穿时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失,导致击穿点附近发生粘连而失去自愈能力,致使电容器失效。

2.3 对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端部接触的分析由于金属化膜已较好地解决了介质薄膜的电弱点问题,在保证电容量的情况下,电容器端部接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容器的质量。

特别是应用于电磁发射等领域的高储能密度脉冲电容器,由于其工作在很高的场强(300~400kV /mm )下,其端部往往要通过很大的脉冲电流,此外还要求电容器能承受短时故障情况下的高幅值和高电压反峰的故障电流。

端部接触不好,会增大端部的接触电阻,加大电・18・ Apr.2000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Vol.26No.2容器的损耗,端部的发热更为严重;另一方面,端部的电流分布更加不均匀,使局部接触点或面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化,大大降低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工作潜力,缩短其工作寿命。

本文所做的试验中就有一批电容器,在并不太高的场强(200kV/mm)下工作时,在充放电次数并不多的情况下,电容量却下降得很厉害,多达50%以上。

如此高的电容损失率难以用自愈现象加以解释,而且在解剖此类电容器时,并没有在膜上发现很多自愈的痕迹,却发现其端部喷金层的连接变得极为松散,很容易剥落。

金属化膜电容器端部的接触受很多因数的影响,包括电容器所用的介质材料、金属膜端部的方阻值、电容器芯子热处理的温度、金属喷枪喷出的金属粉末的速度等。

当放电条件(振荡频率、放电反峰等)一定时,电容器端部的线电流密度仅取决于电容器芯子的有效高度和电容器的工作场强,而与电容量无关。

因此,合理选取电容器的有效高度和工作场强可以控制端部电流。

同时,改进电容器的设计,如减小金属膜边缘的方阻等,也可改善电容器端部的接触。

2.4 试品解剖情况的分析将电容器的失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电容器膜中间出现大面积的无法自愈的击穿点(往往是蜂窝状或筛状)而使绝缘电阻很低;另一种是由于电容器端部松动或脱落而使电容量大幅降低或完全失效。

后一种情况伴随着在端部附近发现大面积连成一片的击穿孔,约占到后者的60%左右。

这可能是由于在端部发生击穿后,流过端部喷金层的放电电流过大,油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端部脱落或松动。

此外,电容器试品的试验电压越高,后一种原因导致电容器失效所占比率越大。

这说明工作场强越高,电容器端部的线电流密度越大,也越有可能因为端部的接触问题而使电容器失效。

在跟踪电容量变化时,发现有部分试品电容量下降得很厉害,甚至充放电数次就造成相当的电容损失。

同样,解剖时没有在膜上发现很多自愈的痕迹,但发现其端部喷金层的连接极为松散,很容易剥落。

说明端部接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容器的性能。

当今,电容器越来越趋向小型和轻量化,金属化膜电容器不仅降低了尺寸和重量,同时通过充分利用金属化介质的自愈特性增加了电容器的稳定性。

可以看到,金属化膜电容器在脉冲电容器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3 结 论a.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工作寿命应以在电容量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充放电次数来表示。

b.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的工作寿命受电压、放电反峰等因数的影响,条件不同,其寿命也不同。

c.端部的接触对提高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的性能,发挥金属化膜的潜力有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高储能密度脉冲电容器,端部的接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 Y o shida Y et al.P ow er capacito rs.IEEE T sans on Electrical I nsula tion,1986,21(6):9632 Sar jeant W J et al.Ener gy stor age capacit or s:A ging and diagnostic appro aches for life validatio n.IEEE T rans on M a gnetics,1997,33(1):5013 代 新等.全膜脉冲电容器寿命特性的试验研究.高电压技术,1998,24(3):65(收稿日期 2000-01-12)代 新 1976年生,博士生,从事高电压技术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