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
个人走访入户民情日记3篇

【导语】民情⽇记⾛访记录应该以⽇记的形式,记录同群众联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的过程,应当应⽤到实际⽣活中去,解决群众的问题。
如下是⽆忧考为⼤家准备的⽂章,供您参考。
篇⼀ 对于民情⾛访,我们中很多⼈开始都有些不以为然的想法,认为⾃⼰不过⼀普通⼲部,⽆职⽆权,捐个区区两三百元,对那些深陷贫困的农家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然⽽,两个⽉来,或是与市县部门的领导“⼆对⼀”帮扶,或是个⼈⾛访,先后进了龙吟、⾦鱼、泥塘、乔桂四村九户⼈家。
当我⾛进乡亲们的家门时,内⼼却不能不被他们的遭遇、他们的坚韧、他们的善良深深震动。
第⼀次找到乔桂村樟树组王福保家时,还是春寒料峭的三⽉,这个70岁的⽼汉正在屋下⾯的⽥⾥掌犁耙。
看到有⼈来,王福保拖着泥腿上了岸。
他的⽼伴佝偻着腰,⽤⼿使劲揩揩碗,颤颤巍巍的泡茶端出来。
两层楼的红砖屋没有粉刷,屋内地⾯坑坑洼洼,厅屋的神台上摆着⼀张年轻的遗象。
那是他们的⼉⼦,2009年患尿毒症去了。
⼉媳从此再⽆⾳沓。
两个孙⼦,就跟着⽼⼈过活,15岁的孙⼥王倩在宝农学校读初⼆,8岁的孙⼦王可在神冲完⼩读三年级。
为了供孙⼥孙⼦读书,给⽼伴看病,维持⼀家⼈⽣活,⽼⼈作了⼗多亩双季稻。
王福保说:“我们⽼了,⼜有病,这倒也没什么,⼈总是要死的;就是两件事放不下啊,⼀是⽋的帐还冇还清,⼆是两个细伢⼦造孽啊!好在政府、村上对我们都还关⼼!你们做好事,我们记住了!” 我和县旅游局副局长廖国辉⾛进⾦鱼村⾼峰组葛枚芳⽼⼈家时,80岁的⽼⼈正坐在特制的椅⼦上逗着4岁的⼩孙⼥。
⾃从20xx年在⼭上⼲活不慎摔断股⾻,⽼⼈就不能再独⽴⾏⾛了。
廖局长和⽼⼈聊起家常,得知⽼⼈三个⼉⼦,⼤⼉⼦已于⼏年前意外去世;⼆⼉⼦体弱,挣不了多少钱;三⼉⼦⼜于去年受伤落下脚疾,⼀直没治好。
说话间,⽼⼈在⽥⾥插秧的两个⼉媳赶了回来,连忙泡茶、端⽠⼦。
⽼⼈对⼦媳们的照顾还是满意的,她的愿望就是能医好⾃⼰的腿,为家⾥帮上点忙。
接过廖局长双⼿递上的红包和民情卡,⽼⼈家的眼⾥明显有泪光闪烁。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五篇

【导语】民情⽇记⾛访记录应该以⽇记的形式,记录同群众联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的过程,应当应⽤到实际⽣活中去,解决群众的问题。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民情⽇记⾛访记录五篇,欢迎⼤家阅读。
民情⽇记⾛访记录篇⼀ 根据⼯作安排,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有⼆项,⼀是再次全覆盖⾛访农户,逐户拟订或落实增收计划,⼆是张贴宣传标语,三是刷写永久性巨幅标语。
由于⼯作任务艰巨,我们除了从学校抽调了三名教师参与⾏动外,我们还从联系学校——熊店⼩学借调了两位⽼师⼀同参与⾏动。
为了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上述任务,上午我们⼀⾏⼋⼈外加杨家湾村书记、会计共10⼈,每2 ⼈⼀组分别对⼝该村5个村民⼩组逐户张贴县⼯作组给农民的⼀封信和宣传标语,逐户落实2011年增收计划。
镇党委副书记、驻村⼯作组组长⽥先桃和我宣传⾛访的是第3村民⼩组。
我们⾸先⾛访的是3组村民杨顺元。
杨顺元是村⾥的⾚脚医⽣,⼜是家⾥的劳动主⼒。
杨家全家6⼈,种农⽥11.2亩。
当时,杨正好从⽥头回家给病⼈打针、开药。
在50年⼀遇的⼤旱⾯前,仍栽早稻7~8亩。
通过座谈了解,杨顺元家今年的增收计划是增收4000元。
增辐为25%。
民情⽇记⾛访记录篇⼆ 根据⼯作⽇志安排,我们今天的主要⼯作是慰问特困户和⽼党员。
上午8:00镇党委副书记、驻村⼯作组组长⽥先桃将车开到学校,带上我们三⼈和慰问的⼤⽶、⾷⽤油就向杨家湾村进发。
车⼦在满⽬疮痍的雁熊公路上颠簸40多分钟后,我们在杨家湾村党⽀部书记杨明安同志家门前下车。
在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扛上⽶,提起油⼀起去慰问特困户。
⾸先,我们来到的是⼆组特困户郭团员家街道社区⾛访民情⽇记街道社区⾛访民情⽇记。
户主郭团员今年81岁,体弱多病,妻⼦哑吧,78岁,⼥⼉由于⼤脑不很好使,加上不务正业,⾄今35岁仍待字闺中。
郭家由于家庭困难,加上与村⾥电⼯因⽤电纠分,已被电⼯停电两年。
第⼀次⾛访时,我们了解这个情况后,⽴即与村⽀部书记⼀起找电⼯张国平和郭同富共同协商,免去了以前⽋下的电费,当场接通电源,确定电表起始刻度,并约定以前的电费既往不究,从今天开始,⽤多少电,交多少费。
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3dc7a710661ed9ad51f3a0.png)
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中午时分,正是中饭时间,我来到了谢英朋家。
他还没回来,他老母亲在家,听老人家说谢英朋夫妇一大早就去车步圩卖豆腐去了,要等片刻才会回来,每天都这样。
老人家热情地端茶倒水,招呼我们坐下了来,还要我们在她家边吃中饭边等。
我们就一边和老人家聊着家长里短,一边等他们夫妇回来。
十二点半左右,谢英朋夫妇回来了。
一辆摩托车载着妻子,后面货架上高高的一垒豆腐架足足有十多个,妻子肩上还挑着一担箩,没有较高的骑车水平还真骑不了呢。
看着夫妻俩满脸的喜悦和高兴,我知道他们今天的生意很好,这么早就卖完了全部豆腐。
一停下来,老谢就赶忙热情地招呼我们,并和我们聊起了他的生意和他们忙碌而有滋有味的一天的生活。
他们每天都凌晨四点钟左右要起来磨豆腐,早上六七点夫妻俩就载着几十斤豆腐出发赶到车步圩,逢圩日就在圩上卖,不是圩日就要走村窜户卖,一般平时每天要磨四五十斤,过节日的时候就要多些。
他说,因为现在整个车步磨豆腐卖的只有一两家了,所以生意好做些,一般每天都在十一二点就可以卖完,中午回家吃中饭,下午就是妻子收拾一下家里,干一些农活,种菜浇地,他自己为第二天磨豆腐做一些准备工作,磨豆皮、浸豆子、处理豆腐渣、搞卫生等等,就这样忙忙碌碌就忙到了天黑。
我们边聊边询问他家的收入和打算,他们夫妻俩说虽然每天都起早贪黑,从早忙到晚,虽然苦点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我们明白从他们的言语间和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喜悦和自豪,也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到达车步村后,我首先走访了田间地头、新屋下组及部分村民。
随后,来到村办公室,和村支两委、村民代表进行交谈。
在座的村干部、群众代表积极发言,共话发展。
据村党支部书记钟有良同志介绍,车步村属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省级贫困村,现有人口1886人,外流人口625人, 19个村民组,总户数422户。
村民长期以来以种植禾笋、养殖生猪为主,近年来受自然灾害以及土地贫瘠,缺少创业致富带头人,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经济发展缓慢。
民情日记600字【5篇】

民情日记600字【5篇】农民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民情日记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民情日记(一)记得__镇副书记__同志曾在四群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上讲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首先得了解村情民意。
”借着这句话,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所驻的这个小山村。
我所驻的村名叫__,地处__镇东边,距__镇政府所在地23公里,距县城30公里。
东邻凤庆县,南邻__镇,西邻__村,北邻__村,辖内包括坡大吉等29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180户,人口3748人,社区国土面积51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35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等农作物。
有耕地面积2297亩,人均耕地0.61亩,林地43978亩。
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核桃为主。
__在__镇辖内的各村来说,是比较贫困的村落。
镇上通往村上的水泥路是前两年才刚修筑的,这是我在村里见到的唯一比较正规的一条道路,对于长期以摩托车为交通工具的__人民来说,这条路给村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增强了城乡之间往来车辆、人员的安全性。
而寨与寨之间、户与户之间的道路就显得有些艰险,路面不是太宽,一边挨着山体,一边则是陡坡,好点的路面是用弹石铺成的,但绝大多数还是泥巴路。
一条又一条这样的小山路,在山与山之间,寨与寨之间,户与户之间延伸着,蜿蜒曲折。
在路面上依稀还可以看得到摩托车留下的轮印,而当你细看轮印时,你会发现轮印或深或浅,偶尔还有急刹后留下的长长滑痕,可以想象一条山路,隐藏着多少未知的惊险。
来到__,随处都可以见到茶树、核桃树、桑树,不要为此感到奇怪,因为这是__人民赖以生存的经济作物。
每年__人民都是在围着这些林木忙碌着,这些作物创造给__人民的是吃穿住用行所需的各种经济来源。
虽然__人民的外出劳务收入依旧占年收入的很大比例,生活依旧艰辛,但不可否认的是__的一方水土养育了__这一方百姓。
民情日记三篇

民情日记【三篇】篇一车窗外淡淡的月光照在山岗上,车内同事们在热烈地讲述着白天走访农户所见所闻,我的思绪又被带回走访过程中一桩桩鲜活的事件中。
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今天,在总书记、副院长和政工科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二人到和平村委会走访群众征求意见。
一大早我们来到和平村委会,因提前联系,村支部书记早知我们的来意,作了简要的工作安排,我们分成四个组分别对上村、罗家两个自然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
乍暖还寒的早春,走在村间竹棚下的小路上,看着火红的石榴花开得无遮无掩,听着小鸟的鸣叫,少了城区那份商场店铺的喧嚣和车水马龙的浮躁,才知道什么是心旷神怡。
走访的农户大都只有老人在家,壮劳力基本外出打工,被走访的群众对我们法院的工作和审判人员的作风没有意见,也没有不良的反映,村间没有矛盾纠纷。
我在法院立案庭工作已有四个多年头,其实知道辖区内哪个地方诉到法院的纠纷多与少,和平村委会在我的记忆中确实连很小的民事纠纷也没诉到法院过。
村民张燕菊告诉我们,她家以前曾与邻居为相邻排水问题产生矛盾,但村委会已为他们调处化解了。
听到这些,我对村委会的基层干部肃然起敬,他们是这块净土的保卫者,是他们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宣传到群众中,把社情*反馈到上级,“拿钱不多、管事不少”,“上面分系统、下面当总统”,有了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乡村才那么宁静、那么真实、那么亲切!有了他们不懈的坚持,社会才如此稳定、共和国的大厦才如此安之若泰!他们是我值得敬佩的人、学习的榜样!我们在审判机关工作,要更加理解和支持基层干部,接待群众要更多一分真诚和热情,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分忧解难、解决问题。
走访中,群众反映强烈的是对烤烟收购工作中验收等级和价格不平稳的问题,一些农户也反映了家庭生活困难、住房修建等问题,希望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帮助,我们认真地一一作了记录,并向这些农户作了安慰和鼓励。
午饭后,没来得及休息就在村委会召开了由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大家畅谈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和改革开放的形势。
简短版民情日记10篇

【导语】民情⽇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个满意的答复。
⽆忧考⼩编整理了简短版民情⽇记10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情⽇记1 中午⼗⼆点左右,我和丙溪村⽀书吴绍江来到村民张⽂培家,他正从外⾯⼲活回来。
在闲谈中得知,张⽂培与妻⼦两年前离婚了,留下他与⼥⼉和母亲住在⼀起,母亲常年⽣病,⼏乎没有什么劳动⼒,平时就靠⾃⼰外出打⼯维持⼀家⼈的⽣活。
年初,张⽂培在修建房屋下基脚时损毁了寨上⼀村民的⽥埂,引起了⽭盾,两家互不让步,⽭盾不断升级。
经吴⽀书和我的调节和劝说,最终使双⽅化⼲⼽为⽟帛,⼀场邻⾥之间的⽭盾纠纷得到了及时妥善解决。
晚上,张⽂沛热情的邀请我们吃晚饭。
张⽂培很朴实、也很开朗,他欣慰的说:现在国家政策真的很好,母亲医病的钱也得到了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还被评为了⼆类低保,到是减轻了⼀些家庭负担,很是感谢党和政协的帮助。
夜深了,⼩⾬还在淅沥沥的下着,路虽然很滑,但是我们为村民成功的化解了⼀场邻⾥纠纷,我的⼼⾥感觉满满的,很⾼兴! 民情⽇记2 早上⼋点左右,我来到了⼤湾村姚春梅家,⼀名妇⼥正在和姚春梅不停的交谈,话语中透露出了悲伤的⾔语。
据了解,这个妇⼥是从湖南嫁到⼤湾村的浦⼤姐,浦⼤姐有两个⼉⼦,22岁的⼤⼉⼦在外⾯打⼯,⼩⼉⼦读⼩学5年级。
由于夫妻关系不和谐,她的丈夫5年多都没有回家了,⾃⼰要承担家⾥家外所有的农活和操⼼全家的⽣计和⼉⼦的读书费,⽣活变得⾮常艰苦。
当问起她家是否享受农村低保的时候,浦⼤姐告诉我,现在国家政策很好,她和她的⼩⼉⼦都被评为⼀类低保,到是减轻了⼀些家庭负担。
但办理低保是以丈夫的名字去开户的,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不回家,致使浦⼤姐不但没有领到每个⽉的低保,反⽽家⾥⾯的负担全部由她承担。
现在⾃⼰年纪⼤了,做不了重活,⼤⼉⼦没有读多少书打⼯做的都是重的体⼒活,也没有钱寄回家贴补家有和供⼩⼉⼦读书,⽣活变得⾮常的困难。
民情日记300篇

民情日记300篇民情”记录居民们咨询政策、法律知识,反映家庭矛盾或邻里纠纷,以及生活困难寻求帮助等内容。
以下是为您精心整理的民情日记30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情日记300篇【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从繁华的城市到落寞的乡村,承受落差,穿过迷茫,走向从容,我期待破茧为蝶、展翅高飞。
青春无限,行者无疆……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朔州市委组织了公开选聘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干部的,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名中共党员,怀着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定信念,积极参与,通过笔试、面试,有幸被选聘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并被任命为应县臧寨乡韩家坊村党支部副书记。
今天按照乡党委的统一安排,由各包片包村的乡干部把我们送到所分配的村。
上午,乡党委杭根副书记和徐委员,把我送到了韩家坊村这个将与我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村庄。
乡领导忙前忙后给我安排食宿,村上还开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会,朴实的话语充满热情和希冀,让我感动。
喧嚣过后,弱大的村委大院异常的寂静,心中一片茫然。
支书韩仁和见我一个人在院子里发呆,主动过来与我聊天:“你要经常出去转转,和乡亲们摆摆龙门阵,问问冷暖,帮帮他们,时间长了你就真的成了‘韩家坊人’了。
”支书的一席话点醒了我。
在群众眼里,我是有能耐的大学生“村官”,盼着我为他们办事,帮他们致富,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好好干。
民情日记300篇【二】因工作需要,去钱家窑村拍摄设施农业照片,沿安高公路往下走,眼前白茫茫一片,映入眼帘。
沿途,全是农民群众开着三马子拉水浇苗的忙碌景象,但他们脸上都是微笑,显得很有精神。
在蔬菜交易市场的附近,看到了一位大叔坐在自家大棚口的地梗上,悠闲地抽着香烟,精神很是自若。
这时我走过去问大叔,棚里苗子定植了吗?长势如何?家里共有几个大棚?大叔微笑着对我说:“现在辣椒苗子已定植一周了,成活率很高,去年我们建了两个棚收入很高,但现在发展大棚最大的问题还是缺水。
如果能再建几个塘坝就再好不过了”。
民情日记范文五篇

【导语】民情⽇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个满意的答复。
⽆忧考整理了民情⽇记范⽂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帮村民收获⿇⼭药民情的⽇记 正值⿇⼭药的收获时节,今天会同村委会主要⼲部对村内缺乏劳动⼒的农户进⾏了统计登记,登记完后我们和村⼲部马上到地⾥帮助部分急需劳动⼒的农户进⾏收获。
在⿇⼭药地⾥,⼀边帮忙⼀边和⽼乡们⼀起谈谈村⾥的变化以及村民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边⼲边聊,虽然⾐服脏了、鞋⼦脏了,但是⼼⾥特别舒服。
⽼乡们都笑着称我们现在已经是⼀个合格的⾼庄村村民了。
听到这句话感觉村民对我们是越来越认可了,这是对我们⼯作的肯定。
下午对两委⼲部组织对幸福院门⼝的街道两旁对⽅的废旧⽊材进⾏了集中清运,⼀些村民主动出来帮忙。
据村民介绍这些废旧⽊头堆在路两旁已经好多年了,⼀直没能处理。
这次的集中清运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以后进出⽅便了,⼼⾥也舒坦多了。
篇⼆:帮助村民改建厕所纪实民情⽇记 9⽉18⽇星期三晴 城市⼈来到农村⼀般最不适应的是农村的厕所,我来到村⾥第⼀天去厕所的情形也是深刻难忘。
那时正值寒冬,去⼀个村民家⾥的厕所,厕所内遍地污物,粪尿冻在⼀起,踩着砖头才能⽅便,真的是不堪回⾸。
可是改厕对于⼤多数村民来讲并不积极,村民们对⾃家的厕所已经习以为常。
当⽣活还不富裕,⽣活各⽅⾯环境还很艰苦的时候,村民们很难接受⾃⼰掏钱改建厕所。
为了推动农村改厕⼯作,我驻村⼯作组进⾏了有益尝试。
9⽉17⽇,我们对何家营村村民龚荣家的厕所进⾏改建。
我们驻村⼯作组队员在现场亲⾃指挥安装,尤其是组长梁岩茹她曾任市爱卫会主任,对改厕⼯作⾮常熟悉,她亲⾃指挥⼯⼈施⼯,严格要求⼯⼈按照技术要求施⼯。
先是挖了2⽶多深,1⽶见⽅的两个⼤坑,将2个⼤肚⼩⼝的⽔泥瓮下到坑中,上⾯分别将2个⼤肚⼩⼝的⽔泥瓮倒扣到上⾯,中间接缝处⽤⽔泥密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情日记
2012年5月30日
一大早,我就从羊街镇赶赴甘泉村开展帮促工作,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于9:00抵达该村。
下车后,我首先走访了田间地头、村头寨尾及部分村民。
随后,来到甘泉完小,和老师、学生进行座谈。
老师讲到,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孩子既要上学又要做家务,田里的很多活也要他们承担。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我了解到农村孩子的艰辛,同时也了解到营养餐的问题。
201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
中央财政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生每天提供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在3月份全面实行该计划。
在我走访的几所学校当中,没有一所学校有标准食堂,由于地方财政较少,很多学校都没有食堂,而且都只是一个做饭的地方,没有学生就餐的场所。
有些学校搭建了一些临时性的钢结构的棚子供学生就餐,但是这种临时搭建的食堂的安全系数也不是太高。
再说到营养餐的食谱,也很单一。
甘泉完小的老师告诉我,在营养餐执行的过程中,最辛苦的就是老师,学校食堂很小,无法给孩子提供就餐点,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负责采买、炊事、分发。
营养餐对于甘泉完小的广大学生来说,确实受益匪浅,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羊街镇大部分学校将教师食堂改扩建为学生营养餐供餐点,设施设备极其简陋,供餐后勤人员不足。
教师课后帮助采买和供餐,工作负担加重。
为改善学校供餐和学生就餐条件,急需扩建甘泉完小学生食堂餐厅和添置设施设备,并解决后勤人员的编制、工资等问题。
只有加快学校食堂建设,购置设备设施,改善学生就餐环境,规范食堂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学生提供安全、营养、可口的饭菜,才能使营养餐真正成为“放心餐”、“健康餐”,真正为甘泉完小解决实际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