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宜阳一高高三语文周周练试题参考答案

宜阳一高高三语文周周练试题参考答案

宜阳一高高三语文周周练试题参考答案1.B(A项“慢生活”并不是生活速度的绝对慢;C亚健康并不全是由“快生活”导致的,所以“慢生活”也难以让人们彻底摆脱亚健康状态;D项“慢生活”是要提高生活效率)2.B(B项文不对题,这是“慢生活”在法国的流行情况,并非“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3.C(A项“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首先提出的,并不一定是首先实践的;B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并不是全由快节奏的生活造成的;D放慢生活节奏只是身体健康、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充分条件)4.D(贷:饶恕)5.A(排除③④句。

③为卢之翰所为,④言薛奎遇事能沉稳果断处置)6.D(对戍卒,他果断下令处死,并未惊扰宾客,可见并非杀一儆百)参考译文: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

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

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招。

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

薛奎升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伕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民伕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

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

薛奎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伕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要州民赔偿。

薛奎任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常不足用。

薛奎力求节俭,教百姓改用灌溉耕作的方法,年内就积余了粮食三百万石。

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的州民和少数民族部落共数千人列数薛奎的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

成都有一个妇女告发她的儿子不孝,薛奎责问那个儿子,他才说:“是因为贫穷没有能力扶养。

文言文阅读《薛奎识范镇》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薛奎识范镇》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薛奎识范镇》题目及答案.doc》薛奎识范镇?范镇①字景仁,成都华阳人。

薛奎守蜀,一见爱之,绾②于府舍,俾与子弟...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438509.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徐州一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一)语文学科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龟玉毁于椟中B. 何以伐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何以伐为D.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常用的答题技巧就是代入法。

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

答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先把虚词分别代入到两个句子,看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就是相同,反之,则不同。

D项两个“之”都代词,代他们;A项中“于”分别是:介词,“对”;介词,在。

B项“为”分别是:句末语气词,呢;介词,替。

C项“以”分别是:介词,把;介词,凭。

故选D。

2.下列各句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夫晋,何厌之有B. 唯利是图C. 何以伐为D.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知文言文中常用的特殊句式,以及句式特点,并在平时要熟记一些代表性的句式。

例句“无乃尔是过与”与A、B、C、项都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判断句。

故选D。

【点睛】宾语前置句是高考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复习时应予以重视。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安康市宁陕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复习试卷

安康市宁陕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复习试卷

安康市宁陕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复习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

意思是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它的下句是:“除却巫山不是云。

”B .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这句中的“袁子才”是袁枚,“子才”是他的字,他是清代诗人、诗论家。

C . “囊萤映雪”指的是晋朝车胤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D . 《端午的鸭蛋》的作者是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是《云南的歌会》一文的作者沈从文的老师。

2. (2分)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下列选项所用的纪年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一项是()A . 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B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记承天寺夜游》)C . 崇祯五年十二月(《湖心亭看雪》)D . 己亥之二月也(《满井游记》)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9九下·路南模拟) 给画线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广大师生响应学校号召 ________,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②你一遇到挫折 ________就退缩,难道忘了自己的凌云壮志了吗?③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时,必须勤于________(kǎo chá)和深思。

④国家应急管理部调拨大量物资,帮助受灾民众________(dù guō)难关。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2017九上·上海月考) 默写。

(1)月上柳梢头,________。

(《生查子元夕》)(2) ________,雪尽马蹄轻。

(《观猎》)(3)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

(《岳阳楼记》)(4) 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5)山水之乐,________?(《醉翁亭记》)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5. (1分)“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青文胜为民请命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

仕为龙阳典史④。

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

再上,皆不报⑧。

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

邑人建祠祀之。

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

万历⑾十四年诏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注释] 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指洞庭湖。

⑤逋赋:拖欠赋税。

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

此指宫门外。

⑦疏:给皇帝的奏章。

⑧不报:不答复。

⑨诏宽:皇帝下令宽贷。

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⑾万历:明神宗年号。

⑿有司:官吏。

[文化常识]“登闻鼓”及其他。

登闻鼓是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

从县、府、州直至皇宫外,都设有“登闻鼓”。

所谓“击鼓鸣怨”就是敲击登闻鼓喊冤枉。

然而古代有几个青天大老爷呢?登闻鼓只是形式罢了,从上文看,青文胜击鼓后还不是因毫无作用转而自杀的吗?有句谚语叫“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古代百姓申怨还有一种方法,即拦住官员出行的马车,诉说冤情,但效果也极小。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仕②濒③具④悯⑤邑⑥祀2.选择: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A)上告;(B)到;(C)登上;(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

3.翻译:①岁罹水患②死者相踵③遂自经于鼓下④养以公田百亩4.理解: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什么【译文】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

做官担任龙阳县令的属官。

龙阳濒临洞庭湖,每年遭遇水灾,拖欠赋税几十万,受鞭挞之刑而死的人接连不断。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等四地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等四地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3~2024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2024.03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黄州人潘大临有一封《致谢无逸》书,其中说道,“秋来景物,件件是诗意,恨为俗气所蔽翳。

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

”这个有名的故事揭示出一种规律——诗人、小说家、作曲家和书画家,在他们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关键时刻,如果受到打扰,思维过程被中断,破坏了兴会,往往再也没有办法接续一篇本来即将诞生的佳作伟构。

这类事情,在文学艺术史的记载中,在实际生活中,都并不罕见。

为了合理充分地解释类似现象,需要注意创造性思维中“有意义的空白”。

在艺术创造、科学研究中,一个新颖而深刻的构思的萌生,一个开创性观点之闪露端倪,常常有着或长或短的将出而又隐的微妙曲折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主体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胸中骚动涌起、挣扎折腾,好像只要稍微伸伸手就可以采撷到一颗最硕美的思维之果。

可是,当他热情亢奋、兴高采烈地抬手举足,想要把心之所思确定下来,物化为可视可闻、可传达可交流的实体的时候,忽然又觉得身躯绵软、视界模糊。

他这才发现,自己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飘渺恍惚、迷离闪烁的影子。

那个影子的存在是如此之真确,正以不可抗拒的强大磁力吸引着他,使他梦魂牵绕、寝食不安。

那个影子的存在又是如此虚幻,他一次又一次地抓握,却总是两手空空。

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主体对其内心状态的一种自我觉知,是找不到确定对象的觉知,是对于“空”、对于“不存在”、对于“缺口”的觉知。

文言文阅读《薛奎识范镇》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薛奎识范镇》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薛奎识范镇》题目及答案文言文阅读《薛奎识范镇》题目及答案薛奎识范镇范镇①字景仁,成都华阳人。

薛奎守蜀,一见爱之,绾②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

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③也。

及还朝,载以俱。

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④,当以文学名世。

”(选自《宋史?范镇传》)[注释] ①范镇:宋朝人。

②绾(wǎn):留。

③帅客:此指太守的宾客。

④伟人:不平常的人。

[文言知识]“阳”与“阴”。

古代山的南面叫“阳”,山的北面叫“阴”。

上文“华阳”,即华阳县,它当在华山之南;又,“华阴”,当在华山之北。

而水的`南面称“阴”,水的北面称“阳”,恰与山相反。

江苏省的“江阴”市,当在长江的南面;“淮阳”县当在淮河的北面。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俾_________②益__________③退__________④趋_________⑤逾_________2.翻译:①薛奎守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及还朝,载以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当以文学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

薛奎做蜀地的太守,一见面就很赏识他,留在自己的府中,使他和学生们们讲论学问。

范镇自己更为谦逊退让,常到薛奎的府门就快步急走,过了一年,人们不知道他是太守的宾客。

等到薛奎回到京城时,用车带他一起进京。

有人问薛奎进蜀得到了什么,回答说:“得到一个不平常的人,将会以学问闻名于世。

”【参考答案】4、薛奎识范镇1.①使②更加③退让④到、前往⑤超过2.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②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③必然凭文学出名。

文言文阅读专题-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磋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优,退亦优。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7.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①百废具.兴具:同“俱”,全②增其旧制.制:规模B.①巴陵胜.状胜:美好②连月不开.开:天气放晴C.①去国.怀乡国:国家②锦鳞.游泳鳞:代指鱼D.①不以.物喜以:因为②微.斯人微:如果没有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也是他格守的人生信条。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谈谈范仲淹是如何实践的。

(3分)【链接材料】公天性喜施与,人有急,必济之,不计家用有无。

既显,门中如贫贱时,家人不识富贵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C国:国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奎传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

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
官。

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
血偶?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奎独疑之,白州缓其
狱,后果得杀人者。

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
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之翰怒,欲劾奏之。

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
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
奏除之。

(选自《宋史》)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隰州军事推官 B.盗杀/寺奴取财去
C.后/果得杀人者 D.会/久雨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博者适.至()
(2) 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3)悉.奏除之()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1)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

(2)之翰怒,欲劾奏之。

1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薛奎认识。

(3分)
8.B
9.(1)刚好、恰好(2)曾经(3)曾经
10.(1)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

(2)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

11.通过薛奎洗刷了赌博者的冤情,劝说转运使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丁夫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断案明察秋毫,不马虎了事;体察百姓疾苦,为民请命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