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联考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A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9月联考试题高三化学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Cl 35.5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亚醜钺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经历风霜的洗礼、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传承至今,是青铜器中的瑰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防止青铜器生锈,可将青铜器放在银盘上B .青铜表面铜锈不能用食醋擦洗而除去C .冶炼铜的反应为222328CuFeS 21O 8Cu 4FeO 2Fe O 16SO +=+++,每生成0.1molCu ,转移电子A 1.25ND .基态铜原子核外电子有15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A .甲醛的电子式为::H:C :H OB .NaCl 溶液中的水合离子为C .3NH 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D .顺-2-丁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3.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和高锰酸钾固体都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B .浓硫酸稀释时不小心溅到皮肤上,先用3%~5%的3NaHCO 溶液冲洗C .4BaSO 等钡的化合物均有毒,相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D .使用pH 试纸测定KClO 溶液的pH4.下列有关元素或物质的性质变化趋势错误的是( )A .B .C .D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使用正确的是()A .AB .BC .CD .D6.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甘油可用作护肤保湿剂,体现了甘油的吸水性 B .铁粉可用作食品脱氧剂,体现了单质铁的还原性 C .制作豆腐时添加石膏,体现了4CaSO 能使蛋白质变性 D .柠檬酸可用于去除水垢,体现了柠檬酸酸性强于碳酸7.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其中,海带产量高、价格低,常用作提取碘单质的原料,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操作①②③均用到玻璃棒,且作用相同B .操作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H O 2I 2H I 2H O -+++=+C .操作⑤中溶剂X 可以选用苯或4CClD .操作⑥可以是蒸馏8.金属-有机框架MOFs 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性高比表面积的超分子材料.如图是某种MOFs 超分子的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每个金属离子形成4个配位键B .金属阳离子M 的化合价为2+C .该MOFs 超分子间存在氢键D .该分子的有机配体是HCOO -9.蜂胶可作抗氧化剂,其主要活性成分咖啡酸苯乙酯()CAPE 可通过下面反应得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CAPE 可作抗氧化剂,可能与羟基有关B .1molCAPE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消耗2molNaOHC .CAPE 存在顺反异构D .产物中X 代表的是22CO +H O10.钯催化剂()Pd/SVG 常用于加氢反应的催化.2H 在钯催化剂上能将NO 加氢还原生成2N 和3NH ,其机理及活化能()1kJ mol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H 还原NO 总反应可能为22324NO 7H N 2NH 4H O +++催化剂B .在Pd /SVG 催化剂上,NO 更易被2H 还原为2NC .决定NO 生成2N 速率的基元反应为2NH NO NHNOH →D .NO 生成3NH 的基元反应中,N 元素化合价均降低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A .AB .BC .CD .D12.以秸秆为原料合成PEF 树脂的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B .FDCA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结构的有3种C .FDCA 中最多有15个原子共平面D .葡萄糖、FDCA 、单体a 、PEF 都能发生酯化反应13.电催化2CO转化为()22CO NH 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向一定浓度的3KNO 溶液中通入2CO 至饱和,电解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b 接电源正极B .电解一段时间,左室加入一定浓度的硝酸来补充消耗的电解质溶液C .当有1.8molH +通过质子交换膜时,可以处理标准状况下22.24LCO D .若以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源,其工作时负极质量减小14.234SnCl TiCl KMnO --滴定法可用来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2SnCl 和3TiCl 将铁矿石试样中3Fe +还原为2Fe +,再用4KMnO 标准溶液滴定.为探究4KMnO 标准溶液滴定时,Cl -在不同酸度下对2Fe +测定结果的影响,分别向下列溶液中加入1滴140.1mol L KMnO -⋅溶液,现象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 是2H OB .实验中的硫酸不可以用盐酸来替代C .由实验可知,若滴定在较强酸性下进行,测定结果偏小D .为消除Cl -的影响,可改用227K Cr O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15.向饱和AgCl 溶液(有足量AgCl 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33Ag NH Ag NH +++⎡⎤⎣⎦和()()3332Ag NH NH Ag NH ,Pc(M)lg c(M)++⎡⎤+=-⎡⎤⎣⎦⎣⎦与()()33Pc NH lgc NH =-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M 代表()3Ag Cl Ag NH ++-⎡⎤⎣⎦、、或()32Ag NH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Ⅰ表示()32Ag NH +⎡⎤⎣⎦与3NH 浓度的变化关系 B .AgCl 的溶度积常数()()9.75sp K c Ag c Cl 10+--=⋅= C .反应()33Ag NH Ag NH +++⎡⎤⎣⎦的平衡常数K 的值为 3.2410D .()3Pc NH 2=时,溶液中()(){}(){}13332c NH c Ag NH 2c Ag NH 0.01mol L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12分)Ⅰ.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氮原子电子排布图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 .B .C .D .(2)联氨()22H N NH —与双氧水都具有较强的极性,两者分子中键角大小比较:H N N ∠——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 O O ∠——;标准状况下,联氨沸点比氨高147℃,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3)CN -和3NH 易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已知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d 轨道电子重排尽可能成对,空出轨道以接纳配体,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具有顺磁性,下列配合物具有顺磁性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A .[]36K Fe(CN)B .()36Co NH ⎡⎤⎣⎦C .()324Cu NH Cl ⎡⎤⎣⎦ D .()32Cu NH Cl ⎡⎤⎣⎦ Ⅱ.氮和碳可形成多种结构,一种石墨相氨化碳具有和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其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一种空间网状结构的立方相氮化碳,其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晶胞参数为apm,αβγ90===︒).甲 乙(4)石墨相氨化碳晶体含有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 A .配位键 B .π键 C .非极性键 D .范德华力图甲中所标原子2sp 杂化轨道上有孤电子对的是___________(填“m ”或“n ”).(5)立方相氮化碳晶胞中碳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该晶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3g cm -⋅(用含A N 的代数式表示).17.(12分)以铂钯精矿(含Se Te Au Pt Pd 、、、、等)为原料,提取贵金属Au Pt Pd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氯化浸出”时,Au Pt Pd 、、以22466AuCl PtCl PdCl ---、、形式存在;②()462NH PtCl 和()462NH PdCl 难溶于水,()442NH PtCl 易溶于水,()8sp 462K NH PdCl 9.910-⎡⎤=⨯⎣⎦.(1)“焙烧”时,Se Te 、转化为可溶于水的23Na SeO 和24Na TeO .转化等物质的量的Se Te 、时,消耗3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根据下图判断“焙烧”适宜的条件为___________.(2)“还原”得到金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加入过量2SO 的目的是___________.(3)“煅烧”时还生成24N NH Cl 、和一种气体,该气体用少量水吸收后可重复用于“___________”操作单元;“沉铂”时先通入的气体X 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沉钯”时,向()216c PdCl 0.2mol L --=⋅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11mol L -⋅的4NH Cl 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26c PdCl -=___________1mol L -⋅.18.(12分)乳酸亚铁固体是一种很好的补铁剂,在空气中易潮解和氧化,实验室利用乳酸3|OH CH C HCOOH ⎛⎫⎪ ⎪⎝⎭与碳酸亚铁()3FeCO 制取乳酸亚铁晶体,过程如下: Ⅰ.制备碳酸亚铁操作步骤:i .组装仪器如图,检查气密性,加入试剂;ii .打开K,调节三通阀;iii .启动电磁搅拌器,再次调节三通阀,制取碳酸亚铁;iv .关闭K,将C 中物质分离提纯,获得碳酸亚铁固体. Ⅱ.制备乳酸亚铁晶体将制得的碳酸亚铁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适量乳酸溶液.经系列操作后得到产品. Ⅲ.测定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称取5.0g 样品,灼烧至完全灰化,加盐酸溶解配成250ml 溶液,取25.00ml 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KI 溶液充分反应,然后加入1~2滴淀粉溶液,用10.1mol 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测得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已知:2222346I 2S O S O 2I ---=++)(1)试剂X 的最佳选择是___________(填标号).A .2498%H SOB .37%盐酸C .2420%H SOD .330%HNO(2)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D 可盛适量的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步骤ii 、iii 调节三通阀的位置依次为___________(填标号).A B C D(4)制备乳酸亚铁晶体时,加入适量乳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5)滴定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若称取样品时间过长,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9.(12分)肿瘤抑制剂阿伐替尼的中间体(I )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2R MgBr3H O/H |O ||O|R NHOCH R R C C +''−−−−→————;②22R MgBr112H O/H |OHR CHO R C H R +−−−−→——.(1)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B C →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2)C D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D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D E →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F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D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苯环和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2:3:4:9),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A I →的另一条合成路线设计如下:试剂X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M N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0.(12分)探究3CH OH 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3CH OH 的产率.以22CO H 、为原料合成3CH OH 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223211CO (g)3H (g)CH OH(g)H O(g)K ΔH ++Ⅱ.2322CO(g)2H (g)CH OH(g)K H +∆Ⅲ.22233CO (g)H (g)CO(g)H O(g)K H ++∆回答下列问题:(1)平衡常数3K =___________(用12K K 、表示),上述反应的PK T -线性关系如图甲所示,12ΔH ΔH 的数值范围是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甲A .1<-B .1~0-C .0~1D .1>(2)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1molCO 和23molH 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后,体系中32CH OH CO CO 、、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 线对应的气体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随温度升高c 线对应气体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为同时提高2CO 的平衡转化率和3CH OH 的平衡产率,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填标号).乙A .低温、高压B .高温、低压C .低温、低压D .高温、高压(3)温度1T 时,a 、b 对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mol 0.5mol 、,则2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此时气体总压强为p,反应Ⅲ的平衡常数p K =___________.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9月联考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 2.D 3.A 4.C 5.D 6.C 7.A 8.C 9.B 10.B 11.AC 12.AB 13.CD 14.CD 15.D16.(12分)Ⅰ.(1)B (1分) (2)大于(1分) ①联氨中氢键数目多(1分) ②联氨相对分子质量大(1分) (3)AC (2分)Ⅱ.(4)BD (2分) m (1分) (5)4(1分) 313A9.210a N ⨯(2分) 17.(12分)(1)2:3(2分) ()23m Na CO :m (铂钯精矿) 1.4=,温度为350~400K (2分)(2)242242AuCl 3SO 6H O 2Au 8Cl 3SO 12H ---+++=+++(2分)将4AuCl -全部转化为Au ;将26PtCl -还原为24PtCl -(2分)(3)氯化浸出(1分) 2Cl (1分) (4)61.110-⨯(2分) 18.(12分)(1)C (1分) (2)23322Fe2HCO FeCO CO H O +-+=↓+↑+(2分) 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C (1分)(3)BA (2分) (4)抑制2Fe +水解(1分)(5)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2分) 22.4%(2分) 偏小(1分)19.(12分)(1)对氯苯甲醛或4-氯苯甲醛(1分) 浓硫酸,加热(1分)(2)取代反应(1分) (1分) 保护氨基(1分)(3)羧基、酰胺基(2分) 或(2分)(4)(1分) (2分)20.(12分)12K K (2分) C (2分) (2)CO (1分) c 线对应气体是21CO ,T 之前,以放热反应Ⅰ为主,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逆向进行,2CO的量增大;1T 之后,以吸热反应Ⅲ为主,随着温度升高,反应正向进行,2CO 的量减小(2分) A (1分)(3)1.2(2分) 1(2分)。

2025届广东高三衡水9月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2025届广东高三衡水9月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2025届高三年级9月份联考化学试题本试卷共8页,20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在千年前就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下列乐器的主要成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石磬B.竹笛C.二胡D.铁琴2.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企业生产的体育器材出现在多个项目的赛场上。

它们凭借过硬的质量、创新的产品形态,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使用的材料ABS塑料属于纯净物B.杠铃采用的弹簧钢材料60Si2Mn属于合金C.水翼帆板采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SiOD.智能柔道垫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23.广东文化汇聚了中原文化的精髓与海洋文明的活力,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历史文化”:古时海上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丝绸的主要成分中只存在离子键B.“饮食文化”:煲广式靓汤过程中利用了萃取原理CaCOC.“民俗文化”:珠海菉猗堂的蚝壳墙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蚝壳的主要成分是3D.“城市文化”:在广州塔上演的“灯光秀”利用了丁达尔效应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B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C .明矾溶于水可形成胶体,有吸附作用,可用于净水D .利用焰色试验可检验生活中所有常见的金属元素5.下列关于以甲烷和氧气为原料的新型燃料电池(电解质为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氧气端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4222CH 2O 4e CO 2H O −++=+ C .溶液中氢离子向氧气端定向移动D .每消耗1mol 甲烷,理论上该电池最多消耗氧气22.4L (标准状况)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弱酸转化为强酸:22H S Cu CuS 2H +++=↓+ B .氧化物转化为酸:2223SO 2OH H O SO −−+=+C .盐转化为单质和氧化物:22322S O 2H H O SO S −++=+↑+↓ D .单质转化为多种盐:22233S 6OH 3H O SO 2S −−−+=++7.劳动开创未来,成就梦想。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浙江强基联盟2024年10月高二联考化学试题(答案在最后)浙江强基联盟研究院命制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Cl35.5Ca40Fe56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食品添加剂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亚硝酸钠B.苯甲酸C.葡萄糖D.山梨酸钾【答案】C【解析】【分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据此解答。

【详解】A.亚硝酸钠是盐,属于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B.苯甲酸是酸,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C.葡萄糖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不属于电解质,C符合题意;D.山梨酸钾是盐,属于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具有杀菌作用,可以做葡萄酒的抗氧化剂B.液态NH3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C.SiO2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光导纤维的材料D.NaClO具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为防止葡萄酒氧化而变质,常用二氧化硫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故A错误;B .氨气易液化,液氨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常用作制冷剂,故B 正确;C .二氧化硅可以传导光信号,所以可用作光导纤维,故C 错误;D .Na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故D 错误;故答案选B 。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高三化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粤之地人杰地灵,文化灿烂。

下列广东博物院馆藏文物中,一种文物的主要材料不同于其他三种文物的是( ) A .南朝青铜盘B .饕餮纹铜觚C .南宋鎏金腰带D .通雕蟹篓(木雕)2.多姿多彩的艺术品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有些艺术瑰宝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下列颜料的颜色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朱砂:22αHgS Hg Cl −→ B .镉黄:CdS Cd →C .红铅:343Pb O PbCO →D .铜绿:223Cu (OH)CO CuO →3.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澄清溶液中:2244Cu NH SO Cl ++−−、、、B .在120.1mol L Ba(OH)−⋅溶液中:233Mg Na HCO NO ++−−、、、 C .在10.1mol L HI −⋅溶液中:333Fe Al Br NO ++−−、、、 D .在140.1mol L FeSO −⋅溶液中:24Na NH S Cl ++−−、、、4.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某课题小组合成了一种高能材料,其合成“片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NBCA 是合成PNBAA 的单体B .1molPNBCA 制备1molPNBAA 需要2mol 3NaNC .PNBCA 和PNBAA 都能自然降解D .PNBCA 和PNBAA 均含有2种官能团5.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化学含答案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化学含答案

江西省10月份高三联考化学(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F19Mg24S32K39Cu64Zn65Ta181Pb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每一种生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下列与生肖有关的文物中,主要材质为金属材料的是()A.错金杜虎符B.龙形玉佩C.瓷猪(宋)D.陶鸡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HClO的电子式:B.质量数为238、中子数为146的铀(U)原子:238136UCaF的形成过程:C.2D.2-甲基-2-戊烯的键线式:3.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Na CO可用作食用碱,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A.23B.为了杀死自来水中的未知病毒,可向其中加入一点明矾C.汽油、煤油、植物油都是油,它们的主要成分相同D.通常将药物溶解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输液4.下列有关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选项氧化物性质用途A 22Na O 强氧化性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23Al O 熔点高用作耐火材料C CaO吸湿性用作干燥剂D34Fe O 磁性用于制造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5.已知X 转化为R 和W 的反应分步进行:①(g)Y(g)2W(g)+ ,②Y(g)R(g)+ W(g)。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1molY(g)的能量低于1molR(g)和1molW(g)的能量之和B .反应①生成1molY(g)时吸收()a1a 2kJ E E -能量C .X 转化为R 的总反应生成1molW(g)时吸收()a1a 2a3a 4kJ E E E E -+-能量D .断裂1molX(g)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molW(g)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硅酸钠与盐酸反应:2323Na SiO 2H H SiO 2Na +++=↓+B .将2Cl 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22Cl 2OH ClO Cl H O ---+=++C .硫氰化铁溶液中加NaOH 溶液产生沉淀:33Fe 3OH Fe(OH)+-+=↓D .用稀硫酸酸化的4KMnO 溶液与少量22H O 反应:24222MnO 6H 5H O 2Mn -++++=+225O 8H O ↑+7.化合物R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部分合成路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M 分子含手性碳原子B .N 与R 相比,N 的沸点更高C .R 不存在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D .M 、N 、R 均能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8.A 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5届安徽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化学试卷+答案

2025届安徽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化学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上)安徽高三8月份联考化学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i 28 S 32 Cl 35.5 Ge 73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本草经集注》中有如下描述:“其黄黑者名鸡屎矾(指的是碱式碳酸铜或碱式硫酸铜),不入药,惟堪镀作以合熟铜。

投苦酒(3CH COOH溶液)中,涂铁皆作铜色。

外虽铜色,内质不变。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鸡屎矾不能与苦酒反应 B.鸡屎矾属于碱式盐C.涂铁后发生了分解反应 D.鸡屎矾受热不分解2.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技的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津大学研发的石型烯芯片将引领电子行业新革命,石墨烯届于新型烯烃B.“嫦娥六号”登月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新型陶瓷片具有耐高温的性能C.人民币使用的防伪磁性油墨中含有34Fe OD.()()847Ca Y Fe PO是我国在月壤中发现的新型矿物,Y是金属元素3.下列行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A B C D用途23Fe O与Al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用2CO做流菜大棚中的气体肥料明矾可作净水剂NaClO 可用作漂白剂性质23Fe O与Al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2CO参与光合作用3+Al水解生成3Al(OH)胶体NaClO 易电离A.A B.B C.C D.D4.在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火山喷发口存在少量游离态硫B .火山喷发后有可能导致硫酸型酸雨的发生C .黄铁矿转化为石膏的反应可能为2223422324FeS +16H O+15O +8CaCO 8CaSO 2H O+2Fe O +8CO =⋅D .酸雨放置过程中pH 变大5.下列有关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6.阿莫西林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随(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感染,其结构如图所示。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评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Al-27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祝考试顺利★湖北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成分是金属材料的是 A. 武汉铜锣 B. 天门糖塑C. 大冶石雕D. 阳新布贴【答案】A 【解析】【详解】A .铜锣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A 正确; B .天门糖塑主要成分为麦芽糖,属于有机物,B 错误; C .大冶石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盐类,C 错误; D .阳新布贴主要成分为纤维,D 错误; 故答案为:A 。

2. 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满足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保证了市场供应。

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其功能不对应的是 A. 柠檬黄—着色剂 B. 苯甲酸钠—防腐剂 C. 谷氨酸钠—增味剂 D. 碳酸氢钠—凝固剂【答案】D 【解析】【详解】A .柠檬黄作着色剂,A 正确; B .苯甲酸钠作防腐剂,B 正确; C .谷氨酸钠作增味剂,C 正确; D .碳酸氢钠作膨松剂,D 错误; 故选D 。

3.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44.8L 3SO 的分子数为2A N B.5.6g Fe 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A N C. 4.6g 33CH OCH 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8A N D. 1L 0.11mol L −⋅ 23Na CO 溶液中阴离子数为0.1A N 【答案】C 【解析】【详解】A .标准状况下3SO 不是气体,44.8L 3SO 的物质的量不是2mol ,故A 错误;B .5.6gFe 的物质的量为0.1mol ,与足量稀硝酸全部转化为Fe 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 A ,故B 错误;C .4.6g 33CH OCH 物质的量为0.1mol ,33CH OCH 的结构式为,其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8A N ,故C 正确;D .1L 0.11mol L −⋅ 23Na CO 溶液,由于碳酸根会水解,2323CO H O HCO OH −−−++ ,则溶液中阴离子数大于0.1A N ,故D 错误; 故选C 。

山东名校联盟2024年高二10月大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山东名校联盟2024年高二10月大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秘密★启用前2026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二联考化学(鲁科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r-52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伏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B .新一代电极材料石墨烯比表面积大,可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率C .在铁制品上镀锌比镀锡更能延长铁的使用寿命D .开发高效催化剂将2CO 转化为有机物,可缓解温室效应2.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在2242NO (g)N O (g) 的平衡体系中,缩小容器容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B .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C .实验室向浓氨水中加入NaOH 固体制取少量氨气D .光照新制氯水,颜色变浅3.研究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一个反应ΔH<0、ΔS>0,则该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B .反应34NH (g)+HCl(g)=NH Cl(s)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C .反应21CO(g)=C()+O (g)2石墨的ΔS<0 D .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化学反应均可实现自发进行4.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防止溶液溅出导致实验失败,向盛有稀盐酸的量热计内筒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应缓慢倾倒B .当混合溶液的温度不再变化时,记录该温度进行计算C .可选择-150mL0.5mol L ⋅稀盐酸和-150mL0.55mol L H NaO ⋅溶液进行实验D .用NaOH 固体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测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5.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考·化学答案选择题每题6分7.A 造纸废水压到地下,会造成水体污染,B 错误;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C 错误;常温下,浓硝酸会使铁发生钝化,但能与铜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铜罐代替铁罐贮运浓硝酸,D 错误。

8.D CuSO 4、C 2H 5OH 能使蛋白质变性,(NH 4)2SO 4使蛋白质盐析,A 错误;葡萄糖是还原剂,能还原氢氧化铜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B 错误;NaOH 溶液可以使乙酸乙酯水解,C 错误;CH 3Br 分子中仅含有一个碳原子,不能由加成反应生成,D 正确。

9.B 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A 为H ,B 最外层电子是电子层数的3倍,应为O ,D 与B 同主族,则D 为S ,CA 2中,H 显-1价,C 显+2价,则C 为Mg 。

原子半径:Mg>S>O ,A 错误;O 2+2H 2S===2S+2H 2O ,B 正确;Mg 的金属性比Al 强,不能用铝热反应制取;工业上只能用电解法制取Mg ,C 错误;S 与O 2反应仅能生成SO 2,D 错误。

10.A 苯为液体,不适用于标准状况的气体摩尔体积,B 错误;D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54 g D 2O 的物质的量为2.7 mol ,C 错误;Cl 2与H 2O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N A 个Cl 2分子通入足量的水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N A ,D 错误。

11.C 非金属性的强弱应比较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而不是氢化物的酸性,A 错误;I 2受热升华,NH 4Cl 受热分解,冷却后又化合,故不能用加热法分离,B 错误;丙装置能组成Zn 、Cu 原电池,发生反应:Zn+H 2SO 4===ZnSO 4+H 2↑,C 正确;盛NaOH 溶液应用碱性滴定管,图中用的是酸式滴定管,D 错误。

12.B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有三种可能,分别是、和。

13.A 向盐酸中滴入NaAlO 2溶液,开始一段时间无沉淀产生,A 错误;BaSO 4不溶于碱性溶液中,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保持不变,B 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成稀硝酸,反应由Cu +4HNO 3(浓)=====△Cu(NO 3)2+2H 2O +2NO 2↑变为3Cu +8HNO 3(稀)=====△3Cu(NO 3)2+4H 2O +2NO↑,C 正确;溶液中Cl -的质量不变,因Fe +2Fe 3+===3Fe 2+溶液质量逐渐增大,所以D 正确。

27.(14分)(1)S 、Fe(2分) 22.4(2分)(2)①a d(2分) ②19.8(2分)(3)①a 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2分)②II (2分) Cl 2+SO 2+2H 2O===4H ++2Cl -+SO 42-(2分)【解析】(1)4FeS 2 + 11O 22Fe 2O 3 + 8SO 2,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有S 、Fe ,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是S 、Fe ;设生成二氧化硫的体积是x L 。

4FeS 2 + 11O 2 2Fe 2O 3 + 8SO 2 转移电子179.2 L 44 molx L 5.50 molx=22.4(2)①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取SO2的试剂为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可通过控制添加硫酸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结合装置可知a、d可达到目的。

亚硫酸钠为粉末状固体,不能用装置e。

②由硫守恒可得:Na2SO3~SO2,因此需称取纯净Na2SO3的质量为:m(Na2SO3)=126g·mol-1×3.36L/22.4L·mol-1=18.9g;4g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后质量变为(4×142)/126=4.5g,则有4.0%亚硫酸钠被氧化为硫酸钠的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100.5×100%=95.5%,因此称取变质样品的质量应为:18.9g÷95.5%=19.8g。

(3)①硫化钠能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所以现象是a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②II合理,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此能证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氯气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4H++2Cl-+SO42-28.( 15分)(1)(极性)共价键、离子键(2分)(多答、错答、漏答不得分)(2)2Na2O2(s)+2H2O(l) ===4NaOH(aq)+O2(g) △H=-20a kJ·mol-1(2分)(3)①Ca(OH)2 + Na2CO3===CaCO3↓ + 2NaOH (2分) [用Ba(OH)2代替Ca(OH)2也可。

]②OH- + HCO3- ===CO32-+H2O(2分)(4)Na2CO3、NaCl(2分)(多答、错答、漏答不得分)c(Na+)>c(Cl-)>c (HCO3-)>c (OH-)>c (H+)>c (CO32-) (2分)[c (CO32-)可写可不写,不作评分依据。

](5)不变(1分) 5.0×10-9(2分)【解析】由转化关系知:A为Na2O2,E为O2,X为CO2,B为NaOH,C为Na2CO3,D为NaHCO3。

(1) NaOH中存在(极性)共价键、离子键。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物质的状态,要注意热量值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比例。

(3) C转化为B为复分解反应,书写时应注意反应的条件。

酸式盐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正盐Na2CO3与H2O。

(4)NaOH与CO2反应,CO2的量由少到多,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NaOH与Na2CO3、Na2CO3、Na2CO3与NaHCO3、NaHCO3四种。

根据与盐酸反应量的关系,可确定O点溶液中溶质为NaOH与Na2CO3,且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O点→a点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a点→b点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

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c(Na+)>c (Cl-)>c (HCO3-)>c (OH-)>c (H+)>c (CO32-)。

(5)不溶物F为BaCO3,K sp仅与温度有关,该沉淀放入0.1 mol·L-1的BaCl2溶液中,其K sp不变;c(CO32-)=K sp/ c(Ba2+)=2.5×10-9/0.5=5.0×10-9 mol·L-1。

29.(15分)(1)Cu、Fe、SiO2(2分)(2) 坩埚(1分)(3) NH3•H2O(1分) Al3++3NH3•H2O===Al(OH)3↓+3NH4+(2分)(4) 2Fe2++H2O2+2H+===2Fe3++2H2O(2分)(5) Ag2O+2e-+H2O===2Ag+2OH-(2分) 12(2分)(6)阴(1分)在空气中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钢材不被腐蚀(2分)【解析】该工艺流程原理为:铝矿加入硫酸,溶解氧化铜、氧化铝,加入过量铁粉,除去溶液中铜离子,过滤,滤渣中主要为Cu、Fe、SiO2,滤液X中含有铝离子、亚铁离子,再加入过氧化氢,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通过调节pH值,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而除去,溶液Y含有铝离子,加入氨水,将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加热分解得氧化铝,电解氧化铝生成金属铝。

(1)滤渣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u、Fe、SiO2。

(2)灼烧固体时,要用到坩埚。

(3)沉淀Al3+的试剂为氨水,步骤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NH3•H2O===Al(OH)3↓+3NH4+。

(4)加入过氧化氢,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操作③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5)正极上氧化银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银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根据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消耗27mg Al失去电子0.003mol,则生成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3 mol,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003 mol/0.3 L= 0.01 mol·L-1,pH=12。

(6)电镀池中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故在钢材表面镀铝,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阳极,钢材为阴极。

在空气中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钢材不被腐蚀。

30.(14分)(1)BCD(2分)(2)△H3=(3△H1+2△H2)/5(2分)(3) ①<(2分) ②AC(2分)③0.75 mol·L-1·min-1 (2分) 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2分) 3.0(2分)【解析】(1)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与c(NH3)·c(O2)和c (NO)·c (H2O)是否相等无关;反应达到平衡后,则一定有3v正(NH3)=2v逆(H2O);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总压不变,可说明反应已达平衡;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2)第三个反应中无NO,①×3+②×2可消去NO,然后除以5就可由①②两式得到③式。

即:△H3=(3△H1+2△H2)/5(3)①反应的K值减小,证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因而正反应放热,Q<0。

②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H3的含量增大,H2O的含量降低,A、C错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NO的含量降低,B正确;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D正确。

③第2 min到第4 min,NH3的浓度变化了1.2 mol·L-1,因而O2的浓度变化了1.2mol·L-1 ×5÷4=1.5 mol·L-1,其平均反应速率为0.75 mol·L-1·min-1。

根据物质之间的浓度关系,不可能是加入了物质或减小了体积,但反应速率确实加快了,因而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升高了温度。

由于第4 min到第6 min,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因而已经达到平衡,将相关数据代入K=,得K=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