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各章选择题有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章节测试题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章节测试题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 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属性。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答案】B2. 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
A. 同类实体B.异类实体C.总体D. 同类集合【答案】A3. 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之为()。
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答案】A4. 根据总体的形态,总体可以分为()A. 时间总体和空间总体B. 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C. 时点总体和时期总体D. 平面总体和线性总体【答案】B5. 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不清晰的变量是()。
A. 一列车的煤炭B. 滇金丝猴种群C. 大兴安岭的树D. 工业流水线的一批产品【答案】A6. 与数量属性对应的是()变量,与质量属性对应的是()变量。
A. 离散连续B. 数值分类C. 顺序分类D. 数值顺序【答案】B二、多项选择1. 按照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 实体B.属性C.调查D.情况【答案】AB2. 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
A. 数量属性B. 质量属性C. 水平属性D. 特征属性【答案】AB3. 下列属于数量属性的有()。
A. 体重B. 年龄C.民族D. 销售量【答案】ABD4. 下列属于质量属性的有()。
A. 里程B. 体重C. 性别D.籍贯【答案】CD5. 下列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一片草地D. 大兴安岭的树【答案】ABC三、判断题1. 数据一般只包括文字、符号、数码、数字、数值等类型,个体信息量巨大的音频、视频、图像并不包括在内。
(√)【答案】正确2. 文字是一种数据。
【答案】正确3. 数量属性与质量属性是属性的基本分类,也是最重要的分类。
【答案】正确4. 同类实体要求各个实体的所有属性的属性表现都要相同。
统计学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
C.人的年龄是变量D.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BCE
6. 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是(
A.某台机床使用年限B.1996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BCE
三、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 错误
正确
) (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11.
正确
12.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 ) 正确
13.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 )
正确
14.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为: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 ( ) 正确
15.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1.研究某企业的汽车产品生产情况时,统计总体是( ),总体单位是( )。 全部汽车产品;每一辆汽车产品
2.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 ),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 ) 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3.统计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而且具有( )和( )的特点。 可量性;综合性
4.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了(),每一家庭的收入是()
错误
16.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正确
17.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
正确
18.统计指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 ( )
错误
19.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 ) 正确
20.统计指标是客观事实的具体体现,不具有抽象性。 ( )
大学统计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第一章緖论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某市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一个工业企业B、全部工业企业C、每一个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 )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B、统计资料C、统计工作D、统计方法3、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指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志4、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5、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 )。
A、100个学生B、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6、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7、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某工人月工资90元,则工资是( )。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变量值9、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 )。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10、刘老师的月工资为480元,则480元是( )。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变量值D、质量指标1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 。
A、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统计分析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1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学生的年龄D、工业企业数13、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人的性别B、地形条件C、人的年龄D、工人的工种1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的价格D、民族1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统计学选择题和答案解析

第2章 2.1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主要是对()的整理。
A、历史资料B、分析资料C、原始资料D、综合资料2、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3、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重叠B、相近C、不等D、间断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60,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A、9.3B、9C、6D、10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20B、510C、500D、4906、组距、组限、组中值之间关系是()。
A、组中值=(上限+下限)÷2B、组距=(上限-下限)÷2C、组中值=(上限+下限)×2D、组限=组中值÷27、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8、次数分布和次数密度分布相同的是()。
A、变量数列B、组距数列C、等距数列D、异距数列9、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C、分组标志的选择D、分组界限的确定10、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11、将统计表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是()。
A、从构成要素看B、从内容上看C、从作用上看D、从性质上看12、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B、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C、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13、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B、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14、采用不等距分组编制变量数列是因为()A、现象是均匀变动的B、现象变动是不均匀的C、在标志值中没有极端值D、在标志值中有极端值15、主词经简单分组而编制的统计表是()A、简单表B、调查表C、分组表D、复合表16、统计分组技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2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 外,还可计算,S 和,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联系和区别。
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0.6~ 10.7~ 3三、计算分析题0.8~ 9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请据此资料: 1.1~ 25(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绘制箱线图C. 进行假设检验D. 制作频率分布表答案:C2.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的区别在于: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固定的D.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变化的答案:A3. 以下哪个是正态分布的特点?A. 均值等于中位数B. 均值小于中位数C. 均值大于中位数D. 均值与中位数无关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A. 各组数据应来自正态分布B. 各组数据的方差应相等C. 各组数据的样本量应相等D. 各组数据应相互独立答案:C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0)B. [0, 1]C. (-∞, ∞)D. (-1, 1)答案:D6.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做出决策D. 以上都是答案:D7. 样本容量的大小会影响:A. 抽样误差B. 样本均值C. 总体均值D. 样本方差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数据分布C. 分析数据相关性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变量B. 常量C. 函数D. 公式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回归分析的目的?A. 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B. 预测一个变量的值C. 确定变量的因果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给定足够大的样本容量,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总体的分布如何。
这一定理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样本均值的分布,从而简化了许多统计推断问题。
2. 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它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的搜集1,二手数据的特点是()A采集数据的成本低,但搜集比较困难B采集数据的成本低,搜集比较容易C数据缺乏可靠性D不适合自己研究的需要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3,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4,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然后再从所剩下的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直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5,在抽取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各个类中抽取一定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6,先将总体各个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
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7,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再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8,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9,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中抽取4个班级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10,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11,为了调查女性对某种品牌化妆品的购买意愿,调查者在街头随意拦截部分女性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C方便抽样 D自愿抽样12,研究人员根据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这种调查方式是()A判断抽样 B分层抽样C方便抽样 D自愿抽样13,下面的哪种调查方式样本不是随机选取的()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判断抽样14,下面的哪种抽样调查的结果不能用于对总体有关参数进行估计()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判断抽样15,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C滚雪球抽样 D判断抽样16,如果要搜集某一特定群体的有关资料,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C滚雪球抽样D判断抽样17,下面的哪种抽样方式不属于概率抽样()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滚雪球抽样18,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变量)分为若干类,然后在每类中采用方便抽样或判断抽样的方式选取样本单位。
这种抽样方式称为()A分类抽样B配额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19,与概率抽样相比,非概率抽样的缺点()A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是确定的B无法使用样本的结果对总体相应的参数进行推断C调查的成本比较高D不适合于探索性的研究20,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将问卷发给就餐者,填后在收上来。
他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A自填式问卷调查B面访式问卷调查C实验调查D观察式调查21,为了估计某城市愿意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人数的比例,在收集数据时最有可能采用的数据搜集方法是()A普查 B公开发表的资料C随机抽样 D实验22,某机构十分关心小学生每周看电视的时间,该机构随机抽样300名小学生家长对他们的孩子每周看电视的时间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这些小学生每周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15小时,标准差为5小时,该机构搜集数据的方式是()A概率抽样调查 B观察调查C实验调查 D公开发表的资料23,如果一个样本因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A抽样误差B非抽样误差C设计误差D实验误差2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名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这种数据的收集方法称为()A面访式问卷调查 B实验调查C观察式调查 D自填式问卷调查25,指出下面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抽样误差是可以控制的,但不可以避免,只存在概率抽样中;非抽样误差可以避免,存在于概率和非概率抽样,全面调查中也有。
A抽样误差只存在于概率抽样中B非抽样误差只存在于非概率抽样中C无论是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都存在非抽样误差D在全面调查中也存在非抽样误差26,指出下面的误差哪一个属于抽样误差()A随机误差B抽样框误差C回答误差D无回答误差27,某居民小区为了了解住户对物业的看法,准备采取抽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物业管理部门利用最初的居民登记名单进行抽样,但现在的小区中,原有的一些居民户已经搬走,同时有些是新入住的居民户,这种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A随机误差 B抽样框误差C回答误差 D无回答误差28,某居民小区为了了解住户对物业的看法,准备采取抽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物业管理部门利用居民户登记名单进行抽样,但现在的小区中,原有的一些居民户已经搬走而没有回答问题,这样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A随机误差 B抽样框误差C回答误差D无回答误差29,某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者怀疑有些居民户有偷电行为,为了了解住户的每月用电情况,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部分居民户进行调查,发现有些居民户有虚报或瞒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产生的误差属于()A有意识误差 B抽样框误差C回答误差 D无回答误差30,某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者怀疑有些居民户有偷电行为,为了了解住户的每月用电情况,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部分居民户进行调查,调查员在登记电表数时有抄错的数据,这种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A有意识误差 B抽样框误差C调查员误差 D无回答误差31,指出下面的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非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抽样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D抽样误差是可以控制的数据的图表展示1.对职工家庭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A. 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B. 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 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D. 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的()A.企业按年产量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组数的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510B. 520C. 530D. 5405.某小区居民人均收入最高为5500元,最低为2500元,据此分为6组,形成等距数列,其组距应为()6.某年收入变量数列,其分组依次为10万元以下,10~20万元,20~30万元,30万元以上,则有()万元应归入第一组万元应归入第二组万元应归入第三组万元应归入第三组7.次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类型是()A.钟形分布型分布型分布 D.洛仑兹分布8.对总体按照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称为()A.简单表B.简单分组表C.复合分组表D.整理表9.如果要研究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应用下面那个统计图最合适?()A. 饼图B. 直方图C. 连线图D. 散点图10.如果要研究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规律,那一个统计图最合适?( )A. 饼图B. 直方图C. 连线图D. 散点图11.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A. 小于1B. 等于1C. 大于1D. 不等于1集中趋势1.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计算每个数据与均值的离差,则这些离差的和总是等于0B、中位数总是大于均值C、中位数总是小于均值D、均值等于中位数2.某班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其中20名男生的平均成绩是70分,那么该班女生的平均成绩是()A、80B、85C、95D、无法计算3.某班的经济学成绩如下:43,55,56,59,60,67,69,73,75,76,76,78,79,80,81,82,83,83,83,84,86,87,88,88,89,90,90,95,97.该班经济学成绩的众数是()。
4.在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测度是()A、众数B、几何平均值C、调和平均值D、算术平均值5. 某工业企业的某种产品成本,第一季度是连续下降的。
1月份产量750件,单位成本20元;2月份产量1000件,单位成本18元;3月分产量1500件,单位成本15元。
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单位成本( ) A. 20181517.673++=(元)17.54=(元)C. 2075018100015150017.0875010001500⨯+⨯+⨯=++(元)D. 7501000150016.8375010001500201815++=++(元)6. 某居民在银行存款,第一年利率为1%,第二年年利率为2%,若按复利计算,则存款2年的平均利率为( ) A. 1%2% 1.5%2+= B. 11.33%111%2%=+1 1.49%=D. 2%7. 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中位数离散趋势和偏度峰度1. 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极差B 、四分位数C 、标准差D 、方差2. 标准差系数为,均值为20,则标准差为( )A 、80B 、C 、4D 、83. 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他们的方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A、标准差不同B、方差不同C、数据个数不同D、计量单位不同4. 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A、均值小,差异程度大B、均值大,差异程度大C、两组数据差异程度相等D、无法确定5. 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的调查显示,男生的平均体重是62公斤,标准差为2公斤;女生的平均体重是52公斤,标准差是2公斤。
据此数据可以判断()。
A.男生体重差异较大B. 女生体重差异较大C. 男生和女生体重差异相同D.无法确定6.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相等,则()A.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 标准差大的平均数代表性大C. 标准差系数大的平均数代表性大D. 标准差小的平均数代表性大7. 变量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A、标准分数B、离散系数C、方差D、标准差8. 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A、比平均值高出2个标准差B、比平均值低出2个标准差C、对于2倍的平均数D、对于2倍的标准差9. 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大约有()A、68%的数据B、95%的数据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10. 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1. 偏度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