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临刑前最遗憾的事 《广陵散》成千古绝唱

合集下载

千古绝唱《广陵散》

千古绝唱《广陵散》

千古绝唱《广陵散》千古绝唱《广陵散》《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即古时的《聂政刺韩傀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

全曲共45段。

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嵇康的一生与《广陵散》一曲有着不解之缘。

嵇康年轻时,一次夜宿洛西华阳亭。

云淡风轻,引起他的雅兴,就弹起琴来。

不知不觉,更鼓三敲,夜深了。

他刚要收琴,看见身后立着一位老者,正在专心致志地听他弹奏。

老者佝偻着身躯,眼睛灰暗无光。

乱康随口问道:“老人家会弹琴吧?请指教。

”老人谦逊地微微一笑,说:“略知一二。

”嵇康正年轻气盛,自负很有才华,就存心试老者一试:“请老人家指点,我的琴艺有哪些不足之处?”老人家拈着花白胡子说:“您的指法很熟练,可惜感情不够。

您把悲壮的古曲弹得过于柔弱婉转了。

”嵇康万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会挑出他的毛病,顿时涨红了脸,觉得老人讲得有道理,遂诚恳求教于老人。

老人并不推辞,让嵇康点起一炉紫檀香,自己净了手,整整衣冠,盘膝坐好,先不弹琴,闭目沉思良久。

然后,老人才从容拨动琴弦,桐琴发出了阵阵沉闷的`响声,仿佛黑云压城,令人感到压抑、窒息。

继而,老人又奏出铿锵有力的旋律,犹如云开月朗,给人以希望、信心和鼓舞。

老人双手在琴弦上挥拂,旋律变化万千,时如海浪击岸,时如喁喁私语。

稍后,琴弦又发出了悲壮、凄凉的哀调,如泣如诉,飞跃亭外,湖水似乎也在呜咽。

琴声戛然而止,嵇康才如梦方醒。

此时,嵇康再看老人,双目晶明,神采奕奕。

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恭恭敬敬地恳请老人家把这绝技传授给他。

老人欣然允诺,就给他讲起这古典的来历。

原来,这古曲流传在广陵(今扬州)地方,名为《广陵散》。

“散”是一种琴曲的名称。

高中语文议论文著名人物写作素材之嵇康

高中语文议论文著名人物写作素材之嵇康

高中语文议论文著名人物写作素材之嵇康 好多都在说高中语文作文难写,其实高中作文是有套路可循的,掌握住基本的方可以了。

主要的是掌握大体段落结构,积累素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议论文着名人物写作素材之嵇康,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语文议论文着名人物写作素材之嵇康 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空中花园的美丽,人们希冀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古乐的音律,时光带走了古文字的意义。

历史的车轮缓缓轧了过去,轧碎了多少文明古迹。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

昔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临刑之前叹息:“《广陵散》从此绝矣。

”一部名曲就这样失传了。

当真是“后不见来者”。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现代人就将再次听到这千古绝唱,嵇先生之记忆即是现代音乐家的曲谱。

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

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的儿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隘的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

 高中语文议论文着名人物写作素材之嵇康 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

天性是什幺?天性就是包容。

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

悲剧嵇康:千古广陵散,曲终人未见

悲剧嵇康:千古广陵散,曲终人未见

悲剧嵇康:千古广陵散,曲终人未见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个独特的存在。

嵇康其实是很热爱生命的,而且特别注意养生,他以活了两百多年的王烈为榜样,是下了决心要活两百年的,但是历史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未能善终,却在刑场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公主为妻。

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也就是这桩婚姻给嵇康埋下了悲剧的伏笔,这正如人们所说,女人长得好不如嫁得好,男人长得帅不如娶得好,本来长乐亭公主也嫁得好,嫁给了一个真正的文人,古代不过就是郎才女貌吗?嵇康也娶得好啊,娶的是曹操曾孙女长乐亭公主啊,魏武帝之后啊,但是历史不是凝固的,是变化万端的,转瞬沧海就是桑田,司马氏粉墨登场了。

那么,嵇康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侍奉司马氏集团呢?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司马氏将曹氏几乎灭门,而嵇康是曹魏集团的女婿,如果他背叛自己的岳父岳母,投靠司马氏,是要被后人耻笑的,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从来就救不了国,只是拿着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已,但文人就靠一口气活着,嵇康得有气,有气就有风骨,就风骨就有脊梁,如此而已。

嵇康不跟司马氏集团合作也就罢了。

人生自有自己的选择,人生也需要张扬自己的个性,问题是,人家这么看重你,想请你出来做官,你不仅不给面子,你居然还躲起来。

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你为幕府属官,你居然也敢躲,你不知道我是谁,但你知道我老子是谁。

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也遭到你的冷遇。

我是带着丰盛的礼物来请你,你连做人的起码礼貌也没有,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值得我这么礼贤下士的,你就准备吃不了兜着走吧。

你得罪两个狠人也不要紧,只要你从此不惹事,但是嵇康偏偏是个有正义感的文人,再次惹怒了司马昭,人就是这样,你可以不给我面子,但你不能得寸进尺,惹怒我。

再说,人家的家事,是非曲直,伦理道德,由人家兄弟去解决,你吃着自己的饭,管着人家的事干嘛?无论谁出来作证都可以,唯独你嵇康不行,因为司马昭和钟会恨的就是你,你这不是公然叫板吗?嵇康之死是个悲剧,但他的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他死了,所以一直活着,文人的骨气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嵇康与《广陵散》

嵇康与《广陵散》

嵇康与《广陵散》爽朗清举嵇中散,美词风仪质自然。

锤坚每锻心如铁,肠刚尤将素志全。

青眼难睐一司马,云朋岂容山巨源。

慷慨别过三千子,广陵弹破九重天。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先人因避仇迁家谯国侄县(今安徽淮北临涣镇),改姓嵇。

("嵇",盖以纪念祖籍会"稽")。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

三国时魏末著名的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写的《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千秋相传,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倍受人们关注。

当时与他齐名的还有比他大十三岁的阮籍,音乐史上常有“嵇琴阮啸”的说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筹。

嵇康对那些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更深恶痛绝那些乌烟瘴气、尔谀我诈的官场仕途。

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

他如痴如醉地追求着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悠闲。

熊旺的炉火和刚劲的锤击,正是这种境界绝妙的阐释。

所以,当他的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做官时,他毅然决然地与山涛绝交,并写了文化史上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心志。

他为人耿直,幼年丧父,励志勤学。

后娶长乐亭主(一说为曹操孙女,曹林之女;一说为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孙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

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

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

于是,在一些仇视嵇康的小人的诽谤和唆使下,公元262年,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

在刑场上,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这正是向社会昭示了嵇康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但这种“无理要求”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接纳。

关于嵇康和广陵散的诗句

关于嵇康和广陵散的诗句

关于嵇康和广陵散的诗句
《缅怀嵇康》
广陵散绝音犹在,竹林遗风入梦来。

魏晋名士多风流,唯有嵇康最奇才。

琴音悠扬动心弦,铁骨铮铮傲世间。

纵使身死名亦在,清风高谊万古传。

临终一曲广陵散,天地为之久低昂。

世间再无广陵曲,广陵散成绝唱殇。

斯人已逝风范存,精神不灭永流芳。

嵇康之名传千古,我辈应当共敬仰。

呜呼哀哉嵇中散,呜呼痛哉广陵散。

往昔如烟不可追,今人怀古情何休。

这首诗表达了对嵇康的怀念和对广陵散的感慨。

嵇康是曹魏时期的名士,他的广陵散被誉为天下第一名曲,但广陵散在他死后便失传了,成为了绝唱。

诗中表达了对嵇康的钦佩和敬仰之情,认为他的精神和风范永存于世,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

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广陵散的痛惜之情,认为这首名曲的失传是文化的一大损失。

嵇康的作文

嵇康的作文

嵇康的作文关于嵇康的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嵇康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这么一个人,他出身有才之家,同时身负才华,他生活在放旷不羁的时代,血脉里也流淌着放旷不羁的性格。

他爱打铁,打出了自己生命的高度,打出了雅量,更打出了魏晋的`绝代风华。

他,便是嵇康。

你听,在山上的竹林中,传来了他打铁的声音,也传来了阮籍的歌声。

他做了曹魏的女婿,身世显赫,官至中散大夫,他却不愿出仕,而归居竹林,与山涛、阮籍等人为友,打铁放歌,开创玄学新风,成为了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王戎来见,呼他不应,继续光着膀子打铁,王戎走到他面前,他方才不慌不忙地招待。

这种处事不惊的心理素质便是被传唱的雅量。

他招待过王戎,继续打铁,他已与这竹林融为一体,与自然化为一物。

你看,在刑场上,刽子手的尖刀已经雪亮地摆在他面前,而在他脸上只有淡然,看不一点儿忧伤。

他因得罪权贵而被判死刑,他不后悔,因为他活出了自己生命的高度,活出了意义。

行刑前,他吩咐左右拿来琴,他用手指熟练而从容地拨动琴弦,弹奏出了千古绝唱《广陵散》,一曲终了,人皆垂泪。

刽子手的尖刀终于落在他的脖颈上,他没有惊慌,反而更加从容,他没有带着那把铁锤,但他以自己生命为锤,打出了生命的火花,更打出了魏晋名士的风华。

魏晋名士身上的洒脱放达,正是当今之社会需要的。

人们思前顾后,活得十分劳累,却不曾设想像嵇康一样洒脱放达,又会是怎样呢?也许这在当今社会很可笑,但真的皈依自然,与花草树木为邻、鸟兽鱼虫为伴,将会其乐无穷。

让我们脱下红尘闹市华美的外衣,活出自我、活出人的天性,洒脱自然、放旷不羁,去感受魏晋的美、去触摸纯净的心。

嵇康打铁,打出了自己生命的火花,打出了生命的高度,打出了自己的雅量,更用生命打出了魏晋的绝代风华。

“晋代衣冠成古丘”,魏晋虽已被历史的黄沙掩埋,但魏晋的绝代风华却值得被千古传唱,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嵇康天下再无《广陵散》

嵇康天下再无《广陵散》

嵇康天下再无《广陵散》魏晋,是一个时代,更是一个响亮的名词。

魏晋风度,魏晋风流是它。

美人在侧,如泣如诉是它。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它。

服药升仙,志意蓬莱是它。

老庄是它,玄言诗也是它。

痛苦是它,幽怨是它,狂狷也是它。

在整个魏晋,符合这些品质的莫非竹林七贤。

而竹林七贤中,最慷慨悲凉,最风流无惧,最超脱自然的,莫非嵇康。

唯有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嵇康之生:妙颜与风度嵇康,字叔夜,后人喜称嵇叔夜。

又因为官至郎中,调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东汉末年汝南郡人许劭兄弟作“月旦评”,品评时下最风流人物,盛极一时。

可惜,嵇康时年未生,如果许劭尚在,而后的嵇康定是他点评下斑驳交织、曲意风流的大人物。

这样说是因为魏晋名流中,从来都是以“美”与“才”著称的,不仅要容颜至美,更要才华横溢,缺一不可。

光有美,魏晋历史不屑于为其留名;光有才,不好看也是无用。

甚至,这些名士性格如何,最后结局如何都比不上他们自身“美”与“才”所附加于身的光芒,这也是魏晋最神奇的一面。

▲王明明《竹林七贤图》嵇叔夜的盛名,从某方面来讲,正是因为具备二者。

魏晋南北朝的《世说新语》,共十卷三十六门(刘峻注本),专门著有《容止》一篇,整理撰写了时年最顾盼生姿的美男子们,其中对嵇康的描绘涉及两处,其中一处是: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容止》中的男子们,如卫玠、潘岳,是真正的“美”姿仪,而嵇康不一样。

嵇康的“美”,是松下风,是放浪形骸,更像一种“气”。

气继而生韵,它比单纯的“美”更胜一筹。

这里的山公就是《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山涛,作为好友,山涛点评嵇康为孤松和玉山,这些形容意味深长,旨趣也尽在其中。

三国第一美男嵇康(古风雅韵被嵇康称)

三国第一美男嵇康(古风雅韵被嵇康称)

三国第一美男嵇康(古风雅韵被嵇康称)《听琴图》局部古琴是雅到极致的乐器,两块木板,几根丝线,勾挑抹摘间,徽中有韵,指下生禅。

而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广陵散》更是时有高手弹奏。

《广陵散》名声起于嵇康,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从容赴死。

在没有古琴减字谱出现之前,古琴的曲子流传下来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文字谱。

文字谱,顾名思义,用文字记录下一首曲子,记录包括指法,左右手如何弹,按哪一徽,哪一根弦等等……琴曲指法繁多,可以想象一首曲子这样记录下来,需要多长的篇幅。

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首文字记录琴谱《碣石调·幽兰》,将近五千字,目前此谱珍藏在日本。

唐代,琴家曹柔把文字谱中每一句关键的字简化出来,形成特殊的符号,即为古琴减字谱。

减字谱字简而意到,大大消减了琴谱的繁琐度,形成了很简单的记录和参照方式,从此后,减字谱一直沿用,距今已有千年。

但是减字谱是指法谱,只能标出弦位和指法,和最早的文字谱一样,不能准确地标识出一首曲子的音高、节奏、节拍等。

一支曲子,演奏者无论拿到文字谱还是减字谱,根本无法还原,要想顺利弹奏和传承,还需要进行打谱,即将一首古曲挖掘、整理成型。

更何况,嵇康的时代,减字谱还没有发明,只有繁琐的文字谱。

那么,嵇康弹奏的《广陵散》或许是他根据文字谱单独打谱,或者跟一些老师学习。

刘籍《琴议》记载,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

嵇康非常喜爱此曲,经常弹奏它,许多人前来求教,包括他的外甥袁孝尼也十分想学,但嵇康概不传授。

打谱的过程,也是琴者修为、智慧、专业、个性的展现,所以打谱不仅仅是将一首曲子理顺,弹出来,而且是探索和再创作。

古琴曲很特殊,谱只是一个大致框架,打谱才是定弦、定调、定音等技术性工作,此外还需了解一首曲子的内涵,最大限度还原曲子的思想。

嵇康弹奏的《广陵散》,若是他打谱,则具有他个人的思想、风格、气息;若是杜猛传授,杜夔与曹操同时代,他的《广陵散》只传给了儿子杜猛,杜猛又传嵇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嵇康临刑前最遗憾的事《广陵散》成千古绝唱
导语:看过笑傲江湖的人都知道这个令狐冲呢得到了一本乐谱这本乐谱叫《笑傲江湖》,据说这是通过嵇康的《广陵散》改的,嵇康也许有些人不是太熟,
看过笑傲江湖的人都知道这个令狐冲呢得到了一本乐谱这本乐谱叫《笑傲江湖》,据说这是通过嵇康的《广陵散》改的,嵇康也许有些人不是太熟,听我这么一说也许会认为嵇康是个搞音乐的,其实呢?还是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并改姓为嵇。

嵇康的父亲嵇昭,字子远,官至督军粮治书侍御史。

嵇康有兄长,名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从军,志在用仕,后官至太仆、宗正。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

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

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ps帅哥一个)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

嵇康与长乐亭主育有一儿一女。

他常修炼养性服食内丹之事,弹琴吟诗,自我满足。

可以说他比陶渊明还要清心寡欲可谓是不食人间烟火。

嵇康崇尚老庄,曾说:“老庄,吾之师也!”讲求养生服食之道。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养生论》来阐明自己的养生之道。

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做官。

其实从以上的一些资料中不难看出这个嵇康就是一个不问世事,只想好好生活的人。

前面作者说到他创作《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

那么他是个有才的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