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抗菌剂,纺织抗菌整理剂,制菌加工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皮革防霉剂

合集下载

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

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

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1. 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织物的功能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织物抗菌和防霉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抗菌和防霉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减少疾病的传播和物品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2. 面料的抗菌性能抗菌性能是指面料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

常见的面料抗菌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2.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改变面料的物理结构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超声波杀菌、光照杀菌和高温杀菌等。

2.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添加抗菌剂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抗菌剂有银离子、锌离子、氯酚等。

这些抗菌剂会与细菌的细胞膜或酶发生反应,进而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2.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物质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利用乳酸菌、益生菌等。

3. 面料的防霉性能防霉性能是指面料具有抑制霉菌滋生的能力。

常见的防霉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3.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改变面料的物理结构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热风处理和高温处理等。

3.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添加防霉剂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防霉剂有氯酚、浸渍剂等。

这些防霉剂会破坏霉菌的代谢过程,从而阻止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3.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利用真菌菌种等。

4. 面料抗菌和防霉性能测试方法为了评估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细菌抑制率测试、霉菌抑制率测试和微生物测定等。

4.1 细菌抑制率测试细菌抑制率测试是评估面料抗菌性能的常用方法。

该测试方法通过在面料上接种细菌,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计算出细菌的抑制率。

4.2 霉菌抑制率测试霉菌抑制率测试是评估面料防霉性能的常用方法。

该测试方法通过在面料上接种霉菌,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计算出霉菌的抑制率。

抗菌防霉剂利尔洁PCMX的应用特性

抗菌防霉剂利尔洁PCMX的应用特性
2、 家 用 ( 日 用 ) 利 尔 洁 ®PCMX 的 低 毒 性 使 得 其 广 泛 的 应 用 在 家 庭 、 办 公 室 和 工 厂 , 如 : 皮肤创伤消毒清洗和防护配方(液体、霜、乳液)。 通用消毒剂和 混 合清洁 /消毒剂。 抗菌肥皂和卫生保健个人洗手液配方。 洗发香波(特别是去屑)配方。
活性成分
利 尔 洁 ®PCMX
0.5
溶剂
丙二醇
3
增稠剂
羟乙基纤维素
0.6
增效剂
EDTA 二钠
0.1
两性表面活性剂
椰油胺氧化物(cocamine oxide) 4
香精
0.1
珠光剂
珠光剂 1 号
0.5
酸度调节剂 乳酸 去离子水
湖南达洁科技有限公司 Hunan Dajie Technology Co. Ltd.
大 肠 杆 菌(8)
40-250
耻垢分枝杆菌
167
绿 脓 杆 菌 ( 9)
80-1000
普 通 变 形 杆 菌 (2)
100-125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125
蜡样芽胞杆菌
50
枯 草 芽 孢 杆 菌(2)
50
普 罗 威 登 斯 菌(2)
167
柠 檬 杆 菌 ( 2)
167-250
醋酸钙不动杆菌
83
化脓性棒状杆菌
表 1:
含 1%PCMX 溶液 对致 病菌 杀 灭时 间一 览表
测试菌种
杀灭程度% 15 秒 后
杀灭程度% 30 秒 后
杀灭程度% 60 秒 后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80%
99.80%
99.80%
抗甲氧西林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

环保型纺织品抗菌整理剂进展综述

环保型纺织品抗菌整理剂进展综述

环保型纺织品抗菌整理剂进展综述董红霞(上海洁宜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333)摘要:本文叙述了抗菌整理剂的作用机理、分类以及选择标准,着重分析了目前抗菌剂行业面临的安全环保法规的压力,并提出了应对这些安全环保压力的方向。

关键词:抗菌剂;环保;安全;法规;进展随着对天然与健康产品的持续追求,人们更关注纺织品的健康及舒适性,尤其是抗菌防臭加工最受市场的青睐。

在气候温暖而且雨量较多的地区,细菌(微生物)容易大量繁殖,而人体穿着纤维制品时,汗、皮脂、污垢等人体代谢物均附着在纤维的表面上,而间接提供细菌所需的营养源进行繁殖,在这过程中代谢所产生挥发性恶臭物质,也会引发其它相关的疾病。

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对于防止病菌的侵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用抗菌功能性纺织面料制作的日用品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泛而深入地辐射到生活的细节中。

开发抗菌功能性纺织品所需要的抗菌整理剂是一门牵涉甚广的技术科学。

该技术使用在纺织品的抗菌上,可提供不同保护程度的功能。

本文详细叙述了抗菌整理剂的作用机理、抗菌剂的种类以及抗菌剂选择远离等,着重分析了当前安全法规对抗菌整理剂的较高要求,并提出了环保型抗菌整理剂的发展方向。

1、抗菌防臭加工的必要性纤维或纺织品经抗菌处理后,可以发挥两方面的作用:(1):保护使用纺织品穿著者和使用者的人,如果抗菌纺织品能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尿素分解菌等细菌和真菌,则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防止内衣裤和袜子产生恶臭;防止袜子上脚癣菌的繁殖;防止婴儿因尿布发生红斑;提高老人和病人的免疫能力;而且可以在医院内预防交叉感染(即MRSA感染);(2):对纤维材料本身的保护,防止纤维受损,由于具有杀灭黑曲霉菌、球毛壳菌、结核杆菌和柠檬色青霉菌等各种霉菌,可以防止纤维材料变色、脆损以及纺织品贮藏时发生霉变。

2、纺织品上抗菌剂的作用模式和机理活的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等,主要由多糖组成的最外层的细胞壁。

如何检测材料的抗菌防霉性能

如何检测材料的抗菌防霉性能

如何检测材料的抗菌防霉性能?
抗菌防霉检测是检验抗菌防霉类产品质量是否过关的重要手段。

抗菌防霉检测分为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两种。

电器、医用材料、食品、化妆品包装等新材料都有新的抗菌防霉的功能需求,嘉峪检测网已经成功帮助一批生产企业完成了抗菌防霉的实验方案和测试。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测试原理。

1、抗菌产品定量检测
定量检测的原理是将标准菌株定量接种于抗菌产品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抗菌产品抑制或杀死标准菌株;而没有经过抗菌处理的对照样品接种标准菌株后,接种菌不会受到抑制或杀死,因此,根据测试菌数量的减少率可以定量评价抗菌效果。

根据检测方法和计算方法的不同,计算结果又可以分为抑菌率和杀菌率(对应杀灭对数值)。

在定量检测法中,根据测试菌液接种到试样上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振荡法、吸收法、悬液定量法、载体法等。

定量测试方法包括试样(包含对照样)制备、消毒、接种标准菌株、培养、一定时间后对接种菌进行回收并计数。

定量测试方法的优点是定量、准确、客观,缺点是时间长、费用高。

2、抗菌产品定性检测
定性检测原理是通过将抗菌样品与标准菌株以及琼脂相接触,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观察琼脂接触面有无微生物生长,以此来判断样品是否具有抗菌性能。

定性检测的优点是测试时间短、测试费用较低;但该试验不能定量测试抗菌产品抗菌活性的强弱,只能判定产品有无抗菌性能,而且测试重复性及稳定性相对较差。

3、防霉产品定性检测
按标准类型分类。

抗菌除臭整理剂,抑菌防臭整理剂,地毯抗菌剂,面料用抗菌剂,毛巾抗菌剂,消臭抗菌剂,抗菌材料,抗菌药水

抗菌除臭整理剂,抑菌防臭整理剂,地毯抗菌剂,面料用抗菌剂,毛巾抗菌剂,消臭抗菌剂,抗菌材料,抗菌药水

织物的消臭整理青岛贵华针织有限公司蓝克健【摘要】本文介绍了消臭整理的基本方法,以及该公司利用TF-3000消臭整理剂对针织内衣织物进行消臭整理的试验工作。

并对测试消臭效果的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消臭整理TF-3000消臭剂消臭效果检验方法0.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对于来自于人体与环境的某些不良气味,进行消臭整理,赋予人的生存空间以清新自然的气息,防止刺激性气体对人体皮肤的侵害,将大受消费者的欢迎。

臭气物质很少单一存在,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的生成物。

臭味的产生一般有:(1)自然界微生物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2)动物体内消化、发酵、代谢的生理变化;(3)植物生长代谢的分解产物;(4)来自燃烧、热分解以及在工场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的结果,形成有恶臭的物质,其中(1)是恶臭的主要原因。

这是因为,纺织品在人体穿着过程中会沾污很多汗液、皮脂以及其它各种人体分泌物,同时也会被环境中的污物所沾污,这些污物是各种微生物的良好营养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以及分解织物上的污物,产生氨等刺激性气体,导致对皮肤的异常刺激作用。

因而,添加有抗菌作用的物质以预防臭气的产生为主的办法,称为防臭;而对织物表面处理,以消除产生的臭气的办法,称为消臭(或除臭)。

本文探讨的是消臭方面的内容。

1.消臭的机理分析当前的消臭整理按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除去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恶臭,如称四大恶臭的氨(汗臭、尿臭),硫化氢(蛋类腐败臭),三甲胺(鱼类腐败臭),甲基硫醇(大葱腐败臭),以及低浓脂肪酸臭。

第二类是除去香烟烟雾产生的臭味(主要是尼古丁及乙醛)。

第三类是除去房屋装饰带来的甲醛气味。

人体各部分的分解物,如来自汗与尿的分解物(氨、三甲胺),来自汗液分解与脚臭(低级脂肪酸),来自下阴部的臭气(硫化氢)等,不同地区、民族和工作生活习惯的人,数量不尽相同。

消除此类气体,改善人的空间环境,是消臭整理的目标。

纺织抗菌标准是什么标准

纺织抗菌标准是什么标准

纺织抗菌标准是什么标准纺织抗菌标准是指对纺织品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和评定的一系列标准。

纺织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抗菌性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纺织抗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纺织抗菌标准需要明确抗菌效果的评定方法。

通常情况下,抗菌效果的评定是通过抗菌率和抑菌率来进行衡量的。

抗菌率是指杀菌率或抑菌率,是指纺织品上的细菌数量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后,与未经处理的对照样品相比,细菌数量的减少率。

而抑菌率是指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后,纺织品上的细菌数量与未经处理的对照样品相比,细菌数量的抑制率。

这些指标的设定和测试方法需要符合国际通用的标准,确保抗菌效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其次,纺织抗菌标准需要规定抗菌剂的使用标准。

抗菌剂是用于纺织品抗菌处理的重要材料,其种类繁多,使用方法也各有不同。

因此,纺织抗菌标准需要明确不同纺织品的适用抗菌剂种类和用量,以及抗菌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还需要对抗菌剂的环境友好性和对人体的安全性进行严格的评定,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另外,纺织抗菌标准还需要规定抗菌效果的持久性要求。

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经过清洗和磨损,因此其抗菌效果的持久性显得尤为重要。

纺织抗菌标准需要明确不同纺织品在经过一定次数的清洗或使用后,抗菌效果的评定方法和标准,以及对持久性抗菌效果的要求。

这样可以确保纺织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性能。

最后,纺织抗菌标准还需要规定抗菌纺织品的标识和宣传要求。

通过标识和宣传,消费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纺织品的抗菌性能,从而选择到更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因此,纺织抗菌标准需要规定抗菌纺织品标识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对抗菌纺织品宣传中的抗菌效果的宣传要求,避免夸大其词或误导消费者。

总之,纺织抗菌标准是对纺织品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和评定的一系列标准,其制定和执行对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抗菌效果的评定方法、规定抗菌剂的使用标准、制定抗菌效果的持久性要求以及规定抗菌纺织品的标识和宣传要求,可以有效地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纺织品产品。

抗菌防霉整理剂,防霉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剂,防霉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

抗菌防霉整理剂,防霉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剂,防霉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

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

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

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

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韩笑纺织品卫生整理实际应用探讨山东纺织科学研究所刘学提要本文介绍了新近研究开发的、有机硅季胺盐类整理剂STU-AMlO1的主要性能及特点。

对其整理工艺和抗菌效果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其他类型卫生整理剂并不具有的加工质量简易检测方法,并对卫生整理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看法。

一、前言近年来,纺织品卫生整理(又称抗菌防臭整理或抗微生物整理)在国内引起重视,并取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截止八六年底,上海、江苏、河北、山东及北京等地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

可以赋予纺织品抗菌防臭(或抗微生物)性能的化学制剂品种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重金属化合物,如β-羟基喹啉酮、二甲基苯基锡乙酸酯、苯基二辛汞、三丁基醋酸铅和烷酸锌等2、一些染料及助剂,如;三苯甲烷类染料、TMM-THPC等3、一些有机钛、有机铝、有机锆化合物与四环素等抗生素合用4、芳香族卤素化合物类,如;α-溴代肉桂醛、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5-氯-2-(2,4-二氯苯氧基)苯酚等5、有机硅季胺盐类化合物,如;日本信越化学公司的Polon MF5O,美国道康宁公司的DC-5700等[1][2][3][4][5][6]。

但是,虽然一些化学制剂可使纺织品具有抗微生物的性能。

纺织布面料吸湿排汗剂,纺织防霉助剂,抗菌加工剂,防紫外整理剂

纺织布面料吸湿排汗剂,纺织防霉助剂,抗菌加工剂,防紫外整理剂

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是针对涤纶、锦纶及其他化学纤维织物研发的高效持久型吸湿排汗快干剂。

经过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汗性、毛细管透水透气性,可迅速将汗水吸尽并将其和湿气导离皮肤表面,克服织物燥身、不吸汗或潮湿衣物粘身,不易干等现象,使人们在夏季等高湿热环境下穿着具有清凉感。

试验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毛细管效应﹥12cm,水滴扩散时间﹤1.5s。

HMW8871广泛用于coolmax等纤维的开发及运动服,职业装,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内衣,袜子,毛巾等。

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测试中心一致证明:HMW8871具有良好耐久的吸湿性及快干性。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韩笑三种不同吸湿速干整理剂工艺的探讨王阳(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方蓓(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8500)【摘要】以分别用水分散性聚酯、环氧树脂、有机硅三元共聚物为主成分的三种不同组分的吸湿速干整理剂,对涤纶织物和涤棉织物的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
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纤维素纤维和含有
胺基纤维的纺织品,也可以处理腈纶等织物。

例如:运动装、工作服、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产品、军队用纺织品等。

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是一种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

ATB9800具有良
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

ATB9800带有的活性基团可与纤维上的羟基、胺基形
成共价键,ATB9800被固定于纤维上,故具有可靠耐洗的广谱抗菌效果。

其抗菌
原理是它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由于胞内渗透压是胞外渗透压的20~30倍,因此细
胞膜破裂,胞浆物外泄,这样也就终止了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使微生物无法生长
和繁殖(在商业宣传中有人称之为“物理抗菌”或“正电场抗菌”)。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

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

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军队与医疗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

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

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周帅
2.1 整理织物及工艺流程
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处理织物的方法可以采用浸轧、浸渍、喷雾等,具
体用量和用法根据织物的用途、种类、组成,及加工设备的不同而异。

通常抗菌整理与柔软整理同浴进行加工。

在与其他产品一起使用前建议进行预先试验。

织物处理:在进行抗菌防臭整理前,织物必须水洗干净。

2.1.1 浸轧工艺:
织物浸轧抗菌溶液(浸轧温度10~30℃,ATB9800:10~40g/L;轧液率60~90%,工作槽液量要小) 烘干(100~120℃) 高温拉幅(140~150℃×20~30s)
2.1.2浸渍工艺:
织物抗菌柔软[浴比1:10;ATB9800:2~5%(o.w.f);棉:40~60℃
×30~40min;毛、锦纶:80~100℃×30~40min] 脱水烘干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散纤维、绞纱、筒子纱、机织物和针织物的抗菌处理。

浸渍工艺采用小浴比;在室温条件下预先处理10min;为了达到良好的渗透,筒子纱不要太紧密,液浴的循环采用正反方向。

2.1.3卷染工艺:
抗菌处理是在皂洗后进行。

以1:10的温软水比例稀释ATB9800,用量:ATB9800 2~5%(o.w.f)然后加空白的液浴中。

必须进行6道,而且采用小浴比,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总的用量被平均分为4等份,在头4道分别加入,温度低于40℃,以便达到均匀的渗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