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环评报告书完整版

合集下载

金矿采选环评报告书

金矿采选环评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建设项目基本概况项目背景原和布克赛尔县阔尔真阔腊金矿破产倒闭后,西部恒海矿业公司在2001年12月将其整体收购,并改造原矿区的生产生活设施,准备对矿山进行再次开发,确定采选建设规模为100t/d,年产成品金123.2kg。

项目实施将为当地提供112个就业机会,对促进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影响。

1 建设地点本项目在原金矿矿区建设。

阔尔真阔腊金矿位于吉木乃县哈尔交乡以南约15km处,西南距和布克赛尔县城56km,属和布克赛尔县辖区,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

2 产品方案开采原矿金品位6.67g/t,选矿工艺采用全泥氰化法,再经冶炼产出成品金,年产成品金123.2kg。

3 项目总投资888.06万元4 占地面积矿区总面积72万m2,其中矿山占地53.3万m2,选矿占地13万m2,尾矿库占地6万m2。

矿山占地属原矿区范围,选厂和尾矿库建设需新增占地。

5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12人,每天三班轮流工作。

6 生产天数240天(3月——10月)7 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期6个月,采矿基建工程6个月完成,同期建设选厂,并进行试运行。

8 生产特征本工程是一个采、选、冶一体化的小型黄金生产项目。

本工程采矿方式为地下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小,但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

选矿工艺采用全泥氰化法,使选矿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渣具有毒性。

本环评经初步分析认为本工程排放污染物种类多,且有毒有害,对环境影响较大。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工程在原矿区建设,原矿已对矿区19线——23线间富矿段进行了开采,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采深度29m。

由于采矿为地下开采,对地表扰动范围小,根据现场调查发现:在坑口及便道周围的植被受人员践踏和机械行走影响长势较差,坑口附近有利用废石堆砌作成的材料库和临时房屋都占用土地并造成植被损失,该不利影响范围小,可见原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轻。

原矿企业将矿石露天堆放占地面积约5000m2改变了这部分土地利用方式,覆盖并破坏了植被,而且改变了这部分生态景观。

金矿采选项目环评报告书

金矿采选项目环评报告书

0前言0.1项目特点xx金矿区位于xx县城北东16km处。

面积:0.72km2。

工业场地、生活办公及尾矿库区占地类型为荒漠草地,运营后,总占地面积302461m2。

xx金矿选矿厂设计生产规模450t/d;选厂采用全泥氰化再加炭浸尾渣浮选工艺流程。

根据资源储量状况,矿山采矿规模确定为450t/d。

选矿设计规模与采矿相匹配,选矿规模为450 t/d,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建全泥氰化厂,主要处理自有矿山的矿石,最终产品为金泥;二期扩建浮选和尾矿浓密车间,主要处理收购矿山的矿石,最终产品为金泥及金精矿。

原矿品位(Au)/(Ag)为2.60/2.97g/t。

本项目属于金属矿采选项目,已完成前期对矿区勘探工作,已于2013年10月31日取得由昌吉州水利科学研究所编制的《新疆xx县xx矿区地质勘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阿地环函[2013]324号),根据批复可知:其勘探工程范围为新疆xx县xx金矿北矿区,200m标高以上的探矿竖井,同时井巷工程兼顾后期采矿工程的利用。

项目勘探类型为第Ⅱ类型,勘探面积为19.49km2,矿区范围由8个拐点组成。

项目探矿期间总投资为4723.0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64万元,占总投资的1.5%。

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工业场地内由于探矿已打井,后期采矿可直接利用此井。

0.2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部2015年第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xxxx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北京蓝颖洲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开展xxxx矿业有限公司xx金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单位在接收项目委托后,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踏勘与资料收集工作,对项目区及其周边环境深入调查和走访,取得了编制环评报告的宝贵资料,并进行了充分的公众参与调查;同时,委托了乌鲁木齐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矿区大气、水、声、土壤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

金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金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前言1.1任务由来及编制依据1.1.1任务由来沅陵县柳林汊矿区鸿福金矿始建于1996年,在1999年矿业秩序整顿中属预留的矿硐之一,为零星小规模矿山。

自1999年9月起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有效许可证号为4300000230137,有效期为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

为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沅陵县鸿福金矿委托我站对该矿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我站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于2004年10月下旬开始收集资料,并进行现场调查,于2004年12月提交了“湖南省沅陵县柳林汊矿区鸿福金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1.1.2编制依据1.1.2.1编制的政策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四号1999.3.27;(2)《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年1月24日;(3)国土资源部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有关实行新建、生产、扩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有关通知。

1.1.2.2编制的技术依据(1)《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试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10月〈以下简称技术要求〉;(2)《湖南省沅陵县柳林汊矿区鸿福金矿资源储量报告》,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2004年8月;(3)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湖南省沅陵县柳林汊矿区鸿福金矿资源储量报告>评审意见书》(湘评审〔2004〕454号);(4)《湖南省沅陵县柳林汊矿区鸿福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湘西金矿设计科研所·2004年9月。

1.1.2.3编制的合同依据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与湖南省沅陵县鸿福金矿签定的经济合同及委托书,2004年10月。

1.2工作目的与任务1.2.1工作目的(1)为办理矿山开采许可证延续登记审批提供技术依据。

(2)为矿山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与有效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保护方案及措施建议。

(3)为有关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河北青龙金矿技改环评报告书

河北青龙金矿技改环评报告书

河北青龙金矿技改环评报告书一、项目背景和建设内容青龙金矿位于河北省青龙县,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采潜力。

为了推动金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高矿业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金矿公司计划进行技改操作,并编制了技改环评报告书。

本次技改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在原有开采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换代,引进新一代的矿山设备,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2.对矿山通风、照明、水源等基础设施进行改良和扩建,提高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3.引进和应用新的矿山开采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金矿采选效益和综合利用率。

二、环境影响评价本次技改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大气环境、振动与噪音、废弃物排放等方面。

1.土地利用影响:技改项目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矿山扩建和生产用地的调整,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占用。

2.水资源影响:技改项目将对周边水源进行利用,并增加新的水源供应点,将对周边水库和水源地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

但金矿公司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大气环境影响:技改项目将增加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可能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排放。

金矿公司将采取减排措施,如引进先进的燃烧技术和尾气处理设备,确保达到国家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4.振动与噪音影响:技改项目将增加开采设备和爆破操作,可能对周边居民产生一定的振动和噪音。

金矿公司将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如采用隔音墙、减震装置等,确保噪音和振动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过大的影响。

5.废弃物排放影响:技改项目将增加废弃物的产生,包括矿石、尾砂等。

金矿公司将采取科学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如填埋、尾砂浆排放等,确保废弃物的合理处置和环境污染的预防。

三、环境保护措施为确保技改项目不对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金矿公司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优化设计和规划,最大限度减少土地占用;2.控制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3.引进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确保污染物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4.采取噪音和振动防护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5.实施废弃物管理方案,确保废弃物的合理处置和减排。

金矿报告书.doc

金矿报告书.doc

1. 总则1.1 项目由来金沙州金矿工程系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招商引资项目。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对近地的金矿进行采矿取金,这种无序的粗放采金,浪费甚至破坏了国家黄金资源,同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为了保证国家黄金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发展地方经济,控制农民小采选的乱挖乱采,控制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常德市鼎城区计划委员会以常鼎计基[2001]57号文批复同意常德市鼎城区常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沙州金矿工程立项。

该项目拟采用井下开采和重选选矿工艺,金精矿是本工程的唯一产品。

1992年~1996年,鼎城区黄土店镇政府在区黄金局、武警黄金十六支队的支持下,组织了以金霞金矿地测科为主的勘探队伍,对以金沙州段为重点的地段进行地质普查,圈定了三个矿段,共计算普查黄金资源矿石量约24万t,金属量2.76t,平均品位11.28g/t。

2000年8月~10月,为进一步查明金沙州地段的黄金资源储量,武警十六支队对该区进行了进一步的勘探工作,共圈定了五个矿体,计算普查D+E黄金矿石量44956t,金属量612kg,平均品位13.61g/t。

根据国家和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常德市鼎城区常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院进行“常德市鼎城区常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沙州金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对该项目有关基础资料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组织课题组与建设单位及有关环保主管部门一起进行了现场踏勘,于2002年1月提交了“环评大纲”,并根据批复的环评大纲开展工作,编制了本环评报告书。

1.2 编制依据本项目环评报告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11.29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和HJ/T19-1997 国家环保局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88年6月10日)⑾、《湖南省常德金霞金矿V3号矿脉地质普查报告》湖南省常德金霞金矿⑿、《关于同意金沙州金矿工程立项的批复》常鼎计基[2001]57号⒀、《常德市鼎城区常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沙州金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合同》(代委托书)⒁、《环评大纲》⒂、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金矿环评报告书(报批版)

金矿环评报告书(报批版)

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对近地的金矿进行采矿取金,这种无序的粗放采金,浪费甚至破坏了国家黄金资源,同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人民政府为了保证国家黄金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发展地方经济,控制农民小采选的乱挖乱采,控制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人民政府同意**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立项。

该项目拟采用井下开采和重选选矿工艺,金精矿是本工程的唯一产品。

**金矿设计矿山采矿能力为年5万吨,年工作日330天,日采矿152吨。

选矿厂设计处理原矿石能力为年5万吨,年工作日250天,日处理200吨矿石。

本项目基本建设总投资采用道路改造方案,选厂建在水泥厂附近采用浮选锌置换工艺的总投资为895万元。

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需要流动资金100万元。

基本建设资金由各合作公司按所占股份比例出资解决。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中心进行“**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中心对该项目有关基础资料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组织课题组与建设单位及有关环保主管部门一起进行了现场踏勘,之后编制了本环评报告书。

1.2评价目的(1)按照国家环保法及有关规定,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实事求是的论证该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2)通过资料分析、类比调查、现场监测,再搞清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周围主要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该工程建成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短时间与长期的影响,并提出控制或减少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3)为该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提出依据,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服务。

1.3编制依据本项目环评报告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和HJ/T19-1997 国家环保局(10)《**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金矿环评报告书完整版

金矿环评报告书完整版

总论1.1项目背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对近地的金矿进行采矿取金,这种无序的粗放采金,浪费甚至破坏了国家黄金资源,同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人民政府为了保证国家黄金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发展地方经济,控制农民小采选的乱挖乱采,控制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人民政府同意**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立项。

该项目拟采用井下开采和重选选矿工艺,金精矿是本工程的唯一产品。

**金矿设计矿山采矿能力为年5万吨,年工作日330天,日采矿152吨。

选矿厂设计处理原矿石能力为年5万吨,年工作日250天,日处理200吨矿石。

本项目基本建设总投资采用道路改造方案,选厂建在水泥厂附近采用浮选锌置换工艺的总投资为895万元。

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需要流动资金100万元。

基本建设资金由各合作公司按所占股份比例出资解决。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中心进行“**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中心对该项目有关基础资料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组织课题组与建设单位及有关环保主管部门一起进行了现场踏勘,之后编制了本环评报告书。

1.2评价目的(1)按照国家环保法及有关规定,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实事求是的论证该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2)通过资料分析、类比调查、现场监测,再搞清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周围主要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该工程建成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短时间与长期的影响,并提出控制或减少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3)为该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提出依据,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服务。

1.3编制依据本项目环评报告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和HJ/T19-1997 国家环保局(10)《**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钾长石金矿开采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

钾长石金矿开采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

钾长石金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1.1项目地理位置及项目建设意义 (1)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特性 (3)1.3项目选址方案比选及法律法规、规划相符性 (6)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7)2.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 (7)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8)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环保措施 (10)3.1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10)3.2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 (18)3.3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21)3.4法定环境敏感区的设计情况 (35)3.5环境风险分析 (35)3.6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 (37)3.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8)3.8环境管理与监测 (54)4公众参与 (61)4.1公众参与调查 (61)4.2公众参与人员统计情况 (67)4.3公众意见的统计分析 (67)4.4公众意见处理办法 (70)4.5公众意见小结 (70)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1)5.1工程概况 (71)5.2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 (72)5.3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73)5.4环境保护对策 (75)5.5公众参与 (75)5.6厂址可行性分析 (76)5.7总结论 (77)6联系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地理位置及项目建设意义1.1.1 地理位置某县地处山西省临汾盆地南端,汾水之滨,地理坐标北纬35°33′-35°51′,东经111°24′-111°37′。

南靠紫金山(绛山)与绛县为邻,东与翼城接壤,西北与襄汾县隔汾河相望,西南与某市毗连。

县境南北长29.5 km,东西宽15.4 km,总面积437.28 km2。

某市某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位于某市东南直距10km,某县城南直距7km处的紫金山东部,行政区划隶属某县北董乡山底村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7′00″~111°28′00″,北纬35°34′15″~35°34′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1.1项目背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对近地的金矿进行采矿取金,这种无序的粗放采金,浪费甚至破坏了国家黄金资源,同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人民政府为了保证国家黄金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发展地方经济,控制农民小采选的乱挖乱采,控制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人民政府同意**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立项。

该项目拟采用井下开采和重选选矿工艺,金精矿是本工程的唯一产品。

**金矿设计矿山采矿能力为年5万吨,年工作日330天,日采矿152吨。

选矿厂设计处理原矿石能力为年5万吨,年工作日250天,日处理200吨矿石。

本项目基本建设总投资采用道路改造方案,选厂建在水泥厂附近采用浮选锌置换工艺的总投资为895万元。

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需要流动资金100万元。

基本建设资金由各合作公司按所占股份比例出资解决。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中心进行“**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中心对该项目有关基础资料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组织课题组与建设单位及有关环保主管部门一起进行了现场踏勘,之后编制了本环评报告书。

1.2评价目的(1)按照国家环保法及有关规定,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实事求是的论证该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2)通过资料分析、类比调查、现场监测,再搞清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周围主要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该工程建成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短时间与长期的影响,并提出控制或减少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3)为该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提出依据,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服务。

1.3编制依据本项目环评报告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和HJ/T19-1997 国家环保局(10)《**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1.4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建设其主要宗旨是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矿山资源,保护区域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并防治污染。

污染控制以控制工程污染源达到有关评价标准要求为目的。

基于本区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和珍稀动植物,本评价环境保护目标为:(1)在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空气质量不造成明显影响,环境空气质量不因本项目建设而改变其现有的使用功能。

(2)废水排放标准达到《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废水排放对地下水质量不造成明显影响。

(3)控制噪声扰民,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工业区标准。

1.5评价标准1.5.1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水环境项目区域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3)噪声环境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Ⅲ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1.5.2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污染物本项目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二级标准。

(2)大气污染物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3)噪声项目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运营期间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Ⅲ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 (A)。

(4)固体废弃物《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标准。

1.6评价工作等级和重点1.6.1评价工作等级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状况和区域环境功能要求,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和HJ/T19-1997)提供的方法确定评价等级如下:(1)水环境评价等级根据拟建项目初步工程分析,本项目生产废水排放总量约为 4.38m3/d,根据导则中有关评价等级划分的原则与方法,水环境影响评价拟定为三级。

(2)空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仅为选矿工程,其产品只是产出选矿金精矿,产出的精矿均拟外委加工,不进行冶炼。

因此,气型污染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中矿石破碎产生的粉尘为主。

故本评价仅对环境空气作定性分析。

(3)噪声评价等级本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的有关规定,本期工程噪声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4)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生态评价工作等级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的有关规定,确定生态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6.2 评价重点由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本评价工作重点将以工程分析、水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和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为重点,对其他方面进行一般性分析。

1.7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厂址为中心,半径8km范围内。

(2)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地下水评价范围为厂址周围3km范围内。

(3)噪声影响评价范围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范围内。

1.8评价工作程序2.1.3项目性质:新建项目2.2建设地点拟建项目位于********自治州***216国道沿线的***水泥厂附近。

西北距***城12km处,南距***市105km,距***县城35km,东行35km至***县城,113km到***县。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2-1。

2.3项目工程占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总图布置原则:考虑到厂址所在区域的地形及现状,在总平面布置中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适应运输条件的要求,保证人流和物流有良好的运输和通行条件,使场地排水畅通,防洪防涝,创造稳定的场地和良好的基础条件。

选矿厂粗碎间和中碎间垂直等高线布置,磨选至成品堆场垂直等高线布置,其余工艺设施基本平行等高线;废石堆设在低处,接近道路并有堆放场地;配电室靠近主要用户;机修间、实验室、化验室集中布置在坡下路边,形成辅助生产区。

处理后的尾矿排至东南方向的凹地。

生活区设在厂区西面150m处的平坦地区。

厂区占地面积31160m2。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见图2-2。

2.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金矿设计矿山采矿能力为年5万吨,产品方案详见表2-1、2-2。

2.5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目前工作制度为连续工作制,每天3班,年工作日200天,日处理250吨矿石。

项目设计劳动定员为50人。

2.6主要生产设备新建项目主要设备详见表2-3。

2.7.1供电拟建选矿厂位于***水泥厂附近,水泥厂附近有统一电网通过,选矿厂用电设备计算负荷为677.1千瓦,电源引自电网,选厂拟自建变电所一座。

电网供电可满足本工程的用电需求。

2.7.2 供水选矿厂拟自打机井2口,通过取水泵直接抽水输送到高位水池,向各用水点供水。

选矿厂新水用量4.38m3/h,循环水量为142.5m3/h,总用水量为142.88m3/h。

2.7.3 消防在消防措施上,首先在总图布置上考虑道路通畅,便于防火及疏散。

建筑物之间间距均满足消防要求。

根据消防规范规定,在厂区布置消防管网系统,消火栓间隔120m,消防水量15L/S。

2.7.4 尾矿库选矿厂拟建尾矿库位于东南方向的人字型凹地内,容积约375000m3。

尾矿库库容可满足本项目正常生产7-8年所排放的尾矿量。

2.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4。

工程分析3.1工艺流程简述3.1.1生产工艺流程图(图示)图3-1 选矿厂金矿氰化工艺流程图3.1.2工艺方案说明依据选矿试验报告和矿山生产实际,设计工艺流程如下:选矿采用浮选锌置换工艺,工艺前段为常规的二段一闭路破矿,一段闭路磨后经一粗二精二扫,金精矿进入二磨,并经水力旋流器进一步分级后进入浓密机和过滤机形成滤饼。

将滤饼运往氰化车间,先制浆进入氰化,氰化完的矿浆进行第一次三层浓密洗涤,贵液进入过滤器-脱氧塔-混合槽-锌粉置换。

半成品送专业厂集中铸锭。

第一次洗涤完成的矿渣进入第二次氰化,氰化完后进入第二次三层浓密洗涤。

洗完的贵液与第一次洗涤的贵液一同进行后续的程序。

第二次氰化的尾渣经过滤干处理后运往尾矿库存放。

浮选、氰化采用封闭水路循环工艺。

3.2物料分析3.2.1金矿从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来看:本项目选矿采用****金矿,该矿位于****。

****金矿共计算332+333级资源量矿石量354422吨,金金属量2034千克,金平均品位5.74g/t;冰峰金矿共计算332+333资源量矿石量约30万吨,金金属量1500千克,金平均品位5.05g/t。

具体见表3-1。

3.3能耗分析3.3.1供电拟建选矿厂位于***水泥厂附近,水泥厂附近有统一电网通过,选矿厂用电设备计算负荷为677.1千瓦,电源引自电网,选厂拟自建变电所一座。

电网供电可满足本工程的用电需求。

3.3.2供水选厂附近水源丰富,厂址建成后,拟自打2眼机井,供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

选矿厂主要物料和能源消耗情况见表3-2。

3.4污染源与污染物排放选矿厂主要污染源来自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尾气,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粉尘和尾矿。

生活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3.4.1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破碎工艺产生的粉尘,其次是炉灶。

其污染物排放量见表3-3。

选矿厂破碎工艺产生粉尘浓度按200mg/m3计,生产的粉尘约为10t/a。

3.4.2水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选矿厂水污染主要来自于生产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按类比资料,生活污水污染物负荷见表3-4。

选矿厂采用工艺是一个物理破碎过程,尾矿矿浆中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 和矿石中可溶于水的物质。

选矿厂排出尾矿矿浆约3750m3/d ,尾矿矿浆含水率为94%,由此可知干矿量为225t/d ,水3525t/d ,这些矿浆全部通过渣浆泵加压送至尾矿库,选矿产生的废水不直接外排。

尾矿库中的上部澄清水进入蓄水池沉淀后利用泵送回到磨矿和选矿工序进行循环再利用。

选矿厂的废水循环利用率约为97%。

选矿厂供排水平衡见图3-2。

排放146.88m3/h图3.4.3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选矿厂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尾矿、炉渣和生活垃圾。

(1)尾矿选矿厂的尾矿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粗磨中产生的尾矿,本项目年处理原矿5万t ,则粗磨后年排放尾矿干矿量为4.5万t/a ;另一部分尾泥则是在精选后产生的,而且含有氰化物,但是这部分尾泥搁置半年后还要回收利用,其产生量为原矿的4%,则含有氰化物的尾矿为2000t/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