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泡盛曲霉生成酸性蛋白酶调节问题的研究
米曲霉固态发酵产淀粉酶条件优化的研究

米曲霉固态发酵产淀粉酶条件优化的研究
米曲霉是一种能够产生淀粉酶的真菌,其发酵产物可以应用于食品、
饲料、医药等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米曲霉固态发酵产淀粉酶的条件优
化研究。
一、研究背景
淀粉酶是一种能够水解淀粉为糖的酶类,其应用广泛。
目前,淀粉酶
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微生物发酵。
而米曲霉是一种能够产生淀粉酶的真菌,其发酵产物可以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
因此,研究米
曲霉固态发酵产淀粉酶的条件优化,对于淀粉酶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米曲霉固态发酵产淀粉酶的条件进行优化。
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影响淀粉酶产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发酵pH值、发酵基质含水率和发酵基质中淀粉的浓度。
然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构建了响应面模型,对这些因素
进行优化。
三、研究结果
经过优化,得到了最佳的淀粉酶产量条件,包括发酵时间为72小时、发酵温度为30℃、发酵pH值为6.5、发酵基质含水率为60%、发酵
基质中淀粉的浓度为5%。
在这些条件下,淀粉酶的产量为1200 U/g。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响应面法对米曲霉固态发酵产淀粉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
得到了最佳的淀粉酶产量条件。
这对于淀粉酶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提高淀粉酶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淀粉酶的应用。
总之,米曲霉固态发酵产淀粉酶条件优化的研究对于淀粉酶的生产具
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响应面法对淀粉酶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的淀粉酶产量条件,为淀粉酶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基础。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液态发酵实验

2014级生物工程专业实验(II)黑曲霉液态发酵生产酸性蛋白酶一、实验目的掌握液态耗氧发酵的一般工艺,熟悉机械搅拌发酵罐及相关设备的原理和使用。
二、实验材料2.1菌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SZ-357,由发酵与酶工程研究室分离。
2.2 实验试剂糊精、酵母膏、氯化铵、磷酸二氢钾、CaCl2、酪蛋白、酪氨酸、20%三氯乙酸,3,5-二硝基水杨酸(DNS)。
2.3实验设备DHP-9082电热恒温培养箱;2112型恒温摇床;GL-20G-II高速冷冻离心机;BIOTECH-5BG发酵罐,静音无油空气压缩机、BILON-T-501低温冷却液循环系统;722S型分光光度仪;SW-CJ-2FD型净化工作台;HZS-H 超级恒温水浴锅;Sartorius分析天平。
三、角蛋白酶液态发酵实验3.1工艺流程3.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3.2.1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1)液体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糊精1%,酵母膏4%,氯化铵3%,KH2PO4 0.03%,CaCl2 0.5%,pH7.0,121o C灭菌15 min。
将斜面菌种接种于含有100 mL 种子培养液的500 mL三角摇瓶中,在34o C,180r/min的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24 h。
(2)麸皮固体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将斜面菌种接种于含水90%的麸皮固体培养基中,34o C,静置培养72 h,取出麸皮种子40 o C烘干备用。
3.2.2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发酵培养基:糊精1%,酵母膏4%,氯化铵3%,KH2PO40.03%,CaCl2 0.5%,pH7.0。
培养基121o C灭菌20 min,将种子液按5%(麸皮种子按3‰)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罐中,在34o C,500 r/min的条件下发酵72 h。
3.3 检测方法3.3.1菌体浓度的测定干重法。
3.3.2还原糖的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
(1) 标准曲线的绘制:配制1.0 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取9支洁净的25 mL比色管编号,按表1加入试剂。
米曲霉的培养及蛋白质的分析

固态培养微生物:主要用于霉菌的培养,但细菌 和酵母菌也可采用此法。其主要优点是节能,无 废水污染。单位体积的生产效率较高。我国广泛 使用的厚层通风固态法培养法,空气一般不经过 除菌处理,培养环境也无法做到严格无菌。故染 菌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本实验所用的米曲霉的生长特性及菌落特征:
米曲霉(Aspergillus)属曲霉菌(Aspergillus)。 菌落初为白色,黄色,继而变为黄褐色至淡绿褐 色,反面无色。
2、干物质失重的测定
干重失重=发酵前干重-发酵后干重
3、米曲霉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3.1 原理
(1)、福林试剂在碱性情况下极不稳定,可被酚类化合物还 原而呈蓝色反应。
(2)、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具有酚基的氨基酸(酪氨酸、色氨 酸及苯丙氦酸等)。
(3)、以酪蛋白为底物,同酶液反应,经一定时间后,加三 氯醋酸,终止酶反应,并使残余的酪蛋白质沉淀,同水解产 物分开,经过滤后取滤液。用碳酸钠碱化,再加入福林试剂 使之发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式中: K:标准曲线中O·D值为1所相当的酪氨酸的微克数; OD:平行试验管的平均光密度; 4:试管中反应液总体积(毫升); 10:反应10分钟; N:稀释倍数;W:曲的称取量(克)
3.3.5 说明
(1)对于同一台分光光度计与同一批福林-酚试剂, 其工作曲线K值可以沿用,当另配福林-酚试剂时,工作曲 线应重作。
2、实验过程
米曲霉菌种的纯化(单菌落分离),制 成斜面,将斜面菌种接入250ml三角瓶培 养成种曲,再将种曲扩大培养(500ml) 三角瓶。米曲霉培养物经水溶液萃取, 制得粗酶制剂,取粗酶制剂进行蛋白酶 活力的测定。
3、实验方法
米曲霉的培养
本实验分为斜面种子培养及三角瓶培养两个阶段。 三角瓶培养物在工厂常作为一级种子。
米曲霉的介绍

1.菌种特点:米曲霉( Asp.oryzae) 属于真菌菌落生长快,10d直径达5~6cm,质地疏松,初白色、黄色,后变为褐色至淡绿褐色。
背面无色。
分生孢子头放射状,一直径150~300μm,也有少数为疏松柱状。
分生孢子梗2mm左右。
近顶囊处直径可达12~25μm,壁薄,粗糙。
顶囊近球形或烧瓶形,通常40~50μm。
上覆小梗,小梗一般为单层,1 2~15μm,偶尔有双层,也有单、双层小梗同时存在于一个顶囊上。
分生孢子幼时洋梨形或卵圆形,长大后多变为球形或近球形,一般4. 5μm,粗糙或近于光滑。
(半知菌亚门丝孢钢丝孢目从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
菌落生长较快,质地疏松。
初呈白色、黄色,后转黄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布甚广,主要在粮食、发酵食品、腐败有机物与土壤等处。
是我国传统酿造食品酱与酱油的生产菌种。
也可生产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与曲酸等。
会引起粮食等工农业产品霉变。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具有丰富的蛋白酶系,能产生酸性、中性与碱性蛋白酶,其稳定性高,能耐受较高的温度,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等工业中。
米曲霉也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与美国饲料公司协会1989年公布的40余种安全微生物菌种之一。
米曲霉米曲霉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
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粗纤维、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与消化率,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产曲酸、酿酒等发酵工业,并已被安全地应用了1000多年。
米曲霉是理想的生产大肠杆菌不能表达的真核生物活性蛋白的载体。
米曲霉基因组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用来寻找最适合米曲霉发酵的条件,这将有助于提高食品酿造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酸性蛋白酶的应用

YR-ACPro酸性蛋白酶◇产品概述: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自然界中发现的最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之一。
由盐酸和蛋白酶分解成易被高等动物的肠道和微生物有机体的细胞膜吸收的氨基酸。
包括人类在内的每种动物,必须要有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自身生长,来生成每个细胞所必需的氨基酸,一些特种蛋白质还是某些特殊细胞、腺体分泌物、酶和激素的功能性组成元素。
蛋白酶是指一些有催化功能的酶,能够水解(断裂)蛋白质,因此也被称为蛋白水解酶。
蛋白水解酶在许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食品和乳品加工业也有着广泛应用。
本产品是一种酸性蛋白酶制剂,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活性,由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曲霉菌(Aspergillus)深层发酵而成。
它广泛应用于饲料、纺织、废水处理和果汁提纯方面。
◇工作机理:蛋白水解酶制剂本产品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蛋白质食品中的缩氨酸键,释放氨基酸或者多肽。
在酒精、葡萄酒、果汁、啤酒、黄油和酱油生产中,添加酸性蛋白酶可澄清发酵液中的雾气。
酵母在发酵阶段的生长可以通过悬浮蛋白质转化的氨基酸来加以促进,从而加速发酵并提高产量。
◇产品特性:本产品能够产生最大活性的pH范围是2.5-6.0,最适pH值是3.5;温度范围是10-50℃(50-122°F),最适温度是50℃。
◇产品规格:产品为固体:酶活力为 10,000 U/g)酶活力单位定义: 温度为40℃,pH3.0条件下,1分钟内释放1ug酪氨酸所需要的酶量。
◇使用说明:用作饲料添加剂时,本产品的添加量为5-10U/g。
在酿造业使用时,本产品的添加比例为5U/g。
◇产品包装及储存:本产品的包装规格为25kg/箱。
也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大小不等的包装。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本产品在低温下(25℃以下,但不能冷冻)贮存时,其活性可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使用注意事项:本产品无毒、可生物降解。
避免儿童接触及不必要接触,长期接触一些产品(如本产品)中的蛋白质会使有的人对该产品过敏。
米曲霉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米曲霉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摘要:介绍了米曲霉的生物学特性,并综述了工业上的相关应在基础相关领域、发酵产物领域、宏观诱变及微观诱变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米曲霉生物学特性工业应用1 米曲霉的生物学特征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分类学归属于半知菌亚门、曲霉属。
菌落生长快,10d直径达5~6cm,质地疏松,菌丝一般呈黄绿色,酸度较大的培养基上呈绿色,酸度较小的培养基上呈黄色,老化后逐渐为褐色。
分生孢子梗生长在厚壁的足细胞上,分生孢子头呈放射形,顶囊球形或瓶形。
培养适温37℃。
米曲霉主要存在于粮食、发酵食品、腐败有机物、土壤等处,是我国传统酿造食品酱、酱油和酒类的生产菌种,也可用于生产各种酶制剂、有机酸、糖化饲料、益生素等。
在众多曲霉属家族中,米曲霉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米曲霉的关注日渐增长。
2.米曲霉基础领域的研究2.1 米曲霉基因组的破译日本研究人员历经四年零四个月时间成功的破译了米曲霉基因组,并于2005年12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分析结果:米曲霉基因组大约有3800万个碱基对,共有8条染色体,包含约1.2万个基因。
这一成果为从微观领域研究米曲霉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2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和融合为了更进一步研究米曲霉,制备原生质体就变得尤为重要。
原生质体(Protoplast)即在高渗压溶液中,用酶法将细胞壁分解除掉,剩下由原生质膜包住的球状胞体。
它保持了原细胞的一切活性。
原生质体因去掉细胞壁屏障而对诱变剂的敏感性增强、变异率提高,而且表面易形成电极性,使不同种原生质之间相互易于吸引、脱水粘合而形成聚集物,因而原生质体诱变、融合是菌种选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王燕等人利用纤维素酶、溶壁酶、蜗牛酶三种酶混合,并按5:3:1的配比,结果达到了最优的破除细胞壁的效果。
章运等人考虑了茵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等多种因素,对沪酿3.042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做了相关研究。
胃蛋白酶——精选推荐

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原由胃底主细胞分泌,在pH1.5~5.0条件下,被活化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胨,而且一部分被分解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等氨基酸。
胃液胃蛋白酶测定可用于鉴别神经性低酸症和胃性低酸症,当胃酸过少或缺乏时,前者胃蛋白酶的含量有时正常而后者盐酸与胃蛋白酶同时缺乏。
一般认为胃性低酸症是由于胃粘膜的重症器质性变化所致,特别是对于恶性贫血、无酸症、无胃蛋白酶分泌是诊断上的重要所见。
慢性胃炎、慢性胃扩张、慢性十二脂肠炎等胃蛋白酶的分泌常减少。
一般胃酸基础分泌高的疾患,如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蛋白酶活性增高。
基础胃液胃蛋白酶分泌量为84.4±9.72mg酪氨酸/h,最高胃蛋白酶分泌量为190.29±15.31酪氨酸/h(Anson氏法);420±208kU/L(改良李氏法)。
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从番木瓜植物未成熟的果实中提炼而得的...、饲料、皮革及纺织等行业。
木瓜蛋白酶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从番木瓜植物未成熟的果实中提炼而得的纯天然生物酶制品,对动植物蛋白、多肽、酯、酰胺等有强的酶解能力,同时还具有合成的能力,可把蛋白质水解物再合成蛋白质类物质。
这种能力可以用来改善植物蛋白的营养价值或功能性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饲料、皮革及纺织等行业。
木瓜酶的应用木瓜蛋白酶可与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淀粉酶等同时使用,在植物水解反应中未发现木瓜蛋白酶对上述其它酶的效力损害,木瓜蛋白酶的作用是加速植物组织结构崩解,使其它酶的效力发挥更好。
1)在啤酒麦汁制造中加入酶,对麦芽的糖化力有明显的提高,能加快过滤使滤渣较爽,用量按麦芽量,每吨加30-50克。
汁液收得率提高8-10%。
当辅料增加时,加入酶(100-200克)对于加强糖化尤为必要。
在固态发酵的白酒,黄酒,酒曲生产中,每吨原料加30-50克酶,与酒曲(酒母)和糖化酶,调匀加入米饭(原料)中,可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出酒率和酒精度,酒质口感醇和,酒曲质量提高。
酸性蛋白酶的作用机理

酸性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生产工艺的不同之处?酸性蛋白酶是一种在酸性环境下(pH 2.5-4.0)催化蛋白酶水解的酶制剂,适用于酸性介质中水解动植物蛋白质。
可用于毛皮软化,酒精发酵,啤酒、果酒澄清,动植物蛋白质水解营养液,羊毛染色,废胶片回收,饲料添加剂等等。
本品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皮纤维松散,且软化液可连续使用,是当前理想的毛皮软化酶制剂;在酒精发酵中,添加酸性蛋白酶,能有效水解原料中的蛋白质,破坏原料颗粒粒间细胞壁的结构,有利于糖化酶的作用,使原料中可利用碳源增加,从而可提高原料出酒率;另一方面,蛋白质的水解提高了醪液中α-氨基态氮的含量,促进酵母菌的生长与繁殖,提高发酵速度,从而缩短发酵周期和提高发酵设备的生产能力。
碱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蛋白质肽键的酶类,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工业用酶,最早发现于猪胰脏。
碱性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
微生物蛋白酶均为胞外酶,不仅具有动植物蛋白酶所具有的全部特性,还有下游技术处理相对简单、价格低廉、来源广、菌体易于培养、产量高、高产菌株选育简单、快速、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诸多优点。
1945年瑞士M等在地衣芽孢杆菌中发现了微生物碱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是由细菌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出的地衣芽孢杆菌2709,经深层发酵、提取及精制而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主要酶成分为地衣芽孢杆菌蛋白酶,是一种丝氨酸型的内切蛋白酶,它能水解蛋白质分子肽链生成多肽或氨基酸,具有较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酿造、洗涤、丝绸、制革等行业。
1、碱性蛋白酶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蛋白质,属于丝氨酸型内切蛋白酶,应用在食品行业可水解蛋白质分子肽链生成多肽或氨基酸,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蛋白质水解液。
2、碱性蛋白酶成功应用于洗涤剂用酶工业,可添加在普通洗衣粉、浓缩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当中,既可用于家庭洗衣,也可用于工业洗衣,可以有效的去除血渍、蛋类、乳制品、或肉汁、菜汁等蛋白类的污渍,另外也可作为医用试剂酶清洗生化仪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泡盛曲霉生成酸性蛋白酶调节问题
的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对于微生物细胞所分泌的酶的形成物的调节,可按负反馈原理进行。
曾发现在培养基中则含有这些酶类,如黄曲霉(Aspergillusoryzae)的a一淀粉酶。
随后又确定,用同样的方法,又发现在酵母机体中对所分泌的日一果糖普酶(转化酶)的形成物具有调节作用。
根据这种调节机理可以阐明许多特性,其结论是:这种调节原理应进一步加以扩展。
本文提供这样的结果,即可断定,当培养基中含有蛋白酶时,对Aspergillusawan:。
ri所分泌的蛋白酶的形成物,存在着调节作用。
关于这点早已有所报导。
试验是用AspergilluSawamori78一2的培养物进行的。
这一菌株是由C.A.卡诺凡洛夫(C.A.KoH。
:a二oB)和T.B.沙霍夫(T.B.山。
xoB)分离而得的。
所产生的蛋白酶(np0Tea3a,阮酶),实际上是一种酸性蛋白酶,其能大量地产生这种酶。
霉菌培养在1升中含有如下成分的培养基质中,其配方为:磷酸二氢钾一5克,硫酸镁一20毫克,硫酸锌一20毫克,硫酸铁一20
毫克,黑麦粉提出液(在200毫升水中加入20毫克麦粉,在温度+2“c 的条件下经17小时,然后经离心分离而制得),PHS。
6,应当指出:在培养基的条件中,特别重要的是蛋白质的含量,为此,在研究工作中特别要选择这样的方法,即使其保证在无抑制的条件下大量地形成蛋白酶,而蛋白酶则由蛋白分解物而合成。
菌种培养在麦芽汁一琼脂培养基上,系用胞子悬浮液进行接种。
培养物放置在摇床上(温度26OC),在通气的条件下培养一昼夜。
对培养液和菌丝体中的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
后者与玻璃粉一道研磨2分钟,并在室温下浸泡一小时。
测定活性系按研究诱发变异方面的M.阿恩沙(M.AHCOH)的方法、T.B.沙霍夫和C.A.卡诺凡洛夫的方法而进行的。
其利用溶解在PHI.9的盐酸甘油缓冲液中的公牛血红蛋白(BH:二达FeMoT二。
6oH)而作为培养基质的。
反应过的混合物PH2.3。
其在适当的基质浓度和控制地加入两倍体积的5%三氯乙酸的条件下,按初速状态进行反应。
活性是按1克菌丝体中所形成的酪氨酸(Topo3oH)的数量(按毫克计)而表示的。
在上述条件下,为了弄清楚当培养基中存在过量的酶制剂时对细胞分泌酶形成物的压抑作用,可在接种前将从同类试物中分离出来的酶制剂加入培养基中,这样使其建立具有一定浓度蛋白酶的条件。
作者曾由培养在含有黑麦粉(2%)培养基中的Aspergillusawamori78一2培养液中制取了酸性蛋白酶制剂。
试验的程序也正如以前所叙述过的那样,提出了三个方案:
l)加入酶制剂的原始培养基;
2)在这种培养基上所得的霉菌培养物;
3)未加入酶制剂的霉菌培养物。
为了探索调节因子的作用界限,则将酶制剂按不同浓度加入培养基中。
酶的水溶液则通过细菌过滤器进行消毒。
在试验过程中,向培养基中所加的酶活性和培养基的PH是不变的。
在不同的试验方案中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均未发现异常现象。
在表中列出了典型试验的结果。
由表可见,培养基中的酶对于酶分泌物的形成显示着一定的压抑作用。
培养基中蛋白酶浓度愈高,那末,细胞形成物在更大程度上处于受压抑的地位。
压抑仅属于酶的分泌部份。
在某种条件下,而细胞中蛋白酶活性的水平甚至还会提高一些。
但是,这一提高远不能补偿酶分泌部份因活性的受压抑所遭的损害。
!二述现象,即复现了在研究其它试验物时早就揭示的规律性。
在以前的研究中已获得大量数据,研究所得的效应可视为调节原理。
并确定,培养基中所具有的活性酶就是调节因子。
H.C.依加洛夫(H.C.EropoB)及其同事们对具有水解能力的色氏菌(Serratiamarcesce。
)所分泌的蛋白酶的详尽的调节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所进行的一系列对照试验中,其使我们深信,在上述的因子中,我们找到了在培养基中含有调节因子对培养物分泌酶的调节作用的新例证。
而没有可仿造的这种规律性的任何的其它现象,首先必须弄清楚,在我们的条件下,尚没有产生蛋白分解产物对蛋白酶形成物
的压抑。
而压抑是在向培养基中加入酶制剂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的。
在试验中曾向培养基中加入了由Aspergillusawamori78一2所得蛋白酶制剂的最大剂量(2毫克)。
在同样的条件下,在任何培养物中均可培育出这种反应混合物。
当加热使酶钝化后,再将抱子接入这种培养基中。
试验结果指出:无论在培养基中或菌丝体中的酶活性均不可能优于将霉菌培养在无酶制剂的条件下所获得的酶活性。
因此,在我们所进行的试验中,在具有蛋白质的培养基中,对于其降解产物蛋白酶的形成方面,并没有出现压抑作用。
显然,这应该这样解释,即具有压抑性质的蛋白分解产物的浓度,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界限数值。
根据所得数据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加热而遭钝化的酶,对于霉菌细胞的酸性蛋白酶的形成并不起压抑作用。
关于这一点,在将钝化过的酶加入原始培养基的试验中得到了证实。
此外,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还就霉菌生命活动的产物或培养基中的蛋白质被自身酶分解所得产物对被加入培养基中的蛋白酶钝化与否的可能性进行了验证。
假如发生这样的钝化作用,那末就可摹拟在霉菌细胞继续分泌的条件下对酶形成物的压抑作用。
试验结果指出:上述的因子并不影响酶活性。
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以及在原始培养基中培育酶的条件下,酸性蛋白酶同样是不变化的。
最后,可以设想,由于摹拟形成物的压抑作用而被霉菌细胞钝化吸附的结果,所加入的酶活性会有所降低。
大家知道,活细胞具有
吸离培养基中酶的能力,而同样在吸离作用条件下,也会失去酶活性。
我们曾确定,Aspergillusawamori78一2的细胞并不能吸住从这种霉菌培养物中所获得的大量的酸性蛋白酶(按活性计)从所列举的上述因子指出: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无论在本身培养基因子的影响下,也无论在细胞作用于所具有的酶的影响下,培养基中的酸性蛋白酶的活性都是不会降低的。
在蛋白分解产物的影响下或在霉菌生命活动过程中所积累的其它产物的影响下,同样也不会发生对酶细胞形成物的压抑作用。
这样,若存在于墙养基中的Aspergillusawamori78一2所具有的本身的活性的酸性蛋白酶的浓度超过了极限,则霉菌细胞会对这种酶的形成起着压抑作用。
根据所得的结果与原先发表的资料进行对照的同时,可以得出结论:上述的因子是在培养基中所含有的酸性蛋白酶按照反馈原理,对分泌酶的形成物调节的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