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一组近义成语辨析精品
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450例大全

同学们,加油!!!常见高考近义成语辨析120例三个一组: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
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顺手牵羊: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
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
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正中下怀: 正合自己的心意。
形容符合心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
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
同“内柔外刚”。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游思妄想:犹言胡思乱想。
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褒义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9.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大张声势: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辨析近义成语的方法

一、意义轻重不同1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区别】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区别】形容狠毒残酷。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区别】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区别】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5.独断专行专横拔扈一意孤行【区别】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
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6.嫉恶如仇深恶痛绝【区别】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
如仇,如同仇敌。
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
后者语意较重。
7.魂不守舍失魂落魄【区别】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区别】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
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9.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区别】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二、意义侧重点不同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区别】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区别】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逸,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区别】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区别】都有包办之意。
但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近义成语的辨析

近义成语的辨析作者:刘祖金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8期成语的运用和理解是高考必考内容,尤其是近义成语,学生最易混淆,辨析此类成语的关键是分清细微差别,掌握其运用规律,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语法功能来理解。
下面比较几组近义成语,略见一斑。
一、不谋而合不约而同辨析:这两个成语结构相同,意义相近,都有“偶然一致”的意思,其区别在于:1、适用对象不同。
“不谋而合”多指见解、计划、理想等相同;“不约而同”多指(不同人的身体各部分)活动的相同,侧重动作。
2、“不约而同”有动作、活动“同时”发生的意见,而“不谋而合”无此意思。
3、语法功能不同。
“不谋而合”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不约而同”一般作状语。
例如:(1)你所想的和我的看法不谋而合。
(2)最近,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人员不约而同地发现许多疾病是由基因缺损所致。
二、不由自主情不自禁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都用于人,常在句中作状语。
其区别在于:1、“情不自禁”表明“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因在于“情”,多形容感情激动,而“不由自主”没有表明“自己控制不住”的原因。
2、从语法功能上看,“情不自禁”还可作谓语,“不由自主”则不能。
3、侧重点不同,“不由自主”偏重身体的反映,“情不自禁”则偏重内心的活动。
例如:(3)听见洞里传来声音,他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4)望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三、处心积虑呕心沥血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用尽心思,费尽心血”之意。
其区别在于:1、“处心积虑”多指在不好的事情上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多用于贬义。
“呕心沥血”多指为好的事业费神劳心,鞠躬尽瘁,多用于褒义。
2、“呕心沥血”用作谓语时,前面经常用介词结构“为……”作状语,表示对象,“处心积虑”作谓语时,一般不带表示对象的状语。
例如:(5)暴徒在一小时之内连抢三家银行,其行动之迅速,布置之周密,显然是处心积虑。
(6)他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几十年如一日。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一、意义轻重不同1、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区别】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区别】形容狠毒残酷。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区别】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区别】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5、独断专行专横拔扈一意孤行【区别】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
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6、嫉恶如仇深恶痛绝【区别】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
如仇,如同仇敌。
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
后者语意较重。
7、魂不守舍失魂落魄【区别】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区别】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
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9、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区别】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二、意义侧重点不同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区别】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区别】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逸,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区别】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区别】都有包办之意。
近义成语辨析例说精编版

近义成语辨析例说一、根据成语的意义侧重点不同辨析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贪图安逸,后者侧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都有包办之意。
但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5.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前者侧重于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6.不由自主情不自禁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
前者侧重下意识,以及环境的影响。
后者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时才用。
7.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都可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但前者侧重于满眼都是;后者侧重于看不过来,来不及一一欣赏。
8.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都形容内容丰富、齐全。
但前者侧重于无所不包,一般指整体说的;而后者侧重在无所不有,一般指某一方面说的。
9.口蜜腹剑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
异:前者侧重嘴甜,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里阴险毒辣。
后者侧重脸笑,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10.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异: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侧重指对景物的留恋。
11.美不胜收琳琅满目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异;前者侧重在“来不及看,来不及一一欣赏”(胜:能承担或承受)。
后者侧重在“满眼都是”。
12.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
异:前者侧重在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愈:越发,更加)。
后者侧重在“一天天坏下去”。
13.目光如豆鼠目寸光都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
异:前者侧重在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
后者侧重在眼光“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14.目不暇接应接不暇都可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
但“应接不暇”还可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及应付;“目不暇接”不能。
15.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
精编高考语文150个常见近义成语词义辨析汇总大全

精编高考语文150个常见近义成语词义辨析汇总大全1.开诚布公: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推心置腹: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
比喻真诚待人。
[辨析] “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
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披肝沥胆: 露出肝脏;滴出胆汁。
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
也形容十分忠诚。
“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
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2.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
偏重于隐藏偃旗息鼓: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偏重于“隐秘”;多用于战事。
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风流云散: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
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多用于指朋友、同事及亲人由相聚到分散。
3.电光石火: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
比喻事物很快消失。
也形容速度极快。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过眼烟云: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
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辨析】“昙花一现”和“过眼烟云”;都能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昙花一现“多比喻好的或稀有的人或事物很快消失;但“过眼烟云”只用于事物。
4.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
才过了多少时间。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
形容人意外相遇。
如期而至:比喻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5.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辨析] “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都有耳朵听见眼睛看见的意思。
不同在于“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不管。
相濡以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
近义成语辨析及例句

近义成语辨析及例句
1、鱼目混珠vs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例句:这些冒牌货鱼目混珠,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真假。
鱼龙混杂:比喻好坏混杂,难以分辨。
例句:这群人鱼龙混杂,要小心谨慎,避免上当受骗。
2、见微知著vs 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比喻从细微之处可以洞察全局或者发现问题。
例句:他从小事中见微知著,能够预见未来的趋势。
一叶知秋:比喻从一点可以推断出全局或者预见事情的发展。
例句:他的表现一叶知秋,预示着整个团队的前途。
3、画蛇添足vs 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坏了事。
例句: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再去修改就是画蛇添足。
多此一举:形容做不必要的动作或事情。
例句:他这么做完全是多此一举,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4、井然有序vs 有条不紊
井然有序:形容排列整齐,有条理。
例句:他的房间总是井然有序,令人赏心悦目。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有计划,有条理。
例句:他在工作中总是安排得有条不紊,效率很高。
近义成语辨析十二例

近义成语辨析十二例一、不谋而合不约而同辨析:二者都有“偶然一致”的意思,区别在于:(1)适用对象不同。
前者多指见解、计划、理想等相同;后者多指(不同人的身体各部分)活动的相同,侧重动作。
(2)语法功能不同。
前者一般在句中作谓语,后者一般作状语。
例如:你所想的和我的看法不谋而合。
最近,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人员不约而同地发现许多疾病是由基因缺损所致。
二、情不自禁不由自主辨析:二者都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都用于人,常在句中作状语。
区别在于:(1)前者表明“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因在于“情”,多形容感情激动,而后者没有表明“自己控制不住”的原因。
(2)从语法功能上看,前者可作谓语,后者则不能。
(3)侧重点不同,前者偏重内心的活动,后者偏重身体的反映。
例如:听见洞里传来声音,他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望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他们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三、处心积虑呕心沥血辨析:二者都有“用尽心思,费尽心血”之意。
区别在于:前者多指在不好的事情上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贬义;后者多指为好的事业费神劳心,鞠躬尽瘁,褒义。
例如:暴徒在一小时之内连抢三家银行,其行动之迅速,布置之周密,显然是处心积虑。
为了我国教育事业他呕心沥血,几十年如一日。
四、耳闻目睹耳濡目染辨析:二者都有“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意思,区别在于:前者只指听到看到,不管是否“经常”或有没有“受影响”;后者则指听惯看惯,无形中受到影响,有所改变。
例如:这些年耳闻目睹的文坛轶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她出身书香门第,从小耳濡目染,也有一种读书人的气质。
五、绘声绘色有声有色辨析:二者都形容说话、文章生动,区别在于:(1)前者多用于人的描写功力,多用来形容叙述、描写得生动逼真,不能形容表现得出色,后者多用于说话、作文和表演,形容表现得出色、精彩。
(2)前者作定语、状语,中心词一般是“叙述”、“描绘”、“描写”等;后者的中心词则比较广泛,且经常作补语。
例如:这篇小说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个15岁的少年勇斗歹徒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意见、情况、力气、设想、方法、行动、作风、问题、矛盾、密切、自觉、深入、继续、民主、公开、提出、掌握、了解、紧迫、特点、突出、关键、局面、情绪、思想、力量、精神、利益、环境、结构、水平、秩序、形势、关系、进取、分析、关切、主张、逐步、满足、引导、宣传、解决、方向、适应、实现、提高、新事物、好心、用心、真心、决心两个一组常见高考近义成语辨析1. “耸人听闻”与“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
前者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事态,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坏的;后者指卑劣、残暴的事实坏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所指之事是坏人坏事。
2.“如虎添翼”与“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养痈遗患”与“养虎遗患”:两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等。
4.“无所不能”与“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 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迫不及待”与“刻不容缓”:两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后者形容事情一点也不能耽搁,必须立即去做。
7.“因势利导”与“顺水推舟”:两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义。
不过,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披肝沥胆”与“肝胆相照”:两者都有“坦诚”之义,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貌合神离”与“同床异梦”:两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义。
不过,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两者都有“特别看待”之义。
不过,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人。
11.“望梅止渴”与“画饼充饥”:两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
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色厉内荏”与“外强中干”:两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
不过,前者多指精神状态,后者多指“力量”。
13.“滥竽充数”与“鱼目混珠”:两者都有“以假充真”之义。
不过,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川流不息”与“络绎不绝”:两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
前者表示同一方向,后者表示不同的方向。
15.“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与“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打算或诺言”。
16.“视而不见”与“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
前者偏重于“不注意,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义,程度较深。
17.“参差不齐”与“良莠不齐”:两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8.“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两者都可指“不经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指“东西突然丢失”。
19.“步履维艰”与“寸步难行”:两者都可指“行走十分困难”,但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20.“饱经沧桑”与“饱经风霜”:两者都可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1、【自鸣得意】【自得其乐】都有很得意之意。
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后者侧重感到很有乐趣。
22、【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前者表示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23、【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
前者指经常耳听目视而受到影响;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环境或他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24、【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己做出榜样。
25、【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26、【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27、【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28、【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但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29、【不识好歹】【不识抬举】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但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30、【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及其吝啬。
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后者偏重于行为上是自私吝啬。
31、【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前者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32、【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对方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
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段圆滑;后者是中性吗,偏重于应付的十分周到。
33、【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3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35、【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伤害别人。
但是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手段包括语言、行动、文武程度比“含沙射影”重。
后者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映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36、【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艰辛的意思。
异:“跋”重在远程艰辛;“风尘仆仆”重在远程奔波忙碌;后者重在野外食宿艰难。
37、【百依百顺、惟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前者含有由于感情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38、【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的意思。
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于力量相等。
39、【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半”中途停止;后者偏重于在“浅”不深入。
40、【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
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4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收成规,不敢变易。
42、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
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43、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44、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
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45、大海捞针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
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46、[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47、[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分得很清;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48、[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9、[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异:“抱”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50、[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重在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51、[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与众不同”的意思。
异:前者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新奇的式样;后者指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
52、[彬彬有礼;文质彬彬;温文尔雅] 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斯文。
异:前者偏重在对人有礼貌;后二者不仅形容人举止文雅,而且可以形容人的气质。
[病人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偏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53、[博闻强志;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
异:前者偏在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等方面,只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54、[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偏重于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在本来没有。
55、[不刊之说;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表示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56、[惨绝人寰;惨无人道]都有“狠毒残暴”之意。
异:前者语义重,强调人世间从未见过的惨痛,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强调没有人性,不讲理,常用来形容人。
57、[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都表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异:“畅”偏重在说话尽情,“各”重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推”重在待人真诚。
58、[陈词滥调;老生常谈]都指讲惯听厌的话。
异: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含贬义;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
59、[乘人之危;落井下石]都表趁人危难时去侵害人家。
异:前者重在别人遭遇危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占害别人;后者重在要置遭难者于死地。
60、[出尔反尔;反复无常]都表经常变卦。
但前者偏重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偏重行动上的变化无常。
61、[出神入化;炉火纯青]都指“达到很高境界”。
异:前者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等方面。
62、[唇齿相依;唇亡齿寒]都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异:前者强调相互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随着遭难。
63、[处心积虑;挖空心思]都有”费尽心思”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蓄谋已久,含有贬意;后者强调用尽心计,是中性词。
[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都含有“失败后重新再来”的意思。
异:前者为褒义词,后者则多含贬义。
64、[痴心妄想;胡思乱想]都含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意思。
前者强调一味地幻想不能实现的事,词义较重;后者词义要轻一些。
65、[承前启后;承上启下]都含有“继续、连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