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昆虫学
昆虫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昆虫学研究的应用前景昆虫是地球上最为广泛、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传粉授粉、防止病虫害、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昆虫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近年来在昆虫学研究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一、昆虫学研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昆虫在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昆虫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中各种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
其中,污染物监测是昆虫学研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
昆虫对于环境中污染物的敏感性较高,可以通过监测昆虫的生长繁殖状态、发育周期等来判断环境中是否存在污染物污染。
同时,昆虫对于不同种类的污染物也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告诉了人们更多污染物对于环境影响的信息。
另外,在昆虫-捕食者系统中,昆虫还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环境中毒物对于生物的影响。
毒物一旦进入到昆虫体内,会对昆虫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昆虫的生长、繁殖等生理功能,而这一现象也可以被视作毒物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昆虫学研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昆虫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农业的发展,又具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首先,昆虫的花粉传播能力,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有了不同昆虫的帮助,植物之间交配的成功率就能够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农业的生产质量和产量。
另外,昆虫还能够在农业生产中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昆虫对于病虫害的认知能力高,能够辨别病虫害及其移动方式。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培养和利用昆虫来控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降低农业损失,保证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三、昆虫学研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昆虫学研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昆虫的应用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比如,在农业领域,人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改良昆虫的遗传基因,强化繁殖能力和拟态能力,从而更加精准、科学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昆虫学在医学和卫生领域的应用

昆虫学在医学和卫生领域的应用昆虫学是研究昆虫的生物学科学,它不仅在农业和生态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医学和卫生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昆虫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利用昆虫在疾病传播、药物研发、废物处理等方面的特性,为人类的健康和卫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昆虫在疾病传播中的作用1.1 蚊子和蚤虫传播疟疾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蚊子和蚤虫是其主要传播媒介。
通过了解蚊子和蚤虫的生活习性和传播途径,科学家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喷洒杀虫剂、减少孳生地等,来减少疟疾的传播风险。
1.2 蜜蜂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蜜蜂是一种重要的昆虫,它们不仅能产生蜜和蜂蜜等食品,还能制造一种叫做“蜜蜂毒素”的药物。
蜜蜂毒素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中。
二、昆虫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2.1 蚯蚓在有机废物处理中的应用蚯蚓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生物,它们以有机废物为食,能够将废物分解成有机肥料。
通过利用蚯蚓处理废物,不仅能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生产出高效的有机肥料,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2.2 家蝇在生物降解中的应用家蝇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但在废物处理中却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家蝇幼虫以有机废物为食,通过吃食物来降解废物,将其转化为有机质和气体。
这种生物降解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废物的体积和污染物的含量,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废物管理。
三、昆虫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3.1 昆虫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昆虫对食品的敏感性非常高,特定种类的昆虫能够通过嗅觉或视觉等方式发现并判别食品中的致病菌或有害物质。
利用昆虫进行食品检测,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的监测和控制水平,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3.2 昆虫在食品储藏中的应用某些昆虫如扁蓄虫等能够捕食害虫和食品中的腐败物质,从而减少食品腐败和损坏。
利用昆虫进行食品储藏,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减少食品浪费,提高食品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昆虫学在医学和卫生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昆虫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昆虫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昆虫学是研究昆虫的学科。
昆虫作为地球上生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广泛分布于各种环境中。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既属于食物链的下层,也是生态环境的调节者和破坏者。
如何掌握昆虫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在实践中发挥昆虫的积极作用,是昆虫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一、昆虫学的基础理论1.昆虫的基本特征昆虫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类生物,其特征包括外骨骼、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三对口器等。
这些特征决定了昆虫在外部形态、生活习性、营养需要和生存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性。
2.昆虫的分类和进化昆虫的分类和进化是昆虫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根据昆虫的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等特征,分为口齿目、鳞翅目、膜翅目、螳螂目、直翅目等数百种昆虫目。
同时,研究昆虫的进化历程,了解昆虫演化的原理和规律,对于科学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揭示生命演化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3.昆虫的生态学昆虫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在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昆虫的生态行为模式,如营养习性、繁殖行为、交流方式等,对于建立和维护生态平衡、预测和控制生态灾害具有重大帮助。
4.昆虫的系统发育昆虫的演化历程和系统发育是昆虫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昆虫类群被研究出他们的基因组数据,这为昆虫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将昆虫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相结合,为昆虫生物的分子演化学及其在物种发生、物种分化、进化生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二、昆虫学的应用1.昆虫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昆虫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昆虫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允许我们探索昆虫代谢和生物化学途径、昆虫与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成果可以用于研究昆虫的生命机理,开发新的杀虫剂和农药,探索昆虫的生物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等。
2.昆虫的农业防灾防治昆虫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害虫之一。
如何预防和控制昆虫危害对于农业生产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
昆虫生物学中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昆虫生物学中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生物,其在环境保护、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昆虫生物学是研究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和应用则是昆虫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
一、昆虫生物学研究方法1. 野外观察野外观察是最基础的昆虫生物学研究方法。
通过对昆虫在其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栖息地、食性、繁殖等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是昆虫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
实验室通过控制昆虫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变量,或者添加特定物质来模拟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反应。
此外,实验室研究也包括昆虫的繁殖、生长和行为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3. 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是昆虫生物学中一种可以研究昆虫基因结构和代谢途径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昆虫基因组序列的破译,可以深入了解昆虫的遗传信息以及昆虫基因的进化和功能。
同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昆虫进行基因改造,研究新型杀虫剂与其他环境因素等对昆虫代谢途径的影响。
4. 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是昆虫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仪器。
通过电子显微镜的高清晰度成像技术,可以观察昆虫体内组织的细胞结构和昆虫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微观世界的细小特征。
二、昆虫生物学的应用1. 昆虫资源的利用食品、药品、纤维、燃料等多种物质可以从昆虫身上获取。
比如,蚕丝的生产、蜜蜂蜂蜜的收集、食用的蚂蚁或蜜蜂蛹等都是利用昆虫资源的例子。
此外,昆虫也可以用于生物繁殖。
例如,人工培育某些昆虫,然后盘活和扩大其群众,具有一定的经济和实用价值。
2. 杀虫剂开发和研制昆虫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为我们带来麻烦,如蚊子、苍蝇、蚂蚁、蝇蛆等。
昆虫学者们研究了昆虫的行为、嗅觉、视觉等特征,并开发了针对特定昆虫类别的虫草素、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
这些杀虫剂有助于有效地防治农业害虫,改善城市卫生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
3. 生态学研究昆虫生长、繁殖和分布与环境息息相关,昆虫学家们因此能借助昆虫来研究生物圈的各种特征,并将其应用于环境保护等领域。
昆虫学研究进展和应用

昆虫学研究进展和应用随着人类对自然科学的不断深入研究,昆虫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在生态、农业、医学、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昆虫学的研究成果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昆虫学研究的新进展、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昆虫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昆虫在医学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新进展近年来,昆虫学研究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昆虫物种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同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为昆虫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昆虫体内的代谢和生理机制,探索昆虫在生态、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此外,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在昆虫基因组和到位转录组水平上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态环境适应性、营养代谢等生物学特性。
二、生态系统作用昆虫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因子,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许多植物对于昆虫作为传粉者具有依赖性,如蜜蜂、蝴蝶等。
另外,许多昆虫作为天敌,可以控制害虫和杂草的生长,维持生态平衡。
例如,食草昆虫的天敌多种多样,如蜥蜴、虎甲虫、寄蝇、蜘蛛等,它们通过寄生、掠食和潜伏等手段对害虫进行有效控制,并为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农业应用昆虫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昆虫对农业害虫控制的新方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例如,以昆虫为基础的生物农药,可以替代传统的化学农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有效控制农作物的害虫,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利用昆虫作为生物指示器,可以对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医学和材料科学应用昆虫在医学和材料科学中也有着许多重要的应用。
例如,蚊子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研究人员通过对蚊子寄生虫和疾病的控制,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此外,利用蜜蜂的毒液和蛇毒等昆虫和爬行动物体内的毒素,可以研究和开发新型药物,用于治疗疾病。
昆虫学研究及应用

昆虫学研究及应用昆虫是地球上最多样化、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之一,由于其发展速度快、生命周期短、遗传学易于研究、且对环境变化敏感等优点,成为了生态学、农业、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的对象。
本文将从昆虫学的基本概念、昆虫学研究和应用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昆虫学的基本概念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的代表,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触角、复眼、口器等器官均为节肢动物特有。
昆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关键性的生物类群,是许多植物的传粉者和种子散布者,也是许多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在昆虫学中,每个昆虫都有其专有的学名,一般由拉丁文组成。
例如,大名鼎鼎的蚊子学名为Culex pipiens, 蜜蜂学名为Apis mellifera等。
二、昆虫学研究昆虫学研究分为许多方向,包括昆虫分类学、昆虫形态学、昆虫生态学、昆虫行为学等等,以下将以昆虫分类学和昆虫行为学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1. 昆虫分类学昆虫分类学是昆虫学的基础学科,旨在对已知的和未知的昆虫进行分类鉴定。
昆虫分类主要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例如昆虫的体长、体毛、翅膀、足等特征。
昆虫分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随着现代分类学和系统学的发展,昆虫分类学也在不断发展。
现代分类学把昆虫分为多个目,目又可分为多个科,科再可分为多个属,属下面则是具体的种,例如属于甲虫目(Coleoptera)的甲虫科(Scarabaeidae)下面还有许多种类。
昆虫行为学主要研究昆虫的行为模式和成因机理,包括昆虫的繁殖行为、食性、社交行为等。
根据这些行为模式和成因机理,可以揭示昆虫的生态适应性,为昆虫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昆虫行为学的发展与动物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密切相关,许多动物行为学家使用基因编辑和神经科学工具来探究昆虫行为。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线虫的遗传工程技术来控制果蝇的行为方式。
三、昆虫学的应用昆虫学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将以昆虫控制、昆虫食品和昆虫药物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昆虫学在森林和自然保护中的应用

昆虫学在森林和自然保护中的应用自然界中的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扮演着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昆虫学是研究昆虫的科学,它在森林和自然保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昆虫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昆虫在森林病害防治中的作用以及昆虫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昆虫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1.1 传粉与授粉昆虫在传粉与授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蜜蜂、蝴蝶等昆虫可通过采食花蜜或花粉,将花粉在不同花朵间传递,完成植物的授粉过程。
有统计数据显示,全球70%以上的野生植物需要昆虫传粉才能繁殖。
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植物繁衍,同时也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1.2 生态链的构建昆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食物链环节。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获取能量,从而构建了复杂的生态链结构。
以蝴蝶为例,它们的幼虫以植物为食,而成虫则成为许多鸟类和蜘蛛的猎物。
昆虫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决定了它们对其他生物种群的控制作用,维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昆虫在森林病害防治中的作用2.1 有害昆虫的监测与防控某些昆虫可能对森林树木造成危害,例如松毛虫、树皮甲虫等。
昆虫学研究可以通过对这些有害昆虫的监测与防控,防止或减轻它们对森林健康的威胁。
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昆虫的繁殖习性、天敌情况等,制定出相应的防控策略,如引入天敌昆虫、使用化学控制方法等。
2.2 生物防治昆虫在森林病害防治中还具有重要的生物防治作用。
某些天敌昆虫对害虫有天然的捕食或寄生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昆虫的生物特性,发展和使用合适的天敌昆虫,实现对害虫的生物防治,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三、昆虫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3.1 铺设食物链基础在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昆虫可以起到铺设食物链基础的作用。
研究表明,恢复生态系统的关键是建立强大的食物链网络,而昆虫作为食物链的底层,能够提供其他生物所需的能量。
通过保护和培育这些昆虫,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
昆虫学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与应用

昆虫学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与应用昆虫是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生物种类之一。
在人类生活中,昆虫被认为是害虫,因为它们会毁坏作物,传播疾病,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但是,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食物链中的环节,同时也是许多植物的传粉媒介。
在自然界中,昆虫发挥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持各种物种的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昆虫学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应用。
一、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植物传粉昆虫是许多植物传粉的重要媒介。
在昆虫采集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它们会将花粉传输到其他花朵上,从而帮助这些植物完成了繁殖。
不同种类的植物需要不同种类的昆虫来传播花粉。
例如,蜜蜂是许多水果和坚果树的重要传粉媒介。
2. 食物链中的环节昆虫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例如鸟类和其他昆虫。
如果没有昆虫作为食物,这些动物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饥饿。
另一方面,昆虫也是其他动物的寄主。
例如,蜘蛛捕食昆虫,而昆虫寄生在其他昆虫的身上。
3. 分解和循环有机物质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分解和循环有机物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将死去的植物和动物的遗体分解成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又可以被其他生物利用。
例如,蚂蚁可以把死了的昆虫或动物带回巢穴,用来喂养幼崽和成年蚂蚁。
4. 控制害虫种群昆虫在生态系统中还可以控制害虫种群。
许多昆虫在自然界中会发生互动关系,一些昆虫会以其他昆虫为食,并帮助控制它们的数量。
这些昆虫被称为天敌。
例如,瓢虫可以以蚜虫为食,帮助控制蚜虫的种群数量。
二、昆虫学在生态平衡中的应用1. 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中,昆虫学有着重要的应用——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从而减少或者根除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更加安全和环保。
例如,某些属于寄生性蜂类的昆虫可以帮助控制盐蚀蝇的种群数量。
这种蜂类会寄生在盐蚀蝇的卵上,在卵内发育成蜂,从而减少这种害虫的种群数量。
2. 昆虫保护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昆虫生境的破坏会导致许多种类的昆虫减少或者灭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昆虫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昆虫的特征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2、头部是取食与感觉的中心,具有口器和一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3、胸部是运动与支撑的中心,具有三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的中心,无行动用的附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5、从卵中孵出来的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
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第二节昆虫的特点一、种类数量最多全世界已知动物150万种,昆虫100万种。
全世界每年发表新种约1万种;有人估计昆虫有1000万种之多。
二、个体数量最大1个大的蚂蚁群体50多万个个体1亩麦地的小麦吸浆虫2592万个三、分布范围最广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地球第三节昆虫昌盛的原因一、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具翅的类群二、多数种类身体小吃固体食物三、口器类型的分化四、繁殖力强吃液体食物五、适应能力强第四节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一、昆虫的有害方面1、直接危害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农、林业害虫2、传播植物病害世界已知植物病毒病600余种,其中由昆虫传播的有270多种3、危害人、畜健康,传播多种疾病鼠疫(跳蚤传播)疟疾(蚊传播)二、昆虫的有益方面1、直接为人类利用—资源昆虫2、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食物链物质循环第五节常见的昆虫种类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纲的种类达100多万种分为32个目一、衣鱼目无翅;触角长丝状;具3根尾须;体表被鳞片;多生活在室内,危害纸张和衣物二、蜻蜓目身体细长、复眼大、触角短小。
幼虫水生,捕食性;成虫也为捕食性分为三个亚目:差翅亚目、均翅亚目、间翅亚目差翅亚目统称蜻蜓身体相对粗壮休息时翅平展于身体两侧均翅亚目统称蟌、豆娘身体细长休息时翅束置于背上(区别于蜻蜓)三、蜚蠊目(俗称蟑螂)体扁平,头常折于胸部下方,前翅革质;多数种类夜间活动,善奔跑;有些能传播疾病,是重要的卫生害虫;地鳖四、螳螂目头部三角形,可灵活转动;前胸延长,前足特化为铡刀状的捕捉足;捕食性,多为益虫五、直翅目包括螽蟖、蟋蟀、蝼蛄、蝗虫等成虫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后足多为跳跃足。
幼虫和成虫多以植物为食,多为害虫。
有些种类由于鸣叫或争斗的习性,成为传统的观赏娱乐昆虫六、等翅目(俗称白蚁)社会性昆虫。
危害建筑物、堤坝等七、半翅目(俗称蝽、蝽蟓)前翅为半鞘翅;口器为刺吸式口器,以植物或其他动物的体内汁液为食;腹部具臭腺,以臭气御敌;桂花蝉(大田鳖)蝽科水黾科八、同翅目包括蝉、蜡蝉、叶蝉、蚜虫、介壳虫等前翅质地一致,为膜质;刺吸式口器,均植食性,多为农业害虫;介壳虫蚜虫蚱蝉九、脉翅目最常见的为草蛉翅脉多复杂似网;幼虫捕食性,多益虫十、鳞翅目包括所有的蛾类和蝶类为昆虫纲第二大目,种类达16万种翅、身体上被鳞片;幼虫取食植物,多为害虫十一、鞘翅目(俗称甲虫)为昆虫纲第一大目,种类达35万种前翅为鞘翅;体壁坚硬 步甲科虎甲科龙虱科隐翅虫科叩甲科吉丁虫科萤科瓢虫科叶甲科芜菁科俗称斑蝥天牛科锹甲科金龟子象甲科十二、双翅目包括蚊、蝇、虻等昆虫,为昆虫纲第三大目,种类达12万种只有一对前翅,后翅退化;多数种类为害虫十三、膜翅目包括各种蚁和蜂为昆虫纲第四大目,种类达10万种翅两对,膜质。
寄生蜂等为益虫第二讲害虫的防治第一节害虫防治的方法一、植物检疫(一)定义: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国外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到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其在国内传播。
(二)历史的教训蚕豆象抗战时随日军从马料中传入我国棉红铃虫20世纪初传入我国美国白蛾1979年在辽宁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1994年传入2002年,椰心叶甲传入海南省,该省已有近300万株椰树被危害(三)植物检疫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四)植物检疫的主要内容对外检疫:防止将危险性病、虫、杂草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由国外传入或由国内传出。
也就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危险性病、虫、草的传播蔓延。
给我们的启示:出境时不要携带水果等活的植物产品国内检疫:当危险性病、虫、杂草已由国外传入或在国内局部地区发生,将其限制、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传播蔓延到未发生的地区,并采取措施,力争彻底肃清。
各级植物检疫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昆虫名录(一类)1、菜豆象2、墨西哥棉铃象3、地中海实蝇4、松突圆蚧5、咖啡果小蠹6、苹果蠹蛾7、马铃薯甲虫8、棕榈象9、欧洲榆小蠹10、谷斑皮蠹二、环境防治法(一)定义:通过改变某些环境因子,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抑制或减轻害虫的发生。
(二)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非生物环境因子(如气候因子等)生物类环境因子(如作物等)(三)环境防治的方法1、选用抗虫品种如:转Bt抗虫棉2、改变耕作栽培制度如:切断害虫的食物链3、恶化害虫的生境如:改造飞蝗的发生地4、搞好环境卫生如:对卫生害虫的防治(四)环境防治法优缺点优点:1、是贯彻预防为主的主动措施2、对一些害虫的防治效果好3、不污染环境缺点:1、有的措施有明显的地域性2、不能作为应急措施,在害虫暴发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三、物理机械防治法(一)定义: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光、电、色、温湿度等及机械设备来防治害虫的方法(二)物理机械防治的方法1、直接捕杀直接用人工或用简单器械捕杀害虫2、诱集法灯光诱杀、黄色粘虫板诱集蚜虫3、阻隔法防虫网、树干刷白、果实套袋4、温、湿度的利用夏季曝晒粮食、开水浸泡种子、冷冻保存5、利用辐射能、高频电流、红外线、激光(三)物理机械防治的优缺点优点:1、有些方法作用特殊,能杀死隐蔽为害的昆虫2、对环境无污染缺点:1、有些方法需花较多的劳力或巨大的费用2、有些方法对人、动物和天敌也不安全四、化学防治法定义:利用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来防治害虫生物活性:直接杀死、忌避、拒食、不育(二)杀虫剂的作用方式1、触杀作用2、胃毒作用3、内吸作用4、熏蒸作用(三)杀虫剂类型1、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DDT) 、六六六、灭蚁灵2、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甲胺磷、辛硫磷等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西维因、叶蝉散、灭多威、呋喃丹等4、有机氮类杀虫剂杀虫脒、杀虫双5、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溴氢菊酯(敌杀死)、氰戊菊酯(速灭杀丁)6、熏蒸剂溴甲烷、氯化苦、磷化铝等7、其他类型无机杀虫剂:砒霜氯化烟碱类:吡虫啉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锐劲特)(四)化学防治的优缺点优点:1、杀虫作用快,效果好2、使用方便,不受地区和季节性局限3、适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缺点:3R问题:Residue(残留)Resistance(抗药性)Resurgence(再猖獗)北方棉区的棉蚜和南方蔬菜地的小菜蛾,它们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达到万倍以上。
(五)合理使用化学农药1、安全与防治效果2、保护天敌a:选择药种b:改进药剂使用方法c:按新的防治指标施药3、防止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a:尽量少用农药b:交替使用农药c:农药的混用(复配剂)五、生物防治法(一)定义狭义: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广义: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防治害虫(二)生物防治的历史国内诗经: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巢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巢同卖。
蚁赤黄色,大于常蚁。
南方柑桔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
”黄猄蚁保护青蛙筑巢引燕养鸭治虫国外1888年,美国加州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控制柑桔吹绵蚧获得极大成功。
(三)生物防治的方法1、天敌昆虫的利用1)天敌昆虫的种类捕食性天敌种类: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虫虻、猎蝽、胡蜂、步甲等寄生性天敌种类:膜翅目(寄生蜂)双翅目(寄生蝇)2)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的主要途径A、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保证天敌安全越冬等B、天敌昆虫的人工大量繁殖和释放例:我国在赤眼蜂的利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繁蜂用虫卵的选择:麦蛾、米蛾(小卵)蓖麻蚕卵、柞蚕卵(大卵)历史上曾成功用于防治甘蔗螟和松毛虫机械化大量繁殖(人造卵)目前每年应用的面积近100万公顷C、引进天敌昆虫国外澳洲瓢虫被引入许多国家控制吹绵蚧的危害国内澳洲瓢虫孟氏隐唇瓢虫苹果绵蚜日光蜂引进“姬蜂”防治椰心叶甲2、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1)蜘蛛农田蜘蛛的保护利用是农业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鱼类鱼类治蚊3)两栖动物4)鸟类50%鸟类为食虫类益鸟的保护:禁止捕猎、人工挂巢招引3、病原微生物的利用1)细菌已知的约有90余种苏云金杆菌(B.t.)─第一大生物杀虫剂2)真菌已知虫生真菌有500多种常用的有:白僵菌、绿僵菌等东北地区应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南方地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均取得显著效果3)病毒约有300种病毒80%的寄主为鳞翅常用有: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我国作为防治棉铃虫的措施之一目前在南方蔬菜害虫的防治上应用较广4)原生动物微孢子虫防治蝗虫5)线虫斯氏线虫异小杆线虫第二大生物杀虫剂索科线虫4、生物农药的利用1)抗生素阿维菌素─第三大生物杀虫剂2)昆虫信息素性诱剂3)昆虫生长调节剂保幼激素类似物蜕皮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4)植物杀虫剂植物代谢产生的一些有毒的次生物质:生物碱、糖苷类、醌类、酚类等我国有毒植物有1000多种如:印楝0.3%印楝素乳油植物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混用(四)生物防治的优缺点优点:1.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极少2.对某些害虫可达到长期抑制的作用3.有些天敌资源丰富、使用成本较低缺点:1杀虫作用缓慢2多数天敌的控害范围较窄对多种害虫同时并发时难以奏效3有些天敌的人工繁殖技术难度较高(五)害虫生物防治的现状在国外非常重视生物防治在国内,生物防治偏重于“治”(如生物农药的利用等),而忽视了“防”(即传统的生物防治)第二节害虫防治的原则——综合治理二、综合治理的概念:是对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系统,按照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关系,利用天敌和适当的技术及方法,尽可能不矛盾,使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之下。
三、综合治理的基本要点1、基础哲学是容忍哲学、共存哲学2、在对待化学防治的态度上,主张节制用药3、强调充分发挥自然因素对害虫的调控作用,十分重视生物防治和环境防治4、防治害虫只有在为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于防治费用时才有必要采取防治措施,以达到成本低、收益高的目的5、着重以生态学为原则作为指导害虫防治的策略,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优良的生态系统三个基本观点: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环境保护观点第三讲昆虫与农业生产第一节农业害虫的为害一、农业害虫种类多水稻害虫380多种棉花害虫250多种棉花害虫250多种二、农业害虫的为害1、造成农作物产量的损失在我国,每年因农业害虫为害造成的损失为:粮食5~10% 棉花20%全世界每年因农业害虫为害造成的损失达两千亿美元在害虫大爆发的年份,甚至造成作物绝产2、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在我国,每年生产销售的农药中约70%为杀虫剂,且基本上是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给农业生产增加的费用近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