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网络安全报告

合集下载

千锋网络安全教程:第5章、扫描与密码暴破-千锋_各类服务密码爆破

千锋网络安全教程:第5章、扫描与密码暴破-千锋_各类服务密码爆破

口令破解口令安全威胁- 概述现在很多地方都以用户名(账号)和口令(密码)作为鉴权的方式,口令(密码)就意味着访问权限。

口令(密码)就相当于进入家门的钥匙,当他人有一把可以进入你家的钥匙,想想你的安全、你的财务、你的隐私、害怕了吧。

例如网站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个人电脑、QQ、邮箱等等- 口令安全现状@ 弱口令类似于123456、654321、admin123 等这样常见的弱密码。

@ 默认口令很多应用或者系统都存在默认口令。

比如phpstudy 的mysql 数据库默认账密[root/root],Tomcat 管理控制台默认账密[tomcat/tomcat]等。

@ 明文传输比如http、ftp、telnet 等服务,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流都是明文的,包括口令认证信息等。

这样的服务,就有被嗅探的风险。

破解方式- 暴力破解暴力破解就是利用所有可能的字符组成密码,去尝试破解。

这是最原始,粗暴的破解方法,根据运算能力,如果能够承受的起时间成本的话,最终一定会爆破出密码。

下表是下图为用真空密码字典生成器,生成的1到8位数的小写字母和数字字典,约占用空间。

- 字典破解如果能通过比较合理的条件,筛选或者过滤掉一些全字符组合的内容,就会大幅降低爆破的成本。

我们把筛选出的密码组合成特定的字典。

在用字典爆破密码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做有可能会漏掉真正的密码。

密码字典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 弱口令字典比如123456,admin 等这样的默认口令或弱口令。

@ 社工字典人们在设置密码的时候,往往为了便于记忆,密码的内容和组合会与个人信息有关,比如常见的密码组合“名字+生日”。

社工字典更具针对性,准确率也比较高。

下图为,根据提供的用户信息,使用亦思社会工程学字典生成器生成的用户可能使用的密码,通过此字典进行密码破解。

@ 字符集字典如果能确定密码的字符集合,也将大大降低爆破的成本。

windows口令破解- windows口令远程爆破如何防止NTscan 扫描?secpol.msc本地策略-->安全选项-->网络访问:本地账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属性-->仅来宾模式。

网络信息安全自评估报告

网络信息安全自评估报告

网络信息安全自评估报告网络信息安全自评估报告第一章引言1. 研究目的2. 报告范围3. 报告前提第二章背景信息1. 公司/组织概述2. 网络安全政策与标准3. 系统架构第三章网络攻击表现1. 网络攻击类型a. 未授权访问b. 恶意代码攻击c. 拒绝服务攻击d. 数据泄露2. 网络攻击事件记录与分析第四章信息系统安全建设1. 安全策略和规划2.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3. 传输安全与数据加密4. 网络设备与防火墙配置5. 安全漏洞管理和修复6. 网络监控与事件响应7. 网络培训与意识提升第五章网络安全风险评估1. 安全威胁分析2. 漏洞扫描与风险评估3. 安全控制效能评估4. 安全风险等级评定与报告5. 安全改进建议与措施第六章合规性评估1. 法律法规概述2. 隐私保护合规性3. 数据处理合规性4. 平台安全合规性5. 网络服务合规性附件:________附件一:________攻击事件记录附件二:________安全控制效能评估报告附件三:________安全风险等级评定报告附件四:________合规性评估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数据隐私●指个人或组织对其拥有的一切数据享有保密和控制的权利。

2.未授权访问●指在没有合法授权的情况下,试图访问受限制的信息系统或数据。

3.恶意代码攻击●指利用、蠕虫等恶意软件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破坏的行为。

4.拒绝服务攻击●指通过发送大量请求或占用系统资源等手段,使信息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的攻击行为。

5.数据泄露●指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敏感数据被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或机构。

6.安全策略●指组织制定的关于网络安全的目标、原则、政策和规定的综合体系。

7.身份认证●指通过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来确认其合法性和权限范围的过程。

8.防火墙●指设置在网络边界上的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9.安全漏洞●指存在于信息系统中的疏漏和弱点,可能被攻击者利用来进行非法访问或攻击的风险。

网络安全课程,第5章 防火墙技术讲稿(三)

网络安全课程,第5章 防火墙技术讲稿(三)

1、屏蔽主机体系结构(主机过滤体系结构)
在主机过 滤体系结构 中提供安全 保护的主机 仅仅与内部 网相连。 主机过滤 结构还有一 台单独的路 由器(过滤 路由器)。 在这种体 系结构中, 主要的安全 由数据包过 滤提供,其 结构如右图 所示。
屏蔽主机体系结构(主机过滤体系结构)
在屏蔽主机防火墙结构中,分组过滤路由器或 防火墙与Internet相连,对数据包进行过滤。 同时一个堡垒机安装在内部网络,通过在分 组过滤路由器或防火墙上过滤规则的设置, 使堡垒机成为Internet上其它节点所能到达的 唯一节点,这确保了内部网络不受未授权外 部用户的攻击。

补充教学内容: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重 点: 1:屏蔽主机体系结构 重 点: 2:双宿主机防火墙 重难点: 3:被屏蔽主机防火墙 重难点: 4:被屏蔽子网防火墙 难 点: 5:分布式防火墙体系结构 6:防火墙的分类 7:防火墙的性能及选购 8:防火墙技术的敝端 9: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趋势 10:实训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概述
内部路由器(也叫阻塞路由器)
内部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部网免受来自外
部网与参数网络的侵扰,内部路由器为用户的防火墙执行大 部分的数据包过滤工作。它允许从内部网络到Internet的有 选择的出站服务。这些服务使用户的站点能使用数据包过滤 而不是代理服务 。 滤工作,它允许某些站点的包过滤系统认为符合安全规则的 服务在内外部网之间互传。根据各站点的需要和安全规则, 可允许的服务是以下这些外向服务中的若干种,如:Telnet、 FTP、WAIS、Archie、Gopher或者其它服务。 部网之间传递的各种服务和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传递的各种 服务不完全相同,即内部路由器所允许的在堡垒主机(在外 围网上)和用户内部网之间的服务,可以不同于内部路由器 所允许的在Internet和用户内部网之间的服务。

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指南

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指南

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指南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 (3)1.1 网络安全基本概念 (3)1.2 网络安全威胁类型 (3)2.1 网络安全事件分类 (4)2.2 网络安全事件监测 (5)2.3 网络安全事件评估 (5)第三章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组织 (6)3.1 应急组织架构 (6)3.1.1 组织架构设立 (6)3.1.2 组织架构职责 (6)3.2 应急预案制定 (6)3.2.1 预案编制原则 (6)3.2.2 预案内容 (7)3.3 应急队伍培训 (7)3.3.1 培训目标 (7)3.3.2 培训内容 (7)3.3.3 培训方式 (8)第四章网络安全事件预警 (8)4.1 预警系统构建 (8)4.1.1 构建原则 (8)4.1.2 构建内容 (8)4.2 预警信息发布 (8)4.2.1 发布原则 (8)4.2.2 发布渠道 (9)4.3 预警措施实施 (9)4.3.1 预警响应 (9)4.3.2 预警培训与宣传 (9)4.3.3 预警系统评估与优化 (9)第五章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10)5.1 事件报告 (10)5.2 事件确认与分类 (10)5.2.1 事件确认 (10)5.2.2 事件分类 (10)5.3 事件应急处理 (10)5.3.1 启动应急预案 (10)5.3.2 临时处置措施 (10)5.3.3 调查取证 (11)5.3.4 处理攻击源 (11)5.3.5 恢复业务运行 (11)5.3.6 信息发布与沟通 (11)5.3.7 总结与改进 (11)第六章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技术 (11)6.1 系统隔离与恢复 (11)6.1.1 系统隔离 (11)6.1.2 系统恢复 (11)6.2 漏洞修复与加固 (12)6.2.1 漏洞修复 (12)6.2.2 系统加固 (12)6.3 数据备份与恢复 (12)6.3.1 数据备份 (12)6.3.2 数据恢复 (12)第七章网络安全事件信息共享与协作 (13)7.1 信息共享机制 (13)7.1.1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13)7.1.2 制定信息共享标准 (13)7.1.3 明确信息共享责任 (13)7.2 协作单位沟通 (13)7.2.1 建立沟通渠道 (13)7.2.2 制定沟通计划 (14)7.3 跨部门协作 (14)7.3.1 明确协作职责 (14)7.3.2 制定协作流程 (14)第八章网络安全事件后续处理 (14)8.1 事件原因分析 (14)8.1.1 事件调查 (14)8.1.2 原因分析 (15)8.2 责任追究与整改 (15)8.2.1 责任追究 (15)8.2.2 整改措施 (15)8.3 应急响应总结 (15)8.3.1 总结报告 (15)8.3.2 修订应急预案 (16)8.3.3 信息化建设与安全防护 (16)第九章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16)9.1 演练策划与组织 (16)9.1.1 策划目标 (16)9.1.2 演练内容 (16)9.1.3 演练组织 (17)9.2 演练实施与评估 (17)9.2.1 演练实施 (17)9.2.2 演练评估 (17)9.3 演练结果分析与改进 (17)9.3.1 结果分析 (17)9.3.2 改进措施 (18)第十章网络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18)10.1 应急体系架构 (18)10.1.1 架构设计 (18)10.1.2 功能模块 (18)10.1.3 技术支撑 (18)10.2 应急资源整合 (18)10.2.1 资源分类 (18)10.2.2 资源整合机制 (18)10.2.3 资源整合平台 (18)10.3 应急能力提升 (19)10.3.1 人才培养与选拔 (19)10.3.2 技术研发与创新 (19)10.3.3 演练与评估 (19)10.3.4 国际合作与交流 (19)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1.1 网络安全基本概念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其数据,防止其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受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及可用性。

小学校园网络安全自检自查报告

小学校园网络安全自检自查报告

小学校园网络安全自检自查报告小学校园网络安全自检自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小学校园网络安全自检自查报告1接县教育局及我镇中心学校的通知,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迅速按《镇雄县教育局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通知》对我校教育信息、远程教育项目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从校长到分管领导团结协作,把搞好我校教育信息、远程教育项目管理及信息安全当做大事来抓。

为了规范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系统的安全,我校成立了安全组织机构,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了备案制度,强化各项电教设备的使用管理,营造出了一个安全使用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校园环境。

下面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成立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管理工作,我校成立由校长领导负责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学校电教管理员成员:各班班主任分工与各自的职责如下:校长长为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电教管理员负责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文件的接收工作及网络维护和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安全制度,确保远程教育项目设施工作有章可循,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校内的教师、学生。

为保证学校计算机局域网网络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规范学校教师、学生使用行为,我校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出了适合我校的《AA中学远程教育设施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建立了《AA中学计算机教室和教师办公用机上网登记和日志留存制度》、《上网信息监控巡视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等相关制度。

除了这些规章制度外,我们还坚持了对我校的远程教育项目设施随时检查监控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安全。

个人网络安全自查报告范文(精选8篇)

个人网络安全自查报告范文(精选8篇)

个⼈⽹络安全⾃查报告范⽂(精选8篇)个⼈⽹络安全⾃查报告范⽂(精选8篇)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段时间的⼯作已经结束了,回⾸这段时间的⼯作,存在的问题⾮常值得总结,为此⼀定要做好总结,写好⾃查报告喔。

那么⾃查报告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是⼩编整理的个⼈⽹络安全⾃查报告范⽂(精选8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个⼈⽹络安全⾃查报告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开展重要信息系统和重点⽹站⽹络安全保护状况⾃检⾃查⼯作的通知》⽂件精神,为进⼀步做好我院⽹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查⼯作,提⾼安全防护能⼒和⽔平,预防和减少重⼤信息安全事件的发⽣,切实加强⽹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作,创造良好的⽹络信息环境。

近期,我院进⾏了信息系统和⽹站⽹络安全⾃查,现就我院⽹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查⼯作情况汇报如下。

⼀、⽹络与信息安全⾃查⼯作组织开展情况 (⼀)⾃查的总体评价 我院严格按照公安部对⽹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检查⼯作的要求,积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作责任,完善各项信息系统安全制度,强化⽇常监督检查,全⾯落实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作。

今年着重抓了以下排查⼯作。

⼀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和电源连接等;⼆是⽹络安全,包括⽹络结构、互联⽹⾏为管理等;三是应⽤安全,公⽂传输系统、软件管理等,形成了良好稳定的安全保密⽹络环境。

(⼆)积极组织部署⽹络与信息安全⾃查⼯作 1、专门成⽴⽹络与信息安全⾃查协调领导机构 成⽴了由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络管理组成的信息安全协调领导⼩组,确保信息系统⾼效运⾏、理顺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信息化安全等级建设。

2、明确⽹络与信息安全⾃查责任部门和⼯作岗位 我院领导⾮常注重信息系统建设,多次开会明确信息化建设责任部门,做到分⼯明确,责任具体到⼈。

3、贯彻落实⽹络与信息安全⾃查各项⼯作⽂件或⽅案 信息系统责任部门和⼯作⼈员认真贯彻落实市⼯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各项⼯作⽂件或⽅案,根据⽹络与信息安全检查⼯作的特点,制定出⼀系列规章制度,落实⽹络与信息安全⼯作。

第5章 身份认证与网络安全

第5章 身份认证与网络安全

(1)用户A选取时间戳tA,表示消息生成时间和期满时间,被用 来防止信息传递的延迟以抗重放;生成一个非重复的随机数rA (rA用来抗重放攻击)及密钥kA,A用自己的密钥kA加密 {tA ,rA,B}即{tA ,rA,B}kA。并将它发送给B。 (2)B收到消息后执行以下动作:获取A的X.509证书,并验证 证书的有效性,从A证书中提取A的公开密钥信息,验证A的身 份是否属实,同时检验消息的完整性;检查B自己是否是消息 的接收者;验证时间戳tA是否为当前时间,检查rA是否被重放; 最后B生成一个非重复的随机数rB(作用与rA相同),并向A 发送消息: {rB,tB,A,rA}kA。 (3)A收到消息后执行以下动作:获取B的X.509证书,并验证 证书的有效性,接着从B的证书中提取B的公开密钥,验证B的 公开密钥,验证B的身份,同时检验消息的完整性;检查A自己 是否是消息的接收者;验证时间戳tB是否为当前时间,并检查rB 是否被重放。
协议的目的是由KDC为A、B安全地分配会话密钥 KS,A在第②步安全地获得了KS,而第③步的消 息仅能被B解读,因此B在第③步安全地获得了KS , 第④步中B向A示意自己已掌握KS,N2用于向A询 问自己在第③步收到的KS是否为一新会话密钥, 第⑤步A对B的询问作出应答,一方面表示自己已 掌握KS,另一方面由f(N2)回答了KS的新鲜性。 可见第④、⑤两步用于防止一种类型的重放攻击, 比如敌手在前一次执行协议时截获第③步的消息, 然后在这次执行协议时重放,如果双方没有第④、 ⑤两步的握手过程的话,B就无法检查出自己得到 的KS是重放的旧密钥。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5.1.1身份认证技术简介 G.J.Simmons在1984年提出了认证系统的 信息理论。他将信息论用于研究认证系统的 理论安全性和实际安全问题,也指出了认证 系统的性能极限以及设计认证码所必须遵循 的原则。

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指南

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指南

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指南第1章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概述 (3)1.1 网络安全风险定义与分类 (3)1.1.1 定义 (3)1.1.2 分类 (3)1.2 网络安全风险防控策略与体系 (3)1.2.1 防控策略 (4)1.2.2 防控体系 (4)第2章网络安全风险识别 (4)2.1 网络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4)2.1.1 文档审查 (4)2.1.2 安全漏洞扫描 (5)2.1.3 安全审计 (5)2.1.4 威胁情报分析 (5)2.1.5 安全风险评估 (5)2.2 网络安全风险识别工具与流程 (5)2.2.1 工具 (5)2.2.2 流程 (5)第3章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6)3.1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6)3.1.1 基础设施安全 (6)3.1.2 数据安全 (6)3.1.3 应用安全 (6)3.1.4 管理安全 (6)3.1.5 法律法规与合规性 (6)3.2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 (7)3.2.1 评估方法 (7)3.2.2 评估流程 (7)第4章网络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7)4.1 技术措施与安全管理 (7)4.1.1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7)4.1.2 数据加密与身份认证 (7)4.1.3 安全漏洞管理 (7)4.1.4 网络安全监控与审计 (8)4.2 网络安全风险控制策略制定 (8)4.2.1 风险识别与评估 (8)4.2.2 风险控制策略设计 (8)4.2.3 风险控制策略实施 (8)4.2.4 风险控制策略持续优化 (8)第5章网络安全风险监测 (8)5.1 网络安全监测技术 (8)5.1.1 流量监测技术 (8)5.1.3 恶意代码监测技术 (9)5.2 安全事件监测与预警 (9)5.2.1 安全事件监测 (9)5.2.2 安全预警 (9)第6章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10)6.1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流程 (10)6.1.1 目标与原则 (10)6.1.2 应急响应流程 (10)6.2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团队建设 (10)6.2.1 团队组织结构 (10)6.2.2 团队职责与分工 (10)6.2.3 团队建设要求 (11)第7章网络安全风险管理 (11)7.1 网络安全风险量化管理 (11)7.1.1 风险量化原则 (11)7.1.2 风险量化方法 (11)7.1.3 风险量化过程 (11)7.2 网络安全风险控制效果评估 (12)7.2.1 控制措施制定 (12)7.2.2 控制措施实施 (12)7.2.3 控制效果评估 (12)7.2.4 持续改进 (12)第8章网络安全培训与文化建设 (12)8.1 网络安全意识培训 (12)8.1.1 培训目标 (12)8.1.2 培训内容 (13)8.1.3 培训方式 (13)8.2 网络安全技能培训与文化建设 (13)8.2.1 技能培训目标 (13)8.2.2 技能培训内容 (13)8.2.3 技能培训方式 (13)8.2.4 网络安全文化建设 (13)第9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14)9.1 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14)9.1.1 立法背景与现状 (14)9.1.2 主要法律法规 (14)9.2 网络安全相关标准与规范 (14)9.2.1 国家标准 (14)9.2.2 行业标准 (15)9.2.3 地方标准与团体标准 (15)第10章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案例分析 (15)10.1 典型网络安全事件分析 (15)10.1.1 DDoS攻击事件分析 (15)10.1.3 网络钓鱼事件分析 (15)10.2 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成功案例解析 (15)10.2.1 企业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案例 (15)10.2.2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案例 (16)10.2.3 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案例 (16)10.3 网络安全风险防控经验总结与启示 (16)10.3.1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16)10.3.2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培训 (16)10.3.3 技术手段在网络安全风险防控中的应用 (16)10.3.4 跨部门协同防控网络安全风险 (16)10.3.5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16)第1章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概述1.1 网络安全风险定义与分类1.1.1 定义网络安全风险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协议以及人为操作等因素存在的安全漏洞,可能导致信息系统遭受攻击、数据泄露、业务中断等威胁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