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种新测量
南昌厚田沙漠生态旅游的生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南昌厚田沙漠生态旅游的生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浅谈生态旅游与南昌厚田沙漠(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指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
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的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二)、简介南昌厚田沙漠南昌厚田沙漠位于新建县厚田乡南部,有13万亩沙漠化的土地,是亚热带最大的风沙化土地。
位于江南水乡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是“绿洲中的沙漠”,置身其中,既能领略沙漠的广袤无垠与粗犷,又能感受江南水乡的婉约朦胧,其独特景观全国独有,作为旅游资源有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厚田沙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因河流冲积淤积而成近代或现代河漫滩沙滩沙洲;另一种为分布在赣江西岸一、二级阶地上高低不平,起伏较大的沙岗或沙山。
(三)、南昌厚田沙漠的成因厚田风沙化是因为环境退化和部分人为因素1、充足的沙源是沙漠形成的关键,在江河水流的搬运和堆积作用下,江边江底的沉积物越来越多,为形成沙漠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2、因赣江下切,致使两岸抬升,导致江河断流,江底干涸、裸露,地下水位下降,土质退化。
3、因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地面失去覆盖,疏松裸露的沙质地表在旷古不息的季风吹蚀作用和水力作用下形成。
4、不合理利用土地,破坏森林植被,过度樵采,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灌溉,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造成土地风沙化和耕地次生盐渍化。
(四)、生态旅游与南昌厚田沙漠由以上背景可以得知,南昌厚田沙漠的形成一部分是因为环境原因,另外人为因素也是很大的一部分。
而这两种因素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都会使土地风沙化越来越严重,破坏生态。
因此发展生态旅游,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各界的义务。
当今南昌厚田沙漠的旅游模式已经是生态旅游模式了,但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生态旅游的开展并不顺利。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作者:蒋宁白文周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11期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包括自然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文化指标,但由于具体旅游景区复杂而独特的特点和需求,这一指标体系也会随之变化。
西递古村落以及九华山等历史人文景观,既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珍宝。
在注重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注意旅游资源的保护,防止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给人文自然景观造成破坏。
因而须引导客流量合理分布,加强交通、住宿、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注重发挥舆论宣传引导等,这都是提升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重要途径。
引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渐参与的一项重要活动。
然而,旅游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旅游地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果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序的控制,旅游经济的无序发展还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造成破坏,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困扰,游客的满意度也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当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引导着研究者开始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压力这一课题。
安徽省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大省,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风景区,也有佛教名山九华山,以及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古村落风景区,研究安徽省典型旅游景点的环境承载力,对探索科学的旅游发展路径,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环境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环境承载力和旅游环境容量一般作为同义词在使用,尽管研究者一开始将二者稍作区别,强调前者包含的内容更多,但现在基本不作特别区分。
(一)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分析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从最初单一的从自然环境出发,也转向后来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目前,学界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达成的基本共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要素没有遭到破坏,以及游客的满意度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时,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容纳的最大游览人数。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2 Lba f u a nvrt,C a gh 4 0 8 , hn ) . irr o n nU ie i y H s y h nsa 10 2 C i a
Absr c Rii g t u im n usr a r u h o b i u n u n e o n io t a t: sn o rs i d ty h d b o g ts me o vo s if e c n e v rnme ts n hr n u l t c - l n y c o o sy wi e o h no c d v lp n fe e o n r n t rd.Ec mi e eo me to v r c u ty i hewo l y o—t u im st i r n ft u im v l p n .The r ・ o rs i he ma n te d o o rs de eo me t e s a c x l r d de eo e r h e p o e v lpme ta d d s u s d te d fe vr nme tlc ry n a c t fe o—tu im .Th e e r h n n ic s e r n so n io n a a r i g c pa i o c y o rs ers ac
L h n - I Z o g WU,BU a -o g, ANG n Xi n r n W Bi
宁波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般 学者称 之 为旅 游环 境 容量或 旅游承 受 能 力
。
nH
关于 旅游 容 量 的内涵 目前仍 没有 一个 统一 的
式 中: EB E C: 生 态 环 境 承 载 力 取 决 于 3 个 分 量 , 值;
说法 ,其技术测量模型也仅处于定性描述阶段 。 本 文 采 用 崔 凤 军 提 出 的 “ 游 环 境承 载 力 ”这 一 旅
数式 为 :
E B = nWE , E ,E ) E C mi( C A C S C () 1
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一
个 旅 游 区 所 能 容 纳 的游 客 人 数 是 有 限 度
的 , 由于游 人 的 过度 密 集会 引发 许 多 环 境 、 经 济 问题 和 社会 矛盾 ,乃 至 影 响 区域 旅 游 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因此 它 客 观 上 存 在 着 一 个 容 量 的极 限值 ,
王叶峰 ,陈铭铿
( 浙江 万 里 学 院 , 宁 波 350 ) 1 10
摘 要 :文 章系统阐述 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特 征及系统构成 ,并 以宁波市为例 ,通过测 算其生态环境
承载力 、资源 空间承载 力、居 民心理承载力和经 济承载 力进行定量分析 ,以此作为旅 游业可持续 发展 的理
S C 3 0 0 0 1 0—2 7 0 0 1 . 0 ( 人 /日 ) E = 0O O/ . 83 0 = 2 7 万
( 3)居 民 心理承 载 力 (E C 居 民心 理 承 载 PB ) 力 是 指 旅 游 目的地 居 民们 从 心 理感 知 上所 能 接 受 的旅游 者 数 量 ( / ) 。游 客过 度 密集 导 致 的 当 人 天 地 居 民排 斥 心 理 ,主 要 来 源 于 由此 引起 的 交 通 拥 挤 、物 价 指 数 上 涨 过快 、商 品供 给 不足 、 社 会 治 安不 稳 定 、环 境 污 染 ( 要 是 噪声 、 固体 废 弃 物 主 污 染 )、 对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的冲 击 过 强 、 占用 过 多 ( 水 资 源 、 电力 资 源 、生 存 空 间等 ) 。 对 如 于远 离居 民点 的旅游 地 可 以视 为无 穷大 。 ( 4)经 济承 载 力 (E C 某 一 旅 游 地 综 合承 DB ) 载 能 力 大 小 取 决 于 旅 游 经 济 条 件 , 即满 足 游 客 的 衣 食 住 行 等 基 本 生 活 条 件 。 经 济 承 载 力 主 要 包 括 主 副 食供 应 、旅 馆 床 位 、 水 、 电、 煤 气 、热 力 、 电话 、交 通 车 辆 、停 车 场 等 诸 方 面 的 供 给 水 平 所 能承 载 的旅游 者人 数 ,其 计算 公式 为 :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1.旅游线路的环境日容量、面积、密度,或者完整的计算方法:目前国内的旅游容量计算大多是用这种方法。
2.分地区景区容量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实测数据和游客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数据难以获得,这种计算方法缺乏普适性。
3.根据密度、流量、周转时间计算日容量:该方法主要用于线形景区,利用合理的道路长度和人均流量计算全天合理接待游客数量。
4.以约束因素为指标计算容量:这种计算方法能更好地表达景区的实际容量和景区游客的流通量。
事实上,空间是密度测量的主要瓶颈。
5.公园游客容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C=A/Am其中:C——公园游客容量(人);A——园区总面积();Am——公园游客平均占用面积(平方米/人)扩展数据:“游客容量”介绍:1.游客容量是指旺季同一时间公园内的游客数量。
公园游客容量是决定公园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基础。
通过控制游客数量,可以避免公园游客超容量入园造成的人身伤害、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2.园区游客量随季节、节假日、工作日变化,一天内有高峰和低谷;一般节日最多,其次是旅游旺季和周日。
旺季假期相对少,淡季假期最少,一天有高峰有低谷。
确定公园游客容量的标准是旺季的周日高峰,这是公园发挥功能的主要时间。
Ⅱ 旅游容量的定义和分类旅游承载力,又称旅游承载力。
它指的是从生态中获得的环境容量。
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地理范围内,居民对自然文化环境、旅游设施设备、社会经济环境和旅游目的地所能承受的游客规模和强度以及相关活动的最大价值。
包括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社会容量和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容量的基本类型:1旅游心理(感知)能力:当旅游者在某一地区从事旅游活动时,该地区可以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情况下容纳最大数量的旅游活动。
旅游资源容量: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旅游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在景区规划中的应用_以武汉大富庵旅游地为例

TIAN Hong, SUN Yu- jun
(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 act: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tourism areas ex ploitation and planning,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be introduced . The forecast of tourism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ourism area life cycle, is an innovation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reas. In this paper, the theories of tourism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and tourism area life cycle were applied to make a pilot study of exploitation and planning in Dafu’an tourism area. Key wor ds: tourism area; life cycle; tourism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Dafu’an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

容, 是实现生态旅游 与环 境保护和谐发展 的一 种有效途径 。 1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 力的概念及 内涵 11 生态旅游 环境 系统 . 从 生 态学 的角 度来 说 , 生态 旅游 环境 系统 除了包含一 般 生态 系统 中 的生物 和非 生物 2大 部
Absr c T r u h a ay ig tee oo rs e vrn na ytm .ti t d i dt r vd h o c p n o n tt n o c tuim n ta t h o g n lzn h c tu im n i me tls se o h ssu yame o p o ie tec n e ta d c n oai fe oo rs e — o
摘要 在 分析生 态旅 游环境 系统的 基础上 , 出了生态旅 游环境 承栽力 的概 念和 内涵, 提 并对生 态旅 游环境 承载 力与旅 游环境 容量 、 游 旅 环境 承栽力 2个相关概 念的相 关性进行 了分析 , 出生态旅游环境 承栽 力是 解决 生态旅 游开发 与环境 保护 矛盾的 有效 途径 , 旅游 景 指 是 区有序 、 有节制发展 的科 学依据 : 关键 词 生态旅 游; 环境 承载 力; 内涵; 关性分析 相 中图分类号 F 9 .9 5 29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0 1 — 6 l 2 0 )8— 3 0 0 5 7 6 1( 0 9 0 0 86— 3
域 内生态系统 的体 验和感知 的需求 , 又满足其 自身维 护系统
平 衡的能力 。即生态旅 游 活动 所涉 及到 地域 范 围 内 自然 一
经济 一 社会复合 生态旅 游环 境 系统 的资 源及 功能 对生 态旅 游活动所带来 的各种影响 的承受能力 , 是生态旅游 环境 也就
(完整版)生态承载力评价

生态承载力评价一、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性。
1、生态承载力:指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和生物生存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生态服务能力,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容能力。
或是指:在不削弱某一地区的生产能力的情形下,该区域所能持续支持某一种群的最大生物数量。
用生态足迹来衡量时,指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一个区域所拥有的生物生产性空间的总面积。
自然环境资源财富来自地球生物圈作用,推动生物圈物质循环的能源有3 种,即太阳辐射能、潮汐能和地热能,为避免重复计算,根据能值理论,同一性质的能量投入只取其最大值。
风能、雨水化学能和雨水势能都是太阳光的转化形式,只取其最大项雨水化学能。
海潮则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引力所引起,与太阳光性质不同,也应计入,可更新资源只取雨水化学能和海潮能。
两者的相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作为研究区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值。
2、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内涵生态承载力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层涵义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为生态承载力的支持部分;第二层涵义是指生态系统内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为生态承载力的压力部分。
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是指生态系统的弹性大小,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则分别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小;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指生态系统可维持的社会经济规模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3、生态承载力的特性(1)客观性生态承载力的客观承载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固有功能之一,这种固有功能一方面是为生态系统抵抗外力的干扰破坏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为生态系统向更层次的发育奠定了基础。
(2)可变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意义的稳定,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
所以说,生态承载力虽然客观存在,但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认为应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去积极提高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3)层次性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不仅表现为小单元的生态系统水平上,而且表现在景观、区域、地区以及生物圈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水平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一地方旅游规划指南 》中指 出@:生态旅 游在 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满足人们 对经济 、社会和审美的要求 ;它能够保护和增进
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所以本文 认 为 ,生 态 旅 游 是 在 尽 量 不 对 自然 环 境 产 生 危
20  ̄ 9 o6 q 期
( 总第 1 期)承载力进一步 探索。
1 .指 标 的 选 取
生态旅游是一种兼顾旅游地 自然环境和当地 居民权益的旅游形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 ,生态
害、同时提高当地居 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 ,进行 旅游活动的一种可持续发展 的旅游形式 。
从 生态 旅游 的定义 可 以看 出 ,生态 旅 游 是在
要。我们希望通过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量 判定 ,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依据 ,促进旅游业 实现町持续发展 。
一
、
生态旅 游 环境 承载 力
.
Ab t a t c tu i c ryn a a i st e p e s fte d v lp n fe oo rs m p p r v iig te t d t n l r . s r c :E oo rs a ri g c p ct i h r mi o e eo me to e tu im m y e h a e ,a odn r io a e h a i
生态旅游发 展到现在 已经逐渐 形成一定 规 模, 其消费支出 占据 国际旅行 支出的 2 ~4 % % ( T , 02 ,可以说 是非 常有潜 力 的旅游 活 W O 20 ) 动 。生态旅游 的概念 自 l8 年提出至今 ,各种 93 科学背景的专家在理解其要点 、充实其 内涵的基 础 ,各 抒 己 见 ,从不 同 的 角 度 对 其 进 行 诠 I 二 释 93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定义生态旅游 。19 年
6 3
维普资讯
北京第二外 国语学院学报 ( 旅游版)
资源在保证其旅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所 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 的阈值@ 。旅游环境承载力 是在旅游容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由于生态旅
游 环境承 载 力 涉及 到生 态 学 、旅 游 学 、心 理学 、
旅游环境承载 力测 量的角度 出发,避开传统的测量方 法,采 用原上海大气影响评价方法 对承载力进行分 析修 正 ,并根
据 实例对评价方法进行 比较 ,得 出结论。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 境承载力 ;上海大气影响评价
[ 中图分类号] F9 5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59(06 0 — 03 4 03 63 20 ) 9 06 —0
对旅游地的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保护 ,
因此 ,控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是生态旅游进行可 持续发展 的有利保证 。早在 12 年 ,帕克 和伯 91 吉斯首次提出承载力 的概念 : “ 某一特定环境条 件下 某 种 生 物 个 体 存 在 数 量 的 最 高 极 限” ④。 1 8 ,She e强调 ,环境承载力是 “ 9 年 7 cni r d 自然或 人造环境 系统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 ,对 人口增长的容 纳能 力” 。旅游 容量指 在某 一时 期 、某种状态或条件下 ,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旅游
目 前旅游在各 国已形成一种时尚,旅游业 也
成 为 当今 世界 第一 大产 业 和雇 工人数 第 一 的产业
“ 是具有保护 自然环境 和维护当地人 民生活双重
责任 的旅游活动” 。WT ④ O在 《 旅游 业可持续 发
、
类型 。但是 ,旅游业对其赖以存在 的环境基 础 具有较大的影响 。那么 ,如何 才能更好地解 决 旅游业 与环境之问 的矛盾 便成为许 多研究 的焦 点。而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 目前 对
[ 作者简介 ]曲小溪 (92 ) 18 一 ,男 ,大连理工 大学管 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旅 游管理 。 肖贵蓉 (97 ) 16 一 ,女 ,大连理工 大学管 理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 向为生态旅 游 。 王乐 (92 ) 18 ~ ,男 ,大连理工 大学 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
s ac t o s e i i eme s r fte e oo rs a y. a a i , n nr d c sa n w me o h c o sfo 山e 0d e r h meh d ,b gn w t t a ui o c tu im c r ig c p ct a d it u e e t d w i c me r m s h h g n h r y o h h l i le c t s h r v l t n o h n Ha , n u n e amo p ee e au i f a g i f ao S Ke r s e tu i ;c y wo d ;e oo rs m r a a i ;n le c t o p ee e au t n o h n Ha I c p ct if n e a s h r v l i f a g i g y u m a o S
维普资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旅游版)
20 年第 9期 06
( 总第 19 ) 3期
生态旅 游环境承 载力的一 种新测量
曲小溪 肖贵 蓉 王 乐
(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 162 ) 1 3 0
摘
要:生态旅 游环境 承栽力是发展 生 态旅游的评价前提 ,对 生态旅 游规划具有重要作 用和意 义。本文从 对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