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玉米增产的几项技术和措施

合集下载

典型案例 推动玉米单产提升

典型案例 推动玉米单产提升

典型案例推动玉米单产提升推动玉米单产提升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玉米单产的方法和策略。

一、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科学施肥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期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玉米产量。

二、优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优质玉米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选育和推广优质品种,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的单产。

三、合理的灌溉管理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保证玉米在关键生长阶段获得足够的水分,促进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措施的采取病虫害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

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轮作、间作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米单产。

五、适宜的密植和行距适宜的密植和行距可以增加玉米的穗数和产量,但也需要考虑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能力。

通过合理调整密植和行距,可以达到提高玉米单产的效果。

六、机械化种植和管理机械化种植和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同时也可以保证种植和管理的质量。

合理应用农机设备,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单产。

七、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包括及时除草、疏苗、追肥、中耕等。

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单产。

八、合理的收获和贮存技术合理的收获和贮存技术可以减少玉米的损失和质量降低。

采用适宜的收获时间和方法,合理贮存玉米,可以保持其品质和营养价值,提高玉米的单产。

九、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是推动玉米单产提升的重要环节。

通过提供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农民的种植技能和意识,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单产。

十、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是推动玉米单产提升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玉米种植,推动玉米单产的提高。

简述玉米增产的几项技术和措施

简述玉米增产的几项技术和措施

简述玉米增产的几项技术和措施1. 种植高产品种在玉米种植中,选择高产品种是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现在,高产、高抗性产品的研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

选择适合自己所在地区的高产品种,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

2. 合理施肥将肥料施入土壤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的关键。

在肥料的选择中,应该根据当地的种植环境,科学选择不同的肥料种类。

例如,在土壤含氮量高的地方,应使用磷、钾等其他元素的肥料,以防止氮的过度吸收,而影响玉米的发芽和生长。

选择好肥料的使用方法,定期对土壤进行补充,可以在合适的时间使玉米生产相对较高的产量。

3. 合理添加芥菜、酸模、菜籽饼等粘质性物质在进行玉米种植时,添加一些粘质性物质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芥菜和酸模等植物作物的废料是良好的有机肥料,通过添加这些物质可以增加土壤的颗粒结构,优化农业环境,并促进植物的生长。

菜籽饼则具有较高的肥力和富含氮的特性,是一种优良的肥料。

通过添加适量的粘质性物质,可使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更好,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增加。

4. 合理定植密度在种植玉米的同时,合理定植密度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控制每平方米的植株数量,可以有效地控制营养的分配,对玉米生长环境进行优化。

良好的生长条件可以使植物更好地发育和成熟,从而增加产量。

特别重要的是,合理定植密度还有助于防止病虫害的危害,提高植株免疫力。

5. 适量控制玉米株高玉米的株高对其产量和农作物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适度控制玉米株高的同时,可以使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

因此,通过适量控制玉米的株高,可以有效地增加玉米的产量。

6. 科学灌溉管理在进行玉米灌溉时,应进行科学管理。

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土壤状况和植株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偏移灌溉和滴灌,可以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

同时,在灌溉的同时,应注意减少浇水和施肥的次数,以提高效率,使玉米生产的质量更高。

结论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科学的增产技术和措施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一大挑战。

为了满足社会对玉米的需求,现在有很多高产栽培技术已经应用到玉米的种植中,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关于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良种选择良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选用高产量、抗逆性强、抗病虫害的良种才能保证丰产。

特别要注意对玉米的生长期进行合理的选择,选用矮秆、中熟的优良品种,能够让玉米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并提高产量。

二、土壤改良玉米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在土壤肥力好的地方生长更好。

在种植前要开展土壤检测,针对土壤缺失的养分合理施肥、施水、施料。

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保证玉米的生长需要养分。

三、控制深松整平在玉米生长的时候,深松整平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玉米是一种深根作物,要求土壤松软,通气性好。

在种植前期,应该及时深翻耕地,保证土壤的松软。

玉米也需要比较容易吸收的水分,整平后有助于更好地环境蓄水。

四、合理密植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内增加植株数量,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

但是密植也有其确定的原则,应该根据土壤肥力、湿度等土壤情况合理选择密植度。

一般来说,对于土壤肥力较好、水分充足的地方应该适度密植,对于土壤贫瘠、水分匮乏的地方要适度稀植。

五、种植时间玉米的种植时间也是影响产量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选择适宜的种植期能够促进播种后的玉米生长发育和成熟,从而在短时间内提高产量。

六、施肥用药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一般而言,施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效果要更好,也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玉米的产量。

还要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比如幼苗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等。

对于玉米的病虫害也要及时进行科学防治,以免影响产量。

七、合理灌溉灌溉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干旱地区,缺水的情况对玉米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及时补充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的限制,玉米产量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选优育种高产创建的首要措施之一是选用优良品种进行育种。

选择抗逆性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

通过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玉米品种。

2. 合理施肥玉米是高效利用养分的作物,因此合理施肥是增加产量的关键。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调整氮、磷、钾等养分的比例,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同时,注重有机肥的应用,提高土壤肥力。

3. 合理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高产创建非常重要。

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土壤养分利用不充分,减少产量;种植密度过高会使得单株玉米生长不良,影响产量。

因此,在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根据品种特性和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生长稳定、充分利用土壤和养分资源。

4. 病虫害防治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证玉米高产创建至关重要。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采用无公害农药、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达到病虫害控制的效果。

此外,合理轮作、合理间套等措施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种植技术措施5.1 合理耕作合理耕作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掌握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深度,确保玉米幼苗的生长正常、快速。

5.2 控制杂草杂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竞争因素,对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在播种前进行杂草清除,使用合适的除草剂,控制杂草的生长。

定期进行杂草防治,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5.3 灌溉管理适当的灌溉是玉米高产创建的重要保证。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高温、适应性强等特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适时育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的前提,选用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选择方面,应根据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选择耐旱、耐寒、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

二、适时育苗适时育苗是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育苗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适时育苗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育苗时间。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玉米种植以4月下旬-5月初为适宜育苗期,南方地区则以3月下旬-4月初为适宜育苗期。

育苗方法可以采用温床或地面育苗,育苗床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以1.2米为宜,育苗箱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

三、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密植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密植的玉米产量较稀植的玉米高出10%左右。

但密植玉米也容易引起秆薄、穗小和穗数少等问题。

因此,密植的玉米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及时调整肥料、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玉米高产和品质。

四、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施肥要根据玉米生长的阶段、土壤肥力和病虫害情况等因素进行。

一般来说,春季种植玉米需要进行基础施肥,秋季种植玉米则需要进行后补肥。

基础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和抗寒能力;后补肥以氮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五、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包括及时修剪根系、保持土壤水分、适时除草、及时除虫等。

及时修剪根系可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保持土壤水分可以保证玉米生长的需要,减少玉米的干旱和缺水情况;适时除草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时除虫可以防止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六、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简述玉米增产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简述玉米增产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良种 是增产 的内因 ,在玉米增产 中 良种的增产作用 大 约占 1 / 3 左择 上 要 注 意 以下 几 点 :
首先是要选用高纯度 的一代杂交种。越代品种 、低纯度 品种和混杂退化品种减产幅度极大 ,在生产上要杜绝使用。 种子质量要符合标准 :种子纯度 ≥ 9 8%,发芽率 ≥ 8 5%,

生 长点还在土表 以下 ,所 以去 叶后 第二天 ,植株就 会长 出 新 叶。摘叶后的玉米比不去 叶的茎秆粗 , 稳长、 秃尖减少 , 可增产 3 0%。 4 . 2折尖 在玉米全 田抽丝 中后期 ,在没 有结棒抽丝 的植 株上部 第 2片与第 3片 叶之 间用手折成折 角 ,但不能折 断 ,在折 后 4 ~ 5 d即结棒抽丝 ,被折的茎节一般 2 ~ 4 d 可恢复原状 。 经实践 ,用这种方法可使玉米 空秆 率由原来 1 5%~ 4 0%降 到2 %一 5% ,平均亩增产 1 5 - 2 5 k g 。 4 . 3 蹲苗 在玉米定苗 后到拔节前 玉米雄穗分化前进 行蹲苗 。具 体做法是 : 在 玉米苗期底墒较好的情 况下 , 采取 控制灌水 , 多次 中耕 ,扒根 晒土措施 ,促进 根系 向丛深发 展 ,并控制 地上部徒长 , 使玉米幼苗基部墩实粗壮 , 有利于抗旱防倒伏。 蹲苗指标应 掌握玉米 晴天 中午叶片卷缩 ,叶色深绿 ,午后 或傍晚叶片恢复伸展 ,第二天早晨叶尖有水珠 ,可不浇水 ; 如果叶 片下 午至次 日早晨 仍不伸展 ,叶尖也 无水珠 ,即应 结束蹲 苗 ,土壤水分应控制在 田问持水量 的 5 0 %以上 。 经过蹲 苗的玉米植株 ,茎秆粗壮 ,根 多 、入土深 ,拔 节后生长迅速 ,基部节间粗短 , 气生根多 ,雌穗出现较早 , 果穗大而穗位低 ,秃尖少 ,籽粒多 ,产量 高。 4 . 4去 雄 在玉米雄穗 刚抽 出尚未散 粉 ,用人工按一 定 比例去掉 部分植株 的雄 穗 ,玉米去雄是 一项简单易行 的增产措施 。 去雄后减少植 株养分消耗 ,把供 雄穗开花 的养 分转移到雌 穗 ,并可兼治 玉米螟 。方法是 :玉米进入抽雄 开始 的每 天 早上 , 把刚抽 出的雄穗拔掉 。 去雄 的比例可采用隔行 去雄 , 或隔 2行去 2行 ,也 可采用 同 1 行 隔株去雄 ,不 管用什 么 比例去雄 ,全 田株数不超 过 3 0%~ 5 0% ,近地边几行不 宜 去雄 ,以免影响授粉 。 4 . 5授 粉 玉米进行人 工授粉 .可 以满足果穗顶部迟 出花丝 的受 精, 克服不利 因素 的影响 , 减少秃尖 , 缺粒 , 实现粒大饱满 。 增 产 幅 度在 8%~ 1 0% 。 具 体 方 法是 :当玉 米 开 花 抽 丝 期 时 , 在 上午 9 — 1 1 时 ,用 一 长 绳 两 人 拉 着 进 行 授 粉 ,或是 做 一 丁 字尺架 ,在 田间走动触动雄穗 ,使之散粉 ,保 证迟 出花 丝 授粉。可 以隔天进行 1 次 .在 开花后期 可每天 1 次 ,进行 3 - 4次 ,即可 满足授粉 的要求 。在抽雄 、开花后及 时去掉 田间空株 , 可增加光照强度 , 减少郁蔽和水分 、 养分的消耗 , 有利于增加粒重 。 4 . 6病 虫 草 害 防 治 在玉米 生产上 ,由于各地 品种更新快 ,以及结构调 整 过 程 中栽 培 制 度 的改 革 ,病 、虫 、草 害 的发 生 情 况 必 然 会 有新 的变化 。因此 ,正确识 别病 、虫 、草 害 ,并掌握其 发 生规律 ,及 时进 行综合 防治 ,是确保玉米 高产 、稳产 、优 质 的 一项 重 要 措 施 。 ■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六、调整花期,确保相遇。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掌握两亲本的生长动态,判断是否能够花期相遇,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预测花期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叶片检查法。

具体做法是:在一般情况下,父本的未出叶比母本的未出叶多1~2片时,被视为两亲花期可能相遇。

在确知制种亲本在当地主茎上的叶片数的前提下,在制种地里选择生长有代表性的父、母本各3~5个点,每点选典型株10株,定期检查父、母本的叶片数,来判断两亲本是否生长协调,出叶数目是否相互对应,如不对应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花期调整。

调整花期的措施有:在早期,对生长慢的亲本进行偏肥偏水管理,促进发育,或用深中耕的办法抑制发育偏早的亲本;在后期,若父本抽雄晚,母本抽丝过早,应对父本结合浇水追施磷钾肥,加速雄穗发育,并剪短母本花丝,使花粉管及早到达子房进行精卵受精结合,若父本抽雄早,母本抽丝晚,应对母本浇水和追施磷钾肥,并适时偏早去雄,剪短雌穗苞叶,促使加快发育,提早抽丝,并对父本进行深中耕,抑制发育。

必要时利用人工辅助授粉补救。

七、严格去杂,提高纯度。

要在苗期、拔节期、抽雄前期进行三次去杂去劣,根据父、母本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去掉与其不相一致的杂株、弱株。

特别是大嗽叭口前期、追肥浇水阶段,植株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每2~2.5天长出一片叶,是去杂最关键时期。

采取农户自行去杂和以片为单位集体组织去杂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母本杂株不超过2‰,父本杂株不超过0.5‰。

进入7月中旬去雄工作陆续开始,此时也是玉米制种田间管理的最关键时期,采取带叶超前去雄是保证种子纯度的有效措施。

在母本雄穗打苞后期带一二片叶与雄穗一起拔出,以不超过3片叶为准。

此时雄穗主轴未木质化,去雄省力省时。

多年的实践证明,带一二片叶去雄,产量可提高3%~5%,带3片叶去雄不会造成减产。

切记拔出的雄穗及时带出田间集中压土处理,以防雄穗后熟散粉,影响种子纯度。

进入8月下旬,授粉任务完成,应及时割除父本。

提高玉米产量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提高玉米产量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提高玉米产量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农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了一系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几种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条件对于玉米的生长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1.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农民可选择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进行施用,可以直接铺施在地表,也可以与土壤混合。

2.翻耕和耕地调理农民在春季犁地时,应将土壤进行深翻,以达到通气透水的效果。

同时,可以适量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品种选择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很关键。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玉米品种。

1.早熟玉米早熟玉米品种短生周期,从播种到收货时间较短,适合种植于北方寒冷地区。

其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产量,受到农民的喜爱。

2.抗病性强的品种玉米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米产量。

三、施肥管理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几点施肥的要点。

1.基肥施用在春季犁地时,农民可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和磷酸二铵等基肥,以补充土壤的养分。

2.追肥施用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农民可以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旺盛生长期间可以适量增施氮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玉米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而病虫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农民可以选择玉米的轮作作物时,选择一些不同寄主病虫害的作物,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2.科学用药在发现病虫害时,农民应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可以根据病虫害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综上所述,通过土壤改良、合理选择玉米品种、科学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施 肥
般说遭 玉米 螟危害 的植株 比正 常植株 的粒重 降低 1 0— 20 %。 所 以在 玉 米 抽 雄 后 ,如 有 玉 米 螟 发 生 , 可 在 授 粉 结 束 后 ,在 果 穗 顶 部

喷 5 0 10 0 — 0 0倍 的敌 敌 畏 药 液 , 或是 用 敌 百 虫 粉 装 在 纱 布 袋 里 , 撤 在
足 则会 出现 白苗 病 ,因此 可对 种子 进行硫 酸 锌溶 液处 理 。锰肥 对玉
米 也 很 有 益 , 可 在 苗 期 、 生 长 盛 期 进 行 硫 酸 锰 溶 液 喷 施 。 另 外 在
运 用先 进 的生物 技术 来增 加玉 米产 量 ,已经成 为 国际玉 米产 业 的趋势 , 中国 的玉 米 种植 技术 与国 际相 比还存 在较 大 的差距 ,尤 其 是 在生 物技 术上 。所谓 的玉米 生物技 术 ,就是 将玉 米种子 进行 一 定 的 生 物 技 术 处 理 之 后 , 玉 米 种 子 能 够 抵 御 一 些 昆虫 的 危 害 ; 或 是 经 过 这样 的一 些处 理之 后 ,使得 所有 的杂 草都 能够 除掉 。随着 玉米 产 业 的发展 ,玉米 生物技 术也会 逐渐为 我国所 接受而 进入 国际化行列 。 作者 简介 : 马 天 博 ,( 一 ) 19 8 3 ,助 理农 艺师 。
2、 种 植 方 式
可 使植 株矮 化 而有 利 于抗 倒 ,减 少秃 顶 ,增 产 的效 果也 极 为显 著 。 4、秸 杆 覆盖 玉米 是喜 水作 物 ,水分 对玉米 的产 量起 着 至关重 要 的作用 ,因 此 推 广 蓄 水 保 墒 技 术 可 使 玉 米 产 量 明 显 增 加 。 利 用 秸 杆 覆 盖 技 术 能 够 使土壤减 少水分 的流 失,蓄水保 墒,增产效果 非常好 。方法 是在玉米 收获后 ,将玉米秆割倒顺行覆 盖在地 面上,每亩以 5 0 1 0 0 — 0 0公斤为 宜,越冬前施 以农家肥和 P肥深耕 。春 季玉米适 宜播期 内。在 空行靠 秸 杆两边种两行玉米 。秋收后 ,在 第一年 未盖秸杆的空行 内覆盖秸杆 , 为加快秸杆腐 烂,覆盖 田要 比常归 田多施 1 5— 2 %的氮肥 。 O
雌 穗花丝 上。
6 、 人 工 去 雄
在 玉米 开花前 期 , 以 3比 l的 比例 隔行去雄 ,可 以使养 分集 中 供 给雌 穗 ,而且 双不 影 响授粉 ,一 般可增 产 1 0~ 15% 左 右
7 、 适 时 晚 收
玉米 果穗包叶发 黄是玉米成 熟的开始,包 叶干枯 则粒重达到最 大 值 ,因此 ,在适 当的晚收情况下 ,可 以使玉米亩产量增加 l O公斤左右 。
玉米 是 当今世 界重 要 的粮食 作物 之一 ,随 着畜 牧业 及玉 米深 加 工产 业 的迅猛 发展 ,对 玉米产 量 的需 求也 在逐 年加 大 ,因此 就玉 米 如何 增 加产 量 作如 下 简述 。 1、 选种 在 生产 上 要 选 用 高产 、 抗 病 、耐 密 的 优 良玉米 杂 交 种 , 杂种 优 势 在 玉 米 产 量 中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近 些 年 中 , 紧 凑 型 玉 米 逐 渐 被 广泛用 于 生产 ,其特 点是 采 光性好 、 叶面积 指数 和生 物 学产量 高 ,种 植 密 度 可 达 到 4 0— 5000株 , 具 有 良好 的 增 产 潜 力 。 0 0
应 用 技 术
C i a c e c a d T c n l g R v e h n s i n e n e h o o y e i w
●I
马天博 张 伟 郑新伟 孙 英
( 阳 市 农 业 检 测 中 心 辽 宁 沈 阳 1 O 3 沈 1 0 4)
8 、 生 物 技 术
玉 米属 于高 产作 物 ,需肥 量 比较 大 ,在 作物 生长 的各个 生 育期 的 2 左 右 , 拔 节 期 到 大 喇 叭 口期 是 需 肥 的 最 高 峰 , 占 85% 左 右 , %
鼓 粒期 则 占 1 左 右 。施 肥 的 要 素 是 : 底 肥 、种 肥 、 追 肥 相 结 合 , 3% N 肥 、 P 肥 、 K 肥 相 结 合 , 农 肥 、 化 肥 、 生 物 菌 肥 相 结 合 。 在 正 常 旆 肥 管 理 的 基 础 上 , 在 配 以施 微 量 元 素 肥 或 是 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 , 则 增产 的效 果会 更为 显著 。苗 期玉 米对锌 的需求 较为 敏感 ,如 果不
5 、 防 治 虫 害
选择 优 良的适 当晚 熟 品种 ,运用 玉米 大垄双 行覆 膜栽 培 技术 种 植 ,其显著 特点是增 产幅度大 ,实用性 强等 。作 法是 以 9 5— 1 5 m 0 c 的大垄代 替 以前 的 65— 7 m的小垄 ,在大垄 上种双 行 ,并覆盖 一 0 c 层 宽度 为 75— 80 m的聚 乙烯 农地膜 。 同时要选用 高产 、优 质 、抗 c 性 强的 品 种 ,合 理 的 间 作密 植 ,增加 肥 料 投 入 。 因晚 熟 品 种增 产 潜 力 大 、 种植 密 度 增加 、覆 膜增 湿 作 用 好 、 土壤 温 度 提 高 、促 进 土 壤 微 生 物 的活 动 等优 势 ,使 玉 米 的产 量 明 显增 大 。此 外 ,侧 膜 栽 培 、宽 窄行 栽培 ( 宽行 80cm,窄行 40cm) 以及 间 套作 栽培 、 ( 米 套 土 豆 、 玉 米 套 大 蒜 等 ) 株 间 留苗 栽 培 等技 术 , 也 对 玉 玉 、 米 的 增产 起着 一 定 的作 用 。
[ 摘 要 ]当前玉米 需求 不 断加大 ,采 取切 实可行 的措 施可 明显 增加玉 米产 量 ,取得 良好 的经济 效益 。 [ 关键 词 ] 米 增 产 技 术 措 施 玉 中图分类号 :s 5 文献标 识码:A 文 章编号:1 0 - 4 2 1 ) - 1 卜 0 9 91 x( O 1 0 0 0 7 7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