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绿色的世界ppt课件
小班语言《绿色的世界》

小班语言《绿色的世界》xx埤城中心xxxx一、活动目标:1.理解并初步记住儿歌的内容,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乐意与同伴一起表演儿歌,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二、活动重难点:理解并初步记住儿歌的内容,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三、活动准备:1.红、黄、xx、绿四色的长方形各一张。
2.天空、小猫、蛋糕、手套、眼镜图片各一张。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今天朱老师带来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谁?出示颜色图片(红、黄、xx、绿的正方形)师:小朋友们真蛮横,绿色宝宝请我们去它家做客,它家来了许多好朋友。
(二)开始部分1.教师第一次朗诵儿歌师:小朋友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哦!2.请幼儿回忆儿歌内容教师出示幼儿记住的图片。
3.教师第二次朗诵儿歌师:这次小朋友们还听到了什么?4.幼儿尝试根据图片说一说儿歌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着图片试着说一说儿歌5.藏图片,复述儿歌请幼儿来藏其中一个图片,加大难度。
6.请个别小朋友表演儿歌(三)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绿色的世界》,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个儿歌。
五、活动反思:本节课整体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导入部分的四种颜色的长方形,幼儿的思维不变在那四个颜色。
制作的图片比较小,不能很好的引起幼儿的兴趣,可以使用白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或者可以出示两种颜色的眼镜,一个绿色的眼镜,一个红色的眼镜,请幼儿自己来猜一猜,说一说用绿色眼镜或红色的眼镜看是什么样的世界。
对于活动目标的把握不够确凿,侧重点应该更倾向于让幼儿体验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不是光会说儿歌。
可以加大本节课的难度,大胆设计尝试活动环节,并从中体验,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在设计教案时,应该根据《纲要》、《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详尽的语言发展水平,这样的活动可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绿色的世界》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绿色的世界》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多彩的世界》第三节《绿色的世界》。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绿色的概念,通过图片、故事和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绿色的物体和现象,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识别和描述绿色,了解绿色的物体和现象。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中绿色的喜爱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能够准确表达绿色的物体和现象。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对绿色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绿色卡片、绿色物品(如树叶、水果等)、多媒体课件、绿色颜料。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绿色卡片和绿色物品,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颜色,引导孩子们关注绿色的物体。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绿色的图片,如树叶、草地、青蛙等,讲解绿色的概念,让孩子们了解绿色的物体和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孩子们绿色颜料和画纸,让他们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绿色物体,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 语言表达(5分钟)邀请孩子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画中的绿色物体,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孩子们进行“绿色接力”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绿色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绿色的概念2. 绿色的物体和现象3. 绿色绘画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绿色物品,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绿色的苹果、绿色的树叶、绿色的笔筒等。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游戏等环节,让孩子们对绿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绿色,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小班语言诗歌《绿色的世界》教案

小班语言诗歌《绿色的世界》教案前言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小班教育的重点。
学习诗歌对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一首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语言诗歌《绿色的世界》,并提供相关的教学活动和方法。
诗歌简介《绿色的世界》是一首轻盈好听的语言童谣。
作者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命形态,展示了绿色的世界,让幼儿感受到环保、爱护自然的意义和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歌的内容:这是一片绿色的世界,春天,绿芽冒出土;夏天,绿树枝繁叶茂,秋天,绿箩菠萝果累累,冬天,绿色保卫生。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帮助幼儿理解和认识自然环境和各种生命形态;2.培养幼儿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材准备1.诗歌《绿色的世界》的歌曲、朗读或唱诵;2.一些有关自然环境和生命形态的图片或书籍;3.一些涂色纸、彩笔等。
教学活动活动一:《绿色的世界》朗读1.打印或手写诗歌《绿色的世界》并在课堂上进行朗读;2.正确发音和节奏感是朗读的关键,可以播放音频引导幼儿跟着唱。
活动二:感受自然环境1.准备一些有关自然环境和生命形态的图片或书籍;2.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自由发表观察心得或画出自己感受到的东西;3.通过让幼儿感受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和物资资源独立存在的生存状态,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尊重。
活动三:绿色涂色1.为幼儿提供一些涂色纸和彩笔,让幼儿在声音悦耳的音乐中感受涂色的乐趣;2.引导幼儿涂色时尝试在创作中融入环保主题;3.完成后,可以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涂色体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四:听课堂环保故事1.通过简答有趣、生动且饱含义理的课堂故事,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环保并强化幼儿环保意识;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幼儿们能够感知自然环境和各种生命形态,同时增强了对环保的重视和意识,培养并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后记语言的学习并不是枯燥的搬运知识,而是在活动和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绿色的世界》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绿色的世界》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绿色的世界》是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学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选自幼儿用书《多彩的世界》中的第二章“颜色的秘密”,详细内容围绕绿色的认知和表达,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绿色的物体。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绿色的物体,丰富他们的词汇。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绿色的物体,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重点:认识和掌握绿色这一颜色概念,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绿色的玩具、植物、图片等。
2. 学具:绿色画纸、水彩笔、彩色黏土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绿色物体,如绿色的植物、玩具等,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绿色的图片,讲解绿色的特点,让幼儿认识和理解绿色。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绿色画纸和水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绿色物体。
4. 故事分享(1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绿色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绿色的元素,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5. 儿歌学唱(10分钟)教师教唱一首关于绿色的儿歌,让幼儿在唱儿歌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绿色的认知。
6.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一个寻找绿色物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绿色的印象。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绿色的世界绿色的物体:植物、玩具、衣服等绿色的特点:清新、自然、生机勃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绿色世界。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绿色物体组成的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和描述绿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校园里的绿色植物,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认知。
《绿色的世界》小班语言活动诗歌教案

《绿色的世界》小班语言活动诗歌教案一、活动目标:1. 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学习诗歌中的绿色事物,增强幼儿对颜色的认知。
二、活动准备:1. 绿色相关的诗歌一首。
2. 绿色事物图片若干。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绿色事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绿色事物。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美。
3. 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说出诗歌中描述的绿色世界。
4. 绘画: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诗歌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绿色世界。
5. 展示和分享: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共同欣赏幼儿的作品。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画作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融入了生活。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活动准备:1. 绿色相关的诗歌一首。
2. 绿色事物图片若干。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4. 故事课件。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绿色事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绿色事物。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美。
3. 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说出诗歌中描述的绿色世界。
4. 欣赏故事: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了解绿色世界的重要性。
5. 绘画: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诗歌和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绿色世界。
6. 展示和分享: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
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共同欣赏幼儿的作品。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画作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融入了生活。
《绿色的世界》小班语言活动诗歌优质教案

《绿色的世界》小班语言活动诗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绿色的世界》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为通过一首描绘大自然中绿色的诗歌,让学生感受绿色的丰富和美好。
所选用的教材为小班语言活动诗歌教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大自然中绿色的丰富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诗歌,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绿色的感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绿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绿色植物图片、诗歌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水彩笔、绿色植物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绿色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绿色。
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绿色的东西?”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诗歌学习(15分钟)教师播放诗歌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诗歌,解释诗歌中的难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诗歌,并尝试背诵。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一首简单的绿色诗歌,进行逐句讲解。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尝试自己分析诗歌中的绿色元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观察记录表,观察身边的绿色植物,并记录下来。
每组挑选一种绿色植物,用诗歌形式进行描述。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绿色植物和创作的诗歌。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挂图:展示《绿色的世界》诗歌,标注重点词汇。
2. 绿色植物图片:贴在黑板上,标注植物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绿色”为主题,写一首小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绿色,用诗歌记录下来,进行分享和交流。
《绿色的世界》小班语言活动诗歌教案

《绿色的世界》小班语言活动诗歌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美妙,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2. 通过学习诗歌,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绿色的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和交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诗歌课件、绿色事物图片、手指谣教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适当布置绿色元素。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诗歌学习,认识和了解绿色的事物。
2. 活动难点: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和交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5分钟)1.1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谣,吸引幼儿注意力。
1.2 教师向幼儿介绍诗歌的背景和内容,引导幼儿关注绿色的事物。
2. 诗歌学习(10分钟)2.1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2 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义。
2.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诗歌中出现的绿色事物,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 实践活动(5分钟)3.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绿色事物拼图游戏,巩固幼儿对绿色事物的认识。
3.2 教师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绿色事物,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诗歌内容,让幼儿表达对绿色世界的感受。
4.2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绿色事物,拍摄照片或绘制画作,下次活动分享。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绿色主题展板,展示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作品。
3.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活动情况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活动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诗歌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关注幼儿在拼图游戏和词语描述中的表现。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绿色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情况。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诗歌《绿色的世界》(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诗歌《绿色的世界》(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诗歌《绿色的世界》一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说准你我他二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请你猜猜我是谁三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来陪我洗澡四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诗歌《绿色的世界》一【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学说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2.感知周围事物的色彩变化,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ppt。
2.红、黄、蓝、绿各色玻璃纸。
【活动流程】1.看诗歌ppt,学习诗歌。
1)展示ppt2-5图片。
师:这个图片上的是什么?(观察ppt图片2-5)这些画都是黑、白颜色的,有什么办法让它变成彩色的?我想了一个办法,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戴上一幅绿色的眼镜)请你们猜一猜,现在我看见的画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幼儿带上绿色的纸,观察ppt图片2-6。
师:如果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会怎么样?(播放ppt7)2)根据ppt图示1-7,教师朗诵诗歌。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叫做《绿色的世界》,我们带上绿色的眼镜,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示范朗诵,幼儿跟念。
)2.引导幼儿观察具体形象,仿编短句。
1)师: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还发现哪些东西也变成绿色的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面的事物)2)幼儿自由观察教室,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引导说出“我看到了绿色的X X”)3.延伸活动。
让幼儿戴上红、绿、蓝等色彩不同的眼镜,去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
1)提问: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变成了绿色,如果我们戴上其他颜色的眼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颜色的眼镜去观察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
教师带领幼儿边看边说:我看到了X色的XX。
附:儿歌《绿色的世界》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绿色的蛋糕,绿色的手套。
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